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818A -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818A
CN105867818A CN201610191532.7A CN201610191532A CN105867818A CN 105867818 A CN105867818 A CN 105867818A CN 201610191532 A CN201610191532 A CN 201610191532A CN 105867818 A CN105867818 A CN 105867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area
effective operating
instruction
predetermined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1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洪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i 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15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8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6662 priority patent/WO20171666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包括: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用户触摸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判断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若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在终端黑屏状态下,通过终端屏幕上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输入相应的触摸手势指令,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减少了操作步骤,调用应用程序时简单方便快捷,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交互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终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例如智能手机的应用尤其普遍,为了能够保护手机中的用户信息,同时也为了保证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人们常常通过锁屏使得手机处于黑屏状态下,手机处于黑屏状态下既可以保证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又可以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目前,当手机处于黑屏状态下时,人们想要使用手机时,需要先将手机屏幕点亮,解锁,然后查找想要使用的功能软件,在手机黑屏状态下想要使用手机中的某个功能软件时需要很多繁杂的操作步骤,操作也很麻烦,浪费了用户时间,例如,当用户想要抓拍一个瞬间画面时,通过点亮屏幕解锁,查找相机功能,进行拍照,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也许想要抓拍的画面已经消失了。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黑屏状态下直接调用应用程序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包括:
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判断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若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调用模块,用于若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用户可以在终端黑屏状态下,通过终端屏幕上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输入相应的触摸手势指令,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不必点亮屏幕和进行解锁操作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调用,减少了操作步骤,调用应用程序时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当手机处于黑屏状态下时,人们想要使用手机时,需要先将手机屏幕点亮,解锁,然后查找想要使用的功能软件,在手机黑屏状态下想要使用手机中的某个功能软件时需要很多繁杂的操作步骤,操作也很麻烦,浪费了用户时间,现在终端在黑屏状态下无法实现对终端内应用程序的直接调用,均需要点亮屏幕,在查找到对应的应用程序,才能实现操作,导致终端在操作时十分不便利。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用户触摸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带有触控屏的终端设备,其他带有触控屏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工具带有的触控操作面板、触控遥控器等。
终端在黑屏状态下,是终端屏幕被锁定,终端待机的状态下而不是终端关机状态下,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终端会根据用户触摸终端屏幕的触摸点确定用户触摸的是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其中,有效操作区域为预先在终端屏幕上进行设置的,有效操作区域为多个。
步骤S102: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当用户在有效操作区域进行触摸时,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触摸手势指令包括以下之一或多个的组合:点击触摸手势、长按触摸手势、滑动触摸手势、按照预设轨迹进行触摸及其他形式触摸手势指令,其中,点击触摸手势根据点击的次数、力度、点击频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点击触摸手势,长按触摸手势根据触摸力度、停留时间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长按触摸手势,滑动触摸手势根据滑动轨迹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滑动触摸手势。
步骤S103:判断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根据有效操作区域获取触摸手势指令后,将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进行比对,若触摸手势指令与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执行步骤S104,若不一致,则说明用户没有输入正确的触摸手势指令,不进行响应,其中,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可以对应一个预设操作指令,也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当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任一预设操作指令一致时即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4:若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具体举例来说,终端为手机,在手机黑屏状态下,用户在右上角处进行点击操作,既可以直接调用微信,直接打开微信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用户可以在终端黑屏状态下,通过终端屏幕上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输入相应的触摸手势指令,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不必点亮屏幕和进行解锁操作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调用,减少了操作步骤,调用应用程序时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举的示例只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进步性,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示例只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示例,并不是全部示例。
对于步骤S101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确定用户触摸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之前还包括:在终端屏幕上设置有效操作区域,有操作区域为多个;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预先在终端屏幕上设置多个有效操作区域,有效操作区域的个数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也可以是系统默认个数,同时用户也可以设置有效操作区域的大小,位置,例如:将终端屏幕分成八个等份,将每一个等份设置成一个有效操作区域,每一块有效操作区域都是独立的操作区域,彼此不相关联。
设置好有效操作区域后,需要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包括: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一一对应,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不同或相同的预设操作指令;或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
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每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一个预设操作指令,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2)、每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不同预设操作指令,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当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预设操作指令时,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彼此不同,对应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的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可以是相同的,当然,有效操作区域也可以不设置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
