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6165B -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 Google Patents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6165B
CN105796165B CN201410853395.XA CN201410853395A CN105796165B CN 105796165 B CN105796165 B CN 105796165B CN 201410853395 A CN201410853395 A CN 201410853395A CN 105796165 B CN105796165 B CN 10579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erbebral disc
patcher
mounting portion
fibrous ring
inter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33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6165A (zh
Inventor
陈晓东
白雪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8533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6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61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上软骨终板和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下软骨终板和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椎间盘突出,导致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该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包括:用于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封堵件,一端与锚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以使封堵件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上述修补器能较好的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

Description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上软骨终板与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下软骨终板与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保守和传统治疗无效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效果显著,尤其适合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的患者。该治疗不使用螺丝钉、金属棒固定,在进行髓核摘除的同时还能去除黄韧带肥厚以及解决小关节增生引起的神经根管狭窄的问题,而且具有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然而,目前椎间盘摘除术仅对突出的髓核做切摘,在切除髓核的同时,对椎间盘纤维环进行了更大范围的破坏,也即纤维环缺口更大,但不对椎间盘纤维环进行修补,故术后再次突出率较高。并且因手术对纤维环的破坏,部分病人会在术后出现短暂的下腰痛。
因此,在进行椎间盘切除术时,对纤维环加以修复,降低术后复发及术后下腰痛发生率是很有必要的。纤维环的修复及重建是解决脊柱退变性疾病及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等一系列并发症的理想治疗对策。
纤维环修复主要技术包括:外科手术直接缝合纤维环、细胞和基因治疗、组织工程支架技术、细胞和基因治疗与支架联合应用等。但上述均没有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较好的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的修补器。
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中,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所述上软骨终板与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所述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所述下软骨终板与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所述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椎间盘突出,导致所述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该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包括:
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以及
封堵件,一端与所述锚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由所述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所述椎间盘,以使所述封堵件围绕所述髓核后上部以封堵所述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包括嵌片、安装部及连接部,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两端,且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嵌片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90°~110°,所述第二夹角为70°~90°,所述嵌片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所述封堵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片包括第一部及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前倒齿,所述前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后倒齿,所述后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倒齿,所述侧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嵌片上设有供所述下椎体骨组织长入的防滑孔,所述防滑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安装递送器的通孔;
及/或,所述安装部呈等腰梯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嵌片连接的一端的边长大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边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部及与所述封堵部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部包括成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结合部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嵌片,且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为160°~175°;
及/或,所述结合部呈钩状,所述结合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封堵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结合部钩于所述连接孔上,并通过缝合方式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影件,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为医用涤纶编织件,所述显影件为医用金属丝或金属片,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远离所述锚定件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所述显影件纵穿于所述封堵件上。
上述修补器工作时,将锚定件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从而固定修补器。同时将封堵件远离锚定件的一端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且使得封堵件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因此上述修补器能较好的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图;
图2为图1中的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锚定件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的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修补器10,包括锚定件100、封堵件200及显影件300。
