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0777A -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0777A
CN105760777A CN201610087191.9A CN201610087191A CN105760777A CN 105760777 A CN105760777 A CN 105760777A CN 201610087191 A CN201610087191 A CN 201610087191A CN 105760777 A CN105760777 A CN 105760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user
application program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71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0777B (zh
Inventor
黄春华
葛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71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0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07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7417 priority patent/WO20171401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07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6Dynamic detection, i.e. detection performed at run-time, e.g. emulation, suspicious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50, 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 G06F2221/033Test or assess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Virolog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智能终端进行初始化设置,将智能终端的本地系统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相连接;S2、对智能终端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若符合,则将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发送至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3;S3、利用本地系统对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并判断是否能处理完成,若是,则处理完成,若否,则将其发送至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S4、远程管理系统处理完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本发明不仅达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安全性的目的,而且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平台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互联网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由于其便携性、成本低等优点,日益成为用户进行各类网络活动的主要终端形态。相比传统PC终端,智能移动终端拥有便携式处理器、更高的移动网络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开放的第三方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因此借助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开展大量业务应用,处理更多的个人隐私数据,怎么对这些隐私数据进行管理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上也有很多拦截,跟踪恶意软件的工具,以及很多门类繁多的智能终端安全软件,但是,这些工具和软件一般只能在智能移动终端内进行保护,不能对智能移动终端的病毒信息、用户隐私数据等进行远程管理和远程设置,其不仅降低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智能移动终端的平台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智能终端进行初始化设置,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本地系统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相连接;
S2、对所述智能终端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若符合,则将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3;
S3、利用所述本地系统对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并判断是否能处理完成,若是,则处理完成,若否,则将其发送至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S4、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处理完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修改所述智能终端的源代码,在所述智能终端中添加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
S12、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开机初始化程序,对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进行统一化的初始化设置;
S13、所述智能终端分别通过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唯一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的隐私数据进行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用于将用户在所述智能终端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所述智能终端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包括:恶意行为或恶意程序的原始操作数据,隐私数据的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和基本设置的记录,并且,分析所述智能终端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的特征包括:访问函数包名、访问网络接口、数据包内容、关键字数据和用户行为的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的步骤包括:
S21、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2、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判断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的连接是否是唯一性连接,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3、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判断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APP应用程序的相关设置信息后,是否同时将所述设置信息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上,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3中,利用所述本地系统对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包括:所述本地系统通过修改本地的代码,对本地恶意行为、恶意程序以及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自处理、建立数据存储以及提取本地应用程序的设置项。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远程管理系统通过J2EE系统处理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处理请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上述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其还包括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和远程管理系统,所述智能终端分别通过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相连接,其中,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的隐私数据进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用于将用户在所述智能终端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反馈至用户的结果包括:提醒用户更新操作,提醒用户注意操作方式和提醒用户注意防范恶意行为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还用于在用户更新应用程序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通过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的唯一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通过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的唯一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智能终端的源代码进行改造,在系统框架层建立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通过这些模块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相连接,使用户可以在远程管理系统上对智能终端中的病毒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反馈分析结果,重要隐私数据进行跟踪备份,同时,还能远程获取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版本及设置信息,其通过远程对这些安全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达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安全性的目的,而且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平台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智能终端1进行初始化设置,将智能终端1的本地系统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2相连接;
S2、对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若符合,则将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发送至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3;
S3、利用本地系统对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并判断是否能处理完成,若是,则处理完成,若否,则将其发送至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
S4、远程管理系统2处理完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
