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7534A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07534A CN105807534A CN201610269916.6A CN201610269916A CN105807534A CN 105807534 A CN105807534 A CN 105807534A CN 201610269916 A CN201610269916 A CN 201610269916A CN 105807534 A CN105807534 A CN 1058075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 signal
- input
- resistance
- da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69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9—Non-linear optics for parametric generation or amplification of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包括:输入分光器、输入光检测器、输入隔离器、半导体光放大器、输出隔离器、输出光检测器、输出分光器,以及控制电路;输入分光器的输入端接输入光信号,主路输出端通过输入隔离器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输入端,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入光检测器接控制电路;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器接输出分光器的输入端;输出分光器的主路输出端输出放大后光信号,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出光检测器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对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光信号进行监测,控制电路用于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平稳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设备,尤其是一种光纤放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标准化的PON技术,包括BPON,EPON和GPON最长接入距离为20km,分支比为16,32或64。为满足宽带城域的要求,需要延长传输距离或者提高分支比。当分支达到128或者以上,或者传输距离达到40km以上,接收端的信号功率会比较弱,无法达到接收机的灵敏度,造成无法接收。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延长传输距离或者提高分支比的目的。一种方案是通过光电光(OEO)再生器。它接收一个光信号,在电域再放大,再成形,再定时,在光域再发送。另一种办法是引入光放大器来增加功率预算,提高传输距离。为适应不同PON要求,通常需要提供几种型号的光放大器。例如,如果是对1520~1600nm通讯波段进行放大,就需要掺铒光纤放大器,因为掺铒光纤在这一波段有增益,又因为其成熟方便,EDFA成为最佳选择。如果需要对其他波段进行放大,通常是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或者拉曼放大器。因为这种放大器的放大机理不是基于掺杂光纤的增益谱进行放大,理论上可以放大任意波长。这两种放大器中拉曼放大器成本比较高,一般仅用于长途无中继传输系统中,用于短距离传输,成本太高。所以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成为PON,GPON,EPON,XGPON的最佳选择。
目前40Gbit/s/100Gbit/s系统已经逐步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对于城域网和短距离城际网应用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中心距离能达到数十公里,客户侧40Gbit/s/100Gbit/sCFP光收发模块因传输距离较短而受到限制,因此需要一种适应于高速率要求的光纤放大器,半导体光放大器因其适用波长范围广而重新受到青睐。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放大原理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也是增益介质在外部注入电流下,由外来光子在增益介质内引起的受激发射而使外来光子获得增益或放大。半导体放大器的工作方式一般都是外部电流注入驱动。以前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工作场合多为光纤传感和医疗检测领域,电流驱动模式就够了。但是随着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光通讯领域越来越多,尤其是100G光网络和PON网络的发展,半导体光放大器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多起来。原来单一的给定电流工作模式就无法满足光通讯传输要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能够实现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多种工作模式的灵活切换,并且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在切换过程中没有光学突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包括:输入分光器、输入光检测器、输入隔离器、半导体光放大器、输出隔离器、输出光检测器、输出分光器,以及控制电路;
输入分光器的输入端接输入光信号,主路输出端通过输入隔离器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输入端,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入光检测器接控制电路;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器接输出分光器的输入端;输出分光器的主路输出端输出放大后光信号,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出光检测器接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对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光信号进行监测,从而对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反馈控制;控制电路用于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工作模式的切换。
具体地,
控制电路包括MCU、第一检测放大电路、第二检测放大电路、选通开关U5、PI控制器U3B、瞬态过冲抑制电路、驱动信号采样电路、输出驱动电路;
输入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2、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检测放大电路放大后,得到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和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分别传至选通开关U5的一个输入端和MCU;
选通开关U5的控制端接MCU输出的选通控制信号MCU_CS,选通开关U5的另一个输入端接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是MCU通过DAC(数字模拟转换器,下同)设定的;选通开关U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0接PI控制器U3B的同相输入端;
输出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5,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检测放大电路放大后,得到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和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通过电阻R11接至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接至MCU;
PI控制器U3B的输出端接电阻R14的第一端,并通过串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3接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4的第二端输出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输出驱动电路来驱动半导体光放大器VD1;并在输出驱动电路中获取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反馈至MCU;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一个驱动信号采样电路反馈至MCU;
瞬态过冲抑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4A和U4B,二极管VD3和VD4;运算放大器U4B和U4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接MCU通过DAC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3的阴极,二极管VD3的阳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4的阳极,二极管VD4的阴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
控制电路用于实现本半导体光纤放大器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三种工作模式为: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
进一步地,
