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777B -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777B
CN105867777B CN201610192330.4A CN201610192330A CN105867777B CN 105867777 B CN105867777 B CN 105867777B CN 201610192330 A CN201610192330 A CN 201610192330A CN 105867777 B CN105867777 B CN 105867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l control
control point
point
speed
parame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3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7777A (zh
Inventor
冯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923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7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7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屏幕操作的效率,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屏幕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现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多媒体系统、电子书阅读设备等智能终端的屏幕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用户单手操作非常不方便,存在单手操作时手指无法触及到的区域,此时用户不得不使用双手操作,即一只手持握智能终端,另一只手对智能终端进行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实现智能终端单手操作控制的方式,例如,通过特定手势将屏幕显示范围缩小到单手容易控制的区域,使应用图标设置在手指能够触控到的区域周围,完成操作后再使用特定命令关闭屏幕缩略图;或者,通过触发开关打开虚拟触控板,在虚拟触控板上进行操作得到光标在主屏幕的位置,完成操作后再关闭虚拟触控板。
但是,这些方式需要打开屏幕缩略图或虚拟触控板,进行屏幕控制操作,再关闭屏幕缩略图或虚拟触控板,至少三步操作,操作复杂、相对于普通的单手操作、双手操作效率较低、用户体验不佳;且界面缩小图标密度增加,或打开虚拟触控板会遮蔽部分屏幕,造成视觉效果较差。
另外,由于大屏使操作区域变大,手指操作时移动距离变大,无论采用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大屏终端的操作效率均明显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屏幕控制操作效率较低,视觉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和/或,
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
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结束本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包括横屏工作模式和竖屏工作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其中,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横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竖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辅助控件,所述辅助控件用于提示实际控制点在屏幕中的位置和/或用于提供辅助命令。
一种屏幕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和/或,
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后,通过获取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并在感应点释放时直接触发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即通过一次滑动就可以实现对屏幕的操作控制,可以实现对大屏终端的快速操作和单手操作,同时,屏幕显示内容不受影响、视觉效果较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实现感应物(例如手指)滑动一小段距离,操作距离感应物较远的操作目标,操作效率或操作速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际控制点控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可以是用户使用感应物作用于屏幕的操作,所述感应物包括但不限于手指、触摸笔、感应手套等。其中,所述屏幕可以是触摸屏也可以是非接触屏幕。所述输入操作可以是接触屏幕的触摸操作,也可以是不接触于屏幕的操作。其中,用户使用感应物作用于屏幕的作用点被称之为感应点。当所述操作为接触屏幕的触摸操作时,所述感应点又可以称之为触点。需要说明的是,检测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可以由本发明屏幕控制装置执行,也可以由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或者其他系统、装置或模块执行。应当理解,本发明所述的感应点以及实际控制点不限于几何学中“点”的概念,还可以是一个区域,例如感应区域、实际控制区域。
举例说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具体为判断感应点的位置参数是否改变、感应点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阀值等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举例说明,所述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
(1)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距离是否达到(即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举例说明,可以在输入操作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2)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举例说明,可以在输入操作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3)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加速度是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其中,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举例说明,可以在输入操作的移动加速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4)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时间是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其中,第四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举例说明,可以在输入操作的移动时间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5)判断所述输入操作作用于所述屏幕的压力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数值范围。举例说明,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压力值的数值范围,在输入操作的压力值在该数值范围内时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6)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起始位置是否在预设的区域内。举例说明,可以根据需要在屏幕上预设起始区域,输入操作的起始位置在预设的起始区域内则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7)判断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是否经过预设的触发区域。举例说明,可以预设若干个触发区域,例如块状区域或者线性区域,用于识别不同操作。当输入操作经过预设的触发区域时,由于触发了预设的触发区域,则可以确定输入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若输入操作没有触发预设的触发区域,则确定输入操作不是预设的滑动操作。
(8)判断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滑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的方向条件。举例说明,可以把符合预设的方向条件的输入操作确定为预设的滑动操作。例如,设置向下滑动、向上滑动、向左滑动和/或向右滑动为预设的滑动操作。又例如,可以设置滑动角度在0~30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方向条件,在此不进行限定。
