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8169B -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8169B
CN105718169B CN201610127852.6A CN201610127852A CN105718169B CN 105718169 B CN105718169 B CN 105718169B CN 201610127852 A CN201610127852 A CN 201610127852A CN 105718169 B CN105718169 B CN 105718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act surface
telephone numb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7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8169A (zh
Inventor
许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78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8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3User-generated data transfer, e.g. clipboards,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第一操作,则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显示单元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第二操作,则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拨号的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用户在使用此类移动电子设备浏览网页、查看邮件、收发即时聊天信息时经常会获得一些联系方式信息并且需要及时使用这些联系方式信息,例如用手机拨打网页上的电话号码等。此时,用户通常需要先将该电话号码保存在通讯录中,然后再从通讯录中查找到对应的项目进行拨号;或者需要记住该电话号码,然后再在拨号界面中输入该电话号码,由此无法实现简便快捷的拨号功能,大大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第一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第二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数据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如果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则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拨号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拨号方法包括: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响应于用户的所述选择,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以及由所述电子设备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拨号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拨号方法包括: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界面;由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以及由所述电子设备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通过将与用户所选择的第一对象相对应的第二对象显示在第二界面上,并且将所述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相匹配以便用户进行拨号操作,从而无需用户预先记住该第一对象对应的电话号码,也无需用户在拨号界面手动输入所述电话号码,由此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拨号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不应视为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组件或步骤。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的示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界面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框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处理的示图;
图6是示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拨号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示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拨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大体上相同的元素和功能,且将省略对这些元素和功能的重复性说明。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于本领域所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各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进行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带有拨号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还可以是安装有拨号软件并具有拨号功能的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虽然上文示出了电子设备10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来将本公开的原理应用于任何适当的电子设备中。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配置框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第一界面的示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第二界面的示图。
如图1中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单元11和控制单元12。
显示单元11配置来在控制单元12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显示单元11可以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从而使显示单元11能够对用户的触摸操作进行响应。显示单元11还可以由诸如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这样的显示器来实现。虽然上文公开了显示单元11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显示单元的类型,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第一界面]
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显示单元11的显示界面的全部,即所述第一界面铺满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也可以是显示界面的一部分,即所述第一界面仅占用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网页界面、邮件界面、即时聊天工具界面等这样的多媒体界面,还可以是word界面、PDF界面等这样的文档界面。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所述第一界面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界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界面。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一界面的大小、位置、比例等均可以调整。
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一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象的情形。
[第一对象]
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可以包括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第一对象可以仅包括电话号码对象,换言之,第一对象仅由电话号码对象组成。在该情形中,一个第一对象既可以仅包括一个电话号码,也可以包括多个电话号码。
再例如,第一对象可以仅包括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换言之,第一对象由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组成。在该情形中,一个第一对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文字对象以及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对象。例如,显示单元11显示的第一界面是网页界面,在该网页界面上显示有多则广告(即多个第一对象),每则广告均包括一段或多段文字说明(即一个或多个文字对象)和一个或多个促销电话(即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对象)。
