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9425B - 虚拟现实眼镜 - Google Patents

虚拟现实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9425B
CN105759425B CN201610307196.8A CN201610307196A CN105759425B CN 105759425 B CN105759425 B CN 105759425B CN 201610307196 A CN201610307196 A CN 201610307196A CN 105759425 B CN105759425 B CN 105759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ectrum
grip block
holder
longitudinal
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7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9425A (zh
Inventor
陈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nglaim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nectm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nectm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nectm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071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9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9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壳体、两各镜片框、遮光板、两组纵向调节件和两组横向调节件,每组纵向调节件和每组横向调节件对应控制壳体内的一个镜片框;纵向调节件包括纵向拨片、滑杆和支架;壳体上设置有纵向滑孔,纵向拨片贯穿纵向滑孔设置,并沿纵向滑孔滑动,纵向拨片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架;纵向拨片上设置贯穿的横向滑孔;壳体内部沿纵向固定设置滑杆,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支架通过通孔适配地沿滑杆滑动;支架内设置镜片框;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拨片,该横向拨片沿纵向拨片上的横向滑孔伸入支架内固定连接镜片框,横向拨片带动镜片框沿横向滑孔移动;两个镜片框之间设置有遮光板,该遮光板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吸光层。

Description

虚拟现实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眼镜是一种利用眼镜式显示器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眼镜式显示器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显示器,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眼镜显示器作为虚拟现实的显示设备,具有小巧和封闭性强的特点,在军事训练,虚拟驾驶,虚拟城市等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降低成本,使虚拟现实眼镜可广泛使用,现有技术将虚拟现实显示屏取消掉,然后对应的设置一个手机夹,可以将手机放置到虚拟现实眼镜中,由手机作为视频播放的工具。
由于手机的大小不同,以及夹持在手机夹上的位置不同,所以需要将虚拟现实眼镜内的镜片进行位置调整,现有的调节方式一般为通过一个调节装置同时调节两组镜片,即两组镜片的移动位置和轨迹相同,当手机位置未居中等情况发生时,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每一组镜片位置的虚拟现实眼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壳体、两个镜片框、遮光板、两组纵向调节件和两组横向调节件,每一组纵向调节件和每一组横向调节件对应控制壳体内的一个镜片框;
所述纵向调节件包括纵向拨片、滑杆和支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纵向滑孔,所述纵向拨片贯穿所述纵向滑孔设置,并沿纵向滑孔滑动,纵向拨片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所述纵向拨片上设置贯穿的横向滑孔;所述壳体内部沿纵向固定设置所述滑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支架通过通孔适配地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支架内设置所述镜片框;
所述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拨片,该横向拨片沿所述纵向拨片上的横向滑孔伸入支架内固定连接所述镜片框,所述横向拨片带动镜片框沿所述横向滑孔移动;
所述两个镜片框之间设置有所述遮光板,该遮光板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吸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环状支架,环状支架远离横向拨片的一端内侧成平面设置,且抵顶于镜片框。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拨片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条纹。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件包括至少两根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外侧设置纵向限位槽,支架沿纵向限位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层为黑色的绒毛层;或者,所述吸光层为黑色的泡沫层,该泡沫层的外侧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现实眼镜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手机夹,该手机夹包括夹持部和长条状的安装夹板,
所述安装夹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突起的第一夹持板;
所述夹持部包括弹性件和平行于第一夹持板的第二夹持板,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夹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夹板上,且沿所述安装夹板宽度方向滑动;
安装手机时,通过外力驱动第二夹持板克服弹性件弹力向远离第一夹持板的方向移动并将手机放置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撤销外力后,弹性件的回复力带动第二夹持板将手机夹持固定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底板上沿安装夹板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滑孔,所述安装夹板上对应滑孔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
所述底板上沿安装夹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所述安装夹板上对应第二导向柱设置有至少两条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弹簧为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在所述安装夹板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拉力做功;或者,
所述弹簧为压簧,压簧的一端抵顶在滑槽的一端,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在所述安装夹板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夹还包括盖板,该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柱上;
