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509B - 按扣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按扣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509B
CN105848509B CN201380081591.3A CN201380081591A CN105848509B CN 105848509 B CN105848509 B CN 105848509B CN 201380081591 A CN201380081591 A CN 201380081591A CN 105848509 B CN105848509 B CN 105848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art
column portion
snap
snap fasteners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15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509A (zh
Inventor
伊藤修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48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1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 A44B1/2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with shank and counterpiece

Abstract

本发明的按扣紧固件(10)包括基座(11)和自基座(11)突出的柱部(20)。柱部(20)包含基座侧的基端部(21)和从基端部(21)的突出侧端延伸到柱部(20)的突出端(23)为止的顶端部(22)。所述基端部(21)的与柱部(20)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正圆,所述顶端部(22)的与柱部(20)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长圆形,而且该截面随着趋向所述突出端(23)而逐渐缩小或者阶梯式缩小。所述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所述截面能够是长圆形。所述柱部(20)中的、顶端部(22)的轴向长度长于基端部(21)的轴向长度。

Description

按扣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扣紧固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衬片等按扣安装在布料上的铆钉等按扣紧固件。
背景技术
也称作铆钉(rivet)的按扣紧固件例如通常用于将衬片(burr)作为套结安装在牛仔裤的口袋上。在图30中示出衬片(按扣)30和以往的铆钉(按扣紧固件)130。图31和图32是图30的L-L线和M-M线向视剖视图。铆钉130包括圆板状的基座131和自基座131向上方(上下方向基于图30的纸面)突出的实心的柱部140。根据图31和图32可知,柱部140的与轴线垂直的截面(本说明书中称作“水平截面”)在从柱部140的下端到顶端143的整个区域范围内通常是正圆。此外,柱部140包含除了根部附近之外外径恒定的主体部141和外径从主体部141的上端到顶端143而缩小的顶端部142。顶端部142的轴向长度比主体部141的轴向长度短,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大约1比3。
衬片30具有圆环板状的凸缘31和在凸缘31的半径方向内侧向上方以大致圆顶状鼓起的凸部32。凸部32的内部形成用于接受铆钉130的柱部140并通过使该柱部140变形而卡定该柱部140的空间。该内部空间的水平截面也是正圆。在将衬片30安装在布料上的过程中,衬片30保持在上方冲模(未图示),铆钉130载置在下方冲模(未图示)上,在衬片30和铆钉130之间配置了布料之后,上方冲模下降。此时,铆钉130的柱部140向上穿透被衬片30压下的布料,接着,柱部140进入到衬片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之后以填埋内部空间的方式被铆接。由此,衬片30固定在布料上。布料被柱部140穿透而开孔,并且部分布料被柱部140卷入到凸部32的内部空间。
在衬片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中,铆钉130的柱部140以下述方式被铆接。首先,向上穿透了布料的柱部140进入到凸部32的内部空间,柱部140的顶端143碰到凸部32的上端部。该上端部被上方冲模(未图示)所支承。在该柱部140的顶端143紧贴在凸部32的内部空间的上端部之后,通过衬片30进一步下降,柱部140在凸部32的内部空间内以在轴向上被压扁并在半径方向上鼓起的方式变形。在柱部140沿半径方向扩张的过程中,被柱部140卷入到凸部32的内部空间中的布料夹在凸部32的内侧面和柱部140之间。由此,布料固定在衬片30和铆钉130之间。
在铆钉130的柱部140被在衬片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内铆接时,由于铆钉130的柱部140的水平截面是正圆,因此,该柱部140沿其半径方向的扩张是以正圆保持形状不变而正圆扩大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衬片30的凸部32的内侧面、即隔着布料而接受沿半径方向扩张的柱部140这一侧的内侧面的水平截面也是正圆。因此,沿半径方向扩张的柱部140以360度大致均等的力将布料按压于凸部32的内侧面。因此,在欲利用上述铆钉130将衬片30安装在较薄的布料上时,存在向半径方向外侧鼓起的柱部140将布料按压于凸部32的内侧面的力不足、在铆接后的柱部140和衬片30的凸部32的内侧面之间布料未被牢固地固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反复洗涤时有可能导致衬片30自布料脱落。
