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472A -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472A
CN105871472A CN201610291852.XA CN201610291852A CN105871472A CN 105871472 A CN105871472 A CN 105871472A CN 201610291852 A CN201610291852 A CN 201610291852A CN 105871472 A CN105871472 A CN 105871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delay circuit
division multiplexing
emission system
manip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18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un Heti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un Heti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un Heti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un Hetia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918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包括锁模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分光器、M‑Z调制器组及光延时电路组,所述锁模激光器连接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连接M‑Z调制器组,所述M‑Z调制器组连接光延时电路组;所述M‑Z调制器组包括n个M‑Z调制器,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光延时电路组包括n‑1个光延时电路,n为≥1的自然数;M‑Z调制器与光延时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遵循M‑Z调制器n连接光延时电路n‑1;还包括与光延时电路组连接的光合路器;在光域上进行时分复用,将信号的传输时间分成一个个时隙,不同路的光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能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背景技术
光通讯是人类最早应用的通讯方式之一。从烽火传递信号,到信号灯﹑旗语等通讯方式,都是光通讯的范畴。但由于受到视距﹑大气衰减﹑地形阻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光通讯的发展缓慢。
直到1960年,美国科学家Maima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为光通讯提供了良好的光源。随后二十多年,人们对光传输介质进行了攻关,终于制成了低损耗光纤,从而奠定了光通讯的基石。从此,光通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光纤传输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频带宽
频带的宽窄代表传输容量的大小。载波的频率越高,可以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就越大。在VHF频段,载波频率为48.5MHz~300Mhz。带宽约250MHz,只能传输27套电视和几十套调频广播。可见光的频率达100000GHz,比VHF频段高出一百多万倍。尽管由于光纤对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损耗,使频带宽度受到影响,但在最低损耗区的频带宽度也可达30000GHz。目前单个光源的带宽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多模光纤的频带约几百兆赫,好的单模光纤可达10GHz以上),采用先进的相干光通信可以在30000GHz范围内安排2000个光载波,进行波分复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频道。
2.损耗低
在同轴电缆组成的系统中,最好的电缆在传输800MHz信号时,每公里的损耗都在40dB以上。相比之下,光导纤维的损耗则要小得多,传输1.31um的光,每公里损耗在0.35dB以下若传输1.55um的光,每公里损耗更小,可达0.2dB以下。这就比同轴电缆的功率损耗要小一亿倍,使其能传输的距离要远得多。此外,光纤传输损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不需要像电缆干线那样必须引人均衡器进行均衡;二是其损耗几乎不随温度而变,不用担心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平的波动。
3.重量轻
因为光纤非常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um~10um,外径也只有125um,加上防水层、加强筋、护套等,用4~48根光纤组成的光缆直径还不到13mm,比标准同轴电缆的直径47mm要小得多,加上光纤是玻璃纤维,比重小,使它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的特点,安装十分方便。
4.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不易被窃听,因而利于保密。
5.保真度高
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入新的非线性失真。只要激光器的线性好,就可高保真地传输电视信号。实际测试表明,好的调幅光纤系统的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C/CTB在70dB以上,交调指标cM也在60dB以上,远高于一般电缆干线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指标。
6.工作性能可靠
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与组成该系统的设备数量有关。设备越多,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大。因为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不像电缆系统那样需要几十个放大器),可靠性自然也就高,加上光纤设备的寿命都很长,无故障工作时间达50万~75万小时,其中寿命最短的是光发射机中的激光器,最低寿命也在10万小时以上。故一个设计良好、正确安装调试的光纤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7.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叫做光学定律(Optical Law)。该定律指出,光纤传输信息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1倍,而价格降低1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宽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就为大型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来源十分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电缆所需的铜原料有限,价格会越来越高。显然,今后光纤传输将占绝对优势,成为建立全省、以至全国有线电视网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激光是光通讯的最理想光源。现在,可以生产多种激光器,可产生多种功率和波长的激光。