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第一对象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第一对象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此外,第一对象的组成也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第一对象还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其它任何适当的对象。
应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对象所包括的内容的不同,在用户通过第一操作(稍后描述)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之后,控制单元12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处理也因此存在不同。例如,如果用户选择了第一对象中的图片对象,则控制单元12可以对该图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电子设备10中预先存储的联系人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联系人信息(例如姓名、头像和/或电话等)作为第二对象(稍后描述)。再例如,如果用户选择了第一对象中的文字对象,则控制单元12可以对该文字对象进行文字识别(例如OCR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电子设备10中预先存储的联系人的姓名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联系人信息(例如姓名、头像和/或电话等)作为第二对象(稍后描述)。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处理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上文所述的诸如人脸识别、文字识别等处理方式进行选择或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控制单元12配置来,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第一操作,则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显示单元11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第二操作,则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控制单元12可以由诸如中央处理器(CPU)这样的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由嵌入式控制器(EC)来实现。控制单元12与显示单元11通过总线单元(未示出)连接,并通过所述总线单元来与显示单元11进行数据通信并完成对显示单元11的显示界面的控制。由于控制单元12的不同及其兼容的总线类型的不同,在控制单元12与显示单元11之间总线单元也可能不同。例如,所述总线单元可以是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还可以是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总线单元的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由于应用于控制器与外围设备的总线技术较为成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对本公开的所述总线单元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图1中示出的显示单元11和控制单元12仅是与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的原理相关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是,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诸如存储装置、外围输入输出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组件。本文为了简化描述,省略了对这些其它组件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其它组件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12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操作既可以是诸如点击、长按这样的单个操作,也可以是由点击、长按、滑动、框选、手势等多个操作所组成的综合操作。接收所述第一操作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从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相应地,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接收所述第一操作。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液晶显示器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光标的移动、点击、框选等操作或它们的组合来从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相应地,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界面上的光标的操作进行识别和处理来接收所述第一操作。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如何接收所述第一操作,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接收所述第一操作的方式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所述第一操作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既可以指数量的一部分,即第一对象的总数的一部分,例如从10个第一对象中选择3个第一对象;还可以指内容的一部分,即第一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上文所述的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部分。此外,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还可以包括全部第一对象。
以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显示界面为例,第一界面20上显示3则广告21、22和23作为3个第一对象,广告21包括电话号码对象211(即电话号码1358742XXXX)、文字对象212、以及图片对象213(即鞋的图片),用户的第一操作是选择并复制广告21中的电话号码对象211,以便触发控制单元12的切换操作来将第一界面20切换至图3所示的第二界面30并将电话号码1358742XXXX显示在第二界面30上作为第二对象。稍后还将结合图2对第一操作进行进一步说明。
[第二界面]
所述第二界面既可以是显示单元11的显示界面的全部,即所述第二界面铺满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也可以是显示界面的一部分,即所述第二界面仅占用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中的一部分。
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可以是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界面,如图3中所示,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显示有电话号码和时间(例如电话号码的拨出时间)。虽然图3示出了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然而作为本公开的第二界面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情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稍后将结合图3对第二界面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是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的情形中,上文所述的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的预定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的中部区域显示有四个第二对象,即第二对象31、32、33和34。虽然在图3中将第二界面30的中部区域示出为显示第二对象的预定区域,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情形,显示第二对象的所述预定区域还可以是第二界面30的其它区域,也可以是根据用户所选择或所设置的区域。例如所述预定区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单手操作习惯而设置在靠近显示单元11一端的特定区域,由此有利于用户通过单手即可实现下文所描述的拨号操作。
