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6162A -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6162A
CN105766162A CN201610158414.6A CN201610158414A CN105766162A CN 105766162 A CN105766162 A CN 105766162A CN 201610158414 A CN201610158414 A CN 201610158414A CN 105766162 A CN105766162 A CN 105766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bus allii
identification
cylinder
cus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84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6162B (zh
Inventor
朱峰
林吉靓
曹红英
贾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fe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aife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584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6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6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6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1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9/00Potato plan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结构中包括依次衔接的取蒜送蒜装置、电控瓣尖辨识装置、瓣尖自动调正装置和蒜瓣直立播种装置。本发明从实用性的角度良好的解决了蒜尖朝上直立种植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实现了大蒜种植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大蒜种植的效率,使大蒜的大面积种植成为现实。

Description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背景技术
大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其用途广泛,社会需求量大,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广西、广东和陕西等地种植。但因大蒜具有不规则外型,而且在栽种过程中一般要求直立栽种,导致国内外大蒜种植机械研究缓慢,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栽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由于播种过程的不规范,收获机械也没有形成定型产品并批量生产。为此,国内外大蒜播种机械及收获机械的研发都没有像小麦、玉米等颗粒农作物播种机这样成熟的技术,也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国外大蒜播种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少地多,大蒜栽种主要采取规模化和专业化栽种,12行的播种机1天能够播种10.175hm2,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播宽可达50m,以垄作为主。但是没有考虑农艺要求一大蒜瓣尖朝上的问题,不能保证直立度,无法保证大蒜的出芽率。目前,国外的大蒜机械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如美国、荷兰和法国)等也有少量专利。其中,韩国关于大蒜播种机械的专利就有16种以上,日本有8种以上。而我国曾引进的韩国大蒜播种机在山东莱芜试验后,因出芽不整齐,没有推广。总体上,国外的大蒜播种机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性不高。
国内大蒜播种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查阅有关专利、文献来看,中国目前已有十几种大蒜播种机械,但在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推广应用。按照对农艺要求的符合情况,归纳大蒜机械种植技术有3种:
1)、朝向随机的点播技术。先压穴,再用机械送种到种穴。在送种过程中,大蒜瓣尖朝向处于自由状态,瓣尖方向完全由落种瞬间朝向及落种位置随机确定,不符合农艺要求,得不到农民的认可,无法进行实际应用。
2)、人工辅助播种技术。该技术基本上解决了大蒜栽植瓣尖向上的技术问题,但必须事先将瓣尖按尖上根下的方式逐瓣用人工装入大蒜播种器”,因为效率有限,该技术虽然申报了专利,但没有形成经济实用的产品。
3)、大蒜自动定向栽种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蒜种输送过程中要求瓣尖朝上的自动调整问题,由动力装置、供料器、根部向下控制器等构成,如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2zDS一5型自走式大蒜栽植机该机为一次完成5行播种,行距为17.5cm。其特点,大蒜直立率高,能满足大蒜播种要求;生产率高,日栽种大蒜为0.33~0.4hm2,是人工栽种效率的25倍。该机通过旋转的取种勺及刮板单粒取种后,种子进入瓣尖自动定向控制装置。该装置关键结构设计是基于对蒜瓣的结构特点、重心位置(下半部最厚处)确定的,在输送管中运动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调整方向并顺利落下;经落蒜口掉进已开出的种沟中,后面的覆土器覆土,完成自动播种。但该机型只能保证下落过程中的直立状态,入沟后直立状态得不到保证,经蒜农使用后,反映其入沟后直立率不高,因此该机型未能推广应用。
