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6642A - Sagd双水平井组 - Google Patents

Sagd双水平井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6642A
CN105756642A CN201410790254.8A CN201410790254A CN105756642A CN 105756642 A CN105756642 A CN 105756642A CN 201410790254 A CN201410790254 A CN 201410790254A CN 105756642 A CN105756642 A CN 105756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steam injection
pipe
sag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02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红娟
陈森
窦升军
郭文德
张磊
黄勇
李林
何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02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6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6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6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AGD双水平井组,包括:注汽井,注汽井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注汽井套管和注汽井筛管,注汽井筛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注汽井套管和注汽井筛管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管体的长度;生产井,生产井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生产井套管和生产井筛管,生产井筛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在生产井套管和生产井筛管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管体及第四管体,第三管体的长度小于第四管体的长度,第一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与第三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的SAGD中的油管存在注采井热交换区域易发生井间汽窜的问题。

Description

SAGD双水平井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AGD采油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AGD双水平井组。
背景技术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简称SAGD)用于开发常规热采工艺难以经济有效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在国外得到成功应用,是一项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先进工艺,该技术工作原理为:在油层中钻一对上下平行的双水平井,通过上水平井向地层中注入高干度蒸汽,加热地层中的原油,加热后的原油及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到下水平井采出,通常用于地层原油粘度非常高、原始地层温度下不具备流动性的超稠油藏开发。双水平井SAGD井组在转入生产阶段之前,必须进行循环预热,即两口水平井均注入高干度蒸汽循环,加热井间地层,使井间地层具备热连通及流体连通,这一阶段是SAGD开发的启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如果井间加热不均匀,将大大降低转生产后的产油量,开发效果极差,且不可逆转。
在现有技术中,SAGD井组中的注汽井和生产井内均采用双油管设置,包括长油管和短油管。长油管和短油管并行设置,长油管用来输送干蒸汽,短油管用来排出返回液。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SAGD井组有如下问题:
1、长油管中的注入干蒸汽与油套环空的返出液存在热交换现象。长油管输送的热蒸汽中部分热量被油套环空中返出液交换消耗,降低了热效率,并且增加了返出液的温度,造成地面产出液处理困难。
2、注汽井与生产井中的热交换区域对应布置,即注汽井的返液端与生产井的返液端以及注汽井长油管管口和生产井长油管管口处于同一垂直位置。此种管组设置方法会产生汽窜现象,降低井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AGD双水平井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的SAGD中的油管存在注采井热交换区域易发生井间汽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AGD双水平井组,包括:注汽井,注汽井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注汽井套管和注汽井筛管,注汽井筛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注汽井套管和注汽井筛管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管体的长度;生产井,生产井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生产井套管和生产井筛管,生产井筛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在生产井套管和生产井筛管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管体及第四管体,第三管体的长度小于第四管体的长度,第一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与第三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与第四管体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的长度大于第三管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二管体的长度小于第四管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位于注汽井套管内的第二管体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一隔热管体,位于生产井套管内的第四管体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二隔热管体。
进一步地,第一隔热管体与注汽井套管与注汽井筛管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第二隔热管体与生产井套管与生产井筛管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注汽井筛管与生产井筛管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注汽井筛管与注汽井套管之间以及生产井筛管与生产井套管之间均通过筛管悬挂器连接。
