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4922B -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4922B CN105814922B CN201480067350.8A CN201480067350A CN105814922B CN 105814922 B CN105814922 B CN 105814922B CN 201480067350 A CN201480067350 A CN 201480067350A CN 105814922 B CN105814922 B CN 1058149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address
- user terminal
- access node
- ma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08 change reques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264877 Hippospongia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其中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地址标识。本发明方案有利于降低用户终端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终端呈爆发式增长,WiFi终端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专业机构研究表明:WiFi是当前无线网络数据流量的主要承载方式,其流量份额甚至已经超过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蜂窝技术。出于数据分流的技术目的和商业竞争的经济目的,各个电信运营商纷纷选择“蜂窝+WiFi”的异构接入网融合方案。
例如在现有异构接入网融合方案之中,对于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地址标识例如为网际互联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等),在各个网络分别独立的管理,例如在“蜂窝+WiFi”的异构接入网融合方案,对用户终端在蜂窝网络和WiFi中的地址标识是独立分配和管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以降低用户终端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的复杂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
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1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2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分配单元,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第一路由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1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
记录维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一地址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第二路由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2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
所述控制面节点可包括至少一个总线、与所述总线相连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总线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1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2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可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处理器,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1为正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一地址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2为正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本发明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包括:控制面节点和包括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用户面接入节点,其中,所述控制面节点为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控制面节点。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地址标识分配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案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有利于简化用户终端地址管理的复杂性,提高统一可控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节点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以降低用户终端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的复杂性。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先对开放流机制进行简单介绍。
开放流(OpenFlow)技术最早是由斯坦福大学提出,旨在基于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技术条件,以创新的网络互联理念,来解决当前网络面对新业务而产生的种种瓶颈问题。其中,OpenFlow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原本完全由交换机/路由器控制的数据包转发过程,转化为由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 Switch)和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控制器(Controller)分别完成的独立过程。
在SDN架构中,SDN控制器决定所有报文在网络中传输路径。OpenFlow交换机会在本地维护若干个与转发表不同的流表(Flow Table)。如果需要转发的报文在Flow Table中有匹配的流表项,则基于Flow Table中对应的流表项进行转发处理。若Flow Table中没有报文对应的流表项,则该报文就会被发送到控制器进行传输路径的确认,控制器向OpenFlow交换设备传输新的流表项,OpenFlow交换设备根据下发的新流表项进行报文转发。这就意味着OpenFlow网络中的设备能够分布部署、集中管控,使网络变为软件可定义的形态。OpenFlow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让网络使用者可决定如何路由报文、如何实现负载均衡或者如何进行访问控制等。这就使得网络中部署一种新路由协议或安全算法,往往仅需要在SDN控制器上撰写数百行代码,其开放性有利于加快新网络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SDN基于通用的IT化平台,实现网络中的功能网元(主要是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的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并开放控制面和数据面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来定义逻辑上的网络拓扑,以满足对网络资源不同需求,而无需关心底层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
异构接入网融合方案包括物理层(L1)融合方案、数据链路层(L2)融合方案和网络层(L3)融合方案等等。其中,不同层次的融合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和针对场景不同。目前,在异构接入网融合场景下,现有技术通常是对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例如IP地址)在各个子网分别独立管理。本发明可解决在无线网络SDN架构场景下,网络层(L3)融合方案中IP地址问题,如用户终端在异构接入网之间发生切换时的IP地址管理。当然,用户终端在同一制式网络下的不同接入节点之间进行再次接入时也可采用下面的地址管理方案。
参见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信网络架构图,通信网络中包括控制面节点和若干个用户面接入节点,其中,用户终端可通过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网络,控制面节点可对各用户面接入节点进行控制面管理,控制面节点还可对SDN中的网关路由器和各OpenFlow交换机(若存在)进行路由规则配置(此时控制面节点具有SDN控制器的功能)。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例如可应用于“蜂窝+WiFi(或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的异构接入网融合场景,当然也可应用于不同制式的两种或多种蜂窝之间的异构接入网融合场景。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异构接入网融合场景。例如,图1-a中的举例的若干种网络制式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可包括:蜂窝网络中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可包括若干种不同制式的蜂窝网络中的用户面接入节点)、WiFi网络(或WLAN网络)中的用户面接入节点、传感器网络中的用户面接入节点等,当然还可包括其它制式网络中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同一制式网络中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可基于图1-a所示通信网络架构具体实施,当然亦可基于其变形架构具体实施。
在实际网络中,控制面节点可能具有多种产品形态,例如控制面节点可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接入节点控制器(AC,Access point controller)等。用户面接入节点为具有用户终端无线接入能力的接入网元,当然用户面接入节点也可能具有多种产品形态,例如用户面接入节点可为接入节点(AP,Access point)或演进型基站(eNodeB,Evolved Node B)或其它类型的基站等。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控制面节点可具有SDN控制器的功能。
本发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参见图1-b,图1-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b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101、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102、上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可本地存储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控制面节点本地存储的该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可以是预先配置在控制面节点之中的,当然,控制面节点本地存储的该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也可能是控制面节点根据此前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或切换情况而生成的,进一步的,控制面节点可更新本地存储的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当然,也可由第三方设备存储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上述控制面节点可在第三方设备上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进一步的,第三方设备可更新其存储的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当然第一用户终端也可为单模用户终端。
103、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的每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可记录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例如,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制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都为蜂窝网络(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网络))或都为wifi。或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网络),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可为多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上述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上述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上述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