此外,以往的铆钉130由于基端部141的轴向长度长于顶端部142的轴向长度,因此,在铆接铆钉130时,基端部141率先开始变形,存在基端部141过度变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变形了的基端部141将布料提起,由此,布料自铆钉130的基座131的上表面脱离,在基座131和衬片30的凸缘31之间产生了间隙。若使用者的手指进入到该间隙中,则使用者有可能受伤。
本发明即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较薄的布料也能够可靠地安装衬片等按扣的按扣紧固件。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柱部的基端部变形也不会将布料提起的按扣紧固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按扣紧固件包括基座和自基座突出的柱部,柱部包含基座侧的基端部和从基端部的突出侧端延伸到柱部的突出端为止的顶端部,所述基端部的与柱部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正圆,所述顶端部的与柱部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非正圆形,而且该截面随着趋向所述突出端而缩小。在基座的外周是圆形的情况下,柱部以与基座同心状延伸。作为“该截面随着趋向所述突出端而缩小”的形态,包含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随着趋向柱部的突出端而逐渐缩小的形态和阶梯式缩小的形态。
作为按扣紧固件的材质,能够列举出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镍、镍合金、铁、不锈钢等金属,或者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四氟乙烯、ABS树脂、AS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按扣紧固件的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柱部的与轴线垂直截面)是非正圆。因此,在铆接柱部时,在衬片的凸部的内部空间中,柱部的顶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张时,相对于凸部的水平截面为正圆的内侧面来说,非正圆的轮廓中的半径(在此,半径是指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上的从中心或者中央到外周的长度。)较大的部分(从水平截面的中心或者中央到外周的长度较长的部分)与半径较小的部分相比能够率先将布料按压于凸部的内侧面。接着,柱部的顶端部的上述半径较小的部分进一步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张,能够将布料按压于凸部的内侧面。由此,对于利用铆接的柱部的顶端部实现的布料向铆钉的凸部的内侧面的按压而言,顶端部的上述半径较大的部分能够使得按压局部加强。由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在衬片和按扣紧固件之间可靠地固定较薄的布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柱部的顶端部的轴向长度长于基端部的轴向长度。通过这样使水平截面比基端部的水平截面小的顶端部的轴向长度长于基端部的轴向长度,在铆接柱部时,顶端部与基端部相比能够率先在轴向上被压扁。因此,能够防止基端部过度地变形而将布料提起这样的状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柱部的顶端部的所述截面是长圆形。在本说明书中,长圆形与椭圆同义。在该技术方案中,顶端部的水平截面长圆形的长径对应部分与短径对应部分相比能够率先隔着布料碰到铆钉的凸部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柱部的顶端部的所述截面是三角形或者四边形。在这种情况下,顶端部的与三角形水平截面或者四边形水平截面的角部相对应的部分相比于与两个角部之间相对应的部分能够率先隔着布料碰到铆钉的凸部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在柱部的周围具有凹部。通过在按扣紧固件的基座的上表面中的柱部的根部周围设置凹部,能够将铆接的柱部的基端部收入凹部中。这也能够有助于防止铆接的基端部将布料提起的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该按扣紧固件包括基座和自基座突出的柱部,柱部包含基座侧的基端部和从基端部的突出侧端延伸到柱部的突出端为止的顶端部,所述基端部的与柱部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正圆,所述顶端部的与柱部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长圆形,而且该截面随着趋向所述突出端而缩小。在本发明中,所述柱部中的顶端部的轴向长度能够长于基端部的轴向长度。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座在柱部的周围能够具有凹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按扣紧固件的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设为非正圆,在铆接时,非正圆的轮廓的半径较大的部分率先将布料按压于衬片的凸部的内侧面。由此,即使是较薄的布料,也能够利用柱部的顶端部的半径较大的部分牢固地固定在衬片的凸部的内侧面。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按扣紧固件的柱部的顶端部的轴向长度长于基端部的轴向长度,在铆接柱部时,顶端部与基端部相比率先在轴向上开始变形,能够防止基端部过度变形而将布料自按扣紧固件的基座的上表面提起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按扣紧固件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使用图1的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安装在布料上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4是即将使用图1的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安装在布料上时的配置构成图。
