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213A -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213A
CN105873213A CN201510028991.9A CN201510028991A CN105873213A CN 105873213 A CN105873213 A CN 105873213A CN 201510028991 A CN201510028991 A CN 201510028991A CN 105873213 A CN105873213 A CN 10587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ng cell
terminal
describe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scend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8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213B (zh
Inventor
寇会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0289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3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多个服务基站的终端在进行上行调度时,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影响终端的服务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终端的上行资源。由于通过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终端的上行资源,避免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降低了由于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而对终端的服务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宏基站单层覆盖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数据业务速率和容量不断增长的需求。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引入了多层网络之间混合组网的异构网络方式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在热点区域、家庭室内环境、办公环境等小覆盖环境布设一些低功率的基站(包括家庭基站、小基站、无线中继等形式),获得小区分裂的效果,使得运营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更低成本的业务。
随着小基站部署密度的增大,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频繁的切换失败会给系统性能带来一定影响,回程链路的非理想化会给小基站的应用带来很大限制,3GPP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ease(版本)12引入了双连接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双连接技术指的是终端移动到宏基站和小基站重叠覆盖区域时,用户面连接被转移到小基站,以获得更高的业务传输速率;而控制面连接仍然保持在宏基站,以防止因控制面连接失败造成终端掉话,可降低和核心网之间的信令,提高移动健壮性。此外,为了提升用户吞吐量,终端可以汇聚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两个网络节点(例如基站)为同一连接状态的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的使用,终端在每个服务基站还可以聚合多个载波,即终端在每个服务基站可能会存在多个服务小区。
终端聚合两个基站的资源为其提供服务,每个基站在终端的双连接中角色不同,分为MeNB(Master eNB,主基站)和SeNB(Secondary eNB,辅基站),MeNB为针对核心网的移动锚点,SeNB为终端提供附加的无线资源。和MeNB关联的服务小区组为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由pCell和一个或多个SCell组成,和SeNB关联的服务小区组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由pSCell和一个或多个SCell组成。
由于终端在上行需要同时向MeNB和SeNB发送数据,而MeNB和SeNB分别独立进行调度,按照现有的调度方法,当UE存在多个服务基站并且多个服务基站分别独立进行调度,很容易导致分配的资源过多,UE由于上行功率受限,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不能得到保证,影响UE的服务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多个服务基站的终端在进行上行调度时,容易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从而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影响终端的服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多个服务基站的终端在进行上行调度时,容易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从而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影响终端的服务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物理资源块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针对一个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余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余量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由于通过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避免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降低了由于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而对终端的服务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进行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进行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由于通过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避免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降低了由于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而对终端的服务性能的影响。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步骤102、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步骤103、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是终端在触发上行功率余量报告时上报的。比如周期性的触发上行功率余量报告、事件触发(例如路损发生变化触发)上行功率余量报告等。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比如终端一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或者其他基站,也可以是高层设备。
终端可以向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上报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再由基站上报给网络侧设备。
相应的,步骤101中,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通过基站上报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PH(Power Headroom,功率余量)信息和UE最大发射功率信息。
在实施中,终端在上报时可以只将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上报给对应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比如有服务小区A,所属基站1;服务小区B,所属基站2。终端将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上报给基站1;将终端和服务小区B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上报给基站2。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比如X2接口)从其他基站中,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终端在上报时也可以将与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都上报给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比如有服务小区A,所属基站1;服务小区B,所属基站2。终端将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以及和服务小区B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上报给基站1;将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以及和服务小区B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上报给基站2。
其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有多种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的方式,下面列举两种。
方式一、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上报虚拟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还是实际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是为终端配置上报实际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其中,实际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即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报告),包括实际的功率余量信息和/或UE最大发射功率信息。
对于终端,在上报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时,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可以根据下列公式一确定:
PHactual_x(i)=
PCMAX,c(i)-{10log10(MPUSCH,c(i))+PO_PUSCH,cc·PLc+△TF,c(i)+fc(i)}…..公式一;
其中,PHactual_x(i)为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实际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上报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PCMAX,c(i)为第i个子帧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
TF,c(i)是第i个子帧的传输格式的增益,表示是否根据不同的传输格式对发送功率进行调整;
fc(i)为第i个子帧的闭环功控调整值;
MPUSCH,c(i)是第i个子帧为PUSCH分配的带宽大小,以PRB(物理资源块)数目表示;
PO_PUSCH,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目标接收功率值;
α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路损补偿因子;
