CN105892920B -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2920B
CN105892920B CN201610196561.2A CN201610196561A CN105892920B CN 105892920 B CN105892920 B CN 105892920B CN 201610196561 A CN201610196561 A CN 201610196561A CN 105892920 B CN105892920 B CN 105892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bile terminal
touch screen
strategy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65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2920A (zh
Inventor
徐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ZHONGSEN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Zhongsen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Zhongsen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Zhongsen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65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2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2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2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2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显示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根据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所处的状态,以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被用户使用,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方式,若认为用户当前并没有在使用移动终端,此时,移动终端则不响应用户的输入轨迹所对应的功能,以此来降低移动终端因误触而被点亮而造成的功耗浪费。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触摸屏的唤醒方式多种多样,常规的方式就是通过按压实体电源键的方式点亮屏幕。不过随着移动终端屏幕越来越大,移动终端电源键的位置由于机身大小的限制和手感问题越来越不好触碰到,因此移动终端厂商也开始逐步从用户角度出发,给用户提供更合理、便捷的操作方式,通过令触摸屏在熄屏模式下实时侦测是否存在用户的输入轨迹来点亮屏幕,而无需通过电源键亮屏,从而使亮屏操作更加快捷方便。但现有的这种亮屏做法容易使得因用户的误操作点亮屏幕造成电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以降低用户的误触触发亮屏的概率,以提高用户体验降低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显示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根据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触摸屏实时检测用户的输入轨迹,当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的步骤之后,包括:停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检测。
可选地,状态数据包括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
可选地,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的步骤,包括: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当偏转角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或运动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可选地,当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根据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识别接受的用户的输入轨迹;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当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唤醒主处理器,住处理器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移动终端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响应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当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控制模块,还用于停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检测。
可选地,状态数据包括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
可选地,响应模块包括判断单元和响应单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响应单元,用于当偏转角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或运动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可选地,当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当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唤醒主处理器,住处理器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移动终端上的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所处的状态,以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被用户使用,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方式,若认为用户当前并没有在使用移动终端,例如,将移动终端放在口袋中或移动终端背面面向用户时,此时,移动终端则不响应用户的输入轨迹所对应的功能,以此来降低移动终端因误触而被点亮而造成的功耗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控制器18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终端中的滑动型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终端100。
基于上述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控制移动终端点亮屏幕。移动终端包括有触摸屏和传感器。触摸屏可以侦测用户的输入轨迹,并将用户的输入轨迹转换成电信号传送至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由中央处理器响应与用户的输入轨迹相对应的功能。传感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红外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手机摄像头等。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且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输入轨迹功能,即,此时用户触摸触摸屏时,触摸屏无法识别用户的输入轨迹。在实时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中设置有供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快速亮屏的接口选项。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开启快速亮屏功能,则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模式时,移动终端具备的传感器会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是指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通过获取状态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而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在没有使用移动终端时误触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
步骤S330,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
响应策略分为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屏蔽策略是指移动终端对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不进行响应,以此来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因误触而对移动终端输入的操作行为进行响应,造成功耗的浪费。激活策略是指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触发输入轨迹对应的功能。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随着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动态的对输入轨迹进行不同的响应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输入轨迹可以为双击操作,即,屏蔽策略或是激活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双击操作进行响应。当然,用户的输入轨迹可以为在触摸屏上的单击、直线滑动或曲线滑动等。
步骤S350,根据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当移动终端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若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输入轨迹,则移动终端拒绝对该输入轨迹进行识别,以维持触摸屏的熄屏模式。当移动终端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若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输入轨迹,则移动终端识别该输入轨迹并将该输入轨迹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以点亮屏幕。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控制移动终端对用户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根据不同的响应策略控制移动终端是否对用户的输入轨迹对应的功能进行响应,以此来降低用户的误触造成的功耗浪费。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包括:
步骤S410,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中设置有供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快速亮屏的接口选项。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开启快速亮屏功能,则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模式时,移动终端具备的传感器会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是指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通过获取状态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而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在没有使用移动终端时误触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
