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2543A -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2543A
CN105782543A CN201410779868.6A CN201410779868A CN105782543A CN 105782543 A CN105782543 A CN 105782543A CN 201410779868 A CN201410779868 A CN 201410779868A CN 105782543 A CN105782543 A CN 105782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cet
water
full
heating
automatic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9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798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2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2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包括进水口,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与出水口由出水腔连通,所述的出水腔与出水口间设有电磁截止阀。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驱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穿插人出水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电动控制开关水,简化机械操作结构和开关信号转换结构,控制操作方便。2)多重温控保护,防止发热管干烧损坏。3)水龙头与控制系统一体成型,外观整洁美观。4)均匀定量出水,使水温控制更准确,发热管工作更稳定,保证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不需预热,无需等待,水门一开,热水即来的即热式水龙头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欢,其主要包括水龙头本体及设于水龙头本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电器控制腔,电器控制腔与加热腔以密封板隔开,电器控制腔内设有加热电路,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功率一般在2-3KW,3-5秒钟即可出热水,然而公知的水龙头有单联式和多联式,其中单联式的水龙头中,其包括安装在水龙头内的阀芯壳,阀芯壳内插接有转芯,转芯下端通过拨叉卡接在动阀片上,动阀片与静阀片互相贴合,静阀片固定安装在阀芯壳内,在静阀片下方还安装有压片和密封垫,所述的静阀片上开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动阀片开有与进水通孔相对应的出水通孔,所述的转芯上开有与其中心轴方向一致的通孔;当旋转转芯的时候,转芯下端的拨叉带动动阀片转动,使得动阀片上的出水通孔与静阀片上的进水通孔相互对应,最后水从转芯上的通孔流出,从而实现开水的目的,而双联式的水龙头同样包括由壳体、阀芯、手柄、密封圈、螺帽等部件组成。阀芯固定置于壳体内阀芯安装腔中,阀芯上端与手柄连接,下端与壳体内阀芯座吻合并连接壳体进、出水道。阀芯组件中可动瓷片上设有一条形水槽,固定瓷片上设有进水道。使用时,升降手柄,阀杆带动可动瓷片在固定瓷片上纵向移动,固定瓷片进水道至出水道间由于可动瓷片上条形水槽位置变化形成流水道截面的调控,从而实现开关的控制及水流量的调节。所以现有的水龙头中,不管是单联还是双联的水龙头,其开关功能均是手动机械旋转的方式实现,所以现有的即热式水龙头均需要设置开关信号转换装置控制加热管的工作与否,所以其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可靠性能差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靠性能好,操作方便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包括进水口,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与出水口由出水腔连通,所述的出水腔与出水口间设有电磁截止阀。
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驱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穿插人出水腔内。
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驱动的活塞杆,活塞杆顶端设有密封阀,密封阀盖压于出水腔口上。
所述的加热腔内设有两个及以上温控器。
所述的加热腔内设有水位探测器。
所述的水龙头内还设有控制系统,与加热管,温控器,水位探测器及电磁铁电联。
所述的加热管为为绝缘加热管。
所述的控制系统1还电联开关操作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电动控制开关水,简化机械操作结构和开关信号转换结构,控制操作方便。2)多重温控保护,防止发热管干烧损坏。3)水龙头与控制系统一体成型,外观整洁美观。4)均匀定量出水,使水温控制更准确,发热管工作更稳定,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如图所示,一种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包括进水口6,加热腔4,加热腔4内设有加热管7,出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4与出水口8由出水腔3连通,所述的出水腔3与出水口8间设有电磁截止阀。
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9驱动的活塞杆2,活塞杆2穿插人出水腔3内。活塞杆2与出水腔3密封,截断出水腔3内的水流,从而达到关闭出水的作用。由于活塞杆2为金属材质制作,性能稳定耐磨,所以其使用寿命是普通陶瓷片控制水龙头的5倍以上。
当然,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也可以为由电磁铁驱动的活塞杆2顶端的密封阀32,密封阀32盖压于出水腔口3上。利用电磁铁的压力推动活塞杆2迫使密封阀32密封出水腔3,同样也能达到关闭出水的效果。
