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6626B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66626B CN105766626B CN201610319819.3A CN201610319819A CN105766626B CN 105766626 B CN105766626 B CN 105766626B CN 201610319819 A CN201610319819 A CN 201610319819A CN 105766626 B CN105766626 B CN 1057666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inflorescence
- polygonal
- cabbage type
- type rape
- mai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01169 Brassica oleracea var olerac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40000007124 Brassica olerace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5000003899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5000011301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306 recur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05 line bree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6010021929 Infertility mal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08000007466 Male Infertility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1086 cytos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08000000509 infertility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6512 infert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1100000535 infertility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5000006008 Brassica napus var nap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1674939 Caulanth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396 hybrid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774 mater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1290610 Abildgaard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0000002791 Brassica nap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4977 Brassica sinapistr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75 pestic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775 pater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805 cytoplas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58 fer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29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与不育系选育:A)以主花序多角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普通保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B)再以F1为非轮回亲本,以普通保持系为轮回亲本,回交,再以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得到主花序多角保持系,C)以普通细胞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以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得到主花序多角不育系。(二)主花序多角杂交组合选育:主花序多角不育系与普通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选育主花序多角油菜组合。利用该方法可显著提高杂交油菜组合的主花序角果数,更容易从中筛选出适宜轻简化、高密度种植的油菜新品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领域,涉及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的油菜面积及产量居世界前列。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油菜种植面积连年下降。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是促进我国油菜恢复性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傅廷栋院士提出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收获配套油菜品种要求品种特性之一是适宜密植。有研究认为,高密度种植时,油菜的结角密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两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提高主花序角果数是选育适宜轻简化栽培油菜品种的育种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的主花序多角性状转育至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中,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主花序角果数约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的2倍。
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所述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
B)以所述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第一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
C)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即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上述方法中,所述连续回交的次数为5次;
所述第一次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所述杂交子代F1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每次所述连续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上次回交后代中测交全部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上述方法中,在步骤C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最后1次回交后代中,选取测交全部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进行自交,得到自交后代,即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和/或,所述自交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所述自交后代中主花序角果数最多的单株后代作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上述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具体为满足主花序花蕾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倍。
主花序角果数最多的单株具体为满足主花序角果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倍。
上述方法中,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沪油17或9302B。
上述测交为回交后代作为父本,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如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