上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上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包含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
上述控制面节点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之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二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二地址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上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上述控制面节点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地址标识分配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
上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上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控制面节点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为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面节点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控制面节点可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可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或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或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网关路由器和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或上述N2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与第一地址标识(或第二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接收到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或第二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进行举例说明。
其中,在用户终端进行初始接入的过程(初始接入可能涉及用户终端网络认证和注册等)中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其中,本实施例中将基站接入点(如C-uNB或W-uNB)作为用户面接入节点为例,将Single-cNB作为控制面节点为例。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201、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s1,其中,接入请求s1携带第一用户终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为例。
202、第一基站接入点向Single-cNB上报接入请求s1。
203、Single-cNB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若是(即Single-cNB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执行步骤204。
若否(即Single-cNB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任何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执行步骤205。
204、Single-cNB可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跳转至步骤206。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基站接入点标识,其中,上述基站接入点标识所表示的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第一基站接入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举例来说,第二基站接入点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一基站接入点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或者,第一基站接入点可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二基站接入点可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
当然,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第一基站接入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也可相同。
205、Single-cNB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一地址标识。Single-cNB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或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206、Single-cNB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接入请求s1的接入响应s2,其中,上述接入响应s2可携带有Single-cNB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207、第一基站接入点向第一用户终端转发上述接入响应s2。
208、Single-cNB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理解,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主要用于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其中,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规则r1,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规则r2。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和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一一对应。
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第一基站接入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OpenFlow交换机,其中,上述N1为正整数。
209、Single-cNB向网关路由器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1,该OpenFlow协议消息m1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2。Single-cNB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2,该OpenFlow协议消息m2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1。
Single-cNB向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其中,Single-cNB向上述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OpenFlow协议消息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该每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
至此,当第一用户终端需与外部网络(如Internet)进行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利用Single-cNB为其分配的第一地址标识,途径包括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数据通路与外网进行通信。其中,这里的数据通路分为两大部分:空口通信(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一基站接入点之间)和有线SDN机制的IP通信(第一基站接入点和网关路由器之间)。其中,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8或步骤209与步骤207或步骤206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主要是以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也可由网关路由器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并可由网关路由器向OpenFlow交换机下发携带路由规则的OpenFlow协议消息。进一步的,当前的基站接入点还可在检测到达网关路由器的沿途路径生效后,向Single-cNB发出新路径生效通知。Single-cNB还可向网关路由器发出旧路径路由规则;网关路由器可删除到达旧基站接入点的沿途OpenFlow交换机中的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Single-cNB,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过程中,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
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下面举例,在用户终端进行基站接入点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其中,本实施例中将基站接入点(如第一基站接入点和第二基站接入点)作为用户面接入节点为例,将Single-cNB作为控制面节点为例。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301、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切换请求s3。
其中,切换请求s3携带第一用户终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为例。
302、第一基站接入点向Single-cNB上报上述切换请求s3。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关注具体的切换触发原因或发起方,可能是多种切换触发机制的其中一种或多种,触发UE从旧基站接入点(第二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第一基站接入点)即可。例如,采用的切换触发机制可以是UE周期性地监测到达新/旧基站接入点的无线信道质量,当两个无线信道质量的差距达到某个阈值时就触发切换,然后,UE可以向新基站接入点(即第一基站接入点)发出切换请求s3。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由新基站接入点或者旧基站接入点主动的发起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的流程,而在这种场景下,步骤301可以省略。
其中,Single-cNB若确定允许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可为UE分配新基站接入点的无线资源,本实施例中以Single-cNB确定允许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为例。
303、Single-cNB在已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若是(即Single-cNB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执行步骤304。
若否(即Single-cNB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任何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执行步骤305。
304、Single-cNB可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跳转至步骤306。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基站接入点标识(例如第二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其中,上述基站接入点标识所表示的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第一基站接入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第二基站接入点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一基站接入点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或者,第一基站接入点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二基站接入点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
进一步的,若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第二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则Single-cNB还可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二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替换为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
305、Single-cNB可以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一地址标识,Single-cNB基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
