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929A -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3929A
CN105743929A CN201610281864.4A CN201610281864A CN105743929A CN 105743929 A CN105743929 A CN 105743929A CN 201610281864 A CN201610281864 A CN 201610281864A CN 105743929 A CN105743929 A CN 105743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teractive
interaction
pairing
interactio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1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3929B (zh
Inventor
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18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公开了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采用本发明,可实现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在使用PC端的时候,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例如QQ、阿里旺旺等)等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例如互动抖屏,接收到其他用户发送的抖屏时,对应的应用窗口会展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并且会以窗口抖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以提示用户接收到了其他用户发送的抖屏操作。
但是上述抖屏等互动功能的实现仅限于PC端,对于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其对应的即时通讯APP是不支持抖屏等带有提示性质的互动功能的,用户只能够发送文字、语音等消息给其他用户,而无法将其他例如抖动等消息发送给其他用户。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类型仅限于文字、语音、图片等,而不能将抖动等互动操作发送给其他用户,存在的可互动的操作有限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还包括:
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
所述互动类型包括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
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类型仅限于文字、语音、图片等,而不能将抖动等互动操作发送给其他用户,存在的可互动的操作有限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
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包括:
配对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配对列表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目标设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互动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对请求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所述互动类型包括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传感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配对消息返回模块,用于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将终端与其他终端通过配对进行连接,然后向已配对的终端发送互动指令,使得接收互动指令的终端按照用户生成互动指令时进行的互动操作选项的具体内容进行互动,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多种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运行前述终端互动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类型仅限于文字、语音、图片等,而不能将抖动等互动操作发送给其他用户,存在的可互动的操作有限的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终端互动的应用程序,例如,基于蓝牙的互动操作发送程序。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的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互动的两个终端之间需要均支持上述方式的运行。也就是说,因为终端与终端之间在互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配对,则进行互动的两个终端均需要支持配对,并且支持互动操作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终端互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向本地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配对成功为例说明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配对过程。
配对的完成首先发起终端需要向接收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冰洁接收终端在接收到配对请求之后同意配对才能完成发起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的配对。
配对请求为第一终端发送给当前终端的消息,该配对请求中包含了发起配对请求的终端的设备标识,即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设备标识为与终端对应的唯一标识,用户可以设置与终端对应的设备标识,当然用户也可以修改该设备标识。相应的,当前终端也可以发送配对请求给第一终端或者其他终端以请求配对。
具体的,配对请求的发送过程可以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等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其发送配对请求的连接方式也会不一样。例如,NFC、蓝牙仅适用于近场通讯,只适用于用户之间的距离较小的情况下(例如10m);再例如2G/3G/4G或者WIFI网络下,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基站等物理架构实现与其他用户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因此配对请求也可以通过2G/3G/4G或者WIFI发送。
步骤S102: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当前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之后,若同意该配对请求,则将配对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添加到配对列表中去。配对列表为与终端建立了连接关系的终端的设备标识列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终端进行配对,并且配对成功的每一个终端的设备标识均会存储在配对列表中,相当于二者之间建立了好友关系,并出现在对方的好友列表中。
当前终端在同意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之后,将同意配对的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在接收到当前终端返回的同意配对请求的消息之后,将当前终端的设备标识添加到配对列表中。具体的,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也就是说,在配对成功之后,终端的设备标识会添加到对方终端的配对列表中去。
在终端与终端之间配对成功之后,就可以相互发送互动操作。
步骤S103: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终端在配对列表中可以选择互动的对象,即选择目标终端。用户在配对列表中选择设备标识的操作即为第一输入操作,例如用户点击设备列表中的某一个列表项时,该点击操作即为第一输入操作,该点击操作对应的列表项的对应的设备标识即为第一输入操作选中的设备标识,获取该设备标识并将其作为目标设备标识。
在目标设备标识获取到之后,获取与该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终端的设备标识对应的互动操作选项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允许的互动操作选项,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终端设置其支持的互动操作选项。
在获取到与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之后,向客户展示获取到的互动操作选项,用户可以在展示的互动操作选项中选择需要进行的互动操作对应的选项;并且,展示方式可以是以列表形式展示,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展示。
步骤S104: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用户可以在展示的互动操作选项中选择需要进行的互动操作,第二输入操作即为用户对展示的互动操作选项进行的操作,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展示的互动操作选项中的某一项来与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进行互动。
用户在展示的选择的互动操作选项即为选中的互动指令。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所述互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互动指令中包含的互动类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由多动互动类型组合成的多重互动类型,例如,互动类型可以是“震动+响铃”。除了互动类型之外,用户还可以选择与互动类型对应的互动策略,例如,在互动类型为震动时,用户可以选择震动的类型。例如,一般的,在终端中,可以选择的震动类型包括了断奏、交响乐、快速、提醒、心跳等类型,用户还可以对震动的类型进行自定义。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互动策略还包括了互动时长、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等等,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定义,也就是所,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的互动指令。
在当前终端接收到用户的第二输入操作之后,根据生成的互动指令,将互动指令发送给第一输入操作确定的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从而完成互动操作的发送。目标操作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之后,通过对互动指令的解析,获取互动指令中包含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在终端进行对应的提示。例如,当互动指令为设备标识为“apple”的用户发送的“连续震动5s”时,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展示的提示消息可以为“apple发来一个互动操作”,并且终端根据互动指令震动终端5s。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终端既可以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也可以发送互动指令给其他用户。以第二终端向当前终端发送互动指令为例,说明当前接收互动指令并执行对应的指令的过程。
具体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具体实施中,终端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之后,对互动指令中携带的设备标识进行校验,即判断该设备标识是否属于终端存储的配对列表,若是,则响应该互动指令,若否,则忽略该互动指令。并且,互动指令的响应策略是,根据互动指令中包含的互动类型,选择与互动类型对应的传感器,例如,当互动类型为铃声时,其对应的传感器为喇叭,然后根据互动指令中的互动策略,控制与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对应的传感器按照互动策略进行工作,例如,在互动策略为连续震动5s时,控制终端的运动传感器震动终端5s。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类型仅限于文字、语音、图片等,而不能将抖动等互动操作发送给其他用户,存在的可互动的操作有限的技术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提出了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如图2所示,上述装置包括配对请求接收模块101、配对列表更新模块102、目标设备确定模块103以及互动指令发送模块104,其中:
配对请求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配对列表更新模块102,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目标设备确定模块103,用于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互动指令发送模块104,用于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对请求接收模块101还用于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所述互动类型包括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传感器控制模块105,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配对消息返回模块106,用于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将终端与其他终端通过配对进行连接,然后向已配对的终端发送互动指令,使得接收互动指令的终端按照用户生成互动指令时进行的互动操作选项的具体内容进行互动,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多种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展示了一种运行上述终端互动的方法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的,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外部输入接口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和输出接口1004。其中,外部输入接口1001可选的可至少包括网络接口10012。存储器1003可包括外存储器10032(例如硬盘、光盘或软盘等)和内存储器10034。输出接口1004可至少包括显示屏10042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基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文件存储于前述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外存储器10032中,在运行时被加载到内存储器10034中,然后被编译为机器码之后传递至处理器1002中执行,从而使得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中形成逻辑上的配对请求接收模块101、配对列表更新模块102、目标设备确定模块103、互动指令发送模块104、互动传感器控制模块105以及配对消息返回模块106。且在上述终端互动的方法执行过程中,输入的参数均通过外部输入接口1001接收,并传递至存储器1003中缓存,然后输入到处理器1002中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数据或缓存于存储器1003中进行后续地处理,或被传递至输出接口1004进行输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还包括:
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
所述互动类型包括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
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
6.一种终端互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对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所述配对请求中包含有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
配对列表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存储到配对列表中;
目标设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输入操作在所述配对列表中选中的设备标识作为目标设备标识,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预设的互动操作选项并展示;
互动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输入操作在所述互动操作选项中选中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互动指令进行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请求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蓝牙、WIFI、2G/3G/4G、或NFC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指令包括互动类型和互动策略,所述互动类型包括震动、响铃和/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互动策略包括互动时长、互动频率和/或互动强度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传感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互动指令,在所述互动指令对应的设备标识属于所述存储的配对列表时,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所述选择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互动指令的互动策略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配对消息返回模块,用于获取本地设备标识,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本地设备标识存储到所述第一终端中的配对列表中。
CN201610281864.4A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74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1864.4A CN10574392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1864.4A CN10574392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929A true CN105743929A (zh) 2016-07-06
CN105743929B CN105743929B (zh) 2019-05-17

Family

ID=5628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1864.4A Active CN105743929B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终端互动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3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55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展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8206A1 (en) * 2005-09-19 2009-04-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printing and sensing modules
CN103051786A (zh) * 2012-12-12 2013-04-17 深圳市三体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互动方法和装置
CN103702440A (zh) * 2013-12-19 2014-04-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设备连接方法
CN104253861A (zh) * 2014-09-12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39423A (zh) * 2014-12-24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8206A1 (en) * 2005-09-19 2009-04-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printing and sensing modules
CN103051786A (zh) * 2012-12-12 2013-04-17 深圳市三体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互动方法和装置
CN103702440A (zh) * 2013-12-19 2014-04-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设备连接方法
CN104253861A (zh) * 2014-09-12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39423A (zh) * 2014-12-24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55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展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929B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1648B (zh) 一种应用与网络切片的关联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AU2018432066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nsa and sa networking mode, and terminal device
US7725903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event to appl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is method
US10069818B2 (e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network initialization of multimedia playback device
CN105100141B (zh) 多媒体内容网络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10861A (zh) 智能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3023715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lated to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task launcher
CN108255683B (zh) 终端中消息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JP6329259B2 (ja) 情報プッシュ先端末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144093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734611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智能设备
CN10322082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318119B (zh) 家电设备组网方法、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81993B (zh) 无线连接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5393636A (zh) 一种接入无线网络方法、终端、客户端、智能卡和系统
CN105389175A (zh) 一种应用程序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54855A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机控制方法
CN112423285A (zh) 终端设备的联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970676B (zh) WiFi热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13620A (zh) 通讯录更新方法、更新装置及用户终端
JP7164270B2 (ja) 情報プッシュ先端末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868819A (zh) 一种处理公共账户下通信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8057A (zh) 一种智能硬件设备自动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8763243A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