(9)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依次执行停留预设时间、开始滑动的输入操作。例如,用户使用手指在滑动操作的起始位置(即手指接触屏幕的起始位置)停留超过0.8秒(或其它预设时间长度),然后手指再开始滑动的操作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10)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依次执行点击、开始滑动的输入操作。例如,用户使用手指点击屏幕,然后离开屏幕,再从点击位置起开始滑动的操作,可以确定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11)其他判断条件。例如,在指定应用程序中检测到的滑动操作才确定为预设的滑动操作。因为,一些应用程序例如某些绘图应用并不适用本发明的屏幕控制方法。因此,可以预先设置应用列表,在所述应用列表中的应用程序可以适用本发明的方法。反之,可预先设置不适用本发明的应用列表,其它应用程序可以适用本发明的方法。
应当理解,上述判断条件用以区分于用户的其他操作(包括其他滑动操作),上述判断条件存在多种变化和组合,例如,所述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移动速度可以是连续两个以上时间段的移动速度之和。以上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上述判断条件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两两结合适用,也可以多个条件组合适用,在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102: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的结合:位置参数、移动时间、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和/或移动加速度等。应当理解,所述位置参数、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和/或移动加速度的数值可包含移动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情形中,滑动过程中,实际控制点的位置可以与感应点的位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举例说明,本发明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可以由系统、程序或者用户等设定。可设定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感应点的起始位置相同,或者,可设定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例如: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可以由系统设定在执行命令频率较高的位置或区域;或者可设定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在感应点的起始位置附近;或者可设定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在屏幕内的相对位置与感应点在虚拟边框内的相对位置相同。在已知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以及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后,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在实际控制点位置可以具有实际控制点标识,例如指针(光标)、圆环等等。在某些情形中,由感应点的参数信息可以仅更新实际控制点位置,例如,实际控制点在用户滑动操作之前已经存在,不需要生成实际控制点,此时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是对实际控制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在另一些情形中,实际控制点不存在,需要生成实际控制点并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按照等比例关系确定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举例说明,按照1:3的比例实现提速,假设感应点在一个时间段(例如0.1秒或其它时间长度)内在X方向移动+3个像素,则确定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移动+9个像素,本次滑动操作的其它时间段亦按此比例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应该理解,描述位置信息的单位或方法有多种,例如,感应点在X方向的移动速度为a,则确定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的移动速度为4a等;又例如,感应点在一个时间段在X方向的移动距离为屏幕的1%,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的移动距离为屏幕的3%等。本发明主要以像素为例。同理,由感应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也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所述X方向为屏幕的左右方向(以观察视角,例如人眼视角来看)即横坐标方向,Y方向为屏幕的上下方向(以观察视角,例如人眼视角来看)即纵坐标方向,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方向,在此不进行限定。所述时间段可以是其它时间长度,例如所述时间段可以与屏幕的显示内容刷新时间的时间长度相同。当然,还可以按其它比例关系确定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例如1:1、1:5等比例。某些情形中,当按照1:1比例时(即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不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
举例说明,其中,第三速度大于第一速度,第四速度大于第二速度,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第七速度大于第五速度,第八速度大于第六速度,第六速度大于第五速度;第一速度与第五速度相同或不同,第二速度与第六速度相同或不同,第三速度与第七速度相同或不同,第四速度与第八速度相同或不同。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滑动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移动速度不同,提速比例不同。举例说明,某次操作时,感应点在一个时间段内在X方向移动+3个像素,则按1:3的比例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移动+9个像素;在另一个时间段,感应点移动加快,在一个时间段内在X方向移动+8个像素(超过预设阀值+5个像素),此时按1:5的比例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移动+40个像素;同理,由感应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也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
其中,第一数值区间与第三数值区间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数值区间与第四数值区间可以相同或不同。
举例说明,某次操作时,感应点在一个时间段内在X方向移动(+1,+3)之间个像素,则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移动+9个像素;在另一个时间段,感应点在一个时间段内在X方向移动(+4,+8)之间个像素,则实际控制点在X方向移动+20个像素;同理,由感应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也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在Y方向的移动速度。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按照非等比例关系确定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例如,使用函数F=M2来确定参数信息,其中,M为感应点在某方向的移动速度或者移动距离,F为实际控制点在该方向的移动速度或者移动距离。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函数,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应当理解,本发明所述感应点、实际控制点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可等效于感应点、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或者,所述感应点、实际控制点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感应点、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可互相转化。
举例说明,若将感应点和滑动起始点的连线作为连线一,若将实际控制点和滑动起始点的连线作为连线二,所述连线一与屏幕底边的夹角等于所述连线二与屏幕底边的夹角;或者连线一与连线二重合(或者部分重合),感应点到滑动起始点的距离与实际控制点到滑动起始点的距离按比例确定或按其它方式确定。在已知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以及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后,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应当理解,所述连线可显示或不显示,并且所述连线存在多种变化,例如可以是直线段或者曲线段。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则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举例说明,当判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在感应点附近设置若干个实际控制点控件,当感应点触发(例如经过、停留或离开)实际控制点控件时,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例如感应点经过、停留或离开实际控制点控件时的位置参数、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和/或移动加速度等)按提速规则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例如,在感应点附近设置若干个实际控制点控件,当感应点每经过一个实际控制点控件,确定实际控制点都沿从感应点起始位置到感应点方向移动预设的像素值(例如+10个像素等),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以此类推。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例如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指向型实际控制点控件(例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实际控制点控件)等等。
