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3995A - 鱼类诱导设施 - Google Patents

鱼类诱导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3995A
CN105803995A CN201610162253.8A CN201610162253A CN105803995A CN 105803995 A CN105803995 A CN 105803995A CN 201610162253 A CN201610162253 A CN 201610162253A CN 105803995 A CN105803995 A CN 105803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ish
bait
lamp body
l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22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洪宾
喻卫奇
姜昊
包洪福
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China Renewable Energy Engineering Institute
Hydrochin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GENERAL INSTITUTE
Hohai University HHU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Hydrochin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GENERAL INSTITUTE, Hohai University HHU,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Hydrochina Corp filed Critical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GENERAL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1622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39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3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3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02B1/006Arresting, diverting or chasing away fish in water-courses or water intake ducts, seas or lakes, e.g. fish barrages, deterrent devic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fish barri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诱导设施,包括集鱼灯、回声探测仪和诱鱼台,所述集鱼灯安放在诱鱼台斜上方高于水面的位置;所述回声探测仪安放在诱鱼台相邻的上一级鱼道单元的鱼道底板。本发明通过声光结合对鱼类进行诱导,诱鱼效率大大提高,集鱼灯,不但能够调节照射的范围和远近以及强度,而且能够方便调节照射的方向和照射的角度,并且能够在任何方向和角度将探照灯锁定,并且能够轻松调节,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并且该诱鱼探照灯不但具有通气的通道利于灯体的散热,又可以有效防止灯体以及电器部件进水和防止灰尘进入。

Description

鱼类诱导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诱导设施。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鱼类能否找到过鱼设施入口影响过鱼设施的过鱼效果。Castro-Santosetal.(2009)将鱼道入口设计分为两个区域:1)诱导区域,通过该区域将鱼诱导至鱼道入口附近。2)入口区,在该区域鱼类必须能够探测到鱼道入口并选择进入鱼道。可见,完成整个诱鱼过程不仅需要在入口区内吸引鱼类进入鱼道,同时还需要采取其它措施吸引鱼类通过诱导区域进入入口区。鱼类对流场、声音、光和气都比较敏感,如何利用这些外界因素来诱导鱼类快速找到过鱼设施入口,也是过鱼设施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流诱驱鱼主要是通过鱼对流场的感应而引发的接近或回避行为来实现诱驱鱼。水流对鱼类行为的影响被认为是最原始和最切实有效的(张辉,2013)。目前,过鱼设施入口的水流设计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现实中鱼类容易迷失在发电的尾水湍流或进入水轮机的加速流。用于研究趋流性的经典指标包括感应流速、偏好流速、极限流速等。鱼类偏好的流速通常被认为是吸引鱼类的最佳流速。然而,这些流速指标均在均匀流中获得,难以反映鱼类偏好的真实流态。因此,描述吸引鱼类的水流不仅应包含流速,而且需要引入一些湍流指标(如湍动能强度、切应力等)。除过鱼设施入口处的水流条件外,过鱼设施的运行是影响鱼类进入过鱼设施入口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鱼设施入口设计对于洄游季节大坝上下游水位变化考虑不足,导致鱼道水流量过小/大,或鱼道入口处水位降幅过大,均会导致入口处水流条件无法满足设计标准。因此,还需结合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动情况对过鱼设施中的流量进行动态控制。
声音诱驱鱼技术被认为是有效的诱驱鱼措施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声音兼具在水下传播快、距离远、不受浊度影响且安全的特点。鱼类能够依靠内耳和侧线对各种声音刺激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即趋音性(Mariaetal,2009;Hawkins,1986)。鱼类的趋音性包括正趋音性和负趋音性两种类型(朱存良,2007)。正趋音即趋向声源,如近年来开始出现的“声诱渔业”便是以鱼类的正趋音性为根据。负趋音性的行为表现为避开声源,Taftetal.(1995)发现声音频率在150~200Hz范围内击退鱼类的效果明显。三峡大学对国内外研究调研后指出,声音导鱼的关键在于找到鱼类敏感的声音,通过某种音频解析与再现的方式在水中形成一定强度和频率的声波来实现诱驱鱼(胡运燊等,2013)。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主要采用声学原理实现导鱼的导鱼公司(英国的FishGuidanceSystem),其有关声学导鱼产品远销三十多个国家。