具体举例来说,例1,终端屏幕上设置了六个有效操作区域,每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一个预设操作指令,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点击操作指令,第三个和第五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长按操作指令,第四个和第六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滑动操作指令,等等。例2,终端屏幕上设置了四个有效操作区域,每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其中,第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点击操作指令和长按操作指令,第二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长按操作指令和滑动操作指令,第三个和第四个有效操作区域都对应的是滑动操作指令和点击操作指令,等等,预设操作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点击触摸手势、长按触摸手势、滑动触摸手势,还包括按照预定轨迹进行手势输入,例如“C”型手势、“V”型手势,按照一定顺序点击不同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任意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后,需要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包括:
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与不同的应用程序一一对应;或
相同的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应用程序,其中,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
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每一个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其中,也就是说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应用程序;
2)、相同的预设操作指令可以对应不同的应用程序,前提是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
也就是说对应同一个有效操作区域的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其对应的应用程序是不同的,对应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的多个预设操作指令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不同的可以是相同的,当然,预设操作指令也可以不设置对应的应用程序。
具体举例来说,例1,每一个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例如,微信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QQ对应的预设操作程序是点击两次,微博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长按,查看时间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滑动,等等。例2,终端屏幕上设置了四个有效操作区域,其中,第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点击操作指令,点击指令对应的是微信,第二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点击操作指令,点击操作指令对应的是QQ,当然,也可以是第三个有效操作区域都对应的是滑动操作指令,滑动操作指令对应的是微信,第四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点击,点击对应的是QQ,等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任意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完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后,有效操作区域与应用程序之间也就具有了对应关系,根据有效操作区域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应用程序有未读消息时,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有效操作区域进行提醒,用户可以通过有效操作区域直接查看未读消息,例如,手机左上角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点击对应的应用程序为QQ,当QQ有新消息时,手机左上角的有效操作区域显示有一条未读消息,其他有效操作区域仍处于黑屏状态,此时,用户可以点击手机左上角,对QQ的未读消息进行查看。
为防止用户误操作对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调用,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在第一触摸点的停留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点亮有效操作区域的背光,或将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或将显示所有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
当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需要在触摸的第一触摸点进行停留,当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后,终端认为这是一次正确的操作,并且判断第一触摸点所在的有效操作区域,将有效操作区域的背光点亮,其他有效操作区域处于黑屏状态,或者将第一触摸点所在的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这样可以提示用户其所操作的是哪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如果第一触摸点所在的有效操作区域不是用户所要操作的有效操作区域,用户可以更改操作其他有效操作区域,同时防止用户将触摸手势指令输入到其他有效操作区域内,从而影响用户操作,或者当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后,终端认为这是一次正确的操作,将所有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这样可以提示用户选择自己想要进行操作的有效操作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地,调用与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之后还包括:退出应用程序后,返回黑屏状态。
在用户对调用的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后,当退出应用程序时,终端返回黑屏状态,返回终端初始的状态,减少了用户使用完应用程序后进行锁屏的操作步骤,当然,用户退出应用程序时,终端也可以选择返回终端主页面,以便用户进行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退出应用程序后如何进行处理用户可以自定义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为防止用户的终端被他人进行使用,在进行调用应用程序开始前,还需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可以是指纹验证,语音验证,手势验证,密码验证等等,在用户通过验证之后才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如何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用于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用户触摸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获取模块2,用于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获取模块2与检测模块1相耦接,获取模块2根据检测模块1确定的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并将获取的触摸手势指令信息发送至判断模块3。
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判断模块3与获取模块2相耦接,根据获取模块2获取的触摸手势指令,判断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将判断结果发送至调用模块4。
调用模块4,用于若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调用模块4与判断模块相耦接,当判断模块3判断的结果为触摸手势指令与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一致,调用模块4则调用与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以便用户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交互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模块在终端黑屏状态下,检测用户在终端屏幕上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进行触摸,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相应的触摸手势指令,通过判断模块判断触摸手势指令与预设操作指令一致时,通过调用模块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不必点亮屏幕和进行解锁操作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调用,减少了操作步骤,调用应用程序时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与装置特征相对应,可以相互参照,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的终端交互控制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设置模块5,用于
在终端屏幕上设置有效操作区域,有操作区域为多个;
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置模块5与检测模块1相耦接,用于预先在终端屏幕上设置有效操作区域,预先设置的有操作区域为多个,有效操作的位置与大小有效操作区域的个数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也可以是系统默认个数,同时用户也可以设置有效操作区域的大小,有效操作区域都是独立的操作区域,彼此不相关联。
设置模块5还用于预先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预先设置预设操作指令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设置模块5,进一步用于:有效操作区域与预设操作指令一一对应,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不同或相同的预设操作指令;或
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
优选地,设置模块5,进一步用于:
不同的预设操作指令与不同的应用程序一一对应;或
相同的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应用程序,其中,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
优选地,检测模块1,进一步用于:判断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在第一触摸点的停留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点亮有效操作区域的背光,或将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或将显示所有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
优选地,调用模块4,还用于:退出应用程序后,返回黑屏状态。
图3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与装置特征相对应,可以相互参照,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应用场景:
