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0535B -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0535B
CN105830535B CN201480055722.5A CN201480055722A CN105830535B CN 105830535 B CN105830535 B CN 105830535B CN 201480055722 A CN201480055722 A CN 201480055722A CN 105830535 B CN105830535 B CN 105830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lamp
lighting device
modulation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57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0535A (zh
Inventor
弗拉维奥·吉拉尔迪
毛里齐奥·马丁纳
马西莫·鲁奥罗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DELIS Srl
Politecnico di Torino
Original Assignee
NEODELIS Srl
Politecnico di Torin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64008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83053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DELIS Srl, Politecnico di Torino filed Critical NEODELIS Srl
Publication of CN105830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0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5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05Optical Code Multiplex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05B45/1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using optical feedb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智能照明设备(1),所述设备(1)包括适于进行照射并且适于传输和接收光学控制信号的光学装置(3、12)。

Description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众所周知,由于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可使其自身适应环境条件,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允许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其它光源生成的可用光(例如,通过窗户进入的阳光),根据系统中编程的要求(白天与夜晚之间的差别)并根据该环境中存在的人的数量而自动地进行自身调节。
更详细地,已知这样的系统: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特定标准管理由安装在一个或多个房间内的一系列光源产生的光。这种设备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基于从连接至设备的许多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使其自身的发光强度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这种系统可存储能量损耗数据以及关于从附近经过的人的数据。总的来说,与缺乏集中控制系统的传统系统相比,所有这些措施节省的能量在30%至50%的范围内。
然而,如此构思的系统需要安装连接至光源的控制单元,因此需要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修改。
此外,还存在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光源的系统。无论如何,需要修改电力系统以提供具有无线接收器的单控制开关或单光点。
此外,还需要安装额外的传感器来检测环境光、存在的人员以及对系统进行控制可能需要的任何其它相关参数。
最后,技术人员必须对所有控制单元进行编程以使其适应待控制光源所处的环境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仅需利用本发明的照明设备来更换灯泡而无需对现有照明系统进行任何修改便允许控制住宅、商业或工业环境中的照明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设备彼此通信以协调环境内的单一亮度变化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将所述通信限制在每个环境内并抵抗外部干扰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设备本身检测的环境参数调整发光量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实现,该权利要求旨在构成本说明书的整体部分。
简言之,描述了一种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所述设备包括配置成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通信装置,从而确保智能照明设备将根据所述照明设备交换的控制信号适当地起作用,即确保亮度水平正确。例如,控制信号可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智能照明设备的发光强度的变化。
