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6146B -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6146B
CN105786146B CN201610117195.7A CN201610117195A CN105786146B CN 105786146 B CN105786146 B CN 105786146B CN 201610117195 A CN201610117195 A CN 201610117195A CN 105786146 B CN105786146 B CN 105786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rd slot
kato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7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6146A (zh
Inventor
黄树伟
章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liwei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7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6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6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6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6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6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07Supply circuits
    • H04B1/1615Switching on; Switching off, e.g. remote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38Interface circuits for coupling substations to external telephone lines
    • H04M1/74Interface circuits for coupling substations to external telephone line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due to line faults
    • H04M1/745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for voltages surges on the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其中,所述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之后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为缩小设计空间,集成化设计越来越普遍。如用在卡托上设置两个卡位,可同时将SD卡与SIM卡设计在一个卡托里,然而该设计带来的问题是最先进入智能移动终端卡槽的卡容易被烧坏。
例如将卡托分为A卡部分和B卡部分,A卡部分可以是SD 卡,也可以是SIM卡;B卡部分可以是SIM 卡,也可以是SD卡,智能移动终端也相应设置有SD卡卡槽和SIM卡卡槽。设卡托的A卡部分先通过卡槽进入智能移动终端,且A卡部分是SD卡, B卡部分是SIM 卡,则当卡托插入智能移动终端时,卡托的A卡部分SD卡经过SIM卡的卡槽进入SD卡的卡槽。
当快速插拔卡托时,若SIM卡卡槽的供电电源没有及时关闭,导致之后将卡托插入卡槽时,A卡部分SD卡经过SIM卡卡槽时,SIM卡卡槽的电源SIMVCC与SD卡上的地线GND短路,将SD卡烧坏;若SIM卡卡槽的供电电源在卡托被拔出时被关闭,但在卡托插入时,SIMVCC又正好被拉起检测SIM卡是否被插入,此时,SIM卡的电源SIMVCC与SD卡上的地线GND短路,将SD卡烧坏。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由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B、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C、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A包括:
A1、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A2、当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
当卡托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0、由压力感应子单元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
A11、由压电转换子单元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
A12、由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其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并在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当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
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
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
压力感应子单元,用于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
压电转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
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中,所述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之后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中卡托和卡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先进入移动终端卡槽的卡容易被烧坏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由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S200、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S300、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包括设置有两个卡位的卡托和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位可以是SD 卡或SIM卡,相应地第二卡位可以是SIM 卡或SD卡,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对应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设置,第一卡槽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最外侧,即卡托插入时,先经过第一卡槽再进入第二卡槽。由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第一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之后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本发明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包括: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当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当卡托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
当卡托被插入或拔出时,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如当卡托被插入时,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卡槽的压力变大,当卡托被拔出时,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卡槽的压力减小,由此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当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当卡托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从而准确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并在插入或拔出时分别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为后续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指令提供可靠基础。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当卡托被插入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卡托被插入第一卡槽时,第二卡位首先经过第一卡槽,此时控制模块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之后控制模块从指令寄存器单元中调用延迟导通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使第一卡槽延迟检测第一卡位上的智能卡,避免了当第二卡位经过第一卡槽时,第一卡槽的电压正好被拉起检测智能卡是否插入,导致第一卡槽的电源与第二卡位上的智能卡短路,将其烧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而当卡托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卡托被拔出时,第一卡位先被拔出,之后第二卡位经过第一卡槽被拔出,此时在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卡托被拔出后,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第一卡槽的电源状态,若第一卡槽的电源未被关闭,则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指令寄存器单元中调用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的电源关闭,避免了在拔出卡托时,由于第一卡槽的电源没有及时被关闭,与第二卡位上的智能卡短路造成智能卡的损坏。从而可保证无论卡托被插入或拔出时,均能避免智能卡的损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体验。
具体地,所述由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的步骤具体包括:
由压力感应子单元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
由压电转换子单元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
由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当卡托被插入或拔出时,由压力感应子单元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之后由压电转换子单元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从而通过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处的压力变化准确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并在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在卡托被拔出时,通知电压检测单元对所述卡槽的电源状态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无论卡托被插入或拔出时,均能为后续的保护流程提供可靠基础,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包括设置有两个卡位的卡托10和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检测模块20、控制模块30和电源管理模块40,所述检测模块20、控制模块30和电源管理模块40依次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模块20用于检测卡托10的插拔状态,在卡托10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即图2中的第一卡槽101)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所述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所述电源管理模块4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具体实施时,移动终端包括设置有两个卡位的卡托10和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第一卡位可以是SD 卡或SIM卡,相应地第二卡位可以是SIM 卡或SD卡,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对应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设置,第一卡槽101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最外侧,即卡托10插入时,先经过第一卡槽101再进入第二卡槽102。由检测模块20检测卡托10的插拔状态,在卡托10被拔出时检测第一卡槽101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之后由控制模块30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模块40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101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本发明通过检测卡托10的插拔状态以及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10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20包括压力检测单元201和电压检测单元202,所述压力检测单元201连接电压检测单元202,所述压力检测单元201和电压检测单元202均连接控制模块30,其中,所述压力检测单元201用于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并在卡托10被插入所述卡槽时,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30;所述电压检测单元202,用于当卡托10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30。
