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5302A -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5302A
CN105715302A CN201610137153.XA CN201610137153A CN105715302A CN 105715302 A CN105715302 A CN 105715302A CN 201610137153 A CN201610137153 A CN 201610137153A CN 105715302 A CN105715302 A CN 105715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fluid
spirillum
helix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71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仁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371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5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5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53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6073 priority patent/WO201715284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流体、以流体为核心,产生和提供动力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思路,及装置,涉及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空气能、螺旋或螺旋体及其运动自然现象、原理,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其特征是: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基于流体、以流体为核心,以电磁效应,电能,或电池能或磁能或太阳能或粒子能或核能等,或风能,或空气能,或光能,或其组合,使螺旋体驱动或转动,螺旋体被驱动的同时,在立体或多维上,使流体或空间及其能量转化为力,同时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制动,产生和提供动力,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本发明应用广泛,减少动力转化和输出环节,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转化。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体、以流体为核心,产生和提供动力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思路,及装置,涉及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空气能、螺旋或螺旋体及其运动自然现象、原理,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虫洞”效应。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产生和提供,主要基于燃烧、以燃烧为核心,主要为内燃机燃烧驱动,其动力产生和提供近乎到了极限,以及电能驱动、太阳能驱动等其他驱动,动力转化和输出,中间环节多,能量损失大,能量转化低。
内燃机受燃烧物的燃烧值和燃烧热值及内燃机结构所限,其动力产生和提供近乎到了极限;同时内燃机本身笨重,且还得储存燃烧物,燃烧物及燃烧物存储设备又额外增加了重量,应用中又导致增加损失能量;且内燃机本身及燃烧物、燃烧物存储设备生产制造,不仅要求高,而且投入多,成本大;而燃烧物,比如石油等,总是有限的,比如乙醇等,总是需要生产制造的;同时内燃机燃烧物的燃烧、排放,污染环境、空气,产生噪音。
内燃机正在毁灭地球及其生命体:内燃机燃烧物的燃烧、排放,不仅产生噪音、尾气、废气,而且消耗大量氧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地球之所以是地球及有生命,就是在亿万年中,由最初的藻类,后来的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制造大量氧气,才有了臭氧层,才有了植物、动物、人类,同时吸收和存储太阳能,并深埋地下,也就是现在的石油、煤等;地球亿万年累积的家底,正在被人类近现代千年消耗和破坏,被人类制造的内燃机消耗和破坏,内燃机燃烧石油等,同时消耗大量氧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废气、细微颗粒物,因为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反常天气,灾害天气,雾霾,以及病变和癌症等,正在人类社会频频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和缺陷、危害,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为动力的产生和提供,提供一种新方式,新途径,新思路,且动力转化和输出,中间环节少,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量转化。
本发明,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核心是一种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特征是: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基于流体、以流体为核心,螺旋体被驱动的同时,使流体或空间及其能量转化为力,同时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制动,产生和提供动力,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
上述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可为单螺旋、双螺旋、三螺旋、多螺旋,或其组合;锥形或锥体,或柱形或柱体,或其组合;或内外螺旋组合;最佳实施例为三螺旋或三螺旋体、锥形或锥体、内外螺旋组合。
上述螺旋或各螺旋,可为同心或不同心,或其组合;最佳实施例为同心。
上述螺旋或各螺旋,可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最佳实施例为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
本发明一种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以电磁效应,电能,或电池能或磁能或太阳能或粒子能或核能等,或风能,或空气能,或光能,或其组合,使螺旋体驱动或转动,使螺旋体各螺旋不同点、线、面、体的流体,不同空间的流体,流速不同,流速大压力或压强就小,或使流体吸或抽或加速吸抽,或聚积或分化或分解或分散,或体积或压力或压强不同,使压缩或膨胀,或扭曲,产生流体或空间压力或压强差,或增压或减压,使流体或空间的能量进行转化,从而产生力,使流体或空间及其能量转化为力,同时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制动,产生和提供动力,可以单力或合力制动,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
本发明,结构简单而巧妙,符合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空气能、螺旋或螺旋体及其运动自然现象、原理,流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低碳,甚至无碳;理论上本发明产生和提供的动力可以无限可能,因为螺旋体的驱动或转动其转速可以无限可能,比如离心机,其转速,有8000转/分钟、10000转/分钟、20000转/分钟,同时涉及反重力,以及扭曲空间动力,“虫洞”效应。
技术方案说明:
流体蕴藏巨大能量,并且可以转化。地球是巨大流体盒,比如空气,空气蕴藏大能量,比如风能;太阳无时不刻都在对地球辐射、加热,即对空气做功,万物的“动”,每时每刻也都在对地球空气做功;以及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空气做功,空气便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量可以转化为力。
