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4867A -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4867A
CN105794867A CN201610235560.4A CN201610235560A CN105794867A CN 105794867 A CN105794867 A CN 105794867A CN 201610235560 A CN201610235560 A CN 201610235560A CN 105794867 A CN105794867 A CN 105794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ixture
herba
botanical pesticide
pest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55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486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an (Guang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ucheng Bio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ucheng Bio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ucheng Bio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55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4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4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4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40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计,该植物性农药包括重量比为1:(0.1‑10):(0.1‑10)的混合物乙醇提取液、混合物水提取液和混合物石油醚提取液,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所述混合物与植物性农药中水的重量比为0.1‑10。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能够快速和高效地杀死害虫,同时,本发明中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毒性大,残留量高,杀伤天敌,长期使用易引起害虫的抗药性,以及污染环境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全球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广泛关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响应。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和食品质量,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研究。在过去十多年里,欧洲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常规农药的用量,2000年农药使用量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减少了50%,20世纪末,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美国减少了35%化学农药使用量;韩国农林部在2004年前已减少了30%的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到2010年前减少至目前的50%。韩国1999年的化肥使用量为842万t,农药使用量为2.2万t。到2004年,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将分别减少到61.4万t和1.5万t。据报道,即将被逐步取代的高毒有机磷农药总价值达33亿美元。而我国农药则以高毒有机磷为主。在这个大的背景前提下,生物防治措施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生物防治中虽然微生物杀虫剂比较安全,但多数因药效作用缓慢、击倒力差、杀虫范围窄,需较高浓度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难以推广使用。而植物性农药的研发逐渐现出其重要性,在生物防治措施和生物药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植物性农药与化学合成农药相比具有许多优点:①植物性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不会污染环境。安全间隔期短,特别适用于蔬菜、水果和茶叶等被人直接食用的作物,对作物也不产生药害;②植物性农药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理与常规化学农药的差别很大,大多数常规化学农药仅作用于有害生物的某一生理系统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靶标,而多数植物性农药成分复杂,能够作用于有害生物的多个器官系统,有利于克服有害生物的抗药性;③有些植物性农药还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如烟草和鱼藤;④植物性农药原料较易得到,既绿化了环境,又提供了原材料,有时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植物性农药是生物农药中重要的一支。是解决化学农药的不足,保证作物高产优质,满足人们对无公害产品的需求而不污染环境的极佳选择,其市场无疑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专利CN104920506A公开了一种植物性农药及其应用,所述农药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的:(a)将植物性农药原料粉碎后,于白醋中浸泡3-5h,所述原料包括苦参、花椒、辣椒、除虫菊、商陆和眼子菜;(b)将浸泡后的原料置于90-100℃温度下加热30min,然后降温至60-70℃,加热90min;(c)将加热后的溶液静置冷却、过滤后,即获得植物性农药;该植物性农药是以植物为原料直接制备获得,对环境、人畜无害,且其原料均为常见植物,来源丰富,杀虫的效果可高达90~95%,能有效的保护作物不受害虫的侵害。
中国专利CN1575658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无公害生物驱虫农药及制取方法是根据几种农业常见害虫的寄主食物,寄主作物诱导害虫的生物物质与植物源中驱赶害虫的生物物质,以及各类生物物质的理化性质综合研制的生物农药与生化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学农药的污染、残留与毒副作用问题。田间实验证明,生物防效在90%左右。该发明达到了由无公害植物源生物驱虫农药取代化学杀虫农药和维护、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整个制取过程原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无任何污染产生,符合环保要求。
常规的植物性农药适用的害虫种类有限,无法广范围和高效地消灭田间害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能够快速和高效地杀死害虫,同时,本发明中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以重量计,该植物性农药包括重量比为1:(0.1-10):(0.1-10)的混合物乙醇提取液、混合物水提取液和混合物石油醚提取液,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所述混合物与植物性农药中水的重量比为0.1-10。
优选地,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30-60份、槟榔50-120份、葫蔓藤20-60份、苦木40-80份、五加皮50-100份、亚麻子30-90份、天名精30-60份、蛇莓30-90份、飞廉20-80份、黄连60-120份、丁香30-90份、香叶天竺葵20-80份、蒙古蒿20-90份、芦柑皮40-160份、香樟叶70-120份和艾蒿50-150份。
