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051A - 一种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0051A
CN105850051A CN201480070137.2A CN201480070137A CN105850051A CN 105850051 A CN105850051 A CN 105850051A CN 201480070137 A CN201480070137 A CN 201480070137A CN 105850051 A CN105850051 A CN 105850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olarization
output end
dual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1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0051B (zh
Inventor
李朝晖
张学兵
马会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 Sanjie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5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0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1Coherent receivers
    • H04B10/616Details of the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in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s
    • H04B10/6162Compensation of polarization related effects, e.g., PMD, PD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7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noise and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1Monitoring or measuring chromatic dispersion or PM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1Coherent receivers
    • H04B10/614Coherent receiver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s, e.g. polarization multiplexed [PolMux] X-PSK coherent receivers, polarization diversity heterodyne coherent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1Coherent receivers
    • H04B10/615Arrangements affecting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receiver
    • H04B10/6151Arrangements affecting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receiver comprising a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at the receiver's input st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接收机,包括:信号获取单元,信号分集单元,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信号合并单元,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连接,数字信号获取单元,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连接。该接收机能够实现双偏振信号的接收,且能够消除双偏振信号中的SSBI。

Description

一种接收机
技术领域
[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接收机。 背景技术 [02]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通信容量的要求不断增加, 光通信网络的 传输速率成倍增长。 不论是低成本的直接检测光通信系统还是基于相干接收机的 相对高成本的相干检测通信系统, 都要求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大容量的传输。
[03] 在现有的直接检测光通信系统中更多的强调系统的成本低廉,用尽量少的成 本代价实现尽可能高的传输容量。 直接检测光通信系统中的光信号存在信号自身 不同频率成分间的拍频干扰,也即信号间的拍频干扰(SSBI, Signal-to-Signal Beat Interference), 从而降低了直接检测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04] 为了消除 SSBI以实现更高的传输容量, 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技术实现的直接检测光通信系统中, 接收机将接收到的光信号 送入 DSP处理单元, DSP处理单元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光信号中 SSBI的大小, 根据计算结果从光信号中减去 SSBI, 从而得到消除 SSBI的光信号。
[05] 但是, 上述通过 DSP技术接收光信号并消除 SSBI的方法, 并不是针对双偏 振系统的, 无法实现双偏振信号的接收以及双偏振信号中 SSBI的消除。 发明内容
[06]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机, 能够实现双偏振信号的接收, 且能够消 除双偏振信号中的 SSBI。
[07]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接收机, 包括:
[08] 信号获取单元,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和本振, 分别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和本振进 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以及本振 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09] 信号分集单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 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X偏 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还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Y 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10] 信号合并单元, 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连接, 用于将一个在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 信号与一个在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作为一组进行信号合并, 得到合并信号, 将 所述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11]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 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信号合并单元输出的 电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 及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2]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13] 第一偏振分束器 PBS, 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 所述第一 PBS的第一输出端输 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所述第一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4] 第二 PBS, 输入端接收本振, 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本振在 X偏振方 向上的信号, 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5]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分集单元包括:
[16] 第一保偏光耦合器 PMOC,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 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 PMOC 的输入端, 向第二
PMOC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衰减 — J
器的输入端, 向第一衰减器输出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为 ; 第二
jE Η Εγ。γ
PMOC 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耦合信号, 所述第一耦合信号为 2 2 , 第二
E H jE了。 γ
输出端输出第二耦合信号,所述第二耦合信号为 2 2 ; 第一衰减器的输出
Ε H 。γ
端输出第三耦合信号, 所述第三耦合信号为 2 2 ;
[17] 第三 PMOC,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本振在 Y 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二衰减器输出第三信
1 jE H ~ ~—E
号, 所述第三信号为^"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 PMOC的输入端, 向第 四 PMOC输出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 ; 第二衰减器的输出端输
-jESv +-EL
出第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四耦合信号为 2 " 2 第四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 出第五耦合信号, 所述第五耦合信号为 ^+ "7^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六耦合信 号, 所述第六耦合信号为 2 Jy 2 ^ ; [18] ^ 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 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 信号, 为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为本振在 Υ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9]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包括:
[20] 第一偏振合束器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一耦 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四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一 光电探测器 PD的输入端, 向第一 PD输出第一合并信号, 所述第一合并信号为所述 第一耦合信号和第四耦合信号相加;
[21] 第二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二耦合信号, 第 二输入端连接第四 PMOC 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五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二 PD 的输入端, 向第二 PD输出第二合并信号, 所述第二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二耦合信号和 第五耦合信号相加;
[22] 第三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三耦合信号, 第二输 入端连接第四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六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三 PD的输 入端, 向第三 PD输出第三合并信号, 所述第三合并信号为第三耦合信号和第六耦合 信号相加;
[23] 所述第一 PD, 输出端输出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24] 所述第二 PD, 输出端输出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25] 所述第三 PD, 输出端输出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26]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27] 第一转换器, 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合并信号的数字信 号; [28] 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转换器的输出端, 用于将第一转换器输 出的第一合并信号至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依次两两相减,得到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 号。
[29]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用于:
[30] 将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 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将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得到 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31]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32] 第二转换器, 用于将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33]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具体包括:
[34] 第一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一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二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35] 第二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二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三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36]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分集单元包括:
[37] 第一光混合器,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信号 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 PMOC的输入端, 向第五 PMOC输出第 — jE —
五信号, 所述第五信号为 , 第二输 三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三衰减器输出第六信号, 所述第六信号为 ,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
C 的输入端, 向第六 PMOC 输出第七信号, 所述第七信号为 ,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四衰减器输出第八 丄¾
E
信号,所述第八信号为 ; 第五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七耦合信
+
丄¾
号, 所述第七耦合信号为 2 2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八
E H jE了。 γ
耦合信号为 2 2 ; 第三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九耦合信号,所述第九耦合
Ε H 。γ
信号为 2 2 ; 第六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耦合
E H jE γ。γ
2 2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十一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一耦合信号为 2 ; 第四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二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二耦合信号 2 ;
[38] 第二光混合器,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 五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五衰减器输出第九 信号, 所述第九信号为^"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七 PMOC的输入端, 向 第七 PMOC输出第十信号,所述第十信号为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六 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六衰减器输出第十一信号, 所述第十一信号为
,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八 PMOC的输入端, 向第八 PMOC输出第
—: IHi
十二信号, 所述第十二信号为 ^ Sy ^ ; 第五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 合信号, 所述第十三耦合信号为 第七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 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四耦合信号为^^ +^"7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十五耦合信 号, 所述第十五耦合信号为 2 Jy 2 第六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六耦合信 号, 所述第十六耦合信号为 Esy +1ijELOy 第八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七 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七耦合信号为 "^^ ^El0y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十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八耦合信号为 ~ 2 jEl0y
[39] ^ 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 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 信号, J ^ 为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40]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包括:
[41] 第四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七耦合信号, 第 二输入端连接第五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三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四 PD的输 入端, 向第四 PD输出第四合并信号, 所述第四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七耦合信号和第十 三耦合信号相加;
[42] 第五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八耦合信号, 第 二输入端连接第七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四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五 PD 的输入端, 向第五 PD输出第五合并信号, 所述第五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八耦合信号和 第十四耦合信号相加;
[43] 第六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九耦合信号, 第二输 入端连接第七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五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六 PD的 输入端, 向第六 PD输出第六合并信号, 所述第六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九耦合信号和第 十五耦合信号相加;
[44] 第七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耦合信号, 第 二输入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六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七 PD的输 入端, 向第七 PD输出第七合并信号, 所述第七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十耦合信号和第十 六耦合信号相加;
[45] 第八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一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八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七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八 PD的输入端, 向第八 PD输出第八合并信号, 所述第八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十一耦合 信号和第十七耦合信号相加;
[46] 第九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二耦合信号, 第二 输入端连接第八 PMOC 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八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九 PD 的输入端, 向第九 PD输出第九合并信号, 所述第九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十二耦合信号 和第十八耦合信号相加;
[47] 第四 PD, 输出端输出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48] 第五 PD, 输出端输出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49] 第六 PD, 输出端输出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50] 第七 PD, 输出端输出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51] 第八 PD, 输出端输出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52] 第九 PD, 输出端输出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53]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54] 第三转换器, 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55] 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转换器的输出端, 用于将第二转换器输 出的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 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 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七合并 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八合并信号的 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 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56]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用于:
[57] 将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 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将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 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58] 将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 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将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 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59]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60] 第四转换器, 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 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61]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具体包括:
[62] 第三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四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五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63] 第四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五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六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64] 第五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七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八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65] 第六减法器, 正输入端连接第八 PD 的输出端, 输入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九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66] 结合第一方面, 和 /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和 /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和 /或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和 /或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和 /或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还包括:
[67] 第三处理器,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双偏 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通过以下矩阵对所述 X偏振方向上电信 号的数字信号以及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得到双偏振信号的解 调结果:
[68] 其中, a为信号偏振坐标与 PBS坐标存在的角度差。
[69]
[70]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接收机, 包括:
[71] 信号获取单元,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 对所述双偏振信号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72] 信号转换单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将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分别转换为电信号;
[73] 数字信号转换单元, 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 用于将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输出 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74] 其中,所述双偏振信号中每 3帧数据为一个单元, 3帧数据的结构依次包括: 禾口 "^、 ^ ^禾口 、 ^禾口 ^ ^为双偏振信号在 χ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为双 偏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75]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76] 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 PBS的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所述第三 PBS的第一输出 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所述第三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双偏振 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77]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
[78] 第十光电探测器 PD, 输入端与第三 PBS 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接收双偏振信号 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
[79] 第十一 PD, 输入端与第三 PBS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 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
[80]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数字信号转换单元包括:
[81] 第十模数转换器 ADC, 输入端与第十 PD的输出端连接, 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82] 第十一 ADC, 输入端与第十一 PD的输出端连接, 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83]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信号获取单元,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和 本振, 分别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和本振进行偏振分束处理,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以及本振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信号分集单 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 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 信号; 还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 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信号合并单元, 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连接, 用于将一个在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与一个在 Y偏振 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作为一组进行信号合并,得到合并信号,将所述合并信号转换成电 信号;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 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 130连接, 用于接收信号合并单元输 出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 的数字信号以及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从而实现了双偏振 信号的接收, 且通过信号获取单元、信号分集单元和信号合并单元对双偏振信号和本 振的处理, 消除了双偏振信号中的 SSBI。 附图说明
[8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85]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86]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二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87] 图 2A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第三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88]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四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89]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五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90] 图 4A为本发明实施例光混合器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91] 图 4B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六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92]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七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93]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第八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95] 参见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接收机 100包括:
[96] 信号获取单元 110,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和本振, 分别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和 本振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以及本振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97] 信号分集单元 120,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 110连接, 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 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 移相的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还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和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Y偏振方向上的 牵禺合目号;
[98] 信号合并单元 130, 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 120连接, 用于将一个在 X偏振方 向上的耦合信号与一个在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作为一组进行信号合并,得到 合并信号, 将所述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99]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 140,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 130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合并单元 130输出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 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00]本实施例中, 信号获取单元,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和本振, 分别对所述双偏振 信号和本振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 号、 以及本振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信号分集单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 元连接, 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 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还用于对所述双 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 具有不同移相的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信号合并单元, 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连 接, 用于将一个在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与一个在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作为 一组进行信号合并, 得到合并信号, 将所述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数字信号获取单 元, 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信号合并单元输出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根据 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从而实现了双偏振信号的接收, 且通过信号获 取单元、信号分集单元和信号合并单元对双偏振信号和本振的处理, 消除了双偏振信 号中的 SSBI; 而且, 接收机通过硬件实现, 器件成本不高, 且处理速度快, 能够 满足实时应用。
[101]参见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该接收机 200中, 由 第一偏振分束器(PBS,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211和第二 PBS212构成信号获取 单元, 由第一保偏光耦合器 (PMOC,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Optical Coupler) 221- 第四 PMOC224、 第一衰减器 231以及第二衰减器 232构成信号分集单元, 由第一偏 振合束器 (PBC, Polarization Beam Combiner) 241〜第三 PBC243、 第一光电探测器 (PD, Photoelectric Detector) 251〜第三 PD253、 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 构成信号合并单元, 第一模数转换器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271和第 二 ADC272构成数字信号获取单元; 其中,
[102]第一 PBS211的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对双偏振信号进行偏振分束处理,第一 PBS211 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 PMOC221 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一 PMOC221输出双 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 PBS2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 PMOC223的 第一输入端, 向第三 PMOC223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03]第二 PBS212的输入端接收本振, 对本振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第二 PBS212的第 一输出端连接第一 PMOC221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一 PMOC221输出本振在 X偏振方 向上的信号, 第二 PBS21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 PMOC223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三 PMOC223输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04]第一 PMOC221用于对输入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X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第一 PMOC22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 PMOC222的
