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965A -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 Google Patents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965A
CN105745965A CN201480063139.9A CN201480063139A CN105745965A CN 105745965 A CN105745965 A CN 105745965A CN 201480063139 A CN201480063139 A CN 201480063139A CN 105745965 A CN105745965 A CN 105745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station
station
network
mobil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1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965B (zh
Inventor
马丁·汉斯
安德烈亚斯·施米德特
迈克·比纳斯
迈克尔·法尔伯
卡洛斯·科尔迪鲁
牛华宁
纵平平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4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70Details of tracksid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or terminals, e.g. group communication or 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26Route selection considering the moving speed of individu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小站,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具有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针对具有所述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并且执行将中继责任给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Description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优先权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19日递交的、序列号为No.14/135,315的美国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已经在小小区基站设备或终端用户设备之间建立了自组织网络(adhocnetwork),其中设备通常可以使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例如,WiFi、BT、WiGig、和一般的毫米波技术)在自组织网络内通信。为了在自组织网络外通信,参与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广域网(WAN)连接。这种连接通常通过到宏小区的蜂窝接口来实现。WAN连接的设备提供其WAN连接到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选择这些设备的有效的策略将设备的功能(例如,功率和频谱资源消耗方面的成本、所提供的带宽,延迟和其它因素方面的益处)纳入考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小站运动网络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另一小站运动网络的框图。
图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又一小站运动网络的框图。
图4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示出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责任的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小站运动网络的框图。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示出小站运动网络的信号强度的图示。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小站运动网络的框图。
图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示例小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说明中,参考了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附图通过举例方式说明了可以实践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足够详细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并且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做出结构、逻辑和电气的变化。因此下文的说明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功能或算法可以在软件或者软件和人类实现的过程的组合中实现。软件可以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或其它类型的存储设备)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此外,这样的功能对应于模块(其是软件、硬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多个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在一个或多个模块中被执行,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软件可以在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其它计算机系统)上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微处理器、或其它类型的处理器上执行。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可以在小小区基站设备或最终用户设备之间建立,其中设备通常可以使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例如,WiFi、BT、WiGig、和一般的毫米波技术)在自组织网络内通信。为了在自组织网络外通信,参与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广域网(WAN)连通性。这种连通性通常通过到固定宏小区的蜂窝接口来实现。WAN连接的设备提供其WAN连接到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有效地用作中继。在各种实施例中,中继的无缝切换通过在当前中继器和宏小区之间的通信劣化之前参与和选择运动的网络中的新中继来执行。
选择这些设备的有效的策略将设备的功能(例如,功率和频谱资源消耗方面的成本、所提供的带宽,延迟和其它因素方面的益处)纳入考虑。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的示例可以包括在运动的火车或一组同向行驶的汽车上的多个设备。火车可以具有服务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火车的乘客所使用的其它联网设备)的一些小小区基站,以及火车上的其它设备。汽车也可具有服务携带联网移动设备的乘客的需要的小小区基站。
可以使用和描述各种术语。宏站可以是提供无线回程连接到小小区基站的固定宏站。使用的空中接口可以是蜂窝、经许可的毫米波、或未经许可的短程(ShortRange)或毫米波。移动小站可以包括经由由宏站提供的无线回程连接到核心网络的移动小小区基站,该移动小小区基站经由蜂窝或未经许可的短程或毫米波向移动小站的覆盖范围中的用户设备(UE)提供访问链路,并且提供到其它移动小站的回程链路的中继。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例如,蜂窝电话、平板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也可具有足够能力来作为移动小站。
移动小站网络是以有线或者以无线的方式,以固定关系(例如,在火车上)连接、或动态连接和断开(例如,车到车(car2car))的移动小站网络,其中连接的移动小站中继由移动小站网络中的单个或多个中继器提供的回程链路。中继器是移动小站网络中连接到宏站并且向运动的小站网络提供WAN连接的移动小站。
