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4124B -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4124B
CN105864124B CN201610288904.8A CN201610288904A CN105864124B CN 105864124 B CN105864124 B CN 105864124B CN 201610288904 A CN201610288904 A CN 201610288904A CN 105864124 B CN105864124 B CN 105864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plunger
external tooth
inner disc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8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4124A (zh
Inventor
仉志强
李永堂
刘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889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4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4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4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3/00Intensifiers or fluid-pressure converters, e.g. pressure exchangers; Conveying pressure from one fluid system to another,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the fluids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属于液压件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制有左外盘内齿的左外盘套装在制有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的左内盘的凸台的外面,左外盘和左内盘凸台的右端面分别与左柱塞缸的左端面贴合,左内盘通过左定位销与左壳体连接,左外盘通过左花键与左摆动马达转子联接,制有右外盘内齿的右外盘套装在制有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的右内盘的凸台的外面,右外盘和右内盘凸台的左端面分别与右柱塞缸的右端面贴合,右内盘通过右定位销与右壳体连接,右外盘通过右花键与右摆动马达转子联接。优点是液压变压器具有较大变压比,瞬时流量波动小,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易于实现伺服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技术是当今液压传动领域的非常重要的节能方案。液压变压器是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技术的核心元件。Innas公司申请了WO9731185A1发明专利,该专利中的液压变压器的配流盘均匀布置了三个腰形槽,分别与恒压源、负载和低压源联接。《液压变压器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液压变压器存在的技术难题,分别是“控制问题”、“振动与噪声”、“配流盘与后端盖的接口问题”。Innas BV公司引进“梭”技术方案,在减小压力峰值和噪声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Rexroth公司申请了DE10037114A1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中的液压变压器的配流盘布置了四个腰形槽,并专门设计了相应液压回路,该液压变压器配合设计的液压回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压比。针对“振动与噪声”和“配流盘与后端盖的接口问题”,申请号201610184571.4的发明专利提出采用内盘、外盘构成的组合式配流盘代替现有的单片式配流盘,提高了液压变压器的变压比,降低了柱塞腔内的压力激增。上述具有组合式配流盘的液压变压器在负载压力较低或较高时,变压器内部的瞬时流量脉动很大,导致柱塞缸转动不平稳,执行机构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它包括左壳体1、右壳体1’、中壳体10、旋转轴11、左柱塞9、右柱塞9’、左柱塞缸6、右柱塞缸6’,左壳体1和右壳体1’分别通过左、右螺栓2、2’与中壳体10连接,旋转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轴承13、13’安装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1’的轴承腔内,并分别通过左、右驱动销8、8’与左、右柱塞缸6、6’连接,左、右柱塞缸6、6’分别与左、右柱塞9、9’形成了n个左柱塞腔7和n个右柱塞腔7’,n为正整数,旋转轴11的轴线分别与左、右柱塞缸6、6’的轴线以锐角α相交,三者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图1、4所示,上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个左柱塞9和n个右柱塞9’相间隔均匀分布在柱塞分布圆Q3上,相邻左、右柱塞在分布圆上的夹角γ=π/n,n个相邻左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2γ,n个相邻右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2γ;
