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5953A -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5953A
CN105735953A CN201610250022.2A CN201610250022A CN105735953A CN 105735953 A CN105735953 A CN 105735953A CN 201610250022 A CN201610250022 A CN 201610250022A CN 105735953 A CN105735953 A CN 105735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oil
injection rate
production rate
fluid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00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5953B (zh
Inventor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HUIJUFE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Zh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Zh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Zh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00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5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5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5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筛选;单井吞吐工艺选择;现场试验。本发明针对稠油井的特点选择单井吞吐工艺,较好地降低油水流度比,因此,能有效地提高稠油井的单井产量,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有效期长的特点。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提高稠油井单井产量的现场试验中。

Description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次采油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陆上稠油资源占石油总资源量的20%以上,全国稠油资源量约为198.7亿吨,探明的稠油地质储量约为20.6亿吨。稠油油藏的原油产量达到了总原油产量的7%,稠油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原油开采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轻质油开采储量的减少,稠油开采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
稠油由于沥青胶质含量高,蜡质含量少,因而粘度高,流动困难,开采难度很大,目前,蒸汽吞吐技术是我国目前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全国约有80%的稠油产量是靠蒸汽吞吐获得的。但是,蒸汽吞吐技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生成蒸汽成本高,尤其在水资源短缺和水价昂贵的地区,水处理费用高;(2)由于注蒸汽,油井热损失、出砂、套管损坏等情况较严重,影响到油井利用率和工艺措施的实施;(3)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近井地带含水上升,消耗掉大部分蒸汽热量,热能有效利用程度变差,导致蒸汽吞吐效果变差;(4)部分非热采完井的稠油井,无法进行注蒸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稠油井的产量,且具有有效期长和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井筛选
油井筛选标准为油层温度<90℃、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
<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和油层厚度大于2m。
2、单井吞吐工艺选择
油井单井吞吐分为两个轮次:
第一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泡沫剂、降粘剂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5-10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2/3,从第3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
其中,泡沫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30m3,降粘剂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40m3,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50-80m3
所述的降粘剂为丙烯酸丁酯1-2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0.8wt%、甲酸甲酯0.3-0.5wt%;
第两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液态CO2、空气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15-30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4,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2,第3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3/4,从第4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的日产液量。
其中,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注入量V为:`
V=3.14R2HФβ
式中:V—微生物和营养物注入体积总量,m3
R—处理半径,m,取值范围油水井井距的1/15~1/10;
H—油井油层有效厚度,m;
Ф—油井油层孔隙度,无量纲;
β—用量系数,无量纲,取值范围为0.4~0.6。
液态CO2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10-15m3,空气的注入量为与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比为5-10:1,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80-100m3
每个轮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为8-12个月。
3、现场试验
按照上述工艺进行现场试验。
其中,所述的泡沫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8-20wt%、烷基磺酸钠含量10-11wt%、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wt%、余量为水。
所述的微生物为地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中的一种。
所述的营养物包括碳源、氮源和磷源,碳源为米糠或麦麸,氮源为棉籽粉或豆粉,磷源为磷酸氢二钾或磷酸氢二钠,碳源、氮源和磷源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1.0-2.0%和0.5-1.0%。
所述的泡沫剂的注入速度3-5m3/h、降粘剂的注入速度10-15m3/h、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注入速度10-15m3/h、液态CO2的注入速度5-8m3/h、空气注入速度为8-12Nm3/h、地层水的注入速度15-20m3/h。
本发明针对稠油油井的特点选择单井吞吐的工艺,首先进行第一轮次单井吞吐试验:利用泡沫流动性强的特点提高降粘剂的波及体积,同时利用泡沫在原油中溶解性强的特点与降粘剂综合大幅度地降低原油的粘度;其次,进行第二轮次的单井吞吐试验,注入的空气一方面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另一方面与液态CO2的综合作用提高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波及体积,利用注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CO2的综合作用进一步降低原油的粘度;利用上述单井吞吐工艺能显著地降低稠油井的油水流度比,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油井的产量。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有利于现场推广应用;
(2)本发明所采用的营养物,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不伤害地层,不影响后续水处理的问题;