万物与地心的距离很大,如果把地心和万物都看作一个点,那么它们的旋转轨迹,其平面、几何形状,就是一个巨大的锥形、锥体。
如果宇宙是诞生于一个点的大爆炸,并且仍在高速膨胀,那么,其平面、几何形状,就是锥形、锥体。
天体银河,是一个巨大且高速旋转的螺旋体,其平面、几何形状,就是螺旋形、螺旋体。如果把天体银河看作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其平面、几何形状,就是锥形、锥体的螺旋形、螺旋体。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物体随地球高速公转和自转的向心力,该向心力(B)是指向地心的。向心力的大小与转速成正比,地球公转的速度为29.78km/s,接近光速29.98×104km/s的万分之一,地球自转的速度为465m/s,大于音速340m/s,大于飞机起飞速度260~300km/h(72.2~83.3m/s)或370~400km/h(102.78~111.11m/s)的4倍,且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旋转。物体与地心的距离很大,它们一起旋转的速度很高。引力不能克服,但产生一个与B反方向的向心力,则是完全可以实现。
扭曲空间,能够产生力,比如一块浸湿水的布,扭曲布,水就能挤出来。
水是流体,鱼能在水中游动,是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鱼是浮在水中,且鱼本身的结构形状,其实就是飞机机翼结构的形状。往水面扔一片石片打水漂,石片能在水面漂很远,是石片与水面做“擦边球”运动,同时产生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擦边球”“打水漂”运动,使石片受到向上和向前的力。在空气中,也可以做“擦边球”“打水漂”运动。设计巧妙且旋转的螺旋或螺旋体,可以不断不停地对空气做“擦边球”“打水漂”运动。
如果时空或者说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交织组成的,比如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那么,时间和空间之间,就有空隙,或者说“洞”。那么无限小,就可以穿越“洞”。
高速旋转的螺旋或螺旋体,内部能产生一个螺旋体的这空间直接连通螺旋体的那空间的空间“洞”,比如龙卷风、飓风,其内部有一个“洞”;龙卷风、飓风,不仅具有高速度,而且具有高能量。
如果时间和空间有速度;如果螺旋体旋转的速度足够大,那么就能够产生无限小;如果螺旋体旋转的速度接近或等于,甚至大于时间和空间的速度,就能够产生“虫洞”效应穿越“洞”。
光,是波,是粒子,是流体,有能量,有速度,光束,比如高能激光束,能使螺旋或螺旋体驱动或转动即旋转,且速度会很大,甚至达到光速;比如风,风是流体,有能量和速度,能使螺旋桨旋转,比如风能发电,就是风的利用和运用。
波,有能量和速度;如果波是流体,那么,就能利用和运用到使螺旋或螺旋体驱动或转动即旋转。
暗物质,有能量和速度;如果暗物质是流体,那么,就能利用和运用到使螺旋或螺旋体驱动或转动即旋转。
如果螺旋体旋转的速度足够大,那么就能够产生无限小,就能够产生“虫洞”效应。
本发明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
本发明,创造性、新颖性,就是螺旋体的利用和运用,旋转的螺旋体产生和提供动力的利用和运用,灵感是源自大自然普遍存在的螺旋、螺旋体及其运动现象、原理;以螺旋体旋转产生和提供动力的利用和运用,目前不多见,几乎没有。美国“鱼鹰飞机”的螺旋桨(为便于对比说明,以三叶螺旋桨为例),是一个螺旋面,锥形、锥体的三螺旋螺旋体,其实就是很多不同大小的三螺旋面的依次叠加。固定翼飞机的机翼、直升机、“鱼鹰飞机”的螺旋桨(螺旋面),运动时,不仅在水平面产生升力,其实也是在不停不断地对空气做“擦边球”“打水漂”运动。螺旋面水平面产生和提供升力或动力的飞机、直升机、“鱼鹰飞机”都可以飞行,显然,螺旋体竖直面产生和提供升力或动力的方法及装置,也是可行;这也是本发明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的一个方面;且螺旋体的旋转,具有很多有益效应,特别是设计巧妙符合流体动力学的螺旋体。
本发明,旋转的螺旋体产生和提供动力的原理、效应等,这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发明人受知识所限,可能不能深入浅出的予以解释和说明,但本发明,是可行的,且具有巨大的利用和运用价值,其利用和运用,可能产生颠覆性效果,这也是本发明申请专利的必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单螺旋或单螺旋体锥形或锥体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螺旋或三螺旋体锥形或锥体的平面图。
图3,是图2三螺旋或三螺旋体的横截面体平面图。
图4,是图2的倒立图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及举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需用三维思维来看。
在图1、图2中,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可为单螺旋、双螺旋、三螺旋、多螺旋,或其组合;锥形或锥体,或柱形或柱体,或其组合;或内外螺旋组合;螺旋或各螺旋,可为同心或不同心,或其组合,可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为三螺旋或三螺旋体、锥形或锥体、内外螺旋组合,螺旋或各螺旋同心,并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
不同空间的流体,流体流速大,该空间的压力或压强就小,飞机的机翼就是依据这个原理设计的,飞机机翼上下空间的流体流速不同,飞机能飞行,就是因为有机翼;直升机的螺旋桨,其实是活动的机翼;而喷气式飞机,火箭,其飞行依据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涡轮增压,是用来增大压力或压强;本发明,能同时满足并符合上述原理,以及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中提到的“擦边球”“打水漂”原理,同时涉及反重力,以及扭曲空间动力。
还以飞机的机翼为例,对比进行说明:图1、图2,当螺旋体置于空气中垂直或竖直放置,当螺旋体转动,螺旋体垂直面或竖直面各螺旋点、线、面、体产生的升力的叠加,可以等于或大于飞机机翼水平面产生的升力,以及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一个与垂直向下或竖直向下相反方向的向心力,速度大,产生的力就大。
图2,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三螺旋或三螺旋体锥形或锥体的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图2三螺旋或三螺旋体横截面体平面图。当螺旋体转动,就能起到或增压或减压的作用,相当于压缩机的原理,同时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使流体或空间扭曲,使流体或空间及其能量转化为力。

Claims (4)

1.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基于流体、以流体为核心,螺旋体被驱动的同时,使流体或空间及其能量转化为力,同时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制动,产生和提供动力,同时涉及反重力,扭曲空间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螺旋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螺旋体,可为单螺旋、双螺旋、三螺旋、多螺旋,或其组合;锥形或锥体,或柱形或柱体,或其组合;或内外螺旋组合;最佳实施例为三螺旋或三螺旋体、锥形或锥体、内外螺旋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螺旋或各螺旋,可为同心或不同心,或其组合;最佳实施例为同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螺旋或各螺旋,可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最佳实施例为有流体或空间孔或槽或腔,或其组合。