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构成本说明书的整体部分。
通过特别参考附图,根据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的详细描述,以上目的将变成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进一步的示例性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实例。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设备1的示例性框图。
照明设备1为例如家庭使用的室内灯、家庭使用的室外灯、工业建筑(仓库、大型商业设施等)用灯、路灯等。
设备1包括适于进行照射并传输(transmit,发送)和接收光学控制信号的光学装置3、12。所述光学装置3、12包括照明装置3和光学通信装置12,以下将详细对其进行描述。
设备1进一步包括高功率电路5,电路5从电源(例如,电网或电池)开始生成驱动照明装置3(优选为LED(发光二极管)灯)所需的电压。更详细地,这种电压取决于LED灯的数量,取决于它们是否电隔离,并取决于照明设备1的总功率。
设备1进一步包括低功率电源模块(low-power supply module)7,电源模块7从电源开始生成驱动包含于设备1内的所有数字模块和模拟模块所需的电压。
在优选配置中,高功率电路5和低功率电源模块7均由连接至设备1的电线供电。由于高功率电路5需要更多电能,因此需要两个不同的电路,电能的量取决于照明装置3的功率,尤其是LED灯的功率。
设备1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接口19,其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设备1中包括的或设备1外部的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电信号被发送至由微控制器实现的控制模块17,控制模块然后将第一电信号用作智能照明算法的输入,即决定如何以及何时调整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算法。传感器可以是用于检测进入环境的人的接近传感器、用于评估环境中的光级的亮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设备1进一步包括配置成向一个或多个照明设备(尤其是与设备1的类型相同的照明设备)传输或从一个或多个照明设备接收光学控制信号的光学通信装置12。相同类型的设备1之间的光通信允许在存在于同一环境的设备1之间形成专用通信信道,并避免光信号将传播至所述环境的外部。例如,让我们想象一下设备1位于棚屋(其为由墙壁和屋顶界定的环境)内且允许设备1之间进行通信的光信号将不会传播至外部的情况。
参考图2,光学通信装置12优选地包括连接至光发送器9的传输接口11和连接至光接收器13的接收接口15。
传输接口11从控制模块17接收经适当编码且代表控制信号的第二数字电信号16,并与光发送器9一起将第二数字电信号变换成光学控制信号以进行传输。然后,光发送器9将所述光学控制信号传输至位于同一环境内的所有照明设备。
光学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设备1的亮度并配置设备1的工作状态的数据,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接收接口15适于通过光接收器13接收光学控制信号,并且它们均将光学控制信号转换成包括与控制信息相关的数据(位)流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第三数字电信号18被发送至控制模块17以进行解码并用于控制设备1的亮度水平,即用于协调所述设备与其它照明设备1的操作。
必须指出,控制模块17管理并控制高功率电路5、光学通信装置12和传感器接口19。该控制模块对所有输入(从传感器接口19和从光接收器13接收的输入)进行数字处理,并且该控制模块基于光学控制信号内包含的数据,来调制照明装置3的亮度并且处理关于其自身状态的信息至其它照明设备1的传输。
设备1还具有可以通过照明装置3传输光学控制信号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17将经适当编码的第二数字电信号16发送至以kHz量级的频率或总之以使得人眼无法察觉其发光变化的频率接受调制的照明装置3。
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设备1中包括的上述元件进行详细描述。
就所涉及的高功率电路5而言,它为适于将具有其所连接的电网的特定值特征的交流(AC)或直流(DC)电压转换成特别用于为照明装置3(尤其是LED二极管)提供恒定电流的低直流电压的电路。在这种配置中,高功率电路5包括第一开关转换器。在设备1由电池提供电力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相同的转换器。
在任何情况下,高功率电路5允许通过来自控制模块17的命令对生成的电流进行调制。
光学通信装置12、传感器接口19和控制模块17由低功率电源模块7提供电力,低功率电源模块输出低压电源(例如,3伏或5伏)和极低的电流,例如达几十毫安。两种配置使得低功率电源模块7可以:
-通过合适的连接直接从高功率电路5分流电源电压;
-通过DC-DC转换器分流电源电压,DC-DC转换器的输入连接至高功率电路5的直流输出,直流输出已用于驱动LED。
两种配置均提供了无需连接至提供给设备1的干线电压(mains voltage,供电电压)的第二转换器的优点。
就第一种配置而言,其实际上更经济,但由于即便当照明装置3关断时控制模块17仍需要被供电,因此第一种配置引起了若干实施问题。在后者的情况下,低压电源模块7的输出电压将因此低于设备1正常操作期间的输出电压。由此得出,生成的电压将必须高于必需电压,且低功率电源模块7将必须增加后调节器。然而,这将降低设备1的总效率。相反,第二种配置基本上由“降压(step-down)”转换器(尤其是DC/DC转换器)组成,转换器的输入接收照明装置3的驱动电压,并通过其输出向控制模块17供电。该第二种配置与第一种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低功率电源模块7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值非常高,例如在10至20的范围内。然而,这降低了输出电压生成效率,此外其解决方案还需要利用更多部件。