由于激光是以受激辐射的光放大为基础的发光现象,同以自发辐射为基础的普通光源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1.单色性好
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所谓单色光,实际是波长范围很小的一段辐射。谱线宽度越窄(即波长范围越小),光的单色性就越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谱线宽度是未调制前激光所包含的波长范围,它与激光调制后的频带宽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制前的谱线宽度越窄,调制后可以有效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
因为激光是在特定能级之间实现粒子数反转后产生的受激辐射,又经过谐振腔的选频作用,使其输出光的谱线宽度很小,即具有很好的单色性。
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好,谱线分辨率高,可用来研究物质的能级和光谱的精细结构,制成一年内误差不超过一微秒的标准钟。
2.方向性好
我们通常用光的发散角来描述其方向性,发散角越小,方向性越好。普通光源中最好的探照灯,其发散角为0.1rad(弧度)。如果把它照射到离地球40万公里的月球上(这实际是不可能的),其光斑直径有几万公里。在激光器中,由于受激原子发光的方向与外来光相同,再加上谐振腔只允许沿轴线传播的光得到放大,使输出激光的方向性很好,发散角可达10 rad,把它照射到月球上,光斑直径不到2km。利用激光的方向性好,可用于测距、定位、导航等。
3.亮度高
由于激光器可以做到断续发光,使其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突发出来,因而具有很高的功率,最大可达10 W,再加上激光的方向性好,使其亮度极高,比太阳的亮度还高出上千亿倍,只有氢弹爆炸瞬间的强烈闪光才能与之相比。利用激光的高亮度,可以在局部范围产生10万度以上的高温,进行打孔、焊接、手术以及可控热核反应等等。
4.相干性好
所谓相干性是指两束光能够发生干涉,形成稳定的明暗相间干涉图像的特性。由于受激辐射原子发出的光在频率、位相、振动方向等方面都同外来光子一样,使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比较接近于理想的、完全相干的电磁波。一般单色光源发出光的相干长度不超过O.1m,但激光的相干长度可达几十公里。这里的相干长度是指把一束光分成两束,让它们经过不同的路程,能够产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可以进行全息摄影,进行精密测量。
现代光纤网干线长度一般较长(几十公里以上),且传输频道较多,从系统质量、可靠性,以及经济上各方面考虑,都应该选择调幅光纤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在光域上进行时分复用,将信号的传输时间分成一个个时隙,不同路的光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能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包括锁模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分光器、M-Z调制器组及光延时电路组,所述锁模激光器连接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连接M-Z调制器组,所述M-Z调制器组连接光延时电路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M-Z调制器组包括n个M-Z调制器,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光延时电路组包括n-1个光延时电路,n为≥1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M-Z调制器与光延时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遵循M-Z调制器n连接光延时电路n-1。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光合路器,所述光延时电路组连接光合路器,所述M-Z调制器组中的其中一个M-Z调制器连接光合路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所述光合路器连接第一光纤放大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光纤干线,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连接光纤干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光域上进行时分复用,将信号的传输时间分成一个个时隙,不同路的光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能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在光域上进行时分复用,将信号的传输时间分成一个个时隙,不同路的光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能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包括锁模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分光器、M-Z调制器组及光延时电路组,所述锁模激光器连接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连接M-Z调制器组,所述M-Z调制器组连接光延时电路组;在光域上进行时分复用,将信号的传输时间分成一个个时隙,不同路的光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能够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M-Z调制器组包括n个M-Z调制器,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优选的,所述M-Z调制器组包括4个M-Z调制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光延时电路组包括n-1个光延时电路,n为≥1的自然数,优选的所述光延时电路组包括3个光延时电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M-Z调制器与光延时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遵循M-Z调制器n连接光延时电路n-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光合路器,所述光延时电路组连接光合路器,所述M-Z调制器组中的其中一个M-Z调制器连接光合路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所述光合路器连接第一光纤放大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光纤干线,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连接光纤干线。
