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4338B -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4338B
CN105864338B CN201610437455.9A CN201610437455A CN105864338B CN 105864338 B CN105864338 B CN 105864338B CN 201610437455 A CN201610437455 A CN 201610437455A CN 105864338 B CN105864338 B CN 105864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phase
permanent magnet
sleev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7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4338A (zh
Inventor
张赫
寇宝泉
刘奉海
张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437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4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4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6/00Magnetic springs; Fluid magnetic springs, i.e. magnetic spring combined with a fluid

Abstract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永磁涡流阻尼器阻尼力不可控的问题。它包括初级、次级、三相整流桥及外围电路构成,初级包括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及初级套筒,三相绕组直接绕制在导体环上,三相绕组的引出线经过三相整流桥进行整流,并与外接电阻连接,三相整流桥采用不可控或可控两种方式;次级由永磁体和次级套筒等部分组成,永磁体采用轴向充磁或径向充磁。本发明将被动阻尼与主动阻尼相结合,具有阻尼力大、阻尼力可控的优点。它主要用于对阻尼力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永磁涡流阻尼器是利用永磁体磁场与导体涡流磁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尼力的一种装置,具有非接触、无摩擦、无噪音等优点,在减振隔振系统、电机测试装置及高精度仪器设备中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永磁式涡流阻尼器一般仅由永磁体、导体板、导磁轭板等无源部件组成,因此其不具备阻尼力的调整能力,限制了其在某些场合的进一步应用。
为了获得阻尼力的可控性,目前多采用电励磁涡流阻尼器的方式,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来控制磁场的强弱,进而改变阻尼力的大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额外的直流励磁电源,而且励磁绕组在建立磁场过程中会产生附加的铜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永磁涡流阻尼器阻尼力不可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本发明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包括四种方案:
方案一: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次级、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包括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
次级包括次级套筒、永磁体和极间铁心,
初级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三相绕组缠绕在导体环上,且三相绕组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为圆柱型结构,初级套在次级上,初级和次级同轴;
永磁体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和极间铁心均位于次级套筒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方案二: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次级、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电阻R和电容C;
初级包括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
次级包括次级套筒、永磁体和极间铁心,
初级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三相绕组缠绕在导体环上,且三相绕组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为圆柱型结构,初级套在次级上,初级和次级同轴;
永磁体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和极间铁心均位于次级套筒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方案一和二中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所述的永磁体外径、极间铁心外径和次级套筒内径尺寸相同。
方案三: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次级、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包括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
次级包括次级套筒、永磁体、非导磁间隔环和次级导磁轭环,
初级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三相绕组缠绕在导体环上,且三相绕组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为圆筒型结构,初级套在次级上,初级和次级同轴;
永磁体圆环形结构,永磁体和非导磁间隔环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套在永磁体和非导磁间隔环外侧。
方案四: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次级、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电阻R和电容C;
初级包括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
次级包括次级套筒、永磁体、非导磁间隔环和次级导磁轭环,
初级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三相绕组、初级导磁轭环和初级套筒,三相绕组缠绕在导体环上,且三相绕组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为圆筒型结构,初级套在次级上,初级和次级同轴;
永磁体圆环形结构,永磁体和非导磁间隔环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套在永磁体和非导磁间隔环外侧。
方案三和方案四中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所述的永磁体和非导磁间隔环的内径及外径相同,且永磁体的内径与非导磁间隔环的外径相同,永磁体的外径与次级套筒的内径相同。
四种方案中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所述的初级导磁轭环的外径和初级套筒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为由MOSFET或IGBT构成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所述的导体环为铜或铝。
所述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为由二极管构成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原理分析: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导体环一侧增加三相绕组和导磁环,并且将三相绕组通过三相整流桥与一个外接电阻相串联;当初级与次级发生相对运动时,次级永磁体与初级导体环之间可以产生被动阻尼力,这部分阻尼力是不可控的,与此同时,次级永磁体与三相绕组之间还可以产生一定主动阻尼力,这部分阻尼力是可控的。通过这样一个结构创新,在保留永磁涡流阻尼器优点的基础之上,实现了阻尼力的部分可控。
主动阻尼力的产生及控制原理:次级永磁体与初级三相绕组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三相绕组中产生三相反电势,由于三相绕组经过三相整流桥与外接电阻相串联,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三相反电势在绕组中会产生三相电流,该电流与永磁体相互作用就会产生阻碍初级与次级发生相对运动的制动力,与发电机中的制动力原理相同。
当对主动阻尼力的大小进行调整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电路进行说明,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采用不可控三相整流桥,整流桥由二极管组成,在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一个功率开关器件,当开关导通时,外接电阻被短接,绕组电流较大,主动阻尼力有最大值,当开关关断时,外接电阻较大,绕组电流较小,主动阻尼力有最小值,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功率开关的占空比实现主动阻尼力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变化。
