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1622B - 定位环线 - Google Patents

定位环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1622B
CN105711622B CN201610090682.9A CN201610090682A CN105711622B CN 105711622 B CN105711622 B CN 105711622B CN 201610090682 A CN201610090682 A CN 201610090682A CN 105711622 B CN105711622 B CN 105711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signal
loop
g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06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1622A (zh
Inventor
顾佳捷
张杭君
钟建哲
凌祝军
王燕勇
周在福
沈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njiang Weigh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njiang Weig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njiang Weigh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njiang Weig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906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1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1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1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1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1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B61L25/02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环线,其可以包括沿电车轨道设置的感应环线部和设置于电车底部的信号检测部。所述感应环线部可以包括交叉形的感应环线及信号发生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可以包括设置于电车底部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感应环线相对的接收线圈及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线圈可以由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同名端串联的两个相同线圈A和B构成,其中线圈A正对于感应环线以接收感应信号,线圈B位于线圈A一侧以用于消除共模干扰。信号发生部可以包括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极性输出电压的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包括选频放大电路。本发明的定位环线具有提高的抗干扰能力及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应用环境下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定位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环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有轨电车定位的定位环线。
背景技术
车地通信主要是指有轨电车与轨道旁设备之间的通信,其通常是通过埋设在轨道上的环线与设于有轨电车车体上的收发天线建立有轨电车车载设备与轨旁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埋设于轨道中的环线可被用于在某一段范围内检测有轨电车的实时位置,其可以安装在轨道中间,从而适应整体水泥道床或者砟石道床环境,且在安装完的环线上面可以覆盖草坪或经过水泥防护后浇灌沥青,是现代有轨电车车地通信及辅助定位的有效解决方案。
用于有轨电车定位的定位环线通常包括设于轨道上的感应环线部和设于有轨电车上的信号检测部。感应环线部主要包括沿轨道铺设的感应环线,以及用于向感应环线提供激励信号的信号发生部,其中信号发生部一般包括信号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信号检测部主要包括信号接收线圈及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发生部将产生的高频交变信号发送到沿轨道铺设的感应环线中,基于电磁场原理可知,此时感应环线将在其周边产生与上述交变信号频率相同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当有轨电车沿轨道行驶时,设于有轨电车上的接收线圈在感应环线上方切割高频交变电磁场,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接收线圈两端将产生幅度和相位相应变化的感应信号,而该感应信号与接收线圈(亦即有轨电车)和感应环线的相对位置有关。经由与接收线圈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对该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有轨电车实时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接收线圈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主要包括电压跟随电路、比例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检波电路及采样电路,最后将采样数据与事先标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对应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用于有轨电车定位的定位环线中,感应环线被铺设在电车行驶轨道上,由于电车行驶路径会经过各种各样的周边环境,其可能遇到的干扰也是各式各样的,而电车自身也会产生各种电磁干扰,因此,定位环线的抗干扰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通过分析各种干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发现,提供给感应环线的高频交变信号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定位环线的抗干扰性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有轨电车定位的定位环线,在该定位环线中,原始交变信号的稳定性及抗干扰性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性得到增强,从而使得整个定位环线能够在复杂的应用环境下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环线,其可以包括沿电车轨道设置的感应环线部和设置于电车底部的信号检测部。所述感应环线部可以包括交叉形的感应环线及信号发生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可以包括设置于电车底部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感应环线相对的接收线圈及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线圈可以由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同名端串联的两个相同线圈A和B构成,其中线圈A正对于感应环线以接收感应信号,线圈B位于线圈A一侧以用于消除共模干扰。信号发生部可以包括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极性输出电压的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包括选频放大电路。
