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7371A -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7371A
CN105827371A CN201510755339.7A CN201510755339A CN105827371A CN 105827371 A CN105827371 A CN 105827371A CN 201510755339 A CN201510755339 A CN 201510755339A CN 105827371 A CN105827371 A CN 105827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arrowband
resource
transmission
pucch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53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7371B (zh
Inventor
陈宪明
戴博
夏树强
鲁照华
刘锟
石靖
张雯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7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7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75Space-tim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ing
    • H04L1/0693Partial feedback, e.g. partia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根据编号之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其中,PUCCH结构包括但不限于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本发明通过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所有可用的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并且根据统一编号之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UCI,使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共享PUCCH窄带内相同的资源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PUCCH资源空洞,提高了在PUCCH窄带范围内传输UCI的效率,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引入的新的PUCCH窄带内的UCI的高效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TE)技术,尤指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Information)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或机器到机器(M2M,MachinetoMachine)的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低功耗/低成本是其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市场上部署的M2M设备主要是基于全球移动通信(GSM,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的。近年来,由于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的频谱效率更高,以及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已经确定LTE作为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方向,所以,基于LTE的M2M多种类数据业务也将更具吸引力。
用户设备(包括MTCUE)的成本主要来自两部分:基带处理部分和射频部分。减小UE上行和/或下行的传输带宽(包括基带和射频带宽)是降低MTCUE成本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设置所有MTCUE上行和/或下行传输带宽只能为1.4MHz等窄带带宽(即使系统带宽远超过1.4MHz)。除了上述降带宽的方法以外,以下方式也可以选择用于进一步降低MTCUE成本,比如:单接收天线、减少发射功率、减少最大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BlockSize)等。
由于一些MTCUE是被安装在住宅的地下室,或者被铝合金窗、或传统厚墙建筑结构所遮蔽的位置,这些MTCUE在射频接口上会经历相当严重的穿透损耗。为了确保上述MTCUE能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需要增强上述MTCUE的覆盖能力。其中,增强的信道类型包括:物理上行或下行共享信道(PUSCH/PDSCH,PhysicalUplink/DownlinkSharedChannel)以及物理上行或下行控制信道(PUCCH/PDCCH,PhysicalUplink/DownlinkControlChannel)等。其中,PDSCH覆盖增强包括系统信息块(SIB,SystemInformationBlock)数据、寻呼消息的覆盖增强,以及单播业务数据的覆盖增强。为了积累更多的能量以改善覆盖,重复传输(即一次传输通常占用多个子帧)的方法通常被用于实现各种信道类型的传输增强。
在现有LTE系统中,PUCCH被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edRequest)确认(ACK/NACK)、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
而在MTCUE传输带宽被减少或被限制的情况下,比如:至多在6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esourceBlock)范围内传输数据时,为了确保UCI的正常传输,在上行引入新的窄带PUCCH信道是潜在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是,如何在上述窄带PUCCH信道上高效传输UCI数据,目前尚没有相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在上行引入的新的PUCCH窄带内的UCI的高效传输。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按照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
所述PUCCH结构包括: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
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NACK、调度请求SR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
所述对PUCCH窄带内可用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包括:
分别按照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
该方法之前还包括: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
所述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包括:
根据循环移位间隔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正交码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
所述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包括:
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通过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N等于3。
所述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包括:
根据所述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所述UCI中的ACK/NACK和SR信息,根据所述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所述UCI中的CSI信息。
所述传输UCI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传输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
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增强的控制信道单元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
或者,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射频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显式地通知PUCCH窄带。
还包括: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所述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包括:
预先设置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或者,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再根据得到的起始偏置,以及ECCE资源、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和/或DCI和/或RRC信令,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内的具体的PUCCH格式1x资源。
根据下列公式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n2=(Oformat1x+n1)modQ;
其中,mod为取余数运算符;
Oformat1x为预先设置,或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的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n2为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的索引;
n1为以下取值中的一个:ECCE索引;或者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者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或者ECCE索引或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
Q表示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总数。
当所述n1为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时,在所述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
当所述n1为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时,在所述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和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此时,不同ECCE组与不同PUCCH窄带一一对应。
在RRC连接建立之前,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RB资源、或ECCE资源隐式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并且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为预先设置的,取值固定为0。
