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6150B -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6150B
CN105826150B CN201610220733.5A CN201610220733A CN105826150B CN 105826150 B CN105826150 B CN 105826150B CN 201610220733 A CN201610220733 A CN 201610220733A CN 105826150 B CN105826150 B CN 105826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purcell
smith
special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07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6150A (zh
Inventor
刘维浩
陆亚林
贾启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6102207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6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6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6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1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5/00Transit-time tubes, e.g. klystrons, travelling-wave tubes, magnetrons
    • H01J25/02Tubes with electron stream modulated in velocity or density in a modulator zone and thereafter giving up energy in an inducing zone, the zones being associated with one or more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5/00
    • H01J23/16Circuit elements, having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discharge
    • H01J23/24Slow-wave structures, e.g. delay system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包括电子枪(1)、金属矩形光栅(3)、收集极(4)、金属平板反射镜(6)和输出端口(8);电子枪(1)与收集极(4)相对应,金属矩形光栅(3)在电子枪(1)与收集极(4)之间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6)位于金属矩形光栅(3)上面,输出端口(8)设置在金属平板反射镜(6)上。本发明可以使电子注起振电流密度显著降低,通过调节反射镜到光栅的距离,可以可控地工作在最低模或者二次模式,结构简单,要求的工作电压低,不需要庞大的外部附加设备,极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电子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特异史密斯-珀塞尔(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10THz之间的电磁波,是电磁波谱中迄今唯一尚未被完全开发的波段。因其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通信技术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逐步成型。太赫兹源的发展是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制约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
基于线性电子注与慢波结构相互作用的传统真空电子学电磁辐射源在低频太赫兹波段(频率低于0.3THz)可以产生毫瓦量级的连续波电磁辐射。然而,它在产生0.5THz以上的电磁辐射时遇到了两大重要障碍:1)需要极高的起振电流密度。电子注电流密度通常达到几百安培每平方厘米,远远超过了现有阴极的电子注发射能力;2)慢波结构尺寸非常小。0.5THz以上的器件结构尺寸通常在微米量级,给加工和实验带来极大困难。
基于Smith-Purcell辐射效应的奥罗管(Orotron)可以有效克服器件尺寸小的缺点,有望发展成为高频太赫兹波段的重要辐射源。传统奥罗管利用电子注在金属光栅表面产生的Smith-Purcell辐射,然后通过采用凹面反射镜将辐射波反射回来并与电子注相互作用,将电子注动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从而使电磁场得到激励并放大。反射镜与金属光栅形成一个开放的谐振腔,通过使谐振腔里面的驻波频率与Smith-Purcell辐射的频率相同,辐射场在谐振腔中储存并被放大,并最终通过端口输出。
然而,传统奥罗管利用的是普通的非相干Smith-Purcell辐射,通常情况下,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强度极低,且辐射波发散到各个方向,要将开放谐振腔中的驻波场激励并放大,同样需要电流密度极大的电子注,给阴极的发射能力和电子注的聚束带来极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包括电子枪、金属矩形光栅、收集极、金属平板反射镜和输出端口;电子枪与收集极相对应,金属矩形光栅在电子枪与收集极之间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位于金属矩形光栅上面,输出端口设置在金属平板反射镜上,电子枪产生的匀速带状的电子注掠过金属矩形光栅的上表面,匀速带状的电子注最后进入收集极,匀速带状的电子注在金属矩形光栅表面产生沿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被设置的金属矩形光栅上方的金属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反射波反过来与匀速带状的电子注相互作用,匀速带状的电子注能量转化为电磁波能量,电磁波能量被放大并最终通过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上的输出端口输出。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是由匀速带电粒子与光栅的辐射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相干辐射,其辐射频率与方向是确定的。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原理上是由光栅的矩形槽中的谐振模式在匀速带电粒子的激发下依次产生的辐射,光栅中的每个矩形槽是一个开放的谐振腔,也即是一个辐射单元,整个光栅构成一系列开放谐振腔形成的阵列。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频率是由矩形槽的结构参数决定,该频率就是开放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强度比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近一个数量级。