进一步地,电源电路可以包括变压器TL、直流电源、二极管D1~D4、晶体管T1-T2以及max666和ICL型电压转换芯片。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连接220V市电,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由二极管D1~D4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所述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连接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且分别经电容C2连接GND、经电容C1连接所述max666芯片的LB1端口。晶体管T1的发射极经电阻R1连接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3与GND连接且经电阻R4和R5连接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收集极经电阻R2连接GND。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6与max666芯片的LBO端口连接,收集极经电阻R10连接GND。max666芯片的SHDN端口经电阻R10连接GND;所述max666芯片的Vout端口经电阻R7、R8和R9连接GND。电源电路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于电阻R7和R8之间,输出+5V的直流电压,正电压输出端同时还经电容C3与GND连接。max666芯片的Vset端口连接于电阻R8和R9之间。ICL型芯片的Vin端口连接电源电路的正电压输出端,Vout端口输出-5V的直流电压。所述电源电路的负电压输出端还经电容C5与GND连接。ICL型芯片的CAP+端口和CAP-端口经电容C4连接。更进一步地,max666芯片的Vin端口还可以经开关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开关在市电断电情形被检测到时闭合以由直流电源替代供电。直流电源可以为太阳能蓄电池的形式。
进一步地,信号发生部还可以包括信号发生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可以包括RC振荡网络、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RC振荡网络可以由电阻R12和电容C7并联构成。两个二极管D5、D6反相并联后与电阻R16串联,电阻R16与二极管D5、D6形成的电路分别与电阻R15和电阻R17并联构成所述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其中,电阻R12和电容C7的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且经由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正电压输出端。电阻R12和电容C7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经限流电阻R13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的一端经电阻R14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则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输出50kHz的正弦波信号。信号放大电路可以包括P型晶体管T3、N型晶体管T4和运算放大器U2。P型晶体管T3的收集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正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18连接其基极。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高频交变信号经由二极管D7和电阻R19连接至晶体管T3的基极;晶体管T3的发射极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N型晶体管T4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高频交变信号经由二极管D8连接至晶体管T4的基极;N型晶体管T4的收集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负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20连接其基极。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由电容C9和电阻R21的并联电路连接GND,反相输入端还经由电阻R22连接GND。U2的输出端连接感应环线以提供放大的高频交变信号,同时还经由电容C11和电阻R23的并联电路与GND连接。
进一步地,信号处理电路还可以包括比例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检波电路、采样电路及查询表。且优选地,选频放大电路可以由隔离变压器及其与之次级端连接的Hartley晶体管振荡器构成。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信号发生部的控制盒。控制盒可以包括具有顶面和四个侧壁的上壳体、设于上壳体上的缓冲构件、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以及设于下壳体上的弹性构件。缓冲构件通过过盈配合与上壳体的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上、下壳体之间以用于与弹性构件相抵接。
更进一步地,上壳体的侧壁下端设有相比更薄的突出部。缓冲构件具有四个相连侧壁以形成中空边框形状,且其侧壁具有通过连接部连接的外部及内部,其中外部与内部之间具有开口以与所述突出部形成过盈配合。从开口沿缓冲构件顶面向内延伸形成有突起,其在开口与上壳体的突出部形成过盈配合时与下壳体形成接触以将缓冲构件固定。缓冲构件还沿外部向下延伸形有突出部以用于与弹性构件相抵触。下壳体可以包括底面和四个侧壁,每个侧壁上均具有用于以卡扣方式将弹性构件固定容纳于其中的凹槽形结合部。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平面部,其中从第一端弯曲延伸有三个弹片,并且从所述弹片进一步弯折延伸形成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弹片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从第二端处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延伸部,其弯折方向与弹片相反,通过延伸部插入下壳体的凹槽形结合部的相应插孔中以将弹性构件固定在下壳体上。在闭合所述控制盒时,弹性构件的抵触部与上壳体缓冲构件的突出部发生抵触,从而形成紧密密封。
