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1786B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1786B
CN105701786B CN201610162617.2A CN201610162617A CN105701786B CN 105701786 B CN105701786 B CN 105701786B CN 201610162617 A CN201610162617 A CN 201610162617A CN 105701786 B CN105701786 B CN 105701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nformation
initial image
pixel
target object
adju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2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1786A (zh
Inventor
单震生
詹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2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1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1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1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1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1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5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resolution by using a single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80Geometric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1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during image pickup, e.g. digital cameras, camcorders, video cameras having integrated special effects cap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之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电子产品均采用顶置摄像头的设计,所述顶置摄像头的设计能够通过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来进行人像采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部分电子产品开始尝试采用下置摄像头的设计,举例来说,最新研发的AIO A510S产品采用下置2D摄像头的设计。所述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从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变成从下向上看的仰视视角,导致所采集的人像发生局部变形,如突出的大鼻子和双下巴、头部看起来向后仰等,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
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调整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划分子单元和第一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一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像素检查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像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划分子单元和第二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二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亮度检测单元和判断子单元;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之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如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图像采集时的采集视角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的显示效果对比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有下置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扫描确定当前有目标对象落入到图像采集区域范围时,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通常为人脸图像信息;相应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至少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
具体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这里,如图2a所示,传统的电子设备达到采用顶置摄像头的设计,所述顶置摄像头的设计能够通过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来进行人像采集;而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采用下置摄像头的设计进行图像采集。这样,由于所述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从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变成从下向上看的仰视视角,导致所采集的人像发生局部变形,如图2b所示,经对比通过顶置摄像头的正常视角及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可以发现,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为了解决采用下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导致图像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是,则进一步执行步骤103,以实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103、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这里,通过对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即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上下沿是所采集的整个目标对象发生局部变形的分界线。因此,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之间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基于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的方式来保证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之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如此,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3所示,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扫描确定当前有目标对象落入到图像采集区域范围时,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通常为人脸图像信息;相应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至少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1、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最高亮度点;
具体地,电子设备对所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得到人脸图像信息,即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一步地,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
步骤1022、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
这里,由于通过人脸图像中,鼻尖是比较突出的部位,所以可以确定,所得到的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将分布在人脸图像的鼻尖部位。相应的,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即为人脸图像中的鼻孔部位。基于对不同视角进行图像采集后的图像对比,可以得知,基于第一预设角度,即仰视视角采集的所述人脸图像中的鼻孔部位的覆盖范围明显大于基于水平视角采集得到的人脸图像中的鼻孔部位的覆盖范围。因此,电子设备通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的方式,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是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得到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
步骤103、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这里,通过对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即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即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上下沿是所采集的整个目标对象发生局部变形的分界线。因此,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之间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基于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的方式来保证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的方式来保证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4所示,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扫描确定当前有目标对象落入到图像采集区域范围时,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通常为人脸图像信息;相应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至少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
具体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这里,如图2a所示,传统的电子设备达到采用顶置摄像头的设计,所述顶置摄像头的设计能够通过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来进行人像采集;而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采用下置摄像头的设计进行图像采集。这样,由于所述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从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变成从下向上看的仰视视角,导致所采集的人像发生局部变形,如图2b所示,经对比通过顶置摄像头的正常视角及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可以发现,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为了解决采用下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导致图像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是,则进一步执行步骤1031a,以实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1031a、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这里,通过对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即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上下沿是所采集的整个目标对象发生局部变形的分界线。因此,如图2b所示,电子设备基于鼻子上下沿这一分界线,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
步骤1032a、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这里,由于电子设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后,所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之间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5所示,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扫描确定当前有目标对象落入到图像采集区域范围时,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通常为人脸图像信息;相应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至少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
具体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这里,如图2a所示,传统的电子设备达到采用顶置摄像头的设计,所述顶置摄像头的设计能够通过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来进行人像采集;而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采用下置摄像头的设计进行图像采集。这样,由于所述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从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变成从下向上看的仰视视角,导致所采集的人像发生局部变形,如图2b所示,经对比通过顶置摄像头的正常视角及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可以发现,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为了解决采用下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导致图像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是,则进一步执行步骤1031a,以实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1031a、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这里,通过对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即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上下沿是所采集的整个目标对象发生局部变形的分界线。因此,如图2b所示,电子设备基于鼻子上下沿这一分界线,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
步骤1032a、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这里,由于电子设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后,所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之间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步骤501、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这里,由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步骤1031a~1032a的方式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后,如将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下沿以下部分进行图像收缩处理后,可以检测确定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存在空白像素,故有必要执行后续步骤502以对所述空白像素进行像素值填充。