如图1、6、7所示,制有左外盘内齿4.1的左外盘4套装在制有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左内盘12的凸台12.3的外面,左外盘4的左端面与左内盘底板12.4的右端面贴合,左外盘4和左内盘凸台12.3的右端面分别与左柱塞缸6的左端面贴合,左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左花键J与左外盘4联接,左内盘12安装在左壳体1右端的凹腔内,通过左定位销3与左壳体1相连接,如图1、2所示,制有第一、第二外齿5.1、5.2的左摆动马达转子5安装在中壳体10和制有第一、第二内齿1.1、1.2的左壳体1的端面之间,左摆动马达转子第一、第二外齿5.1、5.2和左壳体第一、第二内齿1.1、1.2位于左环形腔Q1内,将左环形腔Q1分割为左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腔A1、B1、C1、D1分别与左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油口a1、b1、c1、d1连通,如图2、5、7所示,左外盘内齿4.1和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同在左圆环槽Q2内,将左圆环槽Q2分割成左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左壳体1内的左第一油道20通过左第一油孔17、左第一弧形槽14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壳体1内的左第二油道21通过左第二油孔18、左第二弧形槽15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壳体1内的左第三油道22通过左第三油孔19、左第三弧形槽16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与左第一、第二、第三油孔17、18、19位于左圆环槽Q2内,左第一油孔17紧靠左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左第三油孔19紧靠左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如图1、2、7所示,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为β1,β1=120°~180°,左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2,β2=0°~30°,左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β3=0°~30°;
如图1、9、10所示,制有右外盘内齿4.1’的右外盘4’套装在制有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右内盘12’的凸台12.3’的外面,右外盘4’的右端面与右内盘底板12.4’的左端面贴合,右外盘4’和右内盘凸台12.3’的左端面分别与右柱塞缸6’的右端面贴合,右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右花键J’与右外盘4’联接,右内盘12’安装在右壳体1’左端的凹腔内,通过右定位销3’与右壳体1’相连接,如图1、3所示,制有第一、第二外齿5.1’、5.2’的右摆动马达转子5’安装在中壳体10和制有第一、第二内齿1.1’、1.2’的右壳体1’的端面之间,右摆动马达转子第一、第二外齿5.1’、5.2’和右壳体第一、第二内齿1.1’、1.2’位于右环形腔Q1’内,将右环形腔Q1’分割为右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腔A1’、B1’、C1’、D1’分别与右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油口a1’、b1’、c1’、d1’连通,如图3、8、10所示,右外盘内齿4.1’和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同在右圆环槽Q2’内,将右圆环槽Q2’分割成右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右壳体1’内的右第一油道20’通过右第一油孔17’、右第一弧形槽14’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壳体1’内的右第二油道21’通过右第二油孔18’、右第二弧形槽15’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壳体1’内的右第三油道22’通过右第三油孔19’、右第三弧形槽16’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与右第一、第二、第三油孔17’、18’、19’位于右圆环槽Q2’内,右第一油孔17’紧靠右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右第三油孔19’紧靠右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如图1、3、10所示,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为β1’,β1’=120°~180°,右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2’,β2’=0°~30°,右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β3’=0°~30°;
如图1、2、3所示,左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与右第二弧形槽15’位于左、右圆环槽Q2、Q2’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在纵剖面Z-Z的一侧,左第二弧形槽15与右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位于左、右圆环槽Q2、Q2’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在纵剖面Z-Z的另一侧。
本发明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采用两个液压变压器单元组成的液压变压器,在不同变压比工况下,采用不同的液压回路,不仅具有较大的变压比,还可以显著降低瞬时流量脉动,液压变压器运转更加平稳,执行机构工作更加稳定。
(2)外盘由独立摆动马达驱动,易于实现伺服控制,实现液压变压器的高响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压变压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Y—Y剖视图。