鱼类对光的敏感性也可被用以开发诱驱鱼技术。鱼类通过视觉器官感受光线的强弱(王子仁和高岚,1999),如具有杆状视觉细胞的鱼类对光强较敏感,具有锥状视觉细胞的鱼类对光的波长即光色敏感(周应褀,2011)。大部分鱼类的可视波长范围为340~760nm(周应褀,2011)。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鱼种对不同的光色和光强表现出趋性(李大鹏等,2001),但对闪光一般都表现出回避行为(Patricketal.,1982,1985)。目前国外已成功将光驱鱼运用于水工程实践,如2009年在圣华金河三角洲利用闪光灯驱赶大马哈鱼。然而目前国内外多见捕捞行业的光诱鱼应用报道,尚少见针对光强、光色、闪光等开展的鱼类趋避行为研究。
气泡幕对不同鱼群有引诱、驱赶或阻拦的作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从管子通出的压缩空气气泡墙能够阻止鱼群的运动。如果鱼群离气泡幕很远,鱼类的趋音性使其游向气泡幕,达到引诱的目的;但当鱼群靠近气泡幕时,由于气泡幕在鱼类的眼中形成一道气泡墙阻碍鱼类前行,同时气泡上升振动发声,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将鱼群吓走。气泡幕的密度也影响阻拦效果。早期针对气泡幕的研究实验设备和方法相对简单,目前采用先进技术如高速相机及计算机既允许现场观察气泡幕的形成及阻鱼集鱼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气泡幕的形成过程等(张建生等,2010)。
除上述声光气诱驱鱼技术外,早期应用较广泛的还有物理屏障技术,如拦鱼筛网(McMichael,2004)和导鱼渠(Moursund,2002)。然而由于物理屏障存在阻塞水流、导致鱼类洄游延迟、诱导进入鱼道效率低等诸多缺陷,越来越多的遭到弃用。而非物理方法,相对于早期的物理方法具有效率高、造价低、布置灵活、维修方便等优势,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导鱼方法。一些非物理方法,如电驱鱼技术,虽可在电站进水口处取代拦鱼筛网,但作用范围有限且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大幅度应用于大坝下游过鱼设施。因此,声光气综合诱驱鱼技术是适用于大坝过鱼设施导鱼技术的首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鱼类向某一区域聚集的鱼类诱导设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鱼类诱导设施,包括集鱼灯、回声探测仪和诱鱼台,所述集鱼灯安放在诱鱼台斜上方高于水面的位置;所述回声探测仪安放在诱鱼台相邻的上一级鱼道单元的鱼道底板,所述诱鱼台包括网墙和由网墙包围的诱鱼器,网墙由网墙上下纲与网墙柱组成,诱鱼器正面的网墙上设置有前推拉门,前推拉门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前拉门绳,前推拉门在前拉门绳的作用下可实现来回开关,前推拉门网墙上连接有集鱼箱,集鱼箱后端和网墙上面设置有后推拉门,后推拉门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后拉门绳,后推拉门网墙上连接有取鱼箱,取鱼箱、集鱼箱、投食台、网墙之间的相互连接均由网墙上下纲、网墙柱相互固定连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诱鱼器包括充气泵、气囊、单向阀、减压阀、阀门I、加香装置、阀门II、加饵装置、调节头、连接杆、浮球、声光装置和底板,所述充气泵、气囊和加香装置分别设置在三通的三条导管支路上,单向阀设置在充气泵和三通之间的管路上,减压阀设置在加香装置和三通之间的管路上,阀门I设置在减压阀和加香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加饵装置、调节头和声光装置均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加饵装置通过导管与加香装置连通,阀门II设置在加香装置和加饵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杆与调节头连接,浮球通过吊绳与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香装置为内部装有鱼用香水的加香瓶,瓶口处设有导引针;所述的加饵装置包括壳体、加饵瓶、进气管、出饵管、端盖、叶轮、布饵轮和固定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加饵瓶的瓶口与加料口对接,所述固定轴设置在壳体内,其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同步转动的叶轮和布饵轮,所述布饵轮上分布有与加料口相对的布饵槽,所述进气管和出饵管均设置在壳体上,进气管的管口与叶轮相对,出饵管的管口与布饵槽相对;所述的声光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音乐芯片、扬声器、绿色发光二极管、控制开关和遥控接收机,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连接至扬声器、遥控接收机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遥控接收机连接,并根据遥控接收机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音乐芯片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与电源之间供电线路的通断,所述扬声器与录制有水流声的音乐芯片连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光源;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集鱼灯包括轴向横向延伸的筒体,与筒体相连接支撑筒体的支架,以及位于支架底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互间隔分离的两个分支架,所述分支架分别与探照灯的筒体的两侧相铰接,所述筒体可绕其与分支架铰接的铰轴上下转动,所述支架可相对于底座绕其自身上下设置的轴水平转动,所述筒体内设有灯体,所述灯体沿筒体的轴向横向延伸并且其可沿筒体的轴向前后移动,所述筒体内设有与其轴向垂直并且将筒体内的空间分成前侧和后侧空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与筒体的截面同心供灯体穿过的孔,所述灯体的前部位于前侧空间,所述灯体的后部位于后侧空间,所述筒体的下方与所述后侧空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盒体,所述盒体的上方与后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筒体的下方与所述前侧空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通气部件,所述通气部件的上方与前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部件的底部设有开口连通至外界,所述灯体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与其轴向同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螺纹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螺纹配合一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即可驱动所述连接杆以及灯体沿螺母前后运动。