由各种描述的示例解决的一个问题包括有效地确保宏小区之间的运动的小站网络的无缝切换利用移动小站网络的地理维度,以防止小区边缘或信号强度降低的其它区域(通常在宏小区层的临界覆盖条件下)的通信劣化。在各种示例中,小区边缘通过将来自移动小站网络的连接从移动小站网络无缝切换到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来在两个宏小区之间隧穿(tunnel)。到移动小站的宏站连接也可以被切换到运动的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同时保持由该移动小站网络提供的访问链路。
可以通过各种示例提供一个或更多的优点,例如无缝切换、由宏小区的小区边缘中的乘客提供的未劣化的连接质量、通过连接模式移动小站的对移动小站网络中的移动小站的空闲模式“寻呼(paging)”、高效的移动性方案——还在NAS水平上,以及通过移动小站的协作的协同移动性检测的SON特征。
图1是运动的小站网络100的框图。火车110被示出为具有登上车一起移动的至少两个小小区站115和120。小小区站115被定位为靠近火车的头部,而小小区站120被示出为靠近火车的尾部。也示出了位于沿火车的路径处的两个宏基站125和130,其中宏基站125被示出为首先由火车遇到并且连接到小小区站120以提供WAN连接,并且宏基站125还分别连接到代表核心网络的小区站135和140。小小区站120用作运动的小小区网络中的设备的中继器,中继通信到小小区站115。每个小小区站可以与小小区运动网络中的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随着火车110继续朝向宏基站125的覆盖的边缘运动,小小区站120和宏基站125之间的通信可能开始劣化。在显著劣化之前,小小区站120可以进入宏基站130的范围内。切换被发起,并且小小区站120继续作为中继器,但经由宏基站130来提供WAN连接。
图2是类似的运动的小小区网络200的框图,依然包括火车210,类似位置的小小区站215和220,固定宏小区站225、230,以及进一步的小区站235和240。在网络200中,小小区站220最初用作与与宏小区基站225的通信中的中继器。小小区站220还寻呼小小区站215,并且这一次确定希望中继功能切换到小小区站215,并且WAN连通性切换到宏站230。在通信劣化之前,可以无缝地执行切换。随着火车210继续运动,可能发生回小小区站220的切换,使得小小区站220提供中继功能并与宏站230通信。
图3是又一运动的小小区网络300的表示。在一个示例中,网络300包括几辆汽车,这些车各自具有移动小小区站310、315、320和325。示出了两个固定宏站330和335以及另外的小区站340和345。这些汽车被示出为正从被示出为连接到小小区站325的宏站330向宏站335运动,,宏站335将可能与在车队的前部的小小区站310相连接。随着这些汽车的运动,可以执行多个不同的切换方案。随着这些汽车运动远离彼此并且随着新的汽车进入范围内,网络的成员关系还可以是动态的。随着这些汽车聚集在一起,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立的网络可以合并,并且随着一组更快的汽车一起离开随后可以分离。
网络100、200、和300可以使用各种策略和技术来确定所需的切换条件。确定何时以及如何进行切换的方法400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在图4中。在410,网络中的移动小站之间的通信可以包括交换测量信息,并且向来自不同移动小站的固定宏小区的测量(例如,对空闲模式小区选择的测量)应用模式匹配或对类似的技术来检测移动嵌套站的出现顺序、总体运动、方向、以及当前速度。
换言之,典型的测量(例如,劣化一个宏小区并增加另一宏小区的信号强度)将在一些移动小站中早于在其它小站中发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移动小站将或多或少经历相同的测量变化。从比较角度,可以计算移动小站移动经过所测量的环境的速度和顺序。测量可以被传递到宏站以执行在各种示例中所描述的在当前中继器处执行的或者在每个在移动小站处执行各种功能。
在415,测量和附加的连续测量用于检测执行切换(HO)的潜在必要性,并且定义针对这样的HO的最佳时间点,最佳时间点一般不同于网络基于单一连接模式移动站会选择的时间点。
如果宏站本身没有进行计算,则在420它可以通过提供测量(其包括除来自当前中继器的最先进的连接模式测量之外的其它测量)收到关于即将到来的切换的通知。此外,可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空闲模式移动小站的测量(其可以潜在地接管中继功能、最初收集的测量、或者替代地或另外,来自对不同中继器的测量的对移动小站的计算结果)。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提供用于切换的时间点或者以下时间段:预期在该时间段之后通过HO得到当前WAN连接(例如,无线资源连接(RCC))。更进一步地,在HO之后可以新近提供中继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移动小站的ID可以被提供。
该信息可以定期发送或根据网络的要求发送。传输应当是基于事件的,事件可以是除当前所连接到的宏站之外的任何宏站的中继报告信号强度超过了阈值或类似物。
在425,通过让目标宏站准备好为被标识为要作为新中继器的运动的小站(其仍处于对应于低功耗模式的空闲RCC连接)服务,在网络基础设施(宏站)中完成了移动小站网络的HO的准备。网络基础设施也可以选择生成潜在未来中继器的列表(包括优先顺序),而不是仅选择运动的小站网络中的一个设备作为新的中继器。
在430,可以经由当前中继器(其仍是连接的——RRC连接模式)执行从网络基础设施的到所标识的站的寻呼。对空闲站的寻呼可以包括比传统寻呼更多的信息,例如它可以包括可由该站使用的资源从而缩短了RRC连接建立。
随后在435,可以执行转发寻呼(包括被潜在添加的资源信息)到(一个或多个)新的中继器。
在440,RRC连接建立可以由所标识的新中继器(潜在地使用添加的资源信息)来建立。
承载的回程部分的切换可以在445处发生,而同时由移动小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访问链路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在455处,也可以发生从新中继器回旧中继器(或小小区网络的“后部(back)”的任何其它中继器)的反向切换,同时潜在地保持宏小区(正常切换),从而延长了运动的小区网络停留在宏小区中的时间。
方法400可以提供在信号劣化影响中继之前预测中继器和宏小区之间的切换的一种或多种能力。由于避免了许多连接的设备经受常见的小区边缘处数据率劣化,这是有利的。移动小站相对于运动方向的顺序可以被检测到并用于预测中继器和宏小区之间的切换。空闲模式测量可以由移动小站在周边宏小区(其向中继节点报告)处执行。通过增加预测的可靠性这种测量可以是有利的。
通过持续地利用对形成集群(cluster)的运动的小站的测量,而不是仅优化单个连接模式站的连接直到劣化连接质量,使得中继功能被切换到另一台站,确保了由运动的小站提供服务的所有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保持在高水准。
早期切换可以通过使用到一个运动的小站的仍工作的连接来寻呼潜在新中继器的高效的机制来实现,从而防止在目标小区的寻呼信道上进行资源需求寻呼。通过预先准备好切换,可以确保无缝性。通过准备好移动小站的组切换,网络避免了对所有移动小站的测量,并且避免了移动小站中的质量和容量劣化的测量间隙插入。
此外,通过提供将中继功能在运动的小站网络和宏站内移交的单步切换机制,避免了随两步方案(首先切换中继功能同时保持宏站并且仅在其后才切换宏站之间的新中继(反之亦然))产生的缺陷。
描述的功能可以由运动的小站网络内的单一集中功能执行,从而所有设备提供他们的测量到的该功能,例如功能由处于连接模式的当前中继器执行,或者功能可以在每个移动小站或移动小站子组中分散化完成。
图5示出网络500的示例,假定在当前中继器中执行的集中功能。火车510被示出具有在火车510中共同移动的三个潜在中继器515、520和525(分别为R1、R2和R3)。每个潜在的中继器515、520和525被示出在分离的车厢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车厢可以具有更多或更少的潜在中继器,并且火车可以具有更多的车厢,并在因此可能在移动的小小区网络中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多很多的潜在中继器。
回程连接由两个宏站530、535(宏eNB1.2)中的任何一个来提供。两个宏小区或站530和535具有重叠的覆盖区域540,在覆盖区域540中对于运动离开各宏小区的运动的小站,信号强度下降;并且随着这种运动的小站朝向相应的宏小区运动,信号强度增强。
一般地在图6的600处示出了对中继器515R1和520R2中的两个宏小区的测量。610的t1时刻描绘了中继器515R1中的测量的任意时间实例(在此情况下,为当535处的宏eNB2相较于eNB1以更高信号强度被接收的时间点),并且615的t2时刻描绘了中继器520R2中的提前Δt发生的相同测量。620的Q11表示在eNB2变得比eNB1好(其将导致R1做出在eNB1530和eNB2535之间的切换)的时间点处的信号强度(为简单起见,不对滞后进行假设);而625的Q12表示在eNB2535在R2520中变得比R1515中的eNB1530更好(其在一个示例中导致切换)的时间点处的信号强度。
图7是示出网络500中的切换方法700的图示。标识移动小站515、520、525以及宏站530和535的标号与图5中的标号一致。来自移动小站515、520、525的空闲模式测量被示出为在710处由当前中继器(移动小站515)接收。测量可以包括对总体运动和切换决定的检测。
