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8325B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8325B
CN105808325B CN201610121367.8A CN201610121367A CN105808325B CN 105808325 B CN105808325 B CN 105808325B CN 201610121367 A CN201610121367 A CN 201610121367A CN 105808325 B CN105808325 B CN 105808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ing
node
request
record
confi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13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8325A (zh
Inventor
蒋海
翟海滨
王璟
赵正涌
胡楠
乔肖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bbe (beij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bbe (beij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bbe (beij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bbe (beij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13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8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8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8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8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8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5Distributed object oriented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若所述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可应用于包含区块链的数据处理场景,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基于传统中心化机构的模式,数据处理依赖于中心化机构。而现有的中心化机构的模式,不能进行实时性的数据处理,且一旦出现中心化机构发生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的情况,会导致数据安全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的中心化数据处理方案存在的实时性较差及可能出现的数据安全问题的缺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若所述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上述数据处理请求联合签名后得到的;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三方机构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根据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所述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若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接收并响应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根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接收并响应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接收并响应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接收并相应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后,根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根据所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根据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分布式总账的数据处理的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接收到属于其他节点或机构的用户提交的数据处理请求的节点或机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节点),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步骤102: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步骤103: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步骤104:若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步骤105: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步骤106: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步骤107: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步骤108: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具体实施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可以是文本、视频、音频,也可以是账户数据等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等设备。第一节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方机构是对数据处理进行中间处理的机构,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公平公正性。
步骤101中发送数据处理请求的用户与第二节点相对应,具体的,可以是该用户属于第二节点的用户。
步骤104中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可以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通过,即所述第二节点确定可以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不通过,即所述第二节点确定不可以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不通过,则向所述用户发送拒接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通知,终止此次数据处理请求。
数据处理记录是第一节点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表1为数据处理记录的结构示例,如表1所示,数据处理记录可以包括:数据处理记录标识、用户标识、用户所属机构标识、数据处理涉及的其他机构标识(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机构L1,机构L2…机构LN})、数据处理类型、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数量、机构联合签名或时间戳。具体实施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数据处理记录包含的参数,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表1.数据处理记录的结构示例
其中,数据处理记录标识:数据处理记录的全网唯一标识,可以采用HASH或其他算法生成;
用户标识:发起数据处理请求的用户的标识,比如唯一的账户名称、钱包地址等等;
用户所属机构标识:用户所属机构的全网唯一标识;
数据处理涉及的其他机构标识:用户此次数据处理涉及到的其他机构标识;
数据处理类型:此次数据处理的类型,比如,视频数据下载、ATM取款、证券转移等;
数据的类型:数据处理的数据类型;
机构联合签名:用户所属机构、数据处理涉及的其他机构的联合签名,以标识此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
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后,若确定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正确,则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通过的确认结果;否则,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不通过的确认结果。具体的,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处理历史数据等来确定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这里对第一节点如何确定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是由第三方机构生成的,具体的说明,详见下面的说明。
表2为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结构示例,如表2所示,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可以包括:数据处理关系记录标识、借方结构(第一节点)标识、贷方机构(第二节点)标识、数据处理的数据数量、贷方机构(第二节点)、第三方机构的联合签名、时间戳或其他。
表2.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结构示例
其中,数据处理关系记录标识: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全网唯一标识,可以采用HASH或其他算法生成;
借方机构标识:对应第一节点的标识,例如,可以是资产出借机构的全网唯一标识;
贷方机构标识:对应第二节点的标识,例如,可以是资产借贷机构的全网唯一标识;
贷方机构、第三方机构联合签名:贷方机构、第三方机构的联合签名,以标识此记录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关系中包含了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关系,例如,第一节点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能需要向第一节点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该手续费可以由第二节点代为支付,体现在数据处理关系中,就是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的欠债。
表3.数据处理留存记录的结构示例
表3为数据处理留存记录的结构示例,如表3所示,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可以包括: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标识、数据处理的数据类型(如,{类型T1、类型T2…类型TS})、数据处理的数据数量、发起机构(第一节点)标识、目的机构(第二节点)标识、发起机构(第一节点)签名、时间戳、发起机构数据来源(如,{数据转移记录1…数据转移记录n})或其他。
其中,发起机构(第一节点)签名:发起机构(第一节点)对数据处理留存记录进行签名,以标识此数据处理留存记录的有效性;
发起机构的数据来源:可以是分布式账户中记录发起机构的数据来源,是发起机构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若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接收并响应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根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实施中,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
若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
若所述用户的账户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响应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所述用户不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所述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查询分布式总账确认是否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查询结果为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确定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二节点;
若查询结果为不能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具体实施中,第一节点收到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后,可以根据用户信息进行初步判断该用户是否为第一节点的用户。如果用户是第一节点的用户,查询该用户的账户是否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比如,账户的余额是否充足等),如果用户的账户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直接响应该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此次数据处理的流程到此结束。如果该用户的账户不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拒绝该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如果该用户不是第一节点的用户,第一节点可以从分布式总账查询涉及到的所有机构的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如果可以满足,则确定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二节点;否则,拒绝此次数据处理请求。