优选地,所述后侧空间内固定有与所述筒体同轴延伸的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间隔位于所述灯体的后端外侧,所述安装筒体在灯体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于所述连接杆以及螺母外侧,所述螺母露出于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螺杆配合,所述螺杆的两端连接至所述安装筒体的侧面,并且其一端连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伸出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并且连接至一旋钮。
优选地,所述灯体的前端外侧设有一保持架,所述灯体在保持架内前后移动,所述灯体的后端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固定板连接至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以及所述保持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灯体同向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前端与保持架固定后端穿过固定板使所述固定板能沿所述导杆前后运动,所述导杆的后端外侧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得所述固定板具有始终向后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顶部与后侧空间相互连通,并且以所述盒体内设有一在通气孔与筒体之间横向间隔延伸的挡板,所述通气部件下方的开口上设有多个相对于开口倾斜并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导风条,所述分支架上还设有锁定该筒体相对于支架上下转动的位置的锁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锁定该支架相对于底座水平转动的位置的锁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筒体相固定并且与筒体的外侧面以及分支架均相间隔的上下延伸的固定片,所述分支架上横向插入有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固定片的下方,所述调节螺钉的下方的分支架上横向固定有一与调节螺钉同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内侧端连接一与固定片同向延伸的压紧板的下端,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固定片的内侧并且其上端与压紧板相重叠,所述调节螺钉的内侧端与该压紧板的中部固定,并且能够驱动该压紧板沿导向杆移动进而使压紧板的上端从内侧贴紧固定片或松开固定片,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形成容置空间的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一向着底盖延伸的中心轴,所述上盖可相对于底盖绕中心轴转动,所述支架与所述上盖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套有的一锁定圈,所述锁定圈与中心轴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通孔插入设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的内侧端与所述锁定圈相抵,所述锁定圈包括与中心轴平行的周面以及位于周面中间与周面垂直向内延伸的径向面,所述径向面上设有孔供中心轴穿过,所述径向面的上方和下方的中心轴上分别套有轴承,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与底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固定有一底片将轴承定位在中心轴的底端上方。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透光板,筒体的周边设有一圈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在筒体的一端内的外固定圈,所述筒体的一端的透光板的内侧设有一圈内固定圈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在筒体的一端,所述透光板以及所述筒体朝向所述外固定圈的端部之间设有截面为圆形、圆环或弧形的密封辊,所述外固定圈包括位于筒体外表面的部分,以及位于筒体的端面外侧的部分,所述透光板的周边与筒体之间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外固定圈与筒体的外表面之间也设有一圈外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声光结合对鱼类进行诱导,诱鱼效率大大提高,集鱼灯,不但能够调节照射的范围和远近以及强度,而且能够方便调节照射的方向和照射的角度,并且能够在任何方向和角度将探照灯锁定,并且能够轻松调节,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并且该诱鱼探照灯不但具有通气的通道利于灯体的散热,又可以有效防止灯体以及电器部件进水和防止灰尘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台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平面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台的推拉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集鱼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集鱼灯的灯泡调节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中的部分放大图;