第二种是采用可控型三相整流桥,整流桥由MOSFET或IGBT组成,调节各开关管的占空比实现对三相绕组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变主动阻尼力的大小。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三相绕组与导体环进行结合,实现了利用一个装置同时可以产生主动阻尼力和被动阻尼力的目的,采用以三相整流桥为主体的外电路,仅通过改变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即可实现对主动阻尼力的调整,从而使得该阻尼装置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与永磁涡流阻尼器相比,动态性能可以进行适当调节,提高了其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中的初级与次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中初级与次级的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中初级与次级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和五中初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中次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中永磁体的轴向充磁方向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四和五中次级的剖视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四和五中永磁体的径向充磁方向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四和五中次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和四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电路图;
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二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2、3、4、5、6和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1、次级2、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2为圆柱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2-3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均位于次级套筒2-1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2-1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相反。
本实施方式,外电路中的三相整流桥为不可控型,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与一个功率开关器件、一个电容及一个电阻相并联;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与功率开关器件之间串入一个二极管。
在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一个功率开关器件,当开关导通时,外接电阻被短接,绕组电流较大,主动阻尼力有最大值,当开关关断时,外接电阻较大,绕组电流较小,主动阻尼力有最小值,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功率开关的占空比实现主动阻尼力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2、3、4、5、6和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1、次级2、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电阻R和电容C;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2为圆柱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2-3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均位于次级套筒2-1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2-1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相反。
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中各开关管的占空比实现对三相绕组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变主动阻尼力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2、3、4、5、6、10和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永磁体2-2外径、极间铁心2-3外径和次级套筒2-1内径尺寸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1、4、7、8、9和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它包括初级1、次级2、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非导磁间隔环2-4和次级导磁轭环2-5,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2为圆筒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圆环形结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2-5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2-5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2-2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2-1套在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外侧。
本实施方式,在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一个功率开关器件,当开关导通时,外接电阻被短接,绕组电流较大,主动阻尼力有最大值,当开关关断时,外接电阻较大,绕组电流较小,主动阻尼力有最小值,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功率开关的占空比实现主动阻尼力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见图1、4、7、8、9和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它包括初级1、次级2、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电阻R和电容C;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非导磁间隔环2-4和次级导磁轭环2-5,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2为圆筒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圆环形结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2-5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2-5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2-2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2-1套在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外侧。
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中各开关管的占空比实现对三相绕组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变主动阻尼力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见图1、4、7、8、9、10和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的内径及外径相同,且永磁体2-2的内径与非导磁间隔环2-4的外径相同,永磁体2-2的外径与次级套筒2-1的内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参见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初级导磁轭环1-3的外径和初级套筒1-4的内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参见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为由MOSFET或IGBT构成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可控型三相整流桥,整流桥由MOSFET或IGBT组成,调节各开关管的占空比实现对三相绕组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变主动阻尼力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和五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导体环1-1为铜或铝。
本实施方式中,导体环1-1为低电阻率非磁性导体材料,如铜或铝。
具体实施方式十:参见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和四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为由二极管构成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Claims (10)

1.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1)、次级(2)、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2)为圆柱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2-3)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均位于次级套筒(2-1)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2-1)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相反。
2.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1)、次级(2)、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电阻R和电容C;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2)为圆柱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极间铁心(2-3)为圆环或圆盘形结构,
