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6242A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86242A CN105686242A CN201610139820.8A CN201610139820A CN105686242A CN 105686242 A CN105686242 A CN 105686242A CN 201610139820 A CN201610139820 A CN 201610139820A CN 105686242 A CN105686242 A CN 1056862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cuff link
- bottom right
- hook
- ribb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Tape Measures (AREA)
Abstract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双层上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上链条、下链条以及钢卷尺,上链条包括有左上链条以及右上链条,下链条包括有左下链条以及右下链条,左上链条设有左上防插片以及左上链钩,右上链条设有右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链钩,左下链条设有左下链扣以及左下链布,左下链扣设有左下防插片以及左下链钩,右下链条设有右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链钩,钢卷尺设有上钢卷带以及下钢卷带;使用时,将其设置于行李箱上,利用左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封住左上链扣以及右上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左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封住左下链扣以及右下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上钢卷带以及下钢卷带封住上链条以及下链条,增加不法分子打开拉链的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拉链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李箱或者行李袋使用的拉链,由于拉链的强度不够,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法分子用利器插入拉链,就可以将拉链划开,一种防止拉链被划开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已成为提高拉链强度以及防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用于提高拉链强度以及提高拉链的防盗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层上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上链条、下链条以及钢卷尺,钢卷尺包括有上钢卷尺以及下钢卷尺,链座与上链条、下链条以及钢卷尺的外壳连接;链座设有左上链槽、右上链槽、左下链槽以及右下链槽,上链条包括有左上链条、右上链条、链头封口件以及链尾封口件,下链条包括有左下链条以及右下链条,左上链条、右上链条、左下链条以及右下链条与链头封口件以及链尾封口件连接;左上链条与左上链槽连接,右上链条与右上链槽连接,左下链条与左下链槽,右下链条与右下链槽;左上链条设有左上链扣以及左上链布,左上链扣与左上链布连接,左上链扣设有左上防插片以及左上链钩,左上链扣、左上防插片以及左上链钩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右上链条设有右上链扣以及右上链布,右上链扣与右上链布连接,右上链扣设有右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链钩,右上链扣、右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链钩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左下链条设有左下链扣以及左下链布,左下链扣与左下链布连接,左下链扣设有左下防插片以及左下链钩,左下链扣、左下防插片以及左下链钩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右下链条设有右下链扣以及右下链布,右下链扣与右下链布连接,右下链扣设有右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链钩,右下链扣、右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链钩由一体的材料构成;上钢卷尺设有上钢卷带,上钢卷带的上头端与上链条的链头封口件连接,上钢卷带与左上链钩以及与右上链钩动配合连接,上钢卷带位于链座的上方;下钢卷尺设有下钢卷带,下钢卷带的下头端与上链条的链头封口件连接,下钢卷带与左下链钩以及右下链钩动配合连接,下钢卷带位于链座的下方;左上防插片位于每个左上链扣之间的位置,右上防插片位于每个右上链扣之间的位置,利用左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封住左上链扣以及右上链扣之间的间隙;左下防插片位于每个左下链扣之间的位置,右下防插片位于每个右下链扣之间的位置,利用左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封住左下链扣以及右下链扣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插开上链条以及下链条的难度;当不法分子用利器插入上链条以及时下链条,利器被上钢卷带以及下钢卷带挡住,使不法分子难以插开上链条以及下链条。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左上链布、左下链布、右上链布以及右下链布与行李箱的箱口连接,并使钢卷尺上的拉手位于行李箱外;封闭行李箱时,手抓拉手牵引钢卷尺以及链座移动,链座跟随拉手移动,使左上链条与右上链条咬合扣接在一起,以及使左下链条以及右下链条咬合扣接在一起,将行李箱的箱口封闭;上钢卷尺跟随链座移动,上钢卷带随着上钢卷尺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上钢卷带被左上链钩与右上链钩扣在链座的上面,将左上链条与右上链条的闭合口封住;同时,下钢卷尺跟随链座移动,下钢卷带随着下钢卷尺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下钢卷带被左下链钩与右下链钩扣在链座的下面,将左下链条以及右下链条的闭合口封住;左上链条与右上链条闭合时,左上防插片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上链扣与另一个左上链扣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上防插片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上链扣与另一个右上链扣之间位置,利用左上防插片挡住一个左上链扣与另一个左上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上防插片挡住一个右上链扣与另一个右上链扣之间的间隙;左下链条与右下链条闭合时,左下防插片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下链扣与另一个左下链扣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下防插片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下链扣与另一个右下链扣之间位置,利用左下防插片挡住一个左下链扣与另一个左下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