(3)油藏适用范围广,既适合中高渗透率的水驱稠油油藏,又适合中低渗透率的水驱稠油油藏;
(4)本发明具有现场试验效果好、有效期长和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单井增油大于1500t、有效期大于3年,投入产出比大于1:5。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某油田油井K2,油层温度84℃、原油粘度4012mPa.s、地层水矿化度8793mg/L、渗透率380×10-3μm2、油层厚度4.3m,孔隙度0.316,井距为135m,试验前该井日产油4.3t,日产液120m3,含水96.4%,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油井K2实施单井吞吐现场试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试验油井筛选
油井筛选标准为油层温度<90℃、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
<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和油层厚度大于2m;油井K2的油层温度84℃、原油粘度4012mPa.s、地层水矿化度8793mg/L、渗透率380×10-3μm2、油层厚度4.3m,符合油井的筛选标准,可以在该井实施本发明。
2、单井吞吐工艺选择
油井单井吞吐分为两个轮次:
第一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泡沫剂、降粘剂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5d;关井时间结束后,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40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80m3,从第3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120m3
其中,泡沫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8wt%、烷基磺酸钠含量11wt%、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5wt%和水含量69.5wt%,泡沫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m3,为86m3,注入速度为3m3/h;降粘剂为丙烯酸丁酯1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6wt%、甲酸甲酯0.4wt%,降粘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30m3,为129m3,注入速度12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50m3,注入速度15m3/h。
第两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液态
CO2、空气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25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30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60m3,第3个月的日产液量为903,从第4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120m3
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注入量V=3.14×102×4.3×0.316×0.5=213.3m3,微生物为枯草孢杆菌,营养物由米糠、豆粉和磷酸氢二钾组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0%、1.7%和0.5%,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注入速度15m3/h;液态CO2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10m3,为43m3,注入速度8m3/h;空气的注入量为与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比为5:1,为1066.5m3,注入速度为10N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90m3,注入速度15m3/h。
每个轮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为12个月。
3、现场试验
按照上述工艺进行现场试验。
在油井K2实施本发明后,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有效期达到3.6年,平均日增油2.3t,累计增油3022t,投入产出比为1:7.2,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实施例2
某油田油井L5,油层温度73℃、原油粘度3896mPa.s、地层水矿化度9876mg/L、渗透率860×10-3μm2、油层厚度2.3m,孔隙度0.336,井距为203m,试验前该井日产油6.5t,日产液132m3,含水95.1%,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油井L5实施单井吞吐现场试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试验油井筛选
油井筛选标准为油层温度<90℃、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
<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和油层厚度大于2m;油井L7的油层温度73℃、原油粘度3896mPa.s、地层水矿化度9876mg/L、渗透率860×10-3μm2、油层厚度2.3m,符合油井的筛选标准,可以在该井实施本发明。
2、单井吞吐工艺选择
油井单井吞吐分为两个轮次:
第一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泡沫剂、降粘剂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6d;关井时间结束后,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44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88m3,从第3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132m3
其中,泡沫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9wt%、烷基磺酸钠含量10.5wt%、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wt%和水含量69.5wt%,泡沫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30m3,为69m3,注入速度为4m3/h;降粘剂由丙烯酸丁酯2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wt%、甲酸甲酯0.5wt%,降粘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40m3,为92m3,注入速度15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80m3,注入速度20m3/h。
第两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液态
CO2、空气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30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33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66m3,第3个月的日产液量为99m3,从第4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132m3
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注入量V=3.14×13.52×2.3×0.336×0.6=265.3m3,微生物为地芽孢杆菌,营养物由麦麸、棉籽粉和磷酸氢二钠组成,质量浓度分别为5.0%、2.0%和0.8%,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注入速度12m3/h;液态CO2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12m3,为27.6m3,注入速度6m3/h;空气的注入量为与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比为7:1,为1857m3,注入速度为12N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100m3,注入速度20m3/h。
每个轮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为9个月。
3、现场试验
按照上述工艺进行现场试验。
在油井L5实施本发明后,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有效期达到4.0年,平均日增油2.5t,累计增油3650t,投入产出比为1:6.7,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实施例3