另外,辽宁省农机研究所仿照韩国技术研制了一种全自动大蒜播种机,为解决农艺要求中瓣尖朝上直立种植的要求,设计了蒜瓣垂直插入直立投种机构。其作用在于:首先对排种器排出的蒜瓣,通过接种斗与种植斗配合调向正位;然后采用同步式穴播的方法,垂直人土成穴并直立投种.该机型通过试验,芽朝上成功率也较低,因而也没有推广。总之,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满足农艺要求的大蒜播种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结构中包括依次衔接的取蒜送蒜装置、电控瓣尖辨识装置、瓣尖自动调正装置和蒜瓣直立播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蒜送蒜装置为播种机的初始作业机构,其包括种箱、倾斜设置在种箱内部一侧输送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上的取蒜条带和设置在取蒜条带上的取蒜勺;取蒜条带下方设置接蒜漏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包括衔接设置在所述取蒜送蒜装置的接蒜漏斗下方的一组通过传动结构与伺服步进电机连接进行旋转运动的步进转盘、设置在此步进转盘周沿上的多组辨识储蒜单元和设置在步进转盘一侧的输蒜波纹管;所述辨识储蒜单元包括开口朝向蒜瓣进口的辨识储蒜筒,此辨识储蒜筒的轴向沿所述步进转盘的径向设置;在辨识储蒜筒的底部设置触点开关;在辨识储蒜筒的外侧部设置由所述触点开关启闭的蒜瓣夹持机构,此蒜瓣夹持机构包括沿所述辨识储蒜筒径向设置且穿过所述辨识储蒜筒筒壁设置的夹持器推杆和设置在夹持器推杆上的电磁吸夹机构;此电磁吸夹机构包括通过连接臂固定在所述辨识储蒜筒上的夹持器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夹持器推杆顶端的夹持器衔铁和设置在所述夹持器衔铁与所述夹持器电磁铁之间及所述夹持器电磁铁与所述辨识储蒜筒外壁之间的夹持器弹簧;在辨识储蒜筒的内侧壁上还设置与所述蒜瓣夹持机构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输蒜波纹管的上端与所述辨识储蒜单元的侧下部连接,输蒜波纹管的入口与步进转动的辨识储蒜筒活动对接,输蒜波纹管的下端与输蒜管接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瓣尖自动调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下方和所述输蒜管的上方,其包括一组通过传动机构与翻转电机连接实现自身翻转的调头储蒜筒,此调头储蒜筒设置在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下方并与位于电控瓣尖辨识装置下端的辨识储蒜筒对接,此调头储蒜筒内壁还设置有滑轨,在此滑轨上设置一组由重力控制的沿调头储蒜筒轴向自由滑动的滑动挡板;瓣尖自动调正装置出口与下方的输蒜管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蒜瓣直立播种装置设置在所述输蒜管下方,其结构中包括中央转板、均匀设置在此中央转板周沿的多组插尖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中央转板上且与所述多组插尖组件相对设置的多组挡块组件;所述中央转板呈六角星形设置,所述插尖组件和挡块组件均位于中央转板的一个凸角上;所述插尖组件包括圆管型的种蒜管、设置在此种蒜管外侧上部的挡板、设置在种蒜管下部的衔接板、安装在所述挡板和衔接板之间的弹簧和设置在衔接板下方的插尖;所述种蒜管沿轴向穿过所述衔接板且与衔接板滑动连接,种蒜管的下方出口位于所述插尖之内;所述插尖由两组弹性锥形面合围而成,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衔接板的下方,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下端合围形成尖端;所述挡块组件呈矩形设置且固接设置在所述中央转板的板面上;所述插尖组件的挡板与挡块组件朝向插尖组件的一面相对设置且活动衔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蒜漏斗上端开口承接承来自取蒜勺的蒜瓣;接蒜漏斗下端开口与所述步进转盘的进蒜口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头储蒜筒在调头运动中分别与上方的电控瓣尖辨识装置上做步进旋转运动的辨识储蒜筒和下方的输蒜管活动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蒜管下端与所述蒜瓣直立播种装置的种蒜管对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大蒜的种植最主要的难题就是蒜尖朝上直立种植,只有这样才保证大蒜的出苗率,这个问题不解决种大蒜只能依靠手工种植。本发明从实用性的角度良好的解决了上述蒜尖朝上直立种植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实现了大蒜种植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大蒜种植的效率,使大蒜的大面积种植成为现实。
本发明的取蒜送蒜装置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简洁性特点。大蒜在种箱里通过取蒜条带传送到接蒜漏斗里;取蒜条带上每隔一段相同的距离便固定一个取蒜勺,取蒜勺与取蒜条带固定连接以完成送蒜工作,取蒜勺与种箱中的蒜瓣直接接触进行取蒜并运送到接蒜漏斗里;其中的取蒜条带受力较小只作为传输使用,对取蒜条带的选用只需要注意成本和易用性即可。