其中,在所述的太赫兹辐射源中,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其中,所述的金属平板反射镜处在矩形光栅的正上方,且水平放置,它将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反射回来。
本发明区别于传统奥罗管太赫兹源的关键是:本发明利用了电子注在光栅表面产生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而传统奥罗管利用的是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与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的核心区别在于:对于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电子注主要激励起光栅表面的慢电磁波并与之相互作用,激发的辐射波是非相干的,辐射波发散到光栅上半空间的各个方向(如附图2),且每个方向的辐射频率不同;而对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电子注只能激励起辐射波并与之相互作用,产生的是相干辐射,其辐射频率与方向是确定的(如附图3)。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强度比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近一个数量级。本发明通过调节电子注能量和光栅结构尺寸,使得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方向垂直向上,然后利用金属平面反射镜将垂直辐射场反射回来,反射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将电子注能量转化为电磁波能量,使得电磁波得到放大。由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强度比较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因此在光栅和反射镜之间将激励起更强的高频场,这些高频场与电子注相互作用加强,从而降低了电子注起振电流,同时增大了输出功率。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起振电流密度低
利用本发明可以使起振电流密度显著降低。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电流密度小于50安培每平方厘米的电子注就可以激发频率接近1THz的电磁辐射。
2.辐射功率高
该发明在0.32THz频率的平均辐射功率超过4W,在0.96THz的平均输出功率超过800mW,远远超过工作在该频段的大多数现有电磁辐射源。
3.可多模工作
通过调节反射镜到光栅的距离,该发明可以可控地工作在最低模或者二次模式,频率分别在0.32THz左右和0.96THz左右。
4.结构紧凑且易实现
该发明结构简单,要求的工作电压低,不需要庞大的外部附加设备,极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赫兹辐射源的二维剖视图,其中,1.电子枪,2.匀速带状电子注,3.金属矩形光栅,4.收集极,5.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6.金属平板反射镜,7.反射波,8.输出端口;
图2为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场分布的仿真图,其中,9.表面波,10.辐射波,11.电荷位置;
图3为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场分布的仿真图,其中,5.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11.电荷位置;
图4为仿真得到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和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的频谱图其中,12.普通Smith-Purcell辐射,13.特异Smith-Purcell辐射;
图5为仿真得到0.32THz的辐射功率时域图;
图6为仿真得到0.96THz的辐射功率时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奥罗管)。其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电子枪1、金属矩形光栅3、收集极4、金属平板反射镜6和输出端口8;电子枪1与收集极4相对应,金属矩形光栅3在电子枪1与收集极4之间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6位于金属矩形光栅3上面,输出端口8设置在金属平板反射镜6上,电子枪1产生的匀速带状电子注2掠过金属矩形光栅3的上表面,匀速带状电子注最后进入收集极4,匀速带状电子注在光栅表面产生沿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5,辐射波5被设置的光栅上方的金属平面反射镜6反射回来,反射波7反过来与匀速带状电子注相互作用,匀速带状电子注能量转化为电磁波能量,电磁波能量被放大并最终通过设置反射镜上的输出端口8输出。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是由匀速带电粒子与光栅的辐射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相干辐射,其辐射频率与方向是确定的。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原理上是由光栅的矩形槽中的谐振模式在匀速带电粒子的激发下依次产生的辐射,光栅中的每个矩形槽是一个开放的谐振腔,也即是一个辐射单元,整个光栅构成一系列开放谐振腔形成的阵列。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频率是由矩形槽的结构参数决定,该频率就是开放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其中,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强度比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近一个数量级。
其中,在所述的太赫兹辐射源中,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其中,所述的金属平板反射镜处在矩形光栅的正上方,且水平放置,它将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反射回来。
以下给出优化得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参数和仿真结果。