所述安装夹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
所述底板上设置对应第一开口的拨动缺口,该拨动缺口的开口端远离第二夹持板,拨动缺口的底端位于第一开口的中部。
本发明的虚拟现实眼镜,每一个镜片框独立的受控于一组纵向调节件和一组横向调节件的调节,可以纵向和横向自由移动,通过左右滑动镜片框,从而使画面居中,不管手机屏幕尺寸大小都能看到完整清晰的画面,通过调节镜片框纵向位置来改变画面大小,即使是小手机屏幕也能看到很大的画面,提升体验感,而且可以单独调节,两只眼睛视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将镜片调节到最佳观看位置;在两各镜框之间设置有遮光板,而且在遮光板上设置有吸光层,可以大大地降低进入壳体内部光线对观看视频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虚拟现实眼镜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纵向拨片与横向拨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纵向拨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遮光板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机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机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夹持板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4,提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壳体100、两组纵向调节件和两组横向调节件,每一组纵向调节件和每一组横向调节件对应控制壳体100内的一个镜片框130,镜片框130内安装有镜片组;上述纵向调节件包括纵向拨片111、滑杆112和支架113;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纵向滑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纵向拨片111贯穿所述纵向滑孔设置,并沿纵向滑孔滑动,纵向拨片111位于壳体10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3;所述纵向拨片111上设置贯穿的横向滑孔1111;所述壳体100内部沿纵向固定设置所述滑杆112,所述支架113上设置有通孔1131,支架113通过通孔1131适配地沿所述滑杆112滑动;所述支架113内设置所述镜片框130;上述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拨片121,该横向拨片121沿所述纵向拨片111上的横向滑孔1111伸入支架113内固定连接所述镜片框130,所述横向拨片121带动镜片框130沿所述横向滑孔1111移动。
本实施例中,上述横向是指沿虚拟现实眼镜的两组镜片连线相同的方向,纵向则为垂直于上述横向方向,而且与镜片的轴线相同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两组纵向调节件和两组横向调节件分别设置于壳体100的顶面或侧面,方便使用者操作。本实施例的虚拟现实眼镜,每一个镜片框130独立的受控于一组纵向调节件和一组横向调节件的调节,可以纵向和横向自由移动,通过左右滑动镜片框130,从而使画面居中,不管手机屏幕尺寸大小都能看到完整清晰的画面,通过调节镜片框130纵向位置来改变画面大小,即使是小手机屏幕也能看到很大的画面,提升体验感,而且可以单独调节,两只眼睛视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将镜片调节到最佳观看位置。
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架113为环状支架113,环状支架113远离横向拨片121的一端内侧成平面设置,且抵顶于镜片框130。环状支架113的底端内侧设计成平面抵顶镜片框130,可以稳定镜片框130在横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镜片框130与所述平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滑槽,平面上设置滑块,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两者之间的滑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纵向拨片111位于壳体100外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条纹1112。横向的条纹1112增加了纵向拨片111上纵向的摩擦系数,使纵向拨片111的沿纵向容易受力。
本实施例中,上述纵向调节件包括至少两根滑杆112。滑杆112其实就是纵向调节件和横向调节件的承受力的部件之一,设置两个可以保持力的平衡,提高隔壁间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架113外侧设置纵向限位槽140,支架113沿纵向限位槽140滑动。限位槽140可以进一步提供承载支架113的力,还可以提高支架113纵向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纵向拨片111的底部设置有成对的卡勾1113,卡勾1113沿壳体100上的纵向滑孔伸入到壳体100内,并卡扣于支架113;支架113靠近纵向滑孔的两侧对称设置通孔1131,通孔1131对应的套接于固定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滑杆112上,拨动纵向拨片111时,支架113沿滑杆112纵向滑动,为了减少滑杆112的受力情况,在支架113的底部设置纵向的限位槽140,支架113的底部外侧抵顶于限位槽140,限位槽140既可以缓解滑杆112的受力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支架113纵向滑动时的稳定性。横向拨片121贯穿纵向拨片111上的横向滑孔1111伸入支架113内,然后固定连接镜片框130,带动镜片框130沿横向滑孔1111横向移动,为了镜片框130横向移动的稳定性,将上述支架113设置成环状,环状支架113远离横向拨片121的一端内侧成平面设置,且抵顶于镜片框130。当需要调节镜片位置时,可以通过拨动纵向拨片111和横向拨片121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上述两个镜片框之间设置有黑色的遮光板301,该遮光板30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吸光层302。在两组镜片之间设置有遮光板301,而且在遮光板301上设置有吸光层302,可以大大地降低进入壳体100内部光线对观看视频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上述遮光板301一般为平面板,竖直地设置在两个镜片框之间,其上、下两端会与壳体100的内侧面接触,以防止左右两侧光线互透而影响观影效果。上述遮光板301一般由塑料制成,其生产方便,质量小。上述吸光层302是指被光线照射后,大部分光线会被吸收,从而起到吸光的作用,一般将其设置成黑色。
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光层302为黑色的绒毛层,光线照射到黑色的绒毛层后,大部分会被黑色的绒毛吸收,而部分没有被吸收的光线会进行反射,绒毛之间有间隙且高低不平,所以被反射的光线会被进行二次吸收或遮挡,所以黑色的绒毛层可以提高吸光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吸光层302为黑色的泡沫层,泡沫层容易粘贴于遮光板301上,而且生产方便,成本较低。上述泡沫层的外侧面为磨砂面。光线照射到黑色的泡沫层后,大部分会被黑色的泡沫吸收,而部分没有被吸收的光线会进行反射,磨砂面会对被反射的光线会被进行二次吸收或遮挡,所以带有磨砂面的黑色的泡沫层可以提高吸光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遮光板301卡扣安装于壳体100在两个镜片框130之间的位置。卡扣安装方便、快速。卡扣结构多种多样,比如遮光板301上设置有卡头,壳体100内部设置有与卡头对应的卡座,两者即可卡扣连接等。