CN201610137153.XA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715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153.XA CN105715302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76073 WO2017152849A1 (zh) 2016-03-11 2017-03-09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153.XA CN105715302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5302A true CN105715302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8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7153.XA Pending CN105715302A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5302A (zh)
WO (1) WO201715284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511281A (ja) * 2014-04-08 2017-04-20 クリーンフューチャー エネルギ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ハイピッチ耐失速プロペラ
WO2017152849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廖仁耀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154A (zh) * 2004-02-04 2006-08-16 约翰文科霍夫&索芬两合有限公司 具有安装槽的张紧轨或导轨
CN102022270A (zh) * 2009-09-23 2011-04-20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悬浮式风能接收装置
US20110311363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Chris Bills Vortex propeller
CN102345558A (zh) * 2011-09-13 2012-02-08 南通大学 风力发电的螺旋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及加工方法
CN10295416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承载体的张紧轨或导轨以及牵引机构传动装置
CN104520579A (zh) * 2012-06-07 2015-04-15 乌帕拉·拉贾卡鲁纳 具有轴向空隙的螺旋螺杆流体涡轮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8175A (en) * 1978-11-28 1980-08-19 Carpenter Robert D Wind turbine
JP4531036B2 (ja) * 2006-12-08 2010-08-25 貞夫 井深 発電装置
CN101918700B (zh) * 2007-11-16 2013-06-19 自然能技术有限公司 发电机
CN105715302A (zh) * 2016-03-11 2016-06-29 廖仁耀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154A (zh) * 2004-02-04 2006-08-16 约翰文科霍夫&索芬两合有限公司 具有安装槽的张紧轨或导轨
CN102022270A (zh) * 2009-09-23 2011-04-20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悬浮式风能接收装置
US20110311363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Chris Bills Vortex propeller
CN10295416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承载体的张紧轨或导轨以及牵引机构传动装置
CN102345558A (zh) * 2011-09-13 2012-02-08 南通大学 风力发电的螺旋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及加工方法
CN104520579A (zh) * 2012-06-07 2015-04-15 乌帕拉·拉贾卡鲁纳 具有轴向空隙的螺旋螺杆流体涡轮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朝平: "前途未卜的美国"鱼鹰"倾转旋翼飞机", 《现代兵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511281A (ja) * 2014-04-08 2017-04-20 クリーンフューチャー エネルギ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ハイピッチ耐失速プロペラ
WO2017152849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廖仁耀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2849A1 (zh)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397A (zh) 使用浮体的空中风力发电系统
US20030222518A1 (en) Energy generation device for mobile carriers
CN201059244Y (zh) 一种发电风筝
CN105715302A (zh) 一种螺旋体产生流体动力方法及装置
CN105275749B (zh) 一种立式摆动风力发电装置
CN105888981B (zh) 中小型多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2979676B (zh) 应用磁悬浮技术的光能及风能分梯度发电系统
CN108162768A (zh) 一种可利用风能太阳能供电的环保汽车
KR102126226B1 (ko) 돛 장치
RU2563048C1 (ru) Солнечно-ветрян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высотного базирования
EP3214303A1 (en) Rotor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N207935034U (zh)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KR101079773B1 (ko) 고리형 날개가 구비된 풍력발전장치
CN205744296U (zh) 强磁复合发电装置
Civalier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concepts for aerostat based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O2012113412A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и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429987A (zh) 一种“太阳能全天候温差发电装置系统”
US20220307480A1 (en) Three-propeller counter-rotating wind turbine
CN104929855B (zh) 海洋波能漂浮发电装置
CN217682076U (zh)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Chang Airborne Wind Energy
Upadhyay Lighter than air wind turbine platform
CN115405468A (zh) 一种聚风发电装置
WO2022019848A1 (en) Three-propeller counter-rotating wind turbine
CN105508132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