控制模块17优选为具有32位架构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17执行算法以对第二数字电控制信号16和第三数字电控制信号18进行编码/解码和数字滤波。控制模块17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从传感器读取数据的多信道A/D(“模拟-数字”)转换器,和至少一个用于传输光学控制信号和照明装置3的亮度控制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此外,微控制器的时钟频率为例如48MHz,从而确保设备1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
如上所述,光学通信装置12为光学类型,因此光信号优选通过OOK(“开-关键控(On-Off Keying)”)类型的第一调制进行传输。可在所述基本第一调制上叠加第二调制(即,优选为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类型的纠错编码),以使通信免受其它光源造成的干扰。
光发送器9优选为发出的光处于LED二极管制造商预定的光波段内的LED二极管。光发送器9的LED二极管由控制模块17根据编码算法驱动。
设备1还具有其可通过照明装置3选择性地传输光学控制信号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17将经适当编码的第二数字电信号16发送至以kHz量级的频率或总之以使得人眼无法察觉发光变化的频率接受调制的照明装置3。
光接收器13优选包括第一光电二极管,而位于光接收器13下游的接收接口15包括第一互阻抗放大器和窄带带通滤波器。接收接口15还配备有积分器电路,积分器电路的功能是使其保持线性状态,而无论环境光的水平如何。事实上,必须指出,由于光接收器13和接收接口15是设备1(由于存在照明装置3,其实际上为光源)的整体部件,因此接收的光信号的强度可变化几个数量级,然而必需确保光通信的操作。然后,在窄带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处被滤波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被发送至控制模块17,控制模块将对其进行数字化和解码。
设备1优选包括以下传感器:
-至少一个环境亮度传感器,包括第二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之后是第二互阻抗放大器,环境亮度传感器提供了来自设备1周围的空间体积的亮度的指示;
-至少一个近距离传感器,即PIR(“被动红外”)传感器,其后是检测人/物体的存在/运动的电子调节电路。
由于近距离传感器主要检测人/物体的运动,因此该近距离传感器是可选择的。事实上,如果人停留在与设备1相同的环境中,而未移动太多或根本未移动(例如,坐着读书的人),则将不会检测到他/她的存在,或仅有时将会检测到。
此外,传感器接口19的输入处接收通过监控干线电压获得的干线信号。控制模块17要求连续读取电源电压(如果设备1由电网供电)以便能够适当地调节照明装置3的亮度。此外,干线信号普遍存在于环境内(多个光源)允许产生通用时钟参考,该通用时钟参考由所述环境中存在的所有设备1共享。
参考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20的实例,该系统包括多个通过相应的光学通信装置12或照明装置3彼此通信的设备1。相同类型的设备1之间的通信利用以下将描述的协议。
通信协议的定义必须将系统20的特定功能要求以及传输介质的典型特性考虑在内。更详细地,其为:
-通信信道上存在大功率干扰信号(通过空气)。环境内可能存在其它光源,不论是具有广谱发射的光源(例如,紧凑型荧光灯)还是其它传统类型的LED光源。此外,白炽灯促进产生从直接频率扩展至一百赫兹的背景噪声,其中调制峰在50Hz;
-必须将通信信道限制在物理上界定的区域内(例如,房间、通道等)。该限制通过使用光通信而自动实现;
-多个利用相似技术但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智能光源可能共存。缺乏现行标准时,系统20必须确保相同类型的设备1之间的最小通信功能;
-系统20的自组织能力。必须可以增加或移除单个设备1而无需使用者进行任何重新配置。
上述要求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和系统20实现,尤其是借助以下特征:
-对光学控制信号使用第一基本调制提供了强抗干扰信号的光学信号。此外,如上所述,非常适合将已用于照明功能的照明装置3用作光学控制信号的发送器;
-通过第一互阻抗放大器和积分器电路抑制低频背景照明。此外,第一互阻抗放大器输出的(电流和/或电压)值是对环境照明的间接测量,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替代否则将必要的光传感器;
-通过恒频脉冲序列的存在或缺失表示光学控制信号的“1”和“0”符号。该符号编码将宽带第二数字电控制信号16(二进制位的伪随机序列)变换成以脉冲序列的载波频率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控制信号;
-通过窄带带通滤波器抑制高频干扰信号。这优选包括在接收接口15中,并且也可部分地通过使用在控制模块17中实现的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实现。除了用作抗混叠滤波器之外,窄带带通滤波器还阻止输入控制模块17的A/D转换器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饱和。此外,IIR滤波器进一步使任何带外干扰信号衰减;