在RRC连接建立之后,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RRC消息通知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当根据所述ECCE资源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时,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所述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再根据所述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对于时分双工TDD系统,在所述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确定PUCCH窄带,以及在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对应一个上行子帧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下行PDSCH数据始终使用相同EPDC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相同ECCE;
或者,预先设置根据所述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其中,所述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是首个或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
所述传输UCI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
所述传输所述UCI中的CSI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包括:
通过RRC信令指示所述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所述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
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所述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所述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以下信息为预先设置,或者将其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
所述PUCCH窄带数目,和不同PUCCH窄带所占资源,和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起始偏置,以及:所述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与PUCCH窄带的配对关系。
对于频分双工FDD和TDD系统,所述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通过系统参数指示的最大PUCCH窄带数不同。
对于TDD系统,根据所有TDD子帧配置中的一个确定所述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用于配置PUCCH窄带数的系统参数。
在所述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对于TDD和FDD系统,根据所述窄带跳频粒度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对于FDD系统,所述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所述窄带跳频粒度为在确定PUCCH窄带的传输所持续的子帧数;
根据PUCCH窄带跳频粒度和以下公式确定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
(10×Iframe+Isubframe)modGhopping=0;
其中,Isubframe表示所述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的子帧索引,取值范围是0至9的整数,Iframe表示所述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所在无线帧的索引,以及,Ghopping表示PUCCH窄带跳频粒度。
对于FDD系统,在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情况下,预先设置按照确定TDD上下行配置的跳频模式进行所述跳频处理;或者,通过广播的系统参数配置FDD下所使用的跳频模式进行所述跳频处理。
对于TDD系统,所述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
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以及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
所述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以及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包括:
对于TDD子帧配置0至5的情况,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连续的最大上行子帧数,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连续的最大非上行子帧数,其中,非上行子帧包括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
对于TDD子帧配置6的情况,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3或2,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2或3个子帧。
所述传输UCI的方式包括:通过RRC或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所述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包括: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时隙数2;
对于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可选地,在所述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PRB,则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或者,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
如果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则发送所述PUCCH和SRS。
可选地,所述PUCCH为截短的PUCC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结构包括: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
所述UCI包括:HARQ确认ACK/NACK、SR信息以及CSI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按照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相应地,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ACK/NACK和SR信息,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CSI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通过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或RAR消息显示地通知PUCCH窄带。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在所述第二模块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传输UCI时,还用于:通过RRC或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时隙数2;或者,对于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可选地,在所述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PRB时,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或者,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时,发送所述PUCCH和SRS。
可选地,所述PUCCH为截短的PUCC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其中,PUCCH结构包括但不限于: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本发明通过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所有可用的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并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UCI,使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共享PUCCH窄带内相同的资源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PUCCH资源空洞,提高了在PUCCH窄带范围内传输UCI的效率,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引入的新的PUCCH窄带内的UCI的高效传输。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PUCCH格式1x资源统一编号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将PDSCH窄带与PUCCH窄带进行配对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FDD且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使用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TDD子帧配置2的情况下,确定PUCCH窄带的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TDD子帧配置1且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使用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在已有PUCCH传输格式上叠加时域扩展码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在已有PUCCH传输格式上叠加时域扩展码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PUCCH窄带内的跳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FDD下按照在TDD子帧配置1情况下的跳频模式进行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其中,PUCCH结构包括但不限于: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UCI包括HARQ确认ACK/NACK、SR信息以及CSI信息。
较佳地,本步骤具体包括:
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
本步骤之前,还包括确定可用的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具体包括:
根据循环移位间隔(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正交码(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以及,
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可用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可以通过作为基站eNB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UE,N为大于1的正整数,优选地,N可以等于3。
步骤101: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