上述修补器10用于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其中,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上软骨终板与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下软骨终板与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
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髓核组织从纤维环缺口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疼痛等症状。
锚定件100用于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以固定修补器10。
封堵件200一端与锚定件100连接。封堵件200远离锚定件100一端用于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以使封堵件200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封堵件200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柔性,能插入椎间盘也能变形以围绕髓核后上部,封堵纤维环缺口。
上述修补器10工作时,将锚定件10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从而固定修补器10。同时将封堵件200远离锚定件100的一端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且使得封堵件200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因此上述修补器10能较好的修补椎间盘的纤维环。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锚定件100包括嵌片110、安装部120及连接部130。嵌片110及连接部130分别设于安装部120的两端,且嵌片110及连接部130位于安装部120的同一侧。嵌片110与安装部120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90°~110°。连接部130与安装部120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为70°~90°。嵌片110用于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封堵件200与连接部130连接。
如图1-3所示,嵌片110具有靠近连接部130的第一表面111、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与安装部120相对的端面113以及位于端面113与安装部120之间的两个侧面114。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的朝向嵌片110的自由端方向逐渐靠拢,也即嵌片110远离安装部120的一端为尖端,端面113为窄面,从而便于嵌片11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嵌片110包括第一部115及与第一部115连接的第二部116,第二部116与安装部120连接。第一部115朝向连接部130的表面设有前倒齿1152,前倒齿115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第二部116背离连接部130的表面设有后倒齿1162,后倒齿116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也即,第一表面111远离安装部120的一端上设有前倒齿1152,第二表面112靠近安装部120的一端上设有后倒齿1162。前倒齿1152与后倒齿1162分别用于咬合与嵌片110上下接触的椎体骨组织,以抵抗髓核内压力给锚定件100带来的顺时针方向(图3中所示)扭转力矩,防止修补器10滑出。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侧面114上分别设有侧倒齿1142,侧倒齿1142的开口朝向安装部120。侧倒齿1142用于咬合两侧的椎体骨组织,防止修补器10滑出。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嵌片110上设有供下椎体骨组织长入的防滑孔117,防滑孔117贯穿嵌片110靠近连接部130的一侧及嵌片110远离连接部130的一侧。当修补器10植入体内一定时间后,自下椎体生长的新组织可以长入防滑孔117内,从而使得嵌片110与第一椎体终板骨及第一椎体固定连接,防止修补器10滑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滑孔117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排列成两排,每一排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防滑孔1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采用前倒齿1152、后倒齿1162、侧倒齿1142及防滑孔117来防止修补器10滑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防止修补器10滑出。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上述修补器10插入第一椎体终板骨与第一椎体之间,安装部120上设有用于安装递送器的通孔122。在修补纤维环时,先通过通孔122在安装部120上连接递送器,再将嵌片110放在合适位置,利用木锤轻轻锤击递送器手柄,从而使得嵌片11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最后将递送器从安装部120上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22的数目为两个。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0呈等腰梯形。安装部120与嵌片110连接的一端的边长大于安装部120与连接部130连接的边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锚定件100采用医用钛合金加工得到。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00包括封堵部210及与封堵部210连接的结合部220。结合部220与连接部130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部220呈钩状,结合部220的开口朝向封堵部210。连接部130上开设有连接孔132,结合部220钩于连接孔132上,通过缝合等方式固定。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孔132呈方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结合部220与连接部13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中连接。例如,结合部220上设有连接孔,连接部130呈钩状。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封堵部210入椎间盘,并围绕髓核后上部,封堵部210包括成夹角设置的第一板212及第二板214,第二板214与结合部220连接,第一板212与第二板214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嵌片110,且第一板212与第二板214形成的夹角为160°~175°。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00为医用涤纶编织件。
显影件300设于封堵件200上。通过显影件300可以观察到封堵件200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的数目为两个。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为金属丝或金属片,显影件300纵穿于封堵部210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也可以设于封堵部210远离结合部200的端面上。从而在X光下就可以确定封堵件200的位置。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件300采用医用钛合金加工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纤维环缺口尺寸,选择相应规格大小的修补器。具体的,利用试模检测确定纤维环缺口尺寸,从而可以选择相应规格大小的修补器。为了便于锚定件100插入第一椎体终板骨与第一椎体之间,通常需要在第一椎体终板骨靠近第一椎体的表面上开槽,并在锚定件100与封堵件200的连接处安装递送器。然后将锚定件100放置在合适位置,利用木锤轻轻锤击递送器手柄,从而使得锚定件100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最后将递送器从修补器10上取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中,椎间盘包括中央部的髓核、周围部的纤维环以及位于两端的上软骨终板及下软骨终板,所述上软骨终板与其上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上椎体终板,所述上椎体终板位于上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所述下软骨终板与其下的软骨下骨共同组成了下椎体终板,所述下椎体终板位于下椎体中心的松质骨和椎间盘之间,椎间盘突出,导致所述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其特征在于,该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包括:
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所述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所述锚定件包括嵌片、安装部及连接部,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两端,且所述嵌片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嵌片用于插入所述下椎体终板下侧,所述嵌片包括第一部及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前倒齿,所述前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后倒齿,所述后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以及