步骤S430,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
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该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431,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33。
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检测用户的面部信息,陀螺仪检测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方位信息,以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时为标准,判断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判断移动终端的当前运动状态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来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运动速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
步骤S433,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值为45°,即,当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超过45°时,判定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没有正对用户,此时,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分为背对用户和侧对用户两种状态,在此两种状态时,判定用户当前并没有在使用移动终端。当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侦测的速度都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认为用户当前正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此时,认为用户也没有正在使用移动终端。为了进一步增加判断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的准确性,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还检测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被持续遮挡,或以预设的频率对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进行遮挡,若红外传感器在预设的时间内被持续遮挡或以预设的频率对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进行遮挡,且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侦测的速度都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那么则判定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当侦测到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超过45°时,则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当侦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在预设时间内均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判断条件可以进行交叉判断,共同作为确定响应策略的判断条件。
步骤S450,根据屏蔽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移动终端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实行屏蔽策略。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检测到用户的输入轨迹后,移动终端控制触摸屏对禁止识别用户的触摸轨迹,使得用户的触摸轨迹无法被触摸屏识别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以此构成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屏蔽效果,以使得触摸屏维持熄屏状态。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传感器判断触摸屏与用户的面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以确定触摸屏是否正对着用户的面部,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移动终端,同时,移动终端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通过对这些状态的判断,以精确判断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而确定针对用户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减少因误触造成的功耗浪费。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具体包括:
步骤S510,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中设置有供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快速亮屏的接口选项。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开启快速亮屏功能,则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模式时,移动终端具备的传感器会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是指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通过获取状态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而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在没有使用移动终端时误触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
步骤S530,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
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该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531,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33。
具体内容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531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S533,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步骤S550,停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监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具有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和微型处理器MCU。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都在AP上执行。而MCU可以将手机已有的传感器或其他部件集成在这个微型处理器中,即便CPU不工作的时候,通过MCU也可以采集数据。在系统设计中,其主要功能在于处理各种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必要时才将CPU处理器自休眠模式中唤醒,藉此降低系统功耗。当MCU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MCU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输入轨迹的功能。
步骤S570,根据屏蔽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MCU在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功能后,触摸屏不会感应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任何操作。此处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前述实施例中,触摸屏可以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具有输入行为,只是处理器禁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识别,而本实施例中,触摸屏根本不会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输入行为。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当确定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后,MCU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减少了触摸屏因不断检测用户输入轨迹而使用的功耗。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步骤S630,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具体包括:
步骤S631,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若否,则执行步骤S633。
步骤S633,确定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
当前置摄像头和陀螺仪检测到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判定此时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正对用户。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侦测的速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判定用户正相对静止地携带移动终端或正处于步行状态中。当确定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移动终端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
此时,判断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是否为关闭状态,若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为关闭状态,则MCU开启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
步骤S650,根据激活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具有AP和MCU。当移动终端进入到熄屏模式后,当经过预设时间后AP进入休眠模式,仅由功耗较小的MCU维持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均挂靠于MCU,由MCU控制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的工作状态。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651,识别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
在确定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后,MCU开启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触摸屏实时接收用户的输入轨迹。
步骤S653,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655。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通过触摸屏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而形成的。第一预设轨迹条件为双击操作。