下防插片挡住一个右下链扣与另一个右下链扣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利用利器插开拉链的难度;打开行李箱的箱口时,用手通过拉手牵引链座反方向移动,链座跟随拉手移动,使闭合的左上链条与右上链条分开,以及使不闭合的左下链条与右下链条;同时,上钢卷带跟随链座反方向移动,上钢卷带在上钢卷尺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上钢卷尺内;以及下钢卷带跟随链座反方向移动,下钢卷带在下钢卷尺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下钢卷尺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双层上下防插拉链设置于行李箱上,双层上下防插拉链设有上链条、下链条、上钢卷尺以及下钢卷尺,上链条设有左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下链条设有左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利用左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封住左上链扣以及右上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左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封住左下链扣以及右下链扣之间的间隙,利用上钢卷带以及下钢卷带封住上链条以及下链条,当不法分子利用利器插入上链条以及下链条时,增加不法分子用利器插开拉链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右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右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图1的右视图、图3所示的左上防插片以及右上防插片的局部示意图、图4所示图1的右下防插片以及右下防插片的局部示意图;双层上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1、上链条2、下链条3以及钢卷尺4,钢卷尺4包括有上钢卷尺5以及下钢卷尺6,链座1与上链条2、下链条3以及钢卷尺4的外壳7连接;链座1设有左上链槽8、右上链槽9、左下链槽10以及右下链槽11,上链条2包括有左上链条12、右上链条13、链头封口件14以及链尾封口件15,下链条3包括有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左上链条12、右上链条13、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与链头封口件14以及链尾封口件15连接;左上链条12与左上链槽8连接,右上链条13与右上链槽9连接,左下链条16与左下链槽10,右下链条17与右下链槽11;左上链条12设有左上链扣18以及左上链布19,左上链扣18与左上链布19连接,左上链扣18设有左上防插片20以及左上链钩21,左上链扣18、左上防插片20以及左上链钩21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右上链条13设有右上链扣22以及右上链布23,右上链扣22与右上链布23连接,右上链扣22设有右上防插片24以及右上链钩25,右上链扣22、右上防插片24以及右上链钩25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左下链条16设有左下链扣26以及左下链布27,左下链扣26与左下链布27连接,左下链扣26设有左下防插片28以及左下链钩29,左下链扣26、左下防插片28以及左下链钩29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右下链条17设有右下链扣30以及右下链布31,右下链扣30与右下链布31连接,右下链扣30设有右下防插片32以及右下链钩33,右下链扣30、右下防插片32以及右下链钩33由一体的材料构成;上钢卷尺5设有上钢卷带34,上钢卷带34的上头端35与上链条2的链头封口件14连接,上钢卷带34与左上链钩21以及与右上链钩22动配合连接,上钢卷带34位于链座1的上方;下钢卷尺6设有下钢卷带36,下钢卷带36的下头端37与上链条2的链头封口件14连接,下钢卷带36与左下链钩29以及右下链钩33动配合连接,下钢卷带36位于链座1的下方;左上防插片20位于每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位置,右上防插片24位于每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位置,利用左上防插片20以及右上防插片24封住左上链扣18以及右上链扣22之间的间隙;左下防插片28位于每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位置,右下防插片32位于每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位置,利用左下防插片28以及右下防插片32封住左下链扣26以及右下链扣30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插开上链条2以及下链条3的难度;当不法分子用利器插入上链条2以及时下链条3,利器被上钢卷带34以及下钢卷带36挡住,使不法分子难以插开上链条2以及下链条3。
为了实施利用上钢卷带34以及下钢卷带36封住上链条2以及下链条,链座1包括有上链板38、上合链柱39、中链板40、下合链柱41以及下链板42,上链板38与上合链柱39连接,上合链柱39与中链板40连接,中链板40与下合链柱41连接,下合链柱41与下链板42连接;或者,上链板38、上合链柱39、中链板40、下合链柱41以及下链板42由一体的材料构成;上钢卷带34位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下钢卷带36位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上链板38设有上导轮43,上钢卷带34经过上导轮43与链头封口件14连接,外壳7与上链板38连接;下链板42设有下导轮44,下钢卷带36经过下导轮44与链头封口件14连接,外壳7设有拉手45;
为了保持链座1的可移动性能,以及避免上钢卷带34以及下钢卷带36脱离链座1;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钢卷带34的宽度,使上钢卷带34能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钢卷带36的宽度,使下钢卷带36能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的距离大于上链板38的宽度,使上链板38能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链板42的宽度,使下链板42能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
为了避免上钢卷带34以及下钢卷带36脱离链座1,左上链钩21的左上钩尾46到右上链钩25的右上钩尾47的距离小于上钢卷带34的宽度,以免上钢卷带34脱离左上链钩21以及右上链钩25;左下链钩29的左下钩尾48到右下链钩33的右下钩尾49的距离小于下钢卷带36的宽度,以免下钢卷带36脱离左下链钩29以及右下链钩33;上钢卷带34位于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钩尾47与上链板38之间,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钩尾47位于上钢卷带34的上面,上链板38位于上钢卷带34的下面;下钢卷带36位于左下钩尾48以及右下钩尾49与下链板42之间,下钢卷带36位于左下钩尾48以及右下钩尾49上面,下链板42位于下钢卷带36上面。
