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9661B - 电压转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压转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9661B
CN105739661B CN201410754236.4A CN201410754236A CN105739661B CN 105739661 B CN105739661 B CN 105739661B CN 201410754236 A CN201410754236 A CN 201410754236A CN 105739661 B CN105739661 B CN 105739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uld group
group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42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9661A (zh
Inventor
吴忠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d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542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9661B/zh
Priority to TW104100245A priority patent/TWI590022B/zh
Priority to US14/683,604 priority patent/US974689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73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9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主板以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向相连的附加卡供电,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导引电阻、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所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一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或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二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二电压。

Description

电压转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尤指一种电压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计算机一般有正常运转状态(S0)、睡眠状态(S3)及休眠状态(S4)。而应用在计算机中的很多具有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接口的附加卡都要求在计算机处于S3或S4时支持唤醒功能。目前的附加卡中,一般具有两个主供电电压及一个辅供电电压。所述两主供电电压只在计算机处于S0时为所述附加卡供电,而所述辅供电电压则在计算机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为所述附加卡供电。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单独使用所述主供电电压或所述辅供电电压进行附加卡的供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若只使用所述两主供电电压进行供电,则所述附加卡在计算机处于S3及S4时由于缺乏供电而并不支持唤醒功能。若只使用所述辅供电电压,则所述附加卡在计算机处于S0时将由于供电不足而不能正常工作。若同时使用所述主供电电压和辅供电电压,则会造成多余能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转换附加卡供电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主板以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向相连的附加卡供电,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导引电阻、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导引电阻,所述导引电阻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的第一检测端及第二检测端;所述控制电路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所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一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或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二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组、第二控制模组及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组及所述第二控制模组的开关模组,所述第一控制模组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的复位端,所述第二控制模组用于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控制电路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接收一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组的状态的开关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输出一控制信号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模组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组通过所述开关模组与所述控制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组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组,集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端,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组能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截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组包括连接所述开关模组的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截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组还包括连接所述开关模组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组包括一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复位端及所述控制端的反相器,所述反相器能根据所述复位端发送的一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值。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一响应的第一输出模组及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二响应的第二输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能够根据计算机系统所处的实际工作状态而自动转换附加卡的供电电压,从而避免了由于单一供电电压而造成的附加卡功能不全或能够较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压转换电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应用于一计算机系统中的示意框图。
图2与本发明电压转换电路中导引电阻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压转换电路中控制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压转换电路中输出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系统 100
主板 200
附加卡 400
电压转换电路 300
控制电路 301
第一控制模组 311
反相器 3110
第二控制模组 312
第一控制单元 3121
第二控制单元 3122
双稳态电路 3123
切换端 3124
开关模组 313
控制端 314
连接端 315
输出电路 302
第一输出模组 321
第二输出模组 322
供电端 323
导引电阻 R0
电阻 R1-R7
晶体管 Q1-Q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电压转换电路300用于控制一计算机系统100的主板200以一第一电压Vcc1或一第二电压Vcc2向相连的附加卡400供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附加卡400为具有PCI-E接口的附加卡,如网卡、显卡等。所述第一电压Vcc1为所述主板200向所述附加卡400提供的3.3V_AUX标准电压,所述第二电压Vcc2为所述主板200向所述附加卡400提供的3.3V标准电压。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300包括一导引电阻R0、一控制电路301及一输出电路302。所述导引电阻R0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400,所述控制电路301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接收一开关信号。所述控制电路301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所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302作出第一响应以使所述主板200输出所述第一电压Vcc1、或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302作出第二响应以使所述主板200输出所述第二电压Vcc2。
当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一电压Vcc1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时,所述附加卡400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支持唤醒功能。当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二电压Vcc2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时,所述附加卡400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实现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2,所述主板200通过一连接端315与所述附加卡400的一第一检测端及一第二检测端相连,从而在所述附加卡400插入所述主板200时识别所述附加卡400。所述导引电阻R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端及所述第二检测端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301能通过所述连接端315接收自所述主板200发送出的所述开关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引电阻R0的阻值为1KΩ。
请参阅图2-3,所述控制电路301包括一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400的一复位端的第一控制模组311、一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315的第二控制模组312、一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及所述第二控制模组312的开关模组313及一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电路302的控制端314。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与所述控制端314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组312通过所述开关模组313与所述控制端314相连。所述控制端314用于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输出电路302作出所述第一响应或所述第二响应。
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包括一电阻R1、一电阻R2及一反相器3110。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复位端及所述反相器3110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反相器3110的输出端及所述控制端314。所述反相器3110能根据所述复位端发送的一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值。
当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所述复位端会发送一具有一第一信号值的状态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接收该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值的状态信号后通过所述控制端314输出一具有一第二信号值的控制信号。当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所述复位端会发送一具有所述第二信号值的状态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接收该具有所述第二信号值的状态信号后通过所述控制端314输出一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值的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模组312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3121、一第二控制单元3122、一双稳态电路3123及一切换端3124。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21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122分别通过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与所述切换端3124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组312通过所述切换端3124与所述开关模组313相连。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21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根据所述开关信号通过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控制所述开关模组313处于一截止状态。此时,所述控制端314的输出完全取决于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从而输出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值的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122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通过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控制所述开关模组313处于一导通状态。此时,所述控制端314通过所述开关模组313接地,所述控制端314的输出完全不受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的影响而输出具有所述第二信号值的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21包括一晶体管Q1及一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端315以接收所述开关信号,另一端通过所述晶体管Q1连接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信号为脉冲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Q1为N沟道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电子R3连接,漏极与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连接,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122包括一晶体管Q2、一电阻R4及一电容C1。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容C1相连,所述晶体管Q2分别连接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及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容C1的连接节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Q2为N沟道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电阻R4及所述电容C1的连接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连接,源极接地。
所述双稳态电路3123包括一晶体管Q3、一晶体管Q4、一电容C2、一电阻R5及一电阻R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Q4为N沟道场效应管。所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所述电阻R5、所述晶体管Q4的栅极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122。所述晶体管Q4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21及所述切换端3124,并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
所述开关模组313包括一晶体管Q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Q5为NPN型三极管,基极与所述切换端3124相连,集电极与所述控制端314相连,发射极接地。
请参阅图4,所述输出电路302包括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一响应的第一输出模组321、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二响应的第二输出模组322及一供电端323。所述控制端314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模组321及所述第二输出模组322相连,以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模组321及所述第二输出模组322分别与所述供电端323相连。
当所述控制信号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值时,所述第一输出模组321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并使所述供电端323输出所述第一电压Vcc1,从而使得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一电压Vcc1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当所述控制信号具有所述第二信号值时,所述第二输出模组322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并使所述供电端323输出所述第二电压Vcc2,从而使得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二电压Vcc2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值为高电平,所述第二信号值为低电平。
工作时,当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122控制所述开关模组313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所述控制信号不受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影响而保持所述第二信号值,以使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二电压Vcc2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
当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21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组313处于所述截止状态,所述控制信号受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组311控制所述控制端314输出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值的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主板200以所述第一电压Vcc1向所述附加卡400供电。由于所述第一电压Vcc1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100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持续进行供电,因此所述附加卡400能够随时被唤醒。
尽管已结合上述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会清楚多种替代方案、改型和变型。因此,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