较佳地,本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ACK/NACK和SR信息,以及,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CSI信息。
其中,PUCCH格式1x至少包括PUCCH格式1和格式1a;具体地,PUCCH格式1和格式1a分别用于传输SR和ACK/NACK信息,并且使用相同的PUCCH结构,即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以及,PUCCH格式2x至少包括PUCCH格式2;具体地,PUCCH格式2用于传输CSI信息,并且使用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
本步骤之前,还包括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具体包括:
通过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增强的控制信道单元(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或者,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信令、或射频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令、或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AccessResponse)消息显示地通知PUCCH窄带。其中,
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可以包括:首先,预先设置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或者,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然后,再根据起始偏置,以及ECCE资源、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和/或DCI和/或RRC信令,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具体的PUCCH格式1x资源。
具体地,
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n2=(Oformat1x+n1)modQ(1)
在公式(1)中,mod为取余数运算符;
Oformat1x为预先设置,或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的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n2为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1x资源的索引;
n1为以下取值中的一个:ECCE索引;或者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者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或者ECCE索引或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其中,上述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有时也被称为ACK/NACK资源偏置(ARO,ACK/NACKResourceOffset);
Q表示PUCCH窄带内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总数,取值等于X×M×N,其中,X是PUCCH窄带内可用的RB数,N是适用于PUCCH格式1x的可用的正交码数,M是可用的CS数;
特别地,当n1为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时,在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根据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
当n1为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时,在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根据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和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此时,不同的ECCE组优选与不同的PUCCH窄带一一对应。
较佳地,在RRC连接建立之前,可以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RB资源、或ECCE资源隐式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以及,预先设置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并取值固定为0。
在RRC连接建立之后,可以通过RRC消息通知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这种方法确保了在RRC连接建立之后,PUCCH窄带和/或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可灵活地被调整,从而尽可能减轻了与其它UE的PUCCH格式1x资源间的冲突,尤其减少了与用于RRC连接建立之前PUCCH格式1x资源之间的冲突或干扰。
其中,当根据ECCE资源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时,具体包括:
根据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再根据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TDD系统,在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确定PUCCH窄带,以及在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对应一个上行子帧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
多个下行PDSCH数据始终使用相同EPDC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相同ECCE;或者,
预先设置根据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其中,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是首个或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
本步骤之前,还包括确定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具体包括: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CSI或SR的传输通常发生在RRC连接建立之后并且为周期性传输方式,通过半静态RRC信令指示传输CSI或SR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或格式1x资源是足够的。
本发明中,预先设置的或作为eNB广播的承载相应内容的系统参数具体可以包括:
PUCCH窄带数目,和不同PUCCH窄带所占资源,和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的起始偏置,以及: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与PUCCH窄带的配对关系。其中,
为了避免传统PUSCH区域的资源分段,PUCCH窄带数优选为2,并且分别占用位于传统PUSCH区域两侧的PRB资源;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又称为覆盖增强PUCCH格式1x资源)的起始偏置用于确定可用于重复传输PUCCH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
进一步地,对于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和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系统,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通过系统参数指示的最大PUCCH窄带数是不同的。对于TDD系统,根据所有TDD子帧配置中的一个确定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用于配置PUCCH窄带数的系统参数。例如,根据所有TDD子帧配置中具有较大的TDD下行和上行子帧配比的TDD子帧配置确定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用于配置PUCCH窄带数的系统参数。此时,不同的TDD子帧配置共享相同的PUCCH窄带数或用于配置PUCCH窄带数的系统参数。
进一步地,
对于FDD,在步骤101中的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其中,对于FDD系统,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eNB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UE;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也称为Retuning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进一步地,窄带跳频粒度为在确定PUCCH窄带内的传输所持续的子帧数;根据PUCCH窄带跳频粒度和以下公式确定可用作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
(10×Iframe+Isubframe)modGhopping=0;
其中,Isubframe表示可用作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的子帧索引,取值范围是0至9的整数,Iframe表示可用作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所在无线帧的索引,Ghopping表示PUCCH窄带跳频粒度。这种方式确保了在重复传输情况下,来自不同UE的PUCCH资源的对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FDD系统,在PUCCH重复传输的情况下,除了按照FDD所特有的跳频模式进行跳频以外,也可以按照某一TDD上下行配比的跳频模式进行跳频;或者,通过广播的系统参数配置FDD下所使用的跳频模式。
对于TDD,上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以及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可以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具体地,
对于TDD子帧配置0至5的情况,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连续的最大上行子帧数,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连续的最大非上行子帧数,其中,非上行子帧包括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
对于TDD子帧配置6的情况,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3或2,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2或3个子帧。
对于TDD和FDD系统,
根据所述窄带跳频粒度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的重复传输次数,即不同覆盖增强等级或重复等级下的PUCCH的重复传输次数。比如,对于TDD子帧配置6的情况,不同覆盖增强等级下的PUCCH重复次数可以是5(不同跳频粒度的和)的倍数。这样,确保了在重复传输情况下,来自不同UE的PUCCH资源的对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步骤101中传输UCI的方式包括:通过RRC/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其中,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包括: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2(时隙数);
