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7254A -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7254A
CN105847254A CN201610169357.1A CN201610169357A CN105847254A CN 105847254 A CN105847254 A CN 105847254A CN 201610169357 A CN201610169357 A CN 201610169357A CN 105847254 A CN105847254 A CN 105847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terminal
sharing
described user
sens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9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7254B (zh
Inventor
司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司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司南 filed Critical 司南
Priority to CN2016101693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7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7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7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具体通过对硬件传感器数据使用数字签名密码学技术,并结合发布者的添加信息进行数字签名防篡改发布。使得互联网程序可以使用公钥验证硬件传感器数据在互联网分享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而且,带有信息发布者添加信息,保证了信息发布者的利益,也保证了数据对人的易理解性。

Description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内容-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主要是由“人”来创造,而“人”很难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做到描述事物的精确性、客观性以及完全的真实性。计算机系统也无法使用程序验证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硬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精准、可靠、客观的,但在互联网上分享时,需要向第三方证明此数据没有被篡改过,而且,互联网内容的接收者-人,更期望获得数据分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客观数据。数据的分析、结论发布者,则需要为自己声誉、利益的缘故,保证在客观数据之外自己添加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被篡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分享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使得硬件传感器采集的真实客观的数据在互联网分享中可以被计算机程序判断数据在传播过程中未被篡改。并且,数据的发布者对于此段数据添加信息也使用这一方法保证传播过程中未被篡改,从而保证传播内容对信息接收者的易理解、高价值。同时保护信息发布者的利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在验证通过时,执行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至少包括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一种。
可选的,在执行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可选的,所述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分享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签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验证通过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至少包括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同时,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本发明通过对硬件传感器数据使用数字签名密码学技术,并结合发布者的添加信息进行数字签名防篡改发布。使得互联网程序可以使用公钥验证硬件传感器数据在互联网分享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而且,带有信息发布者添加信息,保证了信息发布者的利益,也保证了数据对人的易理解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分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分享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分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分享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待分享数据显示界面的示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参照图1,在本发明数据分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数据分享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分享方法由数据分享装置执行,参照图2,该数据分享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0、签名模块20、储存模块30、传感器模块40以及供电模块(未示出)。该数据分享装置可以按需布置在任何位置,例如,可将该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沙滩等户外地点,也可布置在停车场、餐厅等室内地点。
其中,供电模块可根据数据分享装置的布置地点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例如,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室内地点时,供电模块可采用电网供电;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室外地点时,供电模块可采用太阳能供电。
发送模块10具体可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模块或声波模块等,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10可通过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至少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当采用蓝牙模块时,具体可为支持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蓝牙模块。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操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无线技术。它利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BLE技术采用可变连接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设置为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另外,因为BLE技术采用非常快速的连接方式,因此平时可以处于“非连接”状态(节省能源),此时链路两端相互间只是知晓对方,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链路,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链路。
传感器模块40具体可根据布置地点的不同相应采用单个传感器或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组合,例如,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时,传感器模块40包括图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停车场时,传感器模块40包括图像传感器、人体传感器。传感器模块40定时或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储存在储存模块30中,例如,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传感器模块40每间隔30分钟采集一次山顶图像、温度及湿度,并将采集的山顶图像、温度及湿度存储在储存模块30中。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由传感器模块40定时或实时采集,例如,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模块10将传感器模块40最新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或者实时调用传感器模块40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步骤S20,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步骤S30,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传感器数据之后,将其呈现给用户,用户可按需基于用户终端返回对应所述传感器数据的添加信息,其中,所述添加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数据分析结论和/或评论等。例如,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停车场,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为“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用户在查看到此信息之后,可通过用户终端返回包括用户标识“C.lee”以及评论“不怕有我”的添加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签名模块20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并将待分享数据存储至储存模块30中。
签名模块20是一种非对称加密密码学方法应用于数据保真的实现。具体可采用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信息-摘要算法5,也称作摘要算法、哈希算法)、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安全哈希算法)等算法计算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数据的“消息摘要”,并使用由出场厂家预设在硬件内的“私钥”对计算的“消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可以由互联网程序调用出场厂家提供的公钥数据库获取公钥进行验证。其中,MD5为广泛使用的杂凑算法之一,其将数据(如汉字)运算为另一固定长度值,用以提供数据的完整性保护。该算法的文件号为RFC 1321(R.Rivest,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RSA Data Security Inc.April 1992)。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