为了保持左上链扣18、右上链扣22、左下链扣26以及右下链扣30的活动性能,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左上间隙50比左上防插片20的宽度大0.2毫米至0.5毫米;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右上间隙51比右上防插片24的宽度大0.2毫米至0.5毫米;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左下间隙52比左下防插片28的宽度大0.2毫米至0.5毫米;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右下间隙53比右下防插片32的宽度大0.2毫米至0.5毫米;左上链扣18的宽度与右上链扣22的宽度相等;左上防插片20的宽度与右上防插片24的宽度相等;左上链扣18的宽度与左上防插片20的宽度相等,右上链扣22的宽度与右上防插片24的宽度相等;左下链扣26的宽度与右下链扣30的宽度相等;左下防插片28的宽度与右下防插片32的宽度相等;左下链扣26的宽度与左下防插片28的宽度相等,右下链扣30的宽度与右下防插片32的宽度相等;左上链扣18的宽度与左下链扣26的宽度相等,右上链扣22的宽度与右下链扣30的宽度相等;左上防插片20的宽度与左下防插片28的宽度相等,右上防插片24的宽度与右下防插片32的宽度相等。
为了利用锁具将链座1锁住,链座1设有动锁孔54,链尾封口件15设有定锁孔55,以方便利用锁具将链座1与链尾封口件15锁在一起。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左上链布19、左下链布27、右上链布23以及右下链布31与行李箱的箱口连接,并使钢卷尺4上的拉手45位于行李箱外;封闭行李箱时,手抓拉手45牵引钢卷尺4以及链座1移动,链座1跟随拉手45移动,使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咬合扣接在一起,以及使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咬合扣接在一起,将行李箱的箱口封闭;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钢卷带34随着上钢卷尺5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上钢卷带34被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扣在链座1的上面,将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的闭合口封住;同时,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钢卷带36随着下钢卷尺6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下钢卷带36被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扣在链座1的下面,将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的闭合口封住;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时,左上防插片20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上防插片24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位置,利用左上防插片20挡住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上防插片24挡住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间隙;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时,左下防插片28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下防插片32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位置,利用左下防插片28挡住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下防插片32挡住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利用利器插开拉链的难度;打开行李箱的箱口时,用手通过拉手45牵引链座1反方向移动,链座1跟随拉手45移动,使闭合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分开,以及使不闭合的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同时,上钢卷带34跟随链座1反方向移动,上钢卷带34在上钢卷尺5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上钢卷尺5内;以及下钢卷带36跟随链座1反方向移动,下钢卷带36在下钢卷尺6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下钢卷尺6内。
所述的防插拉链封闭行李箱时,手抓拉手45牵引链座1以及外壳7移动,左上链扣18以及左上防插片20由左上链槽8导入,右上链扣22以及右上防插片24由右上链槽9导入,利用链座1的左上链槽8以及右上链槽9移动使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咬合连接,同时,左上防插片20跟随左上链扣18移动到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左上间隙50的位置;右上防插片24跟随右上链扣22移动到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右上间隙51的位置;左下链扣26以及左下防插片28由左下链槽10导入,右下链扣29以及右下防插片32由右下链槽11导入,利用左下链槽10导入以及右下链槽11移动使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29咬合连接;同时,左下防插片28跟随左下链扣26移动到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左下间隙52的位置;右下防插片32跟随右下链扣30移动到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右下间隙53的位置;同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钢卷带34随着上钢卷尺5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上钢卷带34被扣在左上链钩21以及右上链钩25与上链板38之间;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钢卷带36随着下钢卷尺6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下钢卷带36被扣在左下链钩29以及右下链钩33与下链板42之间。
所述的链座1跟随拉手45向闭合上链条2的方向移动时,左上链钩21的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链钩25的右上钩尾47跟随左上链扣18以及右上链扣22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咬合扣接在一起时,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钩尾47距离小于上钢卷带34的宽度,使上钢卷带34被扣在左上链钩21以及右上链钩25之内;以及左下链钩29的左下钩尾48以及右下链钩33的右下钩尾49跟随左下链扣26以及右下链扣30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咬合扣接在一起时,左下钩尾48与右下钩尾49距离小于下钢卷带36的宽度,使下钢卷带36被扣在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内。
