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0310A - 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90310A CN105790310A CN201610264254.3A CN201610264254A CN105790310A CN 105790310 A CN105790310 A CN 105790310A CN 201610264254 A CN201610264254 A CN 201610264254A CN 105790310 A CN105790310 A CN 1057903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inverter
- inverter unit
- communication
- form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02J3/382—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8—Islanding, i.e. disconnection of local power supply from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通过逆变器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在并联运行模式中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抑制微型电网系统并联运行模式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并且保证并联系统具有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消除了各个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的稳态误差,实现了各个逆变器单元按照各自的功率容量在并联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来均分公共负载功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利用通信网络实现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涉及微型电网系统的孤岛模式运行以及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的并联工作模式,尤其是在由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组成的微型电网系统中,属于新能源领域。本发明同时涉及多个逆变器单元(如UPS等)的并联运行工作模式,属于逆变电源应用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能源危机带来的挑战。目前,全世界都在积极推进新型高效能源系统的建设,其中,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和微型电网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布式发电技术可以集成太阳能、风能等多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通过逆变器单元将其连接至交流母线并组成微型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并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该系统将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系统和用户负载以及控制系统相结合,将整个用户简单地看作公共电网的一个负载,使其既可与公共电网并网连接(并网运行模式),也可以在公共电网异常时主动与电网断开单独运行(并联运行模式)。
在微型电网系统并联运行模式中,由于各个逆变器单元输出特性之间的差异以及连线阻抗的不匹配,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环流。为保证不同的分布式电源能够组成稳定可靠的微型电网系统,就需要采用并联控制方法抑制环流。而下垂控制方法就是一种比较经典的并联控制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通过检测自身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计算自身实时输出的有功功率Pout和无功功率Qout,然后根据算式对自身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进行调整。算式中的mp和nq分别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下垂控制系数。每一台逆变器单元都按照这个原则修正自身的输出电压,相互之间最终达到动态稳定的平衡,实现微型电网系统的并联运行。
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通过调节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来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均衡,从而抑制系统中的环流。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各个逆变器单元以地位平等的电压源形式并联,使微型电网系统在并联运行模式中具有更好的冗余性和可扩展性。
然而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有如下缺陷:
(1)下垂控制系数越大,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特性越好,对功率的控制精度也就越高,环流越小,但是输出电压的稳态偏差也就越大;
(2)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的稳态偏差与公共负载相关,负载功率越大,偏差也就越大。传统下垂控制方法ω-P下垂特性以及E-Q下垂特性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始终以E*作为基准,由于各台逆变器单元的个体差异会导致逆变器输出电压之间存在固定的幅值误差,导致E-Q控制无法完全消除逆变器环流无功功率。
(4)当各个逆变器单元按照不同的比例均分公共负载功率时,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抑制环流的性能会急剧下降,因而在微型电网孤岛模式的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克服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的缺陷,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虚拟阻抗、自适应下垂系数法、多级控制等多种改进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就是一种基于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的改进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功率理论的稳定、高效、快速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适用于集成了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微型电网系统中并联运行模式的控制。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即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
在所述方法中,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通过逆变器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同时,在并联运行模式中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以广播的形式向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自身相应的工作状态及额定功率容量SRA.a信息,同时从通信网络中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工作状态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
步骤2: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的工作状态信息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判断微型电网系统中运行于并联模式的逆变器单元的数量n,并按照算式计算微型电网的总额定功率容量STA,并根据算式“ka=SRA.a/STA(a=1...n)”计算该逆变器的权重系数ka;
步骤3: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检测自身的输出电压Vout.a、输出电流Iout.a,计算出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自身实时输出的有功功率值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并将得到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传递至通信网络;
步骤4: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根据算式将每个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加,得到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微型电网系统总的输出有功功率Psys和无功功率Qsys;
步骤5: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计算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T.a和无功功率QT.a;
步骤6: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计算自身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