当卡托10被插入或拔出时,由压力检测单元201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如当卡托10被插入时,压力检测单元201检测到所述卡槽的压力变大,当卡托10被拔出时,压力检测单元201检测到所述卡槽的压力减小,由此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当卡托10被插入所述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201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30;当卡托10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202检测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30,从而准确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并在插入或拔出时分别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30,为后续控制模块30输出控制指令提供可靠基础。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30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201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202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所述述电源管理模块40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模块30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在接收到控制模块30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当卡托10被插入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201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201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具体地,如图2所示,即当卡托10被插入第一卡槽101时,第二卡位首先经过第一卡槽101,此时控制模块30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201输出的高电平,之后控制模块30从指令寄存器单元中调用延迟导通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电源管理模块40,电源管理模块40在接收到所述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101的电源延迟导通,使第一卡槽101延迟检测第一卡位上的智能卡,避免了当第二卡位经过第一卡槽101时,第一卡槽101的电压正好被拉起检测智能卡是否插入,导致第一卡槽101的电源与第二卡位上的智能卡短路,将其烧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而当卡托10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202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在接收到所述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具体地,如图2所示,即当卡托10被拔出时,第一卡位先被拔出,之后第二卡位经过第一卡槽101被拔出,此时在压力检测单元201检测到卡托10被拔出后,由电压检测单元202检测第一卡槽101的电源状态,若第一卡槽101的电源未被关闭,则电压检测单元202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从指令寄存器单元中调用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电源管理模块40,电源管理模块40在接收到所述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第一卡槽101的电源关闭,避免了在拔出卡托10时,由于第一卡槽101的电源没有及时被关闭,与第二卡位上的智能卡短路造成智能卡的损坏。从而可保证无论卡托10被插入或拔出时,均能避免智能卡的损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体验。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压力检测单元201包括压力感应子单元2011、压电转换子单元2012和判断子单元2013,所述压力感应子单元2011、压电转换子单元2012和判断子单元2013依次连接,所述判断子单元2013还连接电压检测单元202和控制模块30。其中,所述压力感应子单元2011用于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所述压电转换子单元2012用于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判断子单元2013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
当卡托10被插入或拔出时,由压力感应子单元2011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之后由压电转换子单元2012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判断子单元2013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从而通过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处的压力变化准确判断卡托10的插拔状态,并在卡托10被插入所述卡槽时,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30,在卡托10被拔出时,通知电压检测单元202对所述卡槽的电源状态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无论卡托10被插入或拔出时,均能为后续的保护流程提供可靠基础,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中,所述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之后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之后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通过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以及卡槽的电源状态控制卡槽供电电源的导通或关闭,能有效防止在插入或拔出卡托时由于电源交叉短路损坏智能卡,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由检测模块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B、由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C、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所述步骤A包括:
A1、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A2、当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压力检测单元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
当卡托被拔出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0、由压力感应子单元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
A11、由压电转换子单元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
A12、由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4.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卡托的插拔状态,在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根据所述插拔状态和电源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或关闭;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并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并在卡托被插入所述卡槽时,输出高电平至控制模块;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当卡托被拔出时检测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电源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卡槽的电源导通时输出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压力检测单元输出的高电平时输出延迟导通控制指令;
在接收到电压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平信号时输出关闭电源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延迟导通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延迟导通;
在接收到控制模块输出的关闭电源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卡槽的电源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
压力感应子单元,用于感应位于移动终端最外侧的卡槽的压力变化信息;
压电转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压力变化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
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卡托的插拔状态。
CN201610117195.7A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786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7195.7A CN105786146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7195.7A CN105786146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6146A CN105786146A (zh) 2016-07-20
CN105786146B true CN105786146B (zh) 2019-04-30

Family

ID=5638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7195.7A Active CN105786146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6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681B (zh) * 2016-07-29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卡安全控制电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46021B (zh) * 2016-10-19 2019-09-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51400B (zh) * 2016-11-28 2019-06-25 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电路和供电方法
CN106788522B (zh) * 2016-12-02 2019-06-1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读写卡片的装置、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851025A (zh) * 2017-01-03 2017-06-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源短路的开关放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86223B (zh) * 2017-10-27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sim卡烧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94943B (zh) * 2019-08-19 2024-04-26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服务器电源防护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15384U (zh) * 2012-05-25 2012-12-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4243650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热插拔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4189161U (zh) * 2014-10-22 2015-03-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9538B2 (ja) * 2006-03-20 2011-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15384U (zh) * 2012-05-25 2012-12-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4243650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热插拔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4189161U (zh) * 2014-10-22 2015-03-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6146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6146B (zh) 一种防止电源交叉短路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02025173B (zh) 用于区分下行充电端口和专用充电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33709B (zh) 一种充电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US875635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insertion or charger insert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3618356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3427460B (zh) 一种供电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00501B (zh) 一种适配器识别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06161706B (zh) Sim卡和sd卡共卡托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017451A (zh) 一种在电视机上控制usb插拔的系统及方法
CN101276319B (zh) 一种将usb接口分时应用为标准i/o接口的设备及方法
CN208109980U (zh) Usb通断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CN203376424U (zh) 线束检测装置
CN104272326A (zh) 防烧卡检测装置、终端设备及防烧卡检测、处理方法
CN106936496B (zh) 多个iic通信设备热插拔装置
CN105891736A (zh) 一种qc2.0快速充电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4678284B (zh) 一种提高芯片健壮性的新型测试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05892609B (zh) 一种终端开机与识别存储卡同步运行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5445604B (zh) 一种usb3.1 type‑c型线缆自动测试方法
CN105071489B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7819344A (zh)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31462A (zh) 终端的测试装置
CN109374155A (zh) 一种网卡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5374647U (zh) 一种检测表笔插入的系统
CN103440214B (zh) 一种快速识别插接usb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81968B (zh) 可热插拔槽位识别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Room 501, 85 Xiaguang Dongli,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86 Chang seven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2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19, building 8, No. 498, GuoShouJ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liwei Semiconduc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85 Xiaguang Dongli,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