永磁体(2-2)和极间铁心(2-3)均位于次级套筒(2-1)内,且二者沿次级套筒(2-1)的轴向交替分布,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2-2)外径、极间铁心(2-3)外径和次级套筒(2-1)内径尺寸相同。
4.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1)、次级(2)、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二极管D1、电阻R、电容C和功率开关管S;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非导磁间隔环(2-4)和次级导磁轭环(2-5),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正极电源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正极、电容C的一端和电阻R的一端连接,
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负极电源输出端同时与功率开关管S的负极、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
次级(2)为圆筒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圆环形结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2-5)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2-5)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2-2)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2-1)套在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外侧。
5.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1)、次级(2)、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电阻R和电容C;
初级(1)包括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
次级(2)包括次级套筒(2-1)、永磁体(2-2)、非导磁间隔环(2-4)和次级导磁轭环(2-5),
初级(1)为圆筒型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环(1-1)、三相绕组(1-2)、初级导磁轭环(1-3)和初级套筒(1-4),三相绕组(1-2)缠绕在导体环(1-1)上,且三相绕组(1-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与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接,
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的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并联电阻R和电容C;
次级(2)为圆筒型结构,初级(1)套在次级(2)上,初级(1)和次级(2)同轴;
永磁体(2-2)圆环形结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均套在次级导磁轭环(2-5)上,且二者沿次级导磁轭环(2-5)轴向交替分布,
永磁体(2-2)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且相邻两个永磁体(2-2)充磁方向相反,
次级套筒(2-1)套在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2-2)和非导磁间隔环(2-4)的内径及外径相同,且永磁体(2-2)的内径与次级导磁轭环(2-5)的外径相同,永磁体(2-2)的外径与次级套筒(2-1)的内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导磁轭环(1-3)的外径和初级套筒(1-4)的内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4)为由MOSFET或IGBT构成的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9.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环(1-1)为铜或铝。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3)为由二极管构成的不可控型三相整流桥。
CN201610437455.9A 2016-06-17 2016-06-17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Active CN105864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7455.9A CN105864338B (zh) 2016-06-17 2016-06-17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7455.9A CN105864338B (zh) 2016-06-17 2016-06-17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338A CN105864338A (zh) 2016-08-17
CN105864338B true CN105864338B (zh) 2018-04-24

Family

ID=5665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7455.9A Active CN105864338B (zh) 2016-06-17 2016-06-17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4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5987B (zh) * 2018-05-17 2023-12-15 华侨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磁栅尺的电磁阻尼装置
CN112431883A (zh) * 2020-11-02 2021-03-02 南京理工大学 可馈能抗冲击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575A (en) * 1988-04-04 1989-03-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 variable damping vehicle suspension
CN201621221U (zh) * 2010-01-27 2010-11-03 武汉理工大学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
DE102010035423A1 (de) * 2010-08-26 2012-03-01 Audi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elektromechanischen Stoßdämpfer
CN103244603A (zh) * 2013-05-09 2013-08-14 青岛理工大学 板梁结构振动的主动电磁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575A (en) * 1988-04-04 1989-03-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 variable damping vehicle suspension
CN201621221U (zh) * 2010-01-27 2010-11-03 武汉理工大学 液电馈能式减振器
DE102010035423A1 (de) * 2010-08-26 2012-03-01 Audi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elektromechanischen Stoßdämpfer
CN103244603A (zh) * 2013-05-09 2013-08-14 青岛理工大学 板梁结构振动的主动电磁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338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525B (zh) 旋转电机和具有该旋转电机的车辆
CN106763184B (zh) 一种六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
CN209170080U (zh) 径向充磁永磁转子倍极式开关磁阻电机
CN102035333A (zh)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永磁开关磁阻电机
CN105790456B (zh) 一种三相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结构
CN103560637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
CN103248158A (zh) 一种六相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
CN108050156A (zh) 一种六极混合磁轴承
CN105245071A (zh) 节能永磁开关磁阻电机
CN112910123B (zh) 转子磁极调制型感应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及发电系统
CN105226894A (zh) U形定子永磁开关磁阻电机
CN203289296U (zh) 一种双速绕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05864338B (zh) 半可控圆筒型直线电磁阻尼器
CN107289003A (zh) 同极式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
CN103296798A (zh) 一种双速绕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13162314B (zh) 一种三自由度磁悬浮开关磁阻集成电机
CN110518766B (zh) 不对称双定子混合励磁型轴向磁场磁通切换电机
CN104967272B (zh) 一种永磁笼型的转子变极变频调速电机
CN202503405U (zh) 一种交流发电机
CN106385151A (zh) 一种磁悬浮分布励磁双凸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CN106451834A (zh) 一种k形定子铁心混合励磁型磁通切换电机
CN103633801A (zh) 一种磁极与线圈同为定子的发电机
CN203312947U (zh) 一种六相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
KR20030039945A (ko) 유도전류를 이용한 회전기의 자기회로
CN112787476B (zh) 基于交替极转子的集成式直流感应混合励磁无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