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9522A -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9522A
CN105879522A CN201410478046.4A CN201410478046A CN105879522A CN 105879522 A CN105879522 A CN 105879522A CN 201410478046 A CN201410478046 A CN 201410478046A CN 105879522 A CN105879522 A CN 105879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water
city
bittern
ha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8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lin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lin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lin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4780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9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9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9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为解决雾霾问题,是在晴天的晚上向正在受到干燥型雾霾危害的北方盆地城市喷射水雾,增加盆地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所述喷射水雾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所述喷射水雾的水源为城市已有的地表水源或者为海水反渗透方法制得的淡水,所述反渗透方法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自海边水源至设置在所述盆地城市的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装置依次级联输送海水的多个泵站,相邻泵站之间为能够自流海水自上游至下游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所述泵站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具有充分利用智能电网低谷电,不额外增加城市能源和水资源负担治理雾霾,副产海水养殖产品和海盐,并能为城市路面防冰提供盐卤,显著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投入产出效益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霾治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雾霾治理方法主要还是减排,但是,减排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生产技术水平,社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够达到满意的减排水平。
盆地城市由于特殊地形限制空气流动,容易使雾霾长期滞留,不能及时扩散,造成不必要的雾霾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额外增加城市能源和其它资源负担治理雾霾的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是在晴天的晚上向正在受到干燥型雾霾危害的北方盆地城市喷射水雾,增加盆地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所述喷射水雾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由于盆地城市中低原因,空气中增加空气水分不容散去,特别是在夜间,随着气温的下降,不但能够下沉与低层空气混合,还能够向盆地城市的谷底扩散,能与雾霾成份充分扩散接触,能打破长期滞留雾霾中的水气和质量平衡:增加的水分一方面会被雾霾中的微尘吸附,增加微尘的比重,促使沉降;另一方面,增加的水分可以作为微尘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反应媒介,使微尘中的酸碱中和变为中性物,并促使其沉降,降低酸碱危害;当太阳升起时,增加到空气中的水分会受热膨胀,促使空气流动和气流上升;增加湿度的微尘还容易被植物叶片吸收,起到促进降尘作用。由于喷射水雾采用夜间低谷电为动力,能在不额外增加城市能源和其它资源负担的前提下,收到治理雾霾的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喷射水雾的水源为城市已有的地表水源或者为海水反渗透方法制得的淡水,所述反渗透方法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所述喷射水雾采用喷雾装置是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外周配置多层环状间隔分布的喷水嘴,所述喷水嘴的喷水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机的气流方向呈1-45度夹角,优选呈5-15度夹角,更优选轴流风机的轴心设置轴心喷水管,轴心喷水管在轴流风机出风口端设置多个并列的喷水嘴,轴流风机的定子套固在所述喷水管的外周,位于所述定子外周的轴流风机转子再向外周固装风叶。所述喷雾装置优选间隔均匀分布的并列多套位于城市周边的高地向城市内喷射,所述喷射在傍晚开始,在日出时或者日出前气温最低时终止。
作为优化,自海边水源至所述盆地城市设置依次级联输送海水的多个泵站,相邻泵站之间为能够自流海水自上游至下游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所述泵站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所述海边水源为深层低温海水,接近海边低温水源的上游海水养殖池养殖藻类植物、接近城市的下游海水养殖池养殖螺旋藻等海洋原核生物、位于上下游海水养殖池之间的中游海水养殖池养殖海洋动物,如鱼类、虾类等。中下游海水养殖池或者所有海水养殖池优选配置在池边种植果蔬的温室大棚内。更优选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浇灌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优选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所述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海萝等。所述汇集大棚凝结水到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是所述温室大棚为中间高四周低或者一侧高另一侧低的斜顶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面为通过电晕处理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涂覆有高湿表面涨力透明涂层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极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大棚膜,在大棚顶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承接大棚顶滑落的凝结水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管路汇集水到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滴灌设备对所述果蔬植株进行滴灌。更具体的接水槽是截面为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底部粘结到大棚膜内壁,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中部与大棚膜内壁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竖片间隙配置在所述大棚膜的内壁内侧,并且两条向上倾斜的接水槽底部联接在一起呈V字形,共同向下延接通向所述储水槽或者果蔬植株滴灌头的引水管。大棚膜顶部凝结水沿大棚顶内壁流进所述接水槽。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为前后级联的并列多个时,前部池为养虾池、后部池为养鱼池。也可以进一步是相邻两个泵站的下游泵站联接海水反向输送管道、所述反向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上游泵站的出水口并用或者并列、供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停用时启用、用于两个相邻泵站之间海水养殖池的海水内循环。