PL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终端的路损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具体的: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其中,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时,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具体的,终端每上报一次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网络侧设备就确定一次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就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比如:当只收到1次上行功率值时,将该上行功率值作为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值;当收到2次后,将第2次的值和第1次的值做平滑或平均得到一个平滑值,作为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值;当收到第3次值时,将上次得到的平滑值和第3次的值进行平滑得到新的平滑值,将新的平滑值作为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的上行功率值。以此类推,每次收到新的功率值,都和之前的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
较佳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二: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公式二;
其中,Pcellx是UE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PCMAX,x(i)是UE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UE最大发射功率;
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时,针对一个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由于功率值有两种表示方式:dB值和线性值,将线性值取对数可以得到dB值,所以这里也可以是上行功率值的线性值之和。
比如终端的服务小区1和2属于基站A,服务小区3属于基站B,则将终端与服务小区1之间的上行功率值,以及终端与服务小区2之间的上行功率值相加得到终端和基站A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在实施中,可以将两个上行功率值的线性值相加得到的是需求的上行功率的线性值,如果想获得dB值,再对线性值取对数可以得到);将终端与服务小区3之间的上行功率值作为终端和基站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假设终端与一个主基站(MeNB)和一个从基站(SeNB)连接,则终端与MeN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为终端与SeN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为 为终端与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时,按照终端和每个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各基站占用的比例;根据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上行功率值,以及各基站占用的比例,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比如终端与一个主基站(MeNB)和一个从基站(SeNB)连接,则所述终端对应MeNB的上行功率最大值(线性值)为所述终端对应SeNB的上行功率最大值(线性值)为 P ^ SeNB = P ^ CMAX * ( P ^ SeNB P ^ MeNB + P ^ SeNB ) . 其中,为终端最大发射功率,是终端功率等级确定的。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时,将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调整给对应的基站。
较佳地,各基站在收到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后,可以先判断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总资源。
若所述上行总资源不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若所述上行总资源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则减少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以使所述上行总资源不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并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假设一个基站下的cell1和cell2是一个终端的服务小区,cell1为UE1分配了N1个PRB,cell1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为cell2为UE1分配了N2个PRB,cell1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为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总资源为 可以通过终端最近一次上报的针对PUSCH信道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type1PH)以及针对PUCCH和PUSCH信道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type2PH)计算得到。type1PH报告的是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和PUSCH信道理论发送功率之间的差值,type2PH报告的是终端的最大发送功率和PUSCH+PUCCH信道理论发送功率之间的差值。
小区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三:
P ^ PRB _ cellx = 10 P CMAX , x ( i - k ) - PH actual _ x ( i - k ) - 10 log 10 ( M PUSCH , x ( i - k ) ) 10 …公式三。
其中,指的是小区x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
i-k指的是最近一次收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的子帧号,当前调度子帧编号为i;
MPUSCH,x(i-k)指的是第i-k子帧小区x为UE分配的PRB个数;
PCMAX,x(i-k)为第i-k子帧UE向小区x上报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UE最大发射功率;
PHactual_x(i-k)为第i-k子帧UE向小区x上报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PH值。
方式二、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上报虚拟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还是实际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针对方式二,较佳地是为终端配置上报虚拟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其中,虚拟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即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报告),包括虚拟的功率余量信息和/或UE最大发射功率信息。
对于终端,在上报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时,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即上行功率余量值)可以根据下列公式四确定:
PHvirtual_x(i)=PCMAX,c(i)-{PO_PUSCH,cc·PLc+fc(i)}……公式四。
其中,PHvirtual_x(i)为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虚拟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fc(i)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第i个子帧的闭环功控调整值;
PCMAX,c(i)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第i个子帧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
PO_PUSCH,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上行共享信道的目标接收功率;
α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路损补偿因子;
PLc为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终端路损。
其中,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在实施中,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时,可以通过统计终端上行实际占用的PRB个数以及终端实际服务速率确定。
比如频谱效率信息可以满足下列公式五:
eff u _ c = R SBR _ u _ c N used _ u _ c …..公式五。
其中,effu_c为终端u在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上行频谱效率信息;
Nused_u_c为终端u在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上行承载的实际占用资源大小,统计时可以采用平均每个时间单位(例如子帧)内占用的PRB个数;
RSBR_u_c为终端u在载波c(即服务小区c)的上行承载实际服务速率。
在实施中,如果不能获得Nused_u_c和RSBR_u_c,则effu_c也可以使用一个由O&M(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运行和维护)设备配置的常数C计算,即Ncellx=Ru*C。其中,Ru为终端u的承载速率信息。
对于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间接口从其他基站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
对于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从其他基站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如果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预先定义的,则不需要通过基站间接口交互频谱效率信息。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时,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满足公式六:
N cellx = R u _ x * 1 e ff u _ x …..公式六。
其中,Ncellx为终端在服务小区x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effu_x为终端u在载波x(即服务小区x)的频谱效率信息;
Ru_x为终端u在载波x(即服务小区x)的承载速率信息。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时,先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并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满足公式七。
P ^ cellx = P ^ PRB _ cellx * N cellx …..公式七。
其中,为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的线性值;
为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的线性值;
