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4073B -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4073B
CN105804073B CN201610188069.0A CN201610188069A CN105804073B CN 105804073 B CN105804073 B CN 105804073B CN 201610188069 A CN201610188069 A CN 201610188069A CN 105804073 B CN105804073 B CN 105804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lope
sliding surface
dangerous
roof support
suspension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8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4073A (zh
Inventor
李亮
褚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188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4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4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4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属于边坡或斜坡的稳定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步骤包括:基于现场勘探确定边坡的分层情况;以相同间隔将原有分层细化为一定数量的小分层;利用均匀随机数产生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利用极限平衡方法中简化Bishop法计算其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指标值;危险滑动面的获取;计算每个危险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根据比值的高低进行排序,结合危险滑动面的具体位置与锚杆角度确定支护长度。本发明通过量化各危险滑动面在滑坡风险中的比重,进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锚杆支护长度,最终实现多层边坡锚杆支护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属于边坡或斜坡的稳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岩土工程中边坡种类繁多,除一少部分为均质简单边坡外,大部分边坡由于受复杂地质历史作用而呈现出多层现象,多层复杂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以及支护方法给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设计不当或者支护长度设计方法不合理导致的多层边坡滑坡现象时有发生。例如2015年12月2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的余泥渣土受纳场滑坡,造成上百人失联、遇难,给人民生命以及社会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有鉴于此,如何合理地进行多层边坡的支护设计,尤其是合理地确定锚杆的支护长度至关重要。
目前多层边坡支护设计时,主要基于有限元或者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或者极限平衡方法的确定性分析,找到临界滑动面对应的位置,从而确定锚杆支护的长度。另外,为保守设计,一般沿边坡高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计一排锚杆,这就存在着过度设计问题,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有时并不能起到一定的支护效果。在多层边坡最危险滑动面位置的确定以及边坡锚杆支护长度的合理设计方面,缺少一种系统合理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面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在系统地获得危险滑动面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各危险滑动面在滑坡风险中的比重,进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锚杆支护长度,最终实现多层边坡锚杆支护优化设计。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现场勘探确定边坡的分层情况,分层情况包括分层厚度Di,i=1,2,……,n,n为分层个数。
步骤二:在边坡的每一分层内,以相同间隔将原有分层细化为一定数量的小分层ni,ni=Di/0.5。
步骤三:基于圆弧滑动假设,在可能的边坡滑出、滑入点范围之内,利用均匀随机数产生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滑动与未滑动土体之间的分界面,称之为滑动面,记为Si。
步骤四:针对可行滑动面中的每一个滑动面,利用极限平衡方法中简化Bishop法计算其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指标值。
步骤五:危险滑动面的获取,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从可靠性指标值中,选择可靠性指标值最小的那个滑动面作为第一个危险滑动面S1,并计算S1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N1,并把N1个失效样本从总样本中剔除,计算其他滑动面与S1之间的相关系数ρi1,并剔除掉相关系数高于0.9的滑动面。
第二步:从剩余的滑动面中挑选可靠性指标值最小作为第二个危险滑动面,记为S2,计算S2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记为N2
第三步,如此重复第二步,直至滑动面均被检查完毕,所有的危险滑动面记为S1,S2,……,Sp,其中,p为危险滑动面总个数。
步骤六:显示所有的危险滑动面位置,并计算每个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δi
步骤七:根据δi的高低进行排序,结合危险滑动面的具体位置与锚杆角度确定支护长度。
步骤一中,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确定每层材料的容重γi、内摩擦角以及粘聚力ci的平均值μγiμci与标准差σγi、σci;记变量 其中m=3n。