作为优化,用于实现所述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外围;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日晒盐场;所述泵站夜间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白天以压缩空气罐储存的压缩空气为动力,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向压缩空气罐提供压缩空气。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配有海水存储池、淡水存储池和高盐卤水存储池。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淡水输出管道还可以进一步联接城市自来水管网或者自来水水源河道或者水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也就是当城市大气状况良好,不需要治理雾霾时,运行中的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则向城市供应淡水。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淡水输出管道流出的淡水与所述水场自来水成品水混合时,是从底部注入自来水池或者从底部与自来水流混合或者注入自来水源渠的水面中部、优选从自来水源渠水面底中部注入。与自来水输送管内的水混合时,混合段设置为加粗管,并且制取的淡水的出水口位于混合段加粗管的中心。更优选混合段后的输送管道上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加粗段。
作为优化,所述日晒盐场位于向城市内吹进的上风区或者位于盆地城市周边的向城市中心区方向下斜的坡地区域,在晴天的晚上利用智能电网的低谷电或者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将所述高盐卤水以喷射水雾的方式注入日晒盐场的盐池内。
作为优化,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沿城市机动车道路分布的高盐卤水管网,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分布城市机动车道路周边的与高盐卤喷洒车配用的高盐卤水供水阀或者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沿城市机动车路边护栏分布喷向机动车路面的高盐卤水喷洒器。
作为优化,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为远程无线控制或者近程摇控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开闭;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配有用于检测路面车辆和行人的传感器和所述传感器控制的开关,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关闭高盐卤水喷洒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没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打开高盐卤水喷洒器。
作为优化,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养殖池及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
作为优化,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和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分别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中游段;
或者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或者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为前后级联的并列多个时,前部池为养虾池、后部池为养鱼池。
作为优化,所述海水养殖池配置在温室大棚内,所述温室大棚内在所述海水养殖池周边配置果蔬种植地。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灌溉果蔬植株或者将大棚凝结水引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即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浇灌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优选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所述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海萝等。所述汇集大棚凝结水到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是所述温室大棚为中间高四周低或者一侧高另一侧低的斜顶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面为通过电晕处理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涂覆有高湿表面涨力透明涂层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极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大棚膜,在大棚顶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承接大棚顶滑落的凝结水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管路汇集水到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滴灌设备对所述果蔬植株进行滴灌。更具体的接水槽是截面为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底部粘结到大棚膜内壁,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中部与大棚膜内壁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竖片间隙配置在所述大棚膜的内壁内侧,并且两条向上倾斜的接水槽底部联接在一起呈V字形,共同向下延接通向所述储水槽或者果蔬植株滴灌头的引水管。大棚膜顶部凝结水沿大棚顶内壁流进所述接水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具有充分利用智能电网低谷电,不额外增加城市能源和水资源负担治理雾霾,而且还能副产收入可观的海水养殖产品和海盐,并能为城市路面防冰提供盐卤,显著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投入产出效益好,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是在晴天的晚上向正在受到干燥型雾霾危害的北方盆地城市喷射水雾,增加盆地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所述喷射水雾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由于盆地城市中低原因,空气中增加空气水分不容散去,特别是在夜间,随着气温的下降,不但能够下沉与低层空气混合,还能够向盆地城市的谷底扩散,能与雾霾成份充分扩散接触,能打破长期滞留雾霾中的水气和质量平衡:增加的水分一方面会被雾霾中的微尘吸附,增加微尘的比重,促使沉降;另一方面,增加的水分可以作为微尘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反应媒介,使微尘中的酸碱中和变为中性物,并促使其沉降,降低酸碱危害;当太阳升起时,增加到空气中的水分会受热膨胀,促使空气流动和气流上升;增加湿度的微尘还容易被植物叶片吸收,起到促进降尘作用。由于喷射水雾采用夜间低谷电为动力,能在不额外增加城市能源和其它资源负担的前提下,收到治理雾霾的效果。
