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025A -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025A
CN105872025A CN201610179041.0A CN201610179041A CN105872025A CN 105872025 A CN105872025 A CN 105872025A CN 201610179041 A CN201610179041 A CN 201610179041A CN 105872025 A CN105872025 A CN 105872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push
push message
addres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90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2025B (zh
Inventor
陈衣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OUGHTEK CO Ltd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OUGHTEK CO Ltd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OUGHTEK CO Ltd,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OUGH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2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2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是应用于推送处理装置。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第一装置接收推送消息,其中所述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及第二装置的状态,其中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第二装置。当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推送消息。当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

Description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消息传输方法与系统,特别是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与消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息推送技术(push notification),指的是由服务器端将使用者所需的数据,传送到使用者指定之处,例如电子邮件、多点传送等技术。由于推送技术可令使用者由被动地接收数据转变为可主动地要求数据,因此是非常方便的技术。
然而,由于现有的消息推送仍需要受第三方进行控制,如此使用者常常无法掌握消息是否已经传输给对方,尤其是特别重要的消息,并且消息推送的即时性及可靠度也不够且无法追踪。另外,现有的消息推送仅限于单向推送,也即仅能由推送设备将消息推送到移动设备,而移动设备无法反向将消息推送回原来的推送设备,则推送设备无法得知消息是否有正确传输,造成重要消息可能遗漏的缺陷。因此,推送消息的传输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与消息传输系统,借以达成具有双向进行推送消息的传输、使推送消息具有即时性、避免受限于第三方服务、提升服务可靠度、适合智慧家庭与人的互动、具有推送消息的可追踪性、确保推送消息仍然不会丢失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与消息传输系统。
在本发明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中,包括:
第一装置,产生推送消息,其中所述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
连接服务器,存储有第一地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第二装置;
推送处理装置,耦接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连接服务器,所述推送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所述推送消息,并根据所述标识符从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及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保留所述推送消息,而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连接确认消息;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所述推送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耦接所述第一装置;
推送单元,耦接所述接收单元,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并输出所述推送消息;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耦接所述连接服务器与所述推送单元,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接收所述推送消息后,根据所述标识符从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及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连接确认消息;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所述推送处理装置还包括:
队列单元,耦接所述发送处理单元与所述推送单元,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传送所述推送消息至所述队列单元,以使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推送单元,使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所述队列中后,所述队列单元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队列单元再次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则所述第二装置主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索取得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可选地,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推送单元,使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二装置后,所述队列单元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可选地,所述推送处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耦接所述队列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推送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装置产生所述推送消息之前,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二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二注册请求,且所述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所述地址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标识符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
在本发明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中,应用于推送处理装置,包括:
从第一装置接收推送消息,其中所述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
根据所述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及第二装置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第二装置;
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所述推送消息;以及
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
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而回传的连接确认消息;以及
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还包括:
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可选地,在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以及
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且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可选地,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所述队列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以及
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回到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的步骤。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且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则所述第二装置会主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索取得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可选地,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一注册请求;
所述第二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二注册请求;以及
所述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所述地址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标识符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