例如,如图2所示,图中具有手机触摸屏201,感应物与手机触摸屏接触面202产生相对应的感应点203,当判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在滑动起始位置附近设置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组合204,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组合204内具有若干个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205。当感应点每经过一个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205,根据所述感应点203触发所述环型实际控制点控件205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都沿从滑动起始位置到感应点所处位置的方向移动预设的像素值,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以此类推。
又例如,如图3所示,图中具有手机触摸屏301,感应物与手机触摸屏接触面302产生相对应的感应点303,当判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在感应点303起始位置附近设置若干个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组合304,每个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组合304内具有若干个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305。当感应点每离开一个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305,根据所述感应点303触发所述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305的参数信息(例如移动速度等),确定实际控制点都沿从滑动起始位置到感应点所处位置的方向按感应点移动速度等比例提速,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以此类推;或者,根据离开的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305的编号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例如离开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305所在的条状型实际控制点控件组合304的编号为30时,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为向右逆时针偏30度),确定实际控制点沿确定的移动方向按感应点移动速度等比例提速,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以此类推。
再例如,在感应点附近设置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四个实际控制点控件,当感应点在向上实际控制点控件停留时(判断感应点是否停留具体为判断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感应点的位置参数是否改变、感应点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阀值等方法),停留的连续时间段内,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例如位置参数等),确定每个时间段实际控制点向上移动预设的像素值,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当感应点在向下实际控制点控件停留时,停留的连续时间段内,确定每个时间段实际控制点向下移动预设的像素值,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当感应点在向左实际控制点控件停留时,停留的连续时间段内,确定每个时间段实际控制点向左移动预设的像素值,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当感应点在向右实际控制点控件停留时,停留的连续时间段内,确定每个时间段实际控制点向右移动预设的像素值,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控件可透明显示或者不透明显示。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可以择一适用,也可以组合适用,在此不进行限定。举例说明,在感应点附近设置若干实际控制点控件,当感应点每经过一个实际控制点控件,实际控制点都在预设方向移动预设的像素值。具体的,感应点经过一个实际控制点控件时沿移动方向的移动速度为+a,所述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沿移动方向的移动速度为+5a,由此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以此类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包括横屏工作模式和竖屏工作模式。
则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其中,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横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竖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不同。
例如手机竖屏时,在竖屏工作模式下,X方向上,感应点的移动速度与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是1:2的比例提速,Y方向上,感应点的移动速度与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是1:4的比例提速。当手机横屏后,在横屏工作模式下,X方向上,感应点的移动速度与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是1:4的比例提速,Y方向上,感应点的移动速度与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是1:2的比例提速。在已知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以及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后,可以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当然,还可以以其他方式确定实际控制点的参数信息,在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可以择一适用,也可以组合适用,在此不进行限定。例如,在一次滑动过程中先后有两种方式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首先,在滑动过程的第一阶段,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然后,在滑动过程的第二阶段,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步骤103: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其中,感应点释放可以是感应物停止作用于屏幕的结果。例如,用户手指离开屏幕、触摸笔离开屏幕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情形中,感应点释放时,实际控制点的位置可以与感应点的位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结束本次操作。
举例说明,所述命令控件可以是按钮控件、文本框、勾选框、超链接、多媒体文件(例如图片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等。
应当理解,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不限于上述几种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显示辅助控件,所述辅助控件用于提示实际控制点在屏幕中的位置和/或用于提供辅助命令。所述辅助控件例如,实际控制点位置示意、实际控制点移动方向示意等,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示意,例如屏幕边框按比例缩小成的虚拟边框,所述感应点在虚拟边框内的相对位置与实际控制点在屏幕内的相对位置相同。另外所述辅助控件还可以提供辅助命令,所述辅助控件又例如退出按钮,执行结束本次操作的命令、并取消显示辅助控件及实际控制点标识。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由此可见,用户执行一个滑动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控制方法可以对屏幕(例如非单手操作舒适区等)执行相对应的一个操作,实现了通过一步操作(滑动操作)实现确定实际控制点、控制执行命令、结束命令等多个命令,实现了大屏终端的快速操作和单手操作。相比普通的单手、双手操作(例如用另一只手点击图标),操作效率或操作速度显著提高(例如点击距离较远图标)。相比多步操作而且多步操作之间具有间隔时间的技术方法,操作效率提高更加显著。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实现感应物(例如手指)滑动一小段距离,操作距离感应物较远的操作目标,效率往往能提高几倍以上,大屏终端用户操作大屏终端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大屏终端的操作效率将和小屏终端相近甚至更高,而且使用户操作疲劳度大大下降。同时,不需要缩小屏幕或者弹出虚拟触控板,视觉影响较小,用户可以在任意地方执行对远处的操作,使用更自由随机。