上述方法在选育甘蓝型油菜中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用上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对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进行保持,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以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
2)以所述不育系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第一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
3)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即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上述方法中,所述连续回交次数为5次;
所述第一次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所述不育系杂交子代F1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每次所述连续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均为上次回交后代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和/或,步骤3)中,在最后1次回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最后1次回交后代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上述中,所述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具体为满足主花序花蕾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倍;
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具体为秦优7号雄性不育株。
上述方法在选育主花序多角杂交组合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甘蓝型油菜恢复系杂交,实现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
所述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品系名为7P71,7P76或7P83。
上述7P76、7P71和7P83分别由秦优8号(国审油2004015)、华油杂8号(国审油2004007),中油杂8号(国审油2004004)分离的全可育株系测交为100%恢复的株系经系统选育而成。
选育出“主花序多角”性状稳定的新品系12R1402,将其于2016年4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12262,该植株分类命名为甘蓝型油菜。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可以将“主花序多角”性状转育至普通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中,选育“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用选育的“主花序多角”保持系对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进行保持,选育“主花序多角”不育系;用“主花序多角”不育系与普通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大量配制杂交组合,并从配制的杂交组合中筛选杂种F1“主花序多角”植株比例达到90%以上高产强优势“主花序多角”杂交组合。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可显著提高选育油菜品种的主花序角果数,并从中筛选出适宜轻简化、高密度种植的油菜新品种,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持系“主花序多角”202B选育流程图。
图2为保持系“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选育流程图。
图3为不育系“主花序多角”202A选育流程图。
图4为不育系“主花序多角”9302A选育流程图。
图5为“主花序多角”杂交组合选育流程图。
图6为普通甘蓝型油菜与“主花序多角”油菜蕾薹期及花期主花序对比。
图中:A为普通甘蓝型油菜保持系(左,沪油17,国审油2006006)与“主花序多角”油菜保持系(右,“主花序多角”202B)主花序对比;B为普通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左,QA,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2010年鉴定不育系)与“主花序多角”油菜不育系(右,“主花序多角”202A))主花序对比;C为普通甘蓝型杂交油菜(左,天油早1号,皖油2011003)与“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右,组合401)主花序对比。
图7为普通甘蓝型油菜与“主花序多角”油菜成熟期主花序结角对比。
图中:A为普通甘蓝型油菜(右,天油早1号)与“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左,组合401)植株对比;B为普通甘蓝型油菜(右,天油早1号)与“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左,组合401)主花序对比;C为3个“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左,组合411;中,组合401;右,组合421)主花序结角对比;D为普通甘蓝型油菜(左,天油早1号)与“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右,组合401)主花序角数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实施例中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是指主花序角果数超过150个。
实施例1、选育“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保持系
一、“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品系发现及选育
2004年,在育种材料中发现一株主花序结角异常多的变异单株,连续多年自交和定向选择,在该变异株后代中选育出“主花序多角”性状稳定的新品系12R1402,该品系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最高结角300个,均值180个左右。选育出“主花序多角”性状稳定的新品系12R1402,将其于2016年4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12262,该植株分类命名为甘蓝型油菜。
二、“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选育
1、基于12R1402和沪油17选育“主花序多角”保持系202B
2005年起按照图1进行杂交和回交转育:
1)杂交
2005年3月以5株12R1402为父本,以2株保持材料沪油17(上海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国审油2006006,测交表明可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母本,杂交,得到10份杂交后代F1;
2)第1次回交
2005年5月,将收获的杂交种子带到青海加代。2005年7月从10份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即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F1-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F1-B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
3)第2次回交
2006年3月从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1F1-H17-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1F1-H17-B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
4)第3次回交
2006年7月从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2F1-H17-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
5)第4次回交
2007年3月从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3F1-H17-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3F1-H17-B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
6)第5次回交