图9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器的加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器的加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鱼类诱导设施的诱鱼器的声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图1-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鱼类诱导设施,包括集鱼灯701、回声探测仪702和诱鱼台703,集鱼灯安放在诱鱼台斜上方高于水面的位置;回声探测仪702安放在诱鱼台相邻的上一级鱼道单元的鱼道底板,诱鱼台包括网墙201和由网墙201包围的诱鱼器,网墙201由网墙上下纲203与网墙柱205组成,诱鱼器正面的网墙201上设置有前推拉门209,前推拉门209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前拉门绳211,前推拉门209在前拉门绳211的作用下可实现来回开关,前推拉门209网墙201上连接有集鱼箱213,集鱼箱213后端和网墙201上面设置有后推拉门215,后推拉门215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后拉门绳217,后推拉门215网墙11上连接有取鱼箱219,取鱼箱219、集鱼箱213、投食台207、网墙201之间的相互连接均有网墙上下纲203、网墙柱205相互固定连接而成。
诱鱼器包括充气泵101、气囊102、单向阀103、减压阀105、阀门I106、加香装置107、阀门II108、加饵装置109、调节头111、连接杆112、浮球113、声光装置114和底板115,所述充气泵101、气囊102和加香装置107分别设置在三通104的三条导管支路上,单向阀103设置在充气泵101和三通104之间的管路上,减压阀105设置在加香装置107和三通104之间的管路上,阀门I106设置在减压阀105和加香装置107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加饵装置109、调节头111和声光装置114均设置在底板115的上表面,加饵装置109通过导管与加香装置107连通,阀门II108设置在加香装置107和加饵装置109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杆112与调节头111连接,浮球113通过吊绳与底板115连接。
加香装置7为内部装有鱼用香水的加香瓶(此外,加香装置内可替换的添加性激素,通过异性性激素能够更好的吸引鱼类向此处靠拢,从而更好的实现诱鱼的目的),瓶口处设有导引针;加饵装置9包括壳体9-1、加饵瓶9-2、进气管9-4、出饵管9-5、端盖9-6、叶轮9-7、布饵轮9-8和固定轴9-10,壳体9-1的顶部设有加料口9-3,加饵瓶9-2的瓶口与加料口9-3对接,固定轴9-10设置在壳体1内,其一端与端盖9-6固定连接,固定轴9-10上套设有同步转动的叶轮9-7和布饵轮9-8,布饵轮9-8上分布有与加料口9-3相对的布饵槽9-9,布饵槽9-9为3个,布饵槽9-9的深度为3~4mm,进气管9-4和出饵管9-5均设置在壳体9-1上,进气管9-4的管口与叶轮9-7相对,出饵管9-5的管口与布饵槽9-9相对,端盖9-6与壳体9-1一侧的端面螺纹连接;声光装置14包括电源、电源开关、音乐芯片、扬声器、绿色发光二极管、控制开关和遥控接收机,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连接至扬声器、遥控接收机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遥控接收机连接,并根据遥控接收机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音乐芯片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与电源之间供电线路的通断,扬声器与录制有水流声的音乐芯片连接,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光源;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发光二极管。
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鱼用香水注入加香瓶内,插入导引针后旋入加香口,并确认不漏气;将诱饵装入加饵瓶,旋入加料装置的加料口,并确认不漏气;用充气泵给浮球充气,当浮球的浮力与底板上连接的器物重量相平衡时,打开声光装置的电源开关,将一节连接杆与调节头对接,根据水深情况调节好调节头与底板间的角度,再将连接杆逐节对接,边对接边推向钓点,推到合适的距离为止,用遥控器打开声光装置的控制开关,使其进入工作状态,并将诱鱼器缓慢沉入水底;用充气泵给气囊充气,当气压达到所需值时,打开阀门I和阀门II,加香装置和加饵装置开始工作,从水面上可看到有大量的气泡涌出,连续不断地充放气使香料逐渐挥发并溶入水中,诱饵在叶轮的旋转中不断的被吹入水中,营造了一个溪流入水的环境,从而达到诱鱼的目的;当诱鱼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阀门II,看水面上是否有鱼泡出现,以便确认是否有鱼进入窝内,也可用水下可视探鱼器直接观察。当确认有鱼后,可将诱鱼器取出,也可直接垂钓,若直接垂钓时,建议将鱼钩与诱鱼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中鱼时鱼钩伤及诱鱼器。
集鱼灯包括筒体10,筒体10的轴横向延伸,以及与筒体10相连接支撑筒体10的支架1,以及位于支架1底部的底座2,该支架1包括相互间隔分离的两个分支架11,即该支架1可以是Y形、横向的C形或者V形等,支架可相对于底座2,绕其自身上下设置的轴水平转动。该支架1的两个分支架11,分别与探照灯的筒体10的两侧相铰接,筒体10可绕其与分支架铰接的铰轴上下转动。
该筒体10内设有灯体3,该筒体10的前端固定设有透光的透光板41。该灯体3沿筒体10的轴向横向延伸,并且可沿筒体10的轴向前后运动,进而即可调整该灯体3照射的范围。该筒体10内设有与其轴向垂直的隔板51将筒体10内的空间分成前后两个空间。前侧空间52内设有灯体3反光罩等,灯体3的后端插入位于后侧空间53内,隔板51上设有与筒体的截面同心的孔供灯体3穿过。该后侧空间53所对应的筒体10的下方设有一盒体6,该盒体6与后侧空间53相互连通,该盒体6与筒体10密封连接并且其顶部与筒体10相连通,其底部设有通气孔61,一挡板62在盒体6内横向延伸并且间隔延伸位于通气孔61的上方,即该挡板62在通气孔61和筒体10之间横向间隔延伸,用于阻挡从通气孔61进入的水和灰尘。该后侧空间53和盒体6的上侧空间内用于容置控制灯体3的电器部分,并且盒体6的后侧表面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接头。