优选地,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还包括菖蒲10-100份、黄花蒿10-90份和巴豆20-100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混合后在20-70摄氏度烘干1-12小时后粉碎,得混合物;b、按照固液1:(10-100)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60-10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1-12小时后进行第一分离,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c、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第一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二分离,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d、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第二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三分离,得第三滤液;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0.1-10):(0.1-10)混合后浓缩至百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
优选地,步骤a中粉碎后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物料的尺寸为0.5厘米-5厘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为60-80摄氏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为30-150摄氏度。
优选地,步骤e中所述浓缩包括常压蒸馏法或减压蒸馏法。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第二分离和第三分离各自包括离心法或过滤法。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回流和第二加热回流的时间分别为2-10小时和2-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发明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生物活性多样性,可以应用于杀虫多种田间害虫。
其二,本发明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对害虫天敌类生物无伤害性,不影响自然环境清理害虫的作用;
其三,本发明中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简单,所用原料安全、廉价,适合工业化生产。
其四,本发明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中有效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而消失,属于环境友好型农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以重量计,该植物性农药包括重量比为1:(0.1-10):(0.1-10)的混合物乙醇提取液、混合物水提取液和混合物石油醚提取液,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所述混合物与植物性农药中水的重量比为0.1-10。
葫蔓藤具有杀蛆虫、孑孓的功效;苦木具有燥湿杀虫的功效;天名精可以有效杀青菜虫、地老虎、守瓜虫等;蛇莓具有抗虫、抗病的功效;飞廉属菊科植物,与其它植物共混后的提炼物可有效抗虫、杀虫。
根据本发明,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可以包括香加皮30-60份、槟榔50-120份、葫蔓藤20-60份、苦木40-80份、五加皮50-100份、亚麻子30-90份、天名精30-60份、蛇莓30-90份、飞廉20-80份、黄连60-120份、丁香30-90份、香叶天竺葵20-80份、蒙古蒿20-90份、芦柑皮40-160份、香樟叶70-120份和艾蒿50-150份。
根据本发明,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还可以包括菖蒲10-100份、黄花蒿10-90份和巴豆20-100份。菖蒲具有很好的驱虫灭虫功效;黄花蒿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混合后在20-70摄氏度烘干1-12小时后粉碎,得混合物;b、按照固液1:(10-100)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60-10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1-12小时后进行第一分离,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c、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第一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二分离,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d、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第二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三分离,得第三滤液;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0.1-10):(0.1-10)混合后浓缩至百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
根据本发明,步骤a中粉碎后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物料的尺寸可以为0.5厘米-5厘米。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可以为60-80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二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可以为30-150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步骤e中所述浓缩可以包括常压蒸馏法或减压蒸馏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分离、第二分离和第三分离可以各自包括离心法或过滤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加热回流和第二加热回流的时间分别可以为2-10小时和2-5小时。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本发明中害虫死亡率通过下式计算:
死亡率=害虫死亡数目/原始害虫总数目*100%。
实施例1
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50份、槟榔80份、葫蔓藤40份、苦木60份、五加皮65份、亚麻子60份、天名精50份、蛇莓60份、飞廉55份、黄连100份、丁香55份、香叶天竺葵50份、蒙古蒿55份、芦柑皮110份、香樟叶100份、艾蒿100份、菖蒲50份、黄花蒿50份和巴豆60份混合后在45摄氏度烘干6小时后粉碎为尺寸为2.5厘米的物料,得混合物;b、按照固液1:55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8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6小时后进行离心,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c、按照固液比1:55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70摄氏度的第一加热回流7小时后进行离心,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d、按照固液比1:55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90摄氏度的第二加热回流7小时后进行离心,得第三滤液;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5:5混合后减压蒸馏至百分之五,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ZN-1。
实施例2
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20份、槟榔10份、葫蔓藤10份、苦木30份、五加皮10份、亚麻子20份、天名精20份、蛇莓20份、飞廉10份、黄连20份、丁香10份、香叶天竺葵10份、蒙古蒿10份、芦柑皮20份、香樟叶50份和艾蒿30份混合后在20摄氏度烘干1小时后粉碎为尺寸为0.5厘米的物料,得混合物;b、按照固液1:10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6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1小时后进行抽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c、按照固液比1:10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60摄氏度的第一加热回流1小时后进行抽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d、按照固液比1:10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30摄氏度的第二加热回流1小时后进行抽滤,得第三滤液;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0.1:0.1混合后常压蒸馏至百分之一,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ZN-2。