— jE —
输入端, 向第二 PMOC222输出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为 2 ; 第一 PMOC22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衰减器 231的输入端, 向第一衰减器 231输出第二 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 /2 V2 ; ^ ^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ELOx为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05]第二 PMOC222用于对输入的第一信号进行耦合处理,第二 PMOC222的第一输 出端连接第一 PBC241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一 PBC241输出第一耦合信号, 所述第一 耦合信号^为 _/ + σχ,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 PBC242 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二
PBC242 输出第二耦合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信号 为 _ + _/^σχ ; 第一衰减器
231 用于对输入的第二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一衰减器 231 的输出端连接第三 PBC243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三 PBC243输出第三耦合信号, 所述第三耦合信号 为
[106]第三 PMOC223用于对输入的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Y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第三 PMOC22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衰减器 232的 输入端, 向第二衰减器 232输出第三信号, 所述第三信号为 ^ ^ , 第三 PMOC22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 PMOC224的输入端, 向第四 PMOC224输出第四 信号, 所述第四信号为 为双偏振信号在 γ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ELOx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07]第二衰减器 232用于对输入的第三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二衰减器 232的 输出端连接第一 PBC241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一 PBC241输出第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 四耦合信号^为 第四 PMOC224用于对第四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第
四 PMOC22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 PBC242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二 PBC242输出第 五耦合信号, 所述第五耦合信号 为 + _/^ , 第四 PMOC224 的第二输出端 连接第三 PBC243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三 PBC243输出第六耦合信号, 所述第六耦合 信号 为^
[108]第一 PBC241 用于对第一耦合信号和第四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第一 PBC241 的输出端连接第一 PD251 的输入端, 向第一 PD251输出第一合并信号, 所 述第一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一耦合信号和第四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一合并信号;
[109]第二 PBC242 用于对第二耦合信号和第五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第二 PBC24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 PD252的输入端, 向第二 PD252输出第二合并信号, 所 述第二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二耦合信号和第五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二合并信号
[110]第三 PBC243 用于对第三耦合信号和第六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第三 PBC24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 PD253的输入端, 向第三 PD253输出第三合并信号, 所 述第三合并信号为第三耦合信号和第六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三合并信号
[111]第一 PD251用于将第一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与第一减法器 261的正 输入端连接, 向第一减法器 261输出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一合并信号 的电信号 Re表示取实部;
[112]第二 PD252用于将第二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减法器 261 的负输入端和第二减法器 262的正输入端连接, 向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 输出第二合并信号的 电信号; 具体的, 第二合并信号 的 电信号
/, + 2 Re{jESxE -
[113]第三 PD253用于将第三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与第二减法器 262的负 输入端连接, 向第二减法器 262输出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三合并信号 的 电 号 κ \ESx + jELOx\2 +\jESy -ELOy\2 ;
[114]第一减法器 261用于将第一合并信号和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 ADC271的输入端,向第一 ADC271 输出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具体的, 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的电信号 = J! - /2 = -4 Im {ESyE*Wy}; Im表示取虚部;
[115]第二减法器 262用于将第二合并信号和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 ADC272的输入端,向第二 ADC272 输出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具体的, 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 上的电信号/ L - L —4
[116]第一 ADC271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得 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17]第二 ADC272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得 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18]在图 2所示的接收机中, 第二 PD252需要分别输出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至第 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 由于器件本身对于电信号的功率损耗, 在实际应用 中, 第二 PD252输出至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的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其功率往往小于第一 PD251输出至第一减法器 261 的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以及第 三 PD253输出至第二减法器 262的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而实际上输入减法器两 输入端的电信号一般需要功率相同, 为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第二 PD252 的输出 端与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的输入端之间设置功率均衡单元, 参见图 2A 所示, 以便增加第二 PD252输出的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功率, 使得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两个输入端接收到的是功率相同的信号。 具体的, 所述功率均 衡单元可以通过功率放大器等实现。
[119]参见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另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 2所示的 接收机结构, 图 3所示的接收机 300的结构中, 信号合并单元中不包括第一减法器 261和第二减法器 262,且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第三 ADC273〜第五 ADC275构成的 第一转换器以及第一处理器 281 ;
[120]本实施例中对各个 PBS、 PMOC、 衰减器、 PBC以及 PD的连接关系以及功能 不再赘述, 可参考图 2 中的相关说明, 以下仅对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的第三 ADC273〜第五 ADC275以及第一处理器 281进行说明, 其中,
[121]第一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具体的, 第三 ADC273的输入端连接第一 PD251的输出端, 接收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将 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出端输出至第一处理器 281 ; 第四 ADC274的输入端连接第二 PD252的输出端, 接收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将第二 合并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出端输出至第一处理器 281 ; 第五 ADC275 的输入端连接第三 PD253 的输出端, 接收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将第三合并信号 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出端输出至第一处理器 281 ;
[122]第一处理器 281用于将第一合并信号至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依次 两两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Y偏 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23]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 281可以通过 DSP实现。
[124]图 3所示的接收机结构相对于图 2所示的接收机结构, 减少了 2个减法器, 从 而降低了接收机的实现难度, 且通过第一处理器 281实现数字信号的相减处理, 实现 简单, 算法复杂度极低。 [125]对于图 2和图 3所示的接收机结构, 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126]第三处理器, 所述第三处理器与数字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数字信号获 取单元输出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双偏振信号在 Y偏 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通过以下矩阵对所述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以及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得到双偏振信号的解调结果: cos (a) - sin i a
sm ( cos α
[127]其中, a为信号偏振坐标与 PBS坐标存在的角度差。
[128]通过第三处理器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可以实现双偏振信号的解调, 即 双偏振信号以任意角度的合偏振态进入 PBS都要能实现信号的偏振解调。 现对实现 原理分析如下:
[129]假定信号不存在偏振混叠, 则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的系统传输矩阵 H可以等效 成一个常数和一个单位阵的乘积
[130]然后,考虑主要由信号偏振坐标与 PBS的坐标存在的角度差 a引起的偏振混 则接收机的系统琼 表达式为:
[131]其中, 。„,为接收机中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得到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 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为接收机中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得到的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 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 号的数字信号, 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 号。
