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6233B -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6233B
CN102006233B CN201010565102.XA CN201010565102A CN102006233B CN 102006233 B CN102006233 B CN 102006233B CN 201010565102 A CN201010565102 A CN 201010565102A CN 102006233 B CN102006233 B CN 102006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table
route
mtp3
m3ua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51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6233A (zh
Inventor
田洪巍
刘海防
李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651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6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MTP3路由和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采用上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TP3和M3UA无法进行统一选路的问题,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承载方式IP化的发展大趋势,信令消息承载方式也在逐步IP化。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essage Transfer Part3User Adaption layer,简称为M3U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建议采用的SIGTRAN协议,其部署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广。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Message Transfer Part3,简称为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
如何在MTP3与M3UA之间进行消息路由选择?如何实现消息在MTP3与M3UA之间均衡的负荷分担?目前已有的一些方法,如优先选择MTP3或M3UA路由、按照信令链路选择(Signaling Link Selection,简称为SLS)的取值选择MTP3或M3UA路由等,均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组网方式的要求。
如图1所示,信令点A到信令点D可以通过其与信令转接点B之间的MTP3路由或者M3UA路由,也可以通过其与信令转接点C之间的MTP3路由或者M3UA路由。优先选择MTP3或M3UA路由的方法仅能够满足图2所示的路由要求,而按照SLS的取值选择MTP3或M3UA路由的方法仅能满足图2和图3所示的路由要求。对于如图4和图5所示的路由要求,目前已有的路由方法均无法满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灵活部署、负荷均衡的MTP3和M3UA统一选路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选路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MTP3路由和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采用上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选路装置,包括:静态路由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静态路由表;动态路由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路由选路模块,用于采用上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原本分开的MTP3和M3UA路由融合为统一的路由来实现MTP3和M3UA消息的统一选路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TP3和M3UA无法进行统一选路的问题,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MTP3和M3UA混合组网实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MTP3和M3UA混合组网实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MTP3和M3UA混合组网实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MTP3和M3UA混合组网实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MTP3和M3UA混合组网实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保留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删除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动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保留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删除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动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保留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删除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例的动态路由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路由选路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方法包括:
步骤S602,建立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步骤S604,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
步骤S606,采用上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上述方法首先将原本分开的MTP3和M3UA路由融合为统一的路由,进而实现了MTP3和M3UA消息的统一选路,根据上述方法进行选路部署灵活、负荷均衡,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
优选地,步骤S602,建立上述静态路由表可以进一步包括:
(1)保留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新增一张表示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参考图7)。
(2)删除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一张表示MTP3和M3UA各自路由及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参考图8)。
将MTP3和M3UA的静态路由统一起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关键是要将MTP3和M3UA的静态路由融合表示出来。在方案(1)中,保留了MTP3和M3UA各自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新增了一张关系表将统一路由与MTP3和M3UA各自的路由对应起来。在方案(2)中,去除了MTP3和M3UA各自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将两者的路由融合为统一路由,表现在一张路由表中。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可以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和路由级别。
将MTP3和M3UA的静态路由统一后的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需要相应地进行的改变,例如,可扩展为“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路由级别”的关键字组合。
优选地,步骤S604,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1)清空动态路由表;
(2)将上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3)将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填入动态路由表第一个为空的位置,如果动态路由表全部非空则所述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
(4)遍历该动态路由表,统计编号与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直至读到空值;
(5)设置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等于B*X/(X+1),重复执行将上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的步骤,直至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其中,B为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X为编号与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以以负荷相对均衡的方式生成动态路由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步骤(2)至步骤(5)需要循环地执行,直至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值得注意的是,在IP网络支持服务质量模型时,上述生成算法将更加准确。