某油田油井R8,油层温度55℃、原油粘度4238mPa.s、地层水矿化度15452mg/L、渗透率980×10-3μm2、油层厚度3.6m,孔隙度0.332,井距为95m,试验前该井日产油3.5t,日产液82m3,含水95.7%,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油井R8实施单井吞吐现场试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试验油井筛选
油井筛选标准为油层温度<90℃、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
<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和油层厚度大于2m;油井N10油层温度55℃、原油粘度4238mPa.s、地层水矿化度15452mg/L、渗透率980×10-3μm2、油层厚度3.6m,符合油井的筛选标准,可以在该井实施本发明。
2、单井吞吐工艺选择
油井单井吞吐分为两个轮次:
第一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泡沫剂、降粘剂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10d;关井时间结束后,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27.3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54.6m3,从第3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82m3
其中,泡沫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含量20wt%、烷基磺酸钠含量10wt%、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wt%和水含量68wt%,泡沫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40m3,为144m3,注入速度为5m3/h;降粘剂由丙烯酸丁酯1.3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8wt%、甲酸甲酯0.3wt%,降粘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m3,注为72m3,入速度10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60m3,注入速度17m3/h。
第两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液态
CO2、空气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15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20.5m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41m3,第3个月的日产液量为61.5m3,从第4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82m3
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溶液体积注入量V=3.14×9.52×3.6×0.332×0.4=135.5m3,微生物为假单胞菌,营养物由米糠、棉籽粉和磷酸氢二钾组成,质量浓度分别为4.0%、1.0%和1.0%,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注入速度10m3/h;液态CO2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15m3,为54m3,注入速度5m3/h;空气的注入量为与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溶液体积比为10:1,为1355m3,注入速度为8Nm3/h;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80m3,注入速度18m3/h。
每个轮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为8个月。
3、现场试验
按照上述工艺进行现场试验。
在油井R8实施本发明后,截止到2015年12月30日,有效期达到3.5年,平均日增油2.1t,累计增油2683t,投入产出比为1:5.8,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井筛选
油井筛选标准为油层温度<90℃、原油粘度<5000mPa.s、地层水矿化度
<50000mg/L,渗透率>100×10-3μm2和油层厚度大于2m;
(2)单井吞吐工艺选择
油井单井吞吐分为两个轮次:
第一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泡沫剂、降粘剂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5-10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3,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2/3,从第3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
其中,泡沫剂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30m3,降粘剂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20-40m3,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50-80m3
所述的降粘剂为丙烯酸丁酯1-2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0.8wt%、甲酸甲酯0.3-0.5wt%;
第两轮次分3个段塞从油井的油套环空中依次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液态CO2、空气和地层水顶替液;地层水顶替液注完后关井15-30d;关井时间结束后,油井开井生产,第1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4,第2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1/2,第3个月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日产液量的3/4,从第4个月开始的日产液量为试验前的日产液量;
其中,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注入量V为:`
V=3.14R2HФβ
式中:V—微生物和营养物注入体积总量,m3
R—处理半径,m,取值范围油水井井距的1/15~1/10;
H—油井油层有效厚度,m;
Ф—油井油层孔隙度,无量纲;
β—用量系数,无量纲,取值范围为0.4~0.6;
液态CO2的注入量为每米油层厚度10-15m3,空气的注入量为与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体积比为5-10:1,地层水顶替液的注入量为80-100m3
每个轮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为8-12个月;
(3)现场试验
按照上述工艺进行现场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剂为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8-20wt%、烷基磺酸钠含量10-11wt%、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wt%、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为地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物包括碳源、氮源和磷源,碳源为米糠或麦麸,氮源为棉籽粉或豆粉,磷源为磷酸氢二钾或磷酸氢二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氮源和磷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1.0-2.0%和0.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剂的注入速度3-5m3/h、降粘剂的注入速度10-15m3/h、微生物及其营养物的注入速度10-15m3/h、液态CO2的注入速度5-8m3/h、空气的注入速度为8-12Nm3/h、地层水的注入速度15-20m3/h。
CN201610250022.2A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Active CN105735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0022.2A CN105735953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0022.2A CN105735953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953A true CN105735953A (zh) 2016-07-06
CN105735953B CN105735953B (zh) 2018-06-29