图5是图4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线向视剖视图。
图7是图4的C-C线向视剖视图。
图8是图4的D-D线向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使用图1的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安装在布料上的工序中按扣紧固件的柱部的顶端进入到按扣的凸部的内部空间而接触到上端部的时刻的局部剖说明图。
图10是图9的E-E线向视剖视图。
图11是放大示出时间自图10起稍过片刻的时刻的状态。
图12是表示按扣向布料的安装完成了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3是将图12的局部放大示出的图。
图14是即将使用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安装在比图3等的布料厚的布料上时的配置构成图。
图15是表示按扣向布料的安装完成了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F-F线向视剖视图。
图18是图16的G-G线向视剖视图。
图19是图16的H-H线向视剖视图。
图20是图16的I-I线向视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22是图21的J-J线向视剖视图。
图23是图21的K-K线向视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和与衬片不同类型的按扣的、即将安装在布料上时的配置构成图。
图25是简略表示使用图24的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安装在布料上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
图26是表示使用图24的按扣紧固件将按扣向布料安装的安装完成了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图1所示的按扣紧固件的变形例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图1所示的按扣紧固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图1所示的按扣紧固件的又一变形例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30是表示衬片和以往的铆钉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31是图30的L-L线向视剖视图。
图32是图30的M-M线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内进行变更等。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10的俯视图,图2是按扣紧固件10的局部剖侧视图。按扣紧固件10是也称作铆钉的金属制的部件,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11和自基座11的中央部以与基座11同心状向上(上下方向基于图2的纸面)突出的实心的柱部20。按扣紧固件10也可以是热塑性树脂等合成树脂制。基座11的下表面包含与柱部20的轴线垂直的、即水平的圆形的底面11a和从底面11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朝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倾斜的环状的倾斜面11b。倾斜面11b限定基座11的下表面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在基座11的上表面侧设有限定上表面的半径方向外侧端的水平的环状面11c和在环状面11c的半径方向内侧相对于环状面11c向下凹入且处于柱部20的根部周围的环状的凹部12。基座11在倾斜面11b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和环状面11c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之间还具有与轴线平行的侧面11d。
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包括以外径大致恒定的方式自基座11侧向上延伸且水平截面(横截面)是正圆的下部的基端部21和自基端部21的上端起以水平截面逐渐缩小的方式向柱部20的顶端23延伸的上部的顶端部22。出于这样的原因,基端部21相对于顶端部22设在基座侧。由于基端部21的上端是基端部21自柱部20突出的那一侧的端部,因此,基端部21的上端也称作基端部21的突出侧端。顶端部22的水平截面是具有长径和短径的长圆形。在图2的侧视图中,顶端部22的轮廓示出长径侧。因而,顶端部22自基端部21的上端朝向柱部20的顶端23以长径和短径逐渐缩小的方式延伸(参照图6~图8)。柱部20的顶端23是较小的长圆形的水平面,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而将顶端的长圆形稍微放大。就柱部20的基端部21和顶端部22各自的轴向长度而言,基端部21短于顶端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部22的轴向长度是基端部21的长度的约两倍。作为一个例子,柱部20的轴向长度为6mm以上7.5mm以下,顶端部22的轴向长度为3.5mm以上,例如为4mm。正圆的直径为2.4mm。椭圆的长径尺寸与短径尺寸的比例在顶端附近为1.5:1。