步骤7: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并基于算式得到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ωa.k与有效值修正值Ea.k,随后根据这两个值并且基于算式“Vref.a=Ea.k·sin(ωa.k·t)”计算得到本台逆变器的基准电压Vref.a;
算式中的mω.a和nv.a分别是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角频率下垂系数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
算式表示的是,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取编号为k),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将计算得到的第k个通信周期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k乘以频率下垂系数mω.a,所得的值用以修正第a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基准ω*,最后得到修正后的第k个通信周期内的输出电压频率ωa.k;同理,第k个通信周期的环流无功功率Qcir.a.k乘以有效值下垂系数nv.a,所得的值用以修正第a台逆变器输出电压在第k-1个通信周期(也就是上一个通信周期)的电压有效值Ea.k-1,最后得到修正后的第k个通信周期输出电压有效值Ea.k。
步骤8:每一台逆变器单元将计算得到的Vref.a送至逆变器的驱动控制模块中,根据Vref.a生成驱动信号,控制逆变器桥式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修正本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Vout.a;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所述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硬件电路与交流母线之间都存在一个固定的连线阻抗,连线阻抗的阻性成分Rw.a等于0,连线阻抗的感性成分Lw.a符合算式“Lw.a·SRA.a=Le”所示的关系,即每台逆变器单元的连线电感Lw.a乘以自己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均等于等效电感值Le。
(2)在步骤7中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角频率下垂系数mω.a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nv.a都满足算式所示的关系。在该算式中,ω*和VA分别是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额定角频率和额定有效值,Tc.ω表示的是通信周期的时间。
算式所示的即为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下垂系数的理论设计最优值,当每台逆变器的下垂系数都符合该算式所示的关系时,同时每台逆变器的连线阻抗都符合算式所示的关系时,整个逆变器并联系统可以获得抑制环流的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
(3)本专利中所涉及的通信网络包含可能的通信方式,包含且不限于以下通信方式:(a)CAN通信、光纤通信、以太网通信等有线通信方式;(b)Wifi、Zigbee、蓝牙、红外等无线通信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通过逆变器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
(2)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硬件电路与交流母线之间都存在一个固定的连线阻抗,连线阻抗的阻性成分Rw.a等于0,连线阻抗的感性成分Lw.a符合算式“Lw.a·SRA.a=Le”所示的关系,即每台逆变器单元的连线电感Lw.a乘以自己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均等于等效电感值Le;
(3)每台逆变器的权重系数ka等于这一台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除以所有逆变器功率容量之和STA。
(4)在并联运行模式中,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
(5)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检测自身输出电压、电流,计算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将得到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传递至通信网络;
(6)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计算并联系统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然后将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乘以自身的权重系数,得到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7)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将得到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比较,比较之后得到每个逆变器单元实际输出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
(8)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实际输出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并通过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在下垂系数的控制作用下,调节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有效值,最终实现微型电网系统的并联运行模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单元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该方法采用分布式并联运行的控制结构,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没有集中式控制中心,同时逆变器单元相互之间地位平等,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的功能完全相同,没有上位机下位机之分,也没有主机从机之分,因而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检测自身输出电压、电流,计算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将得到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传递至通信网络。同时,该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计算并联系统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然后将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乘以自身的权重系数,得到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后,该控制器将得到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比较,比较之后得到自身实际输出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最后,该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并通过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在下垂系数的控制作用下,调节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有效值,最终实现微型电网系统的并联运行模式。
本发明中,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硬件电路与交流母线之间都存在一个固定的连线阻抗,连线阻抗的阻性成分Rw.a等于0,连线阻抗的感性成分Lw.a符合算式“Lw.a·SRA.a=Le”所示的关系,即每台逆变器单元的连线电感Lw.a乘以自己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均等于等效电感值Le。
本发明中,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所采用的角频率下垂系数mω.a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nv.a都满足算式所示的关系。在该算式中,ω*和VA分别是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额定角频率和额定有效值,Tc.ω表示的是通信周期的时间。该算式所示的即为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下垂系数的理论设计最优值,当每台逆变器的下垂系数都符合该算式所示的关系时,同时每台逆变器的连线阻抗都符合算式所示的关系时,整个逆变器并联系统可以获得抑制环流的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控制系统中没有集中式控制中心,所有逆变器单元相互之间地位平等,没有上位机下位机之分,也没有主机从机之分,因此具有很高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2)采用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改进控制方案,可以有效的修正各台逆变器单元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的输出电压之间的频率和幅值的差异,当并联系统处于稳态时,可以有效的消除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
