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4974A -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4974A
CN105844974A CN201610381517.9A CN201610381517A CN105844974A CN 105844974 A CN105844974 A CN 105844974A CN 201610381517 A CN201610381517 A CN 201610381517A CN 105844974 A CN105844974 A CN 105844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clouds
terminal end
experiment
physics labora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15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昌
杨锦
王超
黄屹
韦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6103815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4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4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4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包括智能终端设备端、云端服务器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端内安装有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设多个实验模块,各个实验模块独立设置为一个资源包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内的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端上,云端服务器端对智能终端设备端上传的实验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和存储,得出成绩分析报告,反馈给智能终端设备端;本发明以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结合云端服务器,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掌上化、成绩统计智能化、受众面最大化和教育效益性价比最优化,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创了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学习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背景技术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和由严格推导、计算组成的理论环节一样,实验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有助于学习者对抽象物理规律的理解。然而,长期以来物理实验的开展受到器材、场地、规模和师资等诸多条件限制,大多数物理实验均得不到一对一的资源配比,往往是分小组进行物理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无法从小组实验结果中来分析个体掌握情况的差异,无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系统、规律的分析了解。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使用者的信息共享,数字化教学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掌上化、成绩统计智能化、受众面最大化和教育效益性价比最优化,突破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包括智能终端设备端、云端服务器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端内安装有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设驻波实验模块、李萨如图形实验模块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模块,各个实验模块独立设置为一个资源包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内的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端上,云端服务器端对智能终端设备端上传的实验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和存储,得出成绩分析报告,反馈给智能终端设备端;所述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各实验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2)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提醒用户在正确的位置摆放实验仪器,并判定仪器摆放位置正确与否,未摆放正确则继续提醒摆放实验仪器;
1.3)判定仪器摆放正确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进行干涉动态演示,并显示在智能终端设备端;
1.4)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进行干涉参数的设定;
1.5)智能终端设备端输出干涉图案;
2)驻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2.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驻波实验;
2.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右行波;
2.3)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左行波;
2.4)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左、右行波图像,并判定图像能否形成驻波,未形成驻波时返回步骤2.1)重新依次进行右行波、左行波设定;
2.5)用户设定的左、右行波形成驻波图像后,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驻波图像;
2.6)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对形成的驻波图像进行测试;
2.7)智能终端设备端将测试结果反馈至云端服务器;
2.8)用户选择是否上传成绩;
2.9)智能终端设备端将用户成绩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3)李萨如图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3.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
3.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实验参数;
3.3)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李萨如图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端包括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云端服务器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作为云技术架构实现存储功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采用Html5 Hybrid APP应用开发方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1中用户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后、步骤2.1中用户选择驻波实验后、步骤3.1用户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从云端服务器下载杨氏双缝干涉原理、驻波原理、李萨如图像原理,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以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结合云端服务器,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掌上化、成绩统计智能化、受众面最大化和教育效益性价比最优化,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创了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具备特有的跨操作平台优势和云端大数据分析功能;本发明突破传统实验室限制,在任意智能终端上实验,实现实验教学掌上化,采用Html5 Hybrid APP应用开发技术,能够在任意终端运行,从PC浏览器到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电视,无需预装任何专业软件,使用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实验不再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根据实验者预设的参数,观察最终结果,对物理规律进行验证和探索,学生无需进入实验室就可以在移动终端完成参数调试、现象观察和自测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讲到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让听课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在本发明的云端实验室平台即时同步进行实验,保证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带来了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了国内教学领域中长期困扰物理实验教学的设备、场地、规模和师资的瓶颈;本发明依托云端服务器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成绩考核智能化,云端数据库采用阿里云服务器,用阿里的云技术架构来存储、统计分析大量学生的报告成绩,稳定、高效、精准,学生的练习结果上传到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各题目正确率、平均分等结果,无需等待,无需批改,教师可以立刻从云端服务器精确地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了作业批改和分析效率;本发明预留了拓展接口,实现了功能升级模块化,采用WebApp+HybridAPP云部署方式,不同实验通过独立数据包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平台模块在云端服务器更新后,使用者只需刷新智能终端页面即可及时获得升级版本,实现了热启动、高便捷、省流量的目的;本发明的平台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根据课程需要,可以轻松搭载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功能模块,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的新型平台,只要加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就能够运用于不同的课程,如果该平台配合微课、慕课和反转课堂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学分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改革,必将引发当前教育教学的一场革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包括智能终端设备端、云端服务器端,智能终端设备端包括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内安装有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采用Html5 