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咬合扣接在一起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链板38跟随拉手45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上钢卷带34被牵引出的长度与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咬合扣接在一起时,下链板42跟随拉手45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下钢卷带36被牵引出的长度与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
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由闭合状态分开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链板38跟随拉手45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上钢卷带34被收回上钢卷尺5的长度与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分开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链板42跟随拉手45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下钢卷带36被收回下钢卷尺6的长度与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分开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
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时,链座1向链尾封口件15方向移动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闭合;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分开时,链座1向链头封口件14方向移动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分开;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时,链座1向链尾封口件15方向移动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闭合;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分开时,链座1向链头封口件14方向移动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分开。
所述的每个左上防插片20与相邻的左上链扣18动配合连接,每个右上防插片24与相邻的右上链扣22动配合连接;每个左下防插片28与相邻的左下链扣26动配合连接,每个右下防插片32与相邻的右下链扣30动配合连接。
为了减少上钢卷带34以及下钢卷带36移动的摩擦力,上导轮43与上链板38铰接,下导轮44与下链板42铰接;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闭合或者分开时,上钢卷带34与上导轮43动配合连接;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29闭合或者分开时,下钢卷带36与下导轮44动配合连接。
Claims (9)
1.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双层上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1)、上链条(2)、下链条(3)以及钢卷尺(4),钢卷尺(4)包括有上钢卷尺(5)以及下钢卷尺(6),链座(1)设有左上链槽(8)、右上链槽(9)、左下链槽(10)以及右下链槽(11),上链条(2)包括有左上链条(12)、右上链条(13)、链头封口件(14)以及链尾封口件(15),下链条(3)包括有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左上链条(12)设有左上链扣(18)以及左上链布(19),左上链扣(18)设有左上防插片(20)以及左上链钩(21);右上链条(13)设有右上链扣(22)以及右上链布(23),右上链扣(22)设有右上防插片(24)以及右上链钩(25);左下链条(16)设有左下链扣(26)以及左下链布(27),左下链扣(26)设有左下防插片(28)以及左下链钩(29);右下链条(17)设有右下链扣(30)以及右下链布(31),右下链扣(30)设有右下防插片(32)以及右下链钩(33);上钢卷尺(5)设有上钢卷带(34),下钢卷尺(6)设有下钢卷带(36);链座(1)包括有上链板(38)、上合链柱(39)、中链板(40)、下合链柱(41)以及下链板(42),上链板(38)设有上导轮(43),下链板(42)设有下导轮(4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左上链布(19)、左下链布(27)、右上链布(23)以及右下链布(31)与行李箱的箱口连接,并使钢卷尺(4)上的拉手(45)位于行李箱外;封闭行李箱时,手抓拉手(45)牵引钢卷尺(4)以及链座(1)移动,链座(1)跟随拉手(45)移动,使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咬合扣接在一起,以及使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咬合扣接在一起,将行李箱的箱口封闭;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钢卷带(34)随着上钢卷尺(5)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上钢卷带(34)被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扣在链座(1)的上面,将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的闭合口封住;同时,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钢卷带(36)随着下钢卷尺(6)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下钢卷带(36)被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扣在链座(1)的下面,将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的闭合口封住;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时,左上防插片(20)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上防插片(24)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位置,利用左上防插片(20)挡住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上防插片(24)挡住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间隙;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时,左下防插片(28)移动到位于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位置,以及右下防插片(32)移动到位于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位置,利用左下防插片(28)挡住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间隙,利用右下防插片(32)挡住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利用利器插开拉链的难度;打开行李箱的箱口时,用手通过拉手(45)牵引链座(1)反方向移动,链座(1)跟随拉手(45)移动,使闭合