优选地,形成所述弹性构件的材料的弹性可以大于形成所述缓冲构件的材料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框架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感应环线及接收天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信号发生部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信号发生部的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信号发生部的信号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盒。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盒的下壳体上的凹槽形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环线的框架结构。该定位环线包括沿电车轨道设置的感应环线部和设置于电车底部的信号检测部,感应环线部与信号检测部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而相互作用。
感应环线部包括信号发生部和沿轨道铺设的感应环线22。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感应环线22可以采用交叉形的铺设方式。
信号发生部用于生成在交叉形感应环线22中传输的高频交变信号,其可以包括电源电路211、信号发生电路212和信号放大电路213。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源电路211的电路原理图,在本发明中,电源电路211能够稳定地输出高质量的+5V和-5V电源信号。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211主要包括变压器TL,直流电源battery,全波整流电路D1~D4、晶体管T1-T2、以及max和ICL型电压转换芯片。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连接220V市电,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由二极管D1~D4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连接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并且分别经电容C2连接GND、经电容C1连接max666芯片的LB1端口。晶体管T1的发射极经电阻R1连接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3与GND连接且经电阻R4和R5连接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收集极经电阻R2连接GND。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6与max666芯片的LBO端口连接,收集极经电阻R10连接GND。max666芯片的SHDN端口经电阻R10连接GND。max666芯片的Vout端口经电阻R7、R8和R9连接GND,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于电阻R7和R8之间,输出+5V的直流电压,正电压输出端同时还经电容C3与GND连接。max666芯片的Vset端口连接于电阻R8和R9之间。ICL7660型芯片的Vin端口连接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Vout端口输出-5V的直流电压,构成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还经电容C5与GND连接,ICL芯片的CAP+端口和CAP-端口经电容C4连接。此外,max666型芯片的Vin端口还经开关与直流电源battery连接,开关在市电断电情形被检测到时闭合,以便由直流电源battery供电。优选地,直流电源battery可以采用太阳能蓄电池。
借助电源电路211,本发明的定位环线不仅可以直接与市电连接,适应定位系统的工作环境;同时,由于电源电路211中还额外设置了直流电源以便例如在市电断电时提供备用电源,保证了对电车位置的不间断定位。电源电路211中的晶体管T1、T2的设置及芯片模块的选择及设置也特别有利于本发明中两种外设功率源(市电和直流电源)共同一个电源电路的结构,使得在两种外设功率源的情况下,该电源电路均能够提供高稳定性、低纹波的功率信号,其中负载稳定性在0.2%以内,从而有利于信号发生部输出稳定的高频交变信号,且该电源电路具有微功耗和高转换效率的特点,能显著提高运用备用电源时系统工作时间。此外,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可以提供两种直流功率信号,从而满足定位中其他电路对电源的不同需求。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发生部的信号发生电路212。信号发生电路212主要包括RC振荡网络、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用于稳定输出具有预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如图所示,RC振荡网络由电阻R12和电容C7并联构成,用于抑制除预定频率(f=1/2πRC)之外其他频率的信号通过;两个二极管D5、D6反相并联后与电阻R16串联,电阻R16与二极管D5、D6形成的电路分别与电阻R15和电阻R17并联构成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用于抑制运算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的过度漂移,防止输出信号波形失真。具体而言,电阻R12和电容C7的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且经由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经限流电阻R13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的一端经电阻R14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则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将输出预定频率且幅值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发生部的信号放大电路213。信号放大电路213中同时采用晶体管T3、T4与运算放大器U2,借助两者的结合作用,能够以较少的部件获得较大的放大范围,降低信号放大电路213的复杂性,同时保证其适用范围。此外,还采用了对称设置晶体管的方式来缓解晶体管放大电路可能存在的波形失真问题。如图5所示,P型晶体管T3的收集极连接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18连接其基极;信号发生电路212输出的高频交变信号经由二极管D7和电阻R19连接至晶体管T3的基极;晶体管T3的发射极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N型晶体管T4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信号发生电路212输出的高频交变信号经由二极管D8连接至晶体管T4的基极;N型晶体管T4的收集极连接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20连接其基极。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由电容C9和电阻R21的并联电路连接GND。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还经电阻R22连接GND。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感应环线22以提供放大的高频交变信号,同时还经由电容C11和电阻R23的并联电路与GND连接。
