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9833B -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9833B
CN105749833B CN201610333431.9A CN201610333431A CN105749833B CN 105749833 B CN105749833 B CN 105749833B CN 201610333431 A CN201610333431 A CN 201610333431A CN 105749833 B CN105749833 B CN 105749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action solution
section
channel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34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9833A (zh
Inventor
石景祯
肖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334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9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9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93Microreactors, e.g. miniaturised or microfabricated re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783Laminate assemblies, i.e. the reactor comprising a stack of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01Means to assemble
    • B01J2219/00804Plurality of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73Heat exchange
    • B01J2219/00876Insula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89Mix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中通道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具有第一进液段,第二进液段以及混合段,所述混合段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进液段的第一反应液和来自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所述混合段具有若干平直段以及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平直段的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弧度为60‑240°,且所述混合段的当量直径与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半径满足如下关系:所述弯曲半径为所述当量直径的3‑8倍。本发明的反应通道占用基板面积小,有利于设备紧凑性,且不同反应液的混合效果好,混合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器,主要应用于能源化工、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领域,尤其适用于流体混合产生热量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两种液体物质混合,有时会反应生成大量的反应热。若这些反应热不能及时散出,就会改变上述两种液体物质混合的温度环境,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及反应过程。研究表明,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反应过程、产物、速率等存在很大影响。
中国专利文献CN205055990U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反应器反应通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04,基板04上设有反应通道03,反应通道03一端设有两个反应液进口01,另一端设有一个反应液出口02,反应通道03上设有多个混合腔05,混合腔05内设置有混合块06。从两个反应液进口01进入到反应通道03内的不同反应液,在进入到混合腔05后被混合块06阻挡后分开,并在离开混合腔05后重新混合,如此反复若干次,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反应通道03在基板04上弯折数次,以减小设备体积。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反应通道结构,虽然能够实现两种反应液的混合,然而仍至少具有以下技术缺陷:首先,由于需要在反应通道03上设置混合腔05,且需要在混合腔05内部设置混合块06,为了使反应液能够顺畅地从混合腔05流过,就需要反应通道03的内径必须达到一定的数值,这导致反应通道03占用基板04的面积较大,进而导致基板04的体积较大;其次,虽然上述技术方案将反应通道03在基板04上多次弯折以减小设备体积,然而由于混合腔05的宽度大于反应通道03的宽度,相邻两段弯折的反应通道03不可能靠的很近,而且为了散热,相邻两段反应通道03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隙,这进一步导致反应通道03占用基板04的面积大,以致采用该种反应通道结构的反应器体积大;再次,众多混合块06直接挡在反应通道03的中部,大大降低了反应液在反应通道03内部流通的速度,导致出现设备体积大,反应液流动效率低,反应液混合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反应通道结构中反应通道占用基板面积大导致设备体积大,不利于设备紧凑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反应通道占用基板面积小,有利于设备紧凑性的通道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
所述混合通道具有第一进液段,第二进液段以及混合段,所述混合段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进液段的第一反应液和来自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
所述混合段具有若干平直段以及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平直段的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弧度为60-240°,且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半径是所述混合段当量直径的3-8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当量直径>0mm且<1.7mm,且所述弯曲半径>0mm且<1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通道为开设在所述基板上的槽,所述槽的槽宽>0mm且<3mm,槽深>0mm且<1.2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弯曲段至少为30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直段的长度至少为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直段在所述基板上平行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8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通道还包括成直线延伸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的一端与同时所述第一进液段和所述第二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段连通,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反应液和所述第二反应液在所述混合通道内的反应时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上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第一进液段供应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供液部,和为所述第二进液段供应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供液部,以及接收经所述混合段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液的容液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应器,包括:
待换热单元,至少为一个,用于接收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