图5(b)是左壳体的剖视图。
图5(a)是图5(b)的左视图。
图5(c)是图5(b)的A向视图。
图5(d)是图5(a)中的B—B剖视图。
图5(e)是图5(a)中的C—C剖视图。
图6(b)是左外盘的正视图。
图6(a)是的图6(b)的D-D剖视图。
图7(b)是左内盘的正视图。
图7(a)是的图7(b)的E-E剖视图。
图8(b)是右壳体的剖视图。
图8(a)是图8(b)的左视图。
图8(c)是图8(b)的A向视图。
图8(d)是图8(c)中的B’—B’剖视图。
图8(e)是图8(c)中的C’—C’剖视图。
图9(b)是右外盘的正视图。
图9(a)是的图9(b)的D’—D’剖视图。
图10(b)是右内盘的正视图。
图10(a)是的图10(b)的E’-E’剖视图。
图中:1-左壳体,1.1-左壳体第一内齿,1.2-左壳体第二内齿,1’-右壳体,2-左螺栓,2’-右螺栓,2.1-左螺栓孔,2.1’-右螺栓孔,3-左定位销,3’-右定位销,3.1-左定位孔,3.1’-右定位孔,4-左外盘,4.1-左外盘内齿,4’-右外盘,4.1’-右外盘内齿,5-左摆动马达转子,5.1-左摆动马达转子第一外齿,5.2-左摆动马达转子第二外齿,5’-右摆动马达转子,5.1’-右摆动马达转子第一外齿,5.2’-右摆动马达转子第二外齿,6-左柱塞缸,6’-右柱塞缸,7-左柱塞腔,7’-后柱塞腔,8-左驱动销,8’-右驱动销,9-左柱塞,9’-右柱塞,10-中壳体,11-旋转轴,12-左内盘,12.1-左内盘第一外齿,12.2-左内盘第二外齿,12.3-左内盘凸台,12.4-左内盘底板,12’-右内盘,12.1’-右内盘第一外齿,12.2’-右内盘第二外齿,12.3’-右内盘凸台,12.4’-右内盘底板,13-左轴承,13’-右轴承,14-左第一弧形槽,14’-右第一弧形槽,15-左第二弧形槽,15’-右第二弧形槽,16-左第三弧形槽,16’-右第三弧形槽,17-左第一油孔,17’-右第一油孔,18-左第二油孔,18’-右第二油孔,19-左第三油孔,19’-右第三油孔,20-左第一油道,20’-右第一油道,21-左第二油道,21’-右第二油道,22-左第三油道,22’-右第三油道,A1-左摆动马达的第一工作腔,A1’-右摆动马达的第一工作腔,B1-左摆动马达的第二工作腔,B1’-右摆动马达的第二工作腔,C1-左摆动马达的第三工作腔,C1’-右摆动马达的第三工作腔,D1-左摆动马达的第四工作腔,D1’-右摆动马达的第四工作腔,a1-左摆动马达的第一油口,a1’-右摆动马达的第一油口,b1-左摆动马达的第二油口,b1’-右摆动马达的第二油口,c1-左摆动马达的第三油口,c1’-右摆动马达的第三油口,d1-左摆动马达的第四油口,d1’-右摆动马达的第四油口,E1-第一液压变压器单元,E2-第二液压变压器单元,J-左花键,J’-右花键,Q1-左环形腔,Q1’-右环形腔,Q2-左圆环槽,Q2’-右圆环槽,Q3-柱塞分布圆,β1-左内盘的两个外齿夹角,β1’-右内盘的两个外齿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左壳体1、右壳体1’和中壳体10构成了液压变压器的封闭容腔;旋转轴11分别通过左轴承13和右轴承13’安装在左、右壳体1、1’的轴承腔内,左、右柱塞缸6、6’分别通过左、右驱动销8、8’与旋转轴11连接,左、右柱塞缸6、6’的轴线与旋转轴1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形成的夹角α=8°,在高压油源作用下,左、右柱塞9、9’分别在左、右柱塞腔7、7’内发生伸缩运动,驱动左、右柱塞缸6、6’和旋转轴11同时旋转;
如图2、3、4所示,9个左柱塞9和9个右柱塞9’均匀分布在柱塞分布圆Q3上,相邻柱塞的夹角γ=20°,9个左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40°,9个右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40°,降低了流量脉动;
如图1、2、6、7所示,左外盘4和左内盘12构成第一液压变压器单元E1的配流盘,右外盘4’和右内盘12’构成第二液压变压器单元E2的配流盘;
如图1、2所示,制有两个外齿的左摆动马达转子5与左壳体1和中壳体10共同组成了一个双叶片摆动马达,外部高压油源和低压油源通过左摆动马达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口a1、b1、c1、d1给左摆动马达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工作腔A1、B1、C1、D1供油和排油,左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花键J带动左外盘4实现摆动;如图1、3所示,制有两个外齿的右摆动马达转子5与右壳体1和中壳体10共同组成了一个双叶片摆动马达,外部高压油源和低压油源通过右摆动马达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口a1’、b1’、c1’、d1’给右摆动马达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工作腔A1’、B1’、C1’、D1’供油和排油,右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右花键J’带动右外盘4’实现摆动;
如图1、2所示,左外盘4套装在左内盘凸台12.3的外面,左外盘4的右端面与左内盘底板12.4的左端面贴合;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齿顶面与左外盘4的内圆面的配合间隙为4um,左外盘内齿4.1的齿顶面分别与左内盘凸台12.3的外圆面的配合间隙为4um,实现润滑且泄漏量小,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和左外盘内齿4.1将左圆环槽Q2分割为了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如图1、3所示,右外盘4’套装在右内盘凸台12.3’的外面,右外盘4’的左端面与右内盘底板12.4’的右端面贴合;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齿顶面与右外盘4’的内圆面的配合间隙为4um,右外盘内齿4.1’的齿顶面分别与右内盘凸台12.3’的外圆面的配合间隙为4um,实现润滑且泄漏量小,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和右外盘内齿4.1’将右圆环槽Q2’分割为了右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
