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5776A -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5776A
CN105845776A CN201610261324.XA CN201610261324A CN105845776A CN 105845776 A CN105845776 A CN 105845776A CN 201610261324 A CN201610261324 A CN 201610261324A CN 105845776 A CN105845776 A CN 105845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photovoltaic cell
type
type photovoltaic
crystallin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1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伟
季根华
刘志锋
孙玉海
张育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Zhongla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Zhongla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Zhongla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Zhongla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1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5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5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5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01L31/022441Electrod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ck-contact so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本发明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设置掩膜夹具,掩膜夹具具有背面副栅图案形状的开口,在开口处注入磷并进行退火处理,形成局部n+掺杂区域;然后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使用金属浆料印刷背面电极,背面电极的背面副栅与局部n+掺杂区域连接;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金属丝制备与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正面电极。其有益效果是:由于背面副栅仅和局部n+掺杂区域接触,所以接触电阻低;其他区域为不掺杂,所以俄歇复合低;通过设置金属丝来形成正面副栅,极大的减少电池的银浆消耗,从而降低电池片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目前,业界的主流产品为P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工艺简单,但是具有光致衰减效应,即电池的效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这主要是由于掺入P型硅衬底中的硼原子与衬底中的氧原子相结合产生硼氧对的结果。研究表明,硼氧对起着载流子陷阱作用,使少数载流子寿命降低,从而导致了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衰减。相对于P型晶硅电池,N型晶硅电池具有光致衰减小、耐金属杂质污染性能好、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优点,并且由于N型太阳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都可以制作成常规的H型栅线电极结构,因此该电池不仅正面可以吸收光,其背表面也能吸收反射和散射光从而产生额外的电力。
常见的N型太阳能电池为p+/n/n+结构,其中电池正表面为p+型掺杂,背表面为n+型掺杂。为了降低背面电极和n+掺杂区域之间的接触电阻,所以希望n+层为重掺杂。为了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需要减少重掺杂带来高俄歇复合,这时又希望n+层为轻掺杂。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解决由背表面n+型掺杂层带来的填充因子与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之间的矛盾。另外,正表面的p+掺杂区域一般采用掺铝银浆制作电极,掺铝银浆的价格一般较为昂贵,这导致含银浆料在电池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本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由背表面n+型掺杂层带来的填充因子与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够显著地降低含银浆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掺杂处理,形成p+掺杂区域;
(2)、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设置掩膜夹具,所述掩膜夹具具有背面副栅图案形状的开口,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注入磷并进行退火处理,形成局部n+掺杂区域;
(3)、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制备钝化减反膜并在背表面制备钝化膜,然后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使用金属浆料印刷背面电极,背面电极的背面副栅与局部n+掺杂区域连接;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金属丝制备与所述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正面电极,烧结后完成局部背场N型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其中,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将沾附有掺铝银浆的金属丝贴附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经烘干、烧结后,金属丝与p+掺杂区域形成欧姆接触。
其中,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掺铝银浆印刷分段副栅;然后在分段副栅上铺设金属丝,烧结后的分段副栅、金属丝和p+掺杂区域三者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其中,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掺铝银浆印刷分段副栅,然后进行烧结处理;在烧结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的分段副栅上印刷热敏导电层;然后在热敏导电层上铺设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将铺设好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的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加热,使得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热敏导电层、p+掺杂区域和分段副栅四者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其中,所述热敏导电层是锡膏导电层,所述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为锡包铜丝、银包铜丝、锡包铝丝或锡包钢丝中的任一种;所述锡膏含有锡、锡铅合金、锡铋合金或锡铅银合金中的任一种。
其中,对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加热的方式是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加热的回流峰值温度为183-250摄氏度。
其中,步骤(1)中,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掺杂处理的步骤为:选择N型晶体硅基体,并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前表面作制绒处理;N型晶体硅基体的电阻率为0.5~15Ω·cm,然后将N型晶体硅基体放入工业用扩散炉中对制绒面进行硼扩散形成正面的p+掺杂区域,硼源采用三溴化硼,扩散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60-180分钟,硼扩散后的方阻值为40-100Ω/sqr。