Hybrid APP应用开发技术,内设多个实验模块,各个实验模块独立设置为一个资源包利用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的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云端服务器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作为云技术架构实现存储功能,对智能终端设备端上传的实验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得出成绩分析报告,反馈给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所述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设驻波、李萨如图形和杨氏双缝干涉三个实验模块,使用者根据不同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模块: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模块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2)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提醒用户在正确的位置摆放实验仪器,并判定仪器摆放位置正确与否,未摆放正确则继续提醒摆放实验仪器;
1.3)判定仪器摆放正确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进行干涉动态演示,并显示在智能终端设备端;
1.4)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进行干涉参数的设定;
1.5)智能终端设备端输出干涉图案。
2)驻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2.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驻波实验;
2.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右行波;
2.3)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左行波;
2.4)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左、右行波图像,并判定图像能否形成驻波,未形成驻波时返回步骤2.1重新依次进行右行波、左行波设定;
2.5)用户设定的左、右行波形成驻波图像后,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驻波图像;
2.6)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对形成的驻波图像进行测试;
2.7)智能终端设备端将测试结果反馈至云端服务器;
2.8)用户选择是否上传成绩;
2.9)智能终端设备端将用户成绩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3)李萨如图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3.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
3.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实验参数;
3.3)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李萨如图像。
所述步骤1.1中用户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后、步骤2.1中用户选择驻波实验后、步骤3.1用户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从云端服务器下载杨氏双缝干涉原理、驻波原理、李萨如图像原理,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设备端、云端服务器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端内安装有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设驻波实验模块、李萨如图形实验模块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模块,各个实验模块独立设置为一个资源包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内的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端上,云端服务器端对智能终端设备端上传的实验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和存储,得出成绩分析报告,反馈给智能终端设备端;所述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内各实验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2)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提醒用户在正确的位置摆放实验仪器,并判定仪器摆放位置正确与否,未摆放正确则继续提醒摆放实验仪器;
1.3)判定仪器摆放正确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进行干涉动态演示,并显示在智能终端设备端;
1.4)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进行干涉参数的设定;
1.5)智能终端设备端输出干涉图案;
2)驻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2.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驻波实验;
2.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右行波;
2.3)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左行波;
2.4)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左、右行波图像,并判定图像能否形成驻波,未形成驻波时返回步骤2.1)重新依次进行右行波、左行波设定;
2.5)用户设定的左、右行波形成驻波图像后,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驻波图像;
2.6)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对形成的驻波图像进行测试;
2.7)智能终端设备端将测试结果反馈至云端服务器;
2.8)用户选择是否上传成绩;
2.9)智能终端设备端将用户成绩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3)李萨如图形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3.1)用户从智能终端设备端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
3.2)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端设定实验参数;
3.3)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生成李萨如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端包括移动互联网PC平台或智能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作为云技术架构实现存储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采用Html5Hybrid APP应用开发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用户选择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后、步骤2.1中用户选择驻波实验后、步骤3.1用户选择李萨如图形实验后,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模块从云端服务器下载杨氏双缝干涉原理、驻波原理、李萨如图像原理,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端显示。
CN201610381517.9A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Pending CN105844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1517.9A CN105844974A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1517.9A CN105844974A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4974A true CN105844974A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9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1517.9A Pending CN105844974A (zh) 2016-06-01 2016-06-01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497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193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阜阳师范学院 新型牛顿环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8389433A (zh) * 2018-03-06 2018-08-10 广州指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系统和方法
