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6934A -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6934A
CN105826934A CN201610270857.4A CN201610270857A CN105826934A CN 105826934 A CN105826934 A CN 105826934A CN 201610270857 A CN201610270857 A CN 201610270857A CN 105826934 A CN105826934 A CN 105826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
charging
charge
electric automobi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08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辉
陈乃仕
葛贤军
蒲天骄
于建成
屈富敏
穆云飞
吴磊
王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708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6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用户需求参数;识别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计算初始充电功率;识别电力系统实时频率f,通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确定电动汽车充放电曲线位置;获取充放电功率P。该方法以电力系统的频率信号为输入信号,协同传统调频方式参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最大限度利用电动汽车参与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有效提升区域功率供需动态平衡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精细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不断扩大,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缓解了环境压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从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的角度,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既会增加系统的备用容量,增大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电网供电供需平衡更加困难,即频率更加难以维持稳定。
传统的调峰调频手段配合储能系统,是目前常用的调节方法。储能装置在风电场和光伏发电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新能源发电必须配备的辅助调节手段,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传统的调节手段不能有效地应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而储能装置成本高、容量小的问题又在现阶段难以解决。因此,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有更加灵活有效的频率控制手段。
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并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电动汽车充电具有随机性,这种无序充电行为可能会产生新的负荷高峰,甚至与已有负荷高峰重合,设想数以百万计的电动汽车在结束一天的行程后,恰好在晚负荷高峰期几乎同时开始充电,将会对系统形成明显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vehicle-to-grid(中文全称)(V2G)环境下可看成是一种移动分布式储能系统,在需要时通过电力电子接口实现向系统的快速充放电,辅助系统优化运行,是一种维护系统稳定运行的潜在可控资源,特别适合参与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环境下电力系统的快时间尺度动态调频。
分散式控制策略是指电动汽车单体依据电网发布的频率、电价等信号进行充放电自管理,为电网提供辅助调频服务。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免去了复杂的优化过程,响应速度快且投资成本低,适合于快速的电力系统动态调频。
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当中,电动汽车频率控制策略分为集中式控制策略和分散式控制策略。集中式控制策略是通过引入中间管理机构(如能效电厂等)将地理上分散的电动汽车组建为集群,并按照电网的需求进行统一优化调度管理,以实现整体控制效果最优,其缺点在于不能充分考虑用户差异化需求,同时需要依托于复杂的通信系统,响应速度较慢,投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有效利用需求侧电动汽车负荷的储能潜力为区域电力系统提供动态供需平衡与调频服务,从而提升区域功率供需动态平衡能力。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设置用户需求参数;
(2)识别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
(3)计算初始充电功率;
(4)识别电力系统实时频率f,通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
(5)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确定电动汽车充放电曲线位置;
(6)获取充放电功率P。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设置用户需求参数,包括设置电动汽车充电初始时间ts、电动汽车预计出行时间te,和电动汽车充电目标值SoCtarget;以及,
设置以防止过度放电为目标的最小荷电状态SoCmin,设置以防止过度充电为目标的最大荷电状态SoCmax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包括车载电池实时荷电状态SoC(t);车载电池可接受最大充电功率Pmax和车载电池容量E。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计算初始充电功率P0的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P 0 = SoC t arg e t - SoC min t e - t s × E .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的方法包括:
从步骤(2)和(3)中获得参数ts,te,SoCmin,SoCmax,Pmax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可行域;该可行域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车载电池SoC值;该直角坐标系下,通过充放电曲线描述电动汽车SoC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已到达预设充电时间,若未到达,则返回步骤(4);若到达,则充电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可行域由上边界、下边界、左边界、右边界和强制充电边界五个边界围成;其中,
上边界描述如式(1)所示:
SoC=SoCmax(1)
下边界描述如式(2)所示:
SoC=SoCmin(2)
左边界描述如式(3)所示:
t=ts(3)
