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9397B - 一种假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假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9397B
CN105769397B CN201610207465.3A CN201610207465A CN105769397B CN 105769397 B CN105769397 B CN 105769397B CN 201610207465 A CN201610207465 A CN 201610207465A CN 105769397 B CN105769397 B CN 105769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screw rod
cavity
connector
rigi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74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9397A (zh
Inventor
江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Jinhui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江先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江先利 filed Critical 江先利
Priority to CN2016102074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9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9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9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9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50Prostheses not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78Means for protecting prostheses or for attaching them to the body, e.g. bandages, harnesses, straps, or stockings for the limb stump
    • A61F2/80Sockets, e.g. of suction ty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肢,包括接受腔、模拟肢体和用于连接接受腔和模拟肢体的连接组件,接受腔由可拆分的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连接组成,穿戴时通过将接受腔拆分成左半腔和右半腔再分别从残肢的外侧进行连接组合,有效避免了假肢穿戴时对残肢造成损伤,而且连接组合成的接受腔的底部为开放式的结构,不会与残肢端直接接触,使用时还可以通过松紧装置调节接受腔的腔体大小和松紧程度,因此可适用于截肢病人在康复期间穿戴和使用并且可针对残肢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提高了假肢的使用效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假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假肢。
背景技术
截肢病人在手术后需经过较为漫长的康复训练,再进行假肢的穿戴,术后康复训练期间由于运动量少,残肢的负载小,残肢端的肌肉会产生废用性萎缩,不利于康复后假肢的穿戴和使用。针对该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病人在截肢后康复训练期间的临时假肢,以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提高假肢穿戴的效率。目前市面上所提供的假肢装置,接受腔底部为封闭式的,接受腔底部与残肢端直接接触,普遍只能适用于康复后的残肢穿戴和使用,不能作为临时假肢应用于康复训练期间的残肢穿戴和使用。
由于人体提供给截肢后的残肢端的营养物质变少,残肢端的肌肉的萎缩无法避免,残肢端在康复训练期间会有一段时间的变化期,若在变化期期间频繁更换调整假肢的接受腔将会产生较大成本,对普通病人是一种经济负担,而且频繁更换会影响假肢的使用效率,会对病患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截肢后心理的康复。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临时假肢,可以在病人康复训练期间,针对残肢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解决接受腔频繁更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截肢病人在康复期间穿戴和使用且可针对残肢变化进行调整的假肢,以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提高假肢的使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假肢,包括接受腔、模拟肢体和用于连接接受腔和模拟肢体的连接组件;
所述接受腔包括左半腔、右半腔和松紧装置,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可拆连接,所述左半腔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刚性支撑板和位于内层的第一柔性垫片,所述右半腔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二刚性支撑板和位于内层的第二柔性垫片,第一柔性垫片和第二柔性垫片组成接受腔的内腔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板和第三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位于接受腔和模拟肢体之间,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刚性支撑板可拆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刚性支撑板可拆连接,所述模拟肢体通过第三连接件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假肢的接受腔由可拆分的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连接组成,穿戴时通过将接受腔拆分成左半腔和右半腔再分别从残肢的外侧进行连接组合,有效避免了假肢穿戴时对残肢造成损伤,而且连接组合成的接受腔的底部为开放式的结构,不会与残肢端直接接触,使用时还可以通过松紧装置调节接受腔的腔体大小和松紧程度,因此可适用于截肢病人在康复期间穿戴和使用并且可针对残肢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提高了假肢的使用效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假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假肢的接受腔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接受腔;2-模拟肢体;10-左半腔;11-右半腔;12-松紧装置;100-第一刚性支撑板;101-第一柔性垫片;110-第二刚性支撑板;111-第二柔性垫片;30-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支撑板;33-第三连接件;34-垫块;300-第一螺杆;301-第一螺母;310-第二螺杆;311-第二螺母;1010-第一延伸部;1110-第二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接受腔由可拆分的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连接组成。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假肢,包括接受腔1、模拟肢体2和用于连接接受腔1和模拟肢体2的连接组件;
所述接受腔1包括左半腔10、右半腔11和松紧装置12,左半腔10和右半腔11通过松紧装置12可拆连接,所述左半腔10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位于内层的第一柔性垫片101,所述右半腔11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和位于内层的第二柔性垫片111,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组成接受腔1的内腔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1、支撑板32和第三连接件33,所述支撑板32位于接受腔1和模拟肢体2之间,所述支撑板32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可拆连接,所述支撑板32通过第二连接件3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可拆连接,所述模拟肢体2通过第三连接件33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板32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起包容残肢及悬吊的作用,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残肢肌肉用力收缩时,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可以通过弹性变形给肌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给病人以舒适自然的穿着感,并且能起到按摩残肢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则起到承重受力的作用,其材质可选择PP、不锈钢等现有材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第二刚性支撑板110