实施中,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前,还可以包括:
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签名。
实施中,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具体实施中,第一节点收到第三方机构的交易留存记录和清算关系记录后,可以确定此次数据处理请求是合法的,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实施中,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生成数据处理关系记录;
采用区块链技术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发布至其他节点;所述其他节点为与所述第一节点同属一个分布式总账的其他节点。
具体实施中,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后,将数据处理关系结果以一个区块链数据的形式在第一节点所在的分布式总账网络中进行发布,以取得全网共识,数据处理关系结果得到全网认可和存储后,不可更改。
第三方机构及数据处理的相关机构(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均可以在分布式总账进行记录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可以确认数据处理关系是否已经成功执行,同时也可用于第三方机构处理纠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202,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02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第一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预处理单元,用于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之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若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若所述账户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响应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所述用户不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所述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查询分布式总账确认是否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查询结果为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确定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二节点;若查询结果为不能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签名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前,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签名。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之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实施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区块链技术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发布至其他节点;所述其他节点为与所述第一节点同属一个分布式总账的其他节点。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发起数据处理请求的用户所属的机构或节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二节点)。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步骤302: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步骤303: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所述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步骤304: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步骤305: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步骤306: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步骤307: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步骤308: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具体实施中,步骤302中第二节点收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后,首先根据用户标识、数据处理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的数据数量等信息判断所属数据处理请求是否合法,若结果为合法,则向第一节点反馈确认通过的确认结果;否则,向第一节点发送确认不通过(失败)的确认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接收并响应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接收并响应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接收并相应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后,根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实施中,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确认处理,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类型及数量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是否可执行。
具体实施中,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类型及数量来确定所述用户的账户是否满足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若所述用户的账户满足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可以执行;否则,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不能执行。
实施中,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之前,还可以包括:
对所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第二节点对所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成功),则对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签名后发送至第一节点。
实施中,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其他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
若确定需要第四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则转发所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为与所述第二节点相互信任的对应节点;
接收所述第四节点反馈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具体实施中,可能会存在第二节点无法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确认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其他机构的协助第二节点进行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具体的,第二节点将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转发至其他结构,由其他机构进行确认后向第二节点反馈确认结果,然后,由第二节点将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结果发送至第一节点。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因第二节点没有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能力而导致数据处理无法继续进行的问题。
实施中,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以对所述数据处理达成共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记录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生成数据处理关系记录。
具体实施中,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后,将该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区块链连接到之前的区块链上,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的共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402,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所述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实施中,所述第二确认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类型及数量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是否可执行。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签名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之前,对所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协助确认单元,用于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后,确定是否需要其他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若确定需要第四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则转发所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为与所述第二节点相互信任的对应节点;接收所述第四节点反馈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实施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接收到第一节点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后,将该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区块链连接到之前的区块链上,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的共识。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转移方法可以应用于参与数据处理的第三方机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三方机构)。如图5所示,该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三方机构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步骤502: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步骤503: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步骤504: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步骤505: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步骤506: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步骤507: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步骤508: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具体实施中,第三方机构根据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若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成功),则保留数据处理记录,同时根据数据处理记录生成一条相应地数据处理关系。
第三方机构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
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第三方结构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并发送至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以起到监管、公证和纠纷处理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根据所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根据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实时处理数据处理,并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避免因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实施中,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之前,还可以包括:
对所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第三方机构对数据处理关系进行签名,并发送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联合签名和确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该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第三发送单元602,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6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603,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6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6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603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602进一步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实施中,所示数据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签名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之前,对所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分布式总账的数据处理的实例示意图,下面以实例来进行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方案的实施。
步骤①:机构1(对应于第一节点)接收到属于机构N的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例如,建设银行ATM机接收到工商银行用户的取款请求);
步骤②:机构1查询分布式总账的数据处理分布式账本,确定是否可以执行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例如,建设银行机构向分布式账本进行查询,确定用户的账户上是否有足够的余额以供取款);若可以,继续执行步骤③;否则执行步骤⑩,拒绝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步骤③:机构1向机构N(对应于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例如,建设银行机构向工商银行机构发送对该用户此次取款请求进行确认的请求);
步骤④:若机构N本身不能进行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则向其他机构或用户发送协助确认的请求并接收其他机构或用户反馈的确认结果(例如,机构N为某债券公司的机构,没有对用户账户进行确认的权限,那么该机构可以请求与其有信任关系的某银行协助其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
步骤⑤:机构N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结果发送至机构1,该确认结果可以为通过或不通过(例如,工商银行机构将对该用户此次取款请求的确认结果发送至建设银行机构);
步骤⑥:若机构N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机构1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以申请留存用户此次的数据处理记录(例如,若工商银行机构确认通过该用户此次取款请求,建设银行机构向第三方机构发送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
步骤⑦:第三方机构收到来自机构1的数据处理记录后,请求机构N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进行确认(例如,第三方机构收到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后,请求工商银行机构对此次取款处理记录进行确认);
步骤⑧: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并保存数据处理记录(例如,若工商银行机构确认通过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第三方机构生成此次取款交易引发的建设银行机构与工商银行机构之间借贷关系,并保存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
步骤⑨:第三方机构分别向机构1和机构N发送数据处理关系及数据处理记录(例如,第三方机构分别向建设银行机构和工商银行机构发送此次取款交易引发的建设银行机构与工商银行机构之间借贷关系,以及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
步骤⑩:机构1根据收到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关系及数据处理记录,执行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例如,建设银行机构根据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此次取款交易引发的建设银行机构与工商银行机构之间借贷关系,以及该用户此次取款处理记录,响应该用户的取款请求,为该用户提供相应数量的现金);
步骤机构1和机构N对此次数据处理进行分布式处理,即,机构1执行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后,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数据处理关系记录至分布式账本,机构N及其他机构或节点通过分布式账本接收机构1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对此次数据处理达成共识;
步骤当出现纠纷时,第三方机构可以查询数据处理分布式账本,根据查询的结果进行纠纷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总账的数据处理的方案,通过分布式的计算节点和账本实现数据处理、确认、存储。首先,分布式账本具有支持复杂数据清算的天然优势,账本中主要保存数据处理记录,利用数据处理记录可以方便地查询账户信息,不必单独进行账户信息存储;其次,数据处理不再依赖于某个或某些中心化的机构,避免单点故障或恶意行为引起的体系崩溃问题,数据处理过程更加安全;再次,通过将机构以及各相关第三方机构一并纳入分布式账本共识过程,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执行效率,也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最后,纳入了第三方机构,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交易纠纷、恶意交易行为,保障了清算体系的健壮性。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若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
若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
若所述用户的账户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响应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所述用户不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所述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查询分布式总账确认是否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若查询结果为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确定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二节点;
若查询结果为不能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签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生成数据处理关系记录;
采用区块链技术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发布至其他节点;所述其他节点为与所述第一节点同属一个分布式总账的其他节点。
6.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所述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确认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类型及数量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是否可执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后,还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其他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
若确定需要第四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则转发所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为与所述第二节点相互信任的对应节点;
接收所述第四节点反馈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节点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以对所述数据处理达成共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记录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生成数据处理关系记录。
1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三方机构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13.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反馈的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为通过,向第三方机构发送数据处理记录;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是经过所述第三方机构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联合签名确认后得到的;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预处理单元,用于第一节点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之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若所述用户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若账户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响应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所述用户不满足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条件,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所述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用户,则查询分布式总账确认是否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若查询结果为可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确定将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二节点;若查询结果为不能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则拒绝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签名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前,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进行签名。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之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执行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区块链技术将所述数据处理关系发布至其他节点;所述其他节点为与第一节点同属一个分布式总账的其他节点。
18.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记录是所述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对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所述数据处理关系是第三方机构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生成的;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三方机构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确认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数据类型及数量确定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是否可执行。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签名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之前,对所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协助确认单元,用于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之后,确定是否需要其他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若确定需要第四节点协助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确认,则转发所述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请求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为与所述第二节点相互信任的对应节点;接收所述第四节点反馈的对数据处理请求的确认结果。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到第一节点采用区块链技术发布的数据处理关系记录后,将该数据处理关系记录的区块链连接到之前的区块链上,完成对所述数据处理的共识。