所述的加热腔4内设有两个及以上温控器5。
所述的加热腔4内设有水位探测器71。
所述的水龙头内还设有控制系统1,与加热管7,温控器5,水位探测器71及电磁铁9电联。
所述的加热管7为为绝缘加热管。
所述的控制系统1还电联有开关操作装置11。其中开关操作装置11可以为红外探测器、光电藕,或是其他普通的按钮操作开关等。
工作原理:当开关操作装置11测到工作信号后,控制系统1打开电磁阀,同时通电加热管7工作,并通过温控器5控制水温。由于本发明中,由电磁阀控制出水,因此出水口大小恒定不变,可避免传统水龙头的节流的作用导致出水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水龙头开闭程度均有变化,从而水流量也有变化),导致水温波动大的弊端。因此其对温控器的灵敏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温控器故障,最终可能导致加热管干烧甚至是损坏,其中可以在出水口或是入水口上安装流量阀,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水流流量,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也可以再出水口上安装发泡器,满足冲洗使用要求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再者,本发明中,设有有多个温控器5及水位探测器71,对加热管进行多重保护,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水温稳定,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包括进水口(6),加热腔(4),加热腔(4)内设有加热管(7),出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4)与出水口(8)由出水腔(3)连通,所述的出水腔(3)与出水口(8)间设有电磁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9)驱动的活塞杆(2),活塞杆(2)穿插人出水腔(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截止阀为由电磁铁驱动的活塞杆(2),活塞杆(2)顶端设有密封阀(32),密封阀(32)盖压于出水腔口(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4)内设有两个及以上温控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4)内设有水位探测器(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内还设有控制系统(1),与加热管(7),温控器(5),水位探测器(71)及电磁铁(9)电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7)为为绝缘加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电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1)还电联有开关操作装置(11)。
CN201410779868.6A 2014-12-17 2014-12-17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Pending CN105782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9868.6A CN105782543A (zh) 2014-12-17 2014-12-17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9868.6A CN105782543A (zh) 2014-12-17 2014-12-17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2543A true CN105782543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7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9868.6A Pending CN105782543A (zh) 2014-12-17 2014-12-17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25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9670B2 (en) Water heater
CN102113823B (zh) 一种壁挂式管路加热袋水机
CN105782543A (zh) 全自动电热水龙头
CN103148258A (zh) 触摸屏线控式一体水龙头
CN101290159B (zh) 即热式电热煮水器
CN103776084A (zh) 转换式节水型电辅助快热供水装置及集中加热分散供水系统
CN201903159U (zh) 一种电热水装置
CN102793472B (zh) 一种快速出开水的开水机
CN102133042A (zh) 桶装水专用即热饮水机
GB2483990A (en) Fluid heater system
CN205831654U (zh) 触摸式水电联动节能饮水机
CN203762891U (zh) 一种双加热器的热胆饮水机
CN204071775U (zh) 真空蓄热保温的即热式饮水机
CN102374334A (zh) 一种节能电热水龙头装置
CN202580286U (zh) 一种快速热水龙头
CN202691267U (zh) 出水口装有水流传感器的电热水龙头加热器
CN203797134U (zh) 上控式无压力电热水龙头及电热水龙头加热装置
CN202381834U (zh) 一种快速电热水龙头
CN201935375U (zh) 新型水龙头电热水器
CN201434483Y (zh) 即热式电热煮水器
CN105674543A (zh) 智能快速淋浴热水器
CN101545671A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煮水器
CN104947403A (zh) 一种安全电熨斗
TWI558958B (zh) Energy-saving instantaneous hot water supply
CN203686343U (zh)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