参照图5至图7,上述虚拟现实眼镜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前端的手机夹,该手机夹包括夹持部220和长条状的安装夹板210,安装夹板210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突起的第一夹持板211;上述夹持部220包括弹性件222和平行于第一夹持板211的第二夹持板221,弹性件222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夹板2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221;上述第二夹持板221安装于所述安装夹板210上,且沿所述安装夹板210宽度方向滑动;安装手机时,通过外力驱动第二夹持板221克服弹性件222弹力向远离第一夹持板211的方向移动并将手机放置于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撤销外力后,弹性件222的回复力带动第二夹持板221将手机夹持固定在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述长条状的安装夹板210的长度足够长,其可以为平板状,也可以为带有凹陷部的结构,如果为凹陷部的结构,那么与长度方向同向的一侧边可以为上述的第一夹持板211,而夹持部220安装于凹陷部的底部。上述夹持部220的第二夹持板221沿安装夹板210的宽度方向滑动,而弹性件222提供第二夹持板221向第一夹持板211靠近的弹力,只要将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的初始位置设定小于一指定距离,那么宽度大于该指定距离的手机都有机会被夹持,而限定夹持手机的另一因素是,第二夹持板221沿安装夹板210宽度方向可以滑动的距离,当第二夹持块滑动至最大行程时,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的距离确定了手机夹可夹持的最大宽度的手机。本实施例中,因为通过弹性件222提供回复力,所以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的距离变化为无极变化,即,宽度在上述的指定距离和滑动的距离之间的手机都可以被手机夹所夹持。
本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220还包括底板223,底板223上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221,底板223上沿安装夹板210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滑孔224,所述安装夹板210上对应滑孔224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213。至少两条滑孔224及其对应数量的第一导向柱213适配滑动连接,使第二夹持板221的移动方向固定,夹持手机时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223上沿安装夹板2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226,所述安装夹板210上对应第二导向柱226设置有至少两条滑槽212。同样的,第二导向柱226适配地沿两条滑槽212滑动,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底板223滑动方向的稳定,从而使第二夹持板221的移动方向固定,夹持手机时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222为弹簧,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212内;上述弹簧为压簧,压簧的一端抵顶在滑槽212的一端,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导向柱226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223在所述安装夹板210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弹簧为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212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柱226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223在所述安装夹板210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拉力做功。上述弹簧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还可以将弹簧隐藏,节约空间。
本实施例中,上述虚拟现实眼镜的手机夹还包括盖板230,该盖板230盖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柱213上。第一导向柱213上会设置螺孔,盖板230上设置对应的通孔,然后通过螺钉将两者固定,盖板230可以防止底板223在安装夹板210的厚度方向移动,并且可以限位弹簧等脱离工位。
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夹板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214,该第一开口214对应所述底板223设置;上述盖板23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31,该第二开口231对应所述第一开口214设置;上述底板223上设置对应第一开口214的拨动缺口227,该拨动缺口227的开口端远离第二夹持板221,当手机夹未使用时,拨动缺口227的底端位于第一开口的中部。可以方便拨动底板223移动,无需设置把手等物体,节约空间。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板221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第一夹持板211的凸台225,凸台225可以防止手机从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脱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用手指伸入到安装夹板210的第一开口214,以及第二开口231中,并抵顶在拨动缺口227的底端,然后拨动该底端使底板223向远离第一夹持板211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的距离可以放入手机后,将手机放置在两个夹持板之间,然后将手指抽离,此时第二夹持板221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将手机加持在第一夹持板211和第二夹持板221之间。
本实施例的虚拟现实眼镜,其手机夹在其宽度方向上设置可滑动的第二夹持板221,使其可以兼容大部分宽度的手机,大大地提高虚拟现实眼镜的手机夹的兼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两个镜片框、遮光板、两组纵向调节件和两组横向调节件,每一组纵向调节件和每一组横向调节件对应控制壳体内的一个镜片框;
所述纵向调节件包括纵向拨片、滑杆和支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纵向滑孔,所述纵向拨片贯穿所述纵向滑孔设置,并沿纵向滑孔滑动,纵向拨片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所述纵向拨片上设置贯穿的横向滑孔;所述壳体内部沿纵向固定设置所述滑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支架通过通孔适配地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支架内设置所述镜片框;
所述横向调节件包括横向拨片,该横向拨片沿所述纵向拨片上的横向滑孔伸入支架内固定连接所述镜片框,所述横向拨片带动镜片框沿所述横向滑孔移动;
所述两个镜片框之间设置有所述遮光板,该遮光板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吸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环状支架,环状支架远离横向拨片的一端内侧成平面设置,且抵顶于镜片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拨片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件包括至少两根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侧设置纵向限位槽,支架沿纵向限位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为黑色的绒毛层;或者,所述吸光层为黑色的泡沫层,该泡沫层的外侧面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手机夹,该手机夹包括夹持部和长条状的安装夹板,
所述安装夹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突起的第一夹持板;
