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626B -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8626B
CN105818626B CN201610297268.5A CN201610297268A CN105818626B CN 105818626 B CN105818626 B CN 105818626B CN 201610297268 A CN201610297268 A CN 201610297268A CN 105818626 B CN105818626 B CN 105818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robot
angle
pole
robo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72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8626A (zh
Inventor
张益春
李国利
陈金鑫
邓炜
孔健
闻雅
周丽佳
缪禄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972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8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8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8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本申请机器人壳体上方有信号发射接收器,机器人壳体底部四个角各有一个底部支架,连接杆将对应底部支架下端与陆行角度控制电机上端连接架相连,陆行角度控制电机下端转轴与陆行车主体,机器人壳体内有电控装置,每个侧壳体下方设有斜设摄像头,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升降气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底部有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弹出架,弹出架外壁有支杆,支杆外侧端部上方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转轴安装有旋翼。本发明用于水陆空全方位进行侦查,改变传统侦查需要多种类的机器人配合使用的方式,设备整体使用方便,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目前的机器人多种多样,其中侦查类机器人也是千变万化,如:无人侦察机。但是很少具有一种能够在多领域通用的侦查机器人,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水路两用侦查机器人,但功能较为局限,适用领域也有限制。对此人们希望出现一种水陆空三个领域通用的侦查机器人,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用于水陆空全方位进行侦查,改变传统侦查需要多种类的机器人配合使用的方式,设备整体使用方便,稳定性高,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盖板、斜设摄像头、底部支架、连接杆、角度控制电机、陆行角度控制电机、陆行车主体、车轮、螺旋桨、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弹出架、折叠支杆、旋翼电机、旋翼、密封盖旋转电机和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机器人壳体上方有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机器人壳体底部四个角各有一个底部支架,所述连接杆将对应底部支架下端与陆行角度控制电机上端连接架相连,所述连接杆与对应底部支架下端和陆行角度控制电机上端连接架相连处的外侧有角度控制电机,所述陆行角度控制电机下端转轴与陆行车主体,所述陆行车主体的四个转轴各有一个车轮,所述机器人壳体内有电控装置,所述机器人壳体前后左右各有一个侧壳体,所述侧壳体外侧有盖板,每个侧壳体下方设有斜设摄像头,四个侧壳体分成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升降气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底部有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所述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方向朝外,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方有开口,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弹出架,所述弹出架外壁有支杆,所述支杆外侧端部上方有旋翼电机,所述旋翼电机的转轴安装有旋翼。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壳体上有密封盖旋转电机,所述密封盖旋转电机的转轴两侧各有一个密封盖支架,所述密封盖支架外侧端部下端有密封盖,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壳体上方,为了防止潜水过程中对旋翼电机造成损害,需要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的开口上设置密封盖,虽然也可以设置自动开闭的密封盖,但是容易对旋翼产生干涉,由于本发明还有两个侧壳体用于升降气囊,其侧壳体上有有一定空间,因此可设计旋转密封盖,需要打开时候,通过电机控制密封盖至相应侧壳体上方。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壳体底部有旋转半球,所述旋转半球的电机在机器人壳体内,考虑功能扩展需要可在机器人壳体底部设置旋转半球。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半球下方有1-4个摄像头,本发明可在旋转半球下方设置摄像头用于增加监控范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机器人壳体侧壳体的两侧各有一个红外位置感应器,为了防止运动过程中碰到外物可设置红外位置感应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出架外壁有至少2个支杆,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支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为折叠支杆,所述折叠支杆弯折处的外侧有调节电机,为了能让旋翼更容易展开,支杆可采用折叠支杆。
本发明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空用时,两侧旋翼的盖板通过电机旋转90°,
旋翼装置推出展开,八个独立的旋翼同时工作,机器人能够稳定地飞行于空中,同时,侦查摄像头开始工作,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不断地将侦查到的信息返回给地面的工作人员,可用于森林火灾监测,高山峡谷等艰险地形的勘探。
陆用时,旋翼装置收纳于仓室内,同时通过电机旋转密封盖将对应旋翼装置密封,陆用车轮展开,陆用结构轮子使用8个轮子,这样移动较为稳定,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变角度旋转,可适应各种地形,可实现多地形探索。
水用时,旋翼装置收纳于仓室内,同时密封盖密封,陆用车轮收紧,减小自身体积。机身左右两舱室内的气囊开始工作,实现机器人在水中的升降,同时前后螺旋桨工作,可实现机器人在水中作业时,方向的旋转,速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示意图;
图示说明:
1、机器人壳体;2、旋转半球;3、摄像头;4、红外位置感应器;5、盖板; 6、斜设摄像头;7、底部支架;8、连接杆;9、角度控制电机;10、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1、陆行车主体;12、车轮;13、螺旋桨;14、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5、弹出架;16、折叠支杆;17、旋翼电机;18、旋翼;19、密封盖旋转电机;20、密封盖支架;21、密封盖;22、信号发射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用于水陆空全方位进行侦查,改变传统侦查需要多种类的机器人配合使用的方式,设备整体使用方便,稳定性高。