下面通过应用场景的描述更加直观的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场景旨在直观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场景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
以手机为例,预先设置手机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为4个,编号为A、B、C、D,分别在手机屏幕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一个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对应一个预设操作指令,例如,A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信,微信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一次,B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QQ,QQ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两次,C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博,微博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长按1秒,D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时钟,时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滑动。
参见图4中的A图,当手机为黑屏状态下时,用户想要使用微信,则在手机屏幕的左上角A区域点击一次,即可直接打开微信操作界面直接进行操作,例如,当没有新消息时直接打开微信的主页面,当有一个联系人的新消息时,直接打开该联系人的未读消息界面,当有多个联系人发来的新消息时,打开全部未读新消息显示列表,等等。
参见图4中的B图,当手机为黑屏状态下时,用户想要使用QQ,则在手机屏幕的右上角B区域点击两次,即可直接打开QQ操作界面直接进行操作。
参见图4中的C图和D图,依次类推,当手机为黑屏状态下时,用户想要使用微博,则在手机屏幕的左下角C区域长按1秒,即可直接打开微博操作界面直接进行操作,用户想要使用时钟,则在手机屏幕的右下角D区域进行滑动,即可直接打开时钟操作界面直接进行操作。
场景二
以手机为例,预先设置手机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设置有效操作区域为4个,编号为A、B、C、D,分别在手机屏幕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有效操作区域A对应两个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对应一个预设操作指令,例如,A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信和QQ,微信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一次,QQ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两次,B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博和时钟,微博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长按1秒,时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滑动,C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信和时钟,微信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两次,时钟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V型手势,D有效操作区域对应的是微博和QQ,微博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长按1秒,QQ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滑动。
手机在黑屏状态下,用户想要使用微信,可以在手机屏幕的左上角A区域点击一次,或者在C区域点击两次,即可直接打开微信操作界面直接进行操作,用户想要使用QQ,则在A区域点击两次,或者在D区域进行滑动,即可对QQ直接进行操作,用户想要使用微博时,可以在B区域长按1秒,或者在D区域长按1秒,即可对微博进行操作,用户想要使用时钟时,在B区域进行滑动,或者在C区域输入V型手势,即可直接打开时钟程序。
在用户在手机黑屏状态下打开某个应用程序后,当退出该程序时,手机返回黑屏状态。
场景三
用户手机处于黑屏状态,此时用户的微信接收到一条未读消息,此时,与微信对应的有效操作区域左上角显示“微信一条新消息”,用户通过在手机屏幕左上角进行点击操作,即可打开微信,直接查看未读消息。
场景四
用户手机处于黑屏状态,用户想要使用微信,与微信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为点击,对应的有效操作区域为左上角,用户首先在手机左上角处进行触摸,在第一触摸点处停留了一秒,左上角的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同时弹出密码验证,用户在输入密码后通过身份验证,在手机左上角进行点击操作,即可直接打开微信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用户可以在终端黑屏状态下,通过终端屏幕上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输入相应的触摸手势指令,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不必点亮屏幕和进行解锁操作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调用,减少了操作步骤,调用应用程序时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判断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若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设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所述有操作区域为多个;
设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置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与所述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包括:所述有效操作区域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一对应,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不同或相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或
一个所述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不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与所述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包括:
不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与不同的所述应用程序一一对应;或
相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所述应用程序,其中,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所述有效操作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时在第一触摸点的停留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点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背光,或将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或将显示所有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
6.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黑屏状态下,当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确定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有效操作区域;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效操作区域实时获取触摸手势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是否一致;
调用模块,用于若所述触摸手势指令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相对应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致,则调用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
在所述终端屏幕上设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所述有操作区域为多个;
设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置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与所述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进一步用于:所述有效操作区域与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一一对应,其中,不同的有效操作区域对应不同或相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或
一个所述有效操作区域对应多个不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进一步用于:
不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与不同的所述应用程序一一对应;或
相同的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所述应用程序,其中,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不同的所述有效操作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屏幕时在第一触摸点的停留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点亮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背光,或将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点亮,或将显示所有所述有效操作区域的边界线。
CN201610191532.7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867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1532.7A CN105867818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PCT/CN2016/096662 WO2017166623A1 (zh) 2016-03-30 2016-08-25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1532.7A CN105867818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818A true CN105867818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1532.7A Pending CN105867818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818A (zh)