该筒体10的前侧空间52的下方也设有通气部件7,该通气部件7与盒体6相邻,并且相互独立不相互连通。该通气部件7的下方设有开口71连通至外界,开口71上设有多个相对于开口71倾斜并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导风条72,该导风条不但可以用于通风,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灰尘和水汽进入,该通气部件7的顶部与筒体10的前侧空间52相互连通。优选地,该盒体6与通气部件7一体成型,并且中间具有隔板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从盒体6底部进入的空气进入筒体10的后侧空间53上后通过隔板51上的孔进入前侧空间52,然后可以通过前侧空间52进入通气部件7,通过通气部件7内底部的开口71排出,形成一空气流通的通道,不但能利于散热,而且可以防止外界的水以及灰尘进入筒体10,筒体10下方的盒体6和通气部件7可以说形成了一容置灰尘和水的储存空间。
该隔板51上固定连接一与筒体10同轴并且在后侧空间53内延伸的安装筒体8,即安装筒体8固定在后侧空间53内,安装筒体8间隔位于灯体3的后端外侧,该安装筒体8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风扇80,灯体3的后端固定连接至一水平延伸的固定板31,该固定板31的中心向后伸出有连接杆32,该连接杆32与筒体10的轴向同向,该灯体3的后端通过一固定板31连接至连接杆32,该连接杆32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安装筒体8在灯体的后端侧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套81,该连接套81套于连接杆32的外侧,使得该连接杆32以及灯体3能够在连接套81内沿该连接套81前后运动,该连接套81通过安装筒体8内沿其径向延伸的连接杆固定在安装筒体8的中心。并且在连接套81内,连接杆32的外侧套有一螺母82,该螺母82的位置与连接套81相固定,该螺母82与连接杆32也螺纹配合,即该螺母82的内表面设有与连接杆32相匹配啮合的螺纹,该螺母82的轴向与该连接杆32同轴,连接套81的下方设有开口露出该螺母82。连接杆32的下方,横向延伸有一螺杆83,该螺杆83与该螺母8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该螺杆83与螺母82相互啮合并且通过螺杆83的转动驱动螺母82转动,螺母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32沿筒体10的轴向前后运动。螺杆83的两端连接在安装筒体8的两侧面上,并且螺杆83穿过安装筒体8的侧面,螺杆8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筒体8的轴向垂直,螺杆83的一端穿过安装筒体8的侧面外,并且连接至一驱动杆84,该驱动杆84的外侧端穿过筒体10的侧面并且在筒体10的外侧固定有一旋钮85,转动旋钮85即可带动螺杆83的转动。进而带动螺母的转动和连接杆32的前后运动,进而带动固定板31以及灯体3沿筒体10的轴向前后移动,即可调节探照灯的照射范围。当灯体3位于筒体10靠前侧时,其照射的视场角就大,但是照射的距离就较近,而灯体3位于筒体10靠后侧时,其照射的视场角就小,照射的距离就较远。
为了使灯体3的前后移动更加平稳,灯体3的前端设有一保持架33,该保持架33支撑住灯体3的前端,并且使得灯体3在保持架33内前后移动。该保持架33和固定板31之间设有沿筒体10的轴向延伸的导杆34,该导杆34的前端与保持架33固定后端穿过固定板31并且可使得固定板31沿导杆34前后移动,导杆34的后端外侧与固定板31之间套有一复位弹簧35,该复位弹簧使得固定板31具有始终向后的趋势。
筒体10的前端表面为一透光板41,用于透过灯体3的灯光。该透光板41与筒体10的前端密封连接。沿该透光板41与筒体10的周边设有一圈外固定圈45,该外固定圈的形状与透光板41和筒体10的周边相匹配,并且从外侧将透光板41固定在筒体10的一端内。该透光板40的内侧设有一内固定圈46,该内固定圈46从内侧将透光板40固定在筒体10的一端上。
该内固定圈46上设有螺孔,并且内固定圈46与透光板41、外固定圈45通过螺钉相固定。优选地,该外固定圈45包括位于筒体10外表面的部分和与该位于筒体10外表面的部分垂直位于筒体10的端面外侧的部分。该透光板41的周边与筒体10之间设有一圈密封圈47,外固定圈45与筒体10的外表面之间也设有一圈外密封圈48,并且在筒体10的端部与外固定圈45之间,以及透光板41的外侧面与外固定圈45之间,均设置有截面为圆环或弧形或圆形的密封辊49,即该结构中透光板41、筒体10朝向外固定圈的端部与外固定圈45之间设有截面为圆环或弧形或圆形的密封辊49,该密封辊49沿筒体10的端部以及透光板41的周边设置一圈,为一圆环形部件。由于该密封辊49的截面为圆环或弧形或者圆形,因此,其具有沿其径向压缩的弹性。因此,在内、外固定圈将透光板41固定在筒体10的一端时,可以压缩密封辊49,使密封辊49产生形变,不但使得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使得密封结构具有弹性,结构强度更加可靠。该密封辊49的截面为弧形时,其弧形的圆心角角度大于180度。
该支架1的分支架11所对应的筒体10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有一固定架20,该固定架20包括一固定片30,该固定片30与筒体10的外表面相间隔,并且位于筒体19的外表面与分支架11之间,该固定架20通过铰轴12铰接至支架1的分支架11,并且该固定片30与筒体10的外表面和分支架11均间隔设置。该筒体10可绕其与分支架11铰接的铰轴12转动,进而改变筒体10内的灯光的照射角度。分支架11上设有一固定孔13,该固定孔13位于固定片30的下方,该固定孔13内横向插入有一调节螺钉14,即该调节螺钉14横向延伸位于固定片30下方,该调节螺钉14穿过分支架11并且延伸至固定片30的内侧。固定孔13的下方的分支架11上固定连接有一与调节螺钉14同向延伸的导向杆15,该导向杆15的内侧连接一与其垂直延伸的压紧板16,该压紧板16可沿导向杆15以及该调节螺钉14的轴向移动一定范围的距离,该调节螺钉14的内侧端固定连接至压紧板16的中部。优选地,该调节螺钉14的外侧端固定套有一调节把手18,该调节螺钉14的外侧端部伸出于该调节把手18外侧,并且该调节把手18的外侧端部与调节螺钉14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调节螺钉14上套有一弹簧19,该弹簧19的一端抵于调节把手18的外侧端外侧,一端抵于调节螺钉14的外侧端内侧。
该压紧板16在固定片30的内侧与固定片同向延伸,并且其上端与固定片30的下端部分相重叠,调节螺钉14的内侧端穿过分支架11并且与固定片21的中部相互固定连接,因此,只要转动该调节螺钉14,即可驱动该压紧板16沿导向杆15的轴向移动,进而可以驱动该压紧板16向外侧贴紧固定片30,优选地,该固定片30为一扇形或弧面的部件,其小端通过固定架20与筒体10固定。因此,只要调节调节螺钉14,即可驱动压紧板16贴紧固定片30,进而固定住固定片30,即可固定住筒体10相对于支架1转动的角度。该压紧板、调节螺钉14等部件的结构构成了锁紧该筒体10转动角度的锁紧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也可以采用其他锁紧装置锁紧探照灯筒体10相对于支架1上下转动的位置。
支架1的底部与底座2的上盖21相互固定,该上盖21与底盖22相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置其他部件的空间,并且上盖21与底盖22之间设有沿其轴向的中心轴23,该中心轴23与上盖21相互固定,该上盖21可相对于底盖22绕中心轴23转动,进而即可调节支架1上筒体10的照射的方向。