(3)稳态时在任意公共负载功率条件下,每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始终保持在额定值,消除了传统下垂法中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的稳态偏差,因而可以保证微型电网的交流母线电压稳定在额定值。
(4)当逆变器并联系统处于瞬态时,各个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的变化范围将处于一个可控的并且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该变化范围不会受到公共负载功率的影响。
(5)通过对各个逆变器单元的连线阻抗和权重系数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证各个逆变器单元按照各自的功率容量在并联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来均分公共负载功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6)当各个逆变器单元的下垂系数均等于本发明提出的下垂系数的理论设计最优值时,可以确保整个逆变器并联系统获得抑制环流的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
因此,本发明针对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的缺陷进行了改进,能够有效的抑制微型电网系统并联运行模式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有功功率和环流无功功率,并且保证并联系统具有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消除了各个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的稳态误差,实现了各个逆变器单元按照各自的功率容量在并联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来均分公共负载功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在微型电网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传统下垂控制方法ω-P下垂特性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传统下垂控制方法E-Q下垂特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在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中:ωo.1和ωo.2分别是两台逆变器在空载时实际输出电压的频率;m1和m2是逆变器的两种不同的角频率下垂系数(m1<m2);ω1和ω2是下垂系数分别为m1和m2时两台逆变器在稳态时实际输出电压的频率;P1和P2分别是下垂系数为m1时两台逆变器各自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P1'和P2'分别是下垂系数为m2时两台逆变器各自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ΔP1和ΔP2是下垂系数分别为m1和m2时两台逆变器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之差;PL/2是理论上每台逆变器应当均分的负载有功功率;
在图2中:Eo.1和Eo.2分别是两台逆变器在空载时实际输出电压的有效值;n1和n2是逆变器的两种不同的有效值下垂系数(n1<n2);E1和E2是下垂系数分别为n1和n2时两台逆变器在稳态时实际输出电压的有效值;Q1和Q2分别是下垂系数为n1时两台逆变器各自实际输出的无功功率;Q1'和Q2'分别是下垂系数为n2时两台逆变器各自实际输出的无功功率;ΔQ1和ΔQ2是下垂系数分别为n1和n2时两台逆变器实际输出的无功功率之差;QL/2是理论上每台逆变器应当均分的负载无功功率;
在图3中:Vout.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的输出电压;Iout.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的输出电流;Pout.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Qout.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的无功功率;Vref.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的电压基准;Lf.1和Cf.1分别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中输出滤波器的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VDC.1是第1台逆变器单元的直流输入电源;
Vout.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的输出电压;Iout.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的输出电流;Pout.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Qout.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的无功功率;Vref.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的电压基准;Lf.a和Cf.a分别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中输出滤波器的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VDC.a是第a台逆变器单元的直流输入电源;Pout.n和Qout.n分别是第n台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在该图所示的控制单元中,“功率计算”指的是计算本台逆变器单元的输出功率,“改进并联控制”指的是基于算式所示的算法计算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ωa.k与有效值修正值Ea.k,然后根据ωa.k和Ea.k同时基于算式“Vref.a=Ea.k·sin(ωa.k·t)”计算得到本台逆变器的基准电压Vref.a的控制过程。
在图4中:ωa.k和Ea.k是计算得到的在第k个通信周期内第a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与有效值修正值;Vref.a是根据ωa.k和Ea.k计算得到的第a台逆变器的基准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在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的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的第a台逆变器可以代表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包括第1台逆变器单元)。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中,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每台逆变器的并联控制策略完全相同,均采用如图3所示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分布式并联运行的控制结构,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单元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同时该方法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没有集中式控制中心,同时逆变器单元相互之间地位平等,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的功能完全相同,没有上位机下位机之分,也没有主机从机之分,因而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如图3所示,在这个系统中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硬件电路与交流母线之间都存在一个固定的连线阻抗,连线阻抗的阻性成分Rw.a等于0,连线阻抗的感性成分Lw.a符合算式(1)所示的关系,即每台逆变器单元的连线电感Lw.a乘以自己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均等于等效电感值Le。
Lw.a·SRA.a=Le(a=1...n)(1)
如图3所示,在这个系统中,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所采用的角频率下垂系数mω.a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nv.a都满足算式(2)所示的关系。在该算式中,ω*和VA分别是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额定角频率和额定有效值,Tc.ω表示的是通信周期的时间。该算式所示的即为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下垂系数的理论设计最优值,当每台逆变器的下垂系数都符合该算式所示的关系时,整个逆变器并联系统可以获得抑制环流的最佳的动态性能和瞬态响应能力。