WO (1) WO2017166623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623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00271A (zh) * 2017-12-25 2018-06-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图钉应用界面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26609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控制相机操作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984089A (zh) * 2018-06-27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32727A (zh) * 2018-07-03 2018-12-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应用程序启动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96291A (zh) * 2017-07-03 2019-03-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存储介质、控制终端、电子压力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73999A (zh) * 2017-12-22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049968A (zh) * 2018-10-15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835497A (zh) * 2021-01-14 2021-05-25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进入电子白板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29778A (zh) * 2021-02-10 2021-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无线耳机
CN114567696A (zh) * 2022-01-25 2022-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61211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机界面任意位置打开应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6847A (zh) * 2020-12-31 2021-08-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开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3369A (zh) * 2021-11-12 2022-03-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触控板功能的多指手势应用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975A1 (en) * 2006-10-25 2008-06-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display
CN103064628A (zh) * 2013-01-15 2013-04-24 深圳市朵唯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并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3092517A (zh) * 2013-01-22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过手势操作快捷打开预设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3946A (zh) * 2013-10-28 2014-01-2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识别的移动终端唤醒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94659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818A (zh) * 2016-03-30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975A1 (en) * 2006-10-25 2008-06-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display
CN103064628A (zh) * 2013-01-15 2013-04-24 深圳市朵唯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并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3092517A (zh) * 2013-01-22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过手势操作快捷打开预设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3946A (zh) * 2013-10-28 2014-01-2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识别的移动终端唤醒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94659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623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8126609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控制相机操作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496291A (zh) * 2017-07-03 2019-03-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存储介质、控制终端、电子压力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73999A (zh) * 2017-12-22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200271A (zh) * 2017-12-25 2018-06-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图钉应用界面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4089A (zh) * 2018-06-27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84089B (zh) * 2018-06-27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32727A (zh) * 2018-07-03 2018-12-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应用程序启动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049968A (zh) * 2018-10-15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835497A (zh) * 2021-01-14 2021-05-25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进入电子白板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29778A (zh) * 2021-02-10 2021-06-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无线耳机
CN114567696A (zh) * 2022-01-25 2022-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61211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机界面任意位置打开应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6623A1 (zh)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7818A (zh)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装置
CN106201170B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角标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395089B2 (en) Application and picture display verif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49601B1 (ko) 엘리베이터 호출을 입력하는 것에 의해 엘리베이터 서비스를 개시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094659A (zh) 一种基于手势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3605459A (zh) 快捷应用启动方法及其终端
CN101587421A (zh) 一种触摸屏的解锁方法、系统及触摸屏设备
CN105335048A (zh) 具有隐藏应用图标的电子设备及隐藏应用图标的方法
CN102722330A (zh) 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解锁系统
CN105426214A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793137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510429A (zh) 一种触摸屏手机的解锁方法及触摸屏手机
CN10697073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40089224A (ko)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하여 동작을 실행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동작 실행 방법
CN1043608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方法
CN10580804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35715A (zh) 基于触摸屏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856798A (zh) 一种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67907A (zh) 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6774796A (zh) 一种屏幕点亮方法及终端
CN104123097A (zh) 控制应用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5739700A (zh) 一种打开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2148B (zh) 一种按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28085A (zh) 应用程序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11913B (zh) 参数配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