如图1、2所示,左内盘12通过左定位销3与左壳体1连接,左内盘12无法相对左壳体1旋转,工作过程中左内盘12的右端面在压力油作用下推压左外盘4,使组合式配流盘的右端面与左柱塞缸6的左端面贴合,贴合面之间形成静压支承压密封区,实现润滑且泄漏量小;如图1、3所示,右内盘12’通过右定位销3’与右壳体1’连接,右内盘12’无法相对右壳体1’旋转,工作过程中右内盘12’的左端面在压力油作用下推压右外盘4’,使组合式配流盘的左端面与右柱塞缸6’的右端面贴合,贴合面之间形成静压支承压密封区,实现润滑且泄漏量小;
如图2、3、5所示,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为β1=150°,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与左第一、第二、第三油孔17、18、19位于左圆环槽Q2内,左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β2=15°,左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15°,左第一油孔17紧靠左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左第三油孔19紧靠左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β1’=150°,右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2’=15°,右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15°,右第一油孔17’紧靠右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右第三油孔19’紧靠右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
如图1、2、3所示,左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与右第二弧形槽15’位于纵剖面Z-Z的一侧,左第二弧形槽15与右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位于纵剖面Z-Z的另一侧,变压比范围更大;
如图1、2所示,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和左外盘内齿4.1在1/2齿高处的宽度为左柱塞缸6左端面的油孔直径的1.5倍,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相邻弧形槽之间通过左柱塞缸6左端面的油孔实现连通;如图1、3所示,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和右外盘内齿4.1’在1/2齿高处的宽度为右柱塞缸6’右端面的油孔直径的1.5倍,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相邻弧形槽之间通过右柱塞缸6’右端面的油孔实现连通;
如图1、2所示,左圆环槽Q2和左柱塞缸6的左端面的油孔所在的圆环面正对,且两者的内径和外径均相同,使整个油路避免出现较大的局部节流损失;如图1、3所示,右圆环槽Q2’和右柱塞缸6’的右端面的油孔所在的圆环面正对,且两者的内径和外径均相同,使整个油路避免出现较大的局部节流损失;
如图1、2、5所示,左壳体1内开通了左第一、第二、第三油道20、21、22,左第一油道20通过左第一油孔17、左第一弧形槽14与一个或多个左柱塞腔7连通,左第二油道21通过左第二油孔18、左第二弧形槽15与一个或多个左柱塞腔7连通,左第三油道22通过左第三油孔19、左第三弧形槽16与一个或多个左柱塞腔7连通;如图1、3、8所示,右壳体1’内开通了右第一、第二、第三油道20’、21’、22’,右第一油道20’通过右第一油孔17’、右第一弧形槽14’与一个或多个右柱塞腔7’连通,右第二油道21’通过右第二油孔18’、右第二弧形槽15’与一个或多个右柱塞腔7’连通,右第三油道22’通过右第三油孔19’、右第三弧形槽16’与一个或多个右柱塞腔7’连通;
如图2所示,左外盘4相对于左内盘12旋转,使左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的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左第一弧形槽14和左第二弧形槽15的压力比值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右外盘4’相对于右内盘12’旋转,使右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的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右第一弧形槽14’和右第二弧形槽15’的压力比值发生变化。

Claims (1)

1.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它包括左壳体(1)、右壳体(1’)、中壳体(10)、旋转轴(11)、左柱塞(9)、右柱塞(9’)、左柱塞缸(6)、右柱塞缸(6’),左壳体(1)和右壳体(1’)分别通过左、右螺栓(2、2’)与中壳体(10)连接,旋转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轴承(13、13’)安装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1’)的轴承腔内,并分别通过左、右驱动销(8、8’)与左、右柱塞缸(6、6’)连接,左、右柱塞缸(6、6’)分别与左、右柱塞(9、9’)形成了n个左柱塞腔(7)和n个右柱塞腔(7’),n为正整数,旋转轴(11)的轴线分别与左、右柱塞缸(6、6’)的轴线以锐角α相交,三者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其特征在于:n个左柱塞(9)和n个右柱塞(9’)相间隔均匀分布在柱塞分布圆(Q3)上,相邻左、右柱塞在分布圆上的夹角γ=π/n,n个相邻左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2γ,n个相邻右柱塞(9’)间的夹角等于2γ;
