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4068A -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4068A
CN105744068A CN201610116114.1A CN201610116114A CN105744068A CN 105744068 A CN105744068 A CN 105744068A CN 201610116114 A CN201610116114 A CN 201610116114A CN 105744068 A CN105744068 A CN 105744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lecommunications
instruction
radio frequency
l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61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4068B (zh
Inventor
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61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4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4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4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4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4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若是,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从而使终端无法通信和快速关机。本发明有效加强了电信SV?LTE终端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可降低电信SV?LTE终端在拾取者或者偷盗者手中的价值,增加了机主后续在交涉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加了电信SV?LTE终端丢失或被盗后追回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SV-LTE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终端丢失或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当移动终端丢失或被盗后,拾取者或偷盗者可以继续使用该移动终端。因此,如何加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成为了生产厂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其有效加强了终端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功率信号包括最大功率信号或除了最大功率信号之外的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
作为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其中,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基带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带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功率信号包括最大功率信号或除了最大功率信号之外的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
作为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阻塞解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
其中,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阻塞解除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电信SV-LTE终端被盗或丢失时,可通过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控制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到终端,当终端接收到所述指令时,即可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使终端无法通信和快速放电关机。本发明有效加强了电信SV-LTE终端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可降低终端在拾取者或者偷盗者手中的价值,增加机主后续在交涉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加终端丢失或被盗后追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信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LTE,同时语音和长期演进)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SV-LTE终端为双模双待终端,该终端可以同时待机在LTE网络和3G/2G网络里,而且可以同时从LTE和3G/2G模式下进行语音通信。也就是说,SV-LTE终端利用其仍旧驻留在3G/2G网络的优势,从3G/2G网络中接听和拨打电话,而LTE网络仅用于数据业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具体的,在电信SV-LTE终端的设置中,可以预先设置安全联系人。设置完成后,需要与该安全联系人进行绑定操作,完成相关安全互动。
当电信SV-LTE终端被盗或丢失时,用户可以通过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短信至该电信SV-LTE终端,此时电信SV-LTE终端会判断分析该短信中是否包含有用于控制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若包含有用于控制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执行步骤S102。
步骤S102、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transceiver)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其中,步骤S1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第一射频收发器工作在CDMA/EVDO/TD-LTE/FDD-LTE制式,第二射频收发器工作在GSM制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DMA、EVDO、LTE和GSM大功率信号分别优选设置为各自对应的最大功率信号,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非本实施例为限。
在非信令模式下,电信SV-LTE终端仅仅处于发射状态,无法正常接收接收信号。此外,即使接收信号被接收也会被淹没在发射信号中,造成信号阻塞。信号阻塞后,电信SV-LTE终端暂时处于无法上网、打电话和发短信等无法通信的状态,应用程序中的信息也都将无法被盗取无法被处理。
同时,由于终端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均处于大功率等级的连续发射,同时满负荷工作,功耗非常大,会造成快速放电,当电量低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关机,重启之后该状态会延续。
步骤S103、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
具体的,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可以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当用户重新找回电信SV-LTE终端时,可以发送短信使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或者,在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使终端停止射频阻塞。
其中,步骤S10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在电信SV-LTE终端的射频功能恢复后,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信令模式,此时电信SV-LTE终端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收信号。
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加强了电信SV-LTE终端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可降低电信SV-LTE终端在拾取者或者偷盗者手中的价值,增加机主后续在交涉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加电信SV-LTE终端丢失或被盗后追回的可能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基带控制模块2和阻塞解除模块3,下面将对上述模块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判断模块1,用于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具体的,在电信SV-LTE终端的设置中,可以预先设置安全联系人。设置完成后,需要与该安全联系人进行绑定操作,完成相关安全互动。
当电信SV-LTE终端被盗或丢失时,用户可以通过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短信至该电信SV-LTE终端,此时判断模块1会判断分析该短信中是否包含有用于控制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若包含有用于控制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启动基带控制模块2。
基带控制模块2,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其中,所述基带控制模块2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第一射频收发器工作在CDMA/EVDO/TD-LTE/FDD-LTE制式,第二射频收发器工作在GSM制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DMA、EVDO、LTE和GSM大功率信号分别优选设置为各自对应的最大功率信号,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非本实施例为限。
在非信令模式下,电信SV-LTE终端仅仅处于发射状态,无法正常接收接收信号。此外,即使接收信号被接收也会被淹没在发射信号中,造成信号阻塞。信号阻塞后,电信SV-LTE终端暂时处于无法上网、打电话和发短信等无法通信的状态,应用程序中的信息也都将无法被盗取无法被处理。
同时,由于终端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均处于大功率等级的连续发射,同时满负荷工作,功耗非常大,会造成快速放电,当电量低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关机,重启之后该状态会延续。
阻塞解除模块3,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