实施本发明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借由推送处理装置接收第一装置的推送消息,并根据推送消息中的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接着,推送处理装置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二装置的状态,而据以保留推送消息或根据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如此一来,可达成使推送消息具有即时性、避免受限于第三方服务、提升服务可靠度、适合智慧家庭与人的互动等。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消息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推送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3的步骤S308的详细流程图。
图5为图3的步骤S306的详细流程图。
图6为图3的步骤S302之前的详细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 消息传输系统
110 第一装置
120 连接服务器
130 推送处理装置
180 第二装置
210 接收单元
220 推送单元
230 发送处理单元
240 队列单元
250 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消息传输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消息传输系统100包括第一装置110、连接服务器120与推送处理装置130,适于将推送消息从第一装置110传输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一装置110例如为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等终端设备,用于产生具有标识符(UniqueIdentify,UID)的推送消息,第二装置180例如为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等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一装置110所产生的推送消息。
连接服务器120存储有对应于第二装置180的第一地址消息,其中,连接服务器120例如为点对点(peer to peer,P2P)连接服务器。
推送处理装置130耦接第一装置110与连接服务器120。推送处理装置130从第一装置110接收推送消息,并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并且,推送处理装置130也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二装置180的状态,以决定是否将推送消息传送至第二装置180。
当第二装置180为离线状态时,推送处理装置130保留推送消息。另一方面,当第二装置180为在线状态时,推送处理装置130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180。
进一步来说,当第二装置180为在线状态时,推送处理装置130还通过连接服务器120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推送处理装置130。接着,推送处理装置130会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第二装置180,直到从第二装置180接收连接确认消息。
在接收到连接确认消息后,推送处理装置130根据连接确认消息,推送处理装置130以第一通讯协议与第二装置180进行连接,并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一通讯协议例如为点对点(peer to peer,P2P)方式的通讯协议。
另一方面,当在时间区间中未从第二装置180接收到连接确认消息时,例如第一通讯协议在防火墙或特定情况下无法进行,则推送处理装置130将推送消息发送至连接服务器120,通过连接服务器120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推送消息发送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二通讯协议例如为中继(relay)方式的通讯协议。并且,连接服务器120对推送消息不会进行任何监视以及修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推送消息并不限于是从第一装置110传送至第二装置180,即将第一装置110与第二装置180的位置对调,也就是将第一装置110置换成第二装置180及将第二装置180置换成第一装置110。由于第一装置110与第二装置180各自具有标识符,因此可根据其内所配置的标识符而双向找到彼此的地址消息,以进行推送消息的传输。
此外,由于配置有标识符,发送端(即第一装置110或第二装置180)不必知道接收端(即第二装置180或第一装置110)在哪里(即接收端的地址消息),推送处理装置130会保证将推送消息从发送端确实送达至接收端。如此一来,本发明所提供的消息传输系统100可以具有双向进行推送消息的传输,且进一步使推送消息具有即时性、避免受限于第三方服务、提升服务可靠度、适合智慧家庭与人的互动等。
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施例进行消息传输之前,第一装置110与第二装置180都需要到连接服务器120进行报到注册,且注册成功后才成为被服务者,于此同时,连接服务器120便会得知第一装置110与第二装置180的标识符及地址消息。并且,推送处理装置130与连接服务器120进行通讯时,也会自动完成报到注册动作,即推送处理装置130也会连同自己的标识符及地址消息一起提供给连接服务器120,使得连接服务器120能够建立第一装置110、推送处理装置130及第二装置180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推送处理装置的示意图。推送处理装置130包括接收单元210、推送单元220与发送处理单元230。
接收单元210耦接第一装置110。其中,接收单元210例如为应用程序界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推送单元220耦接接收单元210。推送单元220通过接收单元210接收并输出推送消息。
发送处理单元230例如具有与API相同的传输功能,并耦接连接服务器120与推送单元220。发送处理单元230接收推送消息后,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并且,发送处理单元230也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二装置180的状态。当第二装置180为离线状态时,发送处理单元230保留推送消息;而当第二装置180为在线状态时,发送处理单元230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180。
进一步来说,当第二装置180为在线状态时,发送处理单元230通过连接服务器120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推送处理装置130。接着,发送处理单元230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第二装置180,直到接收到第二装置180根据第二地址消息回传的连接确认消息。
在接收到连接确认消息后,发送处理单元230根据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第二装置180进行连接,并将推送消息传递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一通讯协议例如为点对点(peer to peer,P2P)方式的通讯协议。进一步来说,第一通讯协议例如是通过对应第二装置180的第一地址消息与对应推送处理装置130的第二地址消息来进行建立。
另一方面,当在时间区间中未从第二装置180接收到连接确认消息时,例如第一通讯协议在防火墙或特定情况下无法进行,则发送处理单元230将推送消息发送至连接服务器120,通过连接服务器120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推送消息发送至第二装置180。其中,第二通讯协议例如为中继(relay)方式的通讯协议。并且,连接服务器120对推送消息不会进行任何监视以及修改。
另外,推送处理装置130还包括队列单元240与存储单元250。
队列单元240耦接发送处理单元230与推送单元220。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装置180为离线状态时,发送处理单元230可直接传送推送消息至队列单元240,以使队列单元240将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Queue)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装置180为离线状态时,发送处理单元230可告知或通过推送单元220,将推送消息传送至队列单元240,以使队列单元240将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
当第二装置180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队列单元240将推送消息发送至推送单元220,使推送单元220通过发送处理单元230将推送消息推送至第二装置180。之后,队列单元240例如可进一步清除队列中的推送消息。
进一步来说,在队列单元240将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后,队列单元240会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二装置180的状态。也就是说,队列单元240例如通过发送处理单元230询问连接服务器120,以取得第二装置180的状态。其中,前述第一预设时间可由使用者视其需求自行设定,例如2秒、3秒、5秒等。当第二装置180仍为离线状态时,队列单元240会再次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连接服务器120取得第二装置180的状态,直到第二装置180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为止。
另一方面,当第二装置180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即第二装置180上线)后,第二装置180会主动根据第二地址消息,从发送处理单元230(即推送处理装置130)索取队列单元240的队列的推送消息。也就是说,当第二装置180上线时,第二装置180会根据第二地址消息向发送处理单元230发送连接确认请求,以便于发送处理单元230从队列单元240取得队列中的推送消息,进而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再次发送给第二装置180。
进一步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装置180上线且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尚未得知第二装置180上线时,第二装置180会先向连接服务器120报到,且连接服务器120会告知第二装置180有未索取的推送消息,并将对应于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的第二地址消息提供给第二装置180。此时,连接服务器120也会将第二装置180已上线的消息告知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使得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与第二装置180可以开始连接,以便第二装置180可主动根据第二地址消息,从发送处理单元230(即推送处理装置130)索取队列单元240的队列的推送消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装置180上线时,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可能刚好向连接服务器120询问而得知第二装置180已上线的消息,则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便会通过连接服务器120发送第二地址消息给第二装置180,以建立发送处理单元230(推送处理装置130)与第二装置180的连接,使得第二装置180可主动根据第二地址消息,从发送处理单元230(即推送处理装置130)索取队列单元240的队列的推送消息。