Ncellx为终端在服务小区x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就可以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比如第二阈值为6,则针对一个服务小区A,在确定终端对应服务小区A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的次数达到6次后,将6次确定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服务小区A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八: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公式八。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UE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时,针对一个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比如终端的服务小区1和2属于基站A,服务小区3属于基站B,则将终端与服务小区1之间的上行功率值,以及终端与服务小区2之间的上行功率值相加得到终端和基站A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将终端与服务小区3之间的上行功率值作为终端和基站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假设终端与一个主基站(MeNB)和一个从基站(SeNB)连接,则终端与MeN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为;终端与SeNB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为 为终端与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时,按照终端和每个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各基站占用的比例;根据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上行功率值,以及各基站占用的比例,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比如终端与一个主基站(MeNB)和一个从基站(SeNB)连接,则所述终端对应MeNB的上行功率最大值(线性值)为所述终端对应SeNB的上行功率最大值(线性值)为 P ^ SeNB = P ^ CMAX * ( P ^ SeNB P ^ MeNB + P ^ SeNB ) . 其中,为根据最近一次终端上报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UE最大发射功率确定的。
在实施中,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时,将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调整给对应的基站。
较佳地,各基站在收到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后,可以先判断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总资源。
若所述上行总资源不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若所述上行总资源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则减少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以使所述上行总资源不大于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并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假设一个基站下的cell1和cell2是一个终端的服务小区,cell1为UE1分配了N1个PRB,cell1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线性值)为cell2为UE1分配了N2个PRB,cell1中一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为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总资源(线性值)为 可以通过终端最近一次上报的针对PUSCH信道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以及针对PUCCH和PUSCH信道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中凡是字母上面带尖括号的都是线性值,没有带尖括号的是dB值。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步骤202、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步骤203、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步骤204、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步骤205、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步骤302、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步骤303、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步骤304、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步骤305、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步骤306、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进行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进行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余量确定模块400,用于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功率确定模块401,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分配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还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较佳地,所述功率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余量确定模块40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进行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器501,用于读取存储器50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通过收发机502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收发机502,用于在处理器5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 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较佳地,处理器501还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较佳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在图5中,总线架构(用总线500来代表),总线5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500将包括由处理器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503在总线500和收发机502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502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5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505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505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501。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5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501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由于通过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避免出现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目标信噪比,降低了由于最大发射功率无法满足分配的资源而对终端的服务性能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物理资源块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11.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包括:
针对一个基站,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12.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13.一种上行调度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余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最大值,为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分配针对所述终端的上行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一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对应该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cellx = P CMAX ,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actual _ x ( i ) PH ac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cellx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终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ac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以及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以及根据所述承载速率信息和所述频谱效率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和所述终端在每个服务小区需要占用的PRB个数,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根据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确定一次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将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和之前确定的所述终端对应一个服务小区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进行平滑处理或取平均得到所述终端和该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满足下列公式:
P PRB _ cellx = P CMAX ,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 0 P CMAX , x ( i ) - PH virtual _ x ( i ) PH virtual _ x ( i ) &GreaterEqual; 0
其中,PPRB_cellx是终端和服务小区x之间单个PRB上需求的单次上行功率值;PCMAX,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Hvirtual_x(i)是对应服务小区x的第i个子帧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中的上行功率余量值。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承载速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器小区与所述终端建立承载时所述终端请求的速率或每个服务器小区对应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的速率;
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或预先定义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和/或