图3是表示使用上述的按扣紧固件10将也称作衬片的金属制的按扣30安装在布料1上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按扣30包括圆环板状的凸缘31和在凸缘31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大致圆顶状向上鼓起的凸部32。凸部32的内侧面32a所限定的内部空间35以由该内部空间35与凸缘31之间的交界即下端部33所限定的圆形的开口开放,以上方的水平的上端部34闭合。该开口是比柱部20的基端部21的直径稍大的正圆。此外,顶端部22的轴向长度尺寸大于从凸部32的内侧面32a的上端到开口的轴向长度尺寸。由此,在顶端部22的顶端23与凸部32的内侧面32a的上端接触的状态下,顶端部22的一部分成为自开口暴露在外部的状态。由于顶端23是柱部20突出的方向的端部,因此也称作突出端。从凸部32的下端部33到上端部34,内侧面32a的水平截面、即内部空间35的水平截面是正圆。内侧面32a的直径随着从下端部33趋向上方而以在逐渐扩大后转而缩小的方式到达上端部34。由此,凸部32的下端部33成为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缩径的形状,能够在内部空间35内卡定像后述那样变形了的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在将按扣30安装在布料1上的过程中,一般来讲,按扣30保持在未图示的上方冲模上,按扣紧固件10载置在未图示的下方冲模上,在按扣30和按扣紧固件10之间配置有布料1。在自该状态使上方冲模下降(或者使下方冲模上升)时,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在穿透布料1之后进入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在内部空间35内被铆接卡定。由此,按扣30固定在布料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通过保持有按扣30的上方冲模相对于支承有按扣紧固件10的静止状态的下方冲模下降而将按扣30安装在布料1上的例子,也能够存在安装按扣30时下方冲模上升、或者两个冲模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情况。在按扣30向该布料1安装时,布料1被柱部20穿透而开孔,并且被柱部20向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卷入。此外,柱部20在内部空间35内以在轴向上被压扁且在半径方向上鼓起而填满内部空间35的方式变形。
图4是即将使用按扣紧固件10在布料1上安装按扣30时的配置构成图。此外,图5~图8分别是图4的A-A线、B-B线、C-C线以及D-D线向视剖视图。图5表示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的基端部21的水平截面,可知基端部21的水平截面是正圆。图6~图8表示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自下而上三个位置处的水平截面,可知顶端部22的水平截面是长圆形,其长径和短径随着趋向上方而缩小。图6中的附图标记22A表示顶端部22的长径对应部分,附图标记22B表示短径对应部分。
图9是表示在使用按扣紧固件10将按扣30安装在布料1上的工序中按扣紧固件10的穿过布料1的柱部20的顶端23进入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而接触到上端部34的时刻的局部剖说明图。在图9中,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上方部分进入到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内。在图9的时刻,布料1被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穿透而开孔,并且被柱部20卷入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内。图10是图9的E-E线向视剖视图,在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和按扣30的凸缘31之间为布料1。
自图9的时刻开始,柱部20被支承在未图示的下降过程中的上方冲模上的按扣30的凸部32的上端部34开始铆接。在该铆接时,柱部20在轴向上被压扁并且在半径方向上鼓起,但由于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水平截面是长圆形,因此,柱部20的顶端部22以顶端部22的长径对应部分22A相比于短径对应部分22B率先隔着布料1碰到凸部32的包含该凸部32的下端部33在内的内侧面32a的方式变形。图11是放大示出时间自图10稍过片刻的时刻的状态,表示在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长径对应部分22A与凸部32的下端部33之间夹持布料1的状态。之后,就柱部20的顶端部22而言,长径对应部分22A隔着布料1碰到下端部33而其向半径方向的扩张被限制,与该长径对应部分22A相比在与下端部33之间存在微小余裕的短径对应部分22B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这样,在按扣紧固件10中,由于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长径对应部分22A的存在而以两点率先将布料1按压于下端部33,因此,即使万一其后扩张的短径对应部分22B对布料1的按压不充分,也能够利用长径对应部分22A以上述两点可靠地将布料1固定在按扣30和按扣紧固件10之间。以上根据图9的E-E线剖面说明了将布料1按压于按扣30的下端部33的形态,但柱部20的长径对应部分22A的两点率先将布料1按压于按扣30的作用不仅对下端部33有效,对凸部32的内侧面32a也同样有效。即,在凸部32的内部空间35内卷入有布料1的范围中,柱部20的长径对应部分22A的两点也率先将布料1按压于凸部32的内侧面32a,接着,短径对应部分22B向半径方向扩张而进一步将布料1按压于内侧面32a。在该短径对应部分22B扩张的期间内,长径对应部分22A也欲扩张并继续按压凸部32的内侧面32a,因此,长径对应部分22A的两点将布料1向内侧面32a按压的按压力升高。因此,在按扣30和按扣紧固件10之间固定布料1的力升高。严格来说,柱部20的顶端部22在其长圆形的水平截面变形为接近圆形的同时进行上述变形,尽管如此,长径对应部分22A也是相比于短径对应部分22B率先碰到凸部32的内侧面32a。