该中心轴23的外侧套有一锁定圈24,该锁定圈24中心供中心轴23穿过,并且该锁定圈24与中心轴23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上述中心轴23连同上盖21相对于底盖22转动时,锁定圈24不随着中心轴23转动,底座2的外侧面上,即该上盖21的外侧面上设有一通孔211,该通孔211中插入设有一螺钉25,该螺钉25的外侧端连接有把手251,其内侧端插入与锁定圈24相抵,当转动把手251使螺钉25转动时,螺钉会向内挤压锁定圈24,使得锁定圈24的中心与中心轴23紧贴并且相互锁紧,进而使得中心轴23与上盖21可固定在一定位置。优选地,通孔211上固定设有一固定套212,该固定套212内插入螺钉25。
该锁定圈24包括与中心轴23平行的一圈周面241,以及位于周面中间与周面垂直向内延伸的径向面242,其中径向面242上设有孔供中心轴23穿过,该径向面242的上方和下方的中心轴23上,分别套有轴承26,即该锁定圈24与上盖21和底盖22之间的中心轴23上分别套有轴承26,该轴承26使得锁定圈24不锁定中心轴23时,上盖21相对于底盖22的转动更加平滑,不费力。中心轴23的底端还固定有一底片27将该轴承26定位在中心轴23的底端上方。中心轴23的底部与底盖22之间具有间隙,底盖22与锁定圈24的底部之间还设有垫片28,防止磨损。锁定圈24以及中心轴23等部件的结构也是该底座2上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锁定支架1相对于底座2水平转动的位置,该锁定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鱼类诱导设施,包括集鱼灯、回声探测仪和诱鱼台,所述集鱼灯安放在诱鱼台斜上方高于水面的位置;所述回声探测仪安放在诱鱼台相邻的上一级鱼道单元的鱼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鱼台包括网墙和由网墙包围的诱鱼器,网墙由网墙上下纲与网墙柱组成,诱鱼器正面的网墙上设置有前推拉门,前推拉门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前拉门绳,前推拉门网墙上连接有集鱼箱,集鱼箱后端和网墙上面设置有后推拉门,后推拉门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根后拉门绳,后推拉门网墙上连接有取鱼箱,取鱼箱、集鱼箱、投食台、网墙之间的相互连接均由网墙上下纲、网墙柱相互固定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鱼器包括充气泵、气囊、单向阀、减压阀、阀门I、加香装置、阀门II、加饵装置、调节头、连接杆、浮球、声光装置和底板,所述充气泵、气囊和加香装置分别设置在三通的三条导管支路上,单向阀设置在充气泵和三通之间的管路上,减压阀设置在加香装置和三通之间的管路上,阀门I设置在减压阀和加香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加饵装置、调节头和声光装置均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加饵装置通过导管与加香装置连通,阀门II设置在加香装置和加饵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杆与调节头连接,浮球通过吊绳与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香装置为内部装有鱼用香水的加香瓶,瓶口处设有导引针;所述的加饵装置包括壳体、加饵瓶、进气管、出饵管、端盖、叶轮、布饵轮和固定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加饵瓶的瓶口与加料口对接,所述固定轴设置在壳体内,其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同步转动的叶轮和布饵轮,所述布饵轮上分布有与加料口相对的布饵槽,所述进气管和出饵管均设置在壳体上,进气管的管口与叶轮相对,出饵管的管口与布饵槽相对;所述的声光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音乐芯片、扬声器、绿色发光二极管、控制开关和遥控接收机,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连接至扬声器、遥控接收机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遥控接收机连接,并根据遥控接收机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音乐芯片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与电源之间供电线路的通断,所述扬声器与录制有水流声的音乐芯片连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光源;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灯包括轴向横向延伸的筒体,与筒体相连接支撑筒体的支架,以及位于支架底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互间隔分离的两个分支架,所述分支架分别与探照灯的筒体的两侧相铰接,所述筒体可绕其与分支架铰接的铰轴上下转动,所述支架可相对于底座绕其自身上下设置的轴水平转动,所述筒体内设有灯体,所述灯体沿筒体的轴向横向延伸并且其可沿筒体的轴向前后移动,所述筒体内设有与其轴向垂直并且将筒体内的空间分成前侧和后侧空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与筒体的截面同心供灯体穿过的孔,所述灯体的前部位于前侧空间,所述灯体的后部位于后侧空间,所述筒体的下方与所述后侧空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盒体,所述盒体的上方与后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筒体的下方与所述前侧空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通气部件,所述通气部件的上方与前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部件的底部设有开口连通至外界,所述灯体的后端固定连接一与其轴向同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螺纹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螺纹配合一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即可驱动所述连接杆以及灯体沿螺母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空间内固定有与所述筒体同轴延伸的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