306、Single-cNB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切换请求s3的切换响应s4,其中,上述切换响应s4可以携带有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等。
307、第一基站接入点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响应上述切换请求s3的切换响应s4。
308、Single-cNB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理解,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主要用于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其中,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规则r1,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规则r2。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和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一一对应。
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OpenFlow交换机,其中,上述N1为正整数。
309、Single-cNB向网关路由器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1,该OpenFlow协议消息m1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2。Single-cNB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2,该OpenFlow协议消息m2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1。
Single-cNB向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其中,Single-cNB向上述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OpenFlow协议消息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该每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
至此,当第一用户终端需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利用Single-cNB为其分配的第一地址标识,途径包括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数据通路与外网进行通信。其中,这里的数据通路分为两大部分:空口通信(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一基站接入点之间)和有线SDN机制的IP通信(第一基站接入点和网关路由器之间)。
其中,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308或309与步骤307或308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主要是以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也可由网关路由器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并可由网关路由器向OpenFlow交换机下发携带路由规则的OpenFlow协议消息。进一步的,当前的基站接入点还可在检测到达网关路由器的沿途路径生效后,向Single-cNB发出新路径生效通知。Single-cNB还可向网关路由器发出旧路径路由规则;网关路由器可删除到达旧基站接入点的沿途OpenFlow交换机中的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Single-cNB,在用户终端网络切换过程中,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401、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接入请求s1,其中,接入请求s1携带第一用户终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为例。
402、第一基站接入点向Single-cNB上报接入请求s1。
403、Single-cNB在已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本实施例中以Single-cNB在已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为例。
404、Single-cNB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一地址标识。
Single-cNB基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或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405、Single-cNB可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接入请求s1的接入响应s2,其中,上述接入响应s2可携带有Single-cNB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406、第一基站接入点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响应上述接入请求s1的接入响应s2。
407、Single-cNB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理解,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主要用于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其中,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规则r1,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规则r2。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和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一一对应。
其中,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OpenFlow交换机,其中,上述N1为正整数。
408、Single-cNB向网关路由器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1,该OpenFlow协议消息m1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2。Single-cNB向第一基站接入点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2,该OpenFlow协议消息m2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1。
Single-cNB向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其中,Single-cNB向上述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OpenFlow协议消息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该每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
至此,当第一用户终端需与外部网络(如Internet)进行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利用Single-cNB为其分配的第一地址标识,途径包括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的数据通路与外网进行通信。其中,这里的数据通路分为两大部分:空口通信(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一基站接入点之间)和有线SDN机制的IP通信(第一基站接入点和网关路由器之间)。
其中,第一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1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407或步骤408与步骤406或步骤405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
409、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二基站接入点发送切换请求s3。
其中,切换请求s3携带第一用户终端标识。
410、第二基站接入点向Single-cNB上报上述切换请求s3。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关注具体的切换触发原因或发起方,可能是多种切换触发机制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触发用户终端需从旧基站接入点(第一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第二基站接入点)即可。例如,采用的切换触发机制可以是用户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到达新/旧基站接入点的无线信道质量,当两个无线信道质量的差距达到某个阈值时就触发切换,然后UE可以向新基站接入点(即第二基站接入点)发出切换请求s3。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由新基站接入点或者旧基站接入点主动的发起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的流程,而在这种场景下,步骤409可以省略。
其中,Single-cNB若确定允许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可以为UE分配的新基站接入点的无线资源,本实施例中以Single-cNB确定允许UE从旧基站接入点切换到新基站接入点为例。
其中,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第一基站接入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第二基站接入点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一基站接入点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或者,第一基站接入点为蜂窝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第二基站接入点为WiFi网络中的基站接入点。当然,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第一基站接入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也可相同。
411、Single-cNB在已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其中,由于在步骤404中,Single-cNB生成并存储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即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包含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因此,Single-cNB在已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可以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即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412、Single-cNB可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Single-cNB还可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替换为第二基站接入点对应的基站接入点标识。
413、Single-cNB可向第二基站接入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切换请求s3的切换响应s4,其中,上述切换响应s4可以携带有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等。
414、第二基站接入点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响应上述切换请求s3的切换响应s4。
415、Single-cNB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理解,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主要用于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其中,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二基站接入点对应的路由规则r3,Single-cNB可基于预设策略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规则r4。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N2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OpenFlow交换机和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一一对应。
其中,上述N2个OpenFlow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第二基站接入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OpenFlow交换机,其中,上述N2为正整数。
416、Single-cNB向网关路由器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3,该OpenFlow协议消息m3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4。Single-cNB向第二基站接入点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m4,该OpenFlow协议消息m4中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路由规则r3。