Claims (8)

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主板向相连的附加卡输出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导引电阻,所述导引电阻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的第一检测端及第二检测端;所述控制电路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所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一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或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作出第二响应以使所述主板输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组、第二控制模组及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组及所述第二控制模组的开关模组,所述第一控制模组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的复位端,所述第二控制模组用于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控制电路能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时接收一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组的状态的开关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组能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截止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组包括连接所述开关模组的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截止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组还包括连接所述开关模组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全速运转状态时控制所述开关模组处于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输出一控制信号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模组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组通过所述开关模组与所述控制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组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组,集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端,发射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组包括一用于连接所述附加卡复位端及所述控制端的反相器,所述反相器能根据所述复位端发送的一状态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的信号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一响应的第一输出模组及一用于作出所述第二响应的第二输出模组。
CN201410754236.4A 2014-12-11 2014-12-11 电压转换电路 Active CN105739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4236.4A CN105739661B (zh) 2014-12-11 2014-12-11 电压转换电路
TW104100245A TWI590022B (zh) 2014-12-11 2015-01-06 電壓轉換電路
US14/683,604 US9746891B2 (en) 2014-12-11 2015-04-10 Compu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4236.4A CN105739661B (zh) 2014-12-11 2014-12-11 电压转换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9661A CN105739661A (zh) 2016-07-06
CN105739661B true CN105739661B (zh) 2019-01-22

Family

ID=5611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54236.4A Active CN105739661B (zh) 2014-12-11 2014-12-11 电压转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46891B2 (zh)
CN (1) CN105739661B (zh)
TW (1) TWI590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9326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and a capsule suitable to be used in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3423B1 (en) * 1998-07-15 2002-09-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remote power on
CN202564744U (zh) * 2011-12-28 2012-11-28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外设组件互连接口与usb3.0装置之间的桥接器
CN102999410A (zh) * 2011-09-08 2013-03-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脑开关机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441B (zh) * 2011-12-30 2016-06-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单县供电公司 切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3423B1 (en) * 1998-07-15 2002-09-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remote power on
CN102999410A (zh) * 2011-09-08 2013-03-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脑开关机控制系统
CN202564744U (zh) * 2011-12-28 2012-11-28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外设组件互连接口与usb3.0装置之间的桥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9661A (zh) 2016-07-06
TW201629663A (zh) 2016-08-16
TWI590022B (zh) 2017-07-01
US9746891B2 (en) 2017-08-29
US20160170458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9240A (zh) 具有整合功能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CN204304412U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过流保护电路
CN107168156A (zh) 降低电子产品功耗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1860188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03684407A (zh) Otg装置
CN203759164U (zh) 一种检测usb负载设备接入状态的电路
CN207516929U (zh) 开关机控制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5095137A (zh) 控制芯片及连接模块
CN103746681A (zh) 一种cmos器件电源上下电输出三态控制电路
CN103546114A (zh) 根据从设备的上拉电压调整总线上拉电压的电路及其方法
CN106033241A (zh) 接口供电电路
CN105739661B (zh) 电压转换电路
CN104076899A (zh) 节能电路
CN210780130U (zh) 电源关断控制电路
CN106033240A (zh) 接口供电电路
CN105652994A (zh) 电压切换装置
CN105988543A (zh) 控制电路及应用该控制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6569572A (zh) 主板及具有该主板的电脑控制系统
CN103929061A (zh) 单电源可调恒流源
CN103324126A (zh) 单片机控制延时继电器
CN204069292U (zh) 用于电子终端的耳机按键检测电路
CN203760209U (zh) 一种mhl线缆及mhl线缆热插拔检测系统
CN103164008A (zh) Cmos密码清除电路
CN107492934B (zh) 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
CN202395746U (zh) 具有两个触摸电极的触摸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300000 B building, No. 18 Taierzhuang Road, Heping District, Tianjin, China, 102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ENGD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Optics Valley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two Foxconn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