其中,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
所述阻塞解除模块3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在电信SV-LTE终端的射频功能恢复后,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信令模式,此时电信SV-LTE终端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收信号。
本发明的装置有效加强了电信SV-LTE终端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同时也可降低电信SV-LTE终端在拾取者或者偷盗者手中的价值,增加机主后续在交涉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加电信SV-LTE终端丢失或被盗后追回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此外,该电信SV-LTE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或其他基于SV-LTE的移动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信号包括最大功率信号或除了最大功率信号之外的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其中,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6.一种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的指令时,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
基带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两个射频收发器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两个射频收发器分别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信号,从而实现两个射频通路的阻塞和终端的快速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指令为控制电信SV-LTE终端进行射频阻塞的指令,则使终端的射频模块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二射频收发器分别处于非信令模式,强制第一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CDMA、EVDO或LTE大功率信号,以及强制第二射频收发器连续发射能够阻塞接收信号的GSM大功率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信号包括最大功率信号或除了最大功率信号之外的足以阻塞接收信号的大功率级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阻塞解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则使电信SV-LTE终端停止射频阻塞,恢复正常放电;
其中,所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由预先绑定的安全联系人发送过来,或者由用户正确解锁终端后点击解除按键而生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解除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射频阻塞解除指令时,对终端的modem模块进行初始化,重新启动搜网,注册到小区,完成射频功能的恢复。
CN201610116114.1A 2016-03-01 2016-03-01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744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114.1A CN105744068B (zh) 2016-03-01 2016-03-01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114.1A CN105744068B (zh) 2016-03-01 2016-03-01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4068A true CN105744068A (zh) 2016-07-06
CN105744068B CN105744068B (zh) 2019-02-05

Family

ID=5624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6114.1A Active CN105744068B (zh) 2016-03-01 2016-03-01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40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894A (zh) * 2017-06-26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051A (zh) * 2005-07-13 2007-01-1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装置、具有防盗功能的手机和手机防盗方法
CN101511085A (zh) * 2009-03-30 2009-08-1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身份识别限制使用移动终端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79009A (zh) * 2013-01-08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及防盗手机
US20150179008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JetDian Technology, Inc. Lock/unlock method in conjunction with near field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5120100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被盗防刷机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防刷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051A (zh) * 2005-07-13 2007-01-1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装置、具有防盗功能的手机和手机防盗方法
CN101511085A (zh) * 2009-03-30 2009-08-1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身份识别限制使用移动终端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79009A (zh) * 2013-01-08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及防盗手机
US20150179008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JetDian Technology, Inc. Lock/unlock method in conjunction with near field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5120100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被盗防刷机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防刷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894A (zh) * 2017-06-26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77894B (zh) * 2017-06-26 2019-1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4068B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743B (zh) 一种双卡移动电话找网优化方法
CN108616950B (zh) 无线接入网络间的移动性管理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
US7324801B2 (en) Emergency call-back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a user removable module
CN1947447A (zh) 用于限制移动设备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04828B (zh) 双待机模式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模式控制方法
CN1326424C (zh) 一种快速选择网络注册登记的双模或多模终端和方法
CN106686601B (zh) 伪基站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6664130A (zh) 双sim双活动设备中的机会性移动接收分集
CN102256239A (zh) 一种多模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多模终端
CN104883713A (zh) 确定终端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终端
KR20200138646A (ko) Rrc 상태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기억 매체
CN106211123A (zh) 用于多sim设备的运营商网络访问
CN101324979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CN101005657B (zh) 双模手机智能识别电路
CN104244206A (zh)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744068A (zh) 电信sv-lte终端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014457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
CN204559890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110178395A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3997555A (zh)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和装置
KR20150089855A (ko) 다수의 통신방식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검색을 위한 방법 및 전자장치
CN108307322B (zh) 一种处理同网络侧建立连接与多播接收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04749A (zh) 一种响应寻呼消息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657752A (zh) 重定向方法、网络模块和终端
CN105611596A (zh)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