步骤二中,相同间隔优选为0.5m。
步骤三中,均匀随机数产生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优选为10000个,滑动面Si中,i=1,2,……,10000。
步骤三中,圆弧滑动假设的步骤包括:
(1)假设圆弧滑动面确定圆心和半径;
(2)把滑动土体分成若干条;
(3)建立土条的静力平衡方程求解。
步骤四中,取滑动面Sk,计算其相应于μγiμci时的安全系数FSk(μ)分别计算xi=μxixi及xi=μxi-σxi时,滑动面Sk的安全系数FS2和FS1,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利用公式(1)计算Sk的可靠性指标值βk;k=1,2,……,10000。
其中,δij为变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分层之间的变量相关系数为0,同一分层中的相同属性变量相关系数为1,不同属性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1。
步骤五中,相关系数ρi1利用公式(2)计算得出:
其中,i=1,2,…j…,n,j和n为分层个数。
步骤六中,每个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δi利用公式(3)计算:
其中,i=1,2,…j…,n,j和n为分层个数。
步骤七中,δi越高说明其滑坡的概率越大,在支护设计时要给予优先重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在系统地获得危险滑动面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各危险滑动面在滑坡风险中的比重,进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锚杆支护长度,最终实现多层边坡锚杆支护优化设计,对于滑坡现象的遏制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具有极大地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层边坡细化示意图。
图3是某多层填土边坡锚杆支护长度确定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本发明确定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首先基于现场勘探确定边坡的分层情况(分层厚度Di),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确定每层材料的容重γi、内摩擦角以及粘聚力ci的平均值μγiμci与标准差σγiσci;i=1,2,……,n。n为分层个数;记变量 其中m=3n。
步骤二:在边坡的每一分层内,以0.5m间隔将原有分层细化为一定数量的小分层ni,ni=Di/0.5。
步骤三:基于圆弧滑动假设,在可能的边坡滑出、滑入点范围之内,利用均匀随机数产生10000个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滑动与未滑动土体之间的分界面,称之为滑动面,记为Si,i=1,2,……,10000。
步骤四:针对10000个可行滑动面中的每一个滑动面,譬如Sk,利用极限平衡方法中简化Bishop法计算其相应于μγiμci时的安全系数FSk(μ)。然后,分别计算xi=μxixi及xi=μxi-σxi时,滑动面Sk的安全系数FS2和FS1,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利用公式(1)计算Sk的可靠性指标值βk;k=1,2,……,10000。
其中δij为变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分层之间的变量相关系数为0,同一分层中的相同属性变量相关系数为1,不同属性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1。
步骤五:从10000个可靠性指标值中,选择可靠性指标值最小的那个滑动面作为第一个危险滑动面S1,并计算S1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N1,并把N1个失效样本从总样本中剔除;利用公式(2)计算其他滑动面与S1之间的相关系数ρi1,并剔除掉相关系数高于0.9的滑动面。然后,从剩余的滑动面中挑选可靠性指标值最小作为第二个危险滑动面,记为S2,计算S2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记为N2;如此重复,直至10000个滑动面均被检查完毕,所有的危险滑动面记为S1,S2,……,Sp,p为危险滑动面总个数。
步骤六:在图上显示所有的危险滑动面位置,并利用公式(3)计算每个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δi
步骤七:根据δi的高低进行排序,δi越高说明其滑坡的概率越大,在支护设计时要给予优先重视。最后,结合危险滑动面的具体位置与锚杆角度确定支护长度。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多层填土边坡来说明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的设计方法。
第一步:基于现场勘探确定边坡的分层情况:
该填土边坡高10米,坡比1:2,经现场静力触探试验得知,该填土边坡共分三层,最上层是粉质粘土层,层厚10m,第二层和第三层为软粘土层,层厚各5m;即D1=10m,D2=D3=5m。三个填土层的容重均为20kN/m3,将其视为定值,不考虑其随机性,即μγ1=μγ2=μγ3=20kN/m3,σγ1=σγ2=σγ3=0。原位测试结果显示并经查阅文献最终确定的不排水强度统计值如下:μSu1=35kPa,μSu2=48kPa,μSu3=51kPa,σSu1=5kPa,σSu2=5kPa,σSu3=5kPa。变量X=(x1,x2,x3)=(Su1,Su2,Su3),随机变量个数m=3。
第二步:边坡土层的细化:
将每个填土层,按照垂直间距0.5m,自上而下将其细化为20、10、10个小土层,即n1=D1/0.5=20,n2=n3=5/0.5=10。
第三步:潜在可行滑动面产生:
生成3个[0,1]之间的随机数,分别将其映射至圆弧滑动面的滑出点坐标、滑入点坐标以及半径值,如此随机产生10000个圆弧滑动面,这10000个可行滑动面作为危险滑动面的候选。
第四步:计算可行滑动面的安全系数与可靠性指标值:
针对每个可行滑动面,譬如Sk,利用简化Bishop法计算其相应于土层参数取平均值时的安全系数,即Su1=35kPa,Su2=48kPa,Su3=51kPa,容重取20kN/m3时的FS。并计算该滑动面相应于Su1=35+σSu1=40kPa,Su2=48kPa,Su3=51kPa时的安全系数,记为FS2,相应地,计算Su1=35-σSu1=30kPa,Su2=48kPa,Su3=51kPa时的安全系数,记为FS1类似地,可以求出以及并利用公式(1)求解Sk的可靠性指标值βk,需注意的是,此例中m=3。如此反复,直至求出其他所有可行滑动面的可靠性指标值。
第五步:危险滑动面的获取:
利用蒙特卡罗法产生100万个符合第一步中均值与标准差的样本,概率分布假定为正态分布,从所有可靠性指标值中选择最小值对应的滑动面作为第一个危险滑动面,记为S1,计算100万个样本值下S1的安全系数,如果某样本值下其安全系数小于1,则称该样本为失效样本,如此可得S1的失效样本值,记为N1=188。将该188个样本从100万个样本中剔除,同时利用公式(2)计算其余滑动面与S1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将相关系数高于0.9的滑动面去除,不再作为危险滑动面的候选。然后,再选择可靠性指标值最小的滑动面作为第二个危险滑动面,记为S2,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可确定出所有的危险滑动面。本例中,共计得出3个危险滑动面,即S1的失效样本N1=188,S2的失效样本N2=17,S3的失效样本N3=97。
第六步:显示危险滑动面并量化其失效样本比重:
如图2所示,3个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填土层内。就其失效样本值的比重而言,δ1=188/(188+17+97)=0.62,δ2=0.06,δ3=32%,因此,从失效概率的高低上来看,S1和S3要引起高度重视。
S2的安全系数为1.38,是极限平衡方法确定的,最小安全系数。因此,在常规边坡锚杆支护时,S2作为最重要的滑动面来设计,锚杆的支护长度是以S2的位置来控制的,如图3中虚线锚杆长度所示。本发明中,在选定了锚杆倾角α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图3的比例尺量测出锚杆支护的最小长度,如图3中实线锚杆长度所示。由图3可见,以S2来确定的锚杆支护长度明显短于本发明设计的锚杆支护长度,因此当边坡沿S3发生滑坡时,S2确定的锚杆不能有效防止滑坡。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现场勘探确定边坡的分层情况,分层情况包括分层厚度Di,i=1,2,……,n,n为分层个数,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确定每层材料的容重γi、内摩擦角以及粘聚力ci的平均值μγiμci与标准差σγiσci;记变量 其中m=3n;
步骤二:在边坡的每一分层内,以相同间隔将原有分层细化为一定数量的小分层ni,ni=Di/0.5;
步骤三:基于圆弧滑动假设,在可能的边坡滑出、滑入点范围之内,利用均匀随机数产生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滑动与未滑动土体之间的分界面,称之为滑动面,记为Si
步骤四:针对可行滑动面中的每一个滑动面,利用极限平衡方法中简化Bishop法计算其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指标值;
步骤五:危险滑动面的获取,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从可靠性指标值中,选择可靠性指标值最小的那个滑动面作为第一个危险滑动面S1,并计算S1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N1,并把N1个失效样本从总样本中剔除,计算其他滑动面与S1之间的相关系数ρi1,并剔除掉相关系数高于0.9的滑动面;
第二步:从剩余的滑动面中挑选可靠性指标值最小作为第二个危险滑动面,记为S2,计算S2滑动面的失效样本个数,记为N2
第三步,如此重复第二步,直至滑动面均被检查完毕,所有的危险滑动面记为S1,S2,……,Sp,其中,p为危险滑动面总个数;
步骤六:显示所有的危险滑动面位置,并计算每个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ζi;
步骤七:根据ζi的高低进行排序,结合危险滑动面的具体位置与锚杆角度确定支护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相同间隔为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均匀随机数产生可行的滑动圆弧区域为10000个,滑动面Si中,i=1,2,……,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圆弧滑动假设的步骤包括:
(1)假设圆弧滑动面确定圆心和半径;
(2)把滑动土体分成若干条;
(3)建立土条的静力平衡方程求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取滑动面Sk,计算其相应于μγiμci时的安全系数FSk(μ),然后,分别计算xi=μxi+σxi及xi=μxixi时,滑动面Sk的安全系数FS2和FS1,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利用公式(1)计算Sk的可靠性指标值βk;k=1,2,……,10000;
其中,δij为变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分层之间的变量相关系数为0,同一分层中的相同属性变量相关系数为1,不同属性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相关系数ρi1利用公式(2)计算得出:
其中,i=1,2,…j…,n,j和n为分层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每个滑动面的失效样本Ni与所有失效样本之和的比值ζi利用公式(3)计算:
其中,i=1,2,…j…,n,j和n为分层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ζi越高说明其滑坡的概率越大。
CN201610188069.0A 2016-03-29 2016-03-29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Active CN105804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8069.0A CN105804073B (zh) 2016-03-29 2016-03-29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8069.0A CN105804073B (zh) 2016-03-29 2016-03-29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073A CN105804073A (zh) 2016-07-27
CN105804073B true CN105804073B (zh) 2017-07-28

Family

ID=5645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8069.0A Active CN105804073B (zh) 2016-03-29 2016-03-29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40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7891A (zh) * 2017-08-07 2018-01-16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煤矿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CN108316320B (zh) * 2018-01-31 2019-09-2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不稳定边坡加固设计方法