步骤S655,唤醒主处理器,主处理器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
本实施方式中,主处理器为CPU,当触摸屏接收到用户的输入轨迹并判定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将该输入轨迹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CPU以唤醒CPU,CPU根据该输入轨迹点亮屏幕。现有的技术中,在触摸屏进行熄屏模式后,CPU仍然处于唤醒状态,这样会消耗大量的功耗。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当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后,才将该用户的输入轨迹上报至CPU以唤醒CPU,并通过CPU点亮屏幕,使得可以大大节省耗电。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形成更优的显示控制方案。
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100的一实施例,该显示控制装置100应用于移动终端,其包括采集模块30,响应模块50和控制模块70。
采集模块30,用于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具体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设置界面中设置有供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快速亮屏的接口选项。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通过设置界面开启快速亮屏功能,则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模式时,移动终端具备的传感器会采集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是指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通过获取状态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而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在没有使用移动终端时误触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
响应模块50,用于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
具体地,响应策略分为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屏蔽策略是指移动终端对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不进行响应,以此来防止移动终端对用户因误触而对移动终端输入的操作行为进行响应,造成功耗的浪费。激活策略是指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触发输入轨迹对应的功能。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随着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动态的对输入轨迹进行不同的响应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输入轨迹可以为双击操作,即,屏蔽策略或是激活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双击操作进行响应。当然,用户的输入轨迹可以为在触摸屏上的单击、直线滑动或曲线滑动等。
控制模块70,用于根据响应策略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当移动终端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若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输入轨迹,则移动终端拒绝对该输入轨迹进行识别,以维持触摸屏的熄屏模式。当移动终端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若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输入轨迹,则移动终端识别该输入轨迹并将该输入轨迹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以点亮屏幕。
响应模块50包括判断单元51和响应单元53。
其中,判断单元51,用于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检测用户的面部信息,陀螺仪检测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方位信息,以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时为标准,判断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判断移动终端的当前运动状态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来侦测移动终端当前的运动速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
响应单元53,用于当偏转角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或运动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值为45°,即,当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超过45°时,判定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没有正对用户,此时,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分为背对用户和侧对用户两种状态,在此两种状态时,判定用户当前并没有在使用移动终端。当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侦测的速度都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认为用户当前正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此时,认为用户也没有正在使用移动终端。为了进一步增加判断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的准确性,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还检测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被持续遮挡,或以预设的频率对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进行遮挡,若红外传感器在预设的时间内被持续遮挡或以预设的频率对移动终端的红外传感器进行遮挡,且加速度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侦测的速度都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那么则判定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行跑步模式。当侦测到触摸屏所在平面与所述用户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超过45°时,则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当侦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在预设时间内均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判断条件可以进行交叉判断,共同作为确定响应策略的判断条件。
控制模块70,还用于停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检测。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具有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和微型处理器MCU。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都在AP上执行。而MCU可以将手机已有的传感器或其他部件集成在这个微型处理器中,即便CPU不工作的时候,通过MCU也可以采集数据。在系统设计中,其主要功能在于处理各种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必要时才将CPU处理器自休眠模式中唤醒,藉此降低系统功耗。当MCU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数据确定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MCU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输入轨迹的功能。
控制模块70,还用于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当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唤醒主处理器,住处理器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具体内容与上述显示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的内容相对应,适用于显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内容同样适用于显示控制装置100中的实施例中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具有应用处理器和微型处理器MCU,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应用处理器进入休眠模式,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均挂靠于MCU,由MCU控制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的工作状态,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运行于所述应用处理器,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略包括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其中,当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MCU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输入轨迹的功能,以使所述触摸屏不会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摸屏上的输入行为;当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MCU开启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
根据所述响应策略对接收的所述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所述触摸屏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识别接受的用户的输入轨迹;
所述MCU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
当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唤醒应用处理器,所述应用处理器运行所述操作系统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
2.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实时检测用户的输入轨迹,当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所述根据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的步骤之后,包括:停止所述触摸屏对所述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检测。
3.如权利要求2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所述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
4.如权利要求3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的步骤,包括:
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