对于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本发明通过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所有可用的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并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UCI,使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共享PUCCH窄带内相同的资源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PUCCH资源空洞,提高了在PUCCH窄带范围内传输UCI的效率,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引入的新的PUCCH窄带内的UCI的高效传输。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假设PUCCH窄带内所有可用RB数为X个(优选等于PUCCH窄带大小,即所包含的RB数),并且按照RB索引由低到高(也可以是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PUCCH格式1x资源或PUCCH格式2x资源的编号。具体地,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PUCCH格式1x资源统一编号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当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对上述PUCCH窄带内的X个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统一编号之后,索引为0的RB承载索引是0至(M×N-1)的M×N个PUCCH格式1x资源,索引为1的RB承载索引是M×N至(2×M×N-1)的M×N个PUCCH格式1x资源,以此类推,最后索引为(X-1)的RB承载索引是[(X-1)×M×N]至(X×M×N-1)的M×N个PUCCH格式1x资源;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示意图,如图2(b)所示,当按照PUCCH格式2x结构,对上述PUCCH窄带内的X个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后,索引为0RB承载索引是0至(M-1)的M个PUCCH格式2x资源,索引为1的RB承载索引是M至(2×M-1)的M个PUCCH格式2x资源,以此类推,索引为(X-1)的RB承载索引是(X-1)×M至(X×M-1)的M个PUCCH格式2x资源。
承载于相同RB的不同的PUCCH格式1x资源是通过频域上不同的循环移位(CS,CyclicShift)和/或时域上不同的正交码相互区分,位于相同RB内的不同PUCCH格式2x资源是通过频域上不同的CS相互区分。其中,上述循环移位CS是指长度为12(即一个RB频域上所包括的子载波数)的伪随机序列(例如,基于计算机搜索生成)的循环移位。
其中,
上述M是可用的CS数,同时适用于PUCCH格式1x和PUCCH格式2x,对于现有LTE系统,M是小于或等于12的正整数,通常M取12、6和4三个整数中的一个;上述N是仅适用于PUCCH格式1x的可用的正交码(OC,OrthogonalCode)个数,对于现有LTE系统,N的取值固定为3,依赖于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类型,上述正交码的长度可以等于4或3。每个可用RB资源内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是可用的CS数与仅适用于PUCCH格式1x的可用OC个数的乘积即等于M×N的值,每个可用RB资源内承载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等于可用的CS数即等于M的值。可用的CS数即M是根据循环移位间隔deltaPUCCH-Shift并由公式(2)确定的:
M = 12 d e l t a P U C C H - S h i f t , d e l t a P U C C H - S h i f t = 1 , 2 , o r , 3 - - - ( 2 )
其中,deltaPUCCH-Shift作为eNB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UE。
通过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所有可用的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统一编号,并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UCI,使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共享窄带内相同的资源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PUCCH资源空洞,提高了在窄带PUCCH信道上传输UCI的效率,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引入的新的PUCCH窄带内的UCI的高效传输。
本发明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方式一: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隐式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或者,方式二: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用于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其中,与方式二相比,方式一可以节省更多的控制开销;与方式一相比较,方式二具有更高的指示灵活性。
图3为本发明将PDSCH窄带与PUCCH窄带配对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斜方格阴影部分表示PDSCH窄带,以及,斜纹阴影部分表示PUCCH窄带。本实施例中,以通过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为例,假设在下行的系统带宽范围内共存在4个可用的PDSCH窄带,以及,在上行系统带宽范围内共存在2个可用的PUCCH窄带,具体地,其中的第一PDSCH窄带11和第三PDSCH窄带13,与第一PUCCH窄带21配对,其中的第二PDSCH窄带12和第四PDSCH窄带14,与第二PUCCH窄带22进行配对。即当PDSCH数据在第一PDSCH窄带11或第三PDSCH窄带13传输时,相应的ACK/NACK数据是在上述第一PUCCH窄带21传输,类似地,当PDSCH数据在第二PDSCH窄带12或第四PDSCH窄带14传输时,相应ACK/NACK数据是在上述第二PUCCH窄带22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所述的ECCE优选是用于调度PDSCH数据的EPDCCH所占用的首个ECCE;PDSCH窄带内的RB优选是PDSCH数据所占用的首个RB资源。
图4为本发明在FDD且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使用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中,斜线阴影表示第一UCI数据,斜方格阴影表示第二UCI数据,雪花点阴影部分表示第三UCI数据。对于FDD,在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或将其作为eNB广播的系统参数通知给UE。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Retuning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比如,如图4所示,假设,系统带宽范围内存在两个PUCCH窄带即第一PUCCH窄带和第二PUCCH窄带,且PUCCH窄带跳频粒度和不同PUCCH窄带间的Retuning间隔为4个子帧;如图4所示,第一UCI数据首先占用第一PUCCH窄带的连续4个子帧,经过4个子帧持续时间的Retuning间隔后,占用第二PUCCH窄带的连续4个子帧,类似地,第二UCI数据首先占用第二PUCCH窄带的连续4个子帧,经过4个子帧持续时间的Retuning间隔后,占用第一PUCCH窄带的连续4个子帧。其中,第一PUCCH窄带中作为第一UCI数据和第二UCI数据Retuning间隔的连续4个子帧被第三UCI数据占用。图4所示的确定PUCCH窄带跳频的方式提供了足够的PUCCH频率分集增益,从而减少了在确定重复等级下需要的PUCCH重复次数,此外,这种方式同时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效率。考虑到延迟容忍特征和时间分集,等于跳频粒度的Retuning间隔同时确保了PUCCH跳频资源的对齐,从而减轻了调度器复杂度。
对于TDD,在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确定PUCCH窄带,以及在多个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对应一个上行子帧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多个下行PDSCH数据始终使用相同的EPDCCH窄带、或相同的PDSCH窄带、或相同的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相同ECCE;或者,预先设置根据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表1为不同TDD子帧配置(0至6)下的上下行子帧配置情况。
表1
其中,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是首个或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图5为本发明在TDD子帧配置2的情况下,确定PUCCH窄带的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TDD子帧配置2为例,假设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4、6和8的下行子帧实际承载PDSCH数据,如图5中的斜线阴影部分所示,并且以上3个下行PDSCH数据同时对应于下一个无线帧内在子帧索引为2的上行子帧上的一个ACK/NACK资源,其中的S表示特殊子帧,且属于下行子帧。这样,在下一个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2的上行子帧上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可以根据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4或8的下行子帧所实际承载的PDSCH数据确定,具体地,是根据与上述子帧索引为4或8的下行子帧所实际承载的PDSCH数据有关的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特别地,对于TDD系统,在PDSCH重复传输且PDSCH重复次数远大于PUCCH重复次数的情况下,依赖于调度器实现,不同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对应一个上行子帧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通常可以被避免。此外,经过结合现有协议的初步分析,现有的TDD下用于ACK/NACK报告的PUCCH格式1x资源确定方法可沿用于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1x资源的确定。
图6为本发明在TDD子帧配置1且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使用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PUCCH窄带跳频粒度和Retuning间隔,其中,对于TDD子帧配置0至5,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连续的最大上行子帧数,不同窄带间的Retuning间隔等于连续的最大非上行子帧数,其中,非上行子帧包括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图6中,斜线阴影部分表示第一PUCCH窄带,斜方格阴影部分表示第二PUCCH窄带,如图6所示,以TDD子帧配置1为例,假设系统带宽范围内存在两个PUCCH窄带即第一PUCCH窄带和第二PUCCH窄带;连续的最大上行子帧数为2且连续的最大非上行子帧数为3,此时,PUCCH窄带跳频粒度为2个子帧,以及,不同窄带间的Retuning间隔为3个子帧。具体地,如图6所示,UCI数据首先占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2和3的连续2个上行子帧的第一PUCCH窄带,经过3个子帧持续时间的Retuning间隔后,占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7和8的连续2个上行子帧的第二PUCCH窄带,再经过3个子帧持续时间的Retuning间隔后,占用下一个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2和3的连续2个上行子帧的第一PUCCH窄带。