2007年7月从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4F1-H17-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4F1-H17-B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5代群体BC5F1;
7)第6次回交
2008年3月从10份回交5代群体BC5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5F1-H17-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5F1-H17-B作为父本,10株沪油17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回交6代群体BC6F1,共10株。
8)自交1次
2008年7月,从10份回交6代群体BC6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的5个单株,挂牌编号分别为BC6F2-H17-1、BC6F2-H17-2、BC6F2-H17-3、BC6F2-H17-4、BC6F2-H17-5;5个单株分枝套袋自交留种,留主花序开放结实,观察主花序角果数成熟期统计BC6F2-H17-1、BC6F2-H17-2、BC6F2-H17-3、BC6F2-H17-4、BC6F2-H17-5等5个单株主花序角果数分别为240,236,222,215,210个。
BC6F2-H17-1、BC6F2-H17-2、BC6F2-H17-3、BC6F2-H17-4、BC6F2-H17-5,经2年共10个点的主花序多角性状鉴定,鉴定出BC6F2-H17-1在2年共10个点的主花序多角性状定中主花序角果数最多,平均达到165个,而对照沪油17主花序角果数平均为70个。选定BC6F2-H17-1为“主花序多角”保持系,定名为“主花序多角”202B。
“主花序多角”保持系202B与普通甘蓝型油菜蕾薹期及花期主花序对比如图6A所示,可以看出,“主花序多角”保持系202B的蕾薹期和花期主花序花蕾数要显著多于普通甘蓝型油菜。
2、基于12R1402和9302B转育得到“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
为充分利用12R1402“主花序多角”性状,2005年按照图2进行杂交和回交转育:
1)杂交
2005年3月以5株12R1402为父本,以2株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2002年以中双7号(国审油2001005)为母本,中双6号(国审油2003027)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为母本,杂交,得到10份杂交后代F1。
2)第1次回交
2005年7月从10份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F1-9302B-B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1次,得到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
3)第2次回交
2006年3月从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1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
4)第3次回交
2006年7月从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2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2F1-9302B-B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
5)第4次回交
2007年3月从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3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3F1-9302B-B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
6)第5次回交
2007年7月从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4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4F1-9302B-B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5代群体BC5F1。
7)第6次回交
2008年3月从10份回交5代群体BC5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5F1-9302B-B,共10株;
同时以标记的10株单株为父本,以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测交;并以这10株BC5F1-9302B-B作为父本,10株9302B为轮回亲本,回交6次,得到回交6代群体BC6F1,共10株。
8)自交1次
2008年7月,从10份回交6代群体BC6F1中选择测交100%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5个单株,挂牌编号分别为BC6F2-1、BC6F2-2、BC6F2-3、BC6F2-4、BC6F2-5;5个单株分枝套袋自交留种,留主花序开放结实,观察主花序角果数成熟期统计BC6F2-1、BC6F2-2、BC6F2-3、BC6F2-4、BC6F2-5等5个单株主花序角果数分别为250,240,232,220,215个。
BC6F2-1、BC6F2-2、BC6F2-3、BC6F2-4、BC6F2-5,经2年共10个点的主花序多角性状鉴定,鉴定出BC6F2-1在2年共10个点的主花序多角性状定中主花序角果数最多,平均达到160个,而对照9302B主花序角果数平均为80个。选定BC6F2-1为“主花序多角”保持系定名为“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
实施例2、选育“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一、基于秦优7号不育株和保持系“主花序多角”202B连续回交选育“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2A
2009年起,按照图3进行杂交和回交转育:
1)杂交
2009年3月以10株甘蓝型油菜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以10株实施例1选育的“主花序多角”202B为父本,杂交,得到10份株杂交子代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2)第1次回交
2009年7月,从10份杂交子代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F1-H17-A,共10株。
以10株F1-H17-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回交1代群体BC1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3)第2次回交
2010年3月从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1F1-H17-A,共10株。
以10株BC1F1-H17-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4)第3次回交
2010年7月从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2F1-H17-A,共10株。
以10株BC2F1-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5)第4次回交
2011年3月从10株回交3代群体BC3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3F1-H17-A,共10株。
以10株BC3F1-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6)第5次回交
2011年7月从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4F1-H17-A,共5株。
以5株BC4F1-H17-A作为母本,5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5份回交5代群体BC5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7)第6次回交
2012年3月从10份回交5代群体BC5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记作BC5F1-H17-A,共5株。
以5株BC5F1-H17-A作为母本,5株“主花序多角”2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为父本,回交,得到5份回交6代群体BC6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8)不育系定型
2012年3月,将5份回交6代不育系BC6F1-H17-1,BC6F1-H17-2,BC6F1-H17-3,BC6F1-H17-4,BC6F1-H17-5各种100棵,盛花期统计5个株系主花序平均花蕾数,分别为150个,143个,135个,130个,125个。确定主花序花蕾最多的BC6F1-H17-1株系(主花序花蕾数约为沪油17的2倍)为中选的“主花序多角”不育系,命名为“主花序多角”202A(其上代父本取粉株确定为“主花序多角”202B)。