右边界描述如式(4)所示:
t=te(4)
强制充电边界描述如式(5)所示:
S o C ( t ) = SoC t arg e t - ( t e - t ) × P m a x E - - - ( 5 ) ;
根据式(1)-式(5)确定充放电曲线位置包括: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ax,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in,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若以上均不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充放电可行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充放电功率P的获取过程包括:
首先,设置控制死区[-Δfdb,Δfdb]以及k+和k-数值;其中,k+为系统频率增加时用户增加充电功率的参与度,k-为系统频率降低时用户减少充电功率或增大反供电功率的参与度;-Δfdb和Δfdb分别为系统实时频率偏差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若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Δfdb,Δfdb],则P=P0;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ax,则P=Pmax;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in,则P=Pmin;其中,P0、Pmax和Pmin分别为车载电池的初始充电功率、可接受最大充和最小充电功率Pmin;
其次,根据上边界、下边界、强制充电边界约束对P进行修正;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则设定P=Pmax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电动汽车停靠时间段内,最大限度利用电动汽车参与系统需求侧响应。
在电动汽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利用电动汽车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调频服务,在原有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基础上装有可控参与度的电力系统辅助频率控制器;该控制器内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节约了集中控制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同时仅采集系统频率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无需通信系统的支持。
根据电网功率需求,控制电池充放电。在控制过程中,引入强制充电边界,保证电动汽车出行时刻电池电量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电池保养需求和充电需求;在参与系统频率响应的同时,充分考虑电动汽车车主的用车需求,避免传统频率控制过程中易出现的系统“二次扰动”问题。
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可能与已有负荷高峰重合,对电力系统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基于电力电子的V2G技术可以使得电动汽车成为一种潜在的可控资源辅助系统优化运行。有效应对能源和环境的危机,大大提升了区域电力系统供需动态平衡能力。
在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的特性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可行域,设计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动态调频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电动汽车辅助电力系统动态调频,同时实现电动汽车用户的最大化收益,实现多方共赢。
附图说明
图1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频率下垂控制示意图;
图3为充放电可行域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网频率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提供的频率控制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造成的有功供需不平衡问题,在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的环境下,V2G技术能够利用电动汽车作为需求侧响应负荷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
频率是反映电力系统有功平衡的指标。当发电厂有功出力大于有功负荷时,系统频率升高;当发电厂有功出力小于有功负荷时,系统频率降低,频率偏差有可能会危及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典型的柔性负荷,能够以系统频率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调整充放电功率,支撑电力系统频率稳定。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将电动汽车参与系统,即在原有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基础上装有可控参与度的电力系统辅助频率控制器;以系统频率f以及参与度k为输入量,通过调整电动汽车电池的状态(充电/放电/闲置),控制电动汽车参与系统频率响应。
该控制器内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从而节约集中控制充电站的建设成本。此外,仅采集系统频率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无需通信系统的支持。在参与系统频率响应的同时,充分考虑电动汽车车主的用车需求,避免传统频率控制过程中易出现的系统“二次扰动”问题。
根据电网功率需求,控制电池充放电。在控制过程中:首先考虑用户的出行时间需求,仅在电动汽车停靠时间段内对其进行充放电控制;其次,避免由于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造成的电池损耗;最后,引入强制充电边界,保证在用户预设出行时刻车载电池电量达到用户预设需求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首先根据系统频率f以及参与度k动态确定频率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并计算电动汽车SoC可接受区间(SoCmin,SoCmax);其次根据电动汽车荷电状态SoC确定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如图1所示,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设置用户需求参数;包括:将电动汽车接入时间设置为电动汽车充电初始时间ts;将电动汽车预计出行时间设为te,电动汽车充电目标值设为SoCtarget;以及,
设置以防止过度放电为目标的最小荷电状态SoCmin,一般设为20%;设置以防止过度充电为目标的最大荷电状态SoCmax,一般设为90%;
(2)识别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包括车载电池实时荷电状态SoC(t);车载电池可接受最大充电功率Pmax和车载电池容量E。
(3)计算初始充电功率P0的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P 0 = SoC t arg e t - SoC min t e - t s &times; E .