如图3所示,在这个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检测自身Vout.a和输出电流Iout.a,计算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并将Pout.a和Qout.a传递至通信网络。同时,该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计算并联系统总的有功功率Psys和无功功率Qsys,然后将Psys和Qsys分别乘以自身的权重系数ka,得到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T.a和无功功率QT.a。随后,该控制器将PT.a和QT.a与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作比较,比较之后得到自身实际输出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环流无功功率Qcir.a。最后,该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Pcir.a和Qcir.a,并通过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计算得到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ωa.k和有效值修正值Ea.k,并根据这两个值计算该逆变器的基准电压Vref.a,再将Vref.a送至该逆变器的驱动控制模块中,根据Vref.a生成驱动信号,控制该逆变器桥式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最终实现修正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目的。
在这个微型电网系统中,每台逆变器单元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运行,最终保证所有的逆变器单元的输出电压的频率与有效值相互一致,并且稳定在额定角频率ω*和额定有效值VA,实现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多个逆变器单元的并联运行模式。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中的第a台逆变器代表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在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中,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每台逆变器的并联控制策略完全相同,均采用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其实现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以广播的形式向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自身相应的工作状态及额定功率容量SRA.a信息,同时从通信网络中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工作状态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
步骤2: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的工作状态信息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判断微型电网系统中运行于并联模式的逆变器单元的数量n,并按照算式(3)将所有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容量相加,计算微型电网的总额定功率容量STA,并根据算式(4)用该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除以微型电网的总额定功率容量STA,由此计算该逆变器的权重系数ka;
ka=SRA.a/STA(a=1...n)(4)
步骤3: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检测自身的输出电压Vout.a、输出电流Iout.a,计算出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自身实时输出的有功功率值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并将得到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传递至通信网络;
步骤4: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根据算式(5)将每个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加,得到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微型电网系统总的输出有功功率Psys和无功功率Qsys;
步骤5: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6)将微型电网系统总的输出有功功率Psys和无功功率Qsys乘以自身的权重系数ka,得到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T.a和无功功率QT.a;
步骤6: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7)将自身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与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t.a和无功功率Qt.a做比较,得到自身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
步骤7: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并基于算式(8),得到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ωa.k与有效值修正值Ea.k,随后根据这两个值并且基于算式“Vref.a=Ea.k·sin(ωa.k·t)”计算得到本台逆变器的基准电压Vref.a;
算式(8)中的mω.a和nv.a分别是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角频率下垂系数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
算式(8)表示的是,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取编号为k),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将计算得到的第k个通信周期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k乘以频率下垂系数mω.a,所得的值用以修正第a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基准ω*,最后得到修正后的第k个通信周期内的输出电压频率ωa.k;同理,第k个通信周期的环流无功功率Qcir.a.k乘以有效值下垂系数nv.a,所得的值用以修正第a台逆变器输出电压在第k-1个通信周期(也就是上一个通信周期)的电压有效值Ea.k-1,最后得到修正后的第k个通信周期输出电压有效值Ea.k。
步骤8:每一台逆变器单元将计算得到的Vref.a送至逆变器的驱动控制模块中,根据Vref.a生成驱动信号,控制逆变器桥式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修正本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Vout.a;
步骤9:返回主程序,准备进入下一个通信周期。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所述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单元通过逆变器连接至交流母线,在孤岛模式中以并联模式运行;(2)在并联运行模式中,以通信网络为基础,将微型电网系统中每个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器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以广播的形式向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自身相应的工作状态及额定功率容量SRA.a信息,同时从通信网络中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工作状态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
步骤2: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其他逆变器单元传递的工作状态信息和额定功率容量信息,判断微型电网系统中运行于并联模式的逆变器单元的数量n,并按照算式计算微型电网的总额定功率容量STA,并根据算式“ka=SRA.a/STA(a=1...n)”计算该逆变器的权重系数ka;
步骤3: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检测自身的输出电压Vout.a、输出电流Iout.a,计算出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自身实时输出的有功功率值Pout.a和无功功率Qout.a,并将得到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传递至通信网络;
步骤4:在每一个通信周期内,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从通信网络读取其他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根据算式将每个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加,得到在这一个通信周期内微型电网系统总的输出有功功率Psys和无功功率Qsys;
步骤5: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计算自身的理论输出有功功率PT.a和无功功率QT.a;
步骤6: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算式计算自身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
步骤7:每个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无功功率Qcir.a,并基于算式得到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频率修正值ωa.k与有效值修正值Ea.k,随后根据这两个值并且基于算式“Vref.a=Ea.k·sin(ωa.k·t)”计算得到本台逆变器的基准电压Vref.a;