优选地,如图9所示,上述动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可以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和电路识别码。
如图9所示,为了区分选择的承载类型增加了“类型_n”字段,当然也可以采用划分编号范围的方式来区分承载类型。统一之后的动态路由表其索引关键字也需要相应的做出改变,例如,扩展为“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的关键字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路由管理维护时,需要考虑到MTP3和M3UA共管的情况。如只有当MTP3与M3UA统一路由变为不可用的情况下才进行路由的切换;高优先级统一路由中有一条链路或者偶联变为可用的情况下就要进行路由的切回。
在信令网络管理维护时,同样需要考虑到MTP3和M3UA共管的情况。如只有当MTP3与M3UA均变为不可达的情况下才进行TFP消息的广播;MTP3或M3UA有一个变为可达的情况下就要进行TFA消息的广播等。
发送或转发消息出局时,依据消息中的SLS取值选择动态路由表中相应位置的链路或者偶联,从而实现MTP3和M3UA统一选路灵活组网的目的。
下面结合如图4、图5所示的实例及图10至图15对上述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4所示实例:
为了满足图4所示组网要求,使用上述方案(1)生成的静态路由表的配置如图10所示。四级路由按照优先级顺序分别包含具体的MTP3或M3UA路由。
为了满足图4所示组网要求,使用上述方案(2)生成的静态路由表的配置如图11所示。四级路由按照优先级顺序分别包含具体的MTP3或M3UA路由下的链路或偶联
为了满足图4所示组网要求,根据上述方法生成的动态路由表如图12所示。动态路由中仅包含当前路由级别中的MTP3或M3UA路由下的可用的链路或偶联。
图5所示实例:
为了满足图5所示组网要求,使用上述方案(1)生成的静态路由表的配置如图13所示。两级路由按照优先级顺序同时包含具体的MTP3与M3UA路由。
为了满足图5所示组网要求,使用上述方案(2)生成的静态路由表的配置如图14所示。两级路由按照优先级顺序同时包含具体的MTP3与M3UA路由下的链路和偶联。
为了满足图5所示组网要求,根据上述方法生成的动态路由表如图15所示。动态路由中包含当前路由级别中的MTP3与M3UA路由下的可用的链路和偶联。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选路装置包括:
静态路由建立模块162,用于建立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静态路由表;
动态路由建立模块164,用于根据上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
路由选路模块166,用于采用上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上述装置在进行选路时,会将原本分开的MTP3和M3UA路由融合为统一的路由,进而实现了MTP3和M3UA消息的统一选路,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
优选地,如图17所示,静态路由建立模块162可以进一步包括:
保留建立单元1622,用于保留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并新增一张表示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删除建立单元1624,用于删除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一张表示MTP3和M3UA各自路由及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建立模块162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个单元,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扩展。
优选地,静态路由建立模块162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可以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和路由级别。
将MTP3和M3UA的静态路由统一后的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需要相应地进行的改变,例如,可扩展为“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路由级别”的关键字组合。
优选地,如图17所示,动态路由建立模块164可以进一步包括:
清空单元1640,用于清空动态路由表;
排列单元1642,用于将上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
写入单元1644,用于将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填入动态路由表第一个为空的位置,如果动态路由表全部非空则判定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
统计单元1646,用于遍历该动态路由表,统计编号与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直至读到空值;
带宽设置单元1648,用于设置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等于B*X/(X+1),其中,B为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X为编号与该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
可见,动态路由建立模块164可以以负荷相对均衡的方式生成动态路由表。
优选地,动态路由建立模块164生成的动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可以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和电路识别码。
同理,统一之后的动态路由表其索引关键字也需要相应的做出改变,例如,扩展为“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的关键字组合。同时,为了区分选择的承载类型可以增加“类型_n”字段,当然也可以采用划分编号范围的方式来区分承载类型。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灵活部署、负荷均衡的MTP3和M3UA统一选路的方案,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MTP3与M3UA并存的组网方式,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路由选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包含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MTP3路由和消息传递部分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
采用所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包括:
清空动态路由表;
将所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将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填入动态路由表第一个为空的位置,如果动态路由表全部非空则所述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
遍历该动态路由表,统计编号与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直至读到空值;
设置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等于B*X/(X+1),重复执行将所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的步骤,直至所述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其中,B为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X为编号与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静态路由表包括以下之一:
保留所述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新增一张表示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删除所述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一张表示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及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和路由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和电路识别码。
5.一种路由选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态路由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静态路由表;
动态路由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路由表生成包含MTP3路由和M3UA路由及其对应关系的动态路由表;
路由选路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动态路由表进行路由选路;