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面,该支撑面在假肢穿戴好后支撑在人体的坐骨部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假肢的接受腔由可拆分的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连接组成,穿戴时通过将接受腔拆分成左半腔和右半腔再分别从残肢的外侧进行连接组合,有效避免了假肢穿戴时对残肢造成损伤,而且连接组合成的接受腔的底部为开放式的结构,不会与残肢端直接接触,使用时还可以通过松紧装置调节接受腔的腔体大小和松紧程度,因此可适用于截肢病人在康复期间穿戴和使用并且可针对残肢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提高了假肢的使用效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件33包括螺杆,所述支撑板32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螺孔后伸入接受腔1内且在端部设置有垫块34,所述垫块34的顶面呈下凹弧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模拟肢体2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螺杆作为第三连接件,结构简单,方便拆装,而且通过调节螺杆伸入接受腔内的长度,不仅可以调节假肢整体的长度,而且可以使螺杆伸入接受腔内的端部设置的垫块与包缠了纱布的残肢端进行适当的接触,垫块的呈下凹弧形的顶面可以与残肢端更好地贴合,从而更好地帮助残肢端适应康复后接受腔底部为封闭式的假肢的穿戴,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0包括第一螺杆300和第一螺母301,所述第一螺杆300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支撑板10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300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32和第一螺母30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1包括第二螺杆310和第二螺母311,所述第二螺杆310的一端与第二刚性支撑板11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32和第二螺母311螺纹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螺杆和螺母的结构,结构简单,方便拆装,螺杆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假肢整体的长度,螺母则可以将支撑板稳固地安装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0有多个,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支撑板32上对应于每个第一螺杆300开设有与第一螺杆300相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31有多个,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和支撑板32上对应于每个第二螺杆310开设有与第二螺杆310相匹配的第二螺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假肢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也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垫片101位于接受腔1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形成第一延伸部1010,第一延伸部1010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柔性垫片111位于接受腔1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形成第二延伸部1110,第二延伸部1110的厚度逐渐减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厚度逐渐减小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在调节接受腔的腔体大小和松紧程度时,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相互对接保证接受腔的内腔壁闭合,而且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互重叠时,可以确保接受腔的外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装置12为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毛面和勾面分别安装在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第二刚性支撑板110上。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的松紧装置,比如松紧绑带、松紧扣、滑动式松紧皮带、钩扣式松紧皮带、抱箍式松紧合页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粘扣带作为松紧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合牢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的材质为硅胶、TPE、TPR或PU。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假肢,包括接受腔1、模拟肢体2和用于连接接受腔1和模拟肢体2的连接组件;
所述接受腔1包括左半腔10、右半腔11和松紧装置12,左半腔10和右半腔11通过松紧装置12可拆连接,所述左半腔10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位于内层的第一柔性垫片101,所述右半腔11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和位于内层的第二柔性垫片111,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组成接受腔1的内腔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1、支撑板32和第三连接件33,所述支撑板32位于接受腔1和模拟肢体2之间,所述支撑板32通过第一连接件30与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可拆连接,所述支撑板32通过第二连接件3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可拆连接,所述模拟肢体2通过第三连接件33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板32上。
所述第三连接件33包括螺杆,所述支撑板32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螺孔后伸入接受腔1内且在端部设置有垫块34,所述垫块34的顶面呈下凹弧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模拟肢体2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30包括第一螺杆300和第一螺母301,所述第一螺杆300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支撑板10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300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32和第一螺母30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1包括第二螺杆310和第二螺母311,所述第二螺杆310的一端与第二刚性支撑板11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32和第二螺母311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30有多个,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支撑板32上对应于每个第一螺杆300开设有与第一螺杆300相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31有多个,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和支撑板32上对应于每个第二螺杆310开设有与第二螺杆310相匹配的第二螺孔。
所述第一柔性垫片101位于接受腔1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形成第一延伸部1010,第一延伸部1010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柔性垫片111位于接受腔1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二刚性支撑板110形成第二延伸部1110,第二延伸部1110的厚度逐渐减小。
所述松紧装置12为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毛面和勾面分别安装在第一刚性支撑板100和第二刚性支撑板110上。
所述第一柔性垫片101和第二柔性垫片111的材质为硅胶、TPE、TPR或PU。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假肢,可以适用于截肢病人在康复期间穿戴和使用且可针对残肢变化进行调整,以协助病人在康复期间适应假肢的穿戴,减轻残肢端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并提高假肢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假肢,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腔、模拟肢体和用于连接接受腔和模拟肢体的连接组件;