其中,步骤(2)中,所述掩膜夹具的材质为石墨;退火处理的峰值温度为700~950℃,退火时间为30~200min,环境气源为N2和O2,退火后的局部n+掺杂区域的方阻值为10-40Ω/sqr。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包括N型晶体硅基体,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p+掺杂区域和正表面钝化减反膜;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局部n+掺杂区域和背表面钝化膜;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背表面的背面电极,所述背面电极包括银背面主栅和银背面副栅,所述银背面副栅与所述局部n+掺杂区域连接,所述正面电极包括与所述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金属丝。
其中,所述金属丝通过银铝合金分段副栅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
其中,所述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所述金属丝通过分段副栅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
其中,所述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和设置在分段副栅上的热敏导电层,所述分段副栅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热敏导电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分段副栅是银铝合金分段副栅;所述热敏导电层是锡膏导电层,所述金属丝是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
其中,所述钝化减反膜是SiO2、SiNx或Al2O3介质膜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钝化膜是SiO2和SiNx介质膜组成的复合介质膜;所述钝化减反膜的厚度为70~110nm;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不低于20nm。
其中,所述银背面主栅和所述银背面副栅构成H型栅线,其中银背面主栅宽0.5-3mm,等间距设置3-6根,银背面副栅宽20-100u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层材料、封装材料、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封装材料、背层材料,所述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是上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串联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是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
本发明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发明通过在背表面磷离子注入过程中设置掩膜夹具,使得磷离子按照掩膜夹具图案形成选择性的注入,从而在N型晶体硅的背面形成局部n+重掺杂,后续金属化时,副栅金属浆料仅接触局部n+掺杂区域。由于副栅仅和局部n+掺杂区域接触,所以接触电阻低、填充因子高;同时,不和副栅接触的区域为非掺杂区域,所以俄歇复合低、开路电压高。而采用现有技术,如果背面的n+掺杂区域为重掺杂,虽然接触电阻低但是开路电压也低;如果背面的n+掺杂区域为轻掺杂,虽然开路电压高但是接触电阻高填充因子差。由此可见,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n型太阳能电池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矛盾,故而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2、正表面p+掺杂区域的金属化舍弃常规的印刷掺铝银浆制作主栅和副栅的方法,通过设置金属丝来形成副栅,在保证金属丝副栅线电阻不增加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电池的银浆消耗,从而降低电池片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三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五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六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七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a)后的粘附有银浆的金属丝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b)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a)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b)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a)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b)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c)后的电池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四中使用的掩膜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中非连续的线条状分段副栅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中非连续的圆点状分段副栅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八中错位排列的非连续的圆点状分段副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7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156mm*156mm的N型晶体硅基体10,并对N型晶体硅基体10的前表面作制绒处理;N型晶体硅基体10的电阻率为0.5~15Ω·cm,优选1~5Ω·cm;N型晶体硅基体10的厚度为50~300μm,优选80~200μm;完成本步骤后的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
(2)、将步骤(1)处理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放入工业用扩散炉中对制绒面进行硼扩散形成正面的p+掺杂区域12,硼源采用三溴化硼,扩散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60-180分钟。硼扩散后的方阻值为40-100Ω/sqr,优选50-70Ω/sqr。
(3)、将硼扩散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放入刻蚀清洗机中,去除背面的硼扩散层和正面的硼硅玻璃层。完成本步骤后的电池结构如图2所示。
(4)、使用离子注入机在步骤(3)处理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背面选择性地注入磷并进行退火处理,形成背表面局部n+掺杂区域16。离子注入时,在N型晶体硅基体10和离子束之间设置掩膜夹具40。如图13所示,掩膜夹具40上设置线条状开口41,线条状开口41宽20-100um,互相平行,间距为1.55mm,共设置100根。掩膜夹具40的材质为石墨。退火的峰值温度为700~950℃,优选为850~900℃,退火时间为30~200min,优选为60~200min,环境气源优选为N2和O2。退火后的局部n+掺杂区域16的方阻值为10-40Ω/sqr。
(5)、将步骤(4)处理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放入清洗机中,去除正表面和背表面的氧化层。完成本步骤后的电池结构如图3所示。
(6)、在步骤(5)处理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的正表面设置钝化减反膜14并在背表面设置钝化膜18,其中正表面的钝化减反膜14是SiO2、SiNx和Al2O3介质膜中一种或多种,背表面的钝化膜18是SiO2和SiNx介质膜组成的复合介质膜。正表面钝化减反膜14的厚度为70~110nm;背表面钝化膜18的厚度为不低于20nm。完成本步骤后的电池结构如图4所示。
(7)、在N型晶体硅基体10的背表面使用银浆印刷电极并进行烘干,其电极图案为H型栅线,其中银背面主栅22线宽0.5-3mm,长154mm,等间距设置3-6根,银背面副栅28线宽20-100um,长154mm,互相平行,间距为1.55mm,共设置100根。务必使印刷后的银背面副栅28落在局部n+掺杂区域区域内。完成本步骤后的电池结构如图5所示。
(8)、完成N型晶体硅基体10正表面的金属化,其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如图6所示,将可以与p+掺杂区域12形成欧姆接触的掺铝银浆24粘附在金属丝26的一侧,粘附在金属丝26上的掺铝银浆24可以非连续地沾附在金属丝上,亦可以连续地沾附在金属丝上;金属丝26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其直径为40-80um;金属丝26的截面形状亦可以是方形或三角形。金属丝26可以是铜丝、银包铜丝或者其他合金丝。