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还可以是通讯录界面,在该情形中,既可以便于将用户的第一操作所选择的诸如姓名、电话号码这样的第一对象存储在通讯录中,还便于用户在所述通讯录界面中直接选择拨号对象而进行拨号操作。所述通讯录界面可以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头像等。由于通讯录界面在本领域中较为公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所述通讯录界面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在实现中,第二界面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例如skype、易信电话)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或通讯录界面。在该情形中,当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时,控制单元12控制来启动所述第三方软件,并在显示单元11上显示所述第三方软件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或通讯录界面作为所述第二界面。
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界面在实现中的两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二界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界面。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的大小、位置、比例等均可以调整。
[第二对象]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显示在所述第二界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如上文所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一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象的情形,因此,与此相对应地,在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二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对象的情形。
在实现中,控制单元12可以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进行识别,以便确定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如上文所述,控制单元12可以对图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对文字对象进行文字识别等,并将识别的结果与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10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联系人信息确定为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控制单元12也可以对电话号码对象进行数字识别等,并将识别的结果确定为与该电话号码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
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操作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上显示有第二对象31,第二对象31与用户在图2中所示的第一操作所选择的第一对象21相对应,并且第二对象31通过电话号码311来与图2中所示的电话号码(即1358742XXXX)相匹配。
在实现中,用户进行的第一操作可以是从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中选择文字对象,其中,在电子设备10的通讯录中预先存储有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的电话号码,第二界面上显示的第二对象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二对象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的电话号码相匹配。例如,第一操作是从第一对象中选择姓名“张三”,电子设备10的通讯录中预先存储有张三的电话号码,然后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第一界面切换至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显示一条记录为“张三”,该条记录与张三的电话号码相匹配,如此当用户点击该条记录时即可进行拨号。
虽然上文结合具体示例对第二对象以及第二对象如何与电话号码相匹配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第二对象以及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的匹配方式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在实现中,所述第二对象至少包括标识信息和操作提示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既可以标识第二对象与第一操作所选择的第一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标识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的匹配关系。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可以是时间信息、拨号操作信息、联系方式关联信息等信息或它们的组合。
图3示例性示出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如图3中所示,电话号码311是所述标识信息。稍后将结合具体示例对所述标识信息进行进一步说明。拨号操作信息312和时间信息313是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其中,拨号操作信息312提示用户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的拨号操作历史,时间信息313提示用户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对应的第一对象的选择时间或者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的拨号操作时间。拨号操作信息312可以通过颜色、图形等的变换来标识不同的拨号操作,例如,绿色表示已进行了拨号且接通;红色表示拨号但未接通;白色表示尚未拨号。此外,如图3中所示,第二界面30还可以以预定顺序(例如时间顺序)显示多个第二对象,并且结合第二界面左侧的拨号操作信息以及第二界面右侧的时间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提示,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加直观的使用体验。
在实现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和/或电话号码信息。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操作选择姓名“张三”的示例中,在第二界面上显示的文字“张三”即为所述标识信息。又如上文所述的第一操作选择图2中所示的电话号码对象211的示例中,第二界面30上显示的电话号码1358742XXXX即为所述标识信息。此外,所述标识信息还可以是姓名信息与电话号码信息的组合。例如,在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操作选择姓名“张三”的示例中,可以在第二界面上显示一条记录,该条记录包括“张三”及其电话号码,从而通过姓名信息和电话号码信息来共同向用户进行提示,以方便用户的确认和选择。
在实现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第一个第一对象时起的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第一顺序选择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例如,第一界面显示有多则广告作为多个第一对象,每则广告中均包括一个电话号码,用户可能希望依次与多个广告中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在该情形中,如果用户在选择了一个第一对象之后,控制单元12便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打断了用户对多个广告的浏览和选择。因此,设置所述预定时间阈值,有利于保证用户对多个广告的浏览和选择的操作连贯性。在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阈值之后,控制单元12判断所述第一操作结束,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显示单元11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
此外,还可以在显示单元11上设置切换按键,如果用户选择所述切换按键,则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设置所述切换按键的好处在于为用户的切换操作提供了新的触发选择,这样即使在所述预定时间阈值期间,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将显示单元11切换至第二界面,而无需等待所述预定时间阈值全部完成,为用户的后续操作节省了时间。
所述第一顺序可以是所述多则广告的时间顺序(即广告的发布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对广告中的产品价格的排序(例如用户希望首先拨打价格低的广告中的电话号码)。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所述第一顺序,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顺序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顺序,例如姓氏笔画顺序等。