Single-cNB向上述N2个OpenFlow交换机中的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OpenFlow协议消息,其中,Single-cNB向上述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OpenFlow协议消息携带的流表项中包含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该每个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
至此,当第一用户终端需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利用Single-cNB为其分配的第一地址标识,途径包括第二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2个OpenFlow交换机的数据通路与外网进行通信。其中,这里的数据通路分为两大部分:空口通信(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基站接入点之间)和有线SDN机制的IP通信(第二基站接入点和网关路由器之间)。
其中,第二基站接入点、网关路由器和N2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412或步骤413与步骤414或步骤415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主要是以Single-cNB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也可由网关路由器确定与第一地址标识和OpenFlow交换机对应的路由规则,并可由网关路由器向OpenFlow交换机下发携带路由规则的OpenFlow协议消息。进一步的,当前的基站接入点还可在检测到达网关路由器的沿途路径生效后,向Single-cNB发出新路径生效通知。Single-cNB还可向网关路由器发出旧路径路由规则;网关路由器可删除到达旧基站接入点的沿途OpenFlow交换机中的与第一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Single-cNB,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下面还提供用于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
参见图5-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500,可包括:
接收单元510、分配单元520和发送单元530。
其中,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分配单元520,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发送单元530,用于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参见图5-b,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面节点500还可包括:第一路由控制单元540,用于在分配单元520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路由控制单元可540还用于,在上述分配单元520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路由控制单元540还可用于,在上述分配单元520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单元510还可用于,在上述发送单元530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上述分配单元520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发送单元530还用于,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配单元520还用于,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
上述发送单元530还用于,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参见图5-c,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面节点500还包括:
记录维护单元550,用于基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参见图5-d,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面节点500还包括:第二路由控制单元560,用于在上述分配单元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路由控制单元560还用于,在上述分配单元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路由控制单元560还用于,在上述分配单元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单元510还用于,在上述发送单元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上述分配单元520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发送单元530还用于,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500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记录维护单元550可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记录维护单元550可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面节点5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节点600的示意图,控制面节点600可包括至少一个总线601、与总线601相连的至少一个处理器602以及与总线601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603。
其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或者可为单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可以预先配置在控制面节点600之中,也可能是处理器602根据此前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或切换情况而生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的每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可记录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例如,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制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都为蜂窝网络(如LTE)或都为wifi。或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可为多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其中,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以还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包含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之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在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600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1,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代码还用于,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可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面节点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节点700的结构框图。
其中,控制面节点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或者其他用户接口703,存储器7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702。通信总线7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该控制面节点700可选的包含用户接口703,包括:显示器(例如,触摸屏、LCD、CRT、全息成像(Holographic)或者投影(Projector)等)、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触摸屏等)、摄像头和/或拾音装置等。
其中,存储器705例如可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1提供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705中的一部分还包括非易失性内存(NVRAM)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5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操作系统705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模块70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例如,应用程序模块7052包括如下单元的至少一个:接收单元510、分配单元520、发送单元530、第一路由控制单元540、记录维护单元550和第二路由控制单元56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可为多模用户终端或单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可以预先配置在控制面节点700之中,也可能是处理器701根据此前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或切换情况而生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的每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可记录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例如,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制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都为蜂窝网络(如LTE)或都为wifi。或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可为多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可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其中,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包含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之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在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700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通过调用存储器7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还用于,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可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面节点7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700,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800,可包括:
接收器810、处理器820、发送器830和存储器840。
其中,接收器8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处理器820,用于在存储器840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存储器840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
发送器830,用于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810还可用于,在上述发送器830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处理器820还用于,在存储器840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发送器830还用于,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若在存储器840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