(b)、如图7所示,将多条沾附有掺铝银浆24的金属丝26等间距平行贴附在N型晶体硅基体10的正表面并烘干,金属丝26之间的间距为1-3mm;
(c)、将步骤(b)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置于烧结炉中烧结,烧结的峰值温度不高于900℃。至此,完成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2
参见图1至图5、图8、图9及图13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7)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8)、完成N型晶体硅基体10正表面的金属化,其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如图8所示,使用可以与p+掺杂区域12形成欧姆接触的掺铝银浆在N型晶体硅基体10的正表面印刷分段副栅27。分段副栅27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电池片的边长,本实施例为154mm,优选分段副栅互相平行。分段副栅27可以由非连续的线条组成,每段线条长30-300微米,宽30-300微米。本实施例中,分段副栅27由非连续的圆点组成,圆点直径为30-300微米。本实施例中分段副栅27的图案形状可以为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5)、非连续的线条(如图14)或者错位排列的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6)。
(b)、如图9所示,在分段副栅27上一一对应地铺设金属丝26形成连续的副栅线。金属丝26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其直径为40-80um;金属丝26的截面形状亦可以方形或三角形。金属丝26可以是铜丝、银包铜丝或者其他合金丝,长度为154mm,直径为40-80微米。铺设时务必使金属丝26接触分段副栅27上的掺铝银浆层。
(c)、将步骤(b)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置于烧结炉中烧结,烧结的温度不高于900℃。至此,完成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3
参见图1至图5、图10至图12及图13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7)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8)、完成N型晶体硅基体10正表面的金属化,其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如图10所示,使用可以与p+掺杂区域12形成欧姆接触的掺铝银浆在N型晶体硅基体10的正表面印刷分段副栅27并进行烧结。分段副栅27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电池片的边长,本实施例为154mm,优选分段副栅互相平行。分段副栅27可以由非连续的线条组成,每段线条长30-300微米,宽30-300微米。分段副栅27还也可以由非连续的圆点组成,圆点直径30-300微米。烧结的温度不高于900℃。本实施例中分段副栅27的图案形状可以为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5)、非连续的线条(如图14)或者错位排列的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6)。
(b)、如图11所示,将步骤(a)处理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置于印刷机,印刷热敏导电层29,热敏导电层29优选锡膏导电层。热敏导电层29的过墨图案可以为非连续的线条,每段线条长40-300微米,宽40-300微米。热敏导电层29的过墨图案还也可以为非连续的圆点,圆点直径40-300微米。印刷时务必使过墨后的热敏导电层29位于分段副栅27上。
(c)、如图12所示,在热敏导电层29上一一对应地铺设金属丝26形成连续的副栅线。金属丝26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其直径为40-80um;金属丝26的截面形状亦可以方形或三角形。金属丝26可以是铜丝、银包铜丝或者其他合金丝,长度为154mm,直径为40-80微米。铺设时务必使金属丝26接触热敏导电层29。
(d)、对步骤(c)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10进行加热,使得金属丝26、热敏导电层29和分段副栅27三者形成欧姆接触。加热方式采用红外加热,回流峰值温度为183-250度。至此,完成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发明通过在背表面磷离子注入过程中设置掩膜夹具,使得磷离子按照掩膜夹具图案形成选择性的注入,从而在N型晶体硅的背面形成局部n+重掺杂,后续金属化时,副栅金属浆料仅接触局部n+掺杂区域。由于副栅仅和局部n+掺杂区域接触,所以接触电阻低、填充因子高;同时,不和副栅接触的区域为非掺杂区域,所以俄歇复合低、开路电压高。而采用现有技术,如果背面的n+掺杂区域为重掺杂,虽然接触电阻低但是开路电压也低;如果背面的n+掺杂区域为轻掺杂,虽然开路电压高但是接触电阻高填充因子差。由此可见,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n型太阳能电池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矛盾,故而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2、正表面p+掺杂区域的金属化舍弃常规的印刷掺铝银浆制作主栅和副栅的方法,通过设置金属丝来形成副栅,在保证金属丝副栅线电阻不增加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电池的银浆消耗,从而降低电池片的制作成本。
参见图5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包括N型晶体硅基体10,N型晶体硅基体10的正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p+掺杂区域和正表面钝化减反膜14;N型晶体硅基体10的背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局部n+掺杂区域16和背表面钝化膜18;N型晶体硅基体10还包括设置在背表面的背面电极,背面电极包括银背面主栅22和银背面副栅28,银背面副栅28与局部n+掺杂区域16连接,正面电极包括与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金属丝26。上述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正表面p+掺杂区域12的金属化舍弃常规的印刷掺铝银浆制作主栅和副栅的方法,通过设置金属丝26来形成副栅,在保证金属丝26副栅线电阻不增加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电池的银浆消耗,从而降低电池片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中,金属丝26与p+掺杂区域的连接方式为金属丝26通过银铝合金材料与p+掺杂区域电连接;或者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27,金属丝26通过分段副栅27与p+掺杂区域电连接;或者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27和设置在分段副栅27上的热敏导电层29,分段副栅27与p+掺杂区域电连接;金属丝26与热敏导电层29电连接。分段副栅27是银铝合金分段副栅;热敏导电层29是锡膏导电层,金属丝26是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26。分段副栅27可以由非连续的线条组成,每段线条长30-300微米,宽30-300微米。分段副栅27由非连续的圆点组成,圆点直径为30-300微米。本实施例中分段副栅27的图案形状可以为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5)、非连续的线条(如图14)或者错位排列的非连续的圆点(如图16)。