电控瓣尖辨识装置和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是播种机的核心部分,是决定特性和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大蒜种植机械化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大蒜的直立朝上种植是直接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本发明的电控瓣尖辨识装置和瓣尖自动调正装置良好的解决了上述行业难题。大蒜由接蒜漏斗进入辨识储蒜筒,其内有一个蒜瓣夹持机构,当有蒜掉入且瓣尖向下时,蒜尖则会触碰到触点开关,这时蒜瓣夹持机构无动作;否则,蒜瓣夹持机构由安装在辨识储蒜筒中的光电传感器提供运动信号,当有蒜瓣掉入辨识储蒜筒时,传感器给蒜瓣夹持机构的电磁铁一个信号,电磁铁吸引蒜瓣夹持机构的衔铁运动,衔铁带动推杆运动,将蒜夹住;然后步进转盘顺时针旋转,当辨识储蒜筒正对输蒜波纹管时,如果瓣尖向下,蒜瓣会自动掉入输蒜波纹管进入下游的蒜瓣直立播种装置,如果瓣尖向上,由于蒜瓣夹持机构的夹持蒜瓣不会掉入输蒜波纹管,而是继续移动到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此时夹持器松开,蒜瓣掉入瓣尖自动调正装置的调头储蒜筒,调头储蒜筒内的滑动挡板将蒜托住,瓣尖自动调正装置由电机控制旋转180°后,蒜瓣掉入下游的蒜瓣直立播种装置。
蒜瓣种植的农艺要求规定蒜瓣蒜尖必须朝上直立栽种,蒜瓣直立播种装置就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其一方面要对蒜瓣的栽植方向进行正位,并须在投种的同时勾挖种穴和覆土,而且三个动作必须协调配合,在时间顺序、工艺配合、种植参数等方面相互匹配一致,这也是十分困难的。本发明当大蒜从上游的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沿输蒜管进入蒜瓣直立播种装置的种蒜管后,蒜瓣直立播种装置的中央转板及其上的插尖组件会顺时针转动,当插尖插入土壤中时,挡块组件与种蒜管边缘的挡板相接,随着中央转板的转动,挡块组件给予挡板的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种蒜管顶着插尖向下滑动使插尖张开,此时蒜瓣随即落入土壤中,当插尖要从土壤中拔出时,挡块组件与种蒜管上的挡板相对错开,弹簧回复原状且插尖同时闭合,当插尖从土壤中完全拔出时,种植和覆土作业也就同时完成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辨识储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瓣尖自动调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瓣直立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插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取蒜送蒜装置(1);种箱(11);取蒜条带(12);取蒜勺(13);接蒜漏斗(14);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步进转盘(21);辨识储蒜单元(22);辨识储蒜筒(221);触点开关(222);夹持器推杆(223);连接臂(224);夹持器电磁铁(225);夹持器衔铁(226);夹持器弹簧(227);输蒜波纹管(23);输蒜管(24);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翻转电机(31);调头储蒜筒(32);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中央转板(41);插尖组件(42);种蒜管(421);挡板(422);衔接板(423);弹簧(424);插尖(425);挡块组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依次衔接的取蒜送蒜装置1、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和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取蒜送蒜装置1为播种机的初始作业机构,其包括种箱11、倾斜设置在种箱11内部一侧输送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上的取蒜条带12和设置在取蒜条带12上的取蒜勺13;取蒜条带12下方设置接蒜漏斗14;接蒜漏斗14上端开口承接承来自取蒜勺13的蒜瓣;接蒜漏斗14下端开口与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的步进转盘21的进蒜口对接;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包括一组通过传动结构与伺服步进电机连接进行旋转运动的步进转盘21、设置在此步进转盘21周沿上的多组辨识储蒜单元22和设置在步进转盘21一侧的输蒜波纹管23;辨识储蒜单元22包括开口朝向蒜瓣进口的辨识储蒜筒221,此辨识储蒜筒221的轴向沿步进转盘21的径向设置;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底部设置触点开关222;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外侧部设置由触点开关222启闭的蒜瓣夹持机构,此蒜瓣夹持机构包括沿辨识储蒜筒221径向设置且穿过辨识储蒜筒221筒壁设置的夹持器推杆223和设置在夹持器推杆223上的电磁吸夹机构;此电磁吸夹机构包括通过连接臂224固定在辨识储蒜筒221上的夹持器电磁铁225、固定在夹持器推杆223顶端的夹持器衔铁226和设置在夹持器衔铁226与夹持器电磁铁225之间及夹持器电磁铁225与辨识储蒜筒