进一步地,第四管体内设置有测试管,测试管的两端与第四管体的两端平齐。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SAGD双水平井组中的注汽井和生产井均采用双油管结构。其中,第二管体与第四管体用来传输热蒸汽,第一管体与第三管体用来排出返回液。第一管体与第三管体的管口位置交错预定距离,能够避免形成注汽井与生产井井间油藏汽窜带,提高预热阶段注汽井与生产井井间油藏均匀加热连通程度。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的SAGD中的油管存在注采井热交换区域易发生井间汽窜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SAGD双水平井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注汽井;11、注汽井套管;12、注汽井筛管;13、第一管体;14、第二管体;141、第一隔热管体;20、生产井;21、生产井套管;22、生产井筛管;23、第三管体;24、第四管体;241、第二隔热管体;25、测试管;3、筛管悬挂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实施例中的SAGD双水平井组包括注汽井10和生产井20。注汽井10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注汽井套管11和注汽井筛管12,注汽井筛管12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注汽井套管11和注汽井筛管12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一管体13及第二管体14,第一管体13的长度小于第二管体14的长度。生产井20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生产井套管21和生产井筛管22,生产井筛管22沿水平方向延伸,在生产井套管21和生产井筛管22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管体23及第四管体24,第三管体23的长度小于第四管体24的长度。第一管体13的水平段的末端与第三管体23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SAGD双水平井组中的注汽井10和生产井20均采用双油管结构。其中,第二管体14与第四管体24用来传输热蒸汽,第一管体13与第三管体23用来排出返回液。第一管体13与第三管体23的管口位置交错预定距离,能够避免形成注汽井10与生产井20井间油藏汽窜带,提高预热阶段注汽井10与生产井20井间油藏均匀加热连通程度。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的SAGD中的油管存在注采井热交换区域易发生井间汽窜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注汽井内同时具有第一管体13、第二管体14,在注汽井10进行注汽操作,生产井20进行机械举升操作时,蒸汽能够从第一管体13注入,或从第二管体14注入,或者同时从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注入。加热注汽井筛管12与生产井筛管22之间的油藏,能够调整改善注汽井10和生产井20之间热连通区域,提高采油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管体14的水平段的末端与第四管体24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能够避免形成注汽井10与生产井20在长油管的管口附近形成汽窜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第一管体13的水平段的长度大于第三管体23的水平段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3与第三管体23在水平方向的错位距离具体为100m-200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管体14的水平段的小于大于第四管体24的水平段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14与第四管体24在水平方向的错位距离具体为10m-30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位于注汽井套管11内的第二管体14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一隔热管体141,位于生产井套管内的第四管体24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二隔热管体241。第二管体14和第四管体24部分采用隔热管体,能够减少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以及第三管体23和第四管体24之间的热交换,进而提高井组热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隔热管体141与注汽井套管11与注汽井筛管12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第二隔热管体241与生产井套管21与生产井筛管22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管体141与第二隔热管体241距离筛管悬挂器3为10m,使第一隔热管体141和第二隔热管体241距离筛管悬挂器3一定距离可避免第一隔热管体141或者第二隔热管体241管径尺寸过大损坏筛管悬挂器3,同时留有足够的热膨胀距离,避免受热膨胀后顶坏筛管悬挂器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注汽井筛管12与生产井筛管22长度相同。在注汽井10进行注汽操作时,蒸汽能够加热注汽井筛管12与生产井筛管22之间的油藏。注汽井筛管12与生产井筛管22长度相同,能够在注汽井10和生产井20之间产生均匀的热连通区域,提高采油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注汽井筛管12与注汽井套管11之间以及生产井筛管22与生产井套管21之间均通过筛管悬挂器3连接。注汽井10与生产井20均采用套管悬挂筛管完井方式,注汽井筛管12与生产井筛管22均通过筛管悬挂器与注汽井套管11与生产井套管21底端实现密封,避免套管外水泥环损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四管体24内设置有测试管25,测试管25的两端与第四管体24的两端平齐。测试管25的具体作用是能够监控生产井20中个点的温度变化。生产井20的点温度可以用来在SAGD循环预热阶段为热连通判断提供数据,也可以在实际生产阶段监控井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SAGD双水平井组,包括:
注汽井(10),所述注汽井(10)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注汽井套管(11)和注汽井筛管(12),所述注汽井筛管(12)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注汽井套管(11)和所述注汽井筛管(12)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一管体(13)及第二管体(14),所述第一管体(1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14)的长度;
生产井(20),所述生产井(20)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生产井套管(21)和生产井筛管(22),所述生产井筛管(22)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生产井套管(21)和所述生产井筛管(22)内并行地设置有第三管体(23)及第四管体(24),所述第三管体(2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管体(24)的长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13)的水平段的末端与所述第三管体(23)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4)的水平段的末端与所述第四管体(24)的水平段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管体(23)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管体(2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注汽井套管(11)内的所述第二管体(14)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一隔热管体(141),位于所述生产井套管内的所述第四管体(24)的至少部分管体配置为第二隔热管体(2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管体(141)与所述注汽井套管(11)与所述注汽井筛管(12)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隔热管体(241)与所述生产井套管(21)与所述生产井筛管(22)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汽井筛管(12)与所述生产井筛管(22)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汽井筛管(12)与所述注汽井套管(11)之间以及所述生产井筛管(22)与所述生产井套管(21)之间均通过筛管悬挂器(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GD双水平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体(24)内设置有测试管(25),所述测试管(25)的两端与所述第四管体(24)的两端平齐。