钝化减反膜14是SiO2、SiNx或Al2O3介质膜中一种或多种,钝化膜18是SiO2和SiNx介质膜组成的复合介质膜;钝化减反膜14的厚度为70~110nm;钝化膜18的厚度为不低于20nm。银背面主栅22和银背面副栅28构成H型栅线,其中银背面主栅22宽0.5-3mm,等间距设置3-6根,银背面副栅28宽20-100um。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连接的前层材料、封装材料、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封装材料、背层材料,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是上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本实施例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且本发明提供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的改进仅涉及上述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不对其他部分进行改动。故本说明书仅对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述,对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的其他部件及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描述的内容基础上,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串联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是上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本实施例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且本发明提供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的改进仅涉及上述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不对其他部分进行改动。故本说明书仅对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述,对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的其他部件及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描述的内容基础上,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掺杂处理,形成p+掺杂区域;
(2)、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设置掩膜夹具,所述掩膜夹具具有背面副栅图案形状的开口,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注入磷并进行退火处理,形成局部n+掺杂区域;
(3)、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制备钝化减反膜并在背表面制备钝化膜,然后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使用金属浆料印刷背面电极,背面电极的背面副栅与局部n+掺杂区域连接;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金属丝制备与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正面电极,烧结后完成局部背场N型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将沾附有掺铝银浆的金属丝贴附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经烘干、烧结后,金属丝与p+掺杂区域形成欧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掺铝银浆印刷分段副栅;然后在分段副栅上铺设金属丝,烧结后的分段副栅、金属丝和p+掺杂区域三者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正面电极的方法是:在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使用掺铝银浆印刷分段副栅,然后进行烧结处理;在烧结后的N型晶体硅基体的分段副栅上印刷热敏导电层;然后在热敏导电层上铺设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将铺设好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的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加热,使得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热敏导电层、p+掺杂区域和分段副栅四者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导电层是锡膏导电层,所述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为锡包铜丝、银包铜丝、锡包铝丝或锡包钢丝中的任一种;所述锡膏含有锡、锡铅合金、锡铋合金或锡铅银合金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加热的方式是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加热的回流峰值温度为183-25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掺杂处理的步骤为:选择N型晶体硅基体,并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前表面作制绒处理;N型晶体硅基体的电阻率为0.5~15Ω·cm,然后将N型晶体硅基体放入工业用扩散炉中对制绒面进行硼扩散形成正表面的p+掺杂区域,硼源采用三溴化硼,扩散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60-180分钟,硼扩散后的方阻值为40-100Ω/sqr。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掩膜夹具的材质为石墨;退火处理的峰值温度为700~950℃,退火时间为30~200min,环境气源为N2和O2,退火后的局部n+掺杂区域的方阻值为10-40Ω/sqr。
9.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包括N型晶体硅基体,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p+掺杂区域和正表面钝化减反膜;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包括依次从内到外的局部n+掺杂区域和背表面钝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背表面的背面电极,所述背面电极包括银背面主栅和银背面副栅,所述银背面副栅与所述局部n+掺杂区域连接,所述正面电极包括与所述p+掺杂区域欧姆接触的金属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通过银铝合金材料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所述金属丝通过分段副栅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包括分段副栅和设置在分段副栅上的热敏导电层,所述分段副栅与所述p+掺杂区域电连接;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热敏导电层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副栅是银铝合金分段副栅;所述热敏导电层是锡膏导电层,所述金属丝是镀有热敏导电材料的金属丝。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减反膜是SiO2、SiNx或Al2O3介质膜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钝化膜是SiO2和SiNx介质膜组成的复合介质膜;所述钝化减反膜的厚度为70~110nm;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不低于20nm。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背面主栅和所述银背面副栅构成H型栅线,其中银背面主栅宽0.5-3mm,等间距设置3-6根,银背面副栅宽20-100um。
16.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前层材料、封装材料、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封装材料、背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是权利要求9-15任一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
17.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串联的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是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组件。