当进行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和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切换时,MCU进行下述控制:
在AGC或APC模式工作时,MCU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大值,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小值;以保证二极管VD3和VD4都不导通;
在AGC和APC模式切换前,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在AGC和APC模式间进行切换,切换后,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被瞬态过冲抑制电路钳位在切换前的电压值;
切换后,MCU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逐渐变大,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逐渐变小,使得瞬态过冲抑制电路缓慢失去钳位作用。
进一步地,
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通过复用瞬态过冲抑制电路来实现;
在向ACC模式切换前,MCU采样获得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和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对应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切换前的值;
切换前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进行ACC模式切换后,MCU通过控制DAC使得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同时缓慢变化,通过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跟踪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使得切换后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向所需目标电流值缓变。
具体地,
第一检测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B、电阻R1和R6,电容C1、C3;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U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1B的输出端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输出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输出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
具体地,
第二检测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B、电阻R2和R8,电容C2、C6;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U2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2B的输出端接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输出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
具体地,
输出驱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6B、NPN三极管VT1、电阻R12、R13、R15、R4、R9,电容C5、C7;运算放大器U6B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驱动信号SOA_Drv,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U6B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阴极,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阳极接电源VCC;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4和R9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和电容C7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并向MCU反馈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
具体地,
驱动信号采样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7B、电阻R7和电容C4;驱动信号SOA_Drv接运算放大器U7B的同相输入端,U7B的反相输入端接U7B的输出端;U7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输出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反馈至MCU,U7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接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工作模式自由选择和切换的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可以更方便的对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智能控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工作模式及输出功率,并且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在模式切换中并没有光学突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分光器1、输入光检测器2、输入隔离器3、半导体光放大器VD1、输出隔离器4、输出光检测器5、输出分光器6,以及控制电路;
输入分光器1的输入端接输入光信号,主路输出端通过输入隔离器3接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光输入端,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入光检测器2接控制电路;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光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器4接输出分光器6的输入端;输出分光器6的主路输出端输出放大后光信号,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出光检测器5接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对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光信号进行监测,从而对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反馈控制。控制电路用于实现本半导体光纤放大器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三种工作模式为: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
输入分光器1的分光比根据输入光的范围可以做选择调整。如果输入光功率比较低,输入分光器就可以选择5/95分光器,保证分到输入光检测器的光功率可以很好的被接收检测到。如果输入光功率比较高,输入分光器就可以选择1/99,2/98或者3/97的分光器,这样分光到输入检测器的光功率不至于太高,造成检测器的饱和。
输出分光器6一般根据光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做出选择。例如10dBm饱和功率的半导体光放大器一般选择2/98的分光器作为输出分光器。
输入隔离器3和输出隔离器4一般具有较高的隔离度,一般大于25dB,同时在工作波长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这样不会对增益和输出功率带来较大损失。
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未画出MCU,以及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和DAC(数字模拟转换器),ADC和DAC可以是MCU内置的,也可以是外置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图2中为VD1。
控制电路包括MCU、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选通开关U5、PI控制器U3B、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输出驱动电路50;PI控制是指比例(P)和积分(I)控制;
输入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2、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放大后,得到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和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分别传至选通开关U5的一个输入端和MCU;MCU可以通过输入光监测信号Iput_Power_j来获知输入光信号的功率;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一般是通过ADC模数转换后传给MCU;当然如果MCU内部含有ADC,则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直接传给MCU的ADC输入端;
选通开关U5的控制端接MCU输出的选通控制信号MCU_CS,选通开关U5的另一个输入端接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是MCU通过DAC设定的;选通开关U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0接PI控制器U3B的同相输入端;选通开关U5在本例中选用MAX4561,各管脚如图2中所示,MAX4561是一个二选一模拟开关,第4和第6脚为两个输入端,第1脚为控制端,第5脚为输出端;