从图6可以清楚地看出,火车中的不同中继站将测量不同宏站的非常类似的信号强度,但将经历类似测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其取决于火车的速度和中继站之间的距离)。由于在中继设置(天线、车厢)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信道上的差异,测量是不完全一样的;然而智能模式匹配算法将能够检测相似性并且推导例如下列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小站515将执行许多计算,包括沿火车运动的路线的出现顺序(哪个中继器检测信号第一、接下来、……、最后),速度(如果小站的距离是已知的则计算绝对速度,否则计算连续的测量周期之间的相对速度),以及类似测量场景之间的预期时间差(图6中描绘的Δt)。不同的中继器可以将它们的空闲模式测量提供给当前连接模式的中继器(小站515),小站515将在715将测量报告发送到其宏站530(eNB1),宏站530新近包括了R2...n的空闲模式测量(其可以是经过滤的)。
在一个示例中,eNB1530执行得出对上述参数以及切换标准的推导的结果的计算。在R2520中测得的eNB1530的劣化信号强度当前将是R1515中预期具有Δt的延迟的减小的可用QoS的标志。如果如图7中那样,另一宏站(eNB2535)的信号强度显然在R2更好,则可以在eNB1530中决定切换。优点从图7中也是明显的:在将连接质量(由rx信号强度Q12625表示)保持在相较传统切换点t1640处的Q11620更高水准的同时,较早的切换是可能的。
替代地,计算也可以在R1515完成,并且结果可以在测量报告中报告给宏站530。新的测量报告(其包含来自各种空闲模式中继器Rn的原始测量或者计算结果R1)可以附加地包含中继站Rn的标识符,从而由eNB1530发起的切换可以被有效地引导向适当的中继器。
HO准备和“寻呼”可在720处发生,其中宏站530寻呼宏站535,宏站535在725做出确认并提供可用资源的指示的响应。有了从R1报告的参数,网络可以决定切换。为了准备切换执行,在720eNB1将通过通知eNB2来请求切换。eNB2535可以以适当的附加信息(其加速小站520R2与eNB2535的连接建立)做出响应。例如,可以在725提供用于访问的资源(RACH资源、承载设立等)。
在730,eNB1将切换决定和资源信息一起经由R1发送到R2。信息的接收将触发R2开始RRC连接建立过程。本质上,R2已被寻呼,但无需eNB2使用昂贵的寻呼资源。
而在735处转发寻呼消息的同时,R1自身将准备运动的小站网络内的中继功能的切换,例如R1将执行到新的中继器R2的数据转发并且释放自己的回程连接。
如在740指示的,R2和eNB2将建立RRC连接,并且如果被要求的话将在745配置适当的载波,以使得R2完全有能力提供针对运动的小小区网络的WAN连接。在此之后,eNB2将在750通知核心网络成功的切换准备。承载路由现在可以在核心网络(SGW)755中朝向eNB2切换,并且eNB1可被要求在760转发任何尚未成功传输的数据。类似地在765,R2可以通知R1和其它中继器重定向其回程连接朝向R4,并且在R1和R2之间可能发生数据转发。现在,在770,R1和eNB1之间的RRC连接可被释放。
原则上,在eNB2和R2之间的RRC连接建立之后,不要求R1和eNB1之间的进一步数据交换,由于可以以新的无线电链路eNB2-R2替代劣化的无线电链路并且由于R1和R2之间、以及eNB1和eNB2之间各自的数据转发,这是特别有利的。
非常类似于上述方法,可以进行反向切换。一旦检测到宏小区(eNB2)对前中继器(R2)劣化,而新的宏小区(eNB3)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接收、并且相同的宏小区(eNB2)仍然具有用于后中继器(R1)的良好质量,就可以以低成本(仅经由R2转发寻呼消息,无寻呼)发起切换;并且一旦前中继器已完全进入由eNB3覆盖(span)的新宏小区,就可以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新的小区(eNB3)中发起返回R2的切换。
方法700被描述为利用中继节点之间的固定关系。更为动态化更有效的场景是潜在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自组织短期连接,如相对于涉及汽车的运动的小小区网络300所描述的,其用于协同地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可用WAN资源。
为了处理这种涉及自组织短期连接的网络,中继节点执行检测有效共享WAN资源的能力的额外任务。这包括检测具有共同的方向和类似的平均速度的那些中继节点,从而在至少一段显著时间段中自组织网络将保持完好,并且共享WAN连接对所有参与的中继器都可行。
检测既可以在任一中继节点中完成,也通过利用定位方法来推导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无线电测量结果以推导出一段时间期间内类似的测量曲线来协同地完成。信息可以使得运动的小小区的群组(例如,通过WiFi或WiGig或一般毫米波技术来)建立自组织网络,并定义群组的最前设备和最后设备(或运动方向上的出现顺序)来执行方法700。相较固定场景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自组织组的成员可以规律地改变,并且甚至在成员不变的情况下出现的顺序也可能不得不规律地更新。
图8是用作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小区站(包括用户设备、小小区站和宏站)的专门编程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系统可用于实现根据所描述的示例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硬件和操作环境,以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以是小小区站、宏小区基站、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者可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提供访问和无线网络功能的其它联网设备。这样的设备不需要具有包括在图8中的所有组件。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小区站800的功能框图。小区站800可以适于用作小小区站、宏小区站或用户设备(例如无线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计算机)。小区站80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801来向eNB发送和从eNB接收信号的物理层电路802。小区站80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804,处理电路804可以包括信道估计器和其它设备。小区站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6。处理电路可被配置为确定下文讨论的用于到eNB的传输的一些不同的反馈值。处理电路还可以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可以包括键盘、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扬声器、和其它移动设备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器可以是包括触屏的LCD屏幕。
由小区站800所利用的一个或多个天线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向或全向天线,包括例如偶极天线、单极天线、贴片天线、环形天线、微带天线或用于RF信号的传输的其它类型的合适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多个孔的单个天线,而不是使用两个或多个天线。在这些实施例中,每个孔可以被认为是单独的天线。在一些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以被有效地分离以利用空间分集、以及可以在发射站的天线和每个天线之间产生的不同信道特性的优势。在一些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被分割为高达1/10波长或更多。
尽管小区站800被示为具有一些独立的功能元件,这些功能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组合,并且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元件(例如,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元件)和/或其它硬件元件的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以及用于至少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种硬件和逻辑电路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元件可以指操作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进程。