221外壁之间的夹持器弹簧227;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与蒜瓣夹持机构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输蒜波纹管23的上端与辨识储蒜单元22的侧下部连接,输蒜波纹管23的入口与步进转动的辨识储蒜筒221活动对接,输蒜波纹管23的下端与输蒜管24接通;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设置在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方和输蒜管24的上方,其包括一组通过传动机构与翻转电机31连接实现自身翻转的调头储蒜筒32,此调头储蒜筒32设置在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方并与位于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端的辨识储蒜筒221对接,此调头储蒜筒32内壁还设置有滑轨,在此滑轨上设置一组由重力控制的沿调头储蒜筒32轴向自由滑动的滑动挡板;调头储蒜筒32在调头运动中分别与上方的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上做步进旋转运动的辨识储蒜筒221和下方的输蒜管24活动对接;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设置在输蒜管24下方,其结构中包括中央转板41、均匀设置在此中央转板41周沿的多组插尖组件42和设置在中央转板41上且与多组插尖组件42相对设置的多组挡块组件43;中央转板41呈六角星形设置,插尖组件42和挡块组件43均位于中央转板41的一个凸角上;插尖组件42包括圆管型的种蒜管421、设置在此种蒜管421外侧上部的挡板422、设置在种蒜管421下部的衔接板423、安装在挡板422和衔接板423之间的弹簧424和设置在衔接板423下方的插尖425;种蒜管421沿轴向穿过衔接板423且与衔接板423滑动连接,种蒜管421的下方出口位于插尖425之内;插尖425由两组弹性锥形面合围而成,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上端活动连接在衔接板423的下方,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下端合围形成尖端;挡块组件43呈矩形设置且固接设置在中央转板41的板面上;插尖组件42的挡板422与挡块组件43朝向插尖组件42的一面相对设置且活动衔接。
参看附图,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大蒜的种植最主要的难题就是蒜尖朝上直立种植,只有这样才保证大蒜的出苗率,这个问题不解决种大蒜只能依靠手工种植。本发明从实用性的角度良好的解决了上述蒜尖朝上直立种植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实现了大蒜种植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大蒜种植的效率,使大蒜的大面积种植成为现实。本发明的取蒜送蒜装置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简洁性特点。大蒜在种箱里通过取蒜条带传送到接蒜漏斗里;取蒜条带上每隔一段相同的距离便固定一个取蒜勺,取蒜勺与取蒜条带固定连接以完成送蒜工作,取蒜勺与种箱中的蒜瓣直接接触进行取蒜并运送到接蒜漏斗里;其中的取蒜条带受力较小只作为传输使用,对取蒜条带的选用只需要注意成本和易用性即可。电控瓣尖辨识装置和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是播种机的核心部分,是决定特性和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大蒜种植机械化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大蒜的直立朝上种植是直接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本发明的电控瓣尖辨识装置和瓣尖自动调正装置良好的解决了上述行业难题。大蒜由接蒜漏斗进入辨识储蒜筒,其内有一个蒜瓣夹持机构,当有蒜掉入且瓣尖向下时,蒜尖则会触碰到触点开关,这时蒜瓣夹持机构无动作;否则,蒜瓣夹持机构由安装在辨识储蒜筒中的光电传感器提供运动信号,当有蒜瓣掉入辨识储蒜筒时,传感器给蒜瓣夹持机构的电磁铁一个信号,电磁铁吸引蒜瓣夹持机构的衔铁运动,衔铁带动推杆运动,将蒜夹住;然后步进转盘顺时针旋转,当辨识储蒜筒正对输蒜波纹管时,如果瓣尖向下,蒜瓣会自动掉入输蒜波纹管进入下游的蒜瓣直立播种装置,如果瓣尖向上,由于蒜瓣夹持机构的夹持蒜瓣不会掉入输蒜波纹管,而是继续移动到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此时夹持器松开,蒜瓣掉入瓣尖自动调正装置的调头储蒜筒,调头储蒜筒内的滑动挡板将蒜托住,瓣尖自动调正装置由电机控制旋转180°后,蒜瓣掉入下游的蒜瓣直立播种装置。蒜瓣种植的农艺要求规定蒜瓣蒜尖必须朝上直立栽种,蒜瓣直立播种装置就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其一方面要对蒜瓣的栽植方向进行正位,并须在投种的同时勾挖种穴和覆土,而且三个动作必须协调配合,在时间顺序、工艺配合、种植参数等方面相互匹配一致,这也是十分困难的。本发明当大蒜从上游的瓣尖自动调正装置沿输蒜管进入蒜瓣直立播种装置的种蒜管后,蒜瓣直立播种装置的中央转板及其上的插尖组件会顺时针转动,当插尖插入土壤中时,挡块组件与种蒜管边缘的挡板相接,随着中央转板的转动,挡块组件给予挡板的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种蒜管顶着插尖向下滑动使插尖张开,此时蒜瓣随即落入土壤中,当插尖要从土壤中拔出时,挡块组件与种蒜管上的挡板相对错开,弹簧回复原状且插尖同时闭合,当插尖从土壤中完全拔出时,种植和覆土作业也就同时完成了。本发明具有明显的实用优势和推广价值。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Claims (8)