1、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消息摘要)长度都是固定的。
2、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4、强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SHA-1相较于MD5安全性较高,但其消耗更多处理资源,并考虑到MD5算法的如上特点,签名模块20优选采用MD5算法进行“消息摘要”的计算。
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在签名模块20产生待分享数据之后,将产生的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待分享数据之后,将接收到的待分享数据呈现给用户,用户可基于用户终端安装的社交应用将接收的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例如,用户可通过微博、QQ或微信等社交应用将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用户终端在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待分享数据之后,可基于预先公布的“公钥”对待分享数据的“保真性”进行验证,例如,签名模块20采用MD5算法计算“消息摘要”,其它用户终端在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待分享数据之后,使用“公钥”对待分享数据携带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数字签名携带的MD5值,并采用MD5算法计算待分享数据携带的关联的添加信息和传感器数据的MD5值,若计算的MD5值与数字签名携带的MD5值相同,则说明该待分享数据未被篡改,即保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签名模块20还可以在传感器模块40采集数据后,为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添加数字签名,并将添加数字签名后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在储存模块30中。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分享方法通过对硬件传感器数据使用数字签名密码学技术,并结合发布者的添加信息进行数字签名防篡改发布。使得互联网程序可以使用公钥验证硬件传感器数据在互联网分享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而且,带有信息发布者添加信息,保证了信息发布者的利益,也保证了数据对人的易理解性。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分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在验证通过时,转入执行步骤S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存模块30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若对用户终端添加信息的权限不作限制,储存模块30的存储空间将很快耗尽,而且,也会导致储存模块30中存储大量的无用数据。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添加了验证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对用户终端进行的验证操作具体为验证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添加信息的权限,采用何种验证方式可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数据分享装置预设有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白名单,包括多个不同的用户标识,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验证模块提取接收的数据查看请求中所携带的用户标识,并将提取的用户标识与白名单中的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若白名单中存在匹配的用户标识,则验证通过。又例如,在首次侦测到用户终端时开始计时,若接收到该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且该用户终端的发现时间超过预设的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时间时,验证通过。又例如,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验证模块提取数据查看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提取的位置信息验证该用户终端是否位于预设的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区域内,是则验证通过。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分享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的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产生的待分享数据不仅可由返回添加信息的用户终端分享至互联网,还可由其它用户终端直接查看。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模块10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以及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并可基于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自己的添加信息,以对应产生新的待分享数据。例如,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以及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之后,将屏幕显示区域划分为“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并在“上半区域”显示接收的传感器数据,在“下半区域”按照权值大小降序显示对应的各待分享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签名模块20在每次产生待分享数据时,为产生的待分享数据分配有初始为零的权值。此外,发送模块10在执行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的发送操作时,首先判断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是否相同,当存在权值相同的多个待分享数据时,发送模块10基于相同的各待分享数据的产生时间对应调整相同的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例如,减小产生时间在前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增大产生时间在后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加数据分享的互动性,所述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时,基于接收的权值调整操作相应增大或减小对应的权值。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用户终端的待分享数据的显示界面提供有“点赞”和“差评”两个控件,用户可以通过“点赞”和“差评”来触发权值调整操作,其中,“点赞”用于增加相应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差评”用于减小相应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例如,数据分享装置设置在停车场,A用户通过其手机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传感器数据“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然后返回包括用户标识“C.lee”和评论“不怕有我”的添加信息;在接收到该添加消息后,签名模块20产生“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C.lee”+“不怕有我”+“数字签名***”的待分享数据,将产生的该待分享数据发送至A用户的手机并同时存储至储存模块30;一段时间后,B用户通过其手机查看到如图4所示的待分享数据显示界面,B用户可根据其查看到该待分享数据的实际感受选择执行“点赞”或是“差评”,亦或是不执行;在接收到B用户基于其手机返回的权值调整操作时,若为“点赞”则调整模块增大该待分享数据的权值,若为“差评”则调整模块减小该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如图4所示,待分享数据显示界面还提供有“分享”控件,用户可通过该“分享”控件将任一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分享装置,参照图2,在本发明数据分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数据分享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参照图2,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分享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0、签名模块20、储存模块30、传感器模块40以及供电模块(未示出)。该数据分享装置可以按需布置在任何位置,例如,可将该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沙滩等户外地点,也可布置在停车场、餐厅等室内地点。
其中,供电模块可根据数据分享装置的布置地点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例如,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室内地点时,供电模块可采用电网供电;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室外地点时,供电模块可采用太阳能供电。
发送模块10具体可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模块或声波模块等,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10可通过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至少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当采用蓝牙模块时,具体可为支持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蓝牙模块。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操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无线技术。它利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BLE技术采用可变连接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设置为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另外,因为BLE技术采用非常快速的连接方式,因此平时可以处于“非连接”状态(节省能源),此时链路两端相互间只是知晓对方,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链路,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链路。