[132]因此, 解偏振的琼斯矩阵为 ^
[133]参见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另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在该接收机 400中, 信号获取单元的实现结构与图 2和图 3相同, 这里不赘述; 信号分集单元由第一光混 合器 421、 第二光混合器 422、 第五 PMOC431〜第八 PMOC434、 第三衰减器 441〜第 六衰减器 444构成, 信号合并单元由第四 PBC451〜第九 PBC456、 第四 PD461〜第九 PD466、 第三减法器 471〜第六减法器 474构成,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由第六 ADC481 第九 ADC484构成;
[134]此时,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用于: 将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 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将第五合并信号 的电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 的电信号; 将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将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 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135]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136]第四转换器, 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振信号在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 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所述第 四转换器通过第六 ADC481〜第九 ADC484构成。
[137]参见图 4, 接收机的具体结构包括:
[138]第一光混合器 42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 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耦合移相处理, 第一光混合器 421 的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 PMOC431 的输入端, 向第五 PMOC431 输出第五信号 — jE —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衰减器 441的输入端, 向第三衰减器 441输 出第六信号 ,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六 PMOC432 的输入端, 向第六
PMOC432输出第七信号 - + _; σχ,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四衰减器 442的输
V2 V2
1
入端, 向第四衰减器 442输出第八ϊ E [139]第二光混合器 422,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Y偏振方 向上的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耦合移相处理,第二光混合器 422的第一输出端连 接第五衰减器 443的输入端, 向第五衰减器 443输出第九信号 ^_7¾^ +^ , 第 二输出端连接第七 PMOC433 的输入端, 向第七 PMOC433 输出第十信号
,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六衰减器 444的输入端, 向第六衰减器 444输
1 ^ 1
出第十一信号 - ^_7¾^,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八 PMOC434的输入端, 向第 八 PMOC434输出第十二信号 —^ELOy
[140]第五 PMOC431 用于对第五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四 PBC451 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四 PBC451 输出第七耦合信号, 所述第七耦合信号 为 β^ + ^Ε^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五 PBC452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五 PBC452输出 第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八耦合信号 为 + jELOx
[141]第三衰减器 441用于对第六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三衰减器 441的输出端 连接第六 PBC453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六 PBC453输出第九耦合信号, 所述第九耦合
[142]第六 PMOC432 用于对第七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七 PBC454 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七 PBC454 输出第十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耦合信号 。为
-^ + ^jE^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八 PBC455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八 PBC455输出 第十一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一耦合信号 ^„为- j -^ELOx
[143]第四衰减器 442用于对第八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四衰减器 442的输出端 连接第九 PBC456的第一输入端, 向第九 PBC456输出第十二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二 親合信号 为 -
[144]第五衰减器 443用于对第九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五衰减器 443的输出端 连接第四 PBC451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四 PBC451输出第十三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三 親合信号 4为^
[145]第七 PMOC433 用于对第十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 PBC452 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五 PBC452 输出第十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四耦合信号 4为 ¾ + jELOy,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六 PBC453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六 PBC453输出第 十五親合信号, 所述第十五親合信号 5为^
[146]第六衰减器 444用于对第十一信号进行功率衰减处理, 第六衰减器 444的输出 端连接第七 PBC454的 , 向第七 PBC454输出第十六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 六親合信号 16
[147]第八 PMOC434用于对第十二信号进行耦合处理,第一输出端连接第八 PBC455 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八 PBC455 输出第十七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七耦合信号 17为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九 PBC456的第二输入端, 向第九 PBC456输出第 十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八耦合信号 ^为 - -
[148]第四 PBC451 用于对第七耦合信号和第十三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出 端连接第四 PD461的输入端, 向第四 PD461输出第四合并信号, 所述第四合并信号 为所述第七耦合信号和第十三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四合并信号
[149]第五 PBC452用于对第八耦合信号和第十四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出 端连接第五 PD462的输入端, 向第五 PD462输出第五合并信号, 所述第五合并信号 为所述第八耦合信号和第十四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五合并信号
[150]第六 PBC453用于对第九耦合信号和第十五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出 端连接第六 PD463的输入端, 向第六 PD463输出第六合并信号, 所述第六合并信号 为所述第九耦合信号和第十五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六合并信号
[151]第七 PBC454用于对第十耦合信号和第十六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出 端连接第七 PD464的输入端, 向第七 PD464输出第七合并信号, 所述第七合并信号 为所述第十耦合信号和第十六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七合并信号
[152]第八 PBC455用于对第十一耦合信号和第十七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 出端连接第八 PD465的输入端, 向第八 PD465输出第八合并信号, 所述第八合并信 一耦合信号和第十七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八合并信号
[153]第九 PBC456用于对第十二耦合信号和第十八耦合信号进行偏振合束处理, 输 出端连接第九 PD466的输入端, 向第九 PD466输出第九合并信号, 所述第九合并信 号为所述第十二耦合信号和第十八耦合信号相加; 具体的, 第九合并信号
[154]第四 PD461用于将第四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三减法器 471的 正输入端, 输出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55]第五 PD462用于将第五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四减法器 472 的正输入端和第三减法器 471的负输入端, 输出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 五 合 并 信 号 的 电 信 号 'Sy-
[156]第六 PD463用于将第六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四减法器 472的 负输入端, 输出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57]第七 PD464用于将第七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五减法器 473的 正输入端, 输出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59]第八 PD465用于将第八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五减法器 473 的负输入端和第六减法器 474的正输入端, 输出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 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60] '艮 Hoy
[161]第九 PD466用于将第九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六减法器 474的 负输入端, 输出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具体的, 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63]第三减法器 471用于将第四合并信号和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通过输出端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输出至 ADC481 ;具体的,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 分量的电信号 ί7
[164]第四减法器 472用于将第五合并信号和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通过输出端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 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输出至第七 ADC482;具体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
= - ESxEL*Ox
分量的电信号
[165]第五减法器 473用于将第七合并信号和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通过输出端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输出至第八 ADC483 ;具体的,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
I L - L 4 Re I ^ Sy LOy
分量的电信号
[166]第六减法器 474用于将第八合并信号和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通过输出端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 上同相分量的 ADC484;具体的,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 分量的电信号 .