1.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包括依次衔接的取蒜送蒜装置(1)、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和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蒜送蒜装置(1)为播种机的初始作业机构,其包括种箱(11)、倾斜设置在种箱(11)内部一侧输送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上的取蒜条带(12)和设置在取蒜条带(12)上的取蒜勺(13);取蒜条带(12)下方设置接蒜漏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包括衔接设置在所述取蒜送蒜装置(1)的接蒜漏斗(14)下方的一组通过传动结构与伺服步进电机连接进行旋转运动的步进转盘(21)、设置在此步进转盘(21)周沿上的多组辨识储蒜单元(22)和设置在步进转盘(21)一侧的输蒜波纹管(23);所述辨识储蒜单元(22)包括开口朝向蒜瓣进口的辨识储蒜筒(221),此辨识储蒜筒(221)的轴向沿所述步进转盘(21)的径向设置;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底部设置触点开关(222);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外侧部设置由所述触点开关(222)启闭的蒜瓣夹持机构,此蒜瓣夹持机构包括沿所述辨识储蒜筒(221)径向设置且穿过所述辨识储蒜筒(221)筒壁设置的夹持器推杆(223)和设置在夹持器推杆(223)上的电磁吸夹机构;此电磁吸夹机构包括通过连接臂(224)固定在所述辨识储蒜筒(221)上的夹持器电磁铁(225)、固定在所述夹持器推杆(223)顶端的夹持器衔铁(226)和设置在所述夹持器衔铁(226)与所述夹持器电磁铁(225)之间及所述夹持器电磁铁(225)与所述辨识储蒜筒(221)外壁之间的夹持器弹簧(227);在辨识储蒜筒(22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与所述蒜瓣夹持机构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输蒜波纹管(23)的上端与所述辨识储蒜单元(22)的侧下部连接,输蒜波纹管(23)的入口与步进转动的辨识储蒜筒(221)活动对接,输蒜波纹管(23)的下端与输蒜管(24)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方和所述输蒜管(24)的上方,其包括一组通过传动机构与翻转电机(31)连接实现自身翻转的调头储蒜筒(32),此调头储蒜筒(32)设置在所述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方并与位于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下端的辨识储蒜筒(221)对接,此调头储蒜筒(32)内壁还设置有滑轨,在此滑轨上设置一组由重力控制的沿调头储蒜筒(32)轴向自由滑动的滑动挡板;瓣尖自动调正装置(3)出口与下方的输蒜管(24)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设置在所述输蒜管(24)下方,其结构中包括中央转板(41)、均匀设置在此中央转板(41)周沿的多组插尖组件(42)和设置在所述中央转板(41)上且与所述多组插尖组件(42)相对设置的多组挡块组件(43);所述中央转板(41)呈六角星形设置,所述插尖组件(42)和挡块组件(43)均位于中央转板(41)的一个凸角上;所述插尖组件(42)包括圆管型的种蒜管(421)、设置在此种蒜管(421)外侧上部的挡板(422)、设置在种蒜管(421)下部的衔接板(423)、安装在所述挡板(422)和衔接板(423)之间的弹簧(424)和设置在衔接板(423)下方的插尖(425);所述种蒜管(421)沿轴向穿过所述衔接板(423)且与衔接板(423)滑动连接,种蒜管(421)的下方出口位于所述插尖(425)之内;所述插尖(425)由两组弹性锥形面合围而成,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衔接板(423)的下方,两组弹性锥形面的下端合围形成尖端;所述挡块组件(43)呈矩形设置且固接设置在所述中央转板(41)的板面上;所述插尖组件(42)的挡板(422)与挡块组件(43)朝向插尖组件(42)的一面相对设置且活动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蒜漏斗(14)上端开口承接承来自取蒜勺(13)的蒜瓣;接蒜漏斗(14)下端开口与所述步进转盘(21)的进蒜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头储蒜筒(32)在调头运动中分别与上方的电控瓣尖辨识装置(2)上做步进旋转运动的辨识储蒜筒(221)和下方的输蒜管(24)活动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蒜管(24)下端与所述蒜瓣直立播种装置(4)的种蒜管(421)对接。
CN201610158414.6A 2016-03-13 2016-03-13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6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8414.6A CN105766162B (zh) 2016-03-13 2016-03-13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8414.6A CN105766162B (zh) 2016-03-13 2016-03-13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6162A true CN105766162A (zh) 2016-07-20