锁模激光器产生激光脉冲,其频率(不是光信号的频率,而是单位时间内的光脉冲数)为5GHz,即光脉冲串中相邻光脉冲之间的间隔为200ps,而每个光脉冲的3dB宽度为14ps,说明相邻两个光脉冲之间的间隔较大,还可以用来传输其它光脉冲,这就为时分复用创造了条件。该脉冲串经过光纤放大器放大以后,由分光器分成4条支路,分别进入4个马赫一曾德尔干涉仪式调制器(M-Z调制器),被4个电信号调制,得到4个比特率为5Gb/s的光数字信号流,后面三个光信号经过不同的光延时电路进入光合路器,正好镶嵌在第一列光脉冲之间,合成为比特率20Gb/s的光数据流,完成了光的时分复用。复用后的信号经过第一光纤放大器放大,送入光纤干线传输。在接收端,经过相反的过程进行解复用、解调,又可得到四条支路的电信号。该系统在5GHz的频率上得到了20Gb/s的数据流,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这就是采用光时分复用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模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分光器、M-Z调制器组及光延时电路组,所述锁模激光器连接光纤放大器,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连接M-Z调制器组,所述M-Z调制器组连接光延时电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Z调制器组包括n个M-Z调制器,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延时电路组包括n-1个光延时电路,n为≥1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Z调制器与光延时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遵循M-Z调制器n连接光延时电路n-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合路器,所述光延时电路组连接光合路器,所述M-Z调制器组中的其中一个M-Z调制器连接光合路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所述光合路器连接第一光纤放大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干线,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连接光纤干线。
CN201610291852.XA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Withdrawn CN1058714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1852.XA CN105871472A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1852.XA CN105871472A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472A true CN105871472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1852.XA Withdrawn CN105871472A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4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713A (zh) * 2017-05-27 2017-09-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和接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道平等: "2.5Gbit/s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 《通信学报》 *
魏道平等: "采用1_8光纤耦合器的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 《光通信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713A (zh) * 2017-05-27 2017-09-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和接收方法
CN107196713B (zh) * 2017-05-27 2021-08-2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1235B (zh) 全光控相控阵雷达发射机
US20080002981A1 (en) Ground to space to ground trunking system
EP2617144B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0578973C (zh) 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以及波分复用光传输方法
US20080063411A1 (en) Photonics-based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63028A1 (en) Photonics-based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9917651B2 (en) Feed signal generation for a phased array antenna
JPH09247091A (ja) 光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8631872A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7592168B (zh) 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大气信道传输性能测试系统
CN106301576A (zh) 一种基于无源相位校正的多频率多点微波光纤稳相传输方法
Nykolak et al. 40-Gb/s DWDM free-space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k over 4.4 km
Refai et al.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RF signals in free-space optics using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2013509136A (ja) コヒーレントチャネル及び非コヒーレントチャネルのための別個の分散補償
CN205754348U (zh)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Singh et al. Simulation of full duplex data transmission in ROF system using Optisystem
CN105871472A (zh)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光时分复用发射系统
CN105846904A (zh) 一种应用于光通信处理领域的光时分复用发射方法
Rodríguez et al. Real-time measurements of an optical reconfigurable radio access unit for 5G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5790878A (zh) 一种应用于光电通信处理的相干光数字通信系统
Mazoor et al. Improved FWM Efficiency for Already Deployed Bidirectional Fiber Optic Cable using Polarization Manipulation for Underwater Applications
CN105680980A (zh) 一种应用于光通信处理领域的相干光数字通信方法
Rommel et al. Low RF complexity photonically enabled indoor and building-to-building w-band wireless link
Aarth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nalog and digitized radio-over-fiber systems
CN114339486B (zh) 一种时频信号的光纤网络分配与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