“主花序多角”不育系202A与普通甘蓝型油菜蕾薹期及花期主花序对比如图6B,可以看出,“主花序多角”不育系202A的蕾薹期和花期主花序花蕾数要显著多于普通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花序多角”202A花瓣长约0.5cm,宽0.3cm,花药长1.5mm,宽0.6mm,雄蕊长0.5cm,雌蕊长1cm,花药呈白色三角形,败育程度高。网室制种F1不育株率低于0.1%。开花较畅,无闭蕾。育性稳定且彻底。株高155cm,分枝数12个,全生育期约230天,与对照皖油14(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生育期相当,单株有效角数约455,每角粒数约21粒.千粒重3.8克。
二、基于秦优7号不育株和保持系“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连续回交选育“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302A
2009年起,按照图4进行杂交和回交转育:
1)杂交
2009年3月以10株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不育株为母本,以10株实施例2选育的“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为父本,杂交,得到10份株杂交子代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2)第1次回交
2009年7月,从10份杂交子代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F1-9302B-A,共10株。
以10株F1-9302B-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回交1代群体BC1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3)第2次回交
2010年3月从10份回交1代群体BC1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1F1-9302B-A,共10株。
以10株BC1F1-9302B-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4)第3次回交
2010年7月从10份回交2代群体BC2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2F1-9302B-A,共10株。
以10株BC2F1-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3代群体BC3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5)第4次回交
2011年3月从10株回交3代群体BC3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3F1-9302B-A,共10株。
以10株BC3F1-9302B-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6)第5次回交
2011年7月从10份回交4代群体BC4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4F1-A,共5株。
以5株BC4F1-9302B-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5份回交5代群体BC5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7)第6次回交
2012年7月从10份回交4代群体BC5F1中选择主花序花蕾最多的单株(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记作BC5F1-A,共5株。
以5株BC5F1-9302B-A作为母本,10株“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中主花序花蕾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单株为父本,回交,得到5份回交6代群体BC6F1;父本取粉株套袋自交留种。
8)不育系定型
2012年3月,将5份回交6代不育系,BC6F1-9302B-1,BC6F1-9302B-2,BC6F1-9302B-3,BC6F1-9302B-4,BC6F1-9302B-5各种100棵,盛花期统计5个株系主花序平均花蕾数,分别为155个,147个,140个,130个,122个。确定主花序花蕾数最多(主花序花蕾数约为雄性不育保持系9302B的2倍)的后代BC5F1-9302B-1株系为中选的“主花序多角”不育系,命名为“主花序多角”9302A(其上代父本取粉株确定为“主花序多角”保持系9302B)。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花序多角”9302A花瓣长约0.5cm,宽0.3cm,花药长1.4mm,宽0.5mm,雄蕊长0.4cm,雌蕊长0.8cm,花药呈白色三角形,败育程度高。网室制种F1不育株率低于0.1%。开花较畅,无闭蕾。育性稳定且彻底。株高160cm,分枝数13个,全生育期约230天,与对照皖油14(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生育期相当,单株有效角数约460,每角粒数约20粒.千粒重3.7克。
实施例3、主花序多角杂交组合选育
一、基于“主花序多角”202A选育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
1、选育
2012年按照图5进行组合筛选:
2012年3月以50株实施例2的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花序多角”202A为母本,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恢复系7P76、7P71和7P83(7P76、7P71和7P83分别由秦优8号(国审油2004015)、华油杂8号(国审油2004007),中油杂8号(国审油2004004)分离的全可育株系经测交为100%恢复的株系经系统选育而成)为父本杂交,得到3份杂交组合F1种子。
2012年10月种植3份杂交组合各100棵;2013年5月鉴定杂交组合F1,所有组合90%以上植株主花序多于150个角,相应父本继续小量组合制种用于产量测定。
2、“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测产
2013年9月种植筛选的3个“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2014年5月考种并测产,3个组合考种及测产结果见表1、图6C和图7,可以看出所配组合产量高且具有主花序多角性状。
表1 以“主花序多角”202A为母本的5个“主花序多角“组合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
二、基于“主花序多角”9302A选育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
1、选育
2012年按照图5进行组合筛选:
2012年3月以50株实施例2的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花序多角”9302A为母本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恢复系7P76和7P71为父本杂交,得到2份杂交组合F1种子。
2012年10月种植2份杂交组合各100棵;2013年5月,鉴定杂交组合F1,所有组合90%以上植株主花序多于150个角,相应父本继续小量组合制种用于产量测定。
2、“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测产
2013年9月种植筛选的2个“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2014年5月考种并测产,2个组合考种及测产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所配组合产量高且具有主花序多角性状。
Claims (15)
1. 一种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选育方法,是将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的主花序多角性状转育至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中,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所述甘蓝型油菜CGMCC NO.12262为父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
B)以所述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第一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
C)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即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回交次数为5次;
所述第一次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所述杂交子代F1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每次所述连续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上次回交后代中测交全部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最后1次回交后代中,选取测交全部保持不育,且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进行自交,得到自交后代,即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交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所述自交后代中主花序角果数最多的单株后代作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为满足主花序花蕾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倍的单株;