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1、盖板5、斜设摄像头6、底部支架7、连接杆8、角度控制电机9、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陆行车主体11、车轮12、螺旋桨13、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弹出架15、折叠支杆16、旋翼电机17、旋翼18、密封盖旋转电机19和信号发射接收器22,所述机器人壳体1上方有信号发射接收器22,所述机器人壳体1底部四个角各有一个底部支架7,所述连接杆8将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与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所述连接杆8与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和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处的外侧有角度控制电机9,所述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下端转轴与陆行车主体11,所述陆行车主体11的四个转轴各有一个车轮12,所述机器人壳体1内有电控装置,所述机器人壳体1前后左右各有一个侧壳体,所述侧壳体外侧有盖板5,每个侧壳体下方设有斜设摄像头6,四个侧壳体分成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升降气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底部有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所述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13,所述螺旋桨13方向朝外,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方有开口,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弹出架15,所述弹出架15外壁有支杆,所述支杆外侧端部上方有旋翼电机17,所述旋翼电机17的转轴安装有旋翼18。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提供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1、盖板5、斜设摄像头6、底部支架7、连接杆8、角度控制电机9、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陆行车主体11、车轮12、螺旋桨13、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弹出架15、折叠支杆16、旋翼电机17、旋翼18、密封盖旋转电机19和信号发射接收器22,所述机器人壳体1上有密封盖旋转电机19,所述密封盖旋转电机19的转轴两侧各有一个密封盖支架20,所述密封盖支架20外侧端部下端有密封盖21,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22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壳体1上方,为了防止潜水过程中对旋翼电机造成损害,需要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的开口上设置密封盖,虽然也可以设置自动开闭的密封盖,但是容易对旋翼产生干涉,由于本发明还有两个侧壳体用于升降气囊,其侧壳体上有有一定空间,因此可设计旋转密封盖,需要打开时候,通过电机控制密封盖至相应侧壳体上方,所述机器人壳体1底部四个角各有一个底部支架7,所述连接杆8将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与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所述连接杆8与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和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处的外侧有角度控制电机9,所述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下端转轴与陆行车主体11,所述陆行车主体11的四个转轴各有一个车轮12,所述机器人壳体1内有电控装置,所述机器人壳体1前后左右各有一个侧壳体,每个机器人壳体1侧壳体的两侧各有一个红外位置感应器4,为了防止运动过程中碰到外物可设置红外位置感应器,所述侧壳体外侧有盖板5,每个侧壳体下方设有斜设摄像头6,四个侧壳体分成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升降气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底部有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所述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13,所述螺旋桨13方向朝外,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方有开口,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弹出架15,所述弹出架15外壁有支杆所述弹出架15外壁有至少2个支杆,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支杆,所述支杆为折叠支杆16,所述折叠支杆16弯折处的外侧有调节电机,为了能让旋翼更容易展开,支杆可采用折叠支杆,所述支杆外侧端部上方有旋翼电机17,所述旋翼电机17的转轴安装有旋翼18,所述机器人壳体1底部有旋转半球2,所述旋转半球2的电机在机器人壳体1内,考虑功能扩展需要可在机器人壳体底部设置旋转半球,所述旋转半球2下方有1-4个摄像头3,本发明可在旋转半球下方设置摄像头用于增加监控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1)、盖板(5)、斜设摄像头(6)、底部支架(7)、连接杆(8)、角度控制电机(9)、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陆行车主体(11)、车轮(12)、螺旋桨(13)、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弹出架(15)、支杆、旋翼电机(17)、旋翼(18)、密封盖旋转电机(19)和信号发射接收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1)上方有信号发射接收器(22),所述机器人壳体(1)底部四个角各有一个底部支架(7),所述连接杆(8)将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与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所述连接杆(8)与对应底部支架(7)下端和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上端连接架相连处的外侧有角度控制电机(9),所述陆行角度控制电机(10)下端转轴与陆行车主体(11)连接,所述陆行车主体(11)的四个转轴各有一个车轮(12),所述机器人壳体(1)内有电控装置,所述机器人壳体(1)前后左右各有一个侧壳体,所述侧壳体外侧有盖板(5),每个侧壳体下方设有斜设摄像头(6),四个侧壳体分成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升降气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底部有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所述螺旋桨角度旋转电机(14)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13),所述螺旋桨(13)方向朝外,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上方有开口,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壳体内有弹出架(15),所述弹出架(15)外壁有支杆,所述弹出架(15)外壁有至少2个支杆,所述支杆为折叠支杆(16),所述折叠支杆(16)弯折处的外侧有调节电机,所述折叠支杆(16)外侧端部上方有旋翼电机(17),所述旋翼电机(17)的转轴安装有旋翼(18),所述机器人壳体(1)上有密封盖旋转电机(19),所述密封盖旋转电机(19)的转轴两侧各有一个密封盖支架(20),所述密封盖支架(20)外侧端部下端有密封盖(21),所述信号发射接收器(22)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壳体(1)上方,每个机器人壳体(1)侧壳体的两侧各有一个红外位置感应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1)底部有旋转半球(2),所述旋转半球(2)的电机在机器人壳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半球(2)下方有1-4个摄像头(3)。
CN201610297268.5A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Active CN105818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7268.5A CN105818626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7268.5A CN105818626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626A CN105818626A (zh) 2016-08-03
CN105818626B true CN105818626B (zh) 2017-09-29