优选地,信号发生部将经放大的50kHz高频交变信号提供给交叉形的感应环线22。
根据本发明的信号检测部可以包括设置于电车底部且与铺设于轨道上的感应环线相对的接收线圈31及信号处理电路。如图所示,有轨电车上的接收线圈31在经过感应环线22上方时接收到感应信号。感应信号被提供给与接收线圈31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以进行后续信号处理。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接收线圈31可以由两个相同的线圈A和B构成,线圈A、B采用同名端串联的方式安装于同一平面内,其中,线圈A正对铺设于轨道中的感应环线22以接收感应信号,线圈B位于线圈A一侧以用于消除共模干扰。
在本发明中,信号处理电路可以依次包括选频放大电路321、比例放大电路322、滤波电路323、检波电路324、采样电路325及查询表326。选频放大电路321可以放大需要的特定频率(例如50kHz)的信号,同时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者外部干扰,因此,可以设置该选频放大电路321来消除接收线圈31所接收到的微弱信号中的干扰成分,同时放大所需要的定位信号。在本发明中,选频放大电路321可以由隔离变压器及其与之次级端连接的Hartley晶体管振荡器构成。然后,待检测的定位信号再经过比例放大、滤波、检波、采样等一系列信号处理后,获得采样信号与查询表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位置信息。
图6和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容纳信号发生部的控制盒。信号发生部等电子部件通常被容纳于控制盒中,由于控制盒是沿着轨道安装在地面上的,其上可能会被铺盖草地或沥青等,且电车行驶经过时会产生较大振动,因此对该控制盒的密封和防振效果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如图所示,控制盒包括上壳体、设于上壳体上的缓冲构件、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以及设于下壳体上的弹性构件,其中缓冲构件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用于与弹性构件相抵接。
上壳体具有顶面和四个侧壁111,各个侧壁111的下端设有突出部112,用于与缓冲构件形成过盈配合连接。该突出部112的厚度小于侧壁的厚度。缓冲构件具有四个相连侧壁以形成中空边框形状。缓冲构件的侧壁具有通过连接部122连接的外部121及内部123。外部121与内部123之间具有与突出部112形成过盈配合连接的开口124。从开口124沿缓冲构件的顶面向内延伸形成有突起125,当开口124与上壳体的突出部112形成过盈配合时,突起125与下壳体形成接触以使缓冲构件固定。缓冲构件还沿外部121向下延伸形有突出部126以用于与弹性构件相抵触。
下壳体包括底面和四个侧壁。每个侧壁上均具有用于容纳弹性构件的凹槽形结合部,该弹性构件可以以卡扣的方式固定容纳于凹槽形结合部中。
弹性构件具有平面部131,平面部1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第一端弯曲延伸有三个弹片132,从该弹片132进一步弯折延伸形成抵触部133,该抵触部133与该弹片132之间形成一角度以使该抵触部133相对于平面部131倾斜。从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延伸部,其弯折方向与弹片的弯折方向相反,通过该延伸部插入卡扣在下壳体的凹槽形结合部中的相应插孔中以将弹性构件固定在下壳体上。该弹性构件的弹性要大于缓冲构件的弹性。在闭合控制盒体时,弹性构件的抵触部133与上壳体的缓冲构件的突出部126发生抵触,从而形成紧密密封,同时能够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提供较好的缓冲作用。
此外,还可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应地形成多个贯穿螺孔,用以通过螺栓连接将上下壳体固定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仅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仍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并不使得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定位环线,其包括沿电车轨道设置的感应环线部和设置于电车底部的信号检测部,所述感应环线部包括交叉形的感应环线(22)及信号发生部,所述信号检测部包括设置于电车底部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感应环线(22)相对的接收线圈(31)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接收线圈(31)由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同名端串联的两个相同线圈A和B构成,所述线圈A正对铺设于轨道中的感应环线(22)以接收感应信号,所述线圈B位于所述线圈A一侧以用于消除共模干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部包括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极性输出电压的电源电路(211),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选频放大电路(321),用于放大预定频率的信号,同时抑制不需要的信号;并且
所述定位环线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信号发生部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具有顶面和四个侧壁(111)的上壳体、设于上壳体上的缓冲构件、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以及设于下壳体上的弹性构件,其中,所述缓冲构件通过过盈配合与上壳体的侧壁(11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以用于与所述弹性构件相抵接;
所述上壳体的所述侧壁(111)的下端设有突出部(112),其厚度小于所述侧壁(111)的厚度;所述缓冲构件具有四个相连的侧壁以形成中空边框形状,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侧壁具有通过连接部(122)连接的外部(121)及内部(123),所述外部(121)与所述内部(123)之间具有与所述突出部(112)形成过盈配合连接的开口(124);从所述开口(124)沿所述缓冲构件的顶面向内延伸形成有突起(125),当所述开口(124)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突出部(112)形成过盈配合时,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突起(125)与所述下壳体形成接触以将缓冲构件固定;所述缓冲构件还沿所述外部(121)向下延伸形有突出部(126)以用于与弹性构件相抵触;
所述下壳体包括底面和四个侧壁,每个侧壁上均具有用于以卡扣方式将所述弹性构件固定容纳于其中的凹槽形结合部;