图12是表示按扣30向布料1的安装完成了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13是将图12的局部放大示出的图。在将按扣30向布料1安装时,对于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而言,除了像上述那样顶端部22变形之外,基端部21也在轴向上被压扁且在半径方向上鼓起。此外,在安装完成状态下,在按扣30的凸缘31的下表面和按扣紧固件10的基座11的环状面11c之间夹有布料1。柱部20的基端部21向半径方向外侧的膨胀被基座11的凹部12接受。因此,能够防止基端部21相比于基座11的环状面11c膨胀至上方。在基端部21相比于基座11的环状面11c膨胀至上方时,凸缘31的下表面和按扣紧固件10的基座11的环状面11c之间空开间隔,有可能导致布料1的保持减弱、或者使用者的手指从该间隙触碰到凸缘31、基座11的外周边缘而受伤。此外,在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中,由于水平截面恒定的基端部21的轴向长度短于水平截面自基端部21起随着趋向上方而缩小的顶端部22的轴向长度,因此,在铆接时,与基端部21相比顶端部22易于变形,且与基端部21相比顶端部22先开始变形。由此,能够认为与以往的按扣紧固件相比,按扣紧固件10的基端部21的变形量较小,变形了的基端部21易于收入在凹部12内。
图14是即将使用按扣紧固件10将按扣30安装在比布料1厚的布料2时的配置构成图。图15是表示将按扣30向布料2的安装完成了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与较薄的布料1同样地,利用按扣紧固件10将按扣30安装在较厚的布料2上。因此,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的顶端部22的长径对应部分22A的两点相比于短径对应部分22B率先隔着布料2碰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侧面32a和下端部33,能够在按扣30和按扣紧固件10之间牢固地夹住布料2。此外,与较薄的布料1相比,在较厚的布料2的情况下,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的基端部21在铆接时被基座11的凹部12接受的沿半径方向的变形量较小。
第2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40的局部剖侧视图。按扣紧固件40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41和自基座41的中央部以与基座41同心状向上突出的柱部50。基座41与第1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10的基座11是通用的。按扣紧固件40的柱部50包括以外径大致恒定的方式自基座41侧向上延伸且水平截面是正圆的下部的基端部51和自基端部51的上端起以水平截面阶梯式缩小的方式向柱部50的顶端53延伸的上部的顶端部52。顶端部52的轴向长度是基端部51的约两倍。顶端部52包含从基端部51的上端向上而外径(长圆形的长径和短径这两者)逐渐缩小的顶端下部50A、从顶端下部50A的上端向上而外径恒定地延伸的顶端中间部50B、以及从顶端中间部50B的上端趋向顶端53而外径逐渐缩小的顶端上部50C。顶端部52、即顶端下部50A、顶端中间部50B以及顶端上部50C的水平截面是具有长径和短径的长圆形。图17~图20分别是图16的F-F线、G-G线、H-H线以及I-I线向视剖视图。图17表示按扣紧固件40的柱部50的基端部51的水平截面,可知基端部51的水平截面是正圆。图18~图20表示柱部50的顶端下部50A、顶端中间部50B以及顶端上部50C各自的长圆形的水平截面。在利用按扣紧固件40将按扣30向布料1、2安装的情况下,也与按扣紧固件10同样地,按扣紧固件40的柱部50的顶端部52的长径对应部分52A的两点相比于短径对应部分52B率先隔着布料1、2碰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侧面32a和下端部33,能够在按扣30和按扣紧固件40之间牢固地夹住布料1、2。
第3实施方式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60的局部剖侧视图。按扣紧固件60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61和自基座61的中央部以与基座61同心状向上突出的柱部70。基座61与第1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10的基座11是通用的。按扣紧固件60的柱部70包括以外径大致恒定的方式自基座61侧向上延伸且水平截面是正圆的下部的基端部71和自基端部71的上端起以在水平截面逐渐缩小的方式向柱部70的顶端73延伸的上部的顶端部72。顶端部72的水平截面是三角形。顶端部72的轴向长度是基端部71的轴向长度的约两倍。图22和图23分别是图21的J-J线和K-K线向视剖视图。图22表示按扣紧固件60的柱部70的基端部71的水平截面,可知基端部71的水平截面是正圆。图23表示柱部70的顶端部72的水平截面,可知顶端部72的水平截面是具有三个角部72A的三角形。在利用按扣紧固件60将按扣30向布料1(也可以是布料2。)安装的情况下,柱部70的基端部71与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的基端部21同样地变形。另一方面,柱部70的顶端部72以三角形的角部72A的三个点相比于两个角部72A之间的部分率先隔着布料1碰到按扣30的凸部32的内侧面32a和下端部33的方式变形,接着,两个角部72A之间的部分向半径方向外侧鼓起而隔着布料1碰到内侧面32a和下端部33。因此,与具有水平截面长圆形的柱部20的按扣紧固件10同样地,利用具有水平截面三角形的柱部70的按扣紧固件60也能够在该按扣紧固件60与按扣30之间牢固地夹住布料1。以上举出了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是三角形的例子,柱部的顶端部的水平截面也可以是四边形、星形等。由于上述列举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不是正圆,因此称作非正圆形。