本发明主要通过在智能终端1上进行初始化设置后,建立智能终端1与远程管理系统2的连接通道机制,获取智能终端1的用户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用户隐私数据以及智能终端1不能处理的恶意病毒信息,并在远程管理系统2中将恶意病毒处理后再反馈至智能终端1,其提高了智能终端1恶意病毒的查杀能力,提高了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修改智能终端1的源代码,在智能终端中添加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
S12、设置智能终端1的开机初始化程序,对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进行统一化的初始化设置;
S13、智能终端1分别通过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与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唯一性连接。
其中,步骤S11中: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用于对智能终端1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其中,设定的时间段可以为1-2周,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定,而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反馈至用户的处理结果包括:提醒用户更新操作、提醒用户注意操作和提醒用户防范恶意行为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及时提醒用户注意,以便于主动提高智能终端1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隐私数据的泄露。
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用于对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进行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其中,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中的隐私数据包括通话信息与短信信息,地理位置,社交网络账户,银行帐号,个人密码,照片视频等。
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用于将用户在智能终端1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由于目前的智能终端1内存小,随着用户的使用,相应的应用程序会进行更新、替换和升级,但是,用户的浏览爱好和设置喜好,在用户卸载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丢失,通过设置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就可以在用户更新应用程序的时候,能对相应的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步骤S12中,将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进行统一化的初始化设置的作用在于:方便各个模块的展开和设置。
具体的,在步骤S2中: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包括:恶意行为或恶意程序的原始操作数据,隐私数据的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和基本设置的记录,并且,分析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的特征包括:访问函数包名、访问网络接口、数据包内容、关键字数据和用户行为的权限等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的步骤包括:
S21、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2、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判断远程管理系统2和智能终端1的连接是否是唯一性连接,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3、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判断在获取智能终端1的APP应用程序的相关设置信息后,是否同时将设置信息上传到远程管理系统2上,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在步骤S21中,假设用户需要备份上传自己的联系人,若用户发出了操作请求,并且操作请求被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接收到,则被定性为正常行为特征,而对于没有发出操作请求的情况下(如病毒程序的自动启动),则被定性为非正常行为特征。在步骤S22中,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判断唯一性连接的依据为智能终端1的SN号、IMEI等唯一识别码。
本发明的步骤S3中,利用本地系统对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包括:本地系统通过修改本地的代码,对本地恶意行为、恶意程序以及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自处理、建立数据存储以及提取本地应用程序的设置项。并且,在步骤S3中,远程管理系统2通过J2EE系统处理智能终端1发来的处理请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参阅图2所示,一种使用上述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智能终端1,其还包括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和远程管理系统2,智能终端1分别通过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与远程管理系统2相连接,其中,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用于对智能终端1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用于对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进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用于将用户在智能终端1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
本发明通过对智能终端1的源代码进行改造,在系统框架层建立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通过这些模块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2相连接,使用户可以在远程管理系统2上对智能终端1中的病毒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反馈分析结果,重要隐私数据进行跟踪备份,同时,还能远程获取智能终端1的应用程序的版本及设置信息,其通过远程对这些安全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达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安全性的目的,而且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平台处理能力。
具体的,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反馈至用户的结果包括:提醒用户更新操作,提醒用户注意操作方式和提醒用户注意防范恶意行为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的,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包括通话信息与短信信息、地理位置、社交网络账户、银行帐号、个人密码和照片视频。
本发明的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还用于在用户更新应用程序后,对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从而减小用户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安全性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通过获取智能终端1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远程管理系统2和智能终端1的唯一性连接。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通过获取智能终端1的应用程序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远程管理系统2和智能终端1的唯一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对智能终端1的病毒信息采集及反馈,在智能终端1的本地系统不能处理的情况下,去建立本地病毒信息存储机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网络上传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反馈至用户;
2)能对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进行管理,通过建立远程管理系统2连接通道,自动将用户需要保存的隐私信息进行备份、上传和管理,在用户恢复智能终端1的出厂设置后或者是更换智能终端1情况下,可以同步自己的隐私信息;
3)能对智能终端1的远程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通过将用户的智能终端1的应用程序的版本及设置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远程管理系统2中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时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智能终端(1)进行初始化设置,将所述智能终端(1)的本地系统与外部的远程管理系统(2)相连接;
S2、对所述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若符合,则将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发送至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3;
S3、利用所述本地系统对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并判断是否能处理完成,若是,则处理完成,若否,则将其发送至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
S4、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处理完成,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修改所述智能终端(1)的源代码,在所述智能终端(1)中添加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
S12、设置所述智能终端(1)的开机初始化程序,对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进行统一化的初始化设置;
S13、所述智能终端(1)分别通过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唯一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1)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进行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用于将用户在所述智能终端(1)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包括:恶意行为或恶意程序的原始操作数据,隐私数据的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和基本设置的记录,并且,分析所述智能终端(1)的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的特征包括:访问函数包名、访问网络接口、数据包内容、关键字数据和用户行为的权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判断是否符合用户正常的行为特征的步骤包括:
S21、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2、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判断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1)的连接是否是唯一性连接,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S23、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判断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1)的APP应用程序的相关设置信息后,是否同时将所述设置信息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上,若是,则判断为正常行为特征;若否,则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特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所述本地系统对所述原始操作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包括:所述本地系统通过修改本地的代码,对本地恶意行为、恶意程序以及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自处理、建立数据存储以及提取本地应用程序的设置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通过J2EE系统处理所述智能终端(1)发来的处理请求。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智能终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和远程管理系统(2),所述智能终端(1)分别通过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和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相连接,其中,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1)的恶意程序和恶意行为进行收集,并在设定的时间段上传到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用户;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1)的隐私数据进远程查看、备份和管理;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用于将用户在所述智能终端(1)中应用程序的版本记录下来,同时,将所述应用程序的基本设置记录下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恶意行为收集反馈模块(3)反馈至用户的结果包括:提醒用户更新操作,提醒用户注意操作方式和提醒用户注意防范恶意行为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还用于在用户更新应用程序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自动设置。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数据远程管理备份模块(4)通过获取所述智能终端(1)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和智能终端(1)的唯一性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远程设置管理模块(5)通过获取所述智能终端(1)的应用程序的SN号或IMEI唯一识别码,建立所述远程管理系统(2)和智能终端(1)的唯一性连接。
CN201610087191.9A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0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7191.9A CN105760777B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PCT/CN2016/107417 WO2017140154A1 (zh) 2016-02-16 2016-11-28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7191.9A CN105760777B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0777A true CN105760777A (zh) 2016-07-13
CN105760777B CN105760777B (zh) 2018-07-17

Family

ID=5632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71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0777B (zh) 2016-02-16 2016-02-16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0777B (zh)
WO (1) WO20171401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0154A1 (zh) * 2016-02-16 2017-08-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63475A (zh) * 2017-10-09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元件中的应用的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450533A (zh) * 2023-06-15 2023-07-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1795A (zh) * 2020-07-30 2020-10-30 江苏华旭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工程造价分析数据收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142A (zh) * 2011-11-30 2012-04-11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云平台的主动防御方法
CN104539467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4850798A (zh) * 2015-06-26 2015-08-19 福建六壬网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定制的android设备隐私保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0551A (zh) * 2012-07-06 2014-01-22 天讯天网(福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软件限制方法和系统
CN103795715A (zh) * 2014-01-20 2014-05-14 冯丽娟 隐私保护方法、恢复方法及隐私保护系统
CN105760777B (zh) * 2016-02-16 2018-07-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142A (zh) * 2011-11-30 2012-04-11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云平台的主动防御方法
CN104539467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4850798A (zh) * 2015-06-26 2015-08-19 福建六壬网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定制的android设备隐私保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0154A1 (zh) * 2016-02-16 2017-08-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63475A (zh) * 2017-10-09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元件中的应用的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450533A (zh) * 2023-06-15 2023-07-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6450533B (zh) * 2023-06-15 2023-09-1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40154A1 (zh) 2017-08-24
CN105760777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7626B (zh) 终端设备中应用软件权限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375617B (zh) 用于在无线装置上提供可配置任务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US7584201B2 (en) Management of mobile-device data
CN103023875B (zh) 一种账户管理系统及方法
US8695058B2 (en) Selective management of mobile device data in a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CN103297459B (zh) 应用配置信息的同步系统、接入服务器、客户端和方法
JP2015092374A (ja) 無線装置上のファームウェア照合を管理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00299152A1 (en) Selective Management of Mobile Devices in a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US79257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programming of a wireless device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5092374A5 (zh)
CN103299658A (zh) 移动应用的管理
EP1897074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authorized executable instructions on a wireless device
JP2012084159A5 (zh)
JP2008547092A5 (zh)
CN105760777A (zh) 一种基于智能平台的安全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95788B (zh) 一种基于插件的api网关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03350A (zh) 代维工作记录仪及工作方法
CN103885763A (zh) 操作系统资源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3686688A (zh) 移动终端用户通讯录的保护处理方法与装置、移动终端
CN104335620A (zh) 用于移动电话虚拟复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12187898A (zh) 一种基于公安网的数据接入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101299A (zh) 一种云桌面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546473B (zh) 具有分立状态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992363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094265B (zh) 一种优化直播移动端用户关注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