在实现中,在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按与所述第一顺序对应的第二顺序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仍以上文所述的第一界面显示有多则广告作为多个第一对象为例,假定在所述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广告的产品价格的排序选择了3个电话号码,则第二顺序可以是按时间顺序,也就是说在第二界面上,按照3个电话号码被选择的时间顺序依次显示3个第二对象。在该情形中,还可以利用诸如图3中所示的时间信息313这样的操作提示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提示。在实现中,所述第二顺序还可以是姓氏笔画顺序,例如用户在预定时间阈值内选择了多个姓名,控制单元12可以按照姓氏笔画顺序将所选择的多个姓名和/或所述多个姓名匹配的电话号码显示在第二界面上作为多个第二对象。
[第二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既可以是诸如点击、长按、滑动、手势这样的操作,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操作,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如上文所述的第一操作相似的,接收所述第二操作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接收第二操作;如果显示单元11由液晶显示器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光标的移动、点击等来接收第二操作。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如何接收所述第二操作,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接收所述第二操作的方式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进行的拨号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较为公知,本文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通过将与用户从第一界面上所选择的第一对象相对应的第二对象显示在第二界面上,并且将所述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相匹配以便用户进行拨号操作,从而无需用户预先记住该第一对象对应的电话号码,也无需用户在拨号界面手动输入所述电话号码,由此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拨号。
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配置框图。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数据传输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处理的示图。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用户在电子设备10外部的其它电子设备上选择第一对象而不是在电子设备10上选择第一对象。下面将着重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进行描述,并将酌情省略对两者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的描述,对于省略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上文第一实施例的描述进行理解。
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单元11、数据传输单元13和控制单元12。
显示单元11配置来在控制单元12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本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1的实现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1的实现方式相似,这里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的显示内容并不需要参与用户的拨号操作,所以所述第一界面并不需要显示如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对象。因此,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界面相似的界面,例如网页界面、邮件界面、即时聊天工具界面,也可以是其它任何适当的显示界面。
数据传输单元13配置来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数据传输单元13可以由无线网卡这样的无线通信单元来实现,也可以由蓝牙、近场通信(NFC)单元等来实现。虽然上文示出了数据传输单元13的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来选择适当的硬件单元以便实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单元13。
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对象与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对象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对象来自电子设备10的以外的其它电子设备。
控制单元12配置来,如果数据传输单元13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则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操作,则控制单元12响应于所述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所述第二界面、所述第二对象与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界面、第二对象相似,此处不再赘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操作与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操作相似,控制单元12进行的拨号操作与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拨号操作相似,此处均不再赘述。
下面参照图5对数据传输单元13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以及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5中所示,用户在电子设备10以外的另一电子设备(即笔记本电脑)上选择一个第一对象,即电话号码1358742XXXX。笔记本电脑将所述电话号码生成为第一对象信息,并通过该笔记本电脑上的通讯模块将所述第一对象信息向电子设备10发送。如果电子设备10的数据传输单元13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象信息,则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30,并且将与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对象信息相对应第二对象31显示在第二界面30上。在该情形中,用户一方面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的更大的屏幕和更快的处理能力来浏览并选择第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10的便携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通过将与用户在其它电子设备上所选择的第一对象相对应的第二对象显示在第二界面上,并且将所述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相匹配以便用户进行拨号操作,从而无需用户预先记住该第一对象对应的电话号码,也无需用户在拨号界面手动输入所述电话号码,由此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拨号。
下面参照图6对根据本公开的拨号方法600进行描述。图6所示的拨号方法6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这里将结合图1至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10对拨号方法600进行说明,因此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这里将省略对电子设备10中的各个组件的详细描述。
如图6中所示,在步骤S601,由显示单元11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显示单元11的显示界面的全部,即所述第一界面铺满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也可以是显示界面的一部分,即所述第一界面仅占用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网页界面、邮件界面、即时聊天工具界面等这样的多媒体界面,还可以是word界面、PDF界面等这样的文档界面。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所述第一界面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界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界面。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一界面的大小、位置、比例等均可以调整。