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分开,以及使不闭合的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同时,上钢卷带(34)跟随链座(1)反方向移动,上钢卷带(34)在上钢卷尺(5)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上钢卷尺(5)内;以及下钢卷带(36)跟随链座(1)反方向移动,下钢卷带(36)在下钢卷尺(6)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下钢卷尺(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插拉链封闭行李箱时,手抓拉手(45)牵引链座(1)以及外壳(7)移动,左上链扣(18)以及左上防插片(20)由左上链槽(8)导入,右上链扣(22)以及右上防插片(24)由右上链槽(9)导入,利用链座(1)的左上链槽(8)以及右上链槽(9)移动使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咬合连接,同时,左上防插片(20)跟随左上链扣(18)移动到一个左上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8)之间的左上间隙(50)的位置;右上防插片(24)跟随右上链扣(22)移动到一个右上链扣(22)与另一个右上链扣(22)之间的右上间隙(51)的位置;左下链扣(26)以及左下防插片(28)由左下链槽(10)导入,右下链扣(29)以及右下防插片(32)由右下链槽(11)导入,利用左下链槽(10)导入以及右下链槽(11)移动使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29)咬合连接;同时,左下防插片(28)跟随左下链扣(26)移动到一个左下链扣(26)与另一个左下链扣(26)之间的左下间隙(52)的位置;右下防插片(32)跟随右下链扣(30)移动到一个右下链扣(3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30)之间的右下间隙(53)的位置;同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钢卷带(34)随着上钢卷尺(5)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上钢卷带(34)被扣在左上链钩(21)以及右上链钩(25)与上链板(38)之间;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钢卷带(36)随着下钢卷尺(6)移动被拉出,拉出的下钢卷带(36)被扣在左下链钩(29)以及右下链钩(33)与下链板(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座(1)跟随拉手(45)向闭合上链条(2)的方向移动时,左上链钩(21)的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链钩(25)的右上钩尾(47)跟随左上链扣(18)以及右上链扣(22)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咬合扣接在一起时,左上钩尾(46)以及右上钩尾(47)距离小于上钢卷带(34)的宽度,使上钢卷带(34)被扣在左上链钩(21)以及右上链钩(25)之内;以及左下链钩(29)的左下钩尾(48)以及右下链钩(33)的右下钩尾(49)跟随左下链扣(26)以及右下链扣(30)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咬合扣接在一起时,左下钩尾(48)与右下钩尾(49)距离小于下钢卷带(36)的宽度,使下钢卷带(36)被扣在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咬合扣接在一起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链板(38)跟随拉手(45)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上钢卷带(34)被牵引出的长度与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咬合扣接在一起时,下链板(42)跟随拉手(45)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下钢卷带(36)被牵引出的长度与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由闭合状态分开时,上钢卷尺(5)跟随链座(1)移动,上链板(38)跟随拉手(45)于左上链钩(21)与右上链钩(25)之间移动,上钢卷带(34)被收回上钢卷尺(5)的长度与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分开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以及下钢卷尺(6)跟随链座(1)移动,下链板(42)跟随拉手(45)于左下链钩(29)与右下链钩(33)之间移动,下钢卷带(36)被收回下钢卷尺(6)的长度与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分开的长度成正比或者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链条(12)与右上链条(13)闭合时,链座(1)向链尾封口件(15)方向移动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闭合;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分开时,链座(1)向链头封口件(14)方向移动移动,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分开;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时,链座(1)向链尾封口件(15)方向移动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闭合;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分开时,链座(1)向链头封口件(14)方向移动移动,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30)随着链座(1)的移动而不断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左上防插片(20)与相邻的左上链扣(18)动配合连接,每个右上防插片(24)与相邻的右上链扣(22)动配合连接;每个左下防插片(28)与相邻的左下链扣(26)动配合连接,每个右下防插片(32)与相邻的右下链扣(30)动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轮(43)与上链板(38)铰接,下导轮(44)与下链板(4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链扣(18)与右上链扣(22)闭合或者分开时,上钢卷带(34)与上导轮(43)动配合连接;左下链扣(26)与右下链扣(29)闭合或者分开时,下钢卷带(36)与下导轮(44)动配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9820.8A CN105686242A (zh) | 2016-03-13 | 2016-03-13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PCT/CN2017/076156 WO2017157241A1 (zh) | 2016-03-13 | 2017-03-09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9820.8A CN105686242A (zh) | 2016-03-13 | 2016-03-13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6242A true CN105686242A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622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39820.8A Withdrawn CN105686242A (zh) | 2016-03-13 | 2016-03-13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86242A (zh) |