间隔位于所述灯体的后端外侧,所述安装筒体在灯体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于所述连接杆以及螺母外侧,所述螺母露出于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螺杆配合,所述螺杆的两端连接至所述安装筒体的侧面,并且其一端连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伸出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并且连接至一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前端外侧设有一保持架,所述灯体在保持架内前后移动,所述灯体的后端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固定板连接至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以及所述保持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灯体同向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前端与保持架固定后端穿过固定板使所述固定板能沿所述导杆前后运动,所述导杆的后端外侧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得所述固定板具有始终向后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顶部与后侧空间相互连通,并且以所述盒体内设有一在通气孔与筒体之间横向间隔延伸的挡板,所述通气部件下方的开口上设有多个相对于开口倾斜并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导风条,所述分支架上还设有锁定该筒体相对于支架上下转动的位置的锁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锁定该支架相对于底座水平转动的位置的锁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筒体相固定并且与筒体的外侧面以及分支架均相间隔的上下延伸的固定片,所述分支架上横向插入有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固定片的下方,所述调节螺钉的下方的分支架上横向固定有一与调节螺钉同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内侧端连接一与固定片同向延伸的压紧板的下端,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固定片的内侧并且其上端与压紧板相重叠,所述调节螺钉的内侧端与该压紧板的中部固定,并且能够驱动该压紧板沿导向杆移动进而使压紧板的上端从内侧贴紧固定片或松开固定片,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形成容置空间的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一向着底盖延伸的中心轴,所述上盖可相对于底盖绕中心轴转动,所述支架与所述上盖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套有的一锁定圈,所述锁定圈与中心轴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通孔插入设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的内侧端与所述锁定圈相抵,所述锁定圈包括与中心轴平行的周面以及位于周面中间与周面垂直向内延伸的径向面,所述径向面上设有孔供中心轴穿过,所述径向面的上方和下方的中心轴上分别套有轴承,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与底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固定有一底片将轴承定位在中心轴的底端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鱼类诱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透光板,筒体的周边设有一圈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在筒体的一端内的外固定圈,所述筒体的一端的透光板的内侧设有一圈内固定圈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在筒体的一端,所述透光板以及所述筒体朝向所述外固定圈的端部之间设有截面为圆形、圆环或弧形的密封辊,所述外固定圈包括位于筒体外表面的部分,以及位于筒体的端面外侧的部分,所述透光板的周边与筒体之间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外固定圈与筒体的外表面之间也设有一圈外密封圈。
CN201610162253.8A 2016-03-21 2016-03-21 鱼类诱导设施 Pending CN1058039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2253.8A CN105803995A (zh) 2016-03-21 2016-03-21 鱼类诱导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2253.8A CN105803995A (zh) 2016-03-21 2016-03-21 鱼类诱导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3995A true CN105803995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2253.8A Pending CN105803995A (zh) 2016-03-21 2016-03-21 鱼类诱导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39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254A (zh) * 2016-08-22 2017-01-1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辅助鱼类聚集到过鱼设施进口的方法
CN108277784A (zh) * 2018-02-05 2018-07-13 安徽理工大学 适应于不同游泳能力鱼类的仿自然鱼道
CN113463581A (zh) * 2021-07-07 2021-10-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1343A (ko) * 2011-08-31 2011-10-11 기인서 댐에 설치하여 수위 변동시에도 연중 역할이 가능한 어도 장치