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一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象的情形。
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可以包括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第一对象可以仅包括电话号码对象,换言之,第一对象仅由电话号码对象组成。在该情形中,一个第一对象既可以仅包括一个电话号码,也可以包括多个电话号码。
再例如,第一对象可以仅包括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换言之,第一对象由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组成。在该情形中,一个第一对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文字对象以及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对象。例如,显示单元11显示的第一界面是网页界面,在该网页界面上显示有多则广告(即多个第一对象),每则广告均包括一段或多段文字说明(即一个或多个文字对象)和一个或多个促销电话(即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对象)。
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第一对象的几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第一对象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此外,第一对象的组成也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第一对象还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的其它任何适当的对象。
应注意的是,由于步骤S601中显示的第一界面中的第一对象所包括的内容的不同,步骤S603(稍后描述)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处理也因此存在不同。例如,如果在步骤S602(稍后描述)用户选择了第一对象中的图片对象,则可以由控制单元12对该图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电子设备10中预先存储的联系人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联系人信息(例如姓名、头像和/或电话等)作为第二对象(稍后描述)。再例如,如果在步骤S602用户选择了第一对象中的文字对象,则可以由控制单元12对该文字对象进行文字识别(例如OCR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电子设备10中预先存储的联系人的姓名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联系人信息(例如姓名、头像和/或电话等)作为第二对象(稍后描述)。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步骤S603中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处理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上文所述的诸如人脸识别、文字识别等处理方式进行选择或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接下来进入步骤S602。
在步骤S602,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用户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既可以是诸如点击、长按这样的单个操作,也可以是由点击、长按、滑动、框选、手势等多个操作所组成的综合操作。接收用户的选择操作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从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相应地,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接收所述选择操作。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液晶显示器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光标的移动、点击、框选等操作或它们的组合来从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相应地,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界面上的光标的操作进行识别和处理来接收用户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如何接收所述选择操作,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接收所述选择操作的方式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所述选择操作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既可以指数量的一部分,即第一对象的总数的一部分,例如从10个第一对象中选择3个第一对象;还可以指内容的一部分,即第一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上文所述的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部分。此外,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还可以包括全部第一对象。
以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显示界面为例,第一界面20上显示3则广告21、22和23作为3个第一对象,广告21包括电话号码对象211(即电话号码1358742XXXX)、文字对象212、以及图片对象213(即鞋的图片),用户选择并复制广告21中的电话号码对象211,以便触发后续步骤S603(稍后描述)。稍后还将结合图2对用户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进行进一步说明。
接下来进入步骤S603。
在步骤S603,响应于用户的所述选择,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
所述第二界面既可以是显示单元11的显示界面的全部,即所述第二界面铺满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也可以是显示界面的一部分,即所述第二界面仅占用显示单元11的全部显示界面中的一部分。
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可以是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界面,如图3中所示,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显示有电话号码和时间(例如电话号码的拨出时间)。虽然图3示出了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然而作为本公开的第二界面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情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稍后将结合图3对第二界面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是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的情形中,上文所述的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的预定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的中部区域显示有四个第二对象,即第二对象31、32、33和34。虽然在图3中将第二界面30的中部区域示出为显示第二对象的预定区域,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情形,显示第二对象的所述预定区域还可以是第二界面30的其它区域,也可以是根据用户所选择或所设置的区域。例如所述预定区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单手操作习惯而设置在靠近显示单元11一端的特定区域,由此有利于用户通过单手即可实现下文所描述的拨号操作。
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还可以是通讯录界面,在该情形中,既可以便于将用户选择的诸如姓名、电话号码这样的第一对象存储在通讯录中,还便于用户在所述通讯录界面中直接选择拨号对象而进行拨号操作。所述通讯录界面可以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头像等。由于通讯录界面在本领域中较为公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所述通讯录界面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在实现中,第二界面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例如skype、易信电话)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或通讯录界面。在该情形中,当控制单元12响应于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所述第二界面时,控制单元12控制来启动所述第三方软件,并在显示单元11上显示所述第三方软件的通话记录列表界面或通讯录界面作为所述第二界面。