制有左外盘内齿(4.1)的左外盘(4)套装在制有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左内盘(12)的凸台(12.3)的外面,左外盘(4)的左端面与左内盘底板(12.4)的右端面贴合,左外盘(4)和左内盘凸台(12.3)的右端面分别与左柱塞缸(6)的左端面贴合,左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左花键(J)与左外盘(4)联接,左内盘(12)安装在左壳体(1)右端的凹腔内,通过左定位销(3)与左壳体(1)相连接;制有第一、第二外齿(5.1、5.2)的左摆动马达转子(5)安装在中壳体(10)和制有第一、第二内齿(1.1、1.2)的左壳体(1)的端面之间,左摆动马达转子第一、第二外齿(5.1、5.2)和左壳体第一、第二内齿(1.1、1.2)位于左环形腔(Q1)内,将左环形腔(Q1)分割为左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腔(A1、B1、C1、D1)分别与左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油口(a1、b1、c1、d1)连通;左外盘内齿(4.1)和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同在左圆环槽(Q2)内,将左圆环槽(Q2)分割成左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左壳体(1)内的左第一油道(20)通过左第一油孔(17)、左第一弧形槽(14)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壳体(1)内的左第二油道(21)通过左第二油孔(18)、左第二弧形槽(15)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壳体(1)内的左第三油道(22)通过左第三油孔(19)、左第三弧形槽(16)与左柱塞腔(7)连通,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与左第一、第二、第三油孔(17、18、19)位于左圆环槽(Q2)内,左第一油孔(17)紧靠左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左第三油孔(19)紧靠左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左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为β1,β1=120°~180°,左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2,β2=0°~30°,左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左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β3=0°~30°;
制有右外盘内齿(4.1’)的右外盘(4’)套装在制有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右内盘(12’)的凸台(12.3’)的外面,右外盘(4’)的右端面与右内盘底板(12.4’)的左端面贴合,右外盘(4’)和右内盘凸台(12.3’)的左端面分别与右柱塞缸(6’)的右端面贴合,右摆动马达转子(5’)通过右花键(J’)与右外盘(4’)联接,右内盘(12’)安装在右壳体(1’)左端的凹腔内,通过右定位销(3’)与右壳体(1’)相连接;制有第一、第二外齿(5.1’、5.2’)的右摆动马达转子(5’)安装在中壳体(10)和制有第一、第二内齿(1.1’、1.2’)的右壳体(1’)的端面之间,右摆动马达转子第一、第二外齿(5.1’、5.2’)和右壳体第一、第二内齿(1.1’、1.2’)位于右环形腔(Q1’)内,将右环形腔(Q1’)分割为右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腔(A1’、B1’、C1’、D1’)分别与右摆动马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油口(a1’、b1’、c1’、d1’)连通;右外盘内齿(4.1’)和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同在右圆环槽(Q2’)内,将右圆环槽(Q2’)分割成右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槽(14’、15’、16’),右壳体(1’)内的右第一油道(20’)通过右第一油孔(17’)、右第一弧形槽(14’)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壳体(1’)内的右第二油道(21’)通过右第二油孔(18’)、右第二弧形槽(15’)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壳体(1’)内的右第三油道(22’)通过右第三油孔(19’)、右第三弧形槽(16’)与右柱塞腔(7’)连通,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与右第一、第二、第三油孔(17’、18’、19’)位于右圆环槽(Q2’)内,右第一油孔(17’)紧靠右内盘第一外齿(12.1’)的左侧,右第三油孔(19’)紧靠右内盘第二外齿(12.2’)的左侧;右内盘第一、第二外齿(12.1’、12.2’)的夹角为β1’,β1’=120°~180°,右内盘第一外齿(12.1’)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2’,β2’=0°~30°,右内盘第二外齿(12.2’)所在的直径线与右圆环槽(Q2’)的最高点所在的直径线的夹角为β3’,β3’=0°~30°;
左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与右第二弧形槽(15’)位于左、右圆环槽(Q2、Q2’)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在纵剖面Z-Z的一侧,左第二弧形槽(15)与右第一、第三弧形槽(14’、16’)位于左、右圆环槽(Q2、Q2’)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在纵剖面Z-Z的另一侧。
CN201610288904.8A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Active CN105864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904.8A CN10586412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904.8A CN10586412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124A CN105864124A (zh) 2016-08-17