上述发送器830还用于,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基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在存储器840中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一地址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还用于,在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器810还用于,在上述发送器830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处理器820还用于,在存储器840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上述发送器830还用于,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800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处理器820还用于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处理器820还用于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面节点8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如IP地址),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包括:控制面节点910和包括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在内的至少一个用户面接入节点920。
其中,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用于向控制面节点910发送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
控制面节点9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可本地存储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控制面节点910本地存储的该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可以是预先配置在控制面节点910之中的,当然,控制面节点910本地存储的该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也可能是控制面节点910根据此前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或切换情况而生成的,进一步的,控制面节点910可更新本地存储的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当然,也可由第三方设备存储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上述控制面节点910可在第三方设备上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进一步的,第三方设备可更新其存储的一条或多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当然第一用户终端也可为单模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的每条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可记录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例如,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对应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制式。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都为蜂窝网络(如LTE网络)或都为wifi。或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例如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网络),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或者上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为wifi,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为蜂窝网络(如LTE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一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1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1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上述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上述第二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控制面节点910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包含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地址标识可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若在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之中未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二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上述第二地址标识;或者,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网关路由器上述第三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上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上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上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上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上述网关路由器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上述N2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为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上述第四路由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在上述控制面节点910向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上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上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上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向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上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上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上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地址标识为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或全网唯一用户名(该用户名可为字符串、数字串或其它具有全网唯一性的用户名)。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还可配置有效地址分配记录的老化时间。控制面节点910还可用于,可删除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或可将老化时间到达之后有效地址分配记录标记为无效地址分配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920(或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或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网关路由器和上述N1个OpenFlow交换机(或上述N2个OpenFlow交换机)可基于与第一地址标识(或第二地址标识)对应的路由规则,对接收到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为第一地址标识(或第二地址标识)的数据包进行路由控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节点910可如控制面节点500或者控制面节点600或者控制面节点700或者控制面节点80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引入统一的控制面节点910,无论在用户终端初始接入还是网络切换过程中,都由统一的控制面节点910来完成用户终端的地址标识分配和管理工作,改变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对应不同网络的地址标识由各个网络分别管理的模式。并且,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上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上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上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可见,基于统一的控制面节点910有利于确保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切换时或在同一网络的不同用户面接入节点接入时,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而在这些场景下使用同一个地址标识有利于极大的简化用户数据的跨网或跨接入节点通信管理的复杂度,也有利于简化用户数据包的路由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至少一种地址标识分配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上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1为正整数;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多模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二地址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2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面节点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所述控制面节点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节点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所述控制面节点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控制面节点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11.一种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
分配单元,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了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包括如下地址标识的至少一种:网际协议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和全网唯一用户名;
第一路由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一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规则;
所述第一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N1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1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1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1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其中,所述N1为正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还记录有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其中,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者所述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所表示的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表示的第一用户终端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二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二路由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一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不同;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一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未查找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则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