-通过例如CDMA(“码分多址”类型的)码分技术来抑制带内干扰信号。相同类型的设备1之间的光通信还可通过使用CDMA技术(也称作“扩展频谱”)获得,其中系统20的每一个设备1通过其自己的单义代码(即,被称为“扩展”/“解扩”序列的位序列)在系统20内标识其自身。该组扩展序列必须具有合适的统计特性;具体而言,每一个序列必须具有带有明显峰值的自相关,且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必须大约为零。如此,每一个设备1将通过使用其自己的扩展序列传输其自己的光学控制信号。因此,系统20中包括的每个设备1的所有光学信号的总和将给出总的无线光信号(通信信道中)。然而,由于扩展序列的统计特性,接收时有可能辨别来自每一个照明设备1的光信号中包含的信息。该操作通过计算总的光信号与所期望的设备1的扩展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而实现。所期望的设备1产生的信号将确定相关性的峰值,而其它信号将表现为噪音。由于系统20为光学系统,且因而基于二进制调制,因此必须使用真正的单极代码(0,1),单极代码与无线通信标准通常采用的双极代码(-1,1)不同。因此,使用码分技术在相同传输介质上提供了多个同时虚拟信道,然后该信道可用于两种不同模式。
在较简单的模式中,所有必须彼此通信的相同类型的设备1在相同的虚拟信道上传输和接收信息,例如通过时分技术(也称为TDM(“时分复用”))均等地划分可用频带,其中充当“主”节点的设备1将固定时隙分配给每一个设备1。替代地,每一个设备1通过利用不同的虚拟信道与系统20的主节点(master node)通信,因此独立于其它设备。仅主节点可同时在所有虚拟信道上通信。
接收时,光学控制信号饱和,被进行过采样和解码,且随后必须与“解扩”序列的本地拷贝同步。这些操作由控制模块17执行,且通过计算接收的光学控制信号与可通过将序列“移位”一个位置获得的所有可能版本的“解扩”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获得同步。如上所述,“扩展”/“解扩”序列的统计特性确保当光学控制信号与本地“解扩”序列对准时该相关性将具有最大值。
现在假设在接收的二进制位的序列中P为光学控制信号的提供最高相关性的位置。从位置P开始,可执行“解扩”操作以获得光学控制信号的数据。
如上所述,接收接口15适于通过光接收器13接收光学控制信号,并将光学控制信号转换成包括与控制信息相关的数据(位)流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第三数字电信号18被发送至控制模块17以进行解码。解码或“解扩”操作将第三数字电信号18乘以本地“解扩”序列并累积结果。然而,并没有关于“解扩”操作之后获得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的位序列中的数据的对准信息。该问题通过在传输步骤期间给光学控制信号的数据增加头部得以解决。事实上,在“解扩”操作之后,控制模块17将搜索因此获得的第三数字电信号18的位序列中的头部。当控制模块17发现序列中的头部时,解码位将对准。如此,将获得光信号(即,第三数字电信号18)中包括的控制数据。替代地,可以利用外部同步信号,例如设备1所连接的干线电源的频率(例如,50Hz)。在这种情况下,干线电源频率表示所有照明设备1共有的时钟参考。
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通过以一定频率(例如,一些kHz量级的频率)调制照明装置3来传输光学控制信号,并通过利用单义代码与每一个光信号关联的码分技术对所述光信号进行编码。如此,由于使用了照明装置3及其光功率,设备1可增大其传输范围;其次,增加至光学控制信号的码分多址(CDMA)的二进制调制使得光通信能强抗噪音,并且在接收时防止相同通信信道上存在的多个光学信号之间发生任何相互干涉。
最后,系统20的设备1与网络的彼此通信的节点相似。这通过结构上完全相同的节点的定义得出,其中广播类型的通信信道用于形成网络结构,而功能性通信信道用于交换系统20的正常操作所必需的信息。节点(即,设备1)可呈现三种作为整体限定配置过程的状态:
1.学习:当节点(设备1)接通时,其在服务信道上保持收听以检测预先存在的网络(系统20)的存在与否。在肯定的情况下,节点切换至配置状态(见下一步骤)并与网络协商操作模式和参数。替代地,该节点可充当“主”节点。为了不使设备1附近的使用者感到迷惑,设备1的照明装置3在功率为100%时启动。
2.配置:节点在服务信道上交换服务信息的同时限定了其自身在网络层级结构中的作用(例如,为“主”节点或“从属”节点)并限定了用于传输光学控制信号的信道。“主”节点由设备1的网络基于设备之间交换的服务信息自动选择。随后,节点切换至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照明装置3总是保持100%的功率,即便是利用使用者无法察觉的亮度变化来校准相邻设备1之间的相关性(信道衰减测量)时也如此。
3.正常操作:节点(设备1)为网络(系统20)的整体部分,且与其它网络节点连续进行低比特率服务信息交换,连同对可用传感器的监控,以允许将节点的操作模式限定为最佳。因此,每一个设备1发出的光量是环境光以及控制模块17中的预设操作参数的函数。
必须指出,网络(系统20)内的每一个节点(设备1)的状态会随时间变化;因此,每一个节点(设备1)每一次被供电时均必须重复该配置过程。
设备1的进一步的特征涉及防盗/防篡改功能。控制模块17由存储在其内的数字单义地标识。万一将已分配了(防盗/防篡改功能)的设备1从系统20中移除,其也可包含进一步的用于禁用照明装置3的操作的配置信息。更详细地,万一设备1被隔离或围绕它的相同类型的照明设备的数量不足,则设备1可拒绝接通或向照明装置3供电。
替代地,可通过将每一个节点存储入可经由通信信道到达的节点的列表中,并通过设置这种节点的最小可接受数量,来提供防盗/防篡改功能。如果检测的节点的数量小于最小可接受数量,则设备1在仍运行的同时将不允许接通照明装置3,即控制模块17将不会命令启动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照明设备1的光学装置3、12进行照射并传输光学控制信号的步骤。
该方法还提供了通过对所述照明装置3进行调制(例如,二进制调制)而对所述光学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对所述照明装置的调制是由被配置成以一定频率(量级为kHz的频率)对所述照明装置3的振幅进行调制的控制模块17执行。