其中,所述动态路由建立模块包括:
清空单元,用于清空动态路由表;
排列单元,用于将所述静态路由表中的可用链路和偶联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
写入单元,用于将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填入动态路由表第一个为空的位置,如果动态路由表全部非空则判定所述动态路由表建立完毕;
统计单元,用于遍历该动态路由表,统计编号与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直至读到空值;
带宽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等于B*X/(X+1),其中,B为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的当前带宽,X为编号与所述带宽最大的可用链路或偶联相同的链路或者偶联的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路由建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保留建立单元,用于保留所述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新增一张表示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删除建立单元,用于删除所述MTP3和M3UA原有的静态路由结构,建立一张表示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及所述MTP3和M3UA各自路由对应关系的静态路由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路由建立模块建立的静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电路识别码、和路由级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路由建立模块生成的动态路由表的索引关键字包括以下关键字:目的信令点码、业务类型、源信令点码、和电路识别码。
CN201010565102.XA 2010-11-29 2010-11-29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006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5102.XA CN102006233B (zh) 2010-11-29 2010-11-29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5102.XA CN102006233B (zh) 2010-11-29 2010-11-29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233A CN102006233A (zh) 2011-04-06
CN102006233B true CN102006233B (zh) 2015-08-12

Family

ID=4381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5102.XA Active CN102006233B (zh) 2010-11-29 2010-11-29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6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921B (zh) * 2014-04-28 2017-09-19 开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任意字段匹配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
CN105024938A (zh) * 2015-06-11 2015-11-04 北京思源置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08737263B (zh) * 2017-04-19 2021-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系统及数据流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951A (zh) * 2002-07-08 2004-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统一管理承载在不同网络上的信令传送的装置和方法
EP1492359A1 (en) * 2003-06-24 2004-12-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cessing of signalling messages according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protocol stacks
CN1953565A (zh) * 2005-10-18 2007-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七号信令系统的路由更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0803C (zh) * 2005-09-29 2009-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公共路由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951A (zh) * 2002-07-08 2004-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统一管理承载在不同网络上的信令传送的装置和方法
EP1492359A1 (en) * 2003-06-24 2004-12-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cessing of signalling messages according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protocol stacks
CN1953565A (zh) * 2005-10-18 2007-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七号信令系统的路由更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233A (zh) 201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4922B (zh) 地址标识分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2098224B (zh) 数据流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6487537A (zh) 业务链实现方法以及策略控制平台
CN110366276A (zh) 服务化架构基站
JP586904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要求を物理ネットワークに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構成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3944836B (zh) 用于转发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47283B (zh) 分布式聚合组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15710A (zh) Sdn交换机中的直接回复动作
CN101282503A (zh) 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及用于号码携带用户的短消息处理方法
CN102209020B (zh) 一种业务路由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06937351B (zh) 一种会话实现方法及核心网元
CN102006233B (zh) 路由选路方法及装置
CN105007220A (zh) 域间路由管理系统、方法、域适配器以及传输网络
CN109379764A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936783B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103279B2 (en) Restrictive and preferential routing in a distributed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environment with media gateway clusters
CN106685821A (zh) 一种多路径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5282036A (zh) 一种路由节点、路由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3249114A (zh) 集团内网异地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3428085A (zh) 一种rip路由的快速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5323234A (zh) 业务节点能力处理方法、装置、业务分类器及业务控制器
JP2001024700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伝送媒体、および情報配信方法
CN103905338A (zh) 一种ip骨干网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4823A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和设备
CN103518402B (zh) 信令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