WO (1) | WO201715724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57237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WO2017157240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WO2017157229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保护拉链的使用方法 |
WO2017157241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85145Y (zh) * | 2007-06-22 | 2008-07-16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一种用于防盗包的拉链机构 |
CN201691241U (zh) * | 2010-03-12 | 2011-01-05 | 江锡鋘 | 行李箱 |
CN202127919U (zh) * | 2011-04-07 | 2012-02-01 | 王联洲 | 双层蝌蚪形链齿拉链及其拉链头 |
CN204653993U (zh) * | 2015-05-28 | 2015-09-23 | 葛中秋 | 防盗拉链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80955A (en) * | 1933-09-02 | 1934-11-13 | Hookless Fastener Co | Automatic slider moving device |
KR200453034Y1 (ko) * | 2010-11-15 | 2011-04-07 | 김시경 | 밴드 지퍼 |
CN102657412A (zh) * | 2012-05-30 | 2012-09-12 | 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单锁孔单头双层拉链 |
CN204541051U (zh) * | 2015-01-30 | 2015-08-12 | 吴弘纳 | 一种双层拉链 |
CN105167340B (zh) * | 2015-10-14 | 2021-05-04 |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线材及使用该金属线材的拉链 |
CN105686242A (zh) * | 2016-03-13 | 2016-06-22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CN205547661U (zh) * | 2016-03-13 | 2016-09-07 | 郑运婷 | 一种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CN105639884A (zh) * | 2016-03-13 | 2016-06-08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
2016
- 2016-03-13 CN CN201610139820.8A patent/CN10568624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
- 2017-03-09 WO PCT/CN2017/076156 patent/WO201715724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85145Y (zh) * | 2007-06-22 | 2008-07-16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一种用于防盗包的拉链机构 |
CN201691241U (zh) * | 2010-03-12 | 2011-01-05 | 江锡鋘 | 行李箱 |
CN202127919U (zh) * | 2011-04-07 | 2012-02-01 | 王联洲 | 双层蝌蚪形链齿拉链及其拉链头 |
CN204653993U (zh) * | 2015-05-28 | 2015-09-23 | 葛中秋 | 防盗拉链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57237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WO2017157240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WO2017157229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保护拉链的使用方法 |
WO2017157241A1 (zh) * | 2016-03-13 | 2017-09-21 | 郑运婷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157241A1 (zh) | 2017-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86242A (zh)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105639882A (zh) | 双层上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105639884A (zh) | 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
CN105686249A (zh) | 双卷双层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105686241A (zh) | 双层错开拉链 | |
CN205547661U (zh) | 一种双层上下防插拉链 | |
CN105639883A (zh) | 双层上防插拉链 | |
CN105815888A (zh) | 双层下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205547653U (zh) | 一种双卷双层防插拉链 | |
CN105639881A (zh) | 双层封闭拉链 | |
CN105639880A (zh) | 双层封闭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205547655U (zh) | 一种双卷单层防插拉链 | |
CN205547657U (zh) | 一种双层上防插拉链 | |
CN205547639U (zh) | 一种双层下防插拉链 | |
CN205547660U (zh) | 一种双层保护拉链 | |
CN105686250A (zh) | 双卷双层防插拉链 | |
CN205547638U (zh) | 一种单层保护拉链 | |
CN105686240A (zh) | 双层保护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105639878A (zh) | 双卷单层防插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105639872A (zh) | 双卷单层防插拉链 | |
CN105639874A (zh) | 双层下防插拉链 | |
CN105768394A (zh) | 单层封闭拉链 | |
CN105768393A (zh) | 双层保护拉链 | |
CN105639870A (zh) | 单层封闭拉链的使用方法 | |
CN205624791U (zh) | 一种双层防插开拉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