此外,该方法提供了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第二调制,即纠错编码,尤其是LDPC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此外,该方法提供了经由控制模块17通过利用单义代码与光学控制信号对应的码分技术(尤其是CDMA或“码分多址”技术)对光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变得显而易见。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的第一优点是其确保相同环境中的相似设备之间的通信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第二优点是其允许在相同环境中的相似设备之间形成自组织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第三优点是其允许多个独立网络在相同环境中共存。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进一步的优点是其利用了设备的协调能力以提供智能照明控制,而无需使用控制单元且无需在环境内以相干方式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进一步的优点是其允许通过结合在每一个设备中的传感器对环境进行精确监控。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进一步的优点是其允许系统基于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调整自己的行为。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和方法的进一步的优点是获得了防盗功能,由于所述设备在所述系统外部无法使用,因此该防盗功能阻止了盗窃所述设备。
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新颖性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进行多种可能的改变;还应清楚,在实际实现本发明时,图示的细节可具有不同形状或以其它技术上等效的元件替代。因此可很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智能照明设备、系统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中清楚规定的本发明思想的新颖性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许多修改、改进或以等效部件和元件来替代。

Claims (22)

1.一种智能照明系统(20),所述系统(20)包括多个灯(1),所述系统(20)的每个所述灯(1)均包括:照明装置(3),适于进行照射并且适于传输灯光学控制信号;高功率电路(5),用于驱动所述照明装置(3);光学通信装置(12),适于接收总的光学控制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所述总的光学控制信号是来自所述系统中的其它灯的灯光学控制信号的总和;以及控制模块(17),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所述高功率电路(5)以调制所述灯的所述照明装置(3)的亮度,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向所述灯的所述照明装置(3)或所述光学通信装置(12)提供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包含有关于其自身状态的数据以传输至其它灯,并且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从所述光学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总的光学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7)适于辨别来自每个所述灯的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从而基于由所述光学通信装置所接收的所述总的光学控制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来调制所述灯的所述照明装置(3)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控制信号包括与所述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变化相关的命令,以确保环境内的亮度水平正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控制信号是通过对所述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调制而获得,对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强度的调制是由被配置成以一定频率对所述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振幅进行调制的所述控制模块(17)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通信装置(12)包括光发送器(9),所述光发送器适于传输所述光学控制信号,并且所述光发送器由所述控制模块(17)根据调制的类型进行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第二调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的第二调制为纠错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的第二调制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光学控制信号是由所述控制模块(17)通过利用单义代码与所述光学控制信号相关联的码分技术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码分技术是码分多址技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使用单极代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20),其中所述照明装置(3)为发光二极管。