第4实施方式
图2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按扣紧固件的又一例子的按扣紧固件80和使用按扣紧固件80安装在布料3上的与衬片不同类型的按扣100的、即将安装时的配置构成图。按扣紧固件80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81和自基座81的中央部以与基座81同心状向上突出的柱部90。此外,按扣紧固件80由使柱部90和基座81的基座芯82一体地形成的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紧固件主体80A、和从下方包覆紧固件主体80A的基座芯82的金属制的罩83这两个部件构成。罩83具有直径比基座芯82的直径大且大致水平的底部83a、和自底部83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向上且以弯曲状朝向半径方向内侧折回的外周部83b。外周部83b向上鼓起而稍稍超过基座芯82的上表面,且其末端按压在基座芯82的上表面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附近。因此,基座芯82的上表面中的除了半径方向外侧端附近以外的部分朝上方暴露,相对于外周部83b的上端部向下凹入。柱部90的形状与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相同,其具有水平截面是正圆的基端部91和水平截面是长圆形的顶端部92,附图标记93是柱部90的顶端。此外,柱部90的顶端部92的轴向长度是基端部91的长度的约两倍。
按扣100由一张金属制的板形成,其包括上方开放的空心圆筒状的主体部101和自主体部101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并向下且向半径方向内侧卷边的头部102。按扣100是使头部102进出按扣孔的类型的按扣。在主体部101的底部103的中央部设有环状的卡定部104,在该卡定部104向上即向底部103的内部稍微突出之后向半径方向外侧且以字母U形向下折回,与底部103的上表面接触。卡定部104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的内周面限定在安装于布料3时供按扣紧固件80的柱部90穿过的开口105。
图25和图26是简略表示使用按扣紧固件80将按扣100向布料3安装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在将按扣100安装在布料3上的过程中,按扣100保持在上方冲模(仅图示了上方冲模的冲头110)的按扣保持部上,按扣紧固件80载置在下方冲模120的上表面上。上方冲模具有冲头110,冲头110的底部111上凹成为平缓的凹曲面。通过上方冲模下降,按扣紧固件80的柱部90穿透布料3,接着经由按扣100的开口105进入到底部103内(参照图25)。接着,上方冲模的冲头110下降而将柱部90在主体部101内的卡定部104上铆接(参照图26)。此时,柱部90的顶端部92在轴向上被压扁并且在半径方向上鼓起,不能自开口105脱离。另外,在按扣紧固件80的柱部90中,由于水平截面恒定的基端部91的轴向长度短于自基端部91起水平截面随着趋向上方而缩小的顶端部92的轴向长度,顶端部92的截面是长圆形,因此,在铆接时,相对于顶端部92以自长圆形被压扁成为圆形的方式显著变形,基端部91为正圆和顶端部92易变形这两者互起作用,从而该基端部91几乎没有变形。
图27表示作为图1所示的按扣紧固件10的变形例的按扣紧固件10A。该按扣紧固件10A除了在其基座11A上没有设置凹部(12)这一点之外,其他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按扣紧固件10是通用的。因此,对除基座11A之外的柱部20标注与按扣紧固件10相同的附图标记。利用按扣紧固件10A也能够将按扣30牢固地固定在较薄的布料1上。图28表示作为图1所示的按扣紧固件10的另一变形例的按扣紧固件10B。按扣紧固件10B的基座11B不具有凹部(12),而且,基座11B的上表面随着趋向半径方向外侧而稍稍向下倾斜。另外,由于按扣紧固件10B的柱部与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实质上相同,因此,标注与按扣紧固件10相同的附图标记。图29表示作为图1的示的按扣紧固件10的又一变形例的按扣紧固件10C。按扣紧固件10C的基座11C也不具有凹部(12),基座11C的上表面随着趋向半径方向外侧而稍稍向下倾斜。由于按扣紧固件10C的柱部也与按扣紧固件10的柱部20实质上相同,因此,标注与按扣紧固件10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说明
1、2、3、布料;10、10A、10B、10C、40、60、80、按扣紧固件;11、11A、11B、11C、41、61、81、基座;12、凹部;20、50、70、90、柱部;21、51、71、91、基端部;22、52、72、92、顶端部;23、53、73、93、顶端;30、按扣(衬片);31、凸缘;32、凸部;32a、凸部的内侧面;33、下端部;34、上端部;35、内部空间;50A、顶端下部;50B、顶端中间部;50C、顶端上部;72A、角部;100、按扣;101、主体部;102、头部;103、底部;104、卡定部;105、开口。

Claims (4)

1.一种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该按扣紧固件包括基座(11、11A、11B、11C、41、61、81)和自基座(11、11A、11B、11C、41、61、81)突出的柱部(20、50、70、90),
柱部(20、50、70、90)包含基座侧的基端部(21、51、71、91)和从基端部(21、51、71、91)的突出侧端延伸到柱部(20、50、70、90)的突出端(23、53、73、93)为止的顶端部(22、52、72、92),
所述基端部(21、51、71、91)的与柱部(20、50、70、90)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正圆,