所述接受腔包括左半腔、右半腔和松紧装置,左半腔沿其周向方向的两端均不与右半腔相连,左半腔和右半腔通过松紧装置可拆连接,所述左半腔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刚性支撑板和位于内层的第一柔性垫片,所述右半腔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二刚性支撑板和位于内层的第二柔性垫片,第一柔性垫片和第二柔性垫片组成接受腔的内腔壁;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板和第三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位于接受腔和模拟肢体之间,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刚性支撑板可拆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刚性支撑板可拆连接,所述模拟肢体通过第三连接件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板上;
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螺杆,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螺孔后伸入接受腔内且在端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面呈下凹弧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模拟肢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第二刚性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依次与支撑板和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有多个,第一刚性支撑板和支撑板上对应于每个第一螺杆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有多个,第二刚性支撑板和支撑板上对应于每个第二螺杆开设有与第二螺杆相匹配的第二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垫片位于接受腔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刚性支撑板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柔性垫片位于接受腔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二刚性支撑板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为粘扣带,所述粘扣带的毛面和勾面分别安装在第一刚性支撑板和第二刚性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垫片和第二柔性垫片的材质为硅胶、TPE、TPR或PU。
CN201610207465.3A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假肢 Active CN105769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7465.3A CN105769397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假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7465.3A CN105769397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假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9397A CN105769397A (zh) 2016-07-20
CN105769397B true CN105769397B (zh) 2018-05-25

Family

ID=5639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7465.3A Active CN105769397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假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9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3261A (zh) * 2018-09-29 2019-01-18 湖南海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假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1502A (en) * 1988-07-29 1990-05-01 Prosthetic Consultants Inc. Article and method for fitting a prosthetic, ischial containment socket to an above-knee amputee
US20010016781A1 (en) * 1999-06-03 2001-08-23 Caspers Carl A. Osmotic membrane and vacuum system for artificial limb
CN2382385Y (zh) * 1999-08-05 2000-06-14 孙跃龙 小腿假肢
JP4512819B2 (ja) * 2004-06-11 2010-07-28 功 池田 座骨支持式義足
CN101422395A (zh) * 2007-10-29 2009-05-06 陈桂芳 一种适合残疾儿童用的假肢
CN201930110U (zh) * 2011-01-28 2011-08-17 蒋罗辉 下肢外固定器
CN103932825B (zh) * 2013-01-21 2016-02-03 孙世梁 人体腿关节承重力缓解装置
CN205849598U (zh) * 2016-04-05 2017-01-04 江先利 一种假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9397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0168B2 (en) Body surface compression with pneumatic shortening element
US20200297574A1 (en)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system
WO2015196190A2 (en) Intermittent and sequential compress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178408B (zh) 一种卧床者用下肢功能锻炼器
CN105769397B (zh) 一种假肢
JP2009268633A (ja) 脊椎矯正背もたれの製造方法
CN205849598U (zh) 一种假肢
CN206355208U (zh) 一种手功能障碍者用康复治疗辅助器械
CN207445000U (zh) 一种新型充气式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加压止血装置
AU2011223991B2 (en) Compression garment having grip
US20220387248A1 (en)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JP2021151500A (ja) 骨盤ベルトと押圧矯正器具との組み合わせからなる骨盤矯正用具
CN203138753U (zh) 一种假肢
CN2053071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腿型矫正器
RU89375U1 (ru)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экзоскелетон) на верхнюю конечность после межлопаточно-грудной резекции
CN205307168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腿型矫正器
CN205286649U (zh) 一种矫正器
CN204709319U (zh) 一种膝关节锻炼装置
CN104546252A (zh) 下肢康复装置
CN204863588U (zh) 一种恒定持续牵引治疗台
CN110090099A (zh) 一种新型颈托
CN205181728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训练的渐进式屈曲训练器
CN205307181U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腿型矫正器
CN208725909U (zh) 一种辅助结肠镜操作的腹部按压腰带
KR101554119B1 (ko) 지렛대식 지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5

Address after: No.30, group 7, Shangqiao village, yong'anzhou Town,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Patentee after: Fu Guangling

Address before: No.2 nanhu road, Zhangcheng Town, Yongtai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 Xian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276800 room 306, 3 / F, Sanyun incubation base, Rizha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izhao Jinhui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0, group 7, Shangqiao village, yong'anzhou Town,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Patentee before: Fu Gua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