另外,现有点按操作容易造成误操作,由于可以对实际控制点设置明显标识,能大大提高操作准确度。
另外,当用户只需进行点击操作时,因为判断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不是滑动操作,则不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后续操作,终端系统直接执行点击操作相对应的命令,例如触发所点击位置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用户使用本实施例对屏幕进行控制操作与点按操作等现有操作不冲突,实现了融合。
参见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屏幕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401,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确定单元402,用于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控制单元403,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401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举例说明,所述判断单元401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子单元: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距离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速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加速度是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
第四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移动时间是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
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作用于所述屏幕的压力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数值范围;
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的起始位置是否在预设的区域内;
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是否经过预设的触发区域;
第八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滑动方向是否符合预设的方向条件;
第九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依次执行停留预设时间、开始滑动的输入操作;
第十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依次执行点击、开始滑动的输入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40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和/或,
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402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
所述确定单元402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403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或者,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或者,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第四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第五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第六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结束本次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包括横屏工作模式和竖屏工作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其中,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横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竖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辅助控件,所述辅助控件用于提示实际控制点在屏幕中的位置和/或用于提供辅助命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后,通过获取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并在感应点释放时直接触发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即通过一次滑动就可以实现对屏幕的操作控制,可以实现对大屏终端的快速操作和单手操作,同时,屏幕显示内容不受影响、视觉效果较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实现感应物(例如手指)滑动一小段距离,操作距离感应物较远的操作目标,操作效率或操作速度明显提高。
上述各单元的功能可对应于图1详细描述的上述方法的处理步骤,于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方法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对装置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简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构造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下获取的其他实现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检测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包括横屏工作模式和竖屏工作模式;
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其中,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横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竖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不同;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和/或,
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
所述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控件或应用程序,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取消显示实际控制点标识,并结束本次操作;或者,
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结束本次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辅助控件,所述辅助控件用于提示实际控制点在屏幕中的位置和/或用于提供辅助命令。
10.一种屏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屏幕的输入操作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滑动操作;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包括横屏工作模式和竖屏工作模式;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输入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感应点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感应点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其中,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横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所述竖屏工作模式下的移动速度不同;
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感应点释放时,控制执行所述实际控制点位置对应的命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为预设的滑动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速度和/或设定所述实际控制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感应点的起始位置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分别确定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成正比例关系,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和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与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与所述第一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四速度与所述第三速度的比值不同;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五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六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七速度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八速度;其中,所述第六速度与所述第五速度的比值和所述第八速度与所述第七速度的比值不同;和/或,