实施例可以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其组合中实现。实施例还可以作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而实现,指令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机件。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以及其它存储设备和介质。在这些实施例中,小区站8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配置有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操作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OFDMA通信技术,经由多载波通信信道来接收OFDM通信信号。OFDM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在一些宽带多载波实施例中,演进节点B(NB)可以是宽带无线接入(BWA)网络通信网络(例如,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通信网络、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通用部分地面无线接入网络(UTRAN)长期-演进(LTE)、或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的一部分,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在这些宽带多载波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和eNB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来通信。UTRANLTE标准包括针对UTRAN-LTE标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2008年3月发布的版本8以及2010年12月发布的版本10,包括其变型和演进。
在一些LTE实施例中,无线资源的基本单元是物理资源块(PRB)。PRB可以包括在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时域中的0.5毫秒。(在时域中)PRB可以成对分配。在这些实施例中,PRB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元素(RE)。RE可以包括一个子载波×一个符号。
可以由eNB传输两种类型的参考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IS-RS)和/或一个公共参考信号(CRS)。DM-RS可以由UE用于数据解调。参考信号可以在预定的PRB中被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OFDMA技术可以是频分双工(FDD,其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谱)技术、或者时分双工(TDD,其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谱)技术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和eNB可以被配置为通信曾使用一种或多种其它的调制技术(例如,扩频调制发送的信号(例如,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和/或跳频码分多址(FH-CDMA))、时分复用(TDM)调制和/或频分复用(FDM)调制)传输的信号,但实施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方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可以是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膝上型或便携式计算机、web平板、无线电话、无线耳机、寻呼机、即时消息收发设备、数码相机、接入点、电视机、医疗设备(例如,心率监测仪、血压监测仪等)、或可以无线地接收和/或发送信息其它设备)的一部分。
在一些LTE实施例中,小区站800可以计算可用于执行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模式的信道适配的一些不同反馈值。这些反馈值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秩指示符(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通过CQI,发送器选择一些调制字母表和码率的组合之一。RI通知发射器当前MIMO信道的可用传输层的数目,并且PMI指示预编码矩阵的码本索引(取决于发射天线的数量)应用在发送器处。由eNB使用的码率可以基于CQI。PMI可以是由小区站计算并报告给eNB的载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蜂窝站可发送含有CQI/PMI或RI的格式2、2a或2b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在这些实施例中,CQI可以是对小区站800所经历的下行链路移动无线电信道质量的指示。CQI允许小区站800向eNB提出用于给定无线电链路质量的最佳调制方案和编码率,使得所得的传输块错误率不超过某一值,例如10%。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站可以报告宽带CQI值,其指的是系统带宽的信道质量。小区站还可能报告每一定数量的资源块的子带CQI值(其可以由更高层来配置)。全套子带可以覆盖系统带宽。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可以报告每个码字的CQI。
在一些实施例中,PMI可以指示由eNB用于给定无线电条件的最佳的预编码矩阵。PMI值指的是代码本表。网络配置由PMI报告表示的资源块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覆盖系统带宽,也可以提供多个PMI报告。PMI报告也可以被提供用于闭环空间复用、多用户MIMO、闭环秩1预编码MIMO模式。
在一些多点协作(CoMP)的实施例中,网络可以被配置用于到小区站的联合传输,其中两个或更多协作/协调点(例如,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联合进行发射。在这些实施例中,联合传输可以是MIMO传输并且协作点被配置为执行联合波束成形。
LTE信道估计
为促进对信道特性的估计,LTE使用插入在时间和频率两者中的、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即,导频符号)。这些导频符号在子帧内的给定位置处提供对信道的估计。通过内插来估计跨越任意数量的子帧的信道是可能的。LTE中的导频符号被基于eNodeB小区标识和正使用哪个传输天线分配了子帧内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导频的独特定位确保它们不会互相干扰,并且可以用来提供对由传播信道所发送的网格内赋予到各资源元素的复增益的可靠估计。
为最小化噪音对导频估计的影响,最小二乘估计使用平均窗口来进行平均。这种简单的方法产生对导频中发现的噪音的水平大幅降低。存在两种对可用导频符号进行平均的方法。
跨携带子载波的每个导频符号进行时间平均,得到包含针对携带子载波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平均幅度和相位的列向量。
在子载波中找到的所有导频符号跨所有的OFDM符号进行时间平均,得到包含每个参考信号子载波的平均的列向量。导频符号子载波的平均随后使用最大大小的移动窗口来进行频率平均。
在一些实施例中,PSS和SSS提供在小区内具有其物理层标识的小区站。信号也可以提供小区内的频率和时间同步。PSS可从的Zadoff-Chu(ZC)序列来构造,并且序列的长度可以在频域中被预先确定(例如,62)。SSS使用具有预定长度(例如,31)的两个交错序列(即,最大长度序列(MLS)、SRG序列、或m-序列)。SSS可以用确定物理层ID的PSS序列进行加扰。SSS的一个目的是向小区站提供关于小区ID的信息、帧定时特性和循环前缀(CP)长度。小区站还可以被通知使用TDD还是FD。在FDD中,PSS可以位于帧的第一时隙和第十一时隙中的最后的OFDM符号,其后跟随有下一符号中的SSS。在TDD中,PSS可在第3时隙和第13时隙的第三符号中被发送,而SSS可被提前三个符号发送。PSS的提供信息的小区站即将该三组物理层中的小区属于(3组168物理层)。一个168SSS序列可以在PSS之后被解码并直接定义该单元组的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站可以以用于PDSCH接收的8种“传输模式”之一来配置:模式1:单天线端口,端口0;模式2:传输分集;模式3:大延迟CDD;模式4:闭环空间复用;模式5:MU-MIMO;模式6:闭环空间复用,单层;模式7:单天线端口,特定于小区站的RS(端口5);模式8(Rel-9中的新模式):具有特定于小区站的RS(端口7和/或端口8)的单层或双层传输。CSI-RS由小区站用于信道估计(即,CQI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CSI-RS被周期性地在特定天线端口(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端口)以(分配给小区站的)不同子载波频率发送,以在估计MIMO信道时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于小区站的解调参考信号(例如,DM-RS)可以以与当应用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时的数据相同的方式来进行预编码。
示例
1.示例移动小站,包括:
收发器;
处理器;以及