步骤502、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其中,所述像素信息可以指定像素的基本三色值,或像素的亮度值、饱和度值等。具体地,电子设备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包括:在确定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存在空白像素时,可以通过将所述空白像素周围的至少一个像素点的像素值作为所述空白像素的像素值,以对所述空白像素进行像素值填充。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6所示,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扫描确定当前有目标对象落入到图像采集区域范围时,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通常为人脸图像信息;相应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至少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
具体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这里,如图2a所示,传统的电子设备达到采用顶置摄像头的设计,所述顶置摄像头的设计能够通过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来进行人像采集;而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采用下置摄像头的设计进行图像采集。这样,由于所述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从几乎水平的正常视角变成从下向上看的仰视视角,导致所采集的人像发生局部变形,如图2b所示,经对比通过顶置摄像头的正常视角及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可以发现,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为了解决采用下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导致图像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为基于不同于水平视角的仰视视角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若是,则进一步执行步骤1031b,以实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1031b、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这里,通过对基于第一预设角度采集的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下置摄像头的仰视视角所采集的包括有人脸图像的初始图像信息,其鼻尖以上部分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区域纵向明显收缩,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明显变宽,即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鼻子上下沿是所采集的整个目标对象发生局部变形的分界线。因此,电子设备基于鼻子上下沿这一分界线,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整体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
步骤1032b、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由于电子设备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整体进行区域划分后,所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即鼻子上沿以上部分和鼻子下沿以下部分之间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区域校正,以避免仰视视角所采集的人脸图像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
实施例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70包括采集单元701、判断单元702和调整单元703;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有下置2D或3D摄像头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如图2c所示的台式PC机等等。
所述采集单元701,用于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702,用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703,用于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划分子单元和第一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一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像素检查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像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划分子单元和第二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二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亮度检测单元和判断子单元;
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可以通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下置摄像头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中除采集单元以外的其他单元及其子单元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实现,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可由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电子设备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
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包括鼻尖以上部分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分布在鼻尖部位,所述局部轮廓图像信息为鼻孔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调整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得到初始图像信息,其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至少包括有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示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为基于第一预设角度进行采集得到的图像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初始图像信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满足比例阈值;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包括鼻尖以上部分和鼻孔下边沿以下部分;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亮度检测单元和判断子单元;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对应的各像素点进行亮度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判断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示所述目标对象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最高亮度点所在局部轮廓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覆盖区域是否符合预设像素点覆盖阈值;所述至少一个最高亮度点分布在鼻尖部位,所述局部轮廓图像信息为鼻孔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划分子单元和第一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一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对象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像素检查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像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调整后的所述初始图像信息是否存在空白像素;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位于所述空白像素的预设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像素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像素所在位置处的像素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划分子单元和第二调整子单元;
所述第二划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获得至少两个目标区域;
所述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区域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
CN201610162617.2A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701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2617.2A CN105701786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2617.2A CN105701786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1786A CN105701786A (zh) 2016-06-22
CN105701786B true CN105701786B (zh) 2019-09-24

Family

ID=5623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2617.2A Active CN105701786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1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618B (zh) * 2018-09-30 2021-03-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452A (zh) * 2002-12-26 2004-07-14 ��ʽ���綫֥ 个人识别设备和个人识别方法
CN101561710A (zh) * 2009-05-19 2009-10-21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人脸姿态估计的人机交互方法
CN101689294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记录了图像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用处理器
CN103020607A (zh) * 2012-12-27 2013-04-0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77585A (zh) * 2014-05-30 2014-10-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像校正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452A (zh) * 2002-12-26 2004-07-14 ��ʽ���綫֥ 个人识别设备和个人识别方法
CN101689294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记录了图像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用处理器
CN101561710A (zh) * 2009-05-19 2009-10-21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人脸姿态估计的人机交互方法
CN103020607A (zh) * 2012-12-27 2013-04-0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77585A (zh) * 2014-05-30 2014-10-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像校正方法、装置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仿射变换的多姿态人脸矫正与识别;李海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1115(第2013年第11期);第三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1786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71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image cropping
CN105243371B (zh) 一种人脸美颜程度的检测方法、系统及拍摄终端
CN105631417B (zh) 应用于互联网视频直播的视频美化系统及方法
Kim et al. Mesh saliency and human eye fixations
CN110032271B (zh) 对比度调节装置及其方法、虚拟现实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03244A1 (zh) 直播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570986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15005A (zh) 确定广告插入位置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49080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24603A (zh) 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TW201222468A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ensoring content in images
CN105847703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39595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07523B2 (ja) 生成装置、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生成方法
WO2014186213A2 (en) Providing visual effects for images
AU2014202574A1 (en) Positioning of projected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WO2012124686A1 (ja) 爪領域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爪領域検出装置
WO2016109585A1 (en) Image enhancement with fusion
CN107798704A (zh) 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实时图像叠加方法及装置
CN106530311B (zh) 切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20105444A1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splay processing program
WO2017173578A1 (zh) 一种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
CN10570178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16355A (zh) 微粒边界识别
CN106402717B (zh) 一种ar播放控制方法及智能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