换热单元,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进行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换热单元采用如上所述的通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供液部为开设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液段的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腔;
所述第二供液部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进液段的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腔;
所述换热单元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对应连通的第三通腔,和与所述第二通腔对应连通的第四通腔;
所述待换热单元和所述换热单元两侧设有两个边板结构,两个所述边板结构将连通的所述第一通腔和所述第三通腔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容腔,将连通的所述第二通腔和所述第四通腔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容腔;并且,第一边板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二反应液进口,第二边板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一反应液进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边板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第三边板和第四边板;所述第一边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反应液进口,所述第二边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反应液进口相对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边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若干个缺口,所述第四边板上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通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相邻的所述待换热单元和换热单元之间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腔和所述第三通腔分别连通的第一中间空腔,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通腔和所述第四通腔分别连通的第二中间空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液部为开设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五通腔,所述换热单元和/或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五通腔连通的第六通腔,所述第一边板结构和所述第二边板结构将连通的所述第五通腔和所述第六通腔的两端封闭,形成用于容纳混合液的混合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边板结构上还设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混合液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腔由部分所述基板伸入所述第一通腔内部围合形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单元包括:
换热板;
冷却液进口,开设在所述换热板上;
冷却液出口,开设在所述换热板上;
冷却液流道,平行设置在所述换热板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
环形导向结构,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或所述冷却液出口周围,用于均匀分散或均匀接收所述冷却液;
凸起柱,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之间,和/或分布在所述冷却液出口和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之间,用于均分所述冷却液,以及提供支撑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待换热单元和/或所述分隔板上均设有与所述冷却液进口连通的第三通孔,以及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边板结构上设有与所述冷却液进口连通的冷却液输入口,以及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的冷却液输出口。
本发明提供的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通道结构,混合通道具有第一进液段,第二进液段以及混合段,混合段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进液段的第一反应液和来自第二进液段的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混合段具有若干平直段以及连接相邻的两个平直段的弯曲段,弯曲段的弯曲弧度为60-240°,且混合段的当量直径与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之间满足如下关系:所述弯曲半径为所述当量直径的3-8倍(在混合后反应液的雷诺数>100的情况下)。当包括有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的混合液流经弯曲段时,靠近弯曲段圆心的位置流速小,远离弯曲段圆心位置的流速大,从而在弯曲段的内部形成卷流,使两种反应液翻滚交融,迅速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通道结构无需在混合段内部设置混合腔以及混合块,即能实现不同反应液的迅速混合;由于无需设置混合腔和混合块,混合段的内径可以设置的更小,进而更少地占用基板的面积,从而有利于设备小型化、紧凑化;同样由于无需设置混合腔和混合块,使得相邻两段平直段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的更近,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基板面积的占用,进而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紧凑化。本发明的通道结构,混合通道内没有妨碍混合液流通的“混合块”,因而混合液在混合通道内的流速快,混合效率高。
2.本发明的通道结构,进一步的设置混合段的当量直径>0mm且<1.7mm,弯曲段的弯曲半径>0且<10mm,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混合效果。
3.本发明的通道结构,弯曲段的个数至少为30个,能够使混合液在混合段上至少翻转30次,从而实现反应液的充分混合;设置平直段的长度至少为5mm,可以使混合液在流经弯曲段后借用卷流的作用充分融合,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弯曲段再次翻转产生卷流,这样不仅可以在减少弯曲段的设置个数,提高混合效率,还能够降低混合液的流通阻力。
4.本发明的通道结构,平直段在基板上平行设备,并且相邻两个平直段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8mm,可以在保证散热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对基板面积的占用,使基板的体积跟更小,更有利于设备的紧凑化。
5.本发明的通道结构,还包括成直线延伸的中间段,中间段的一端同时与第一进液段和第二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混合段连通,用于调节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在混合通道内的反应时间,当有些反应液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应充分时,可设置中间段的长度较长,以增加反应液在混合通道内的留存时间,当有些反应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反应充分时,可设置中间段的长度较短,或者省略。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应器,包括待换热单元以及与待换热单元贴合设置的换热单元,待换热单元采用上述的通道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通道结构,因而本发明的反应器具有因采用上述通道结构而带来的所有优点。