具有用于指令的存储器,这些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
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
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针对具有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并且
执行将中继责任给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2.如示例1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中继责任的切换在信号衰减对中继器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3.如示例1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测量信息也被与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
4.如示例3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
5.如示例4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6.如示例5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并且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
7.如示例6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被定义为当来自当前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减小而来自潜在新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增大时的时间点,并且这样的信号近似相等并且提供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8.如示例6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标识移动小站以用作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
9.如示例8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这些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下述操作:
经由小站运动网络来寻呼所标识的移动小站,以获取关于所标识的移动小站中可用于减少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的可用资源,其中所标识的移动小站用作小站运动网络的新中继器。
10.如示例1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移动小站被经由线路耦接到小站运动网络。
11.如示例1的示例移动小站,其中,移动小站被无线地耦接到小站运动网络。
12,一种示例方法,包括:
经由移动小站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
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针对具有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以及
执行将中继责任给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13.如示例12的示例方法,其中,中继责任的切换在信号衰减对中继器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14.如示例12的示例方法,其中,测量信息也被与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
15.如示例14的示例方法,其中,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并且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16.如示例15的示例方法,并且还包括: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并且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其中,其中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被定义为当来自当前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减小而来自潜在新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增大时的时间点,并且这些信号近似相等并提供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17.一种示例宏站,包括:
收发器;
处理器;以及
具有指令的存储器,这些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
接收与移动小站的测量信息,移动小站随小站运动网络来运动并且用作该网络的中继器;
向用作中继器的移动小站提供广域网连接;以及
执行中继责任的切换。
18.如示例17的示例宏站,其中,切换在小站运动网络中的两个移动小站之间被执行。
19.如示例17的示例宏站,其中,切换是在小站运动网络中与用作中继器的同一移动小站通信的两个宏站之间执行的。
20.如示例17的示例宏站,其中,切换在两个宏站和两个移动小站之间执行,以使得不同的移动小站用作与不同宏站通信的小站运动网络的新中继器。
21.一种示例基站,包括:
收发器;
耦接到收发机的处理器;以及
具有指令的存储器,这些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来:
与第一移动小站通信,该第一移动小站用作将通信中继到运动小站网络中的多个移动小站的中继器;
接收运动小站网络中用作新的中继器的第二移动小站的标识;以及
将通信从第一移动小站交换到运动小站网络中用作针对多个移动小站的新的中继器的第二移动小站。
22.如示例21的示例基站,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接收测得的信息,其中测得的信息包括随时间的信号强度。
23.如示例22的示例基站,其中,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24.如示例23的示例基站,其中,速度和顺序通过模式匹配以及比较来自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多个移动小站模式来确定。
25.一种示例方法,包括:
经由用作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的移动小站提供广域网连接;
从小站运动网络中的移动小站获取测量信息;并且
将中继责任切换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
27.如示例25的示例方法,其中,切换中继责任在信号衰减对中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28.如示例25的示例方法,其中,测量信息也被与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其中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
29.如示例28的示例方法,并且还包括比较来自多个移动小站的所交换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以及小站运动网络中的移动小站的顺序。
30.如示例29的示例方法,还包括: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并且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
虽然已在上文详细地描述了若干实施例,但是其它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在附图中描述的逻辑流不要求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连续顺序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可以提供其它步骤,或者步骤可以从所描述的流程被消除,并且其它组件可被添加到从所描述的系统或从所描述的系统移除。其它实施例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移动小站,包括:
收发器;
处理器;以及
具有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
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针对具有所述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以及