CN103404492A (zh) * 2013-09-05 2013-11-27 平顶山市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诱鱼器
CN103444640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调频喂鱼捕鱼装置
CN104088260A (zh) * 2014-07-11 2014-10-08 河海大学 多级助驱式生态鱼道设施及其运行方法
CN104106519A (zh) * 2013-04-17 2014-10-22 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声波音纳可视型流水捕鱼装置
CN104456324A (zh) * 2014-12-15 2015-03-25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诱鱼探照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11343A (ko) * 2011-08-31 2011-10-11 기인서 댐에 설치하여 수위 변동시에도 연중 역할이 가능한 어도 장치
CN103444640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调频喂鱼捕鱼装置
CN104106519A (zh) * 2013-04-17 2014-10-22 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声波音纳可视型流水捕鱼装置
CN103404492A (zh) * 2013-09-05 2013-11-27 平顶山市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诱鱼器
CN104088260A (zh) * 2014-07-11 2014-10-08 河海大学 多级助驱式生态鱼道设施及其运行方法
CN104456324A (zh) * 2014-12-15 2015-03-25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诱鱼探照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254A (zh) * 2016-08-22 2017-01-1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辅助鱼类聚集到过鱼设施进口的方法
CN108277784A (zh) * 2018-02-05 2018-07-13 安徽理工大学 适应于不同游泳能力鱼类的仿自然鱼道
CN113463581A (zh) * 2021-07-07 2021-10-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63581B (zh) * 2021-07-07 2024-01-09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坝取水口过鱼的鱼道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3995A (zh) 鱼类诱导设施
CN104456324A (zh) 一种诱鱼探照灯
ES2564784T3 (es) Uso de luz para guiar animales acuáticos
US20110010984A1 (en) Fish lure
CN106284188B (zh) 基于集鱼船的自动光气诱鱼系统的诱鱼方法
JP2007082512A (ja) 水槽、及びオーバーフロー排水管
US4409100A (en) Liquid aerating device
CN107707804A (zh) 一种用于海洋生物的测量采集装置
US2864195A (en) Photographic fishing apparatus
CN113607495B (zh)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微塑料智能采样系统
CN205506813U (zh) 一种水体监测装置
CN205884378U (zh) 一种光敏提醒虹鳟鱼发眼卵孵化和培育装置
CN107314800A (zh) 一种小型水库水深检测装置
JP2003166228A (ja) シラスウナギ用魚道システム
CN209473398U (zh) 水上移动装置及捕鱼机
KR101918516B1 (ko) 수서생물 보호 장치
KR101486936B1 (ko) 유체가 있는 관로 내부 조사장치
JP2005300561A (ja) 映写用スクリ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映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6629811U (zh) 一种多功能筏钓桶
CN215294302U (zh)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装置中的安全组件
CN207510691U (zh) 一种摄像头可转动的水下机器人
JPH077754Y2 (ja) 海苔原藻中の異物除去装置
CN218022131U (zh) 一种旅游观光游船透明展示装置
CN110651751B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设备
JPH0358728A (ja) 漁獲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9

Address after: Xikang Road, Gulou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No. 1 210098

Applicant after: HOHAI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CHINA RENEWABLE ENERGY ENGINEERING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HYDROCHINA Corp.

Applicant after: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Address before: 100120,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six paved Kang north side street, No. 2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ENEWABLE ENERGY ENGINEERING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HOHAI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HYDROCHINA Corp.

Applicant befor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