输出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5,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放大后,得到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和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通过电阻R11接至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接至MCU,MCU可以通过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来获知输出光信号的功率;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一般是通过ADC模数转换传给MCU;当然如果MCU内部含有ADC,则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直接传给MCU的ADC输入端;
PI控制器U3B的输出端接电阻R14的第一端(左侧的那端),并通过串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3接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PI控制器U3B和其外围元件构成积分电路;电阻R14的第二端输出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
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和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均采用跨阻放大电路;
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包括运算放大器U1B、电阻R1和R6,电容C1、C3;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U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1B的输出端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输出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输出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
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包括运算放大器U2B、电阻R2和R8,电容C2、C6;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U2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2B的输出端接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输出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输出驱动电路50来驱动半导体光放大器VD1;并在输出驱动电路50中获取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反馈至MCU;
输出驱动电路50包括运算放大器U6B、NPN三极管VT1、电阻R12、R13、R15、R4、R9,电容C5、C7;运算放大器U6B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驱动信号SOA_Drv,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U6B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阴极,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阳极接电源VCC;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4和R9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和电容C7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并向MCU反馈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
控制电路实现了本半导体光纤放大器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的灵活切换和自由选择,并且各种工作模式可以平稳切换,没有突变信号产生。
该放大器AGC、APC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通过MCU输出的选通控制信号MCU_CS控制选通开关U5来实现;改变选通控制信号MCU_CS就改变了PI控制器U3B(PI控制器U3B及其外围器件构成了PI控制环)的正向输入端的信号,当选通实时的输入光检测端的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时,可实现AGC的控制;当选通MCU设定的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时,可实现APC的控制;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来自输出光检测端,连接到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作为反馈信号,PI控制器U3B的输出作为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
在进行AGC、APC模式切换时,PI控制环的输出会发生瞬态变化,引起泵浦输出功率的改变,最终会导致传输系统中光功率的瞬间变化,会严重影响光网络的传输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式切换时的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以实现AGC和APC模式的平稳切换;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一个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反馈至MCU;驱动信号SOA_Drv和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大小一样,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可通过ADC模数转换后传给MCU,当然如果MCU内部含有ADC,则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直接传给MCU的ADC输入端;
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包括运算放大器U7B、电阻R7和电容C4;驱动信号SOA_Drv接运算放大器U7B的同相输入端,U7B的反相输入端接U7B的输出端;U7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输出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反馈至MCU,U7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接地;
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包括运算放大器U4A和U4B,二极管VD3和VD4;运算放大器U4B和U4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接MCU通过DAC(数模转换器)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3的阴极,二极管VD3的阳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4的阳极,二极管VD4的阴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
当进行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和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切换时,MCU进行下述控制:
在AGC或APC模式工作时,MCU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大值,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小值;可以保证二极管VD3和VD4都不导通;这样DAC_CH1和DAC_CH2对电阻R14的第二端的电压无影响;
在AGC和APC模式切换前,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在AGC和APC模式间进行切换,切换后,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被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钳位在切换前的电压值;因为切换后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无论是比切换前高或低,二极管VD3和VD4中会有一个导通,从而使得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被钳位;
切换后,MCU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逐渐变大,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逐渐变小,使得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缓慢失去钳位作用;从而使PI控制环重新恢复平衡,实现了AGC、APC切换时的光功率的平滑过渡。
本发明的自动电流控制模式(ACC)通过复用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来实现;
在向ACC模式切换前,MCU采样获得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和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对应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切换前的值;