对于TDD子帧配置6,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3或2,不同窄带间的Retuning间隔等于2或3个子帧。本发明上述PUCCH窄带跳频的方式提供了足够PUCCH频率分集增益,从而减少了在确定覆盖等级下需要的PUCCH重复次数,此外,本发明上述PUCCH窄带跳频的方式同时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合图7(a)和图7(b),详细描述通过RRC或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的实施例。其中,
对于非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且长度为2(子帧内的时隙数),图7(a)为本发明在已有PUCCH传输格式上叠加时域扩展码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对于承载于子帧x和RBy的任一确定的PUCCH格式1x资源,通过在PUCCH格式1x资源的两个时隙上叠加不同的长度为2的时域扩展码,具体为:[+1,+1]和[+1,-1],使占用相同PUCCH格式1x资源的不同上行控制数据可以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时域扩展码相互区分,这样,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1x资源的容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对于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图7(b)为本发明在已有PUCCH传输格式上叠加时域扩展码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7(b)所示,假设PUCCH窄带跳频粒度为4个子帧且对应于子帧x至子帧x+3,所以时域扩展码的长度为4个子帧;对于承载于子帧x至子帧x+3以及RBy的任一确定的PUCCH格式1x资源,通过在PUCCH格式1x资源的4个子帧上叠加不同的长度为4的时域扩展码,具体为:
[+1,+1,+1,+1]、[+1,-1,-1,+1]、[+1,-1,+1,-1]和[-1,-1,+1,+1],
图7(b)是以其中两个为例,使占用相同PUCCH格式1x资源的不同上行控制数据可以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时域扩展码相互区分,这样,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1x资源的容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对于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的情况,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仍如图7(b)所示,假设PUCCH窄带跳频粒度为4个子帧且对应于子帧x至子帧x+3,所以时域扩展码的长度为4个子帧;对于承载于子帧x至子帧x+3以及RBy的任一确定的PUCCH格式2x资源,通过在PUCCH格式2x资源的4个子帧上叠加不同的长度为4的时域扩展码,具体为:
[+1,+1,+1,+1]、[+1,-1,-1,+1]、[+1,-1,+1,-1]和[-1,-1,+1,+1],
图7(b)是以其中两个为例,使占用相同PUCCH格式1x资源的不同上行控制数据可以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时域扩展码相互区分,这样,PUCCH窄带内PUCCH格式2x资源的容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其中,具有相同长度的不同的时域扩展码彼此相互正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PUCCH跳频是指PUCCH窄带的跳频,这并不会阻止在PUCCH窄带内的跳频。图8为本发明在PUCCH窄带内的跳频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假设PUCCH窄带跳频粒度为4个子帧并且对应于子帧x至子帧x+3,对于承载于子帧x至子帧x+3任一确定的PUCCH格式1x或格式2x资源,在不同的子帧,不同的物理资源块PRB可以被占用。具体地,如图8中斜方格阴影部分所示,在子帧x和子帧x+2最高索引的PRB被占用,而在子帧x+1和子帧x+3最低索引的PRB被占用。也就是说,本发明窄带内的RB资源优选地指逻辑上的RB资源,而相同索引的逻辑RB资源在不同的时隙或子帧可以被映射到不同的物理PRB资源。
本发明中的PUCCH窄带跳频方式同样也适用于PDSCH和/或PUSCH窄带的跳频。优选地,PUSCH和PUCCH具有相同跳频粒度。
对于FDD系统,在PUCCH重复传输的情况下,除了预先设置按照FDD所特有的跳频模式进行跳频以外,也可以预先设置按照某一TDD上下行配置下的跳频模式进行跳频;或者,通过广播的系统参数配置FDD下所使用的跳频模式。图9为本发明在FDD下按照在TDD子帧配置1下的跳频模式进行PUCCH窄带跳频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中,斜线阴影部分表示第一PUCCH窄带,斜方格阴影部分表示第二PUCCH窄带,如图9所示,假设系统带宽范围内存在两个PUCCH窄带如第一PUCCH窄带和第二PUCCH窄带,并假设在FDD下是按照在TDD子帧配置1下的跳频模式进行PUCCH窄带的跳频,具体地,对于FDD系统,UCI数据首先占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2和3的连续2个子帧的第一PUCCH窄带,经过3个子帧持续时间的跳频间隔后,占用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7和8的连续2个子帧的第二PUCCH窄带,再经过3个子帧持续时间的跳频间隔后,占用下一个无线帧内子帧索引为2和3的连续2个子帧的第一PUCCH窄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任一无线帧内的索引0、1、4、5、6和9的子帧同样属于上行子帧,但它们不会被用于PUCCH的重复传输。这种方式便于实现FDD与TDD系统统一的PUCCH窄带跳频设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PUCCH与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物理资源块(PRB),那么:
一种方式是: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其中,PUCCH为截短的PUCCH(shortenedPUCCH),所述截短的PUCCH与现有LTE协议Rel-8版本中的定义相同,所述截短的PUCCH在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不发送。或者,
另一种方式是: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即用于发送SRS的SC-FDMA符号前的至少一个SC-FDMA符号不再被用于发送PUCCH数据。也就是说:上述至少一个SC-FDMA符号被空置不用,以预留为MTC终端在不同频带发射的射频转换间隔。其中,至少一个SC-FDMA符号取决于UE实现,或者标准中规定所述SC-FDMA符号的个数,比如为2,此时,在正常的一个子帧中,前11个符号用于传输PUCCH,最后一个符号(第14个符号)用于传输SRS,而本发明中不被用于发送PUCCH数据的第12和13个符号可以用于UE做射频转换。
如果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则发送所述PUCCH即截短的PUCCH和SRS,即在正常CP下,在一个子帧中的第二个时隙中的PUCCH占用6个SC-FDMA符号。
这里,频域跨度是指PUCCH与SRS的最低索引的PRB到最高索引的PRB包括的PRB的个数,比如PUCCH发送的PRB为PRB索引2,SRS发送的PRB为PRB索引3~6,那么最低索引的PRB为2,最高索引的PRB为6,从PRB#2到6包含的PRB个数一共是5个PRB,即频域跨度是5个PRB。又比如PUCCH发送的PRB为PRB索引2,SRS发送的PRB为PRB索引6~9,那么最低索引的PRB为2,最高索引的PRB为9,从PRB#2到6包含的PRB个数一共是8个PRB,即频域跨度是8个PRB。
图10为本发明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至少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
其中,PUCCH结构包括但不限于: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UCI包括HARQ确认ACK/NACK、SR信息以及CSI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按照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相应地,
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ACK/NACK和SR信息,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CSI信息。
进一步地,
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用的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具体用于:
根据循环移位间隔(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正交码(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数;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可用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可以通过作为eNB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UE,N为大于1的正整数,优选地,N可以等于3或4。
进一步地,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具体用于: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或RAR消息显示地通知PUCCH窄带。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进一步地,
在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具体用于: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eNB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UE;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进一步地,
第二处理模块在传输UCI时,还用于:通过RRC/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具体用于: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2(时隙数);或者,对于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本发明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侧,也可以设置在基站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PRB时,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或者,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时,发送所述PUCCH和SR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0)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结构包括: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确认ACK/NACK、调度请求SR信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PUCCH窄带内可用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包括:
分别按照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包括:
根据循环移位间隔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正交码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
所述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包括:
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通过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包括:
根据所述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所述UCI中的ACK/NACK和SR信息,根据所述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所述UCI中的CSI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UCI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传输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增强的控制信道单元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
或者,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或射频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显式地通知PUCCH窄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包括:
预先设置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或者,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再根据得到的起始偏置,以及ECCE资源、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和/或DCI和/或RRC信令,确定传输所述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内的具体的PUCCH格式1x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公式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n2=(Oformat1x+n1)modQ;
其中,mod为取余数运算符;
Oformat1x为预先设置,或通过RRC信令或RAR消息通知的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n2为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的索引;
n1为以下取值中的一个:ECCE索引;或者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者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或者ECCE索引或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或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或者PDSCH窄带内的RB索引与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通知的索引之和;
Q表示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n1为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时,在所述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
当所述n1为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时,在所述根据ECCE确定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ECCE所在的ECCE组和ECCE在所在ECCE组内的索引,此时,不同ECCE组与不同PUCCH窄带一一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连接建立之前,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RB资源、或ECCE资源隐式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并且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为预先设置的,取值固定为0。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连接建立之后,所述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包括:
通过RRC消息通知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可用PUCCH格式1x资源范围的起始偏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ECCE资源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时,包括:
根据所述ECCE索引确定所述ECCE所在ECCE组的组索引,再根据所述ECCE所在的ECCE组的组索引确定所述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时分双工TDD系统,在所述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确定PUCCH窄带,以及在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对应一个上行子帧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
所述多个下行PDSCH数据始终使用相同EPDC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或相同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相同ECCE;
或者,预先设置根据所述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确定传输ACK/NACK的PUCCH窄带;其中,所述多个下行子帧PDSCH数据中的一个是首个或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UCI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所述UCI中的CSI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包括:
通过RRC信令指示所述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所述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
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所述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所述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信息为预先设置,或者将其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
所述PUCCH窄带数目,和不同PUCCH窄带所占资源,和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起始偏置,以及:所述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与PUCCH窄带的配对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9或2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频分双工FDD和TDD系统,所述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通过系统参数指示的最大PUCCH窄带数不同。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TDD系统,根据所有TDD子帧配置中的一个确定所述预先设置的PUCCH窄带数或用于配置PUCCH窄带数的系统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TDD和FDD系统,根据所述窄带跳频粒度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的重复传输次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FDD系统,所述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跳频粒度为在确定PUCCH窄带的传输所持续的子帧数;
根据PUCCH窄带跳频粒度和以下公式确定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
(10×Iframe+Isubframe)modGhopping=0;
其中,Isubframe表示所述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的子帧索引,取值范围是0至9的整数,Iframe表示所述可用作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首次传输的子帧所在无线帧的索引,以及,Ghopping表示PUCCH窄带跳频粒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FDD系统,在所述PUCCH重复传输的情况下,预先设置按照确定TDD上下行配置的跳频模式进行所述跳频处理;或者,通过广播的系统参数配置FDD下所使用的跳频模式进行所述跳频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TDD系统,所述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包括:
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以及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TDD子帧配置确定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以及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包括:
对于TDD子帧配置0至5的情况,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连续的最大上行子帧数,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连续的最大非上行子帧数,其中,非上行子帧包括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
对于TDD子帧配置6的情况,所述PUCCH窄带跳频粒度等于3或2,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2或3个子帧。
31.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UCI的方式包括:通过RRC或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包括: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时隙数2;
对于重复传输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PRB,则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或者,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
如果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则发送所述PUCCH和SRS。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为截短的PUCCH。