7.本发明的反应器,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通腔,换热单元上开设有与第一通腔对应连通的第三通腔,第一边板结构和第二边板结构将连通的第一通腔和第三通腔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第一反应液的第一容腔;基板上开设有第二通腔,换热单元上开设有与第二通腔对应连通的第四通腔,第一边板结构和第二边板结构将连通的第二通腔和第四通腔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第二反应液的第二容腔,这样的结构设计,无需在基板上设置单独的用于容纳反应液的空腔,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微反应器通道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通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混合通道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反应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换热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01-反应液进口,02-反应液出口,03-反应通道,04-基板,05-混合腔,06-混合块;
1-基板,11-第一供液部,12-第二供液部,13-容液部,2-混合通道,21-第一进液段,22-第二进液段,23-混合段,231-平直段,232-弯曲段,233-中间段,31-第一边板结构,301-第一边板,302-第二边板,312-第一通孔,303-第三边板,313-空腔,323-缺口,304-第四边板,314-第二通孔,32-第二边板结构,33-混合液出口,41-第一反应液进口,42-第二反应液进口,5-分隔板,51-第一中间空腔,52-第二中间空腔,6-换热板,61-冷却液进口,62-冷却液出口,63-冷却液流道,64-环形导向结构,65-凸起柱,71-第三通孔,72-第四通孔,81-冷却液输入口,82-冷却液输出口;100-待换热单元,101-第一通腔,102-第二通腔,103-第三通腔,104-第四通腔,105-第五通腔,106-第六通腔,200-换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发明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2;所述混合通道2具有第一进液段21,第二进液段22以及混合段23,所述混合段2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进液段21的第一反应液和来自所述第二进液段22的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所述混合段23具有若干平直段231以及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平直段231的弯曲段232,所述弯曲段232的弯曲弧度为18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60-240°的范围内调整),且所述混合段23的当量直径d与所述弯曲段232的弯曲半径r满足如下关系:所述弯曲半径r为所述当量直径d的3-8倍(在反应液混合后的雷诺数>100的情况下)。
本实施例的通道结构,当包括有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的混合液流经弯曲段232时,靠近弯曲段232圆心的位置流速小,远离弯曲段232圆心位置的流速大,从而在弯曲段232的内部形成卷流,使两种反应液翻滚交融,迅速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通道结构无需在混合段23内部设置混合腔以及混合块,即能实现不同反应液的迅速混合;由于无需设置混合腔和混合块,混合段的内径可以设置的更小,进而更少地占用基板1的面积,从而有利于设备小型化、紧凑化;同样由于无需设置混合腔和混合块,使得相邻两段平直段231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的更近,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基板1面积的占用,进而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紧凑化。本实施例的通道结构,混合通道内没有妨碍混合液流通的“混合块”,因而混合液在混合通道2内的流速快,混合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通道2为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的槽,所述槽的槽宽b1是2mm,槽深是1mm,即第一进液段21的宽度、第二进液段22的宽度以及混合段23的槽宽和槽深都相同,分别为2mm和1mm。本实施例中,混合通道2的当量直径为1.33mm,弯曲段232的弯曲半径为6mm。
作为对混合通道2设置尺寸的变形,槽宽b1可以在<3mm的范围内自由选择,槽深可以在<1.2mm的范围内自由选择,都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
混合通道2也可以有其他的形状,但只要控制当量直径d<1.7mm,且控制弯曲段232的弯曲半径r<10mm,都可以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本领域的人员可以有多种选择。
本实施中,所述弯曲段232设置有70个;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混合的反应液的不同,灵活设置弯曲段232的个数,一般至少为30个。
本实施中,第一反应液为环己烷,第二反应液为液氧,相应的设置所述平直段231的长度10mm。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要混合的反应液的不同,灵活设置平直段231的长度,以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一般至少为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直段231在所述基板1上平行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23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mm。相邻两个平直段231之间的间隔距离,不仅影响到换热效果,还影响到设备体积,将间隔距离设置在3-8mm以内,能够兼顾上述两种影响,达到较好的效果。
所述混合通道2还包括成直线延伸的中间段233,所述中间段233的一端与同时所述第一进液段21和所述第二进液段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段23连通,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反应液和所述第二反应液在所述混合通道2内的反应时间。当有些反应液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应充分时,可设置中间段233的长度较长,以增加反应液在混合通道2内的留存时间,当有些反应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反应充分时,可设置中间段233的长度较短,或者省略。
所述基板1上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第一进液段21供应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供液部11,和为所述第二进液段22供应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供液部12,以及接收经所述混合段2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液的容液部13。
使用本实施例的通道结构时,第一供液部11通过第一进液段21向中间段233供应第一反应液,第二供液部12通过第二进液段22向中间段233供应第二反应液,中间段233向混合段23同时供应两种反应液,两种反应液在流经弯曲段232的时候产生卷流,使两种反应液翻转混合,反应液流经弯曲段232后进入平直段231,并在平直段231内部利用卷流的余力进一步的混合,然后再次进入下一个弯曲段232,平直段231,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卷流,使两种反应液充分混合均匀后向外排出至容液部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器,如图4所示,包括待换热单元100和换热单元200,其中待换热单元100至少为一个,用于接收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换热单元200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00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00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待换热单元100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通道结构。