记录维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生成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存储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其中,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地址标识和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用户面接入节点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和所述第一地址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第二路由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网关路由器对应的第三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网关路由器所述第三路由规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由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N2个开放流交换机对应的N2个路由规则;向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所述N2个路由规则,其中,向所述N1个开放流交换机的每个开放流交换机发送的路由规则,为所述N2个路由规则中与所述每个开放流交换机一一对应的路由规则,其中,所述N2个开放流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开放流交换机,所述N2为正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包括:第二路由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分配第二地址标识之后,确定与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对应的第四路由规则;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述第四路由规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二请求响应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终端标识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为接入请求消息或者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所属网络的制式相同或不同;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在存储的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将所述第二有效地址分配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二地址标识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地址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三用户面接入节点将所述第二地址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节点和包括第一用户面接入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用户面接入节点,其中,所述控制面节点为如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4/073500 WO2015139166A1 (zh) | 2014-03-17 | 2014-03-17 |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4922A CN105814922A (zh) | 2016-07-27 |
CN105814922B true CN105814922B (zh) | 2019-08-20 |
Family
ID=54143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67350.8A Active CN105814922B (zh) | 2014-03-17 | 2014-03-17 |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05981A1 (zh) |
CN (1) | CN105814922B (zh) |
WO (1) | WO20151391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30622B2 (en) * | 2015-09-30 | 2019-03-1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ntegrated wireline and wireless access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
EP3402305B1 (en) * | 2016-01-19 | 2020-04-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ip address |
JP6664244B2 (ja) * | 2016-03-16 | 2020-03-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WO2018038412A1 (ko) * | 2016-08-23 | 2018-03-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차세대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의 액세스를 통해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
JP6794202B2 (ja) * | 2016-09-20 | 2020-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WO2019064531A1 (ja) * | 2017-09-29 | 2019-04-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12583618B (zh) * | 2019-09-30 | 2024-01-05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为业务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
CN111586153B (zh) * | 2020-04-30 | 2023-08-29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云平台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4079649B (zh) * | 2020-08-19 | 2024-08-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2540804B (zh) * | 2020-12-23 | 2024-08-1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小程序运行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
CN114040514B (zh) * | 2021-12-08 | 2024-01-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3651A (zh) * | 2011-06-01 | 2011-10-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协助基站自启动的方法及rnc/dhcp服务器 |
CN102547698A (zh) * | 2010-12-22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认证系统、方法及中间认证平台 |
CN102572012A (zh) * | 2012-02-14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交换机及系统 |
WO2013038895A1 (ja) * | 2011-09-16 | 2013-03-2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5732A (zh) * | 2011-03-14 | 2012-09-19 |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甩信终端连接方法、终端和系统 |
-
2014
- 2014-03-17 WO PCT/CN2014/073500 patent/WO20151391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3-17 CN CN201480067350.8A patent/CN105814922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15 US US15/266,806 patent/US201700059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7698A (zh) * | 2010-12-22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认证系统、方法及中间认证平台 |
CN102223651A (zh) * | 2011-06-01 | 2011-10-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协助基站自启动的方法及rnc/dhcp服务器 |
WO2013038895A1 (ja) * | 2011-09-16 | 2013-03-2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 |
CN102572012A (zh) * | 2012-02-14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交换机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39166A1 (zh) | 2015-09-24 |
CN105814922A (zh) | 2016-07-27 |
US20170005981A1 (en) | 2017-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4922B (zh) |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 |
US1119716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ugment the capacities and capabilities of cellular networks through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network overlay | |
Sun et al. | An intelligent SDN framework for 5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Mendonca et al. | The case fo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
CN104661267B (zh) | 用于小小区空闲模式移动性的系统、方法和介质 | |
Wu et al. | Towards distributed SDN: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flow scheduling in software defined urban IoT | |
Khaturia et al. | Connecting the unconnected: Toward frugal 5G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standardization | |
CN103974310B (zh) | 无线通信多跳网络设备的树状拓扑构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433352B2 (en) |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mobilit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7105422A (zh) | 管理用户会话的方法、移动网关装置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5264918A (zh) | 分布式演进型分组核心架构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886697A (zh) | 使用软件定义联网(sdn)控制器向已切换用户设备(ue)进行服务递送 | |
JP202251938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サービスをフレキシブルに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5284150B (zh) |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 |
CN107318141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5874756A (zh) |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0366204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20200367302A1 (en) |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6921580A (zh) | 树状网络中实现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765935A (zh) |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加虚拟防火墙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75973A (zh) | 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2006233B (zh) |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 |
CN105592414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
CN112511403A (zh) | 一种虚拟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282807A (zh) | 实现本地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1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