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592A -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1592A
CN105721592A CN201610107556.XA CN201610107556A CN105721592A CN 105721592 A CN105721592 A CN 105721592A CN 201610107556 A CN201610107556 A CN 201610107556A CN 105721592 A CN105721592 A CN 105721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unit
termi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75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075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1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通过连接无线网络的设备)在更新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当所述系统程序或所述应用程序出现新版本的情况下,所述系统程序或所述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会将新版本的程序主动推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推送内容进行程序更新;
第二种:当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系统程序或所述应用程序需要更新版本时,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主动访问所述系统程序或所述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以获取对应的新版本的程序进行更新。
上述两种方法无论哪种都需要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的前提下进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目前各种程序的版本更新过快,在终端设备更新程序时会消费大量的流量,如果用户在使用套餐流量的情况下,会给用户带来流量负担,并且在套餐流量超出时,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费用,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的时候,如果终端设备接入过多,会给服务器造成严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获取模块,如果存在,用于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一种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不同终端设备间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兼容性,即一个终端设备中的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同样适用于另一个终端设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具体的,所述有线连接可以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数据线进行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可以通过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或红外等非套餐流量的无线技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具有软硬件兼容性的智能终端,其中所述软硬件具有兼容性是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程序同样可以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根据功能确定的,即作为数据输出端的为第一终端设备,作为数据接收端的为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程序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的。
步骤1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103,如果不存在,则结束流程,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反馈查找失败的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其他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所述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具体的,程序包括程序名称和程序版本号,通过程序名称可以确定时具体程序,通过程序版本号可以确定出具体程序中的那个版本的程序。
步骤103,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具体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更新前的程序不一定比更新后的程序的版本高,本发明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将所述第二终端中的程序更新为更高的版本,也可以更新为低版本的程序,即可以将高版本的程序还原为低版本的程序,具体是更新的高版本的程序还是低版本的程序时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的。
当然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新程序时使用,具体方法和上述方法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多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并将程序对应的数据同时发送给多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具体的,所述程序为微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终的微信版本号为2.1,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微信版本号为2.0,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WIFI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当用户想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微信版本更新到2.1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包含有微信和版本号为2.1的程序请求通过WIFI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自身是否存在微信版本号为2.1的微信程序,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自身存在微信版本号为2.1的微信程序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微信版本号为2.1的微信程序对应数据,并将所述数据通过WIFI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将微信版本从2.0更新到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步骤202,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步骤203,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步骤204,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具体的,详细过程已在上述方法中进行详细阐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获取模块33,如果存在,用于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41,用于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发送模块42,用于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模块4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更新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程序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本发明避免了在更新程序时使用套餐流量给用户带来的流量负担,不会浪费用户的套餐流量,并且在程序的新版本发布时,避免了终端设备接入过多给服务器带来的严重负担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如果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具体为: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4.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程序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获取模块,如果存在,用于获取所述程序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程序。
7.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硬件具有兼容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10.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具有兼容性,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已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程序更新需求生成程序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程序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更新对应的程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更新的所述程序的名称和所述程序的版本号;
所述程序为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数据接收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程序请求中的程序的名称和版本号确定的对应程序的相关数据。
CN201610107556.XA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5721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7556.XA CN105721592A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7556.XA CN105721592A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592A true CN105721592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7556.XA Pending CN105721592A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更新程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15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424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共享方法及相应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7699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Software update system and software update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3716390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广西大学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终端
CN1043783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无锡知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更新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7699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Software update system and software update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43783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无锡知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更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716390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广西大学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424A (zh) * 2017-12-20 2019-06-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共享方法及相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1935B (zh) 一种nb-iot设备的程序升级方法、服务器及nb-iot设备
CN102880495A (zh) 移动终端及其软件升级方法
CN105653262A (zh) 应用程序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9082906A1 (fr) Procédé, équipement et système de mise à niveau de logiciel
CN105912340A (zh) 一种主设备、遥控器及对其空中升级的方法
CN103077058A (zh) 一种安装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49287A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应用安装的方法
CN109271172B (zh) 一种swarm集群的宿主机性能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4113576A (zh) 一种客户端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4899054A (zh) 恢复模式下升级安卓系统和升级包下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64244A (zh) 一种基于通用可扩展固件接口的固件系统远程更新方法
CN106897162B (zh) 一种应用中组件的通信方式选择方法、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4349391A (zh) 一种WiFi工作站点的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721204A (zh) 一种网络适配器的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4580376A (zh) 在局域网中建立终端之间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70757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083379A (zh) 一种服务器部件升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07906A (zh) 一种定制安装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及方法
CN107770299A (zh) 一种mac地址刷写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457574A (zh) 一种安装包多地址智能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07429A (zh) 云计算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3023990B (zh) 堆叠系统中的镜像文件升级系统及方法
CN105763616A (zh) 资源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10399168A (zh) 多数据盘存储服务器的系统启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079610A (zh) 云端服务器、应用软件的云同步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