实施例3
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80份、槟榔150份、葫蔓藤70份、苦木90份、五加皮120份、亚麻子100份、天名精80份、蛇莓100份、飞廉100份、黄连180份、丁香100份、香叶天竺葵90份、蒙古蒿100份、芦柑皮200份、香樟叶150份和艾蒿180份混合后在70摄氏度烘干12小时后粉碎为尺寸为5厘米的物料,得混合物;b、按照固液1:100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10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12小时后进行离心,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c、按照固液比1:10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80摄氏度的第一加热回流12小时后进行离心法,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d、按照固液比1:10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150摄氏度的第二加热回流12小时后进行离心,得第三滤液;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10:10混合后浓缩减压蒸馏至十分之一,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ZN-3。
应用实施例1:
取5mL植物性农药ZN-1后用水稀释10倍后得药液备用,将50只健康萝卜蚜放入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喷雾塔下喷雾药液20mL,沉降20秒,培养皿中放入新鲜芥菜叶,28摄氏度下静止8小时,检查死亡的萝卜蚜数量并计算萝卜蚜死亡率。
应用实施例2-3
应用实施例2、应用实施例3和应用实施例1的条件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植物性农药分别为ZN-2和ZN-3,在ZN-2和ZN-3作用下的萝卜蚜死亡率见表1。
应用对比例
应用对比例和应用实施例1的条件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喷洒含有植物性农药的药液,喷洒的是水,喷洒水后的萝卜蚜死亡率见表1。
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型植物性农药能够快速和高效地杀死害虫,同时,本发明中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表1为应用实施例和应用对比例的萝卜蚜死亡率
应用实施例1 应用实施例2 应用实施例3 应用对比例
死亡率 96% 98% 100% 2%

Claims (10)

1.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该植物性农药包括重量比为1:(0.1-10):(0.1-10)的混合物乙醇提取液、混合物水提取液和混合物石油醚提取液,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所述混合物与植物性农药中水的重量比为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性农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包括香加皮30-60份、槟榔50-120份、葫蔓藤20-60份、苦木40-80份、五加皮50-100份、亚麻子30-90份、天名精30-60份、蛇莓30-90份、飞廉20-80份、黄连60-120份、丁香30-90份、香叶天竺葵20-80份、蒙古蒿20-90份、芦柑皮40-160份、香樟叶70-120份和艾蒿50-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性农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所述混合物还包括菖蒲10-100份、黄花蒿10-90份和巴豆20-100份。
4.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以重量计,将香加皮20-80份、槟榔10-150份、葫蔓藤10-70份、苦木30-90份、五加皮10-120份、亚麻子20-100份、天名精20-80份、蛇莓20-100份、飞廉10-100份、黄连20-180份、丁香10-100份、香叶天竺葵10-90份、蒙古蒿10-100份、芦柑皮20-200份、香樟叶50-150份和艾蒿30-180份混合后在20-70摄氏度烘干1-12小时后粉碎,得混合物;
b、按照固液1:(10-100)比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在60-100摄氏度搅拌下进行第一提取1-12小时后进行第一分离,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
c、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b得到的第一滤渣与乙醇混合,进行第一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二分离,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
d、按照固液比1:(10-100)将步骤c得到的第二滤渣与石油醚混合,进行第二加热回流1-12小时后进行第三分离,得第三滤液;
e、将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得到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按照质量比1:(0.1-10):(0.1-10)混合后浓缩至百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得所述复配型植物性农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粉碎后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物料的尺寸为0.5厘米-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为60-8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回流的加热温度为30-150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浓缩包括常压蒸馏法或减压蒸馏法。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第二分离和第三分离各自包括离心法或过滤法。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回流和第二加热回流的时间分别为2-10小时和2-5小时。
CN201610235560.4A 2016-04-15 2016-04-15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794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5560.4A CN105794867B (zh) 2016-04-15 2016-04-15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5560.4A CN105794867B (zh) 2016-04-15 2016-04-15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4867A true CN105794867A (zh) 2016-07-27
CN105794867B CN105794867B (zh) 2018-07-13

Family

ID=5646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5560.4A Active CN105794867B (zh) 2016-04-15 2016-04-15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486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5802A (zh) * 2016-08-19 2017-01-11 北海市伟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香蕉花叶心腐病的肥料
CN108901506A (zh) * 2018-06-28 2018-11-30 贵州省松桃武陵源苗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区茶叶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CN109258717A (zh) * 2018-11-22 2019-01-25 衡阳仕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有机消毒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05541A (zh) * 2020-02-28 2020-05-29 南通大学 一种长效驱虫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7583A (zh) * 2007-06-04 2008-12-10 孙克来 稻田用环保农药及其制法
