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984A -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984A
CN105872984A CN201510037372.6A CN201510037372A CN105872984A CN 105872984 A CN105872984 A CN 105872984A CN 201510037372 A CN201510037372 A CN 201510037372A CN 105872984 A CN105872984 A CN 105872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o
terminal
group
response message
dmo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73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2984B (zh
Inventor
王佳佳
许玮
蔡杰
李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73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2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2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2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9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包括:基站覆盖范围外第一DMO终端在进入DMO模式且欲发起其所属群组的组呼业务时向其覆盖范围内第二DMO终端广播发送携带自身标识和群组号码的群组发现请求消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DMO终端确定自身属于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时返回的携带自身标识、群组号码、R、C和G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再根据R、C和G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并向其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上述方法能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及时获知当前群组呼叫状态保证其能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获取准确的群组业务状态以选择发起集群组呼建立或话权申请过程。

Description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群通信系统中,当网络覆盖较差、终端移动性、基站突发故障时,集群终端有可能位于网络覆盖范围之外,从而无法与网络建立连接。脱网直通模式(Direct Mode Operation,简称DMO)技术可在没有集群网络或者有网络但网络覆盖较差的情况下,向集群终端提供一种可选的特殊通信服务,是集群通信系统的一种重要特性。
在脱网直通模式下,集群终端之间可直接进行通信,以提供直通模式下的宽带多媒体集群业务。脱网直通模式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无中心网络时多个DMO集群终端之间直接通信(无覆盖直通场景),一种是有中心网络时通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具有中继功能的DMO终端中转提供的集群服务(补充覆盖直通场景)。在实际的集群系统中,可能同时支持上述两种脱网直通实现方式(混合通信场景)。集群系统中支持直通模式的集群终端也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DMO集群终端(简称DMO普通终端),不同DMO普通终端可直接通信,该类型终端也可作为其他DMO终端的中继节点,实现多跳覆盖;一种是增强DMO集群终端,可作为DMO普通终端与基站eNodeB之间的中转节点(简称DMO增强终端),为基站覆盖区域外的DMO普通终端提供延伸覆盖。
对于混合通信场景,当DMO普通终端移动离开基站eNodeB覆盖范围,可选择进入DMO模式。此时DMO普通终端可能会同时处于多个DMO增强终端的交叠覆盖范围之内,甚至是多个DMO增强终端和其他DMO普通终端的交叠覆盖范围内,需要设计DMO终端发现机制,发现直通范围内的DMO增强终端并从中选择合适的一个进行群组业务,以避免多个DMO增强终端同时发送群组信息对交叠覆盖区域的DMO终端的干扰,保证处于交叠覆盖区域的DMO终端正确接收消息,同时降低网络处理的复杂度。此外,对于宽带集群系统来说,下行采用广播机制,终端在DMO模式下发起某一群组的业务时,可能当前群组正在进行网内集群组呼,此时应保证终端能够获知所请求群组的当前组呼状态,以保证终端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提供的DMO混合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例,用户设备UER1、UER2、UER3是处于基站eNodeB覆盖范围内的DMO增强终端,用户设备UE3、UE4是位于基站eNodeB覆盖范围之外的DMO普通终端。其中,UE3位于基站eNodeB覆盖范围之外,但位于DMO增强终端(UER1、UER2、UER3)和UE4的交叠覆盖范围之内,UER1、UER2、UER3和UE4均位于UE3的覆盖范围之内,UE4处于eNodeB、UER1、UER2和UER3的覆盖范围之外。此外,UER1、UER2、UE3和UE4都归属于群组A。当处于交叠覆盖范围内的UE3需要发起群组A的组呼时,UE3选择进入DMO脱网直通模式。UE需要从DMO增强终端(UER1、UER2、UER3)和DMO普通终端(UE4)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以实现直接通信。
在现有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相关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预先为直通DMO终端配置专用于DMO呼叫的同步信号,实现处于DMO双监视模式的DMO从属终端对DMO呼叫的有效识别;也可以在集群终端上实现对DMO功能的支持,通过DMO模块与集群终端的捆绑使用,实现无网络覆盖或网络覆盖较差时集群终端通过DMO进行通话。
在现有的公网的脱网直通相关技术方案中,可以定义脱网与在网切换时的集群注册和集群注销过程,以及脱网通信信息与在网通信信息的互传递,以实现脱网与网间互切换及信息互传输方法;也可以定义在无基站区域实现群组内点到多点的会话通知的多跳传输方法;还可以定义无基站区域实现群组内的一对多的语音通话以及多群组语音通话的切换方法。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在TS 23.303中,定义面向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的邻近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明确公共安全ProSe UE应可作为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 Relay,以实现覆盖外UE通过UE-to-Network Relay到基站eNodeB的通信。3GPP定义了进行UE-to-Network Relay选择时所需的标识,包括消息类型(指示模式A或模式B)、邻近服务中继标识ProSe Relay ID、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标识PLMN ID、ProSeApplication Relay ID、中继标识、状态标识参数。
在现有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相关技术方案中,可重点解决DMO双监视模式(重叠覆盖)下的DMO终端对DMO呼叫的识别,也可侧重于集群终端对DMO通信的支持。在现有的公网脱网直通相关技术方案中,可重点解决脱网与在网状态互切换时的集群注册/注销和消息互传输方法,也可重点解决无基站区域内中继节点的多跳传输方法。上述专利均适用于重叠覆盖场景,但是并未涉及重叠覆盖场景下的目标DMO终端选择方法。在公网公共安全邻近服务Public SafetyProSe机制中,虽然明确定义了重叠覆盖场景下的UE-to-Relay中继UE的选择时所需的标识,但是未考虑当前业务状态。
鉴于此,如何进行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下DMO终端的选择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中继类型、覆盖状态、组呼状态等参数,实现了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下DMO终端对目标DMO终端的选择,能够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及时获知当前群组的呼叫状态以保证DMO终端能够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获取准确的群组业务状态以选择发起集群组呼建立或话权申请过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包括:
基站覆盖范围外的第一DMO终端在进入DMO模式时,若所述第一DMO终端欲发起其所属群组的组呼业务时,所述第一DMO终端向其覆盖范围内的第二DMO终端广播发送所述第一DMO终端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和群组号码的信息;
所述第一DMO终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DMO终端返回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DMO终端在接收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后确定自身属于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时向所述第一DMO终端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群组号码、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或DMO增强终端,不同DMO普通终端直接通信或作为其他DMO终端的中继节点实现多跳覆盖,DMO增强终端作为DMO普通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中转节点,为基站覆盖区域外的DMO普通终端提供延伸覆盖;
所述中继标识用于指示自身是DMO普通终端还是DMO增强终端;