(4)识别电力系统实时频率f,通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
(5)构建充放电可行域,如图3所示,确定电动汽车充放电曲线位置;
步骤(5)中,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的方法包括:
从步骤(2)和(3)中获得参数ts,te,SoCmin,SoCmax,Pmax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可行域;该可行域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车载电池SoC值;该直角坐标系下,通过充放电曲线描述电动汽车SoC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已到达预设充电时间,若未到达,则返回步骤(4);若到达,则充电结束。
充放电可行域由上边界、下边界、左边界、右边界和强制充电边界五个边界围成;其中,上边界描述如式(1)所示:
SoC=SoCmax(1)
下边界描述如式(2)所示:
SoC=SoCmin(2)
左边界描述如式(3)所示:
t=ts(3)
右边界描述如式(4)所示:
t=te(4)
强制充电边界描述如式(5)所示:
S o C ( t ) = SoC t arg e t - ( t e - t ) &times; P m a x E - - - ( 5 ) ;
根据式(1)-式(5)确定充放电曲线位置包括: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ax,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in,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若以上均不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充放电可行域内。
(6)根据下垂控制策略计算充放电功率P;如图2所示,
首先,计算充放电功率设置控制死区[-Δfdb,Δfdb]以及k+和k-数值;其中,k+为系统频率增加时用户增加充电功率的参与度,k-为系统频率降低时用户减少充电功率或增大反供电功率的参与度;-Δfdb和Δfdb分别为系统实时频率偏差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若Δf∈[-Δfdb,Δfdb],则P=P0;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ax,则P=Pmax;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in,则P=Pmin;其中,P0、Pmax和Pmin分别为车载电池的初始充电功率、可接受最大充和最小充电功率Pmin;
其次,根据上边界、下边界、强制充电边界约束对P进行修正;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则设定P=Pmax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4对大电网测试系统进行描述:本发明利用简化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模型进行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测试系统中设置10万台电动汽车,其中5万台采用V1G控制模式,5万台采用V2G控制模式。以风力发电为例,模拟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频率不稳定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5对本发明的控制效果进行描述:通过图5可见,在大规模风电并网环境下,电力系统出现频率不稳定现象。在对电动汽车进行频率响应控制后,电力系统频率波动明显减小。可见,本发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电力系统频率偏差,利用电动汽车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调频服务。
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控制后,其正常充电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本发明在充放电控制过程中引入强制充电边界,保证在用户出行时刻电池电量满足用户出行需求。10万辆电动汽车出行时刻的SoC值均在70%以上,不存在出行时刻SoC值不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利用电动汽车负荷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调频服务,同时在控制过程中保证用户充电需求不受影响。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策略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设置用户需求参数;
(2)识别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
(3)计算初始充电功率;
(4)识别电力系统实时频率f,通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
(5)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确定电动汽车充放电曲线位置;
(6)获取充放电功率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置用户需求参数,包括设置电动汽车充电初始时间ts、电动汽车预计出行时间te,和电动汽车充电目标值SoCtarget;以及,
设置以防止过度放电为目标的最小荷电状态SoCmin,设置以防止过度充电为目标的最大荷电状态SoCma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参数,包括车载电池实时荷电状态SoC(t);车载电池可接受最大充电功率Pmax和车载电池容量E。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初始充电功率P0的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P 0 = SoC t arg e t - SoC min t e - t s &times; E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构建充放电可行域的方法包括:
从步骤(2)和(3)中获得参数ts,te,SoCmin,SoCmax,Pmax构建电动汽车充放电可行域;该可行域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车载电池SoC值;该直角坐标系下,通过充放电曲线描述电动汽车SoC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已到达预设充电时间,若未到达,则返回步骤(4);若到达,则充电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可行域由上边界、下边界、左边界、右边界和强制充电边界五个边界围成;其中,
上边界描述如式(1)所示:
SoC=SoCmax(1)
下边界描述如式(2)所示:
SoC=SoCmin(2)
左边界描述如式(3)所示:
t=ts(3)
右边界描述如式(4)所示:
t=te(4)
强制充电边界描述如式(5)所示:
S o C ( t ) = SoC t arg e t - ( t e - t ) &times; P m a x E - - - ( 5 ) ;
根据式(1)-式(5)确定充放电曲线位置包括: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ax,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SoC(t)=SoCmin,则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若当前t时刻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若以上均不满足,则充放电曲线位于充放电可行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充放电功率P的获取过程包括:
首先,设置控制死区[-Δfdb,Δfdb]以及k+和k-数值;其中,k+为系统频率增加时用户增加充电功率的参与度,k-为系统频率降低时用户减少充电功率或增大反供电功率的参与度;-Δfdb和Δfdb分别为系统实时频率偏差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若系统实时频率偏差Δf∈[-Δfdb,Δfdb],则P=P0;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ax,则P=Pmax;若Δf<Δfdb,则P=P0+k-×Δf;若P<Pmin,则P=Pmin;其中,P0、Pmax和Pmin分别为车载电池的初始充电功率、可接受最大充和最小充电功率Pmin;
其次,根据上边界、下边界、强制充电边界约束对P进行修正;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上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下边界且P<0,则将P置0;若充放电曲线位于强制充电边界,则设定P=Pmax
CN201610270857.4A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826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0857.4A CN105826934A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0857.4A CN105826934A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934A true CN105826934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0857.4A Pending CN105826934A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693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9962A (zh) * 2016-10-13 2017-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建模方法