CN105766162B CN105766162B (zh) 2017-09-22

Family

ID=5639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841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6162B (zh) 2016-03-13 2016-03-13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61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319A (zh) * 2017-08-31 2017-11-17 青岛农业大学 直立播种机
CN110558008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蒜播种机直立种植装置
CN112930795A (zh) * 2021-04-12 2021-06-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大蒜种植用正芽播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0184A (ko) * 2012-03-16 2013-12-02 박덕천 마늘 파종기
CN203675586U (zh) * 2014-01-02 2014-07-02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大蒜播种机
CN104285559A (zh) * 2014-10-08 2015-01-21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大蒜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30198A (zh) * 2015-11-11 2016-01-13 高迟 大蒜插播机械手
CN105284251A (zh) * 2015-10-13 2016-02-03 南通大学 一种夹紧蒜须倒转鳞芽方向筛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0184A (ko) * 2012-03-16 2013-12-02 박덕천 마늘 파종기
CN203675586U (zh) * 2014-01-02 2014-07-02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大蒜播种机
CN104285559A (zh) * 2014-10-08 2015-01-21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大蒜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84251A (zh) * 2015-10-13 2016-02-03 南通大学 一种夹紧蒜须倒转鳞芽方向筛选装置
CN105230198A (zh) * 2015-11-11 2016-01-13 高迟 大蒜插播机械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319A (zh) * 2017-08-31 2017-11-17 青岛农业大学 直立播种机
CN110558008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蒜播种机直立种植装置
CN112930795A (zh) * 2021-04-12 2021-06-1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大蒜种植用正芽播种装置
CN112930795B (zh) * 2021-04-12 2022-04-2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大蒜种植用正芽播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6162B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8296Y (zh) 人力点播追肥器
CN105075474B (zh) 一种单芽段蔗种排种器
CN105766162A (zh) 全自动电控辨识大蒜直立播种机
CN205249779U (zh) 一种双行勺式错位精量排种器
CN203313640U (zh) 烤烟丸化种播种器
CN105766161A (zh) 一种大蒜瓣尖全自动调正装置
Rasool et al. Onion transplanting mechanisms: A review
JP2012170451A (ja) ハンドタイプの播種器
CN210168450U (zh) 一种蒜瓣方向识别调向装置、蒜瓣插播装置及大蒜播种机
CN208798341U (zh) 排种器及播种机
CN201393435Y (zh) 一种钵盘式育种专用精量播种机
CN105766160B (zh) 一种蒜瓣瓣尖电控辨识装置
CN105746056A (zh) 一种蒜瓣直立投放覆土播种一体化装置
CN203872551U (zh) 广适性播种机
CN105409402A (zh) 玉米播种装置
CN106612800B (zh) 辣椒种植机
CN209731976U (zh) 一种手持单粒小颗粒播种枪
CN211064115U (zh) 一种带补种功能的机用播种器
CN111226545A (zh) 一种直播机的排种装置
CN208509564U (zh) 一种具有分粒功能的手动式苗穴播种装置
CN219087785U (zh) 一种精量播种机
CN216253902U (zh) 一种农业移栽器
CN217905086U (zh) 一种播种定位准确的水稻育种播种器
CN208242190U (zh) 用于精细化播种的便携式播种器
CN211128944U (zh) 一种播种器用往复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