存储单元250耦接队列单元240用于存储推送消息。其中,存储单元250例如为数据库或其他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110产生推送消息之前,第一装置110会向连接服务器120发出第一注册请求,也就是前述的进行报到注册动作,并且第二装置180也会在上线时向连接服务器120发出第二注册请求,以便向连接服务器120进行报到注册的动作,其中,第一注册请求包括对应于第一装置110的标识符,第二注册请求包括对应于第二装置180的标识符。并且,连接服务器120会根据注册请求,将第一装置110与第二装置180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地址列表包括第一装置110的标识符与第二装置180的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推送处理装置130可顺利地通过标识符的信息找到第二装置180,并将推送消息从第一装置110传送到第二装置180。
借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归纳出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2中,从第一装置接收推送消息,其中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在步骤S304中,根据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及第二装置的状态,其中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第二装置。
在步骤S306中,当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推送消息。在步骤S308中,当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
图4为图3的步骤S308的详细流程图。在步骤S402中,通过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第二装置,其中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推送处理装置。
在步骤S404中,根据第一地址消息,在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第二装置,直到接收到第二装置根据第二地址消息而回传的连接确认消息。在步骤S406,根据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推送消息传输至第二装置。在步骤S408中,当在时间区间中未从第二装置接收到连接确认消息时,将推送消息发送至连接服务器,通过连接服务器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推送消息发送至第二装置。
图5为图3的步骤S306的详细流程图。在步骤S502中,将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在步骤S504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二装置的状态。
在步骤S506中,当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将推送消息发送至第二装置,且清除队列中的推送消息。在步骤S508,当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则回到步骤S504,以持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二装置的状态。进一步来说,步骤S506还包括: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第二装置会主动根据第二地址消息,从推送处理装置索取得队列中的推送消息,以便将推送消息发送至第二装置,且清除队列中的推送消息。
图6为图3的步骤S302之前的详细流程图。在步骤S602中,第一装置向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一注册请求。在步骤S604中,第二装置向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二注册请求。在步骤S606中,连接服务器根据第一注册请求与第二注册请求,将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地址列表包括第一装置的标识符与第二装置的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与消息传输系统,借由推送处理装置接收第一装置的推送消息,并根据推送消息中的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同时,推送处理装置可以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二装置的状态,而据以保留推送消息或根据地址消息,将推送消息传递至第二装置。如此一来,可达成使推送消息具有即时性、避免受限于第三方服务、提升服务可靠度、适合智慧家庭与人的互动等效果。
另外,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位置可以对调,并且借由队列单元控制推送处理装置所保留的推送消息的再次发送。如此一来,还可进一步达成具有双向进行推送消息的传输、具有推送消息的可追踪性、确保推送消息仍然不会丢失等效果。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权利要求书。

Claims (20)

1.一种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装置,产生推送消息,其中所述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
连接服务器,存储有第一地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第二装置;
推送处理装置,耦接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连接服务器,所述推送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所述推送消息,并根据所述标识符从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及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保留所述推送消息,而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连接确认消息;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所述推送处理装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耦接所述第一装置;
推送单元,耦接所述接收单元,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并输出所述推送消息;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耦接所述连接服务器与所述推送单元,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接收所述推送消息后,根据所述标识符从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及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连接确认消息;所述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所述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还包括:
队列单元,耦接所述发送处理单元与所述推送单元,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发送处理单元传送所述推送消息至所述队列单元,以使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推送单元,使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所述队列中后,所述队列单元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所述队列单元再次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则所述第二装置主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索取得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推送单元,使所述推送单元通过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将所述推送消息推送至所述第二装置后,所述队列单元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耦接所述队列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推送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产生所述推送消息之前,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二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二注册请求,且所述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所述地址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标识符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
13.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推送处理装置,包括:
从第一装置接收推送消息,其中所述推送消息包括标识符;
根据所述标识符,从连接服务器取得第一地址消息及第二装置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第二装置;
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所述推送消息;以及
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装置为在线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传送第二地址消息至所述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消息是对应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
根据所述第一地址消息,在一时间区间中持续传送至少一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装置,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而回传的连接确认消息;以及