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20),其中所述多个灯(1)中的至少一个灯(1)充当由所述多个灯(1)基于所述多个灯(1)之间交换的服务信息而自动选择的主节点。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20),其中所述多个灯(1)将干线电力频率用作同步信号,以从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获得数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20),其中在所述多个灯(1)中的灯(1)未检测到所述系统(20)中同时存在与所述灯(1)的类型相同的最小数量的灯的情况下,则所述灯(1)将不向自身的照明装置(3)供电,所述最小数量是由所述灯(1)基于所述多个灯(1)之间交换的配置信息得出。
15.一种智能照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彼此通信的多个灯(1)的网络,所述网络中的每个所述灯(1)均包括:照明装置(3),适于进行照射并且适于传输灯光学控制信号;高功率电路(5),用于驱动所述照明装置(3);光学通信装置(12),适于接收总的光学控制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所述总的光学控制信号是来自所述网络中的其它灯的灯光学控制信号的总和;以及控制模块(17),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控制所述高功率电路(5)以调制所述灯的所述照明装置(3)的亮度,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向所述灯的所述照明装置(3)或所述光学通信装置(12)提供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包含有关于其自身状态的数据以传输至其它灯,并且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成从所述光学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总的光学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7)适于辨别来自每个所述灯的所述灯光学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
-基于所接收的光学控制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来调制所述照明装置(3)的亮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所述灯(1)的照明装置(3)进行照射并且传输和接收所述光学控制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对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调制而对所述光学控制信号进行调制,对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强度的调制是由被配置成以一定频率对所述照明装置(3)的发光强度的振幅进行调制的控制模块(17)执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第二调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的第二调制为纠错编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其中在所述调制上叠加的第二调制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经由所述控制模块(17)通过利用单义代码与所述光学控制信号相关联的码分技术而对所述光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码分技术是码分多址技术。
CN201480055722.5A 2013-10-10 2014-09-29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30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818A ITTO20130818A1 (it) 2013-10-10 2013-10-10 Dispositivo di illuminazione intelligente, e relativi metodo e sistema
ITTO2013A000818 2013-10-10
PCT/IB2014/064915 WO2015052613A1 (en) 2013-10-10 2014-09-29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0535A CN105830535A (zh) 2016-08-03
CN105830535B true CN105830535B (zh) 2018-04-03

Family

ID=4964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57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30535B (zh) 2013-10-10 2014-09-29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1815B2 (zh)
EP (1) EP3056065B1 (zh)
CN (1) CN105830535B (zh)
IT (1) ITTO20130818A1 (zh)
WO (1) WO2015052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8408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Sensor system.