执行将中继责任给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中继责任的切换在信号衰减对所述中继器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也被与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以及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被定义为当来自当前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减小而来自潜在新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增大时的时间点,并且这些信号近似相等并且提供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标识移动小站以用作所述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述操作:
经由所述小站运动网络来寻呼所标识的移动小站,以获取关于所标识的移动小站中可用于缩短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的可用资源,其中所标识的移动小站用作所述小站运动网络的新中继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所述移动小站被经由线路耦接到所述小站运动网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小站,其中,移动小站被无线地耦接到所述小站运动网络。
12.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移动小站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
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针对具有所述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以及
执行将中继责任给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责任的切换在信号衰减对所述中继器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也被与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并且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并且还包括: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以及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其中所述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被定义为当来自当前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减小而来自潜在新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增大时的时间点,并且这些信号近似相等并提供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17.一种宏站,包括:
收发器;
处理器;以及
具有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
接收与移动小站的测量信息,所述移动小站随小站运动网络运动并且用作该网络的中继器;
向用作中继器的所述移动小站提供广域网连接;以及
执行中继责任的切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宏站,其中,所述切换在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两个移动小站之间被执行。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宏站,其中,所述切换是在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与用作所述中继器的同一移动小站通信的两个宏站之间执行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宏站,其中,所述切换在两个宏站和两个移动小站之间执行,以使得不同的移动小站用作与不同宏站通信的所述小站运动网络的新中继器。
21.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所述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机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机器执行包括下述项的操作:
经由移动小站与宏站交换测量信息;
提供广域网连接,并且用作具有所述移动小站的小站运动网络的中继器;以及
执行将中继责任给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另一移动小站的切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中,中继责任的切换在信号衰减对所述中继器产生不利影响之前被执行。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也与被所述小站运动网络中的其它移动小站交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随着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并且其中所述指令还使得所述处理器比较所交换的测量信息来确定移动小站运动网络的速度和小站运动网络的顺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至少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检测执行切换的潜在必要性;以及
定义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其中所述针对切换的最佳时间点被定义为当来自当前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减小而来自潜在新中继器的信号正在增大时的时间点,并且这些信号近似相等并提供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CN201480063139.9A 2013-12-19 2014-12-18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Active CN105745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135,315 2013-12-19
US14/135,315 US9351229B2 (en) 2013-12-19 2013-12-19 Moving ad hoc network small cell relay handover
PCT/US2014/071189 WO2015095537A1 (en) 2013-12-19 2014-12-18 Moving ad hoc network small cell relay hando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965A true CN105745965A (zh) 2016-07-06
CN105745965B CN105745965B (zh) 2019-10-15

Family

ID=5340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139.9A Active CN105745965B (zh) 2013-12-19 2014-12-18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351229B2 (zh)
EP (1) EP3085156B1 (zh)
JP (1) JP6322851B2 (zh)
KR (1) KR101778905B1 (zh)
CN (1) CN105745965B (zh)
WO (1) WO20150955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1543B2 (en) 2013-12-19 2018-08-14 Intel Corporation Moving ad hoc network small cell relay handover
WO2018196513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及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0054A1 (en) * 2013-01-30 2014-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lay device and associated vehicle and method