所述喷射水雾的水源为海水反渗透方法制得的淡水(或者为城市已有的地表水源),所述反渗透方法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所述喷射水雾采用喷雾装置是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外周配置多层环状间隔分布的喷水嘴,所述喷水嘴的喷水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机的气流方向呈1-45度夹角,优选呈5-15度夹角,更优选轴流风机的轴心设置轴心喷水管,轴心喷水管在轴流风机出风口端设置多个并列的喷水嘴,轴流风机的定子套固在所述喷水管的外周,位于所述定子外周的轴流风机转子再向外周固装风叶。所述喷雾装置优选间隔均匀分布的并列多套位于城市周边的高地向城市内喷射,所述喷射在傍晚开始,在日出时或者日出前气温最低时终止。
自海边水源至设置在所述盆地城市的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装置依次级联输送海水的多个泵站,相邻泵站之间为能够自流海水自上游至下游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所述泵站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用于实现所述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外围。所述海边水源为深层低温海水,接近海边低温水源的上游海水养殖池养殖藻类植物、接近城市的下游海水养殖池养殖螺旋藻等海洋原核生物,位于上下游海水养殖池之间的中游海水养殖池养殖海洋动物,如鱼类、虾类等。中下游海水养殖池优选配置在池边种植果蔬的温室大棚内。更优选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到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所述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海萝等。最优选海带。中下游海水养殖池或者所有海水养殖池优选配置在池边种植果蔬的温室大棚内。更优选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浇灌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优选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所述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海萝等。所述汇集大棚凝结水到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是所述温室大棚为中间高四周低或者一侧高另一侧低的斜顶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面为通过电晕处理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涂覆有高湿表面涨力透明涂层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极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大棚膜,在大棚顶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承接大棚顶滑落的凝结水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管路汇集水到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滴灌设备对所述果蔬植株进行滴灌。所述汇引水装置更具体是大棚斜顶最下端或者联接大棚斜顶的竖膜壁上部粘贴有承接大棚凝结水、上端开口的透明塑料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引水管联接指向果蔬植株的滴灌头;或者接水槽通过引水管联接配接滴灌设备或者漫灌设备的储水槽。更具体的接水槽是截面为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底部粘结到大棚膜内壁,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中部与大棚膜内壁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竖片间隙配置在所述大棚膜的内壁内侧,并且两条向上倾斜的接水槽底部联接在一起呈V字形,共同向下延接通向所述储水槽或者果蔬植株滴灌头的引水管。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为前后级联的并列多个时,前部池为养虾池、后部池为养鱼池。也可以进一步是相邻两个泵站的下游泵站联接海水反向输送管道、所述反向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上游泵站的出水口并用或者并列、供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停用时启用、用于两个相邻泵站之间海水养殖池的海水内循环。
用于实现所述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外围;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日晒盐场;所述泵站夜间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白天以压缩空气罐储存的压缩空气为动力,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向压缩空气罐提供压缩空气。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配有海水存储池、淡水存储池和高盐卤水存储池。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淡水输出管还可以进一步联接城市自来水管网或者自来水水源河道或者水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具体为所述日晒盐场位于向城市内吹进的上风区或者位于盆地城市周边的向城市中心区方向下斜的坡地区域,在晴天的晚上利用智能电网的低谷电或者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将所述高盐卤水以喷射水雾的方式注入日晒盐场的盐池内。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沿城市机动车道路分布的高盐卤水管网,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分布城市机动车道路周边的与高盐卤喷洒车配用的高盐卤水供水阀或者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沿城市机动车路边护栏分布喷向机动车路面的高盐卤水喷洒器。优选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先联通所述高盐卤水存储池,所述高盐卤水存储池再通过输送泵联接所述高盐卤水管网,更优选所述高盐卤水管网配置加压泵进行辅助输送。
更具体为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为远程无线控制或者近程摇控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开闭;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配有用于检测路面车辆和行人的传感器和所述传感器控制的开关,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关闭高盐卤水喷洒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没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打开高盐卤水喷洒器。