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平面部(131),所述平面部(1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从所述第一端弯曲延伸有三个弹片(132),从所述弹片(132)进一步弯折延伸形成抵触部(133),所述抵触部(133)与所述弹片(132)之间形成角度以使所述抵触部(133)相对于所述平面部(131)倾斜;从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所述第二端处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弹片的弯折方向相反,通过所述延伸部插入卡扣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凹槽形结合部的相应插孔中以将所述弹性构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211)包括变压器TL、直流电源battery、二极管D1~D4、晶体管T1-T2以及max666和ICL型电压转换芯片;其中,所述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连接220V市电,所述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由所述二极管D1~D4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所述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并且分别经电容C2连接GND、经电容C1连接所述max666芯片的LB1端口;所述晶体管T1的发射极经电阻R1连接所述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3与GND连接且经电阻R4和R5连接所述max666芯片的输入端口Vin,收集极经电阻R2连接GND;所述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全波整流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基极经电阻R6与所述max666芯片的LBO端口连接,收集极经电阻R10连接GND;所述max666芯片的SHDN端口经电阻R10连接GND;所述max666芯片的Vout端口经电阻R7、R8和R9连接GND;所述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7和R8之间,输出+5V的直流电压,所述正电压输出端同时还经电容C3与GND连接;所述max666芯片的Vset端口连接于所述电阻R8和R9之间;ICL型芯片的Vin端口连接所述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Vout端口输出-5V的直流电压,构成所述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所述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还经电容C5与GND连接,所述ICL型芯片的CAP+端口和CAP-端口经电容C4连接;
所述max666芯片的Vin端口还经开关与所述直流电源battery连接,所述开关在市电断电情形被检测到时闭合以由直流电源battery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battery为太阳能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部还包括信号发生电路(212)和信号放大电路(213);所述信号发生电路(212)包括RC振荡网络、运算放大器和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所述RC振荡网络由电阻R12和电容C7并联构成;两个二极管D5、D6反相并联后与电阻R16串联,电阻R16与二极管D5、D6形成的电路分别与电阻R15和电阻R17并联构成所述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其中,所述电阻R12和所述电容C7的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且经由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所述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12和所述电容C7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经限流电阻R13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输出电压漂移抑制电路的一端经电阻R14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则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输出50kHz的正弦波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213)包括P型晶体管T3、N型晶体管T4和运算放大器U2;所述P型晶体管T3的收集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211)的正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18连接其基极;所述信号发生电路(212)输出的正弦波信号经由二极管D7和电阻R19连接至所述晶体管T3的基极;所述晶体管T3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N型晶体管T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信号发生电路(212)输出的正弦波信号同时还经由二极管D8连接至所述晶体管T4的基极;所述N型晶体管T4的收集极连接所述电源电路(211)的负电压输出端,并经由电阻R20连接其基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由电容C9和电阻R21的并联电路连接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还经由电阻R22连接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环线(22),同时还经由电容C11和电阻R23的并联电路与GND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比例放大电路(322)、滤波电路(323)、检波电路(324)、采样电路(325)及查询表(326),其中所述选频放大电路(321)由隔离变压器及其与之次级端连接的Hartley晶体管振荡器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环线,其中,形成所述弹性构件的材料的弹性要大于形成所述缓冲构件的材料的弹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环线,其中,在闭合所述控制盒时,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抵触部(133)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突出部(126)发生抵触,从而形成紧密密封。
CN201610090682.9A 2016-02-18 2016-02-18 定位环线 Active CN105711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0682.9A CN105711622B (zh) 2016-02-18 2016-02-18 定位环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0682.9A CN105711622B (zh) 2016-02-18 2016-02-18 定位环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1622A CN105711622A (zh) 2016-06-29