根据所述连接确认消息,以第一通讯协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连接,并将所述推送消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所述时间区间中未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所述连接确认消息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服务器,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以第二通讯协议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保留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队列中;以及
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且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推送消息存储至所述队列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二装置为离线状态时,回到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通过所述连接服务器取得所述第二装置的状态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时,将所述推送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且清除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装置由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则所述第二装置会主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消息,从所述推送处理装置索取得所述队列中的所述推送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所述推送消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一注册请求;
所述第二装置向所述连接服务器发出第二注册请求;以及
所述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绑定,以建立地址列表,其中所述地址列表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标识符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第一地址消息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手机、冰箱、电视和/或网络摄像机。
CN201610179041.0A 2016-02-08 2016-03-25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Active CN1058720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4215 2016-02-08
TW105104215A TWI599207B (zh) 2016-02-08 2016-02-08 推播訊息傳遞方法與訊息傳遞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025A true CN105872025A (zh) 2016-08-17
CN105872025B CN105872025B (zh) 2019-07-19

Family

ID=5662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9041.0A Active CN105872025B (zh) 2016-02-08 2016-03-25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025B (zh)
TW (1) TWI5992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127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12898A (zh) * 2018-02-09 2018-09-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9064A (zh) * 2019-10-29 2020-02-0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离线推送消息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715A (zh) * 2012-12-24 2013-04-17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终端发布通知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3327039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944979A (zh) * 2014-04-09 2014-07-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6495A (zh) * 2015-05-08 2015-07-22 集怡嘉数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4954446A (zh) * 2015-05-28 2015-09-30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039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051715A (zh) * 2012-12-24 2013-04-17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终端发布通知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3944979A (zh) * 2014-04-09 2014-07-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6495A (zh) * 2015-05-08 2015-07-22 集怡嘉数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4954446A (zh) * 2015-05-28 2015-09-30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127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91274B (zh) * 2017-06-29 2020-06-1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12898A (zh) * 2018-02-09 2018-09-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12898B (zh) * 2018-02-09 2021-02-2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9064A (zh) * 2019-10-29 2020-02-0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离线推送消息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10769064B (zh) * 2019-10-29 2023-02-24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离线推送消息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025B (zh) 2019-07-19
TWI599207B (zh) 2017-09-11
TW201729579A (zh)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4722B (zh)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方法以及即时消息服务器
CN101316204A (zh) 会话移动方法和会话移动系统
CN101262453A (zh) 下一代网络中的智能聊天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06222591A5 (zh)
CN102130845B (zh) 回执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5872025A (zh) 推送消息传输方法及消息传输系统
CN104349118A (zh) 实现视频会议系统调度视频监控系统的网关及其处理方法
CN101227636B (zh) 信息共享方法
CN113098985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调度服务器
CN103368818A (zh)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的方法
EP2721847A1 (en) Interface between restful web services and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for text messaging
CN104243482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设备
KR101525583B1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지 서버 및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서버의 연동 방법 및 연동 시스템
CN103368821A (zh) 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2868596B (zh) 一种网络社交互动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JP2013153438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を介して移動端末間に通信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1548514B (zh) 在一个移动无线电系统中交换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24820A (zh) 一种授权方法和服务器
CN104539526A (zh) 一种客户端在线发送消息离线发短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200441B2 (en) Methods, an online object, a web-based message exchange server, a mobile device, a target offline object, a network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391238A (zh) 一种基于xmpp的消息投递状态通告和可靠传输方法
US20070276913A1 (en) Providing Access to Missed Text Messages in a Real-Time Text-Messaging Conference
CN10641312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47213B (zh) 一种实现呈现业务的方法和互连网关
CN108347368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装置、发送终端及接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