所述覆盖状态用于指示自身当前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所述组呼状态用于指示群组号码所指示的群组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的组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DMO终端在发送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第一DMO终端接收群组响应消息之后,确定定时器中记录的时间段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保留群组响应消息,若否,则将所接收的群组响应消息丢弃;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阈值时间内保留的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采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采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R,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为DMO增强终端;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覆盖状态C,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G,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对应群组的组呼;
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将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排列在第一位的第二DMO终端作为目标DMO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一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未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二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三子队列;在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所述第一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二子队列,所述第二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三子队列;若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的子队列中存在多个条目,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其接收的所述子队列中的第二DMO终端的信号强度由强到弱进行排列;若所述第一DMO终端仅收到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的DMO增强终端和DMO普通终端的群组响应消息,则对应的DMO增强终端、DMO普通终端不进入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R,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为DMO增强终端,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增强终端;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
和/或,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覆盖状态C,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
和/或,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G,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之后,若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为空,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直通方案进行脱网直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采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采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判断所述目标DMO终端是否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则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话权申请请求;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
可选地,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1,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0,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中继类型、覆盖状态、组呼状态等参数,实现了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下DMO终端对目标DMO终端的选择,能够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及时获知当前群组的呼叫状态以保证DMO终端能够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获取准确的群组业务状态以选择发起集群组呼建立或话权申请过程,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通信,还适用于有中心网络时通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具有中继功能的DMO终端中转提供的网内集群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DMO混合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的信令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使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选择目标DMO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使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的信令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如下所述。
201、基站覆盖范围外的第一DMO终端在进入DMO模式时,若所述第一DMO终端欲发起其所属群组的组呼业务时,所述第一DMO终端向其覆盖范围内的第二DMO终端广播发送所述第一DMO终端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UE ID)和群组号码(Group Number)的信息。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或DMO增强终端,不同DMO普通终端直接通信或作为其他DMO终端的中继节点实现多跳覆盖,DMO增强终端作为DMO普通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中转节点,为基站覆盖区域外的DMO普通终端提供延伸覆盖。
202、所述第一DMO终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DMO终端返回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DMO终端在接收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后确定自身属于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时向所述第一DMO终端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UE ID)、群组号码(Group Number)、中继标识(R)、覆盖状态(C)和组呼状态(G)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标识用于指示自身是DMO普通终端还是DMO增强终端;所述覆盖状态用于指示自身当前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所述组呼状态用于指示群组号码所指示的群组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的组呼。
203、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204、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DMO终端在发送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第一DMO终端接收群组响应消息之后,确定定时器中记录的时间段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保留群组响应消息,若否,则将所接收的群组响应消息丢弃;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阈值时间内保留的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应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MO终端位于发送端,第二DMO终端位于接收端。
本实施例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中继类型、覆盖状态、组呼状态等参数,实现了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下DMO终端对目标DMO终端的选择,能够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及时获知当前群组的呼叫状态以保证DMO终端能够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获取准确的群组业务状态以选择发起集群组呼建立或话权申请过程,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通信,还适用于有中心网络时通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具有中继功能的DMO终端中转提供的网内集群通信。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上述步骤203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采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如图4所示,其具体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步骤S1-S4:
S1、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R,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为DMO增强终端。
举例来说,本步骤S1可以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增强终端;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
可理解的是,本步骤S1并不限制R=1必须对应DMO增强终端,也不限制R=0必须对应DMO普通终端。