CN201610261324.XA 2016-04-26 2016-04-26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Pending CN105845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1324.XA CN105845776A (zh) 2016-04-26 2016-04-26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1324.XA CN105845776A (zh) 2016-04-26 2016-04-26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5776A true CN105845776A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9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1324.XA Pending CN105845776A (zh) 2016-04-26 2016-04-26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57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8280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N型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0265494A (zh) * 2019-07-12 2019-09-20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场TOPCon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278A (zh) * 2008-06-11 2011-08-10 因特瓦克公司 使用注入和退火方法的太阳能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的形成
CN102214729A (zh) * 2010-04-09 2011-10-12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44195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83477A (zh) * 2011-03-18 2012-09-19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83225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场的制备工艺
CN103280489A (zh) * 2013-05-17 2013-09-04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选择性发射极的方法
CN104465811A (zh) * 2014-11-13 2015-03-25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表面场n型太阳能电池
US20150187965A1 (en) * 2012-06-25 2015-07-02 Merck Patent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cells having a local back surface field (lbs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278A (zh) * 2008-06-11 2011-08-10 因特瓦克公司 使用注入和退火方法的太阳能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的形成
CN102214729A (zh) * 2010-04-09 2011-10-12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44195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83477A (zh) * 2011-03-18 2012-09-19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187965A1 (en) * 2012-06-25 2015-07-02 Merck Patent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cells having a local back surface field (lbsf)
CN102983225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场的制备工艺
CN103280489A (zh) * 2013-05-17 2013-09-04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选择性发射极的方法
CN104465811A (zh) * 2014-11-13 2015-03-25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表面场n型太阳能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8280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N型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0265494A (zh) * 2019-07-12 2019-09-20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背场TOPCon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1936B (zh) 清洗由太阳能蚀刻浆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表面开口的方法
CN105826428A (zh) 一种钝化接触n型晶体硅电池及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EP2650923B1 (en) Solar cell,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solar cell
CN107968127A (zh) 一种钝化接触n型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组件和系统
CN105895738A (zh) 一种钝化接触n型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CN106653881B (zh)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WO2008089657A1 (fr) Cellule solaire et procédé de réduction de la résistance série de cellules solaires
CN105826409B (zh) 一种局部背场n型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0504332A (zh) 一种perc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双面选择性发射极perc电池
Yadav et al. c-Si solar cells formed from spin-on phosphoric acid and boric acid
CN104617164A (zh) 纳米硅硼浆及其应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5826408B (zh) 局部背表面场n型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CN208422924U (zh) 一种钝化接触n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CN105845776A (zh) 局部背场n型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和组件、系统
CN105702807B (zh)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742410A (zh) 背结n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CN106981544A (zh) 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和电池及其组件、系统
Chen et al. Single‐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with Selective Emitter Formed by Screen Printing and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A Feasibility Study
CN103094414A (zh) 背钝化太阳能电池背电场的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背电场的背钝化太阳能电池
KR101223028B1 (ko) 태양전지의 전면전극 형성방법, 태양전지의 제조방법 및태양전지
CN102593244A (zh)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06451721U (zh)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和组件、系统
CN206179885U (zh)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和系统
CN205564790U (zh) 一种钝化接触n型晶体硅电池及其组件和系统
CN108665994A (zh) 银电极浆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