CN201410790254.8A 2014-12-17 2014-12-17 Sagd双水平井组 Pending CN105756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0254.8A CN105756642A (zh) 2014-12-17 2014-12-17 Sagd双水平井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0254.8A CN105756642A (zh) 2014-12-17 2014-12-17 Sagd双水平井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6642A true CN105756642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0254.8A Pending CN105756642A (zh) 2014-12-17 2014-12-17 Sagd双水平井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66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4952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井注采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3283U (zh) * 2011-03-16 2011-09-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油管高温气举工艺管柱
CN102747997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后期转火驱开采方法
US20130213653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onocophillips Company Producer snorkel or injector toe-dip to acceler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agd producer and injector
CN103615225A (zh) * 2013-11-28 2014-03-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深层油藏双水平井等温差强制蒸汽循环预热方法
CN103939071A (zh) * 2014-04-16 2014-07-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蒸汽驱井网结构及蒸汽驱方法
CN204457703U (zh) * 2014-12-17 2015-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Sagd双水平井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3283U (zh) * 2011-03-16 2011-09-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油管高温气举工艺管柱
US20130213653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onocophillips Company Producer snorkel or injector toe-dip to acceler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agd producer and injector
CN102747997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后期转火驱开采方法
CN103615225A (zh) * 2013-11-28 2014-03-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深层油藏双水平井等温差强制蒸汽循环预热方法
CN103939071A (zh) * 2014-04-16 2014-07-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蒸汽驱井网结构及蒸汽驱方法
CN204457703U (zh) * 2014-12-17 2015-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Sagd双水平井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4952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井注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3805B (zh) 一种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快速启动方法
EP3039354B1 (en) A geothermal energy plant an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ame
CN105649588B (zh) 利用sagd开采稠油油藏的方法
CN106593377A (zh) 一种超稠油水平井的蒸汽驱启动方法
CN106593367B (zh) 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启动方法
CN109838224A (zh) 辅助采油井与sagd组合的开采超稠油的方法
WO2011095547A3 (en) Solvent and gas injection recovery process
CN204457703U (zh) Sagd双水平井组
WO2011095542A3 (en) Solvent injection recovery process
CA2853432C (en) Single pipe-type bitumen mining system for a simultaneously supplying heat and performing bitumen extraction
CN106917616B (zh) 稠油油藏的预热装置及方法
CA2875687A1 (en) Use of electrical heating elements for sagd start-up
CN105756641A (zh) 双水平井sagd循环预热连通的判断方法
CA2764343A1 (en) Enhanced hydrocarbon recovery from low mobility reservoirs
CN204371132U (zh) Sagd双水平井循环预热管柱
CN105756642A (zh) Sagd双水平井组
CN204457702U (zh) 一种sagd水平井系统
CN113250665B (zh) 一种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超稠油油藏的井下预热启动方法
CA278458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fluid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wells
CA2313837C (en) Positioning of the tubing string in a steam injection well
US10145225B2 (en) Later stage hydrocarbon production processes
CN105756643B (zh) 一种sagd水平井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204283396U (zh) Sagd反向双水平井
CN105370254B (zh) 一种开采稠油的方法及装置
CA2847141C (en)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fluid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agd well pa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