JP6179985B2 (ja) * 2013-12-27 2017-08-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共同受信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WO2015133749A1 (en) 2014-03-06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ri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34256B (zh) * 2014-04-09 2020-07-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移动小区的环境中控制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56492A1 (en) * 2014-04-09 2015-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a moving cell
WO2016003044A1 (ko) * 2014-07-01 2016-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014586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hicular small cell data transport and emergency services
CN105722094B (zh) * 2014-12-03 2019-12-06 索尼公司 在小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同的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KR102281737B1 (ko) * 2015-03-16 2021-07-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패킷 릴레이 동적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US10165536B2 (en) * 2015-06-19 2018-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scanning and acquisition
WO2016206121A1 (zh) * 2015-06-26 2016-12-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路由优化方法、装置、sdn控制器和终端化小区
WO2017162276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tigating system capacity loss in high speed scenario
US10542464B2 (en) * 2016-04-01 2020-01-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to a platoon of connected vehicles
US10057787B2 (en) 2016-04-06 2018-08-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US10470097B2 (en) * 2016-07-11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932142B2 (en) * 2017-01-09 2021-02-23 Nxgen Partners Ip, Llc Point-to-multipoint or multipoint-to-multipoint mesh self-organized network over WiGig standards with new MAC layer
US9955396B1 (en) 2017-01-26 2018-04-24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eamless service transitions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US11382018B2 (en) * 2017-07-27 2022-07-05 T-Mobile Usa, Inc. Wireless handovers based on device movement
CN112586034A (zh) 2018-08-13 2021-03-30 西门子加拿大有限公司 移动平台上网络中的预期切换
EP3854147A4 (en) * 2018-09-21 2022-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ITY OPTIMIZATION
US10849020B2 (en) 2019-01-09 2020-11-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cheduling relay of traffic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client device(s)
JP7091284B2 (ja) * 2019-06-05 2022-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11564142B2 (en) * 2019-09-16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handover determination
EP3799471A1 (en) * 2019-09-27 2021-03-31 Fluidmesh Networks S.r.l. Antenna keyhol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radio communication
CN111194017B (zh) * 2020-01-06 2022-10-04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轨道交通的lte-m网络覆盖优化调整方法及系统
US11152991B2 (en) 2020-01-23 2021-10-19 Nxgen Partners Ip, Llc Hybrid digital-analog mmwave repeater/relay with full duplex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4148A1 (en) * 2005-11-07 2007-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relay st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CN102113362A (zh) * 2007-01-12 2011-06-29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技术选项
US20130051309A1 (en) * 2010-03-12 2013-02-28 Vinh Van Phan Relay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8911A (ja) * 1999-11-12 2001-05-22 Ntn Corp 貨物列車の発電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US20040058678A1 (en) * 2002-09-23 2004-03-25 Detorbal Rene Fernand Emi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s for a group of mobile radios
CN101064911B (zh) * 2006-04-28 2012-08-2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系统的切换控制方法、中继站和基站
US8958743B2 (en) * 2006-08-23 2015-02-17 Google Inc. Forma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based on movement direction of nodes
US8619672B2 (en) * 2008-06-11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sector velocity mobile velocity and doppler estimate for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0109927A (ja) * 2008-10-31 2010-05-1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1120559A1 (en) * 2010-03-30 2011-10-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nhanced admission control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KR101633711B1 (ko) 2010-05-10 2016-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매크로 셀 내의 매크로 기지국, 소형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US9026134B2 (en) * 2011-01-03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positioning within a mobile structure