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九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三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一速度;当所述感应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属于第四数值区间时,设置所述实际控制点在纵坐标方向的移动速度为第十二速度;和/或,
根据预设的数值函数确定所述实际控制点在横坐标方向和纵坐标方向的参数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感应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感应点附近设置多个实际控制点控件;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点触发所述实际控制点控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由所述实际控制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沿移动方向的参数信息确定实际控制点位置。
CN201610192330.4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7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330.4A CN105867777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330.4A CN105867777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777A CN105867777A (zh) 2016-08-17
CN105867777B true CN105867777B (zh) 2020-07-17

Family

ID=5662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33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7777B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468B (zh) * 2021-09-02 2024-03-12 广东新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7873A (zh) * 2012-10-12 2013-02-20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便携式终端中进行键盘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US8504935B2 (en) * 2008-12-22 2013-08-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Quick-access menu for mobile device
CN103257824A (zh) * 2013-04-02 2013-08-2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定屏幕上显示的操作对象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914260A (zh) * 2014-03-31 2014-07-09 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屏的操作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17153A (zh) * 2014-09-02 2014-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9863A (ja) * 1998-03-06 199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座標表示装置
CN102156580B (zh) * 2011-04-02 2012-12-0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触摸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4935B2 (en) * 2008-12-22 2013-08-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Quick-access menu for mobile device
CN102937873A (zh) * 2012-10-12 2013-02-20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便携式终端中进行键盘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57824A (zh) * 2013-04-02 2013-08-2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定屏幕上显示的操作对象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914260A (zh) * 2014-03-31 2014-07-09 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屏的操作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17153A (zh) * 2014-09-02 2014-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777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6558B2 (en) Application associ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17953B (zh) 觸控介面多工切換方法、系統及電子裝置
US889082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user input
US20120105367A1 (en) Methods of using tactile force sensing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US2014030055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TWI463355B (zh) 多點觸控介面之訊號處理裝置、訊號處理方法及使用者介面圖像選取方法
US9678639B2 (en) Virtual mouse for a touch screen device
EP3321791B1 (en) Gesture control and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 and display
WO2014118602A1 (en) Emulating pressure sensitivity on multi-touch devices
CN104951213B (zh) 防止误触发边缘滑动手势的方法
CN107870705B (zh) 一种应用菜单的图标位置的改变方法及装置
US201300440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no-tap zone for touch screen displays
CN107450820B (zh) 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046000A1 (zh) 触控操作方法和装置
US2015015392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gestures and method for calling cursor
CN105867777B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09912A (zh) 基于多点触控触摸屏的平板电脑
KR101422447B1 (ko) 압력 모델링을 통한 전자책 페이지 전환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240546B1 (ko) 애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20150153871A1 (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method
WO2016206438A1 (zh) 一种触屏控制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
CN108008819A (zh) 一种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页面变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50098366A (ko) 가상 터치패드 조작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기
CN113064544B (zh) 触摸屏手势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511790A (zh)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触屏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