步骤8:每一台逆变器单元将计算得到的Vref.a送至逆变器的驱动控制模块中,根据Vref.a生成驱动信号,控制逆变器桥式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修正本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Vout.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网系统中改进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步骤7中,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控制器在任意一个通信周期通过根据计算得到的环流有功功率Pcir.a和环流无功功率Qcir.a,并基于算式修正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Vout.a的角频率基准ω*与上一个通信周期内的电压有效值Ea.k-1,由此计算得到本通信周期内本台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的角频率ωa.k与有效值Ea.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网系统中改进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硬件电路与交流母线之间都存在一个固定的连线阻抗,连线阻抗的阻性成分Rw.a等于0,连线阻抗的感性成分Lw.a符合算式“Lw.a·SRA.a=Le”所示的关系,即每台逆变器单元的连线电感Lw.a乘以自己的额定功率容量SRA.a均等于等效电感值L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电网系统中改进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步骤7中任意一台逆变器单元(取编号为a)的角频率下垂系数mω.a和电压有效值下垂系数nv.a都满足算式所示的关系。在该算式中,ω*和VA分别是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额定角频率和额定有效值,Tc.ω表示的是通信周期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这个模式中,本专利中所涉及的通信网络包含可能的通信方式,包含且不限于以下通信方式:
a)CAN通信、光纤通信、以太网通信等有线通信方式;
b)Wifi、Zigbee、蓝牙、红外等无线通信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70156 | 2015-04-23 | ||
CN201510197015 | 2015-04-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90310A true CN105790310A (zh) | 2016-07-20 |
CN105790310B CN105790310B (zh) | 2018-05-08 |
Family
ID=5639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64254.3A Active CN105790310B (zh) | 2015-04-23 | 2016-04-25 | 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90310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1497A (zh) * | 2016-11-25 | 2017-02-22 | 重庆大学 | 一种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抑制方法 |
CN107370187A (zh) * | 2017-09-08 | 2017-11-21 | 中南大学 | 一种光伏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微电网系统控制方法 |
CN107425553A (zh) * | 2017-06-07 | 2017-12-01 | 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功均分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9025075A1 (de) * | 2017-08-01 | 2019-02-0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regelleistung für eine netzfrequenzstabilisierung eines stromnetzes und/oder für eine erfüllung eines leistungsfahrplans sowie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e technische anlage und technische anlage |
CN110114951A (zh) * | 2016-12-27 | 2019-08-09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电源系统 |
CN110635507A (zh) * | 2019-08-23 | 2019-12-31 |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并网模式的电压源逆变器控制方法 |
CN110720165A (zh) * | 2017-06-07 | 2020-01-21 |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 用于运行风电厂的方法 |
CN111446735A (zh) * | 2020-04-07 | 2020-07-24 | 清华大学 | 用于光伏中压集散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1756262A (zh) * | 2020-06-19 | 2020-10-09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功率交互的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方法 |
CN114337227A (zh) * | 2022-01-06 | 2022-04-12 | 深圳市斯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并联环流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6316708A (zh) * | 2023-05-25 | 2023-06-23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422A (zh) * | 2009-10-23 | 2010-04-21 | 湖南大学 | 微网多微源逆变器环流及电压波动主从控制方法 |
CN103227581A (zh) * | 2013-05-10 | 2013-07-31 | 湖南大学 | 一种谐波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 |
CN103683324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浙江大学 | 一种微型电网系统中用于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模式的基于通信网络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04-25 CN CN201610264254.3A patent/CN1057903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422A (zh) * | 2009-10-23 | 2010-04-21 | 湖南大学 | 微网多微源逆变器环流及电压波动主从控制方法 |
CN103227581A (zh) * | 2013-05-10 | 2013-07-31 | 湖南大学 | 一种谐波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 |
CN103683324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浙江大学 | 一种微型电网系统中用于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模式的基于通信网络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姚玮 等: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1497B (zh) * | 2016-11-25 | 2018-10-09 | 重庆大学 | 一种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抑制方法 |
CN106451497A (zh) * | 2016-11-25 | 2017-02-22 | 重庆大学 | 一种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抑制方法 |
CN110114951A (zh) * | 2016-12-27 | 2019-08-09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电源系统 |
EP3565081A4 (en) * | 2016-12-27 | 2020-08-05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AL SUPPLY SYSTEM |
CN107425553A (zh) * | 2017-06-07 | 2017-12-01 | 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无功均分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0720165A (zh) * | 2017-06-07 | 2020-01-21 |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 用于运行风电厂的方法 |