所述顶端部(22、52、72、92)的与柱部(20、50、70、90)的轴线垂直的截面是长圆形,而且该截面随着趋向所述突出端(23、53、73、93)而逐渐缩小或者阶梯式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20、50、70、90)中的、顶端部(22、52、72、92)的轴向长度长于基端部(21、51、71、91)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70)的顶端部(72)的所述截面是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扣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1、41、61)在柱部(20、50、70)的周围具有凹部(12)。
CN201380081591.3A 2013-12-27 2013-12-27 按扣紧固件 Active CN105848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85220 WO2015097895A1 (ja) 2013-12-27 2013-12-27 ボタン止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509A CN105848509A (zh) 2016-08-10
CN105848509B true CN105848509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477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1591.3A Active CN105848509B (zh) 2013-12-27 2013-12-27 按扣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70572B2 (zh)
CN (1) CN105848509B (zh)
WO (1) WO2015097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9856B (zh) * 2015-07-22 2021-01-05 Ykk株式会社 铆钉
JP2023084851A (ja) * 2021-12-08 2023-06-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流体圧アクチュエー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509U (ja) * 1991-11-18 1994-04-05 株式会社産研レグルス 簡易取付けボタン
CN1301925A (zh) * 1999-12-24 2001-07-04 Ykk株式会社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CN2638465Y (zh) * 2002-07-24 2004-09-08 张国培 徒手能锁能开衣服锁扣
CN102458173A (zh) * 2009-06-08 2012-05-16 Ykk株式会社 纽扣安装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509U (ja) * 1991-11-18 1994-04-05 株式会社産研レグルス 簡易取付けボタン
CN1301925A (zh) * 1999-12-24 2001-07-04 Ykk株式会社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CN2638465Y (zh) * 2002-07-24 2004-09-08 张国培 徒手能锁能开衣服锁扣
CN102458173A (zh) * 2009-06-08 2012-05-16 Ykk株式会社 纽扣安装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70572B2 (ja) 2017-07-26
WO2015097895A1 (ja) 2015-07-02
JPWO2015097895A1 (ja) 2017-03-23
CN105848509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84241A1 (en) Button and upper die for attaching button
US5435043A (en) Female member of snap button and press tool for clinching the same to washer
EP2441339B1 (en) Snap button
EP2441340A1 (en) Improvements in a press-stud
EP2781806A1 (en) Hole plug
EP2514334A1 (en) Button fastener and button structure
CN105848509B (zh) 按扣紧固件
CN106998858B (zh) 母按扣
US10986901B2 (en) Snap button
CA1274972A (en) Capped eyelet for attaching snap fastener
KR890004656A (ko) 순응재료의 시이트에 부착하기 위한 단추
US3320644A (en) Tack-fastened button
US20180055151A1 (en) Button Back and Button
JP6415724B2 (ja) リベット
CN104661549B (zh) 纽扣安装方法和纽扣
CN219249980U (zh) 盖头组件、锅盖与烹饪器具
CN207707405U (zh) 一种新型工字钮
KR101753096B1 (ko) 메탈 아일릿
JP2007020874A (ja) ボタン及びボタン組立方法
CN218173188U (zh) 单手按压开盖的膏霜瓶
CN210747599U (zh) 一种公按扣
CN114641218B (zh) 钮扣用安装件
CN216293219U (zh) 扣合更牢固的四合扣
US4627134A (en) Ball-side piece of snap fastener
JP2005047621A (ja) 王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