Family

ID=5625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0022.2A Active CN105735953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595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1688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泰州采油厂 一种洗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
CN106802986A (zh) * 2017-01-03 201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
CN106869878A (zh) * 2017-04-28 2017-06-20 淄博瑞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
CN110273668A (zh) * 2019-07-05 2019-09-24 大连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及其应用
CN110905460A (zh) * 2019-12-02 2020-0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普通稠油油藏降粘起泡开采方法
CN11093941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波耦合微生物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10965973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市捷博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微生物泡沫吞吐技术
CN114352247A (zh) * 2022-01-13 2022-04-15 北京科技大学 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141A (en) * 1973-10-15 1976-05-04 Texaco Inc. Multiple solvent heavy oil recovery method
CN101131080A (zh) * 2006-08-25 2008-02-27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CN101699026A (zh) * 2009-10-30 2010-04-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1839123A (zh) * 2010-03-26 2010-09-22 北京东方亚洲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析蜡型油藏开采方法
CN102635344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方法
US20120273189A1 (en) * 2010-11-01 2012-11-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vention of biomass aggregation at injection wells
CN104213886A (zh) * 2014-08-19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油藏人造泡沫油吞吐开采方法
CN104329066A (zh) * 2014-09-09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稠油井的微生物和co2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141A (en) * 1973-10-15 1976-05-04 Texaco Inc. Multiple solvent heavy oil recovery method
CN101131080A (zh) * 2006-08-25 2008-02-27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CN101699026A (zh) * 2009-10-30 2010-04-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1839123A (zh) * 2010-03-26 2010-09-22 北京东方亚洲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析蜡型油藏开采方法
US20120273189A1 (en) * 2010-11-01 2012-11-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vention of biomass aggregation at injection wells
CN102635344A (zh) * 2012-04-13 2012-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三低砂岩油藏导流能力的复合解堵方法
CN104213886A (zh) * 2014-08-19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油藏人造泡沫油吞吐开采方法
CN104329066A (zh) * 2014-09-09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稠油井的微生物和co2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洪波: "CO_2复合吞吐采油技术在锦州油田的推广应用", 《内蒙古石油化工》 *
江隆拯: "新型复合驱油技术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内蒙古石油化工》 *
陶磊等: "胜利油田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 《石油勘探与开发》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1688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泰州采油厂 一种洗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
CN106802986A (zh) * 2017-01-03 201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
CN106802986B (zh) * 2017-01-03 2019-08-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
CN106869878A (zh) * 2017-04-28 2017-06-20 淄博瑞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
CN11093941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波耦合微生物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10965973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市捷博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微生物泡沫吞吐技术
CN110273668A (zh) * 2019-07-05 2019-09-24 大连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73668B (zh) * 2019-07-05 2021-05-04 大连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及其应用
CN110905460A (zh) * 2019-12-02 2020-0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普通稠油油藏降粘起泡开采方法
CN110905460B (zh) * 2019-12-02 2021-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普通稠油油藏降粘起泡开采方法
CN114352247A (zh) * 2022-01-13 2022-04-15 北京科技大学 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
CN114352247B (zh) * 2022-01-13 2022-12-06 北京科技大学 泡沫与内源微生物协同作用驱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953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953A (zh)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N105909221A (zh) 一种稠油井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4329066B (zh) 一种用于稠油井的微生物和co2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
CN103206199B (zh) 热流体压裂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装置及方法
CN102352233B (zh) 一种低伤害小分子瓜胶压裂液
CN102329768B (zh) 用于油藏残余油气化开采的菌群构建方法
CN106801597A (zh) 稠油油藏组合式驱油方法及驱油组合物
CN106567701A (zh) 一种水力压裂方法
CN107795307B (zh) 一种稠油井内源微生物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N105909222A (zh) 一种稠油井单井吞吐增产的方法
CN104847320A (zh) 超深层低渗稠油强化降粘方法
CN105626014A (zh) 一种微生物单井处理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2181274A (zh) 触变性化学封窜剂
CN109751033A (zh) 一种针对致密砂岩油藏的压裂方法
CN105273700B (zh) 生物调堵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8502B (zh) 一种高含水稠油油藏的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高含水稠油油藏的稠油降粘方法、营养激活剂
CN103224775B (zh) 一种油井解堵用低碳混合有机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795306B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6907134A (zh) 一种稠油井微生物单井处理的方法
CN105756649A (zh) 一种低渗透含蜡油井增产的方法
CN104895538A (zh) 一种提高强水敏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CN104100224B (zh) 一种油井堵水方法
CN110591980A (zh) 一种用于降解高凝油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06050209A (zh) 一种提高低渗透稠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6907130A (zh) 一种含蜡油井微生物单井处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Yongning

Inventor after: Lou Yong

Inventor after: Guo Susheng

Inventor after: Dong Yong

Inventor after: Wang Yixing

Inventor after: Feng Yezhen

Inventor after: Dong Liangliang

Inventor after: Liu Fengqiang

Inventor after: Yi Kai

Inventor after: Yang Lili

Inventor after: Wang Shuwan

Inventor before: Wang M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5

Address after: 257086 No.23, Xinghe Road, Niuzhuang Town,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HUIJUFE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aoyu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000 Yantai City Shing Road No. 108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YANTAI ZH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