S2、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覆盖状态C,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举例来说,本步骤S2可以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
可理解的是,本步骤S2并不限制C=1必须对应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也不限制C=0必须对应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
S3、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G,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对应群组的组呼。
举例来说,本步骤S3可以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可理解的是,本步骤S2并不限制G=1必须对应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也不限制G=0必须对应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S4、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将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排列在第一位的第二DMO终端作为目标DMO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一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未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二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三子队列;在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所述第一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二子队列,所述第二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三子队列;若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的子队列中存在多个条目,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其接收的所述子队列中的第二DMO终端的信号强度由强到弱进行排列;若所述第一DMO终端仅收到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的DMO增强终端和DMO普通终端的群组响应消息,则对应的DMO增强终端、DMO普通终端不进入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
在具体应用中,在上述步骤S4中的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之后,若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为空,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直通方案进行脱网直通。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上述步骤204可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采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如图5所示,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判断所述目标DMO终端是否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则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话权申请请求;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
举例来说,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1,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0,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本实施例的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中继类型、覆盖状态、组呼状态等参数,实现了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下DMO终端对目标DMO终端的选择,能够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及时获知当前群组的呼叫状态以保证DMO终端能够优先接入正在进行的网内集群组呼,保证进入DMO模式的终端获取准确的群组业务状态以选择发起集群组呼建立或话权申请过程,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通信,还适用于有中心网络时通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具有中继功能的DMO终端中转提供的网内集群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覆盖范围外的第一DMO终端在进入DMO模式时,若所述第一DMO终端欲发起其所属群组的组呼业务时,所述第一DMO终端向其覆盖范围内的第二DMO终端广播发送所述第一DMO终端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和群组号码的信息;
所述第一DMO终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DMO终端返回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DMO终端在接收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后确定自身属于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时向所述第一DMO终端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所述群组发现响应消息携带有自身标识、群组号码、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或DMO增强终端,不同DMO普通终端直接通信或作为其他DMO终端的中继节点实现多跳覆盖,DMO增强终端作为DMO普通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中转节点,为基站覆盖区域外的DMO普通终端提供延伸覆盖;
所述中继标识用于指示自身是DMO普通终端还是DMO增强终端;
所述覆盖状态用于指示自身当前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所述组呼状态用于指示群组号码所指示的群组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所述群组号码标识的群组的组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DMO终端在发送所属群组的发现请求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第一DMO终端接收群组响应消息之后,确定定时器中记录的时间段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保留群组响应消息,若否,则将所接收的群组响应消息丢弃;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阈值时间内保留的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确定发送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采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覆盖状态和组呼状态信息,采用预设目标DMO终端选择算法,确定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第二DMO终端为目标DMO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R,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为DMO增强终端;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覆盖状态C,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G,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对应群组的组呼;
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将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排列在第一位的第二DMO终端作为目标DMO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一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未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二子队列;将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正在进行组呼的DMO增强终端放入第三子队列;在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所述第一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二子队列,所述第二子队列优于所述第三子队列;若构建的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中的子队列中存在多个条目,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其接收的所述子队列中的第二DMO终端的信号强度由强到弱进行排列;若所述第一DMO终端仅收到基站覆盖范围外的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的DMO增强终端和DMO普通终端的群组响应消息,则对应的DMO增强终端、DMO普通终端不进入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中继标识R,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为DMO增强终端,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增强终端;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R=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为DMO普通终端;