传感器模块40具体可根据布置地点的不同相应采用单个传感器或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组合,例如,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时,传感器模块40包括图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当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停车场时,传感器模块40包括图像传感器、人体传感器。传感器模块40定时或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储存在储存模块30中,例如,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山顶,传感器模块40每间隔30分钟采集一次山顶图像、温度及湿度,并将采集的山顶图像、温度及湿度存储在储存模块30中。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由传感器模块40定时或实时采集,例如,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模块10将传感器模块40最新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或者实时调用传感器模块40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签名模块2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传感器数据之后,将其呈现给用户,用户可按需基于用户终端返回对应所述传感器数据的添加信息,其中,所述添加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数据分析结论和/或评论等。例如,数据分享装置布置在停车场,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为“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用户在查看到此信息之后,可通过用户终端返回包括用户标识“C.lee”以及评论“不怕有我”的添加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签名模块20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并将待分享数据存储至储存模块30中。
签名模块20是一种非对称加密密码学方法应用于数据保真的实现。具体可采用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信息-摘要算法5,也称作摘要算法、哈希算法)、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安全哈希算法)等算法计算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数据的“消息摘要”,并使用由出场厂家预设在硬件内的“私钥”对计算的“消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可以由互联网程序调用出场厂家提供的公钥数据库获取公钥进行验证。其中,MD5为广泛使用的杂凑算法之一,其将数据(如汉字)运算为另一固定长度值,用以提供数据的完整性保护。该算法的文件号为RFC 1321(R.Rivest,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RSAData Security Inc.April 1992)。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
1、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消息摘要)长度都是固定的。
2、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4、强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SHA-1相较于MD5安全性较高,但其消耗更多处理资源,并考虑到MD5算法的如上特点,签名模块20优选采用MD5算法进行“消息摘要”的计算。
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在签名模块20产生待分享数据之后,将产生的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待分享数据之后,将接收到的待分享数据呈现给用户,用户可基于用户终端安装的社交应用将接收的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例如,用户可通过微博、QQ或微信等社交应用将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用户终端在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待分享数据之后,可基于预先公布的“公钥”对待分享数据的“保真性”进行验证,例如,签名模块20采用MD5算法计算“消息摘要”,其它用户终端在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待分享数据之后,使用“公钥”对待分享数据携带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数字签名携带的MD5值,并采用MD5算法计算待分享数据携带的关联的添加信息和传感器数据的MD5值,若计算的MD5值与数字签名携带的MD5值相同,则说明该待分享数据未被篡改,即保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签名模块20还可以在传感器模块40采集数据后,为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添加数字签名,并将添加数字签名后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在储存模块30中。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分享装置通过对硬件传感器数据使用数字签名密码学技术,并结合发布者的添加信息进行数字签名防篡改发布。使得互联网程序可以使用公钥验证硬件传感器数据在互联网分享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而且,带有信息发布者添加信息,保证了信息发布者的利益,也保证了数据对人的易理解性。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分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所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验证通过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存模块30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若对用户终端添加信息的权限不作限制,储存模块30的存储空间将很快耗尽,而且,也会导致储存模块30中存储大量的无用数据。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添加了验证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对用户终端进行的验证操作具体为验证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添加信息的权限,采用何种验证方式可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数据分享装置预设有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白名单,包括多个不同的用户标识,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验证模块提取接收的数据查看请求中所携带的用户标识,并将提取的用户标识与白名单中的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若白名单中存在匹配的用户标识,则验证通过。又例如,在首次侦测到用户终端时开始计时,若接收到该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且该用户终端的发现时间超过预设的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时间时,验证通过。又例如,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验证模块提取数据查看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提取的位置信息验证该用户终端是否位于预设的具有添加信息权限的区域内,是则验证通过。
进一步的,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分享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同时,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产生的待分享数据不仅可由返回添加信息的用户终端分享至互联网,还可由其它用户终端直接查看。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模块10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以及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并可基于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自己的添加信息,以对应产生新的待分享数据。例如,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以及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之后,将屏幕显示区域划分为“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并在“上半区域”显示接收的传感器数据,在“下半区域”按照权值大小降序显示对应的各待分享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签名模块20在每次产生待分享数据时,为产生的待分享数据分配有初始为零的权值。此外,发送模块10在执行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的发送操作时,首先判断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是否相同,当存在权值相同的多个待分享数据时,发送模块10基于相同的各待分享数据的产生时间对应调整相同的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例如,减小产生时间在前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增大产生时间在后的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加数据分享的互动性,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时,基于接收的权值调整操作相应增大或减小对应的权值。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用户终端的待分享数据的显示界面提供有“点赞”和“差评”两个控件,用户可以通过“点赞”和“差评”来触发权值调整操作,其中,“点赞”用于增加相应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差评”用于减小相应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例如,数据分享装置设置在停车场,A用户通过其手机接收到发送模块10发送的传感器数据“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然后返回包括用户标识“C.lee”和评论“不怕有我”的添加信息;在接收到该添加消息后,签名模块20产生“2016年3月20日,22点,车库3楼东区,检测到活动人数:1”+“C.lee”+“不怕有我”+“数字签名***”的待分享数据,将产生的该待分享数据发送至A用户的手机并同时存储至储存模块30;一段时间后,B用户通过其手机查看到如图4所示的待分享数据显示界面,B用户可根据其查看到该待分享数据的实际感受选择执行“点赞”或是“差评”,亦或是不执行;在接收到B用户基于其手机返回的权值调整操作时,若为“点赞”则调整模块增大该待分享数据的权值,若为“差评”则调整模块减小该待分享数据的权值。如图4所示,待分享数据显示界面还提供有“分享”控件,用户可通过该“分享”控件将任一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享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在验证通过时,执行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至少包括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同时,还执行以下步骤:
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6.一种数据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享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签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返回的添加信息时,将接收的所述添加信息与所述传感器数据关联后添加用于防篡改的数字签名作为待分享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待分享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将接收的所述待分享数据分享至互联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数据查看请求时,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验证操作;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验证通过时,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至少包括蓝牙、Wi-Fi、红外传输以及声波传输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将采集的预设条件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同时,将当前存储的各待分享数据及其对应的权值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各所述权值顺序显示对应的各所述待分享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享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接收并基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权值调整操作对应调整待分享数据的权值。
CN201610169357.1A 2016-03-23 2016-03-23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7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9357.1A CN105847254B (zh) 2016-03-23 2016-03-23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9357.1A CN105847254B (zh) 2016-03-23 2016-03-23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254A true CN105847254A (zh) 2016-08-10
CN105847254B CN105847254B (zh) 2018-10-16

Family

ID=56582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935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7254B (zh) 2016-03-23 2016-03-23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725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422A (zh) * 2017-10-30 2018-01-09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第三方用户的验证方法
CN110036618A (zh) * 2016-12-19 2019-07-19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对传感器的测量值签名的方法、装置和具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438A (zh) * 2010-10-25 2011-02-09 胡祥义 一种物联网的设备认证、数据完整和保密传输实现方法
CN104899261A (zh) * 2015-05-20 2015-09-09 杜晓通 一种构建结构化视频图像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438A (zh) * 2010-10-25 2011-02-09 胡祥义 一种物联网的设备认证、数据完整和保密传输实现方法
CN104899261A (zh) * 2015-05-20 2015-09-09 杜晓通 一种构建结构化视频图像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618A (zh) * 2016-12-19 2019-07-19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对传感器的测量值签名的方法、装置和具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6422A (zh) * 2017-10-30 2018-01-09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第三方用户的验证方法
CN107566422B (zh) * 2017-10-30 2020-10-27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第三方用户的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254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2166B (zh) 一种电子签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600223B (zh) 验证方法、激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41599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7118412A1 (zh) 一种更新密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4024809A1 (en) Application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80030642A (ko) 주문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09009541A (ja) 認証システム、端末、サーバ、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115889A1 (zh) 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密控制、解析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JP2007081482A5 (zh)
CN112533202B (zh)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CN108234124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与系统
JP2015130633A (ja) 認証システム
CN109768977A (zh) 流媒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和介质
KR101688182B1 (ko) 위조 방지 검증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US95256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website account and password
WO2018108062A1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657166B (zh)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TWI526871B (zh) Server, user device, and user device and server interaction method
Zeng A security framework for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4G communication
CN113037741B (zh) 一种鉴权方法、鉴权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33965B1 (ko) 인터넷 환경에서의 사용자 보안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9151568A (ja) セキュ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セキュリティ管理方法、情報処理端末装置及び認証用装置
CN111065088A (zh) 一种位置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6166937B2 (ja) 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システム
CN110572268B (zh) 一种匿名认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0

Address after: 250100 Mingsheng Building, 2117 Xinlu Street, Jinan High-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8 stories 0835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No. 73 Jingshi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 N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