所述夹持部包括弹性件和平行于第一夹持板的第二夹持板,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夹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夹板上,且沿所述安装夹板宽度方向滑动;
安装手机时,通过外力驱动第二夹持板克服弹性件弹力向远离第一夹持板的方向移动并将手机放置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撤销外力后,弹性件的回复力带动第二夹持板将手机夹持固定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底板上沿安装夹板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滑孔,所述安装夹板上对应滑孔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柱;
所述底板上沿安装夹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柱,所述安装夹板上对应第二导向柱设置有至少两条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弹簧为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在所述安装夹板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拉力做功;或者,
所述弹簧为压簧,压簧的一端抵顶在滑槽的一端,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当安装手机时,底板在所述安装夹板上移动时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夹还包括盖板,该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柱上;
所述安装夹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对应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
所述底板上设置对应第一开口的拨动缺口,该拨动缺口的开口端远离第二夹持板,拨动缺口的底端位于第一开口的中部。
CN201610307196.8A 2016-05-10 2016-05-10 虚拟现实眼镜 Active CN105759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196.8A CN105759425B (zh) 2016-05-10 2016-05-10 虚拟现实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196.8A CN105759425B (zh) 2016-05-10 2016-05-10 虚拟现实眼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425A CN105759425A (zh) 2016-07-13
CN105759425B true CN105759425B (zh) 2018-09-21

Family

ID=5632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7196.8A Active CN105759425B (zh) 2016-05-10 2016-05-10 虚拟现实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9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555B (zh) 2016-08-24 2020-08-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
CN106291941A (zh) * 2016-10-18 2017-01-04 安庆市汉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vr眼镜手机座
CN106655390B (zh) * 2017-01-03 2023-06-30 东莞市太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组装结构
CN111679447A (zh) * 2020-07-10 2020-09-18 温州明澈眼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微调镜片距离的眼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2973Y (zh) * 1992-12-30 1993-09-29 刘全捷 立体电视镜
CN101630064A (zh) * 2009-08-11 2010-01-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头戴式视频透视立体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69338B (zh) * 2014-12-31 2019-04-1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式显示器
CN205691864U (zh) * 2016-05-10 2016-11-16 深圳市康莱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425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9425B (zh) 虚拟现实眼镜
CN104777617B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CN205333966U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WO2018000797A1 (zh) 外挂屏式vr眼镜及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和屏幕显示装置
KR101579130B1 (ko) 휴대용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어
CN204496107U (zh) 一种头戴式图像比例修正显示设备
CN109324413A (zh) 近眼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56257A (zh) 具有隐形光学器件的眼镜状物
CN204903862U (zh) 一种可调节显示器位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CN106094211A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4575971U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CN205691864U (zh) 虚拟现实眼镜
CN205608301U (zh) 一种手机眼镜架
CN208190708U (zh) 一种智能终端
US3058392A (en) Bisight spectacles
CN205581406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03018921A (zh) 正姿护眼镜
KR101180990B1 (ko) 부착형 입체 영상용 안경
CN204832689U (zh) 一种瞳距可调节虚拟现实眼镜
CN110749997A (zh) 一种ar显示设备
KR102283026B1 (ko) 스마트폰용 뷰어 디바이스
CN205643863U (zh) 虚拟现实眼镜的镜片调节装置
CN204314491U (zh) 一种便携卡入式老视或近视屏幕镜
CN105446470A (zh) 一种显示效果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548693A (zh) 一种滑轨式近远视成像演示教学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274000 plant 1, medical device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ial Park, 1777 Yanhe Road, Wanfu office, high tech Zone,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kanglaim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3, building 3, Hualian Industrial Zone, Huaning Road, Dalang sub district office, Longhua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NNECT-M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