WO2019025075A1 (de) * | 2017-08-01 | 2019-02-0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regelleistung für eine netzfrequenzstabilisierung eines stromnetzes und/oder für eine erfüllung eines leistungsfahrplans sowie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e technische anlage und technische anlage |
CN107370187B (zh) * | 2017-09-08 | 2019-07-26 | 中南大学 | 一种光伏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微电网系统控制方法 |
CN107370187A (zh) * | 2017-09-08 | 2017-11-21 | 中南大学 | 一种光伏微电网系统和光伏微电网系统控制方法 |
CN110635507A (zh) * | 2019-08-23 | 2019-12-31 |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并网模式的电压源逆变器控制方法 |
CN110635507B (zh) * | 2019-08-23 | 2021-06-29 |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并网模式的电压源逆变器控制方法 |
CN111446735A (zh) * | 2020-04-07 | 2020-07-24 | 清华大学 | 用于光伏中压集散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US11770008B2 (en) | 2020-04-07 | 2023-09-26 | Tsinghua University |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um-voltage photovoltaic distribution system |
CN111756262A (zh) * | 2020-06-19 | 2020-10-09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功率交互的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方法 |
CN111756262B (zh) * | 2020-06-19 | 2022-06-07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功率交互的并联逆变器下垂控制方法 |
CN114337227A (zh) * | 2022-01-06 | 2022-04-12 | 深圳市斯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并联环流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4337227B (zh) * | 2022-01-06 | 2023-09-05 | 深圳市斯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并联环流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6316708A (zh) * | 2023-05-25 | 2023-06-23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90310B (zh)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90310A (zh) | 一种应用于微型电网系统孤岛模式中基于环流功率理论的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法 | |
CN103683324B (zh) | 一种微型电网系统中用于分布式电源并联运行模式的基于通信网络的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 | |
Zhou et al. |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volving battery and ultracapacitor with dynamic energy management in microgrid applications | |
Loh et al. | Hybrid AC–DC microgrids with energy storages and progressive energy flow tuning | |
Liu et al. |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 |
Bo et al. | Energy management of hybrid DC and AC bus linked microgrid | |
JP2013046503A (ja) |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Ma et al. | Distributed control of hybrid AC-DC microgrid with solar energy, energy storage and critical load | |
Akbari et al. | Voltage control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in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mode | |
Akbari et al. | Voltage control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in stand-alone operation mode | |
Zorig et al. | Control of three-level T-type inverter based grid connected PV system | |
Bastos et al. | Decentralized control for renewable DC Microgrid with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UC voltage restoration connected to the grid | |
Setyawan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in DC microgrids | |
Yu et al. | Control of parallel 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 |
Akbari et al. | A PSO solution for improved voltage stability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 |
Giannoutsos et al. | A cascade control scheme for a grid connecte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 | |
Shi et al. | A dynamic voltage transient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microgrid inverter | |
Zhaksylyk et al. | Masterless Control of Parallel Modular Active front-end (AFE) Systems for Vehicles and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 |
Sahoo et al. | A SoC based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microgrid | |
Lan et al. | Constant frequency control strategy of microgrids by coordinating energy router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Zhou et al. |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flexible ener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for micro-grid applications | |
Suul et al. | A single-phase virtual synchronous machine for providing vehicle-to-grid services from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ers | |
Hyun et al. |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two-stage inverter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Behera et al. | DC microgrid management using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 |
Zaid et al. | Control Scheme for a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Employed in a Grid-Tied DC Nano-gri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Assignee: Zhejiang arrow network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01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istributed parallel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circulating current power theory for island mode of microgrid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207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