3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PUCCH结构,对PUCCH窄带内可用资源块(RB)承载的PUCCH资源进行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后的PUCCH资源传输UCI。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结构包括: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HARQ确认ACK/NACK、SR信息以及CSI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按照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和PUCCH格式2x结构,对所述PUCCH窄带内可用RB所承载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PUCCH格式2x资源进行统一编号;相应地,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1x资源传输ACK/NACK和SR信息,根据统一编号后的PUCCH格式2x资源传输CSI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1x结构的资源数和可用的所述PUCCH格式2x结构的资源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deltaPUCCH-Shift和可用的OC个数N,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1x资源数;根据deltaPUCCH-Shift,确定每个可用RB资源内的所述可用的PUCCH格式2x资源数;
其中,deltaPUCCH-Shift通过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N为大于1的正整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ACK/NACK的所述PUCCH窄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EPDCCH窄带、或PDSCH窄带内的RB资源、或ECCE隐式地确定PUCCH窄带;或者,通过DCI信令、或RRC信令、或RAR消息显示地通知PUCCH窄带。
43.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PUCCH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确定传输所述UCI中的SR的PUCCH窄带和PUCCH格式1x资源。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CSI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2x资源;或者通过RRC信令指示传输SR的PUCCH窄带和窄带内的PUCCH格式1x资源。
45.根据权利要求35、36或3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块传输UCI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PUCCH重复传输情况下,如果需要执行跳频处理,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预先设置PUCCH窄带跳频粒度;或者,将PUCCH窄带跳频粒度作为基站广播的系统参数之一通知给终端;其中,不同PUCCH窄带之间的跳频间隔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根据获得的PUCCH窄带跳频粒度执行跳频处理。
47.根据权利要求35、36或3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传输UCI时,还用于:通过RRC或DCI信令确定PUCCH格式1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以及,通过RRC信令确定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的时域扩展码;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非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时隙,长度为时隙数2;或者,对于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1x资源和重复传输的PUCCH格式2x资源,所述时域扩展码的时域扩展粒度是子帧且长度等于PUCCH窄带跳频粒度;
根据时域扩展码传输UCI。
4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UCCH与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超过6个PRB时,只发送所述PUCCH,放弃发送SRS;或者,发送所述PUCCH以及SRS,其中,SRS所在符号前的至少一个符号不用于发送所述PUCCH;
当所述PUCCH与SRS的频域跨度不超过6个PRB时,发送所述PUCCH和SRS。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CCH为截短的PUCCH。
CN201510755339.7A 2015-01-27 2015-11-09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827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1964 2015-01-27
CN2015100419645 2015-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371A true CN105827371A (zh) 2016-08-03
CN105827371B CN105827371B (zh) 2019-12-06

Family

ID=5651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5339.7A Active CN105827371B (zh) 2015-01-27 2015-11-09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7371B (zh)
WO (1) WO2016119446A1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8273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sPUCCH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8133819A1 (en) * 2017-01-20 2018-07-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inform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base station and ue
CN108366424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401226A (zh) * 2017-02-04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终端和系统
WO2018201756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长pucch的资源调度、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4216A (zh) * 2018-05-24 2018-11-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15080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74469A (zh) * 2017-07-18 2019-01-2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09792693A (zh) * 2016-09-22 2019-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978773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Ack/nack的资源配置及发送方法、基站、终端
CN110268674A (zh) * 2017-02-15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通信的窄带时分双工帧结构
CN110771079A (zh) * 2017-06-09 2020-02-07 英特尔Ip公司 控制信道上的确认和调度请求信息的同时传输
CN110800355A (zh) * 2017-06-23 2020-0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长上行链路突发信道设计
WO2020056719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884784A (zh) * 2017-02-28 2020-11-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通信的窄带时分双工帧结构
WO2021147002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for reduced capability user equipment
CN113556812A (zh) * 2020-04-15 2021-10-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477784B2 (en) 2017-11-16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WO2023201608A1 (en) * 2022-04-21 2023-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finement or adjustment and pucch repeti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54520B2 (en) 2016-10-04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 and normal modes switching related optimization
CN115767676A (zh) * 2021-09-01 2023-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25A (zh) * 2011-08-11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839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新增类型载波场景下pucch的映射方法、基站及ue
CN103188039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夏普株式会社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3636150A (zh) * 2011-06-28 2014-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40301324A1 (en) * 2011-12-21 2014-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49B (zh) * 2009-12-24 2013-07-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继链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877290B2 (en) * 2010-04-22 2018-01-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ssignment, an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in
CN103999375B (zh) * 2011-12-16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多小区系统中的物理信道进行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150A (zh) * 2011-06-28 2014-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355325A (zh) * 2011-08-11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839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新增类型载波场景下pucch的映射方法、基站及ue