实施例二,本发明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养殖池和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
具体是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和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分别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中游段;
或者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或者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为前后级联的并列多个时,前部池为养虾池、后部池为养鱼池。
更具体是所述海水养殖池配置在温室大棚内,所述温室大棚内在所述海水养殖池周边配置果蔬种植地。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灌溉果蔬植株或者将大棚凝结水引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即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浇灌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优选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所述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海萝等。所述汇集大棚凝结水到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是所述温室大棚为中间高四周低或者一侧高另一侧低的斜顶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面为通过电晕处理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涂覆有高湿表面涨力透明涂层的高湿表面涨力面或者为极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大棚膜,在大棚顶的边缘设置有用于承接大棚顶滑落的凝结水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管路汇集水到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滴灌设备对所述果蔬植株进行滴灌。所述汇引水装置更具体是大棚斜顶最下端或者联接大棚斜顶的竖膜壁上部粘贴有承接大棚凝结水、上端开口的透明塑料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通过引水管联接指向果蔬植株的滴灌头;或者接水槽通过引水管联接配接滴灌设备或者漫灌设备的储水槽。更具体的接水槽是截面为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底部粘结到大棚膜内壁,半U形的透明塑料弧片的中部与大棚膜内壁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竖片间隙配置在所述大棚膜的内壁内侧,并且两条向上倾斜的接水槽底部联接在一起呈V字形,共同向下延接通向所述储水槽或者果蔬植株滴灌头的引水管。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晴天的晚上向正在受到干燥型雾霾危害的北方盆地城市喷射水雾,增加盆地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所述喷射水雾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水雾的水源为城市已有的地表水源或者为海水反渗透方法制得的淡水,所述反渗透方法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以城市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海边水源至设置在所述盆地城市的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装置依次级联输送海水的多个泵站,相邻泵站之间为能够自流海水自上游至下游串接在一起的多个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所述泵站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所述海水反渗透方法制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外围;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日晒盐场;所述泵站夜间以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为动力或者智能电网的夜间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白天以压缩空气罐储存的压缩空气为动力,低谷电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向压缩空气罐提供压缩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晒盐场位于向城市内吹进的上风区或者位于盆地城市周边的向城市中心区方向下斜的坡地区域,在晴天的晚上利用智能电网的低谷电或者和太阳能及风能为动力将所述高盐卤水以喷射水雾的方式注入日晒盐场的盐池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排出高盐卤水的管路进一步连接沿城市机动车道路分布的高盐卤水管网,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分布城市机动车道路周边的与高盐卤喷洒车配用的高盐卤水供水阀或者所述高盐卤水管网设置有沿城市机动车路边护栏分布喷向机动车路面的高盐卤水喷洒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为远程无线控制或者近程摇控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开闭;所述高盐卤水喷洒器配有用于检测路面车辆和行人的传感器和所述传感器控制的开关,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关闭高盐卤水喷洒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路面上没有车辆和行人时,所述传感器控制开关打开高盐卤水喷洒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养殖池和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和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分别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中游段;
或者所述海洋植物养殖池或者海洋原核生物养殖池位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下游段,所述海洋动物养殖池于所述相邻泵站之间并列级联的海水养殖池的上游段。
10.根据权利要求3、8-9任一所述雾霾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养殖池配置在温室大棚内,所述温室大棚内在所述海水养殖池周边配置果蔬种植地。所述温室大棚内壁配置有汇集大棚凝结水灌溉果蔬植株或者将大棚凝结水引至果蔬植株的汇引水装置。