CN108407636A (zh) * 2018-02-08 2018-08-17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本地实时优化充电控制方法
CN108471123A (zh) * 2018-04-08 2018-08-3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整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93972A (zh) * 2018-03-21 2018-09-04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短时备用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10492512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光储联合系统中调频或调峰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CN114857979A (zh) * 2022-04-18 2022-08-05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用于航空发动机支点封严的串联式换热器热负荷分配方法
CN116830413A (zh) * 2021-02-10 2023-09-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放电要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及充放电要素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489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天津大学 一种电网需求侧响应资源频率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CN105356459A (zh) * 2015-11-23 2016-02-2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分散入网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09149599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群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489A (zh) * 2015-10-23 2016-02-03 天津大学 一种电网需求侧响应资源频率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CN105356459A (zh) * 2015-11-23 2016-02-24 东南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分散入网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09149599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群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健 等: "实时电价下电动汽车变参与度动态频率控制策略", 《电力建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9962A (zh) * 2016-10-13 2017-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建模方法
CN106649962B (zh) * 2016-10-13 2019-1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建模方法
CN108407636A (zh) * 2018-02-08 2018-08-17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本地实时优化充电控制方法
CN108493972A (zh) * 2018-03-21 2018-09-04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短时备用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8471123A (zh) * 2018-04-08 2018-08-3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整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71123B (zh) * 2018-04-08 2019-03-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整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CN110611322B (zh) * 2019-09-05 2022-08-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CN110492512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光储联合系统中调频或调峰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16830413A (zh) * 2021-02-10 2023-09-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放电要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及充放电要素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CN114857979A (zh) * 2022-04-18 2022-08-05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用于航空发动机支点封严的串联式换热器热负荷分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6934A (zh) 一种基于可行域的电动汽车辅助调频控制方法
CN10290318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其运行方法
CN103701144B (zh)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2522776B (zh) 储能系统提升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的方法
CN111422094B (zh) 分布式充电桩的充放电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7612048B (zh) 基于模型预测的电动汽车调频控制策略
CN110299717B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均衡控制策略
CN102163849B (zh) 基于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反馈的风电出力自适应平滑方法
CN104052055B (zh) 一种面向有源智能电网的电动汽车调频集中调度控制方法
CN104810842B (zh)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独立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方法
CN10535645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散入网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04253470A (zh)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840763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本地实时优化充电控制方法
CN106945558A (zh) 集群电动汽车v2g控制策略
CN104078978B (zh) 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动汽车入网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CN105226695A (zh) 含梯次利用电池的多类型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2769155B (zh) 一种面向有源智能配电网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
CN106218440B (zh) 一种充电设备的功率智能调节电路及方法
CN105305489B (zh) 一种电网需求侧响应资源频率响应能力评估方法
CN106960279A (zh) 考虑用户参与度的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特征参数评估方法
CN107846043B (zh) 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影响的微网能量管理方法
CN105226689A (zh) 考虑运行和维护的多类型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952862B (zh) 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分频协调控制器及实现方法
CN114336694B (zh) 一种混合储能电站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4104107A (zh) 用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