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界面在实现中的两种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二界面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界面。此外,在实现中,所述第二界面的大小、位置、比例等均可以调整。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显示在所述第二界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如上文所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一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象的情形,因此,与此相对应地,在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术语“第二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对象的情形。
在实现中,在步骤S603,可以由控制单元12对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进行识别,以便确定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如上文所述,控制单元12可以对图片对象进行人脸识别、对文字对象进行文字识别等,并将识别的结果与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10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联系人信息确定为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控制单元12也可以对电话号码对象进行数字识别等,并将识别的结果确定为与该电话号码对象对应的第二对象。
所述第二对象与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界面30上显示有第二对象31,第二对象31与用户在图2中所选择的第一对象21相对应,并且第二对象31通过电话号码311来与图2中所示的电话号码(即1358742XXXX)相匹配。
在实现中,用户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可以是从第一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对象中选择文字对象,其中,在电子设备10的通讯录中预先存储有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的电话号码,第二界面上显示的第二对象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二对象与所选择的文字对象相对应的电话号码相匹配。例如,在步骤S602中,从第一对象中选择姓名“张三”,电子设备10的通讯录中预先存储有张三的电话号码,然后在步骤S603,响应于所述选择,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显示一条记录为“张三”,该条记录与张三的电话号码相匹配,如此当用户点击该条记录时即可进行拨号。
虽然上文结合具体示例对第二对象以及第二对象如何与电话号码相匹配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第二对象以及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的匹配方式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在实现中,所述第二对象至少包括标识信息和操作提示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既可以标识第二对象与所选择的第一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标识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的匹配关系。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可以是时间信息、拨号操作信息、联系方式关联信息等信息或它们的组合。
图3示例性示出了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如图3中所示,电话号码311是所述标识信息。稍后将结合具体示例对所述标识信息进行进一步说明。拨号操作信息312和时间信息313是所述操作提示信息,其中,拨号操作信息312提示用户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的拨号操作历史,时间信息313提示用户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对应的第一对象的选择时间或者该电话号码1358742XXXX的拨号操作时间。拨号操作信息312可以通过颜色、图形等的变换来标识不同的拨号操作,例如,绿色表示已进行了拨号且接通;红色表示拨号但未接通;白色表示尚未拨号。此外,如图3中所示,第二界面30还可以以预定顺序(例如时间顺序)显示多个第二对象,并且结合第二界面左侧的拨号操作信息以及第二界面右侧的时间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提示,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加直观的使用体验。
在实现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和/或电话号码信息。如在步骤S602中选择姓名“张三”的示例中,在第二界面上显示的文字“张三”即为所述标识信息。又如在步骤S602中选择图2中所示的电话号码对象211的示例中,第二界面30上显示的电话号码1358742XXXX即为所述标识信息。此外,所述标识信息还可以是姓名信息与电话号码信息的组合。例如,在步骤S602中选择姓名“张三”的示例中,可以在第二界面上显示一条记录,该条记录包括“张三”及其电话号码,从而通过姓名信息和电话号码信息来共同向用户进行提示,以方便用户的确认和选择。
在实现中,步骤S602还可以包括:在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第一个第一对象时起的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第一顺序选择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例如,第一界面显示有多则广告作为多个第一对象,每则广告中均包括一个电话号码,用户可能希望依次与多个广告中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在该情形中,如果用户在选择了一个第一对象之后,控制单元12便将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打断了用户对多个广告的浏览和选择。因此,设置所述预定时间阈值,有利于保证用户对多个广告的浏览和选择的操作连贯性。在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阈值之后,控制单元12判断步骤S602结束,并且响应于所述选择将显示单元11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
此外,还可以在显示单元11上设置切换按键,如果用户选择所述切换按键,则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设置所述切换按键的好处在于为用户的切换操作提供了新的触发选择,这样即使在所述预定时间阈值期间,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将显示单元11切换至第二界面,而无需等待所述预定时间阈值全部完成,为用户的后续操作节省了时间。
所述第一顺序可以是所述多则广告的时间顺序(即广告的发布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对广告中的产品价格的排序(例如用户希望首先拨打价格低的广告中的电话号码)。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所述第一顺序,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顺序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顺序,例如姓氏笔画顺序等。
在实现中,在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按与所述第一顺序对应的第二顺序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仍以上文所述的第一界面显示有多则广告作为多个第一对象为例,假定在所述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广告的产品价格的排序选择了3个电话号码,则第二顺序可以是按时间顺序,也就是说在第二界面上,按照3个电话号码被选择的时间顺序依次显示3个第二对象。在该情形中,还可以利用诸如图3中所示的时间信息313这样的操作提示信息来对用户进行提示。在实现中,所述第二顺序还可以是姓氏笔画顺序,例如用户在预定时间阈值内选择了多个姓名,控制单元12可以按照姓氏笔画顺序将所选择的多个姓名和/或所述多个姓名匹配的电话号码显示在第二界面上作为多个第二对象。
接下来进入步骤S604。
在步骤S604,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