光栅周期0.13mm,光栅梳齿间缝隙宽度0.013mm,光栅梳齿深度0.215mm,电子注横截面尺寸为1mm*0.1mm,加速电压5千伏,电流密度50安培每平方厘米。图5为当光栅结构表面到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为2.2mm时仿真得到的辐射功率时域图,可以看到平均辐射功率约4W,此时辐射频率为0.32THz。
图6为当光栅结构表面到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为2.4mm时仿真得到的辐射功率时域图,可以看到平均辐射功率约800mW,此时辐射频率为0.96THz。

Claims (1)

1.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枪(1)、金属矩形光栅(3)、收集极(4)、金属平板反射镜(6)和输出端口(8);电子枪(1)与收集极(4)相对应,金属矩形光栅(3)在电子枪(1)与收集极(4)之间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6)位于金属矩形光栅(3)上面,输出端口(8)设置在金属平板反射镜(6)上,电子枪(1)产生的匀速带状的电子注(2)掠过金属矩形光栅(3)的上表面,匀速带状的电子注(2)最后进入收集极(4),匀速带状的电子注(2)在金属矩形光栅(3)表面产生沿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5),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波(5)被设置的金属矩形光栅(3)上方的金属平面反射镜(6)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7),反射波(7)反过来与匀速带状的电子注(2)相互作用,匀速带状的电子注(2)能量转化为电磁波能量,电磁波能量被放大并最终通过设置金属平板反射镜(6)上的输出端口(8)输出;
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是由匀速带电粒子与光栅的辐射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相干辐射,其辐射频率与方向是确定的;
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原理上是由光栅的矩形槽中的谐振模式在匀速带电粒子的激发下依次产生的辐射,光栅中的每个矩形槽是一个开放的谐振腔,也即是一个辐射单元,整个光栅构成一系列开放谐振腔形成的阵列;
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频率是由矩形槽的结构参数决定,该频率就是开放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所述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强度比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近一个数量级;
在所述的太赫兹辐射源中,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所述的金属平板反射镜处在矩形光栅的正上方,且水平放置,它将垂直向上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反射回来;
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利用了电子注在光栅表面产生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与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的核心区别在于:对于普通Smith-Purcell辐射,电子注主要激励起光栅表面的慢电磁波并与之相互作用,激发的辐射波是非相干的,辐射波发散到光栅上半空间的各个方向,且每个方向的辐射频率不同;而对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电子注只能激励起辐射波并与之相互作用,产生的是相干辐射,其辐射频率与方向是确定的,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强度比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近一个数量级,通过调节电子注能量和光栅结构尺寸,使得特异Smith-Purcell辐射的辐射方向垂直向上,然后利用金属平面反射镜将垂直辐射场反射回来,反射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将电子注能量转化为电磁波能量,使得电磁波得到放大,由于特异Smith-Purcell辐射强度比较普通Smith-Purcell辐射强度高,因此在光栅和反射镜之间将激励起更强的高频场,这些高频场与电子注相互作用加强,从而降低了电子注起振电流,同时增大了输出功率;
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起振电流密度低,利用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可以使起振电流密度显著降低,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利用电流密度小于50安培每平方厘米的电子注就可以激发频率接近1THz的电磁辐射;
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辐射功率高,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在0.32THz频率的平均辐射功率超过4W,在0.96THz的平均输出功率超过800mW,远远超过工作在该频段的大多数现有电磁辐射源;
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可多模工作,通过调节反射镜到光栅的距离,可以可控地工作在最低模或者二次模式,频率分别在0.32THz左右和0.96THz左右;
该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结构紧凑且易实现,结构简单,要求的工作电压低,不需要庞大的外部附加设备,极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
CN201610220733.5A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6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0733.5A CN105826150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0733.5A CN105826150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150A CN105826150A (zh) 2016-08-03
CN105826150B true CN105826150B (zh) 2017-09-29

Family