EP2550756B1 (en) * 2011-03-31 2015-11-25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elay node configur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in relay enhanced networks
US8913587B2 (en) * 2011-05-19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frastructure-unassisted inter-device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handoff
CN103733683A (zh) 2011-08-11 2014-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移动中继切换
CN108770024B (zh) 2011-11-04 2023-05-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组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101181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for sharing road information
US9510263B2 (en) * 2012-09-12 2016-11-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enhancing handover by using a group handover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and devices therefor
US9351229B2 (en) 2013-12-19 2016-05-24 Intel Corporation Moving ad hoc network small cell relay handover
KR20160006518A (ko) 2014-07-09 2016-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4148A1 (en) * 2005-11-07 2007-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relay st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CN102113362A (zh) * 2007-01-12 2011-06-29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技术选项
US20130051309A1 (en) * 2010-03-12 2013-02-28 Vinh Van Phan Relay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DERRAHIM BENSLIMANE等: "Dynamic Clustering-Based Adaptive Mobile Gateway Management in Integrated VANET – 3G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1543B2 (en) 2013-12-19 2018-08-14 Intel Corporation Moving ad hoc network small cell relay handover
WO2018196513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及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CN109155950A (zh) * 2017-04-28 2019-01-04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及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22851B2 (ja) 2018-05-16
EP3085156A4 (en) 2017-08-09
US20150181502A1 (en) 2015-06-25
EP3085156A1 (en) 2016-10-26
EP3085156B1 (en) 2022-05-11
US10051543B2 (en) 2018-08-14
US20160269966A1 (en) 2016-09-15
CN105745965B (zh) 2019-10-15
JP2017504984A (ja) 2017-02-09
KR20160065189A (ko) 2016-06-08
US9351229B2 (en) 2016-05-24
WO2015095537A1 (en) 2015-06-25
KR101778905B1 (ko)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965B (zh) 运动的自组织网络小小区中继切换
CN111344956B (zh) 用于支持多波束的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JP7014803B2 (ja) 基地局制御型ビーム管理
US20240015851A1 (en) Multi-connectivity user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1950262B2 (en) Sidelink beam management
US2023040357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53215B1 (en) Joint transmissions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scheme
KR20190039223A (ko) 뉴 라디오를 위한 유연한 프레임 구조에서의 빔포밍 스위핑 및 트레이닝
US20200288359A1 (en) Bi-casting based mobilit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788843A (zh) 在支持侧链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传输波束的方法及其终端
Noh et al. High speed train communications in 5G: Design elements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very high mobility
US11576069B2 (en) Cell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mobility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20240014494A (ko) 네트워크 제어 리피터들에 대한 원격 빔 관리
WO2012148256A1 (en) Improved macro diversity handover in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Nagarajan Relay technologies and technical issues in IEEE 802.16 j Mobile Multi-hop Relay (MMR) networks
KR20110055368A (ko) 고정된 경로를 이동하는 고속 이동체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16158011A (zh) 切换极化以改进连接可靠性
US20230354458A1 (en) Keep-alive signal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230421324A1 (en) Combine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WO2024065627A1 (en) Downlink reference timing determination for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multipl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communications
EP3503638A1 (en) Base st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a paging request towards a user entity
CN117751533A (zh) 用于网络控制中继器的远程波束管理
CN11355682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48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3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248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