用户对第二对象的选择操作既可以是诸如点击、长按、滑动、手势这样的操作,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任何适当的操作,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如上文对第一对象的选择操作相似的,接收对第二对象的选择操作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果显示单元11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所述触摸显示面板来接收对第二对象的选择操作;如果显示单元11由液晶显示器来实现,则用户可以通过屏幕上的光标的移动、点击等来接收对第二对象的选择操作。虽然上文示例性示出了如何接收所述选择操作,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步骤S604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原理即可。
接下来进入步骤S605。
在步骤S605,电子设备10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控制单元12响应于步骤S604所进行的拨号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较为公知,本文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拨号方法600通过将与用户从第一界面上所选择的第一对象相对应的第二对象显示在第二界面上,并且将所述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相匹配以便用户进行拨号操作,从而无需用户预先记住该第一对象对应的电话号码,也无需用户在拨号界面手动输入所述电话号码,由此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拨号。
下面参照图7对根据本公开的拨号方法700进行描述。图7所示的拨号方法700可以应用于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10。这里将结合图4至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10对拨号方法700进行说明,因此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这里将省略对电子设备10中的各个组件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拨号方法700与拨号方法600主要区别在于,在拨号方法700中,用户在电子设备10外部的其它电子设备上选择第一对象而不是在电子设备10上选择第一对象。下面将着重对两个拨号方法的区别进行描述,并将酌情省略对两者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的描述,对于省略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上文对拨号方法600的描述进行理解。
在步骤S701,显示单元11显示第一界面。由于在控制方法700中,所述第一界面的显示内容并不需要参与用户的拨号操作,所以所述第一界面并不需要显示如控制方法600中所描述的第一对象。因此,所述第一界面既可以是与控制方法600中所描述的第一界面相似的界面,例如网页界面、邮件界面、即时聊天工具界面,也可以是其它任何适当的显示界面。
在步骤S702,由数据传输单元13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数据传输单元13可以由无线网卡这样的无线通信单元来实现,也可以由蓝牙、近场通信(NFC)单元等来实现。虽然上文示出了数据传输单元13的示例,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来选择适当的硬件单元以便实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单元13。
控制方法700中所述第一对象与上文控制方法600中描述的第一对象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控制方法700中所描述的第一对象来自电子设备10的以外的其它电子设备。
在步骤S703,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
在步骤S704,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在步骤S705,由所述电子设备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所述第二界面、所述第二对象与上文拨号方法600中描述的第二界面、第二对象相似,此处不再赘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操作与上文控制方法600中描述的第二对象的选择操作相似,控制单元12进行的拨号操作与上文所描述的拨号操作相似,此处均不再赘述。
下面参照图5对步骤S702和S703进行说明。
如图5中所示,用户在电子设备10以外的另一电子设备(即笔记本电脑)上选择一个第一对象,即电话号码1358742XXXX,笔记本电脑将所述电话号码生成为第一对象信息,并通过该笔记本电脑上的通讯模块将所述第一对象信息向电子设备10发送。在步骤S702,电子设备10接收所述第一对象信息。在步骤S703,控制单元12将显示单元11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30,并且将与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对象信息相对应第二对象31显示在第二界面30上。在该情形中,用户一方面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的更大的屏幕和更快的处理能力来浏览并选择第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10的便携性。
根据本公开的拨号方法700通过将与用户在其它电子设备上所选择的第一对象相对应的第二对象显示在第二界面上,并且将所述第二对象与电话号码相匹配以便用户进行拨号操作,从而无需用户预先记住该第一对象对应的电话号码,也无需用户在拨号界面手动输入所述电话号码,由此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拨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意在对本公开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以及
控制单元,其中,
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的第一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
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第二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在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第一个第一对象时起的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第一顺序选择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
按与所述第一顺序对应的第二顺序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界面是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其中,
所述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
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的预定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至少包括标识信息和操作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和/或电话号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包括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第一界面;
数据传输单元,配置来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以及
控制单元,其中,
如果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则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以及
如果接收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的操作,则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来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9.一种拨号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拨号方法包括:
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显示有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响应于用户的所述选择,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
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以及
由所述电子设备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所述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包括:
在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中选择第一个第一对象时起的预定时间阈值内,用户按第一顺序选择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
按与所述第一顺序对应的第二顺序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界面是通话记录列表界面,其中,
所述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选择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包括:
在所述通话记录列表界面上的预定区域显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至少包括标识信息和操作提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和/或电话号码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拨号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包括图片对象、文字对象和电话号码对象中的一种或多种。
16.一种拨号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拨号方法包括:
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界面;
由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对象;
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信息,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至第二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界面上显示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象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分别与至少一个电话号码相匹配;
用户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象中选择特定的第二对象;以及
由所述电子设备针对与所选择的特定的第二对象相匹配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
CN201610127852.6A 2016-03-07 2016-03-07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Active CN105718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7852.6A CN105718169B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7852.6A CN105718169B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8169A CN105718169A (zh) 2016-06-29
CN105718169B true CN105718169B (zh) 2019-04-23

Family

ID=5615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7852.6A Active CN105718169B (zh) 2016-03-07 2016-03-07 电子设备及拨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816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541A (zh) * 2009-08-24 2010-03-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关联信息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951424A (zh) * 2010-09-26 2011-01-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761668A (zh) * 2012-07-13 2012-10-3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图片中的电话号码信息拨打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91346A (zh) * 2013-07-22 2013-11-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和通信消息的处理方法
CN104270498A (zh) * 2014-08-28 2015-01-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向通信界面输入通信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76419A (zh) * 2015-12-18 2016-03-02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电子终端中进行电话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541A (zh) * 2009-08-24 2010-03-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关联信息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951424A (zh) * 2010-09-26 2011-01-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761668A (zh) * 2012-07-13 2012-10-3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图片中的电话号码信息拨打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91346A (zh) * 2013-07-22 2013-11-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和通信消息的处理方法
CN104270498A (zh) * 2014-08-28 2015-01-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向通信界面输入通信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76419A (zh) * 2015-12-18 2016-03-02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电子终端中进行电话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8169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0414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data and mobile terminal thereof
US739746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multi-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EP2538610B1 (en) Conference call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130023954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아이콘 편집 과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629409B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020784A (zh) 应用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111503A (zh) 快捷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1482791B (zh) 触摸键盘切换方法及使用该法的手持电子装置与存储媒体
CN10625003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210134A (zh) 智能输入设备锁定
WO2017185466A1 (zh) 一种智能终端操作方法及系统
EP2461243B1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1699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WO2018184442A1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22566A1 (zh) 图形码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540821A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461236A (zh) 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5872271A (zh) 一种电话会议第三方联系人的呼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08079A (zh) 一种图标显示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3024970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559772B1 (ko)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802754B (zh) 电子设备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383621A (zh) 视图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04293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6791080A (zh)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