US20140301324A1 (en) * 2011-12-21 2014-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3188039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夏普株式会社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8349B2 (en) 2016-08-10 2022-01-04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Shorten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8028273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sPUCCH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792693A (zh) * 2016-09-22 2019-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9792693B (zh) * 2016-09-22 2022-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之间的干扰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WO2018133819A1 (en) * 2017-01-20 2018-07-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inform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base station and ue
US10568122B2 (en) 2017-01-20 2020-02-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inform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base station and UE
TWI684377B (zh) * 2017-01-20 2020-02-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通知pdsch可用資源的方法、確定pdsch可用資源的方法、基站和使用者設備
US11234258B2 (en) 2017-01-20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inform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 for PDSCH, base station and UE
CN108366424B (zh) * 2017-01-26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303418B2 (en) 2017-01-26 2022-04-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366424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401226A (zh) * 2017-02-04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终端和系统
CN110268674B (zh) * 2017-02-15 2022-0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68674A (zh) * 2017-02-15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通信的窄带时分双工帧结构
US11452094B2 (en) 2017-02-15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11884784A (zh) * 2017-02-28 2020-11-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通信的窄带时分双工帧结构
WO2018201756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长pucch的资源调度、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71079A (zh) * 2017-06-09 2020-02-07 英特尔Ip公司 控制信道上的确认和调度请求信息的同时传输
CN110771079B (zh) * 2017-06-09 2022-05-06 苹果公司 控制信道上的确认和调度请求信息的同时传输
CN10915080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343806B2 (en) 2017-06-16 2022-05-24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924838B2 (en) 2017-06-23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uplink burst channel design
CN110800355A (zh) * 2017-06-23 2020-02-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长上行链路突发信道设计
CN110800355B (zh) * 2017-06-23 2024-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长上行链路突发信道设计
CN109274469A (zh) * 2017-07-18 2019-01-2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0978773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Ack/nack的资源配置及发送方法、基站、终端
CN109787734B (zh) * 2017-11-15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Ack/nack的资源配置及发送方法、基站、终端
US11477784B2 (en) 2017-11-16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CN108834216B (zh) * 2018-05-24 2023-05-1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8834216A (zh) * 2018-05-24 2018-11-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837349A (zh) * 2018-09-21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837349B (zh) * 2018-09-21 2022-10-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056719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时间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147002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for reduced capability user equipment
CN113556812A (zh) * 2020-04-15 2021-10-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56812B (zh) * 2020-04-15 2023-04-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1608A1 (en) * 2022-04-21 2023-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finement or adjustment and pucch repet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19446A1 (zh) 2016-08-04
CN105827371B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7371A (zh) 一种实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93268B (zh) 非授权带中的信道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64520B (zh) 为增强覆盖模式ue处理上行链路传输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KR102480608B1 (ko) D2d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471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获得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853044B1 (en) Transmission mode and feedback designs to support mtc type devices in lte
KR102616547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대역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4521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67498B (zh) 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665989A1 (en) Dynamic management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8243630A (zh) 指示以及实现新ue能力的方法以及装置
US20220239421A1 (en) Shor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pdcch) mapping design
CN104145443A (zh) 装置至装置通信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02355325A (zh)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KR102629352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전송 타이밍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19591A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21994A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EP3739787B1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281593A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及接收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90200378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545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diversity gain according to distribu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7208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5410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70811B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n uplink subframe
CN11369277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