CN111444649B (zh) * 2020-03-24 2022-10-18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
CN112945210A (zh) * 2021-01-29 2021-06-11 深圳市安泰数据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竖向位移测点布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1684A (ja) * 2008-03-14 2009-10-01 Kfc Ltd 斜面安定化工法
CN105005646B (zh) * 2015-07-02 2018-08-1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边坡稳定安全分析全息法
CN104988918B (zh) * 2015-07-24 2016-08-2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深基坑预应力锚杆最优锚固长度的测定方法
CN105022925B (zh) * 2015-07-28 2019-03-0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073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073B (zh) 多层边坡锚杆支护长度设计方法
CN105651676B (zh) 一种水平井规则开发井网下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Kutterolf et al. Late Pleistocene to Holocene temporal succession and magnitudes of highly-explosive volcanic eruptions in west-central Nicaragua
Michaelides et al. Tracing sediment redistribution across a break in slope using rare earth elements
CN110929390B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水文地质试验的数值模拟检测方法
Ross et al. Facies and flow regimes of sandstone‐hosted columnar intrusions: insights from the pipes of Kodachrome Basin State Park
Day et al. Potential aeolian deposition of intra-crater layering: A case study of Henry crater, Mars
Pondrelli et al. Equatorial layered deposits in Arabia Terra, Mars: Facies and process variability
Silleni et al. The magnitude of the 39.8 ka Campanian Ignimbrite eruption, Italy: Method, uncertainties and errors
CN106980716B (zh) 一种基于随机块体的地下洞室稳定分析方法
Franseen et 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Miocene Carbonate Complexes, Las Negras Area, Southeastern Spain: Implications for Quantification of Changes in Relative Sea Level: Chapter 16
CN108629130A (zh) 确定控制陆源分散有机质分布三角洲体系外缘坡度的方法
CN106372810A (zh) 一种利用功效系数法的tbm定量化选型方法
Ogwari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ed/triggered earthquakes during the startup phase of the Guy–Greenbrier earthquake sequence in North–Central Arkansas
CN107273414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方法
Petrella et al. Unusual behaviour of epikarst in the Acqua dei Faggi carbonate aquifer (Southern Italy)
Bisson et al. Volcaniclastic flow hazard zonation in the Sub-Apennine Vesuvian area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CN106812508B (zh) 基于多因素的提高海上油田层间动用率的水井调配方法
CN104866682B (zh) 一种基于地面形变进行页岩气勘探区构造应力场反演的方法
CN115330981B (zh) 一种边坡滑面搜索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lletier et al. Widespread hillslope gullying o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Human or climate-change induced?
CN110288225B (zh) 单个油区内的油气资源量分配计算方法
Segura et al. Morphometric indices as indicators of tectonic, fluvial and karst processes in calcareous drainage basins, South Menorca Island, Spain
Haizhou et al. Paleokarstic water tables and their control on reservoirs in Ordovician Yingshan Formation,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 NW China
CN203191369U (zh) 用于测定植物根系和菌丝呼吸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