23.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数据处理记录;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请求;所述第二节点为与所述数据处理记录对应的用户相对应的目的节点;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为通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记录的确认结果生成数据处理关系;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进一步用于若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结果为通过,生成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处理留存记录及数据处理关系结果至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签名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之前,对所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进行签名以得到对所述数据处理关系的确认请求。
CN201610121367.8A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808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1367.8A CN105808325B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1367.8A CN105808325B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8325A CN105808325A (zh) 2016-07-27
CN105808325B true CN105808325B (zh) 2019-04-12

Family

ID=5646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1367.8A Active CN105808325B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8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7191B (zh) * 2016-08-09 2020-06-19 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信息记录的方法与装置
US20180046992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Jpmorgan Chase Bank, 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ount reconciliatio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CN106357604B (zh) * 2016-08-18 2019-07-23 苏州超块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致性数据累积协同组装方法
CN106354994B (zh) * 2016-08-22 2019-01-18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医疗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72868B (zh) * 2016-09-06 2020-02-18 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写入区块链的交易数据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331151A (zh) * 2016-09-19 2017-01-1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结构的资源文件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412037A (zh) * 2016-09-19 2017-02-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结构的安全性电子文件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503981A (zh) * 2016-10-19 2017-03-15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简单支付验证节点交易查询方法及系统
CA3039111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Jpmorgan Chase Bank, N.A.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ledgers for network payments as financial exchange settlement and reconciliation
CN106548349B (zh) * 2016-11-02 2020-09-29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交易信息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789875B (zh) * 2016-11-15 2019-07-02 深圳市新国都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服务装置、区块链服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6650494B (zh) * 2016-12-16 2019-07-16 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82983A (zh) * 2016-12-29 2017-05-17 深圳市喜悦智慧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贷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917864B (zh) * 2017-02-22 2023-08-2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校验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50654B (zh) * 2017-02-23 2020-08-21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信息的授权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7341702B (zh) * 2017-03-08 2020-06-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03557B (zh) * 2017-03-16 2024-04-12 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控制交易账本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189597A1 (en) * 2017-04-12 2018-10-18 Akuon Peter Mobile bank account management systems
CN107133871A (zh) * 2017-04-19 2017-09-05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交易
WO2019019072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交易
CN107633390B (zh) * 2017-08-25 2021-04-20 苏州朗润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云钱包管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8510315B (zh) * 2018-03-16 2019-12-06 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发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151726B (zh) * 2018-07-25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邻近感知网络nan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741169A (zh) * 2018-12-14 2019-05-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清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5884A (zh) * 2015-05-29 2015-09-16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借贷方法、数据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8883B2 (en) * 2012-12-12 2015-11-03 SocialSign.in, Inc. Leveraging online identities to grant access to private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5884A (zh) * 2015-05-29 2015-09-16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借贷方法、数据交互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inquiry into money laundering tools in the Bitcoin ecosystem";Malte Moser,Rainer Bouhme,Dominic Breuker;《2013 APWG eCrime Researchers Summit》;201404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8325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8325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77998B1 (ko) 전자 어음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CN110363665B (zh) 债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TWI610255B (zh) 線上支付方法及設備
JP2021520011A (ja) デジタル資産の交換
CN110443701A (zh) 一种通证管理方法、供应链金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34711A (zh) 用于区块链交易的外部保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14485B (zh) 一种实现大宗商品即期交易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方法
TWM543413U (zh) 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交易的網路借貸平台
CN109691014A (zh) 物联网装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生物计量识别和验证
CN110458700A (zh) 一种通证生成方法、供应链金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08352021A (zh) 用于与在线交易相关联的认证数据收集和报告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06409A (zh) 安全区块链管理技术
CN105874495A (zh) 使用令牌确保数据传送风险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54439A (zh) 资产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32868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用资产商业生态系统
CN108197214B (zh) 数字货币交易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查询系统
CN109643415A (zh) 交易管理技术
CN108133369B (zh) 一种数字货币兑换方法和系统
CN105468994B (zh) 一种对象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86022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限额处理方法、系统及各节点
CN109472576A (zh) 数字资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20190115553A (ko) 블록체인 기반 스마트 컨트랙트를 이용한 정보 검증 기반 암호화폐 거래 제공 방법
CN112016114B (zh) 基于加密货币的智能合约生成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255B (zh) 基于联盟链的数字资产流转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Assignee: Cedar golden Services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Assignor: BUBI (BEIJ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10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21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