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206A -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206A
CN105716206A CN201610170486.2A CN201610170486A CN105716206A CN 105716206 A CN105716206 A CN 105716206A CN 201610170486 A CN201610170486 A CN 201610170486A CN 105716206 A CN105716206 A CN 105716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waveform
humidity sensor
electric equipment
continuous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04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红燕
杜国光
解昌顺
张亮
贾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04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62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6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实现室内湿度的实现精确控制和设备的最佳安全经济运行;既能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必须的湿度环境,防止绝缘受潮,又能保证电能损耗处于最低水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对采集到数据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步骤4),监测执行。

Description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用户电气设备室内环境湿度的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会增大其泄漏电流和介质极化损耗,引起设备发热,是造成绝缘击穿事故的重要原因,安装在室内的电气设备受潮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电气设备室密封不良,在户外雨雪大雾等天气条件下,户外潮气侵入电气设备室;第二,电气设备室内的开关柜的电缆间隔与电缆沟相通,电缆沟的积水和潮气会侵入到开关柜的电缆间隔和电气设备室内;第三,电气设备室有渗漏,房顶积雪溶化和积水,滴漏到电气设备室或电气设备上;第四,电气设备室的门窗开启,户外潮气侵入;第五,室内墙壁返潮或地面积水造成湿度增大等等。在高湿度环境中运行的电气设备容易发生绝缘击穿事故,造成电气设备烧坏,引起供电中断,因此,必须保证电气设备室处于干燥环境。
常规的电气设备室内环境湿度的控制一般是在电气设备室内安装一定数量的除湿装置或加热器(以下统称除湿装置),根据室内湿度值控制除湿装置的运行。加装的除湿装置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其投入和切除分为手动或自动两种模式,现在较为先进的是根据室内环境湿度的高低自动投入模式。常规除湿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持续监测,浪费电能;2、进行差算基于传感器温度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实现室内湿度的实现精确控制和设备的最佳安全经济运行;既能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必须的湿度环境,防止绝缘受潮,又能保证电能损耗处于最低水平。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
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采集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的数据进行波形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
步骤4),若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波形S2’超过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开启除湿装置,若波形S2’小于FLASH设定的阈值且波形S3’大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线性投入,若波形S3’处于直线状低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停止。
所述步骤1)连续时间段为15秒~25秒,时间间隔为2分钟~5分钟。
所述步骤1)连续时间段为25秒,时间间隔为3分钟。
所述步骤1)中的模拟装置由模拟求和器、积分器、比较器和1位DAC构成一个闭环系统,闭环系统连接数字滤波器,并将滤波后的数据信息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内设置有FLASH计算软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机通过不同类型电气设备对室内环境湿度的需求,针对电气设备室除湿装置的设置情况、除湿装置运行状态及户外环境湿度变化,通过模拟装置实时计算电气设备室内外湿度差值的波形,利用利用FLASH软件进行阈值监测,防止了设备在停运状态而除湿装置仍在运行,造成电能无为损耗,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和最佳经济运行,节约大量能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为15秒时间间隔为2分钟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
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采集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的数据进行波形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
实施例2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为25秒时间间隔为5分钟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
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采集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的数据进行波形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
实施例3
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为25秒时间间隔为5分钟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
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采集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的数据进行波形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
通过上述三个实施例的数据采集及监测,连续1000个小时数据进行分析,实施例1中的信号平均故障率为0.01%,实施例2中的信号平均故障率为0.013%,实施例3中的信号平均故障率为0.015%。由此推断采用间隔法,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的故障率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其原理是,若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波形S2’超过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开启除湿装置,若波形S2’小于FLASH设定的阈值且波形S3’大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线性投入,若波形S3’处于直线状低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停止。
本发明机通过不同类型电气设备对室内环境湿度的需求,针对电气设备室除湿装置的设置情况、除湿装置运行状态及户外环境湿度变化,通过模拟装置实时计算电气设备室内外湿度差值的波形,利用利用FLASH软件进行阈值监测,防止了设备在停运状态而除湿装置仍在运行,造成电能无为损耗,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和最佳经济运行,节约大量能源。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值,第二湿度传感器采集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电气设备室外湿度值,并得到同一连续时间段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差值,将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模拟装置;
步骤2),模拟装置对步骤1)采集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的数据进行波形转化得到对应的波形S1,S2,S3并输出;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波形S1,S2,S3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稳定的波形S1’,S2’,S3’,并输出至FLASH进行阈值监测;
步骤4),若电气设备室室内湿度波形S2’超过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开启除湿装置,若波形S2’小于FLASH设定的阈值且波形S3’大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线性投入,若波形S3’处于直线状低于FLASH设定的阈值,控制除湿装置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连续时间段为15秒~25秒,时间间隔为2分钟~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连续时间段为25秒,时间间隔为3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模拟装置由模拟求和器、积分器、比较器和1位DAC构成一个闭环系统,闭环系统连接数字滤波器,并将滤波后的数据信息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内设置有FLASH计算软件。
CN201610170486.2A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7162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486.2A CN105716206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486.2A CN105716206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206A true CN105716206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0486.2A Pending CN105716206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62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073A (zh) * 2017-04-19 2017-08-22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87251A (zh) * 2019-09-19 2020-01-1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控制柜及其湿度预警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3542A (ja) * 1990-10-01 1992-05-18 Seiko Epson Corp 加除湿装置
CN1109156A (zh) * 1993-02-12 1995-09-2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2508506A (zh) * 2011-12-10 2012-06-20 咸日常 基于温度差值的电气设备室内环境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3490555U (zh) * 2013-09-06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自动除湿系统
CN104793659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3542A (ja) * 1990-10-01 1992-05-18 Seiko Epson Corp 加除湿装置
CN1109156A (zh) * 1993-02-12 1995-09-2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2508506A (zh) * 2011-12-10 2012-06-20 咸日常 基于温度差值的电气设备室内环境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3490555U (zh) * 2013-09-06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自动除湿系统
CN104793659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073A (zh) * 2017-04-19 2017-08-22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085073B (zh) * 2017-04-19 2020-09-1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度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87251A (zh) * 2019-09-19 2020-01-1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控制柜及其湿度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10687251B (zh) * 2019-09-19 2022-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控制柜及其湿度预警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2765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环境监控装置
CN202997358U (zh)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控制柜
CN206389030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安全控制系统
CN103941781B (zh) 温湿度控制通风装置
CN104793671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汇控柜温度湿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8681357A (zh) 一种变电站配电室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716206A (zh)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CN108710394A (zh) 一种变电站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259911U (zh) 变电站户外智能控制柜
CN204028729U (zh) 温湿度控制通风装置
CN204045982U (zh) 一种智能控制降温防潮端子箱
CN104793659A (zh) 基于差值比较的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8537993U (zh) 一种新型变电站智能综合除湿系统
CN204858290U (zh) 一种带有定时除湿功能的开关柜智能除湿系统
CN115877780A (zh) 一种开关室智慧环境监控系统
CN105676920A (zh) 一种智能环网柜凝露消除系统
CN204012322U (zh) 一种防潮除湿的变电站室外端子箱
CN204102008U (zh)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智能湿度调节系统
CN205212188U (zh) 变电所除湿防涝系统
CN205119221U (zh) 一种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
CN107883548A (zh) 一种基于起床检测的自动加湿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4216676U (zh) 基于EnOcean技术的变电站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
CN203687187U (zh) 一种供热节能自控装置
CN201583563U (zh) 大温差环境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用前置机机柜
CN206039333U (zh) 用于北纬41度到53度具有自动除湿防凝露的配电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