和/或,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覆盖状态C,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是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C=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外;
和/或,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有群组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G,判断所有第二DMO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包括: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1,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第二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响应消息中的G=0,则所述第二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预设规则构建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之后,若所述目标DMO终端选择队列为空,则所述第一DMO终端按照无中心网络时的脱网直通方案进行脱网直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采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采用预设DMO业务选择算法,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或话权申请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DMO终端根据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组呼状态信息G,判断所述目标DMO终端是否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则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话权申请请求;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所述第一DMO终端向所述目标DMO终端发送组呼建立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1,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正在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若所述目标DMO终端所发送的群组发现响应消息中的G=0,则确定所述目标DMO终端未进行所属群组的组呼。
CN201510037372.6A 2015-01-23 2015-01-23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72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372.6A CN105872984B (zh) 2015-01-23 2015-01-23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372.6A CN105872984B (zh) 2015-01-23 2015-01-23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984A true CN105872984A (zh) 2016-08-17
CN105872984B CN105872984B (zh) 2019-04-19

Family

ID=56623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737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72984B (zh) 2015-01-23 2015-01-23 集群系统脱网直通模式dmo终端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9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8409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1447545A (zh) * 2018-12-29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10754A (zh) * 2022-03-09 2022-07-0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脱网模式下的多话权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733A (zh) * 2009-09-29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脱网直通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02820A1 (en) * 2013-04-08 2014-10-09 General Dynamics Broadban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Key Gen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733A (zh) * 2009-09-29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脱网直通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02820A1 (en) * 2013-04-08 2014-10-09 General Dynamics Broadban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Key Gene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S 23.303 V12.3.0", 《3GPP TS 23.303 V12.3.0 *
ZTE: "3GPP TSG-RAN Meeting #64 RP-140718", 《3GPP TSG-RAN MEETING #64 RP-140718》 *
董晨: "面向分布式蜂窝网络架构的中继选择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545A (zh) * 2018-12-29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248409A (zh) * 2019-06-27 2019-09-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0248409B (zh) * 2019-06-27 2022-04-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14710754A (zh) * 2022-03-09 2022-07-0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脱网模式下的多话权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984B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69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0085298B2 (en) Method whereby terminals transmit device-to-device (D2D)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04201B (zh) 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通信质量管理方法
CN1059814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d2d数据的qos的方法和装置
US945640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19953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v2x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319827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7049975A1 (zh) 车联网v2x业务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90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non-ip bearers
CN10598145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针对d2d操作的自主资源回退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US10027821B2 (en) Billing system, billing apparatus, and billing method
CN109155949A (zh) 无线通信中在网络之间的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72707A (zh) 支持邻近发现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81383A (zh) 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和接收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455060B (zh) 一种呼叫方法、装置、终端及核心网系统
CN103220815B (zh) 一种基站间接口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7690832A (zh) 实现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移动中继
US11184951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1543118B (zh) 呼叫连续性
CN102668677A (zh) 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进行承载建立的方法
EP3425976B1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CN106134281A (zh) 用于执行邻近服务的方法及用户装置
CN10646544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d2d通信的as‑nas交互方法及其设备
CN10610537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d2d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69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