CN110544399A (zh) * 2019-08-30 2019-12-06 高勇 图形化远程教学系统以及图形化远程教学方法
CN112419851A (zh) * 2020-12-29 2021-02-26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实验室模电实验教学系统
CN113593383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杭州越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3446Y (zh) * 2007-12-17 2008-12-1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网络虚拟物理实验的互动装置
CN102063818A (zh) * 2010-08-12 2011-05-18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服务于高校计算机与软件教学的实验云平台系统
CN202167154U (zh) * 2010-12-28 2012-03-1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物联网的开放式物流运输监控实训教学平台
US20140040454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Cerner Innovation, Inc. Cloud rules and alerting framework
CN104732826A (zh) * 2015-03-27 2015-06-24 宋晓宇 一种增强现实互动教材教学资源云平台
CN105335919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
CN10540532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的便携式多传感器多功能的物理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3446Y (zh) * 2007-12-17 2008-12-1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网络虚拟物理实验的互动装置
CN102063818A (zh) * 2010-08-12 2011-05-18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服务于高校计算机与软件教学的实验云平台系统
CN202167154U (zh) * 2010-12-28 2012-03-1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物联网的开放式物流运输监控实训教学平台
US20140040454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Cerner Innovation, Inc. Cloud rules and alerting framework
CN104732826A (zh) * 2015-03-27 2015-06-24 宋晓宇 一种增强现实互动教材教学资源云平台
CN105335919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
CN10540532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的便携式多传感器多功能的物理实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海雁 等: "驻波实验的计算机模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继芳: "基于LabVIEW的李萨如图形仪设计", 《实验技术与管理》 *
陈琳 等: "杨氏双缝干涉仿真模型设计", 《计算机仿真》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193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阜阳师范学院 新型牛顿环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8389433A (zh) * 2018-03-06 2018-08-10 广州指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系统和方法
CN110544399A (zh) * 2019-08-30 2019-12-06 高勇 图形化远程教学系统以及图形化远程教学方法
CN112419851A (zh) * 2020-12-29 2021-02-26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实验室模电实验教学系统
CN113593383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杭州越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 et al. Integra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to STEM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ase study of a modern technology infused courseware for embedded system course
CN105844974A (zh) 一种云端物理实验室学习平台
Seiter et al. Modeling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s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of primary grade students
CN10665261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类课程移动学习平台
CN103577507A (zh) 具有实时侦测和自适应进化机制的智能题库系统及方法
CN10629744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学习系统
CN103258449A (zh) 测试系统网络化教学平台
Andria et al. Remote didactic laboratory “g. savastano,” the italian experience for e-learning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ies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rchite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in client technology
Hussein et al. Remote versus in-hand hardware laboratory in digital circuits courses
CN106297444A (zh) 一种移动学习系统
CN102467835A (zh) 学习终端检选数字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CN110517558A (zh) 一种钢琴弹奏指法评判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128178A (zh) 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系统
Arqoub et al. Extending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learning analytics
Handayani et al. Development of e-collab classroom for cnn practi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as negeri malang
Iswan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Smart Learning Based on Expert Systems in Cryptography Courses
Bochicchio et al. Fostering online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s in universities and high schools: The EDOC project
CN108304474A (zh) 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高安全性的互联网教学系统
Peretto et al. Distance learning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s by means of measurement set-up models
Kastelan et al. Challenges in embedd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Girwidz et al. Experiments in Physics Teaching
Satria et al. ENERGIA: learning media programming project as a problem solving task for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raining with scratch
Xiaoluo et al. CDIO-Based Embedded systems training mode in graduate teaching
Weinthal Remote Labs: A Method to Implement a Portable Logic Design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and to Provide Access to Modern Test Equipment
Jadán-Guerrero et al.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Reinforce the Learning of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