所述主花序角果数最多的单株为满足主花序角果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倍的单株。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具体为沪油17或9302B。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方法在选育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的应用。
8.一种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为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对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进行保持,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以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子代F1;
2)以所述不育系杂交子代F1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第一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
3)以所述回交后代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即得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回交次数为5次;
所述第一次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为所述不育系杂交子代F1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每次所述连续回交选用的非轮回亲本均为上次回交后代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最后1次回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最后1次回交后代中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为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花序花蕾数最多的单株具体为满足主花序花蕾数为所述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保持系的2倍或大于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具体为秦优7号雄性不育株。
14.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方法或权利要求8-13中任一所述方法在选育甘蓝型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中的应用。
15.一种选育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8-13中任一所述方法选育得到的甘蓝型油菜主花序多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甘蓝型油菜恢复系杂交,实现甘蓝型主花序多角杂交油菜组合选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19819.3A CN105766626B (zh) | 2016-05-12 | 2016-05-12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19819.3A CN105766626B (zh) | 2016-05-12 | 2016-05-12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6626A CN105766626A (zh) | 2016-07-20 |
CN105766626B true CN105766626B (zh) | 2017-12-15 |
Family
ID=5637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19819.3A Active CN105766626B (zh) | 2016-05-12 | 2016-05-12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666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7494A (zh) * | 2017-03-17 | 2018-10-09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保持系的选育方法 |
CN110100722B (zh) * | 2019-06-05 | 2022-03-01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 |
CN110073972B (zh) * | 2019-06-05 | 2022-06-07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93C (zh) * | 1999-06-04 | 2003-11-19 | 华中农业大学 | 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 |
CN102342245A (zh) * | 2010-08-06 | 2012-02-08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方法 |
-
2016
- 2016-05-12 CN CN201610319819.3A patent/CN10576662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6626A (zh)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98083B1 (ko) | 유채 배가 반수체 유도계에서 십자화과 채소 재료 및 품종을 선별 육종하는 방법 | |
CN102640700A (zh) | 甘蓝型油菜ogu cms恢复系及其转育方法和应用 | |
CN103081797B (zh) | 一种诱导玉米单倍体的方法 | |
CN106912372A (zh) | 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不育系的方法 | |
CN104642096A (zh) | 一种油用向日葵新葵19号不育系1193a的选育方法 | |
CN105766626B (zh)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
CN110122316A (zh) | 棉花光敏核雄性不育突变体及其应用 | |
CN114831021B (zh) | 一种适用于微型盆景的观赏油菜品种培育方法 | |
CN104719123B (zh) | 一种创制冬性蓝矮败小麦的方法 | |
CN109042292A (zh) | 一种同期插秧亲本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 |
Horry et al. | Making banana breeding more effective | |
CN106613912A (zh) | 一种强抗寒高产、品质优良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育种方法 | |
CN105900831B (zh) | 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10100722B (zh)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895030A (zh) | 一种大白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CN1887061A (zh) | 一种大白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2100175A (zh) | 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杂交制种方法 | |
CN108739355B (zh) | 一种高抗南方锈病玉米的育种方法 | |
CN105724244A (zh) | 用两性株自交制备纯合亲本与超雄进行杂交育种的方法 | |
CN102524044A (zh) | 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 |
CN106134983B (zh) | 一种油亮型黄瓜雌性系的育种方法 | |
CN105850718B (zh) | 一种延长油菜花期的方法及不育系油菜的制种方法 | |
CN105918107B (zh) | 利用轮选修复提高玉米单倍体雄花自然加倍率的育种方法 | |
CN110073971B (zh)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 |
CN110073972A (zh) |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