本实施中,图4示出了一个待换热单元100和两个换热单元200,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待换热单元100和换热单元200,以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液部11为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液段21的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腔101;所述第二供液部12为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且与所述第二进液段22的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腔102;所述换热单元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101对应连通的第三通腔103,和与所述第二通腔102对应连通的第四通腔104;所述待换热单元100和所述换热单元200两侧设有两个边板结构31,32,两个所述边板结构31,32将连通的所述第一通腔101和所述第三通腔103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容腔,将连通的所述第二通腔102和所述第四通腔104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容腔;并且,第一边板结构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二反应液进口42,第二边板结构3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一反应液进口42。
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设计,无需在基板1上设置单独的用于容纳反应液的空腔,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第一边板结构3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边板301,第二边板302,第三边板303和第四边板304;所述第一边板301上设有所述第一反应液进口41,所述第二边板30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反应液进口41相对的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三边板30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12相对、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空腔313,和与所述空腔313连通的若干个缺口323,所述第四边板304上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缺口32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314,所述第二通孔31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通腔102连通。
在相邻的所述待换热单元100和换热单元200之间还设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腔101和所述第三通腔103分别连通的第一中间空腔51,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通腔102和所述第四通腔104分别连通的第二中间空腔52。分隔板5的作用在于将相邻的待换热单元100和换热单元200分开,防止反应液与冷却液混合。
所述容液部13为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的第五通腔105,所述换热单元200和/或所述分隔板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五通腔105连通的第六通腔106,所述第一边板结构31和所述第二边板结构32将连通的所述第五通腔105和所述第六通腔106的两端封闭,形成用于容纳混合液的混合腔。
所述第二边板结构32上还设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混合液出口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腔102由部分所述基板1伸入所述第一通腔101内部围合形成。
如图5所示,所述换热单元200包括:换热板6;冷却液进口61,开设在所述换热板6上;冷却液出口62,开设在所述换热板6上;冷却液流道63,平行设置在所述换热板6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所述冷却液出口62;环形导向结构64,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或所述冷却液出口62周围,用于均匀分散或均匀接收所述冷却液;凸起柱65,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所述冷却液流道63的进口之间,和/或分布在所述冷却液出口62和所述冷却液流道63的出口之间,用于均分所述冷却液,以及提供支撑面。
所述待换热单元100和/或所述分隔板5上均设有与所述冷却液进口61连通的第三通孔71,以及与所述冷却液出口62连通的第四通孔72;所述第一边板结构31上设有与所述冷却液进口61连通的冷却液输入口81,以及与所述冷却液出口62连通的冷却液输出口82。
本实施例的反应器,参考图4所述,第一反应液的流动方向为:第一反应液进口41,第三通腔103,第一中间空腔51,第一通腔101;第二反应液的流动方向为:第二反应液进口42,第一通孔312,空腔313,缺口323,第二通孔314,第四通腔104,第二中间空腔52,第二通腔102;进入到第一通腔101的第一反应液从第一进液段21进入混合段23,进入到第二通腔102的第二反应液从第二进液段22进入混合段23,并在其中经多次平直段231和弯曲段232以充分混合,最后排至第五通腔105,经第六通腔106输送至混合液出口33排出。
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同样参考图4):冷却液输入口81,第三通孔71,冷却液进口61,环形导向结构64,凸起柱65区域,冷却液流道63,凸起柱65区域,环形导向结构64,冷却液出口62,第四通孔72,冷却液输出口8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包括:
待换热单元(100),至少为一个,用于接收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
换热单元(200),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00)贴合设置,用于与所述待换热单元(100)进行热交换;
所述待换热单元(100)包括有通道结构;
所述通道结构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个混合通道(2);
所述混合通道(2)具有第一进液段(21),第二进液段(22)以及混合段(23),所述混合段(2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进液段(21)的第一反应液和来自所述第二进液段(22)的第二反应液,并将其混合均匀;
所述混合段(23)具有若干平直段(231)以及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平直段(231)的弯曲段(232),所述弯曲段(232)的弯曲弧度为60-240°,且所述弯曲段(232)的弯曲半径(r)是所述混合段(23)当量直径(d)的3-8倍;
所述基板(1)上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第一进液段(21)供应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供液部(11),和为所述第二进液段(22)供应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供液部(12),以及接收经所述混合段(23)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液的容液部(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液部(11)为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液段(21)的入口连通的第一通腔(101);
所述第二供液部(12)为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且与所述第二进液段(22)的入口连通的第二通腔(102);
所述换热单元(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101)对应连通的第三通腔(103),和与所述第二通腔(102)对应连通的第四通腔(104);
所述待换热单元(100)和所述换热单元(200)两侧设有两个边板结构(31,32),两个所述边板结构(31,32)将连通的所述第一通腔(101)和所述第三通腔(103)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反应液的第一容腔,将连通的所述第二通腔(102)和所述第四通腔(104)的两端封闭成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第二容腔;并且,第一边板结构(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二反应液进口(42),第二边板结构(3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一反应液进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结构(3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边板(301),第二边板(302),第三边板(303)和第四边板(304);所述第一边板(301)上设有所述第二反应液进口(42),所述第二边板(30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反应液进口(42)相对的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三边板(30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12)相对、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反应液的空腔(313),和与所述空腔(313)连通的若干个缺口(323),所述第四边板(304)上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缺口(32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314),所述第二通孔(31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通腔(1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200)包括:
换热板(6);
冷却液进口(61),开设在所述换热板(6)上;
冷却液出口(62),开设在所述换热板(6)上;
冷却液流道(63),平行设置在所述换热板(6)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所述冷却液出口(62);
环形导向结构(64),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或所述冷却液出口(62)周围,用于均匀分散或均匀接收所述冷却液;
凸起柱(65),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液进口(61)和所述冷却液流道(63)的进口之间,和/或分布在所述冷却液出口(62)和所述冷却液流道(63)的出口之间,用于均分所述冷却液,以及提供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量直径(d)>0mm且<1.7mm,且所述弯曲半径(r)>0mm且<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通道(2)为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的槽,所述槽的槽宽(b1)>0mm且<3mm,槽深>0mm且<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231)在所述基板(1)上平行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23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通道(2)还包括成直线延伸的中间段(233),所述中间段(233)的一端与同时所述第一进液段(21)和所述第二进液段(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段(23)连通,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反应液和所述第二反应液在所述混合通道(2)内的反应时间。
CN201610333431.9A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Active CN105749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3431.9A CN105749833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3431.9A CN105749833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833A CN105749833A (zh) 2016-07-13
CN105749833B true CN105749833B (zh) 2018-06-29

Family

ID=5632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3431.9A Active CN105749833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9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2718B (zh) * 2016-10-31 2019-07-30 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型微反应通道及微反应器
CN108336273B (zh) * 2018-04-10 2023-10-13 苏州鸿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4631A (zh) * 2009-04-10 2009-09-09 南京工业大学 电热式微型反应器制备系统
CN103183620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常州大学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硫酸胍硝化制备硝基胍的方法
CN205683987U (zh) * 2016-05-18 2016-11-16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7308B2 (en) * 2006-09-05 2013-07-30 Velocys, Inc. Integrated microchannel synthesis and separation
US20080154052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Jeroen Willem Bolk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epoxidation catalyst in a reactor, a method of preparing an epoxidation catalyst, an epoxidation catalyst,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olefin oxide or a chemical derivable from an olefin oxide, and a reactor suitable for such a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4631A (zh) * 2009-04-10 2009-09-09 南京工业大学 电热式微型反应器制备系统
CN103183620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常州大学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硫酸胍硝化制备硝基胍的方法
CN205683987U (zh) * 2016-05-18 2016-11-16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833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4950A (zh) 微反应器
CN105749833B (zh) 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CN106642701A (zh)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具有该水箱的热水器
NO335967B1 (no) Strømningsendeinnsats for et reaktorkammer og en reaktor
CN105674765A (zh) 一种换热器
CN204952876U (zh) 具有温控功能的化学反应系统
CN206965715U (zh) 微反应器
CN114225854A (zh) 一种微反应结构及微通道反应器
WO2024078362A1 (zh) 双极板和电解槽
CN205683987U (zh) 一种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CN108905921B (zh) 一种微通道反应换热装置
CN217910362U (zh)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
CN112090389A (zh) 反应组件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CN109464973A (zh) 微通道模块
CN205482443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3954152B (zh) 一种圆管形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及其制作工艺
WO2023019718A1 (zh) 一种块孔式碳化硅微反应器及其应用
CN213434492U (zh) 反应组件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CN205073990U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微通道反应器
CN203810981U (zh) 一种圆管形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
CN102836684A (zh) 具有多段式夹套的聚醚反应釜
CN209173905U (zh) 一种微通道反应换热装置
CN203144547U (zh) 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
CN106361574A (zh) 一种胶槽结构及设有该胶槽结构的胶囊生产线
CN112186302A (zh) 一种电池系统液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