当所述偏转角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或所述运动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5.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具有应用处理器和微型处理器MCU,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熄屏模式,应用处理器进入休眠模式,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均挂靠于MCU,由MCU控制各个传感器和触摸屏的工作状态,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运行于所述应用处理器,移动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数据;
响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略包括屏蔽策略和激活策略,其中,当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MCU关闭触摸屏的实时监测用户输入轨迹的功能,以使所述触摸屏不会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触摸屏上的输入行为;当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MCU开启触摸屏的实时监测功能;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响应策略对接收的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响应,以控制触摸屏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响应策略为激活策略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识别接受的用户的输入轨迹;
所述MCU判断用户的输入轨迹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
当用户的输入轨迹满足第一预设轨迹条件时,唤醒应用处理器,所述应用处理器运行所述操作系统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轨迹点亮触摸屏。
6.如权利要求5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停止触摸屏对用户的输入轨迹进行实时检测。
7.如权利要求6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触摸屏相对于用户面部的偏转角度和/或触摸屏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
8.如权利要求7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包括判断单元和响应单元,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偏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以及运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值;
响应单元,用于当偏转角度达到第一预设值和/或运动速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确定对用户的输入轨迹的响应策略为屏蔽策略。
CN201610196561.2A 2016-03-31 2016-03-31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892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6561.2A CN105892920B (zh) 2016-03-31 2016-03-31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6561.2A CN105892920B (zh) 2016-03-31 2016-03-31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2920A CN105892920A (zh) 2016-08-24
CN105892920B true CN105892920B (zh) 2020-10-27

Family

ID=57011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6561.2A Active CN105892920B (zh) 2016-03-31 2016-03-31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92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5434A (zh) * 2016-04-25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569718A (zh) * 2016-11-03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点亮方法及装置
CN10684356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防误触的终端装置
CN107844215A (zh) * 2017-10-17 2018-03-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456938B (zh) * 2019-06-28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屏的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424831B (zh) * 2019-08-12 2021-06-22 北京百佑科技有限公司 低功耗智能门锁
CN111522721A (zh) * 2020-04-24 2020-08-1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量数据显示方法和智能穿戴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078A (zh) * 2012-03-08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控制方法、终端设备、mcu及视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8116B2 (en) * 2006-04-14 2009-07-28 Clever Innovations, Inc. Automated display device
CN102520852A (zh) * 2011-11-29 2012-06-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移动设备
CN102841684B (zh) * 2012-08-30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049178B (zh) * 2012-11-27 2015-12-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007882B (zh) * 2014-05-27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准确性高的触屏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04391635B (zh) * 2014-11-26 2018-06-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解锁屏幕的装置及方法
CN104750421A (zh) * 2015-04-20 2015-07-0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屏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117020A (zh) * 2015-09-23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边缘交互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338173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078A (zh) * 2012-03-08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控制方法、终端设备、mcu及视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2920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2920B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058947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gps엔진 제어방법
CN104731480B (zh) 基于触摸屏的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844029B (zh) 一种自管理的Android进程冻结和解冻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27933B (zh) 移动终端边缘手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33928B (zh) 一种更新未读消息提醒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50126B (zh)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303398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10928708B (zh)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03288B (zh) 一种利用终端进行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932697B (zh) 手势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6973156B (zh)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016273B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98538B (zh) 指令集合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9240579B (zh) 一种触摸操作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07092418B (zh) 操作应用悬浮窗口的终端及方法
CN106899958B (zh) 一种信息下载装置和方法
WO2017020828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CN106250130B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响应按键操作的方法
CN106301846B (zh) 网络唤醒系统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16179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9309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扫描方法
CN109542317B (zh) 一种双面屏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31657B (zh) 双屏移动终端切换省电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71704B (zh) 一种锁屏界面的应用快捷布局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024000 East Side of Hock New Energy Company, Hongmiaozi Town, Hongshan District,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INNER MONGOLIA ZHONGSEN INTELLIGENT TERMI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No. 9018 North Central Avenue's innovation building A, 6-8 layer, 10-11 layer, B layer, C District 6-10 District 6 floor

Applicant before: NUBI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