CN105864124B true CN105864124B (zh) 2017-08-15

Family

ID=5663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8904.8A Active CN105864124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4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433B (zh) * 2016-11-03 2017-10-24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摆动斜盘和转动配流盘的液压变压器
CN108533540B (zh) * 2018-04-25 2020-09-01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斜盘可旋转式的双缸体液压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180571B (en) * 1980-04-01 1983-03-28 Danuvia Koezponti Szerszam Hydraulic transformer
NL1002430C2 (nl) * 1996-02-23 1997-08-26 Innas Free Piston Ifp Bv Inrichting voor het opwekken, gebruiken of transformeren van hydraulische energie.
DE19654567A1 (de) * 1996-12-27 1998-07-02 Mannesmann Rexroth Ag Hydraulischer Transformator
CN1187531C (zh) * 2003-06-02 2005-02-02 浙江大学 一种液压变压器
CN1587698A (zh) * 2004-08-22 2005-03-02 浙江大学 拓宽调压范围的液压变压器
CN1300470C (zh) * 2004-09-30 2007-02-14 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缸控制的液压变压器
CN103671304B (zh) * 2013-12-23 2015-11-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集成式液压变压器
CN105351259B (zh) * 2015-12-02 2017-06-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双缸体对顶配流端面的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124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618B (zh) 一种双作用式外转子的径向柱塞液压泵
CN105864124B (zh) 一种具有双缸体的液压变压器
CN103511219B (zh) 具有差动活塞控制的可变的径向流体装置
CN103939333B (zh) 一种具有径向补偿的内啮合齿轮泵
CN102720669A (zh) 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
CN102434380B (zh) 开放式重型液压马达
CN203604682U (zh) 电液大扭矩孔板节流阀
CN103216406B (zh) 一种采用配油盘配油的泵电机一体化的球塞液压泵
CN206562977U (zh) 二维轴向柱塞泵
CN104948408A (zh) 一种变量轴向柱塞泵
CN104948409A (zh) 一种定量轴向柱塞泵
CN204755209U (zh) 一种定量轴向柱塞泵
CN105351259B (zh) 一种双缸体对顶配流端面的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
CN107387479A (zh) 一种新型双齿条齿轮液压缸
CN102434504B (zh) 轴向配流的液压变压器
CN104154068B (zh) 一种转角自伺服阀控环形缸
CN103671304A (zh) 一种集成式液压变压器
CN105673587B (zh) 采用组合式配流盘的液压变压器
DE10132298A1 (de) Verdrängerpumpe
CN103423117A (zh) 一种联体对接式变量液压泵
CN102691655B (zh) 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
CN205715002U (zh) 一种内盘转动的液压变压器
CN105650042B (zh) 采用组合式配流盘的液压变压器及其液压回路
DE112014003418B4 (de) Rotorpumpe mit fester Schiene und Turbolader-Verbrennungsmotor kombiniert mit einer Rotorpumpe mit fester Schiene
CN206487784U (zh) 可旋转往复运动的浮动联轴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233000 Yannan Road, Bengbu High-tech Zone, Anhui Province (1st Floor, 1st Floor, Terminal Science Park, High-tech Zone)

Patentee after: Bengbu Anz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030024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Wan Road, No. 66, No.

Patentee before: Taiyuan Univ.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233000 Yannan Road, Bengbu High-tech Zone, Anhui Province (1st Floor, 1st Floor, Terminal Science Park, High-tech Zone)

Patentee before: Bengbu Anz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