CN105711622B true CN105711622B (zh) 2017-08-22

Family

ID=5615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0682.9A Active CN105711622B (zh) 2016-02-18 2016-02-18 定位环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16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701B (zh) * 2017-09-11 2020-06-16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环线发送信号模拟装置及其方法
CN112757901B (zh) * 2020-11-30 2023-04-18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具供电、通信及定位功能的融合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2919A1 (de) * 1992-09-28 1994-03-3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r Position eines Fahrzeugs auf einer Fahrstrecke
CN201751942U (zh) * 2010-05-28 2011-02-23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感应电缆
CN203698310U (zh) * 2014-02-14 2014-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感应环线的车辆高精度定位装置
CN104002834A (zh) * 2014-05-30 2014-08-2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基于环线感应的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648B2 (ja) * 1992-12-21 1996-02-14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定位置停止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2919A1 (de) * 1992-09-28 1994-03-3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r Position eines Fahrzeugs auf einer Fahrstrecke
CN201751942U (zh) * 2010-05-28 2011-02-23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感应电缆
CN203698310U (zh) * 2014-02-14 2014-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感应环线的车辆高精度定位装置
CN104002834A (zh) * 2014-05-30 2014-08-2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基于环线感应的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RT协议智能差压变送器的低功耗设计;朱骥等;《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0229;第22卷(第1期);全文 *
基于感应环线的测速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宋香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50115;第1.3.3节、第2章、第3.3节、第5章,图1.5、2.6、2.8、2.12、3.19、5.1、5.5、5.8、5.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1622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hrimawithana et al. A generalized steady-state model for bidirectional IPT systems
Mou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urvey and roadmap
US1050332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in an electronic system with a variable reference potential
CN105393432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
CN104333148B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938971B (zh) 发送器以及电场通信收发器
US201803237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nverter modules
EP251061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differential drive amplifier and a coil arrangement
CN105711622B (zh) 定位环线
CN104011970A (zh) 用于光伏板的无线能量传输
Nayak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BUCK-BOOST type dual input DC-DC converter for battery charging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vehicle
CN106320099A (zh) 一种地铁列车轨道的储能减震发电装置
CN107994955A (zh) 一种400MHz数字列尾机车电台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SE0203374D0 (sv) Auxilary power supply
CN105721023B (zh) 通讯定位天线
CN105721372B (zh) 通讯环线
CN105281691B (zh)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体
CN103944522A (zh) 功率放大器
CN105790780B (zh) 防收音干扰电路和收音设备
Fernández et al. EV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 a petrol station, lessons learned
CN209250516U (zh) 一种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稳压取电的调理电路
CN203800890U (zh) 功率放大器
CN110063008A (zh) 电力变换装置以及高次谐波抑制装置
CN205792244U (zh) 低浓度型甲烷传感器用开关电源
CN106059282A (zh) 一种降低加装和改装及分体车载影音设备音频噪音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