CN201410478046.4A 2014-09-17 2014-09-17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Pending CN105879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046.4A CN105879522A (zh) 2014-09-17 2014-09-17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8046.4A CN105879522A (zh) 2014-09-17 2014-09-17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9522A true CN105879522A (zh) 2016-08-24

Family

ID=5700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8046.4A Pending CN105879522A (zh) 2014-09-17 2014-09-17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9522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1586A (zh) * 2002-05-26 2003-12-17 马锡洪 干旱区域的气温调降和降雨方法
CN1628503A (zh) * 2003-12-15 2005-06-22 林荣敏 增加沙漠降雨量的方法与装置
CN1977589A (zh) * 2005-12-01 2007-06-13 朱平生 沙漠治理
CN101085433A (zh) * 2007-03-15 2007-12-12 瞿志温 城市街道高、中、低空立体防线、生态型拦尘、消碳环保系统工程
CN101473765A (zh) * 2009-02-06 2009-07-08 杨正 调节逆温层温度,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
CN101874460A (zh) * 2010-04-22 2010-11-03 朱平生 以水代电大范围降低气温的方法
US20110049257A1 (en) * 2008-04-10 2011-03-03 Sergey Bologuro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 modification of atmosphere
CN102217511A (zh) * 2011-05-18 2011-10-19 尹学军 利用太阳能调节水体表面温度或蒸发量的装置
WO2013157991A1 (ru) * 2012-04-17 2013-10-24 Kazantsev Andrey Nikolaevich Аэро гэс
CN103521353A (zh) * 2013-08-26 2014-01-2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基于智能电网的中心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3590359A (zh) * 2013-11-11 2014-02-19 匡仲平 一种防治荒漠化沙漠化的方法
CN103696394A (zh) * 2013-12-19 2014-04-02 成都东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道路驱除雾霾方法
CN103898858A (zh) * 2014-03-13 2014-07-02 周希圣 一种大城市道路灰霾消除的网络系统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1586A (zh) * 2002-05-26 2003-12-17 马锡洪 干旱区域的气温调降和降雨方法
CN1628503A (zh) * 2003-12-15 2005-06-22 林荣敏 增加沙漠降雨量的方法与装置
CN1977589A (zh) * 2005-12-01 2007-06-13 朱平生 沙漠治理
CN101085433A (zh) * 2007-03-15 2007-12-12 瞿志温 城市街道高、中、低空立体防线、生态型拦尘、消碳环保系统工程
US20110049257A1 (en) * 2008-04-10 2011-03-03 Sergey Bologuro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 modification of atmosphere
CN101473765A (zh) * 2009-02-06 2009-07-08 杨正 调节逆温层温度,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
CN101874460A (zh) * 2010-04-22 2010-11-03 朱平生 以水代电大范围降低气温的方法
CN102217511A (zh) * 2011-05-18 2011-10-19 尹学军 利用太阳能调节水体表面温度或蒸发量的装置
WO2013157991A1 (ru) * 2012-04-17 2013-10-24 Kazantsev Andrey Nikolaevich Аэро гэс
CN103521353A (zh) * 2013-08-26 2014-01-2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基于智能电网的中心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3590359A (zh) * 2013-11-11 2014-02-19 匡仲平 一种防治荒漠化沙漠化的方法
CN103696394A (zh) * 2013-12-19 2014-04-02 成都东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道路驱除雾霾方法
CN103898858A (zh) * 2014-03-13 2014-07-02 周希圣 一种大城市道路灰霾消除的网络系统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 30 November 1994,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世训等编著: "《气象学》", 30 September 1993, 中山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1887B (zh) 一种环形立体生态循环养猪系统
CN103351080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方法及阶梯式污水渗滤净化系统
CN202026695U (zh) 新型投饵机
CN107624448A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温室大棚
CN210746318U (zh) 一种利用苦咸水淡化浇灌温室大棚的装置
CN110214682A (zh) 多功能集水器
CN113615552A (zh) 一种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节能型灌溉装置
CN109629627A (zh) 一种有助于治污减霾的城市中水回用生态化系统
CN105879522A (zh)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盆地城市干燥型雾霾治理方法
CN207897516U (zh) 苜蓿种植智能调节温室
CN105875107A (zh)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沙漠植被恢复方法
CN205511128U (zh) 一种新型立体绿化系统
CN104120839A (zh) 屋顶生态系统
CN107396750A (zh) 食用菌节能栽培方舱
CN108605589A (zh) 一种大棚西瓜自动浇水系统
CN211353407U (zh) 一种园林水景循环系统
CN207167204U (zh) 一种保温自动浇水农用大棚
CN204920444U (zh) 一种保护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的多功能围栏
CN210470354U (zh) 一种多功能窖藏室
CN208948959U (zh) 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生态浮床
CN208387531U (zh) 一种环保降温猪舍
CN202435898U (zh) 一种温室重力地下滴灌加热和微纳米气灌溉系统
CN205830813U (zh) 一种带花盆的鱼缸
CN207094467U (zh) 一种具有驱虫功能的园林路灯
CN205546622U (zh) 一种新型智能楼顶绿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