切换前同样如上述对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进行钳位;即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进行ACC模式切换后,MCU通过控制DAC使得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同时缓慢变化(比如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通过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跟踪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使得切换后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向所需目标电流值缓变。
Claims (8)
1.一种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分光器(1)、输入光检测器(2)、输入隔离器(3)、半导体光放大器VD1、输出隔离器(4)、输出光检测器(5)、输出分光器(6),以及控制电路;
输入分光器(1)的输入端接输入光信号,主路输出端通过输入隔离器(3)接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光输入端,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入光检测器(2)接控制电路;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光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器接输出分光器的输入端;输出分光器(6)的主路输出端输出放大后光信号,次路输出端通过输出光检测器(5)接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对半导体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光信号进行监测,从而对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反馈控制;控制电路用于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工作模式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包括MCU、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选通开关U5、PI控制器U3B、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输出驱动电路(50);
输入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2、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放大后,得到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和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分别传至选通开关U5的一个输入端和MCU;
选通开关U5的控制端接MCU输出的选通控制信号MCU_CS,选通开关U5的另一个输入端接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输出光给定信号DAC_CH0是MCU通过DAC设定的;选通开关U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0接PI控制器U3B的同相输入端;
输出光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VD5,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放大后,得到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和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通过电阻R11接至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接至MCU;
PI控制器U3B的输出端接电阻R14的第一端,并通过串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3接PI控制器U3B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4的第二端输出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输出驱动电路(50)来驱动半导体光放大器VD1;并在输出驱动电路(50)中获取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反馈至MCU;
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信号SOA_Drv通过一个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反馈至MCU;
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包括运算放大器U4A和U4B,二极管VD3和VD4;运算放大器U4B和U4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接MCU通过DAC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3的阴极,二极管VD3的阳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接二极管VD4的阳极,二极管VD4的阴极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自动输出增益控制AGC模式和自动输出功率控制APC模式切换时,MCU进行下述控制:
在AGC或APC模式工作时,MCU设定的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大值,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为DAC能够输出的最小值;以保证二极管VD3和VD4都不导通;
在AGC和APC模式切换前,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在AGC和APC模式间进行切换,切换后,电阻R14第二端的电压被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钳位在切换前的电压值;
切换后,MCU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逐渐变大,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2逐渐变小,使得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缓慢失去钳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通过复用瞬态过冲抑制电路(30)来实现;
在向ACC模式切换前,MCU采样获得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和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对应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切换前的值;
切换前MCU把采样的电阻R14第二端的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传给DAC,通过DAC将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都设为驱动信号SOA_Drv当前值;
进行ACC模式切换后,MCU通过控制DAC使得电压给定信号DAC_CH1和DAC_CH2同时缓慢变化,通过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跟踪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使得切换后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向所需目标电流值缓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检测放大电路(10)包括运算放大器U1B、电阻R1和R6,电容C1、C3;光电二极管VD2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U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1B的输出端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输出输入光检测信号InputPower;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输出输入光监测信号Input_Power_j。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检测放大电路(20)包括运算放大器U2B、电阻R2和R8,电容C2、C6;光电二极管VD5的输出信号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U2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U2B的输出端接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输出输出光检测信号OutputPower;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输出输出光监测信号Output_Power_j。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输出驱动电路(50)包括运算放大器U6B、NPN三极管VT1、电阻R12、R13、R15、R4、R9,电容C5、C7;运算放大器U6B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2接驱动信号SOA_Drv,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U6B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阴极,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阳极接电源VCC;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4和R9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和电容C7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并向MCU反馈半导体光放大器VD1的驱动电流采样信号SOA_Ld_j。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驱动信号采样电路(40)包括运算放大器U7B、电阻R7和电容C4;驱动信号SOA_Drv接运算放大器U7B的同相输入端,U7B的反相输入端接U7B的输出端;U7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输出驱动信号采样信号SOA_DRV_J反馈至MCU,U7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9916.6A CN105807534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9916.6A CN105807534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07534A true CN105807534A (zh) | 2016-07-27 |