[167]第六 ADC481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 信号;
[168]第七 ADC482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 信号;
[169]第八 ADC483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 信号;
[170]第九 ADC484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 信号。
[171]其中, 参见图 4A, 第一光混合器和第二光混合器均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172]光混合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 PMOC4211和第十 PMOC4212的第一输入 端, 光混合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 PMOC4211的第二输入端和移相器 4221的 输入端, 移相器 4221的输出端连接第十 PMOC4212的第二输入端; 第九 PMOC4211 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光混合器的第一输出端, 第九 PMOC4211 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光混 合器的第二输出端, 第十 PMOC42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光混合器的第三输出端, 第 十 PMOC421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光混合器的第四输出端。
[173]其中, 与图 2所示的接收机类似的, 基于使得第三减法器 471〜第六减法器 474 中每个减法器的两个输入端所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相同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 图 4 所示的接收机结构中, 第五 PD462的输出端与第三减法器 471和第四减法器 472的 输入端之间可以设置功率均衡单元, 以便增加第五 PD462输出至第三减法器 471和 第四减法器 472的输入端的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功率; 第八 PD465的输出端与 第五减法器 473和第六减法器 474的输入端之间也可以设置功率均衡单元,以便增加 第八 PD465输出至第五减法器 473和第六减法器 474的输入端的第八合并信号的电 信号的功率。 所述功率均衡单元可以通过功率放大器等实现。
[174]其中, 图 4所示接收机结构中, 信号合并单元也可以不包括减法器, 且数字信 号获取单元由 6个 ADC和第二处理器构成, 参见图 4B所示, 其中,
[175]由 6个 ADC构成的第三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 合并信号的数字信号; 以及
[176]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转换器的输出端, 用于将第二转换器输 出的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 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 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到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七合并 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 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八合并信号的 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 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177]其中 ADC的具体功能以及接收机的实现原理可以根据图 3所示交换机实施例进 行合理变形得到, 这里不赘述。
[178]参见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交换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交换机 500包括:
[179]信号获取单元 510,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对所述双偏振信号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80]信号转换单元 520,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 510连接,用于将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 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分别转换为电信号;
[181]数字信号转换单元 530,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 520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转换单 元 520输出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182]其中,所述双偏振信号中每 3帧数据为一个单元, 3帧数据的结构依次包括: ESx 和 ^、 χ和- 、 - χ和- χ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 为双 偏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也即在第一帧中发送 和 ^^, 在第二帧中发送 和反向后的 , 在第三帧中发送反向后的 和反向后的 。
[183]参见图 6所示,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可以包括:
[184]所述第三 PBS611的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所述第三 PBS611的第一输出端输 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所述第三 PBS611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 号在 Υ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85]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可以包括:
[186]第十 PD621 , 输入端与第三 PBS611 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X 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 [187]第十一 PD622,输入端与第三 PBS6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Y 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
[188]数字信号转换单元 530可以包括:
[189]第十 ADC631 , 输入端与第十 PD621的输出端连接, 将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 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190]第十一 ADC632, 输入端与第 ^一 PD622的输出端连接, 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191]本实施例中, 由于接收机接收到的双偏振信号具有特定结构, 因此, 在实现了 双偏振信号的接收的同时, 也能够消除双偏振信号中的 SSBI。
[19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 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如 ROM/RAM、 磁碟、 光盘等, 包括若 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19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 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 其,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 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194]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和本振, 分别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和本振 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以 及本振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信号分集单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和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 相的 X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 还用于对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 号和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 得到具有不同移相的 Y偏振方 向上的耦合信号;
    信号合并单元, 与所述信号分集单元连接, 用于将一个在 X偏振方向上的 耦合信号与一个在 Y偏振方向上的耦合信号作为一组进行信号合并, 得到合并 信号, 将所述合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 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连接, 用于接收信号合并单元输出 的电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 信号以及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偏振分束器 PBS, 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 所述第一 PBS的第一输出 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所述第一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双 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 PBS, 输入端接收本振, 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本振在 X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分集单元包括: 第一保偏光耦合器 PMOC,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 输出端, 接收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 PMOC的输入 端, 向第二 PMOC输出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为 _^& + ^σι, 第二输
    V2 V2
    出端连接第一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一衰减器输出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为 ;第二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第一耦合 信号为 ^/ + σχ,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耦合信号, 所述第二耦合信号为
    ; 第一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三耦合信号, 所述第三耦合信号为
    第三 PMOC,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信 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 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二衰 减器输出第三信号, 所述第三信号为 ^ Sy ϊ LOy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
    PMOC 的输入端, 向第四 PMOC 输出第四信号, 所述第四信号为 -LE -L^; 第二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四耦合信号 为^ + ^LOy; 第四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五耦合信号, 所述第五耦合 信号为 + _/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六耦合信号, 所述第六耦合信号为
    ESx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ESv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的信号, 为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LOy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 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包括: 第一偏振合束器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 一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四耦合信号, 输出端 连接第一光电探测器 PD的输入端, 向第一 PD输出第一合并信号, 所述第一合 并信号为所述第一耦合信号和第四耦合信号相加;
    第二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二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五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 二 PD的输入端, 向第二 PD输出第二合并信号, 所述第二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二 耦合信号和第五耦合信号相加; 第三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三耦合信号, 第二 输入端连接第四 PM0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六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三 PD 的输入端, 向第三 PD输出第三合并信号, 所述第三合并信号为第三耦合信号和 第六耦合信号相加;