ID=5652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07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6150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61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702B (zh) * 2017-09-26 2019-07-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磁波辐射系统以及方法
CN108258574B (zh) * 2018-01-15 2019-11-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磁波辐射系统及辐射方法
CN108471039A (zh) * 2018-04-02 2018-08-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产生毫米波和太赫兹辐射的光栅结构
CN109916862B (zh) * 2019-02-27 2020-06-02 北京大学 一种增强多色相干spr器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4996B (zh) * 2019-07-05 2020-08-21 清华大学 相干Smith-Purcell辐射器件及相干THz辐射信号产生方法
CN110571626B (zh) * 2019-08-28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平面多电子注激励石墨烯亚波长集成光栅的太赫兹辐射源
CN110994335B (zh) * 2019-11-05 2021-12-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的产生装置、方法和器件
CN114899692B (zh) * 2022-05-09 2023-04-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金属等离子体波的阵列化可见光辐射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1726A (en) * 1984-03-30 1986-02-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High performance orotron utilizing a dense electron beam
CN102403180A (zh) * 2010-09-08 2012-04-04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分布作用太赫兹振荡器
CN102739170A (zh) * 2012-06-21 2012-10-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太赫兹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结构
CN103779763B (zh) * 2014-01-22 2016-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阵列光栅结构的太赫兹功率源高频结构
CN105207042B (zh) * 2015-09-25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具有椭圆槽光栅结构的太兹波辐射源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开放式谐振腔的研究》;邹文禄;《电子管技术》;19840629;第1页 *
路灿云 等.《太赫兹Smi th-Purcell相干辐射源的研究》.《聊城大学学报》.2009,第22卷(第1期),第42-4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150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6150B (zh) 一种基于特异Smith‑Purcell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
CN105938972B (zh) 一种基于双电子注双光栅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源
CN106601573B (zh) 一种电磁辐射源
CN107093538A (zh) 基于两段矩形光栅的史密斯‑帕赛尔电磁辐射源
CN105207042B (zh) 一种具有椭圆槽光栅结构的太兹波辐射源
CN105742943B (zh) 一种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可调谐窄带紧凑型太赫兹辐射源
CN105355528B (zh) 一种过模级联高频结构的双电子注太赫兹波辐射源
CN106054291B (zh) 混合型的金属‑介质ssp周期光栅系统及其用途和方法
CN108470667A (zh) 轻小型永磁封装Ku波段同轴渡越器件
CN107068518B (zh) 一种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53030A (zh) 空心激光等离子体产生可协调太赫兹辐射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23243A (zh) 一种高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辐射源
CN103779763B (zh) 一种基于阵列光栅结构的太赫兹功率源高频结构
Zhou et al. Electron-beam-driven enhanced terahertz coherent Smith-Purcell radiation within a cylindrical quasi-optical cavity
CN107863672A (zh) 一种电磁波辐射方法及辐射系统
CN105470786A (zh) 一种基于电子团串与过模波导耦合机制的可调谐太赫兹源
CN111799640B (zh) 基于受激放大相干spr辐射的太赫兹辐射器
CN112187181B (zh) 一种基于史密斯帕塞尔辐射的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设计方法
Meng et al. Smith-Purcell free electron laser based on the semi-elliptical resonator
CN107706702B (zh) 一种电磁波辐射系统以及方法
Meng Smith–Purcell free electron laser based on a semi-conical resonator
CN204086728U (zh) 一种带空气隙锥形渐变导波结构的太赫兹电场增强器
Yang et al. An Efficiency-Enhanced 0.5-THz BWO Using Double-Slot Embedded Electron Beams to Drive a Grating Loaded Rectangular Waveguide
Zhu et al. A High Harmonic Terahertz Frequency Multiplier Based on Plasmonic Grating
Yang et al. Study on Beam Wave Interaction of Terahertz Radiation Source Based on Gratin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