封堵件,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用于由所述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所述椎间盘,以使所述封堵件围绕所述髓核后上部以封堵所述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90°~110°,所述第二夹角为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倒齿,所述侧倒齿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片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两个侧面;
所述嵌片上设有供所述下椎体骨组织长入的防滑孔,所述防滑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安装递送器的通孔;
及/或,所述安装部呈等腰梯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嵌片连接的一端的边长大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边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部及与所述封堵部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成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结合部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嵌片,且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的夹角为160°~175°;
及/或,所述结合部呈钩状,所述结合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封堵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结合部钩于所述连接孔上,并通过缝合方式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影件,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医用涤纶编织件,所述显影件为医用金属丝或金属片,所述显影件设于所述封堵件远离所述锚定件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所述显影件纵穿于所述封堵件上。
CN201410853395.XA 2014-12-30 2014-12-30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6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395.XA CN105796165B (zh) 2014-12-30 2014-12-30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395.XA CN105796165B (zh) 2014-12-30 2014-12-30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6165A CN105796165A (zh) 2016-07-27
CN105796165B true CN105796165B (zh) 2018-09-11

Family

ID=5642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339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6165B (zh) 2014-12-30 2014-12-30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61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809B (zh) * 2018-03-15 2024-04-19 斯皮诺尔有限公司 植入件
CN113598845B (zh) * 2021-07-20 2023-03-24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469A (zh) * 2005-11-14 2009-02-04 奥尔布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机械产品和方法
EP2777628A1 (en) * 2013-03-15 2014-09-17 Neos Surgery, S.L. Device for repairing an intervertebral disc
CN204542325U (zh) * 2014-12-30 2015-08-12 陈晓东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9293A2 (en) * 2007-11-01 2009-05-07 Anov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ulus repair
US20090270989A1 (en) * 2007-11-19 2009-10-29 Magellan Spine Technologies, Inc. Spinal implants and methods
US8535338B2 (en) * 2010-03-01 2013-09-17 Anulex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bulge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469A (zh) * 2005-11-14 2009-02-04 奥尔布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机械产品和方法
EP2777628A1 (en) * 2013-03-15 2014-09-17 Neos Surgery, S.L. Device for repairing an intervertebral disc
CN204542325U (zh) * 2014-12-30 2015-08-12 陈晓东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6165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9953B2 (en) Vertebral implant, vertebral fastening device of the implant and implant instrumentation
JP3882941B2 (ja) 多分節脊椎アライメント装置、脊椎移植部分の結合装置、脊椎固定装置
US10117688B2 (en) Securing fasteners
US6120503A (en) Apparatus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spinal fixation
CA2555355C (en) Vertebral facet joint prosthesis and method of fixation
US20120158143A1 (en) ALIF Spinal Cage
US8425569B2 (en) Implantable vertebral frame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spinal repair
JP2007506528A (ja) 椎間関節置換
JP2005523100A (ja) 円板内器具を配置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4581605U (zh) 椎间融合器
CN105796165B (zh)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CN204542325U (zh) 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
TW519488B (en) End member for a bone fusion implant
US20080269899A1 (en) Allograft anterior cervical plating system
CN209107683U (zh) 一种椎间融合固定器
EP3232959A1 (en) Bone screw
CN204683684U (zh) 一种改进的全内窥镜下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纤维环缝合器
CN104825201A (zh) 一种改进的全内窥镜下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纤维环缝合器
AU743244B2 (en) Apparatus,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spinal fixation
CN201290754Y (zh) 一种具有半限制功能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AU767469B2 (en) Apparatus,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spinal fixation
CN109276350A (zh) 新型腰椎纤维环修补装置
AU706402C (en) Apparatus,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spinal fixation
Aebi et al. Stabilization techniques: thoracolumbar sp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