    所述第一 PD, 输出端输出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所述第二 PD, 输出端输出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所述第三 PD, 输出端输出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 括:
    第一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合并信号的数字 信号;
    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转换器的输出端, 用于将第一转换器 输出的第一合并信号至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依次两两相减,得到双 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电信 号的数字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用于: 将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将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 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转换器, 用于将所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和双偏振信 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具体 包括:
    第一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一 PD的输出端,输入第一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二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第二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二 PD的输出端,输入第二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三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三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电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分集单元包括: 第一光混合器,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 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 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一输出端, 接 收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 PMOC的输入端, 向第五
    — jE —
    PMOC输出第五信号, 所述第五信号为 ,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 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三衰减器输出第六信号, 所述第六信号为 ,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六 PMOC的输入端, 向第六 PMOC输出 第七信号, 所述第七信号为 - + ^,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
    V2 V2 输入端, 向第四衰减器输出第八信号, 所述第八信号为 ^&- σχ; 第五
    V2 V2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七耦合信号, 所述第七耦合信号为 _^&+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八耦合信号为 第三衰减 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九耦合信号,所述第九耦合信号为 + _/ σχ;第六 PMOC 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耦合信号为 - &+ _^ x, 第二 输出端输出第十一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一耦合信号为 第四衰 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二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二耦合信号为 ~^ELOx; 第二光混合器, 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 PBS 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双偏振 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 PBS的第二输出端, 接 收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五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五 衰减器输出第九信号, 所述第九信号为 _/¾^+^ Qy, 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七
    PMOC 的输入端, 向第七 PMOC 输出第十信号, 所述第十信号为
    , 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六衰减器的输入端, 向第六衰减器输出第 十一信号, 所述第十一信号为 -^ ^+^^ Qy, 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八 PMOC 的输入端,向第八 PMOC输出第十二信号,所述第十二信号为 ―^^ LOy; 第五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三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三耦合信号为 第七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四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四耦 合信号为 + _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十五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五耦合信 号为 j sy -, 第六衰减器的输出端输出第十六耦合信号, 所述第十六耦 合信号为 - ^^ + ^«^ 第八 PMO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十七耦合信号, 所 述第十七耦合信号为 Sy 2 LOy , 第二输出端输出第十八耦合信号, 所述第 十八耦合信号为 ;
    ESx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ESy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 上的信号, 为本振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LOy为本振在 Y偏振方向上的 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包括: 第四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七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五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三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四 PD的输入端, 向第四 PD输出第四合并信号, 所述第四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七耦 合信号和第十三耦合信号相加;
    第五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八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七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四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 第五 PD的输入端, 向第五 PD输出第五合并信号, 所述第五合并信号为所述第 八耦合信号和第十四耦合信号相加;
    第六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九耦合信号, 第二 输入端连接第七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五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六 PD的输入端, 向第六 PD输出第六合并信号, 所述第六合并信号为所述第九耦 合信号和第十五耦合信号相加;
    第七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耦合信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六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七 PD的输入端, 向第七 PD输出第七合并信号, 所述第七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十耦 合信号和第十六耦合信号相加;
    第八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六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一耦合信 号, 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八 PMOC的第一输出端, 接收第十七耦合信号, 输出端 连接第八 PD的输入端, 向第八 PD输出第八合并信号, 所述第八合并信号为所 述第十一耦合信号和第十七耦合信号相加;
    第九 PBC, 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四衰减器的输出端, 接收第十二耦合信号, 第 二输入端连接第八 PMOC的第二输出端, 接收第十八耦合信号, 输出端连接第 九 PD的输入端, 向第九 PD输出第九合并信号, 所述第九合并信号为所述第十 二耦合信号和第十八耦合信号相加;
    第四 PD, 输出端输出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第五 PD, 输出端输出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第六 PD, 输出端输出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第七 PD, 输出端输出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第八 PD, 输出端输出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第九 PD, 输出端输出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三转换器, 用于将接收到的合并信号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转换器的输出端, 用于将第二转换器 输出的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 换器输出的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 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 二转换器输出的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 数字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第二转换器输出的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 号的数字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电信号的数字信 号。
    11、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用于: 将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将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六合并信号的电 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将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相减,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将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与第九合并信号的电 信号相减, 得到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所述数字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四转换器, 用于将双偏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双偏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正交分 量的电信号和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 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合并单元还具 体包括:
    第三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四 PD的输出端,输入第四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五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第四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五 PD的输出端,输入第五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六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六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正交分量的电信号;
    第五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七 PD的输出端,输入第七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八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第六减法器,正输入端连接第八 PD的输出端,输入第八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负输入端连接第九 PD的输出端, 输入第九合并信号的电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 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同相分量的电信号。
    13、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7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处理器, 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 双偏振信号在 Υ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 通过以下矩阵对所述 X偏振方 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以及 Υ偏振方向上电信号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得到双 偏振信号的解调结果:
    其中, a为信号偏振坐标与 PBS坐标存在的角度差。 14、 一种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双偏振信号,对所述双偏振信号进行偏振分束处理, 得到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信号转换单元, 与所述信号获取单元连接, 用于将所述双偏振信号分别在 X 和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分别转换为电信号;
    数字信号转换单元, 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 用于将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输 出的电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
    其中,所述双偏振信号中每 3帧数据为一个单元, 3帧数据的结构依次包括: &和 、 和- ^^、 - 和- χ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ESy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所述第三偏振分束器 PBS的输入端接收双偏振信号, 所述第三 PBS的第一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所述第三 PBS的第二输出端输 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 第十光电探测器 PD, 输入端与第三 PBS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接收双偏振信 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X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 信号;
    第十一 PD, 输入端与第三 PBS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接收双偏振信号在 Y偏 振方向上的信号, 输出端输出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信号转换单元 包括:
    第十模数转换器 ADC,输入端与第十 PD的输出端连接,将双偏振信号在 X 偏振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第十一 ADC, 输入端与第十一 PD的输出端连接, 将双偏振信号在 Y偏振 方向上的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CN201480070137.2A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接收机 Active CN105850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6643 WO2015165094A1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接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0051A true CN105850051A (zh) 2016-08-10
CN105850051B CN105850051B (zh) 2018-12-07

Family

ID=5435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137.2A Active CN105850051B (zh) 2014-04-30 2014-04-30 一种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0856B2 (zh)
EP (1) EP3131216B1 (zh)
CN (1) CN105850051B (zh)
WO (1) WO20151650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349A (zh) * 2019-11-22 2020-04-10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ddmzm的无ssbi的直接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664A1 (zh) * 2014-03-27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光性能参数的装置、方法和光传输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096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相干接收电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A2754757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Dual stage carrier phase estimation in a coherent optical signal receiver
CN103257402A (zh) * 2013-04-23 2013-08-2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混合器以及应用光混合器进行信号解调的方法
CN103414680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邮电大学 能够消除信号间拍频干扰的平衡光电探测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986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Jung Eui S Optical receiver for reducing optical beat interference and optical network including the optical receiver
US20100021163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larization supported optical transmission
US9048956B2 (en) * 2010-11-18 2015-06-02 Nec Corporation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 device and coherent optical receiving method
US8725006B2 (en) 2011-02-25 2014-05-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Digital signal-to-signal beat noise reduction for filter-less coherent receiving system
US8584156B2 (en) 2012-03-29 2013-11-12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content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096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相干接收电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A2754757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Dual stage carrier phase estimation in a coherent optical signal receiver
CN103257402A (zh) * 2013-04-23 2013-08-2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混合器以及应用光混合器进行信号解调的方法
CN103414680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邮电大学 能够消除信号间拍频干扰的平衡光电探测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349A (zh) * 2019-11-22 2020-04-10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ddmzm的无ssbi的直接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31216B1 (en) 2018-10-24
EP3131216A1 (en) 2017-02-15
EP3131216A4 (en) 2017-08-09
WO2015165094A1 (zh) 2015-11-05
US9960856B2 (en) 2018-05-01
CN105850051B (zh) 2018-12-07
US20170048002A1 (en)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9130B2 (en)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s for colorless reception
Yan et al. 32-Gbit/s 60-GHz millimeter-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and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CN105850051A (zh) 一种接收机
CN104303435A (zh) 相干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JP7427094B2 (ja) コヒーレント光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ヒーレント光受信装置を使用した光学システム
CN111835431B (zh) 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及光信号解调装置
WO2019021917A1 (ja) 光受信機及びコヒーレント光受信方法
US10254556B2 (en) Polarization rotator-combiner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213960339U (zh) 一种小型便携式WiFi设备
CN213073059U (zh) 一种带视频输出和延长功能的麦克风音箱盒子
CN206411654U (zh) 一种外置声卡
CN101799973A (zh) 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方法
CN103067762A (zh) 一种具有无线中继功能的电视机
KR101033244B1 (ko) 상호간섭 제거 장치 및 상호간섭 제거 방법
CN205408173U (zh) 一种农村宽带无线化基站
CN111698027A (zh) 一种相干检测方法及相干接收机
CN212137719U (zh) 一种多方资源分享系统
CN203607792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换流站的导线连接金具
CN105900345A (zh) 一种信号处理电路
CN112636841B (zh) 一种基于联合调制的全光汇聚系统及装置
CN204068984U (zh) 声波传输系统及其声波接收装置
CN203261363U (zh) 一种基于安卓(android)系统的信息处理器
CN104150375A (zh) 一种施工现场多维采集系统
Sun et al. Ge-on-Si balanced periodic traveling-wave photodetector
CN202773027U (zh)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语音传输装置及楼宇对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Machang Zhen Yang Qiao Cun,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600

Patentee after: Luo Sanjie

Address before: 518000 Baoan District Xin'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o. 625, No. 625, Nuo platinum Plaz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ANG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an District Xin'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No. 625, No. 625, Nuo platinum Plaz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ANG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