CN105807534B CN105807534B (zh) | 2018-11-09 |
Family
ID=5645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69916.6A Active CN105807534B (zh) | 2016-04-27 | 2016-04-27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0753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722A (zh) * | 2018-04-13 | 2018-08-10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输出非线性edfa的控制电路 |
CN110011175A (zh) * | 2019-05-09 | 2019-07-12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硬件功率控制的小型光放大器 |
CN112736645A (zh) * | 2020-12-30 | 2021-04-30 | 苏州零维量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介质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8659A (zh) * | 2001-10-08 | 2002-03-06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适应智能化光纤放大器 |
EP1439654A2 (en) * | 1996-05-31 | 2004-07-21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amplifier |
CN1573496A (zh) * | 2003-05-21 | 2005-0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块 |
CN202373846U (zh) * | 2011-12-20 | 2012-08-08 | 深圳市飞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光放大器宽带光源 |
CN102761376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光信号放大器以及光信号放大系统 |
CN205883241U (zh) * | 2016-04-27 | 2017-01-11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
2016
- 2016-04-27 CN CN201610269916.6A patent/CN1058075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39654A2 (en) * | 1996-05-31 | 2004-07-21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amplifier |
CN1338659A (zh) * | 2001-10-08 | 2002-03-06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适应智能化光纤放大器 |
CN1573496A (zh) * | 2003-05-21 | 2005-0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块 |
CN102761376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光信号放大器以及光信号放大系统 |
CN202373846U (zh) * | 2011-12-20 | 2012-08-08 | 深圳市飞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光放大器宽带光源 |
CN205883241U (zh) * | 2016-04-27 | 2017-01-11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722A (zh) * | 2018-04-13 | 2018-08-10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输出非线性edfa的控制电路 |
CN108390722B (zh) * | 2018-04-13 | 2023-08-18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输出非线性edfa的控制电路 |
CN110011175A (zh) * | 2019-05-09 | 2019-07-12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硬件功率控制的小型光放大器 |
CN110011175B (zh) * | 2019-05-09 | 2023-11-17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硬件功率控制的小型光放大器 |
CN112736645A (zh) * | 2020-12-30 | 2021-04-30 | 苏州零维量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介质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07534B (zh) | 2018-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5350B (zh) | 一种10g以太网无源网络单纤双向光模块 | |
CN102625199B (zh) | 双通道gepon olt csfp光模块 | |
CN101350676B (zh) | 用于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自动平均光功率控制系统 | |
CN107517080B (zh) | 一种光功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光模块 | |
CN104993873A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02843190B (zh) | 光模块及其光模块芯片 | |
CN105807534A (zh)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
EP3680633A1 (en) | Optical power detec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 |
CN109347564B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205883241U (zh) | 工作模式可选的智能化半导体光纤放大器 | |
CA2528989C (en) | Modular optical device that interfaces with an external controller | |
CN105514784A (zh) | 一种功率可控的单信道掺铒光纤放大器 | |
Joshi et al. | GRIN lens-coupled top-illuminated photodetector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 |
CN214544323U (zh) | 一种可变增益的光放大器 | |
CN102162969A (zh) | 基于短单模光纤的高增益布里渊效应的多级慢光延迟结构 | |
CN220693151U (zh) | 一种多波长光信号峰值检测装置 | |
JPH05227104A (ja) | 光受信装置 | |
KR20110067777A (ko) | 광송수신 제어장치 | |
JP2013197200A (ja) | 受光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CN201937594U (zh) | Epon光线路终端用光模块 | |
CN204145501U (zh) | 一种光功率监控电路、光模块和光网络 | |
CN202841138U (zh) | 光模块及其光模块芯片 | |
JP2560528B2 (ja) | 双方向光伝送用送信受信方法 | |
JPH07202311A (ja) | 光半導体レーザ装置の波長安定化方式 | |
CN202127401U (zh) | 一种光纤信号收发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4028 -C plot 9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New District, Jiangsu Patentee after: Wuxi dekel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C plot 9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New District,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WUXI TACLINK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