Family

ID=5652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7268.5A Active CN105818626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86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121A (zh) * 2016-11-28 2017-02-08 江苏洛尧智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陆空同步监测用机器人
CN106476545A (zh) * 2016-11-28 2017-03-08 江苏洛尧智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用水陆双用机器人
CN106799739A (zh) * 2017-03-21 2017-06-0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CN108000534A (zh) * 2017-12-30 2018-05-08 肇庆市智高电机有限公司 用于一种水陆空侦查机器人
CN110096074B (zh) * 2019-04-11 2022-04-05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vr技术对厂站及其设备进行智能巡检的方法
CN110509733B (zh) * 2019-07-15 2020-10-1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双栖运载仿生机器人
CN114043830B (zh) * 2021-10-25 2024-03-05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水陆空三用安全智能机器人
CN113910852B (zh) * 2021-11-19 2024-04-09 重庆警察学院 一种外勤侦查用侦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63205B3 (de) * 2004-12-23 2006-05-04 Julian Kuntz Fluggerät mit verbesserter Beweglichkeit am Boden
CN104527352B (zh) * 2014-12-24 2017-06-23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球形两栖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773042B (zh) * 2015-04-03 2017-0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可变形结构的水陆两栖机器人
CN105539038A (zh) * 2016-01-06 2016-05-04 潘祖国 一种空陆两用的太阳能急救车
CN205632000U (zh) * 2016-05-09 2016-10-1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626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626B (zh)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CN205632000U (zh) 一种水陆空侦查通用机器人
CN106394835B (zh) 水下检测机器人
CN105857593B (zh) 一种四旋翼多用途飞行机器人
CN103358305B (zh) 可闭环控制的多功能水中蛇形机器人
CN104354859B (zh) 一种可避障的微型探测飞行器
CN106926654A (zh) 一种两栖四旋翼无人机
CN106892094A (zh) 一种空间六自由度独立可控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66929B (zh) 海陆空直升飞船
CN108656885A (zh) 倾转旋翼海空两栖机器人
CN107225925B (zh) 一种滚转翼垂直起降多栖飞行器
CN207450249U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变桨距机构
CN107856856A (zh) 一种飞行球形机器人
CN207450247U (zh) 一种可折叠可滚动的球形无人机
CN107719666A (zh) 两栖无人机
CN112179608B (zh) 用于旋转弹箭模型风洞动态试验的支撑装置和试验系统
CN107839419A (zh) 一种共轴八旋翼三栖机器人
CN107264665A (zh) 一种被动适应服役环境的变换轮腿式移动机器人
CN104149971B (zh) 一种无人机
CN106715897B (zh) 空中装置
CN214727996U (zh) 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
CN108945395A (zh) 多自由度的旋翼系统、防止缠线的旋翼系统及无人机
CN110203359A (zh) 仿豹鲂鮄鱼水下机器人
CN106892079A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
CN114701306A (zh) 一种可变足轮水陆两栖球形侦查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3

Address after: 610000 5th Floor, Xiongfei Center, No. 1 Tidu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 Yajun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99, hung Jing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68, Changjiang Road, Donghu street,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 Yajun

Address before: 610000 5th Floor, Xiongfei Center, No. 1 Tidu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ajun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0

Address after: 222000 zc05, 2f, building 2, Kechuang City, No. 17, Huaguosh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luo (Lianyung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8, Changjiang Road, Donghu street,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a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Address after: Room 304,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West of South Gate, No. 13, Langshan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00 zc05, 2nd floor, building 2, Kechuang City, 17 Huaguosh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luo (Lianyung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