US10892843B2 (en) 2017-03-16 2021-01-1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Broadcast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8166695A1 (en) 2017-03-16 2018-09-2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Branch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560568B (en) * 2017-03-16 2020-06-10 British Telecomm Broadcast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156736A (zh) * 2017-12-27 2018-06-12 上海泰愈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灯节能系统
CN110956399B (zh) * 2019-12-03 2023-08-15 山东兰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实时同步检测照明功率密度系统及方法
CN111431657B (zh) * 2020-03-26 2021-07-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在导航/通信一体化中提升导频信号检测性能的方法
CN112533342A (zh) * 2020-11-06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90311A (zh) * 2021-05-31 2021-10-08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灯具调节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560A (zh) * 2010-11-24 2011-04-13 四川省桑瑞光辉标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led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8967B1 (en) * 1997-08-26 2003-04-15 Color Kinetics, Inc. Universal lighting network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1026413B (zh) * 2006-02-17 201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照明光无线通信系统
JP2011512001A (ja) * 2008-01-17 2011-04-1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強度制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RU2526845C2 (ru) * 2008-05-06 2014-08-27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Световой модуль, система освещ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встраивания данных в излученный свет
US20120051452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odified coded hybrid subcarrier amplitude phase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US20120216093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oft-decision non-binary ldpc coding for ultra-long-haul optical transoceanic transmissions
US9432298B1 (en) * 2011-12-09 2016-08-30 P4tents1, LL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mproving memory systems
US20120319592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Scott Riesebosch Methods of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f an led lamp
US8874987B2 (en) * 2011-10-06 2014-10-2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ptimum signal constellation design for high-speed optical transmission
ES2659037T3 (es) * 2012-01-17 2018-03-13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Comunicaciones de luz visible usando un control remoto
CA2814578A1 (en) * 2012-04-24 2013-10-24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cgill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receivers
US8983291B1 (en) * 2012-07-30 2015-03-17 Inphi Corporation Optical PAM modulation with dual drive mach zehnder modulators and low complexity electrical signaling
US9402268B2 (en) * 2013-08-02 2016-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and scheduling schemes for wireless fronthaul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560A (zh) * 2010-11-24 2011-04-13 四川省桑瑞光辉标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led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42265A1 (en) 2016-08-18
ITTO20130818A1 (it) 2015-04-11
WO2015052613A1 (en) 2015-04-16
EP3056065A1 (en) 2016-08-17
EP3056065B1 (en) 2017-10-11
CN105830535A (zh) 2016-08-03
US9781815B2 (en)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535B (zh) 智能照明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US9655189B2 (en) LED ligh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10050705B2 (en) LED light interior room and build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58864B2 (en) LED ligh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KR20110006239A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이용한 가로등 제어 시스템
CN109479358A (zh) 从多灯照明器中发出编码光
CN108141713A (zh) 替换灯具中的启用无线通信的部件
JP7286162B2 (ja) 信号発信用のledモジュール
CN103765988B (zh) 用于在dc照明和电力网格上进行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22127A (zh) 使用反向反射器检测经过编码的光
CN106973460A (zh) 免布控制线的照明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97302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ggregate presence information using light
KR101064591B1 (ko) Led 스마터 컨트롤 모듈을 갖는 led 조명등용 객체 관제 장치
Lang et al. Integrated design of low complexity RSS based visible light indoor positioning a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mart hospitals
KR101086635B1 (ko)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등 제어장치
KR20140098394A (ko) 가로등 제어 시스템
Kocharoe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mportance and Thai preparations
CN207947932U (zh) 基于自组网的led照明网络及基于自组网的led照明灯具
KR20110086431A (ko) 데이터 출력 기능이 부가된 조명장치
WO2017191010A1 (en) Two-way communication using leds
Liu Circuit design of an AC-powered LED lamp for both illumin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