CN10246156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王庆虎 一种防治黄瓜蚜虫的植物药剂
CN103583613A (zh) * 2013-10-24 2014-02-19 青岛华仁技术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萝卜蚜的杀虫剂
CN105341008A (zh) * 2015-11-29 2016-02-24 苏赵珍 一种防治萝卜蚜虫害的中药环保杀虫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7583A (zh) * 2007-06-04 2008-12-10 孙克来 稻田用环保农药及其制法
CN10246156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王庆虎 一种防治黄瓜蚜虫的植物药剂
CN103583613A (zh) * 2013-10-24 2014-02-19 青岛华仁技术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萝卜蚜的杀虫剂
CN105341008A (zh) * 2015-11-29 2016-02-24 苏赵珍 一种防治萝卜蚜虫害的中药环保杀虫剂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晓泳: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农业科技辑》 *
刘丙涛等: "植物精油杀蚜活性的筛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刘润强: "植物源杀蚜复配增效制剂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姜传义: "《中国杀虫植物志》", 31 December 1999,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徐汉虹: "《杀虫植物与植物性杀虫剂》", 31 August 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曾宪儒: "植物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筛选及其活性组分作用机理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李盛: "《和政生物集》", 30 April 2013 *
杨洪强: "《有机园艺》", 31 July 2005,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春等: "大豆蚜非寄主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5802A (zh) * 2016-08-19 2017-01-11 北海市伟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香蕉花叶心腐病的肥料
CN108901506A (zh) * 2018-06-28 2018-11-30 贵州省松桃武陵源苗王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区茶叶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CN109258717A (zh) * 2018-11-22 2019-01-25 衡阳仕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有机消毒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05541A (zh) * 2020-02-28 2020-05-29 南通大学 一种长效驱虫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5541B (zh) * 2020-02-28 2022-03-11 南通大学 一种长效驱虫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4867B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771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221939A (zh) 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638767B (zh) 一种高效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8489B (zh) 一种用于茶园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4765A (zh) 环保型杀虫剂
CN106305812A (zh) 一种生态除虫剂
CN104705354A (zh)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5794867A (zh)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516A (zh) 一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257B (zh) 白花地胆草在防治烟草青枯病上的应用
CN104886163A (zh) 植物源农药复方陆朴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3147A (zh) 一种基于高中生物实验的防治棚室蔬菜虫害的方法
CN109258726A (zh) 一种中药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5826A (zh) 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鸢尾冠腐病的用途
CN104782667A (zh)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CN105503385A (zh) 一种利用淀粉工业生产废水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5828A (zh) 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
CN106508993A (zh) 一种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0179A (zh) 苗木扦插基质专用环保消毒剂
CN105542780A (zh) 一种利用食醋厂废液的新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6484B (zh) 花椒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CN109156478A (zh) 一种多元植物源防腐剂及其用途
CN106234455A (zh) 薰衣草驱蚊液
CN109090126B (zh) 一种植物源复配增效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5542783A (zh) 一种利用食醋厂废液的腐植酸型无机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4

Address after: 528051 Guicheng 2306, South China's Wanda Plaza, 28 South Guicheng Road,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Foshan Zhongzhi agriculture investment Ecolo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051 K room 2 08-14 2 floor, 127 Zhangcha Road, Chancheng, Fo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JUCHENG BIOCHEMISTRY TECHNOLOGY R&D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3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2109-28, floor 2, No. 228, Huadi Avenue middle,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ohuan (Guang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51 Guicheng 2306, South China's Wanda Plaza, 28 South Guicheng Road,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ZHONGZHI NONGTO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