若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为每个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根据实际服务情况确定的,根据确定的所述上行功率余量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每个服务小区所属基站的上行功率最大值之前,通过基站间接口获得所述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频谱效率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4或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基站,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基站管理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功率值之和作为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需求的上行功率值。
24.如权利要求13~22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每个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或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和所述网络侧设备管理的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并通过基站间接口接收终端和其他服务小区之间的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CN201510028991.9A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873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8991.9A CN105873213B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8991.9A CN105873213B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213A true CN105873213A (zh) 2016-08-17
CN105873213B CN105873213B (zh) 2019-11-19

Family

ID=5662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8991.9A Active CN105873213B (zh) 2015-01-20 2015-01-20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32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1949A (zh) * 2017-08-10 2019-06-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1954292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21142662A1 (zh) * 2020-01-15 2021-07-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5337A (zh) * 2020-03-06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hr上报方法、phr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4521006A (zh) * 2020-11-20 2022-05-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57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2123437A (zh) * 2011-03-03 2011-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功率余量上报和调度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73032A (zh) * 2012-02-16 2012-07-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64779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69870A (zh) * 2010-08-17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装置和方法
CN103686926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承载请求的接纳判决方法
CN104144447A (zh) * 2013-05-08 2014-1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4205850A1 (zh) * 2013-06-29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72616A (zh) * 2012-03-19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报告功率余量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57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3069870A (zh) * 2010-08-17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装置和方法
CN10264779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123437A (zh) * 2011-03-03 2011-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功率余量上报和调度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73032A (zh) * 2012-02-16 2012-07-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272616A (zh) * 2012-03-19 2015-0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报告功率余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6926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承载请求的接纳判决方法
CN104144447A (zh) * 2013-05-08 2014-1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4205850A1 (zh) * 2013-06-29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1949A (zh) * 2017-08-10 2019-06-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9891949B (zh) * 2017-08-10 2022-07-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和无线电基站装置
CN111954292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954292B (zh) * 2019-05-15 2021-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21142662A1 (zh) * 2020-01-15 2021-07-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5337A (zh) * 2020-03-06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hr上报方法、phr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1175177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hr上报方法、phr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3365337B (zh) * 2020-03-06 2023-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hr上报方法、phr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4521006A (zh) * 2020-11-20 2022-05-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213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483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2D discovery signa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US11252671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73383B1 (en)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02316510B (zh) 一种协作发送点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
EP3051876A1 (en) Small cell switch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1998420A (zh)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方法
US10420103B2 (en) Uplink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based on UE transmission power and secondary cell load
US92949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of user equipment
CN105873213A (zh) 一种进行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25336B (zh) 异构网络中干扰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34261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US97499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serving-cell connectivity for UE and base station
CN103597763A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协调从单点发射器到单点接收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射及从多点发射器或到多点接收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射的方法以及其网络节点及移动台
Lee et al. The useful impact of carrier aggregation: A measurement study in South Korea for commercial LTE-Advanced networks
Wang et al. Traffic-aware graph-based dynamic frequency reuse for heterogeneous Cloud-RAN
CN10771081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WO20180389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oupl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wireless networks
Giluka et al. On handovers in uplink/downlink decoupled LTE HetNets
CN105580450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2009411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4519505A (zh) 对上行容量和覆盖进行优化的方法和基站
US113568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ing
CN105517085A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
Safjan et al. Automatic methods for HetNet uplink power control optimization under fractional load
WO2021188852A1 (en) Ue-based energy efficient uplink data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